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学界对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争论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在金融危机以后,各个国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应对,这个时候,学术界更多的对市场经济采取批评的态度,对计划经济采取赞扬的态度。但是,核心的问题在于,必须要找出危机发生的实质性原因,对发生原因都不了解,更别谈用恰当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了。经过探讨认为,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无法判断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目前的供给,也无法准确的定义供给的价格,随着这种情况的加重,最终导致了全面危机。当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很多所谓的经济学家就会有一系列的空洞探讨,同时政府一般也会想办法挽救市场,但是这些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当面临危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应对危机。最核心的部分在于深入探索危机发生的本质,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应对危机,绝不是空洞的探讨和盲目的政府干预,危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是供需关系不再平衡的一种外在表现,是通货膨胀泡沫破灭的表现。在市场好的时候,企业在不断的盈利,如果企业不能够对市场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而是盲目的增加自己的产量,到达危险的临界点以后,会发生产能过剩的现象,从而给企业的财政带来负担。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存在规律性的,应该顺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危机的发生。因此,政府不应该盲目的去干扰经济市场的运转,而是应该遵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尽量的保持供需的平衡关系来度过经济危机。
二、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在现有的经济学下,学者没有对危机做出合理的解释,更不用谈对以后可能会发生的危机的指导意义了,这就表明了传统的经济学已经有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有下面这几点:没能明确经济增长的目的。为什么要进行经济活动,这个问题看着很简单,其实这才是经济最本质的问题,已经很少有学者去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了。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的经济活动最终都是消费,但是现在消费的目的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方向也错误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经济活动与消费脱节的越来越远,看似好像与消费失去了联系一样,传统的经济学在危机面前的表现越来越差;两种经济方式之间的争论使危机的理解变淡。在经济学发展的这几百年以来,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争论一直存在,这是两种对立的理论,但是争论都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他们的本质。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计划和市场也不是完全的对立作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完全的市场经济不能健康发展,政府过多干预的计划经济更不能,必须要在最本质上加强两种经济方式的协同发展;国际宏观经济学非常落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金融危机的国际性也越来越明显,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可以脱离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但是,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却非常的不对称,国际性的干预基本上起不了作用,这也就突出了相关经济理论的落后性,当前的经济理论大部分还都是停留在国家的范围内展开讨论的,但是站在全球角度上有效的经济理论很少见,如果不能够深入的研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情况,就会增加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这已经被多次的经济危机体现出来了,没有有效的阻止危机的方法。从实际效果来看,学术界并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防范危机的产生,有的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论而已,主要原因在于学术界都忙于两种经济方式的争论,没有深入的去讨论危机,并且对危机本身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危机是很难避免的,但并不等于我们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防范或者最大限度的减少危机的伤害,目前学术界在这方面并没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回归本原的经济学
在经济危机中,暴露了经济学理论方面存在的不足,相关的专家学者必须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最本质上来讲,就是回归本原的经济学,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经济和消费的一致性。进行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不能忽略了消费这个主旨,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应该在充分尊重微观主体的前提下,使主体的活动和人类满足消费的目的一致;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方式的统一。纵观经济学理论,不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争论,有的过分的强调了国家的干预,有的过分的强调了市场的完全自由发展,这两种想法都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利于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只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进行有显著成效的干预,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从全球的角度来研究国家的经济。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已经越来越快,做任何经济方面的决策,都应该基于整个世界的大形势下,这样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科学、快速发展,正确的在全球范围内看待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发生问题通过计划经济来弥补,一旦预测到可能会发生危机,这时候政府干预就会对危机的防治有重要的作用,这样符合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四、结论
摘要:转型经济学(或称转轨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包括前苏联、东欧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以前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激进式变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变革,取得不同的经济绩效,形成巨大反差。
关键词:转型经济渐进式演化激进式变革制度变迁
一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理解,比较经典与普遍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括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括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理解基础上还包括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理解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理解,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的历史事实。
三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理解,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识: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经济稳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大幅度缩减货币供应量,实行高利率;保留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全面放开;消除预算赤字,减少价格的国家补贴;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全面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
2、演进主义的渐进式转型理论
随着俄罗斯等国的激进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演进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演进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观的,并以分散的状态为个人拥有,因此,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控制社会生活,最好的社会就是顺其自然。想通过理性设计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社会的灾难。渐进式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不断的积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识与信息是具有连续性的,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系统来强制使其中断是不可取的。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的复杂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不断吸取旧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因而,渐进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对于我们研究制度现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这种理论,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寻求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曾指出:“如果转型的经验给了我们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为基础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场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这些制度结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另外,科尔内、萨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4、凯恩斯主义转型理论
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的认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他们对于转型经济中产权改革、宏观经济、转轨速度和次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在决定选择哪种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实际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去记住毫不相干的完全竞争范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竞争远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私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一样都会出现激励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集中与分散、公有因素与私有因素相结合的混合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马克·奈尔(MarkKnell)等人认为激进式改革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视了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企业是生产组织,市场是交易机构,企业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不仅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同时还有金融功能、战略功能等,在满足这些功能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就越难以实现;私有化对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也可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应。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重要的。
5、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一泰勒一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巨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6、比较主义
用比较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改革问题是九十年代以前转型经济学的主流。这种理论从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总结出若干基本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最优选择,指导改革的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从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到匈牙利新经济机制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90年代东亚模式,都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比较经济学的方法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一方面,这一理论是经验的而非规范的,因而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环境下的经济体制简单化,因而无法深刻理解制度变迁的复杂现实。
7、特殊改革方式理论
中国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转型经济研究放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殊道路选择上。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资源的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张军指出,由于传统国有部门的绝对规模使它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实行完全的价格自由化,就可能给国有企业提供操纵市场的机会,造成生产下降和经济的衰退。相反,在价格双轨制下,国有部门将比完全的价格自由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多且定价更低。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正在于,国有部门在计划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应更迅速。
四中国增长的“奇迹”
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10年后,东欧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也加入转型的行列。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与东欧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中国经历了20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0年的下降。改革方式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以下两组数据清楚的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巨大反差:
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稳定的高速发展,引起全球的瞩目,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专家指出中国能在这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间中国建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斯蒂格利茨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而在很多国家转型后的社会资本比转型前要薄弱的多。相对而言中国特别重视创造和改组,特别是新企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私有化。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采取了渐进型的方式。这对于改革普及到其他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体制外增量改革对解释转型经济的中国提供了有创建性的解释,但随着转型的完成,对存量的改革也许会成为重点;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冲突;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不足;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五简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转型经济学正在同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相融合,然而以上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够完全取代转型经济学,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转型经济学所正在经历的分化。而对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来说,过渡问题的出现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种挑战,不同理论所具有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特别是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为此做出努力。
关键词:市场;信息;市场经济;信息不对称;专业设置;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家经济已有计划经济逐步转轨为市场经济,人们逐渐解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大胆改革,不断进取,锐意创新,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新时代。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因此,运用市场经济信息运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指导高校专业设置的改革与创新,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深刻的思考和提高,使高校的专业设置更贴近于用人市场,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一、市场及市场信息
1.市场:市场最早起源于古时侯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固定地点进行交易场所的称呼。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市场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它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今日的市场经济不仅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而且是社会经济运行的载体和现实表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市场信息:市场信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同商品交换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生产与服务有关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和资料的总称,是流通运行中运动变化状态及其相互联系的表征。狭义的市场信息,是指有关市场商品销售的信息,如商品销售情况、消费者情况、销售渠道、销售技术、产品的评价等。广义的市场信息包括更多方面,随时反映市场活动的相关状态,如社会环境情况、社会需求情况、流通渠道情况、产品情况、竞争者情况、原材料情况、能源供应情况、科技研究应用情况以及各种未来动向等。
总之,市场是市场信息的发源地,而市场信息则及时反映出市场活动的现状、数据,是对市场上各种经济关系和经营活功的客观描述和真实反映。
二、市场信息的作用
1.市场信息是进行决策的前提: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掌握大量而准确的市场信息,就不会有办法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因此科学决策之前,必须要建立起及时而准确的现代化信息系统,并以此作为指导进行相关决策活动的前提。
2.市场信息是相互沟通的工具:必须使自身的行为活动与市场的整体环境相协调,在协调中求和谐、共生存、谋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市场信息的相互沟通是重要的手段和必要的措施,只有通过大量的信息交流才能有效的了解和掌握市场动态,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有效的改善市场运行的外界环境,使市场经济能够良性有序,健康发展。
3.市场信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传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信息完备的市场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类人员都具备完全的信息,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完全清楚关于商品的成本、质量、性能、种类和价格等信息,而且是绝对真实没有虚假。这是理想化的市场经济,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市场经济的现实表象为大量的经营者,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会千方百计的垄断商品的相关信息,甚至还会一些夸张和虚假的信息。而广大的消费者处于本身的利益,也会表现出虚高的需求信息。2001年10月,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成功的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该理论揭示了当代信息经济的核心,成为研究现代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具体地说就是他们提出了当买方和卖方具有非对称信息时,市场运作的理论。这一理论具有非常广泛的实际意义,为市场经济运作中的很多现象,如商品促销、信贷配给、金融股市、人力资源、就失业状况等等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三、市场经济信息不对称是是客观存在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大于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常态。为了扩大需求,进一步刺激增长,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无限的,信息完全对称是相对的、有限的。虽然信息技术革命为减少信息不对称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它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信息不对称。
第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社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业已突破了特定团体、特定区域的限制,形成一种新的独特的社会环境,一旦条件成熟其趋利的本性就会迅速显现和膨胀。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为趋利本性的滋生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这种环境下,必然会产生垄断信息甚至虚假信息的现象,人为地更扩大了信息不对称,某些示范效应也使得信息越来越不对称。
第二: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许多年里,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各种信息几乎全部由各级政府掌握,用计划调节,所有信息都必须是政府行为,信息是比较完全对称的,因此计划经济体制下,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较少发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干预,只是靠市场机制来调节,而市场机制又是一种滞后反应,滞后调节,这就必然产生信息不对称,所以,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与之俱来的产物。
四、高校专业设置中的信息不对称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是一项以高校为核心,社会发展为方向,市场需求为杠杆,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指导下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他们之间存在着诸多信息不对称状况,使之不能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性协调、相适应。
1.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之间信息不对称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目的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有用的、具有较高层次的人才,要胜任这样一个任务,高校就必须想方设法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同社会产生交流,与社会零距离亲密接触。但是,现实中许多高校忽视了专业设置的重要性、严肃性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不能充分地了解和掌握社会的发展信息,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信息,在专业设置上往往是急功近利,趋热避冷,众多院校一拥而上都争相设置雷同的专业,如此行为,在短期竞争中确实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从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观点看,在专业设置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高校不能及时地进行专业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好后续储备,最后只能是表面上的人才过剩,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直接影响和制约制约着社会的和谐发展。#p#分页标题#e#
2.高校专业设置与学生志向之间信息不对称
高校招生过程中,学生只能获得高校愿意提供的且有利于高校方面的信息,与专业相关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往往是比较缺失的,存在着比较普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学生很容易做出遗憾的选择,失去了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不能在今后大学的学习中从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潜能。
3.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人才之间信息不对称
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中,专业设置与调整作为政府教育部门的一项常规动作,这种机制确定高校专业设置全部由国家集中控制,统一规划,在计划经济时期具有一定的优势。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高等教育有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客观上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必须要改革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然而,高校在专业设置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经常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当社会表现出对某一专业的高度需求信息时,众多高校急急忙忙的都设置这一专业,忽略了或者说也不愿意去了解、分析各高校专业设置信息,造成市场和高校之间专业设置信息不对称,结果是盲目设置了新的热门专业,经过辛辛苦苦的培养后,当学生走出校门才突然发现,昔日的热门专业,如今已成落叶黄花,各高校该专业毕业生的总供给量远远的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所有的努力皆付之东流。
4.高校专业设置与政府教育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是宏观调控的决策者和施令者,应随时掌握教育市场真实完全的信息,并且不被虚假夸张的信息所误导,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与教育现状、教育规律、教育发展相结合。相当多时高校出于自身因素的考虑,为达到专业设置的目的,蓄意夸大了自身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条件,也就自然造成了信息不对称。
五、高校专业设置信息不对称对策
1.高校专业设置政府教育部门宏观调控的极端重要性
高等教育虽然已经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中,但是过分鼓励高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走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得发展,高校为了自身利益,必然会出现高校之间的博弈行为,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只能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却阻碍和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教育部门在职能转变过程中,以其特有的地位,具备了市场力量所不可能具有的公共权力,因此,政府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加大高校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和健全合理完全信息体系,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宏观调控,特别要做好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高校专业发展的规划和布局。
2.高校专业设置必须走自身的特色和品牌品牌之路
高校之间之所以存在激烈竞争,根本原因是在于同质竞争,无序竞争,在相同竞争条件下,往往都会采用相同的竞争策略,导致了对各方都不利的信息不对称。高校在专业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真实完全信息,确定招生规模和专业结构 力求形成具有综合优势的专业结构布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对人才的实际需要, 招生规模适度,专业结构合理,走出一条具有自身专业特色和强势品牌之路。
3.高校专业设置要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物质产品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而要进行生产就必须把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实行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体现于原始社会经济、个体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在现实经济讨论中主要专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方式。实行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方式。从原始社会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在生产中逐渐形成了分工,分工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化太生产中,分工已相当细化,分工的细化就要求社会生产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共同来进行。生产要素的两种不同结合方式就是人们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社会生产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按照我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观点,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消除了通过占有生产资料而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使劳动成果全部归于劳动者,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国家还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安排生产,从而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所以说,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要优于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但是,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在现实世界中,相对于人类需求,各种生产要素总是稀缺的。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就必须把相对稀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以生产出能使人类需求得到最大满足的产品,这就是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完成的。但是,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并不完美,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如垄断、信息不完全、外部性等)限制了价格机制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价格形成不完全,使价格产生滞后性和自发性,从而使市场对经济的调节要以周期性的巨大的经济波动为代价。正是出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缺点的认识,提出了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来取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以消除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其它一系列矛盾。
在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就好比是一个城市的交通问题。对市场经济体制来说,市场上的各种生产要素就相当于一个城市中不停流动的人,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目的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目的地各自选择自己的最优路线。在这种情况下,个别街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流拥挤的现象,交通可能产生堵塞,严重时还可能会使整个城市的交通陷于瘫痪。计划经济体制的原理就好比计划当局为每个在城市中流动的人都设计出各自的通行路线,这样就可以使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不会出现交通堵塞。但是,很明显,计划经济体制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首先,每个人的个人偏好是不同的,计划当局设计出的路线对每个人来说并不一定是最合意的路线;其次,要为每个人设计出通行路线,计划者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信息;最后,为了使计划得以实施,还需要对每个流动的人进行监督。所以,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即使花费巨大的成本,计划当局的工作也是很难圆满完成的。
由此可见,虽然市场经济体制并非十全十美,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发挥它在配置生产要素上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用经济计划来克服其缺陷,把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应该是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衷就在于此。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分配
产品生产的方式决定了产品分配的方式,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分配是通过价格来实现的。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就是要让价格形成经济主体的收入,使追求价格收入成为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同时让价格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从而使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得到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高效协调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通过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取得收入是合情合理的。
有人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中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根据它们的贡献大小进行产品分配应该是既简单又顺理成章的。但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具体如何计量呢?边际主义认为,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了它们各自的价格,也决定了它们在生产中的贡献,从而价格就形成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其实,在商品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发挥作用,每种生产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具体到每种要素做出的贡献大小是根本无法测量的。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价格只是反映了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并不具有决定基础。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有机构成时指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的物质比例关系,商品的社会需求最终会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到要素的价格和供给。
在商品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很难区分各个要素具体做出的贡献大小,更不可能根据其贡献大小来决定它们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只是反映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如果某种生产要素供过于求,其价格就下降;供不应求,其价格就上升。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当某种生产要素供求平衡时,它的价格又由什么来决定呢?例如,某种生产要素在供求平衡时价格为3,为什么不会是5呢?这是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如果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定为5,社会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就会下降,它的价格就会降低;与此同时,其它要素的社会需求量会上升,价格会提高。由此,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都会发生变化,相对价格会做出进一步调整,从理论上讲,最后的价格将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在一定时点上,我们假设社会对每种商品的需求是一定的,并假设社会的物质生产技术是不变的,则社会对每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将是一定的,相对于一定生产力水平下不变的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就会具有一个不变的价格向量。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国民经济统计原理,货币需求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应该正好等于社会商品的货币价值总额。如果货币供给量比货币需求量大,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会上升,上例中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可能就会变成5,而不是3。按照比较静态理论的观点,货币供给量的大小只会影响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数值变化,而不会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的相对价格将不会改变。但是,按照动态经济学的观点,各种生产要素对价格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根据价格的变化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千差万别,货币供给量的非正常变化必然会扭曲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不过,从长期来看,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还是会趋向于达到一个稳定的向量,这个向量是作为趋势而存在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这一价格向量进行产品的分配。
三、市场经济发展与贫富分化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的分配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实现的,由于每个人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数量不同,所分得的产品数量必然就会不相等,从而会出现贫富分化,这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其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同样会出现贫富分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方式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就是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参加劳动就不能参与分配。对于每个劳动者,由于个人的自然禀赋不同,后天的努力也相差较远,他们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必然不相同。“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个人分得消费品的数量必然不相等,从而在社会中会出现贫富差距。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激励每个劳动者努力从事生产活动。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没有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国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一般认为当时的GINI系数低于0.3。其中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当时并没有实行真正的按劳分配。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准确计量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存在着极大的困难,按劳分配中的“劳”无法得到体现,所以当时执行的分配方式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每个人所分得的消费品基本上是相等的,社会中当然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从另一方面讲,即使假设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计量,按劳分配所形成的贫富差距也是有限的。在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下,分配的依据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每个劳动者的自然天赋、个人努力度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可以统一认为是取决于个人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特点决定其本身是很难迅速积累的,并且也很难进行代际之间的遗赠,所以按人力资本分配所形成的贫富差距不会太大。与此相反,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特别是资本参与分配,所导致的贫富分化可能要大得多。首先,资本参与收入分配使资本可以进行自我积累;其次,资本可以通过资本集中使自己迅速壮大;再次,资本可以在代际之间进行遗赠。所以,每个经济个体之间在资本的占有量上形成的差距可能很大,从而在产品分配上所形成的差距也必然很大,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还有可能越来越大。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尼茨(Kuznets,1955)对市场经济中的贫富分化现象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认为贫富差距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倒U型。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差距就会逐渐变小。库兹尼茨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使收入不平等程度增加的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是农村地区分配的平等程度要远高于城市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会在整体上提高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另一个因素是社会的积累和储蓄主要集中在少数高收入者手中。这些储蓄又成为高收入者获得收入的手段,导致下一个时期收入更加不平等。如果没有抑制因素,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会越来越大。但是,库兹尼茨认为,社会中的确存在一些因素抑制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扩大。首先,是法律和政府的干预。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政府产生压力。政府会通过收取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以及采取多种形式的转移支付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其次,由于城市中农村移民后代对都市经济更强的适应能力以及维护自身利益的低收入阶层政治力量的壮大,城市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逐渐下降,抑制了整个社会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再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并高速增长,新兴产业资产的持有者所获得收入的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旧产业资产的持有者。由于以上因素的作用,抑制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先扩大后缓和呈现出倒U型。
网吧经营
需要计划经济吗?
很多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人都曾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活,而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经常被人形象的称为“粮票”时代。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要买米,买面,不仅需要钱,还需要粮票,因为凭粮票和钱才能买到粮食。更令现代人不解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粮票的发放数量都是有计划的;而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拿着钱就能买到粮食,而且购买数量不受限制。从这一层面来看,网吧经营似乎不需要计划经济。其实不然,在微利泥潭中挣扎的网吧特别需要计划经济。
网吧已经是一个企业,很多网吧经营者也在尝试用管理企业的模式去管理网吧。在企业运营中,计划经济无处不在。举个例子来说,很多企业在月底都会制订下个月的经营计划,包括销售计划,市场推广计划,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运营中的“计划经济”。网吧经营者不妨审视一下自己网吧经营的每一个细节,哪个经营环节做了计划呢?试问各位网吧经营者,月底时是否制订了下月的会员发展计划,以及营业收入计划呢?
不可否认,现在很多网吧经营者已经将网吧运营纳入了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可是,这一改变需要贯穿网吧经营的每一个细节。其实,网吧之所以会沉陷微利的泥潭难以自拔,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网吧经营者不会将网吧经营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一个周全的计划,并且将这些经营计划实现。
不妨做一个假设,网吧经营者每个月底根据本月的收入,做一个经营计划。计划中包括下个月要实现多少营业额,下个月要发展多少名会员,下个月要花多少钱用以改善网吧的经营环境,维护网吧的硬件设备。事实上,很多网吧经营者对自己的网吧并没有一个周全的计划,网吧经营仍然是市场经济,营业额多少,完全取决于市场,网吧自身不去争取,这种情况下,网吧陷入微利泥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当网吧的支出和收入都有了一个计划之后,所有员工都为这个计划而努力,网吧摆脱微利的泥潭又有何难?
虽然网吧是生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企业,在经营中,网吧绝对不能走市场经济的模式,而是要走计划经济模式,将网吧经营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计划。
网吧经营
细节哪些需要计划?
计划经济的核心,就是“计划”。将计划经济模式应用到网吧这个环境,并不简单的是“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网吧的计划经济,就是对网吧的经营收入和支出做一个计划,从而实现网吧利润的最大化。需要计划的网吧经营细节,究竟有多少呢?
一、经营收入篇
今天的网吧再也不是单纯依靠上网收费实现赢利,而是实现了多元化经营。为此,在对网吧的经营收入做计划时,要将计划落实到每一项经营收入项目。在制订计划时,一定要参考前几个月的收入情况,根据网吧的实际增长情况做出合理的计划。具体来说,经营收入需要做详细计划的项目有以下几个。
1、上网收入:在网吧的经营收入中,上网收入仍然是支柱。为此,上网收入计划的制订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制订一个合理的上网收入计划,最好将网吧的上网收入量化成为上机率,或者是单机上网收入,因为这样可以更直观的反应出网吧的实际经营情况。
举个例子来说,一家200台规模的网吧,会员上网价格是2元/小时,非会员上网价格是2.5元/小时,该网吧本月的上网收入为108000元。在做计划时,我们可以按照会员上网价格计划,这样更准确,因为很多网吧的顾客都是会员为主。每月10.8万元的上网收入,每台机器每天的收入18元。按照这个计算规则,将网吧本月和前两个月的单机收入做一个详细的计算。如果网吧一个月每台机器每天的收入是18元,下月的经营计划可以是每台机器每天收入是19元。
其实,网吧每月的上网收入,除了与每台机器每天的收入高低有关外,还跟每台机器每天的工作时间,以及上机率有关系。所以,在制订上网收入的计划时,每个指标都要有小幅度的增长。以上个例子中的网吧而言,该网吧每天每台机器的工作时间为9小时,上机率按100%计算的。
2、饮料销售收入:饮料销售收入和上网收入,堪称网吧经营收入的两大支柱。在一些客流量比较大,规模比较大的网吧里,饮料销售收入可以与上网收入抗衡。与上网收入一样,网吧经营者也需要对饮料销售收入做一下计划,并想出提高饮料销售收入的策略。
饮料销售收入受季节变化很大,夏天的几个月里,饮料销售收入会有大幅增长。一旦网吧进入秋天,饮料销售收入会大幅下跌。季节交替导致的饮料销售跌涨是网吧经营者无法应对的,网吧的饮料销售收入计划,只能根据去年某个月的销售额制订今年同一个月的销售计划。举个例子来说,2007年8月某网吧的饮料销售收入是3万元每月,2008年8月该网吧的饮料销售收入可以是3.5万元每月。
有了饮料销售收入提高计划,还要有提高饮料销售的策略。在夏天,建议网吧经营者不要在网吧摆放饮水机。这样,没有了免费的开水,网吧顾客在口渴时,只能购买饮料以解口渴之苦,网吧的饮料销售收入也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除了取消免费开水之外,网吧经营者还可以结合自己网吧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饮料收入增长推广策略。
3、游戏点卡销售收入:由于大多数网络游戏运营商都推出了Esales网络销售平台,普通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购买游戏点卡。Esales平台的普及,让游戏点卡销售迅速缩水。目前,一张10元的游戏点卡,利润才几毛钱。为此,游戏点卡只能用薄利多销的策略来提高利润。
在网吧经营中,能够刺激游戏点卡销售收入增长的方法,就是打造几款主力网络游戏,以提高点卡销售量。打造几款主力游戏,是为了避免用户玩的网络游戏名目太分散,这样网吧就很难提高游戏点卡的销售收入。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家拥有4000名顾客的网吧,有2000名游戏用户。而这2000名游戏用户中,只玩《征途》、《传奇》和《跑跑卡丁车》这三款游戏。另外一家同样拥有2000名游戏用户的网吧,玩的游戏数量不下于十几种。相信哪家网吧的游戏点卡销售收入高,网吧经营者自己心中会有一个答案。为此,要想提高游戏点卡销售收入,一定要逐渐减少网吧的热门网络游戏数目,这同样需要网吧经营者制订一个详细而周密的计划。
其实,网吧制订的游戏点卡销售收入增长计划,是一个打造几款网吧热门游戏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同样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通过这个计划,也可以检查打造网吧热门游戏的效果。
4、IP电话销售收入:很多网吧为了方便顾客,都安装了IP电话。IP电话销售收入,同样需要制订一个计划。由于IP电话销售收入点网吧总收入的很少一部分,所以笔者在此不再详细叙述如何制订IP电话销售的收入计划。
二、经营支出篇
网吧的经营支出越高,网吧的利润也越少。为此,制订经营支出计划时,每月的经营计划应该是逐渐降低的,而不是逐渐升高的。在网吧经营支出中,除了员工工资、税务等固定的费用之外,还有以下几项不固定的费用需要网吧经营者每月都制订支出计划。
1、水电费支出:水电费,尤其是电费,是网吧的最大支出。一家200台规模的网吧,每月的电费高达数万元。在网吧中,最大的耗电大户并非空调,而是PC,因为几百台PC每天都在长时间工作。网吧经营者每月制订电费支出计划,可以更直观的反应出节约用电的效果。
或许很多网吧同行认为网吧的用电量很难降下来,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顾客下机后及时关闭PC,将空调温度调节到适宜的温度,合理打开网吧内的照明设备,各种节约行为都可以让网吧的电费下降。水费的支出计划与电费支出计划相似,只要节约用水,水费支出就能降下来。
2、易损配件支出:鼠标、键盘和耳麦是每家网吧公认的易损配件,在正常的网吧运营中,每天都会有损坏的鼠标、键盘和耳麦,这一支出也成为网吧经营中一个不小的支出。其实,这一支出也是可以通过制订支出计划来控制的。选择质量好一点的配置,可以大大延长易损配件的支出的时间,这样可以降低每月的易损配件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