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划经济的案例

计划经济的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的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划经济的案例

计划经济的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印度;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待遇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11)03-0003-11

印度对外反倾销的法律基础是《1975年海关关税法》第9A、9B和9C条,《1995年海关关税(对倾销产品及其损害的确定、评估及征收反倾销税)条例》(简称《反倾销条例》)依据WTO《反倾销协定》对之作了补充。此后,该条例以非市场经济待遇问题为核心经历了4次调整。1999年纳入了非市场经济国家倾销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2001年界定了非市场经济国家概念,开列了包括中国和俄罗斯等17国在内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同时确立了涉案企业市场经济待遇的4个判断标准;2002年删除了上述17国名单,同时规定,反倾销调查前3年被印度或任何WT0成员调查当局认定为非市场经济的国家均假定为此类国家;2003年,该条例又增补一条,对被WTO成员认定为市场经济的国家,调查当局将给予同等待遇。

根据WTO统计,自199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印度共发起596起反倾销调查,其中涉及中国的案件有131起。而印度反倾销调查当局商工部网站显示了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对外反倾销246起案情的详细资料,其中涉及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有145起,涉及中国的有128起,包括1994年1月7日发起的对华首起反倾销案――异丁基苯(Isobutyl Benzene)案。此外,通过中方资料另获6起涉华案情。

在上述134起涉华案件中,有15起因以下原因终止调查:申诉方撤诉9起、申诉方不合作l起、申诉企业不具备代表国内产业资格2起、“微量不计”2起、申诉方不能证明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1起,其余119起案件中,有13起案件中的部分企业获得了市场经济待遇。按印度商工部划分,这些案件分布在纺织、制药、化工、钢铁冶金、消费品和其他6个行业,其中,化工和制药是印度对华反倾销的两个主要行业(表1)。本文拟从这6个行业对134起案件中国企业的应诉状况和非市场经济待遇进行统计分析。

一,纺织业

2002年生丝案是印度对华纺织品发起的首起反倾销调查,至2009年底,该行业遭受印度反倾销调查9起,中国企业参与了其中5起案件的应诉(表2)。由于印度调查当局总体上认定中国纺织业依然是一国有企业主导产业,存在政府实质性干预和转制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的重大扭曲,因此,所有应诉企业均未获市场经济待遇(表2)。其中,调查当局在绸缎案(DGAD,2006)中对中国涉案产业和企业的调查分析最为周详,得出的结论在同类案件中也最具代表性。

在丝绸生产的宏观和中观层面,调查当局基于下述理由认定存在政府干预:

首先,主要原材料蚕茧的收购流通存在政府干预。尽管自200l和2002年中国政府颁布《关于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茧丝流通管理办法》后,国家放松蚕茧收购,不再统一规定蚕丝价格,但鲜茧收购和干茧供应依然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政府定价或省级政府指导价,并对鲜茧收购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市场准入受到严格管制。调查期(2003年4月1日~2004年9月30日)内,中国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在《关于做好2004年蚕茧收购价格及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级政府继续按照上述规定“加强蚕茧收购市场和价格管理,维护市场和价格秩序,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并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认真做好对蚕茧收购价格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

其次,养蚕业土地要素价格扭曲。尽管中国的蚕农和桑农均为家庭经营,但土地为国家所有,桑农在向地方政府获得使用权或租赁权时成本偏低,从而大大降低了蚕茧的生产成本。

在丝绸生产和贸易的微观层面,调查当局认为,中国丝绸生产企业大多从地方政府所有的乡镇企业转制而来,丝绸出口企业则由国营外贸公司转制而来。两类企业转制过程中的资产和债务评估和转制程序大多不透明,且非市场驱动,生产企业从原国有企业收购的旧厂房和设备均不反映市场价值,资本和财务成本极低。如被抽样调查的浙江凯喜雅(Cathaya)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由以浙江丝绸集团为主的国有企业出资组建,董事会成员大多来自上述企业,本案涉及的该出口企业关联生产商均从乡镇企业转制而来。另一家抽样调查出口商四川丝绸进出口集团由四川华神集团(Sichuan Hoist)控股,后者虽经多次股权结构调整,政府依然是最大股东,四川丝绸董事长和经理董事均来自四川华神,本案涉及的关联生产商在国营转民营过程,交易不透明或因原国企亏损负债而未支付转让金。

二,制药业

截至2009年底,印度对华药品发起反倾销调查24起,其中,5起(1998年氯喹磷酸盐案、2001年异丁基苯案、2006年盘尼西林案、2007年维生素B案、2008年青霉素案)撤诉。其余19起案件中,有18家中国企业参与了7起案件的应诉,有4家获市场经济待遇(表3)。在7起应诉案件中,2007年头孢三嗪钠案(DGAD,2008)和2009年青霉素G钾盐和6氨基青霉烷酸案(DGAD,2011)最具代表性。

头孢三嗪钠案是在中方企业充分应诉前提下印度当局调查分析最为周详的一起案件。该案有6家企业应诉:福建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制药集团、河北石家庄制药集团中润制药有限公司、苏州东瑞(D aWnrays)制药公司、珠海联邦制药(unitedLaboratories)股份有限公司和珠海丽珠合成制药(Livzon Synthpharm)有限公司。前3家为国有股份制企业,其中哈尔滨制药集团因提交错误信息且拒绝现场核查而被认定为非合作出口商,后3家为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

对于2家合作中资企业,当局主要调查股权结构演变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是否存在计划经济体制延续的重大扭曲。对福抗药业,调查当局基于以下3方面理由认定存在政府干预。首先,其前身为1958年建立的国有福州抗菌素厂,1996年改制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转制为产权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次,第一股东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CITIC)为政府全资控股企业,15名董事会成员中有9名来自该公司;第三,转制过程中净资产价格低估,延续了前国有企业的政府扭曲。对于石药集团中润制药,当局的调查结论是:首先,该企业由石家庄制药集团、中国制药集团和天伦投资有限公司于2002年出资成

立,其中,中国制药集团是天伦投资的主要股东,也是石药集团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子公司(正由于此,中润制药自称中外合资企业,且是“中国国内制药业外资投资额最大的公司”);其次,石药集团是隶属石家庄国资委的国有企业;第三,中润制药在河北省政府和国家商务部指导下兼并了多家国有企业,但兼并方法和被并企业资产债务评估价值不得而知。

对于3家外资企业,调查当局主要考察以下两方面:股权结构演变和原材料、土地、电力等主要投入成本。股权结构方面,当局的结论是:苏州东瑞尽管最初是由苏州第6制药厂参股的大陆香港合资企业,但2001年后已成为港商独资企业;珠海联邦制药最初由国有珠海制药公司与香港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但企业经多次重组,港资已占主导地位;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则是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后者由3家大陆国有企业与澳门企业合资组建,企业同样经多次重组,但政府通过光大集团依然持有一定股份。主要投入成本方面,当局认定,3家企业均从大陆国有企业采购原材料,其中包括本案涉案企业中润制药,电力等公用事业服务也由国有企业提供,合资过程中从政府获得土地成本也未反映市场价值。因此,尽管苏州东瑞和珠海联邦制药已不存在政府参股,但依然未获市场经济待遇。

但是,在青霉素G钾盐和6-氨基青霉烷酸案中,调查当局却得出相反结论,给予4家外商合资、独资企业市场经济待遇,使之成为首起中国制药企业获此待遇的案件。这4家企业分别是:张家口吉斯特一布罗卡德斯(Gist Brocades)制药有限公司、张家口帝哈(DHA)制药有限公司、帝斯曼(DSM)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和阿拉宾度(大同)生物制药(Aurobindo Datong Bio-Pharma)有限公司。调查同样主要围绕股权结构和原材料、土地、公用事业服务等主要投入成本。

股权结构方面,与前一案例的中外合资企业相比,4企业的状况较为清晰。前3家均为中荷合资企业,荷方母公司同为阿姆斯特丹证交所上市公司皇家帝斯曼集团(Royal DSM),外方股份分别占80%、74%和100%,3公司董事会成员多数或全部来自荷兰。阿拉宾度(大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则是印度阿拉宾度制药(Aurobindo Pharma)有限公司在华独资公司,且为绿地投资项目,董事会成员无中国政府官员担任。

主要投入成本方面,吉斯特一布罗卡德斯和帝哈均从关联或无关联企业采购原材料,阿拉宾度的供货商均非关联企业或国有企业,发票、订单等证据表明3企业采购价格符合市场条件;燃料煤由私有企业按国内市场价格提供,水和电从国有企业购买,价格由政府统一制定;阿拉宾度在企业兴建过程中,土地以适当补偿金向当地政府购买,厂房设备在中国采购或从国外进口。

此外,当局认为,吉斯特布罗卡德斯、帝哈和阿拉宾度3企业的财务状况均经独立注册会计师审计,符合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

三,化工业

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最密集的行业是化工业,截至2009年底,共立案57起。其中,3起(1999年聚苯乙烯案、2001年异丙醇案、2009年亚硝酸钠案)终止调查,中国企业应诉案件33起,其中,4起案件中的6家企业获市场经济待遇。印度调查当局对中方应诉30起非市场经济待遇案件的审查可分为3个阶段(表4)。

第一阶段为1998年至2002年,有9起案件。该阶段当局给予非市场经济待遇的主要理由是应诉企业提供的信息缺乏完整性、一致性和可信度。第二阶段为2003年至2007年,有13起案件。该阶段调查当局对应诉企业的审点是股权结构,尤其关注是否含国有股份、转制企业转制程序和资产债务评估透明度。只要认为产权关系不清晰、存在国有股份,即以不能排除国家实质性干预为由拒绝市场经济待遇。

2008年以后为第三阶段,共有案件8起。除上述原因外,调查当局进一步考察应诉企业的原材料投入是否反映市场价值或国际市场价格。此类问题涉及面广,标准模糊。调查对象不仅包括涉案企业本身,还涉及上游企业,而是否符合(国际)市场价格须由应诉方举证,调查当局并无明确判定标准,若应诉企业不举证,即作否定认定。该阶段8起案件有5起涉及该问题,典型案例是2008年12月26日发起的碳黑案(DGAD,2009)。该案中,涉诉企业江西黑猫炭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中国海关统计的中国向日本、台湾地区、韩国、蒙古等地煤焦油出口数量和价格,建议调查当局以此作为确定计算倾销幅度基准的依据,但却被作为原材料(国际)市场价格,并认定所有涉案企业价格不符合市场价值。。此外,另一涉案企业河北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国有企业采购原材料,也被作为认定其原材料价格不反映市场价值的依据。

四,日用品和冶金行业

印度对华日用消费品行业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共计16起,其中,2起(2000年玩具案和2007年9月彩色显象管案)终止调查,中国企业应诉案件6起(不包括终止调查案件),住3起案件中,有7家企业获市场经济待遇(表5)。

在此类案件中,印度给予中国应诉企业非市场经济待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有企业存在政府干预,二是私有企业未提供充分、正确信息(表5)。与纺织、制药、化工业案件不同的是,调查基本不涉及原材料、土地、公用事业服务等主要投入成本,因此,审查相对宽松,获市场经济待遇企业也相对较多。

印度对华冶金行业共发起反倾销案9起,其中,1起(2008年热轧钢案)终止调查。中国7家企业参与了4起案件的应诉,其中2起案件中有2家企业获市场经济待遇(表5)。此类应诉案件的典型案例是2006年2月发起、2007年8月终裁的铸铁管案(DGAD,2007b),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是该案唯一涉案和应诉企业。当局对其的调查在同类案件中最为周详,非市场经济待遇的最主要依据是政府实质性干预,表现在以下3方面:

首先,尽管该公司是上市股份公司,但调查期(2005年4月1日~12月31日)内50%以上股份由新兴铸管集团持有,后者为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中央企业。对于应诉企业认为其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而非《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控股母公司对其影响受证交所规则、公司章程限制的申辩,当局认为,从上述暂行条例将“国有资产”定义为“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看,应诉企业显然是国有企业。而且,该条例的众多条款均表明,应诉企业无法摆脱政府控制。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公司章程,提出向国有控股公司派出的董事、监事人选,推荐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人选,并向其提出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人选的建议”

(第17条)、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决定公司分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资本、发行公司债券、任免企业负责人等重大事项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应按其指示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第22条)等。

其次,董事会成员的产生程序不透明。尽管董事会成员由全体股东大会选举,9名董事中,3名由新兴铸管集团推荐、3名来自公众、3名为独立董事。但2000~2006年间,3名公众董事始终未发生变动。从公司年报看,多名董事同时兼任集团、本公司及其子公司官员,董事长和总经理均由集团董事担任。

第三,根据公司2005年报,全资子公司芜湖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得到当地政府出口补贴,研发大口径无缝钢管。

五,其他行业

在其他行业中,印度对华共发起1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终止调查4起,分别为1998年缝纫机针案、2003年珠光颜料案、2004年压缩机案和2008年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案。其余15起案件中,36家中国企业参与了其中11起案件的应诉,有3家企业获市场经济待遇(表6)。

在这些案件中,2009年的数字传输设备案(DGAD,2010)最受国内关注。该案有烽火通信科技、中兴通讯、华为技术、深圳海思半导体、上海贝尔(Alcatel-Lucent ShanghaiBell)和杭州依赛通信(Hangzhou ECI Telecommunication)等6家企业应诉,国有、私有和中外合资各2家,最终仅有杭州依赛通信获市场经济待遇。除深圳海思和华为技术未有效应诉外,当局对其余4家企业的调点是所有权和董事会成员结构。

烽火通信科技控股股东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后者直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正副董事长、总裁、监事会主席均来自控股股东。

中兴通讯控股股东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由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深圳航天广宇工业集团、深圳市中兴维先通设备有限公司3方合资组建。前两者分属国有科研事业单位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和国有独资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其34%、17%股权,另一出资方为民营企业,占49%股份。公司9名董事在3家出资方的名额分配为3:2:4,国有股份占控制地位。

上海贝尔虽为外方控股,阿尔卡特公司持有50%加一股,中方持剩余股份,但同样隶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现任董事长由国家人事部于2004年初任命,总裁由外方任命。

杭州依赛通信有限公司由以色列最大通信公司之一依赛电信(ECI)与中国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Eastern Communications)于1995年合资组建,后者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中央企业。但中方27.61%股权依据2006年7月12日四届三次临时董事会关于《出售杭州依赛通信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已于当年通过国资委指定的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以2893万元价格转让给外方。因此,调查期内该公司为外商独资企业。

六,结语

印度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法律法规正式实施始于1999年,且完全以美国和欧盟为模板,但印度已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对外反倾销和对华反倾销第一大国,1995~2009年,立案数分别为596起和131起,而美国为440起和99起,欧盟则为406起和9l起。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总计应为135起,本文对其中可获详情的134起案件的中国企业应诉和非市场经济待遇状况进行了分行业统计分析,基本结论如下:

首先,中国企业的案件应诉率低、市场经济待遇率低。在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的119起案件(即剔除15起终止调查案件)中,中方参与应诉案件为66起,案件应诉率55%。其中,制药行业应诉率最低,为37%,其他类行业最高,为73%。在参与终裁应诉的224家企业中,仅有22家获市场经济待遇,获得率为9.8%。其中,日用品和冶金是该比率最高的两个行业,分别为32%和29%,而纺织业则是唯一无企业获市场经济待遇的行业。

其次,当局确定中国应诉企业非市场经济待遇的具体依据主要有4个。一是企业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和拒绝实地核查;二是转制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不清晰、转让程序和资产债务评估不透明;三是股份制企业的国家参股、控股乃至独股和董事会主要成员的政府或上级控股国企任命;四是要素和主要原料投入不反映市场价值。4个依据分别针对中国涉案企业的如下4个问题:非有效应诉、转制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的扭曲、国有(股份制)企业的政府控制、涉案企业上游产品和要素市场的政府干预。在对华反倾销16年历史中,当局的调点逐步由前两者向后两者转移,化工业是该趋势下市场经济待遇审查标准不断提高的典型行业。

第三,政府参股是企业非市场经济待遇的最主要原因。尽管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占全部应诉企业的50%,但在22家市场经济待遇企业中,仅有2002年苛性钠和硼砂十水化合物两案中的上海氯碱、大连凯美2家是国有(股份)企业,而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却多达16家。国有(股份)企业难获市场经济待遇的原因在于印度调查当局对政府实质性干预的界定宽松而模糊,只要认定存在国有股份,甚至不对股权结构作详细调查,即以无法排除政府干预的可能性为由给予相应企业非市场经济待遇。这种做法同样适用合资企业,如2005年尼龙长丝案中的济南聚大纤维有限公司、2006年悬浮级聚氯乙烯案中的宜昌宜化Pacific Cogen有限公司、2007年头孢三嗪钠案中的珠海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2007年硫化黑案中的大连绿蜂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和2009年同步数字传输设备案中的阿尔卡特一朗讯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外合资企业均因此被判非市场经济待遇。而获得市场经济待遇外资企业的基本特征是:外商独资或控股、董事会外方主导、股权结构清晰。

计划经济的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案例教学 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Localization Exploration of Western Economics Case Teaching

CUI Jihong

(Business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255012)

Abstract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focus on teaching the theory, light case teaching, case and the lack of local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localization of Western economics case teaching, cas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to make more adapted to the domestic situa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simple example of classroom discussions combined with the integrated case, group discussions and individual case reports case studies combining localization case teaching method. Finally, to strengthen support for school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libraries, etc. localization case construction proposal.

Key words western economics; case teaching; localization

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是一门理论性很强,但与现实联系也很密切的学科。由于案例教学能够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也日渐受到重视。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典型事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方式,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进而培育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早在20世纪20年代,哈佛商学院就已经开始了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教育中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和案例教学法都是舶来品,难免有些方面会“水土不服”,因此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必要性、途径,并提供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对策建议。

1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必要性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是指在西方经济学的案例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更注意适应我国的国情。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本土化目前做得还很不够,主要是体现在:

第一,国内教学重理论,轻案例。国内西方经济学教材大多以理论论述为主,案例比较少。而讲授教学仍然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主流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传统的讲授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经济学的原理、图表、公式和计算,但是很难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较差。而且,我国高校中开设的西方经济学主要面对的是低年级学生,大多数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比较少,平时对经济现象关注也比较少,枯燥的理论教学难免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第二,本土化案例资源的匮乏。国外的经济学教材中案例分析非常多,而且经常每隔几年就会再版,除了理论的更新,更多的是案例的更新。遗憾的是这些国外案例都是以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为背景,与我国实际情况差距大,很难适应国内教学需要。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本土化案例资源基本上只能靠教师极其有限的个人积累。

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本土化”的案例教学,引起学生们对身边的经济现象的思考和讨论,这对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2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途径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本土化,应该从案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本土化两个方面入手。

(1)案例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案例材料选取上,无论是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首先应该选择国内经济生活中的实例,其次是学生们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容易接触到的国外实例等。例如,中国的“春运”问题,新闻媒体常报道的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等。把真实性、具有时效性的经济事件作为案例,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相联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对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2)案例教学方式的本土化。国外的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作为主体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重在分析过程,有的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这对国内的教师和学生来讲操作起来可能会比较有难度。刚刚进入大学的低年级学生长期以来适应了有标准答案的讲授式教学,对开放式的案例讨论不敢说,也不会说,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而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缺乏评分标准,较难掌握案例讨论的进度,加上学时紧张、教学内容多、考核方式的限制等等这些因素往往使“西化”的案例教学效果打折扣。因此,面向在低年级学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方式上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适应国内学生和教师的特点。

3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方式本土化的一种探索

在我校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摸索了一种较适应目前教学情况的案例教学方式,具体如下:

3.1 简单课堂举例与综合案例讨论相结合

在目前的教学情况下,学时紧张,教学内容多,低年级学生们的知识结构也比较单薄,不可能大量地进行案例讨论。因此,采用简单课堂举例和综合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分章节教学过程中以课堂举例为主;在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后再进行综合案例讨论。

课堂举例,适用于简单知识点的讲解。例如,分析NBA明星姚明上大学机会成本。这种方式非常灵活,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较受欢迎。但这种方法类似于讲授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被动学习。

综合案例讨论,安排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经济学理论之后进行,以复杂一些的现实经济现象为案例,要求学生能运用多方面的理论知识,经过讨论和总结,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掌握供求理论以后讨论“春运”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集思广益,深入挖掘,从而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2 小组案例讨论与个人案例分析报告相结合

在综合案例讨论课中,仍然要对案例讨论的过程进行精密的组织,否则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在组织学生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发现以小组案例讨论与个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有机结合的方法效果较好。

具体程序是这样的:提前一星期给出案例材料进行小组讨论,4~6人一个小组,小组利用课下时间自由讨论;然后进行班级讨论,小组代表在班级讨论中发表本小组的讨论结果,之后该小组接受其他同学自由提问,最后其他小组代表根据发言小组的表现,给发言小组评出“小组得分”。“个人得分”以“小组得分”为基础,提问和发言的同学有加分,这部分的“个人得分”占个人案例分析总成绩的70%。在班级讨论之后,每个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由教师评分,占个人案例分析总成绩的30%。个人案例分析总成绩以个人平时成绩的方式计入该课程的个人最终成绩中。

这个方法虽然很复杂,可是效果不错,大部分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都比较积极,有问有答,思想碰撞比较多。例如,在“春运”问题的分析中,同学们不仅用到了课本上讲的供求关系、需求弹性理论来解释,而且涉及到了火车票价格该不该涨价、车票实名制能不能解决问题、农民工如何在城市安家从而不回家过年等方面的问题。

而且,在班级讨论之后,需要每个人完成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让学生们在充分考虑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一方面让同学们学会倾听和融合别的同学的观点,另一方面也给那些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没有机会发言的同学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渠道,尽量减少“免费搭车”现象。

这种案例讨论方式的缺点是计分复杂,比较费时间,也不可能在人数太多的班级中进行。而且,案例讨论对案例内容的选择要求比较高,既要适合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又要来自现实生活,最好与学生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4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对策建议

西方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本土化离不开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就如何进行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建议如下:

第一,学校要认识到本土化案例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加强全方位支持。案例教学,尤其是本土化的案例教学,对人才培养的好处虽然不能立即反映在表面的分数或者就业率上,但是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效果是积极的、长远的。因此应该对案例教学本土化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鼓励。首先,学校要制定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实践;对效果良好的案例教学组织总结和交流。其次,学校的教学安排、班级编制、案例搜集等环节都要给予支持。

第二,提高教师素质。案例教学对教师素质要求非常高:需要从讲授法的以教师为主转变成师生互动,甚至学生为主;案例编写和选择要考虑案例典型性和学生兴趣;案例讨论要给予学生引导,但不能给予强势的控制;案例分析报告要允许多种意见的表达等等。因此要通过培训、观摩、研讨交流会等多种途径转变教师的思想,提高教师的素质。

第三,重视本土化案例库的建设。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本土化,首先是案例内容的本土化。案例源于社会实践,但并不是社会中的任何经济事件都可以成为教学案例,在案例库建设时必须考虑到案例的典型性和时效性。对案例库的建设不是几个老师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案例的更新在所难免,这需要全体经济学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国才,张支南.西方经济学经典案例教学特点问题与本土化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1):146-149.

[2] 付泳,林军.对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思考[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8(1):60-62.

[3] 崔蕊,王维翊.“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3(2):140-141.

计划经济的案例范文第3篇

1.1体现个人阅历

每个人从上学到工作,整个阅历都可以通过其人事档案来体现。所以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工作,认识到自身工作的责任和重要性,认识到通过自身工作的细致表现,可以让每个人的档案更加真实和完善,通过对于档案的管理与归档可以为每个人提供有效的帮助。只有认识到自身工作的责任感,才能对工作更加的充满热情,才能更好的投身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去。

1.2是科学使用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对我们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事档案是由本人的原始材料和历史文献组成的,它充分记录了个人的政治思想和性格、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工作状况和工作业绩、为组织部门全面地、历史地考察了解和使用人才提供依据,并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和服务性的工作,其管理内涵、标准、方法和手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而不断更新的。人事档案反映了个人经历、工作能力,人事档案由于其真实性、原始性、较强机密性,是考察人才的重要研究手段,因此,管好用好人事档案对人才资源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3体现相关部门的工作质量

评价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主要参考的就是人事档案的工作是否完整和真实,要想提高人事档案的真实性,提高其完整性,就要不断创新相关体系,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提高工作的合理性,这对于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优化途径

2.1制定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要想更加优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有效严禁的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制度建立后,就可以有法可依,依据制度层层落实,将工作做细做实。为此,人事档案管理单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工作:首先,确定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性。规范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后续的工作带来便利,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多学习国内一些先进地区的档案管理办法,将别人先进的管理规范与自己人事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制定适合本部门的档案管理规范。其次,对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严格的制度可以带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工作认真,工作效率高,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多帮助的人员给予奖励,通过这样的奖励可以有效的带动所有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2.2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

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都会影响用人单位的相关工作开展,如果其综合水平比较低,那么很难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要想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就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第一,要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只有合理安排培训工作,才可以让员工明确自身岗位职责,更好的融入工作当中,不管是专业知识培训,还是综合素质的培训,都会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第二,要合理设置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通过新老员工的搭配,可以让部门既注入新的力量,又有经验丰富的员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3加强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增加计算机在干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建立人事信息库,便于快速准确地掌握每个工作人员的历史和现状资料,为领导和人事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建立档案收集和归档制度,及时收集新的人事管理数据,不断丰富档案材料的内容。在日常工作中,应随时收集员工在各项工作中的奖惩,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的培训情况等,及时更新到档案中,为信息利用增加新鲜内容,这是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和完善各种人事信息库,做好平时的储存管理工作,要有创新意识,合理配置人才档案资源,挖掘人才潜能,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成?榈蛋讣际醪僮鞯淖?家,也要了解教育管理、计算机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使人事档案工作更好的为单位发展服务。

2.4创新更多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方法

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可以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新更多的适合人事档案管理的方法也是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为此,人事档案管理单位必须从根本上创新适合本单位的管理方法。比如,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可以分组分片进行,将所有的人事档案根据人员的地区进行分组,并将分组的人事档案进行分人管理。这样通过分组分类管理,提供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另外,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制定各类运行表格,将近期工作和要开展的工作以运行表格的形式呈现,并将这些表格进行张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工作进展一目了然,这样无形的就给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以激励,有效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计划经济的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 现状 问题 战略

1. 信息化背景对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

近年来,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社会信息化逐渐成为了新的时代特征。在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企业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其中,信息化背景下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

1.1 社会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的要求

社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使得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市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了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为企业档案管理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和企业发展环境要求,电力企业档案管理要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信息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信息作用。

1.2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的要求

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电力行业飞速发展,电力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档案数量迅速增加,档案载体也不断丰富。这就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化大型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建设的需要。

1.3 档案的信息资源属性对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企业档案客观地记录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历经多年积累和沉淀成为企业最重要、最鲜活、最具权威性的信息资源,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历史真实面貌的有效证据,更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2. 我国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受到了各电力企业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了企业管理建设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化建设并不完善,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影响着经济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我国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档案管理理念落后

现阶段,对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均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尚不明确,具有片面性和模糊性,阻碍着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2.2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不足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保证,需要具备充足的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目前,我国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2.3 企业管理与档案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同步

我国现代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统一性的缺失,使得应用系统相对独立,忽视了管理工作的整体性。此外,在系统运行环境中,各领域管理系统的相对独立,导致档案管理系统为有效衔接其他信息管理系统,文档管理缺乏一体化,最终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 完善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分析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电力企业中,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企业自动化建设不断深入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1 强化档案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使用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是完善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求不断总结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经验知识,为相关技术开发人员提供理论借鉴和创新思路的启发。同时,应充分结合其他专业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将光盘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内容融入到档案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中,从而确保相关技术开发的先进性。

3.2 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合作

信息化档案的编制、分档、提取等过程的复杂性要求必须建立一个具备优秀业务水平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任务分工,从而有效提高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3.3 扩大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资金不足是阻碍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严重影响着信息化档案的后期管理工作。因此,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完善需要扩大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4 加快企业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

完善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制度性保障。要实现档案数字化信息的完整生成、便捷传递、永久保存、利用共享及全过程安全,就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出适应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规范。这就要求必须统筹规划,结合各个相关部门和领域,把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同时,要在认真执行现有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统一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标准,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标准规范不统一而造成的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的问题。

参考文献:

计划经济的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警务化 刚柔相济 管理模式

公安院校是我国人民警察培养后备人才的院校,它的任务在于培养合格的预备人民警察,人民警察的性质、职能和要求决定了人民警察的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管理。而作为为公安机关教育培养和输送公安事业高素质人才重要基地的公安院校奉行“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特色管理方针,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系统的警务化管理。在警务化管理的实践中,比较注重刚性管理,柔性管理相对欠缺。然而,我们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高度重视柔性管理,只有把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刚柔相济,才能提升管理水平,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警务化管理的优势与不足

目前,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最突出的管理模式,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根据警察的性质、任务和特点,依照有关警察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遵循“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管理。警务化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理性科学管理,是通过规章制度搭建工作的标准化、管理的程序化,通过制度的有效贯彻和实施,促使学生思想革命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保证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真正落实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促进警务化管理的新发展。

(一)警务化管理的积极作用

1.加强管理规范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组织和机构没有规范化管理,没有规章制度,管理就会无序,行为无法协调一致,所以,警务化管理在公安院校管理活动中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它促进了公安院校管理规范化。

2.促进行为规范化。规章制度贯穿于警务化管理的整个过程,要使人们的行为具有目的性和确定性,必须有规章制度做依据。警务化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和自律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真贯彻和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3.管理效果明显化。警务化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便于规范组织管理活动,有利于促进管理对象的行为,以达到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行为规范化、警容严谨化,使得管理效果明显化。由于警务化管理所依据的规章制度明确,执行的组织机构严密,再加上统一果断的领导,所以使管理活动具有执行速度快、实施效果佳的明显优势。

(二)警务化管理的局限性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瑕的,警务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缺陷性:

1.管理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制约。警务化管理常常把管理对象理性化,不重视管理对象非理性因素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管理对象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缺少自由、自主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管理上一味强调统一、共性,忽视了管理对象的个性发展,抑制了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2.管理对象容易心生厌倦消极对抗。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一般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把管理对象置于对立面,警务化管理往往过多强调它的管理职能,强调培养学生的服从意识,把学生看作被动的管理对象,因此长期在强制管理下,学生容易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并对警务化管理产生厌倦和消极对抗。

3.容易使管理僵化缺乏活力。严格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管理组织结构以及理性的管理风格,使警务化管理很难做得恰到好处,有时还存在着重管理、轻教育、轻服务的现象,约束限制性过多,主动教育、超前教育少,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单纯地通过过多地制度来警务化管理,实施对学生的强制服从教育,结果只能事倍功半,严重的会激化矛盾,造成僵化和呆板。

二、警务化管理的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应有机结合

(一)刚性管理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何谓刚性管理?它是指“以规章制度为中心”,依靠组织权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去约束、控制、规范人们行为的管理方法,它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统一性等特点。豍在社会管理中,由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在人们自律意识和工作学习自觉性较差的组织中,在工作内容比较简单、工作标准容易量化、创造性要求较低的组织中,这种管理方法还是不可缺少的。

1.刚性管理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1)便于规范组织内部各类成员的言行举止,以维持组织所要求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种秩序。(2)能使组织成员的行动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贯彻上级决定和领导指示反映迅速。(3)便于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统一分配内部各种资源,缓和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出现的主要矛盾,使突出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4)工作标准清楚、明确,工作量便于细化考核,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2.刚性管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使被管理者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缺少创造性、自主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制约。(2)不管理解与否都要执行,会使被管理者表面上服从,内心抵触,在有监督有检查时教条照办,在无监督无检查时消极对抗。(3)管理者容易与被管理者发生利益冲突,不利于营造组织内部的和谐氛围。(4)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会使被管理者产生逆反行为,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柔性管理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所谓柔性管理是指强调“以人为中心”,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豎

柔性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它依靠说沟通、理解、协商、启发、引导、鼓励等方法,依靠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依靠组织成员在内心上对组织目标及具体要求的理解和服从,依靠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知识才能、丰富情感等非权力影响力,来促成管理目标的实现。

1.柔性管理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1)被管理者受到尊重、关心和信任,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被管理者心情舒畅,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潜在特质和创新能力(3)民主协商,平等交流,认真倾听被管理者的心声,努力达成共识,有利于增强组织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4)人文关怀,宽以待人,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

2.柔性管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单纯的柔性管理往往在素质低劣、自觉性较差人面前显得软弱无力。(2)由于柔性管理具有效果滞后性的特点,所以单一的柔性管理远远不能满足完成紧急任务的需要。(3)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单一的柔性管理解决不了各种利益矛盾,也无法控制和协调组织成员的部分行为。

总之,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都有着各自的长处和不足,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管理方法,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对立的,管理者应该依据管理活动的特点来选择两种管理模式结合的方式和重点,刚柔结合,将柔性寓于刚性之中,刚性之中又处处体现出柔性来。

      (三)公安院校要在具有刚性管理性质的警务化管理方式中融入柔性管理的理念

公安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教育培养对象的身份是大学生,管理应当遵循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共同规律和共同要求,认真研究公安院校的“个性”,探索寻求公安院校管理工作中应有的特殊的东西。倘若公安院校在警务化管理中仅仅依靠刚性管理的方法,不考虑公安院校的“个性”特点,管理对象的听从命令、服从指挥、组织纪律性提高了,但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制约;倘若公安院校采取类似普通高校那种注重柔性管理模式,学生个性自由是发扬了,但他们的组织纪律性、思想作风、人格等方面则可能不健全完善。所以,在警务化管理中,我们既要“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方法,又要“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方法,管理过程中应从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各自的本质出发考虑,寻求共同点,调和矛盾,构造和谐管理模式。

三、刚柔相济警务化管理的理念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本,是关于学校的一切教学、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这样才能够实现公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公安院校从教学到行政管理,从学生学习到后勤服务,从学校领导到一般职工,从学校行政部门到系部最基层单位,从教学到后勤管理,都要转变过去以学校为主体,以教育者为核心的管理思路和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使所进行的一切工作都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刚柔相济的警务化管理需要以学生为本。学校要为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必须探讨和建立具有特色、富有活力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的管理体系。豏警务化管理工作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管理思想,变管理为服务,一切为学生利益作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

刚柔相济的警务化管理要体现人性化管理、生活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注意尊重、了解、关心学生的需求,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应重视对情感、信念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每个学生自己个性和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还必须加强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校更加自觉学习、自觉锻炼、自主发展和提高。

(二)强化政治教育的优先性

公安院校的学生兼有未来警察和大学生双重特征。公安院校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公安工作具有政治性、艰苦性、复杂性和社会示范性等特点,必须具备适应这一工作需要的具有警察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奉献精神内涵的健全完善的人格。

公安院校应将学生培养成健全的、完整的人,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作为自己的根本追求。公安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伴随警务化管理的各种活动进行渗透,并贯穿于警务化管理之中,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热情,明确人民警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献身公安事业的信念。学生从高中跨入公安院校大门之初,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还很稚嫩,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公安院校要紧抓这一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采取得力措施,培养和塑造公安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公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措施和途径应该有很多,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应当将其作为作为公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首要路径。豐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理想信念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想结合,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职业技能和吃苦奉献精神。在关注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做到以学生为本,师德立范,将健全人格教育贯穿于公安教育的始终,培养出适应形式发展需要和队伍所需要的高素质公安人才。

注释:

豍林培朗.论公安院校的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公安教育.2006(8).37.

豎郑其绪.柔性管理.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