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划经济的历史

计划经济的历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的历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划经济的历史

计划经济的历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企业 迎接 挑战 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可逆转,任何国家消极回避或抗拒这一潮流既不现实也无可能,最终受损的只能是自己。面对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我国企业惟一的、也是正确的选择是积极参与,以充分享用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好处和提供的有利条件,尽快走向世界经济的前沿,改变自身的不利处境和边缘化地位。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无法回避的现实趋势,客观分析这一态势,做出我们恰当的价值选择,是一个至关紧要的时代课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学的基本核心是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来说,就是要研究生产要素如何配置。农业社会是自给自足的社会,生产要素不完整而且资源配置的范围很小,所以效益也低。到了工业社会,生产目的是为了交换,经济也进一步发展,根据社会的需要,实行社会化大生 产,资源配置的范围扩大,效益也提高。企业要跨出本国,跨国经营,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效益就越来越高,所以说,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资源能在全球流动,信息能在全球传递,加上交通的便捷,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二个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换,这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资源在全球配置是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是主动还是被动,是积极还是消极,都阻挡不了历史的发展,都将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而且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不只是发达国家的事,而是把世界各国都联系在一起,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对所有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然,对每一个国家具体情况又不一样,对发达国家可能机遇大于挑战,对发展中国家可能挑战大于机遇。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所以我们要有经济全球化的思想,主动积极地去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二、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全球化大潮,我国企业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这就是说,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当中。中国经济必须尊重历史辩证法的客观逻辑,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融入全球化。人类的历史活动要合乎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既然经济的必然性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那么我国对当代经济全球化这种经济必然性的选择,只能是坚定地参与,并且对我国经济在深度和广度上采取更进一步的开放战略。

从本质上看,因为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不可缺少的第一个前提,经济活动跨越国界的运作和发展是其当代形态获得发展的物质条件,因此,中国经济介入这一跨越民族国家政治疆界的经济活动扩展过程,就拉近了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距离,就拓展了本国经济生存、发展、腾飞的广阔空间,也就在开放中有效地实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当代经济全球化是作为新的科技革命的产物,适应先进生产力演进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这正如同志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20世纪,人类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从量子理论、相对论的创立,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信息科学的诞生,到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绘就,世界科技发生了深刻的革命,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可以预计,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体系将面临一次新的国际分工,竞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将不再是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本,关键取决于智力资源及国家创新的能力。正如阿尔温・托夫勒所言:“我们时代的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是创造财富的新系统,这个系统不再以体力为基础,而是基于脑力。”那时,利用技术进行物质生产的“躯干国家”必然更加受制于向全球经济提供知识、技术、智能和思想的“头脑国家”。所以今天我们就必须不失时机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借助于外部资金、科技、信息资源,在开放的环境中加速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科技的创新,力争尽快在世界上最新的产业部门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世界高新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使我国的产业换代升级跟上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跟上全球科技更新发展的潮流,关起门来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们需要继续解决思想,实事求是,面对世界新形势,联系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坚定信心,趋利避害,勇往直前。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更快地发展将带来很大的机遇。我们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要积极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还要努力谋求国际经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长远发展,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就具体问题而论,我们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我国开始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我们一定要深化改革,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我国国情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加快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李勃: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后发优势[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2

[2]伍贻康: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4

计划经济的历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比较经济学;文化学派;历史研究;实证研究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1(03)-0013-06

一、引言

比较经济学在很长的时期内没有把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变量,即使是哈耶克在争论社会主义问题时,也主要是研究市场经济的普适规律,而非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科尔奈等重点研究特殊制度背景下生产、投资、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如前苏联计划经济下的预算软约束和隐性通货膨胀),没有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比较,也没有运用文化解释不同经济制度的成因和绩效。

事实上,经济学早期的大师们非常重视文化的影响,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就已经体现了这一思想。约翰・穆勒也认为,文化有时候比追逐个人利益更重要,马克思则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说明文化的来源。但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统治的时代,文化基本是上被排除在经济学家的视野之外。即使在新制度经济学家那里,文化也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比较经济学界,文化也很少被看作一个重要的变量,这是由当时经济学界普遍的观念所决定的。

文化被经济学家冷落,却在社会学家那里得到了足够的重视。马克斯・韦伯把文化视为社会结构和经济绩效的重要解释变量,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论述了新教精神的渊源,剖析了新教在促进16-18世纪的企业家开拓创新、勤奋节俭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本菲尔德认为,文化是解释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意大利南部之所以不发达,就是因为意大利南方人狭隘的自利主义文化,只关心自己和自己小圈子的利益。本菲尔德和帕特南进一步建立了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经历过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生活和市民社会的国家积累了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兰迪斯(Landes)把文化和信念、价值观等联系起来,并认为信念、价值观影响了经济绩效,虽然他列举的文化要素只有工作努力程度、宽容程度、诚实守信等内容,但他把信念、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经济绩效的传导途径的思想,对施莱佛(Shleifer)、津加莱斯等研究文化的比较经济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研究的一类重要内容是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这方面最典型的成果是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本尼迪克特把日本文化和美国的个人自由主义文化进行对比,揭示了日本帝国快速崛起而后走向灭亡的文化动因。文化比较研究强调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经济、政治体制的塑造作用,这种思路及其研究结果对比较经济学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比较经济学一度相信,造成国家和西方国家经济绩效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体制差异,而比较经济学家并没有深究经济体制的由来。剧变以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经济绩效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急剧下滑。转轨国家的不同发展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体制和经济绩效方面的差异,已经不能仅仅用市场机制或计划机制来解释,而需要引入更多要素,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相对于其他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而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稳定性。人们被动地从父母、社群等处获得文化的熏陶,一般会接受自小获得的文化并把文化传承给下一代。任何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都植根于文化之中,同样的机制打上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烙印。因此,对于经济体制,文化基本是稳定不变的,经济体制或政治制度在短期内只能被动地适应文化,被文化所塑造和改造。

一部分学者将文化纳入比较经济学的视野中来,形成了比较经济学的“文化学派”。文化学派的研究有两种进路,一种进路以罗斯菲尔德为代表,另一种以津加莱斯、基尔索等为代表。罗斯菲尔德对比较经济学特别是前苏联的经济有深入研究,他认为文化是被社会大众接受的行为模式,他对主要经济体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比较,引用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理论(如本尼迪克特等关于日本文化的学说),崇尚基于历史和统计资料的具体分析而非数理或计量模型。我们可以把这种进路称为“历史研究”,津加莱斯等认为文化是一种代际传承的信念或价值观。相对于罗斯菲尔德而言,基尔索、津加莱斯更被西方主流经济学所接受,他们构建了一个文化影响经济绩效的简明模型,依据跨国调查的数据,选择变量,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可以称这种进路为“实证研究”。

本文在这里首先将阐述“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主要学术思想,然后对比两种研究进路的特点,并作评论,最后本文指出比较经济学文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比较经济学文化学派的“历史研究”

比较经济学文化学派“历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是罗斯菲尔德。罗斯菲尔德首先定义了文化,他认为文化是被社群赞赏的经久持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种态度或行为方式会塑造公共政策和法令,为法律提供基础,但又超越现时的公共政策和法令,因此具有先验性和超越性。文化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它对制度的塑造和对经济活动方式的调整来实现的。文化影响了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与一个国家融合的程度,文化也扭曲了很多政治经济体制,使得这些体制按照文化的偏好(或某些集团的偏好)来运作,文化还保持了低效率制度的稳定,使得“较差的体系并不必然被优势体系扫地出门”。

罗斯菲尔德指出,人们都希望规则有利于自己的特殊利益,这种自私倾向使得文化有了作用,文化是和道德、政治活动混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有的文化遏制人们过分追求特殊利益的行为,却鼓励人们追求正当利益的行为,而有些文化则限制个人追求财富、拥有财富的行为。罗斯菲尔德进一步发展出文化的复杂系统观,他认为文化是道德、政治和社会价值的混合体,文化包含着很多要素,这些要素经常被放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社群主义等概念中,而实际上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各种要素的复杂混合物,不能简单地贴上“集体主义”之类的标签。罗斯菲尔德关于文化的这种看法,使得他不是抽象出文化的有限概念来演绎文化对经济体制和经济绩效的影响,而是具体而细微地探索每一个经济体中文化的具体影响机制。

罗斯菲尔德认为,现实经济体的一个根本性特征是它对待个人在黄金定律(即个体公平竞争中互不侵害的原则)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态度。如果一个经济体能鼓励人们无限制地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追求过程中所受到的约束都是来自于竞争自发产生的规范(即“自我规范”)而非其他力量,那么这个经济体就是最高经济效率的普适性经济体,罗

斯菲尔德称之为A类体系。但是,现实的主要经济体都不是A类体系,而是基于自身独特文化的不完美体系,罗斯菲尔德称它们为B类体系。B类体系的最主要特征是个体行为受独特文化的规范,文化会限制黄金定律发挥作用,或者取代黄金定律来规范个人行为,对个人逐利施加更多的限制。文化会限制自由竞争、鼓励社会优先考虑一些目标或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其他目标和其他人的利益。这样,经济体的参与人为实现各自的特殊利益而不断地扭曲竞争体系,这就导致权力发挥作用。文化规范下的经济体会出现垄断、寻租等现象,政府也不再是完全中立的而是有偏向性的。

现实的经济体系全是B类体系,在文化和权力的规范下,各个经济体实际上都不是最有效率的,而只是各自的文化和有权者更偏好的经济体。文化和权力集团扭曲市场规律(主要是供求法则和凯恩斯法则)的程度,决定了各个受文化规范的经济体的经济绩效和发展潜力。罗斯菲尔德为了比较各经济体的相对优劣,选择了A类体系作为完全竞争性质的标杆。A类体系具有最高的绩效,而B类体系的文化规范则修改了A类体系下企业和市场的运作规则,改变了A类体系下的组织模式(A类体系下企业的组织模式是完全竞争厂商),也改变了供求定律或凯恩斯宏观经济规律背后的组织和个人行为,从而导致市场机制发生扭曲,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绩效。这些经济体的经济绩效和A类体系相对比,就可以在统一的框架下确定各种文化规范经济体的运行特征和相对绩效。

罗斯菲尔德比较了五个经济体(美国、西欧、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运行模式、优缺点以及发展潜力。研究发现,这五种经济体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还是美国,中国也会有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而欧陆和日本能否走出停滞、中国和俄国能否解决转型中的问题,都还是未知数。在转型理论方面,罗斯菲尔德认为,俄国由于威权主义的持续影响,还远未转型成“正常国家”,中国的渐进式转型要优于俄国的休克疗法。因为各国都是文化规范型的经济体,而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很多偶然事件和历史都具有重要性,经济系统也不能简化成某种原则,一个制度则很少能和其他制度完全配合。罗斯菲尔德认为,“每一个经济体都是传统的”,因此转型开始时人们不会知道最佳路径是什么,也不清楚前进的方向,转型需要有耐心的制度实验,需要从干中学。

总的来看,罗斯菲尔德建立了一个基于文化的比较经济学理论框架,这个体系以个人规范的经济体为最有效率的标杆,而把现实中的各种经济体视为受文化规范的经济体。文化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政治活动的理念、目标与方式,再通过经济政治活动(特别是涉及到改变平等竞争权力方面的活动)影响消费品市场供求、劳动力市场均衡、投资决策以及利率、货币和对外贸易等宏观经济要素。在此基础上,文化影响了一个经济体的运行特征和经济绩效。这样,罗斯菲尔德就完成了文化对经济体制影响的完整解释。

三、比较经济学文化学派的“实证研究”

主流经济学近年来的领军人物如施莱佛、津加莱斯等也在研究比较经济体制和文化。基尔索、撒皮恩扎和津加莱斯的一系列研究建立了一个研究文化和经济绩效的框架。文化被定义为一种可代际传承的信念与价值观。文化影响了人们的信念和偏好,导致了不同的行为倾向,故而不同信念和偏好的人们在处理经济事务时会有不同的选择,从而导致经济绩效的差异。因此,文化实际上并不是直接影响经济绩效,而是以信念和偏好的改变作为中介来间接影响经济绩效的。总结起来,“实证研究”的理论范式就是文化一信念和偏好一经济绩效。

依据上述范式,基尔索等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首先要获取数据,然后要选取适用于计量方法的可量化变量。由于文化和经济绩效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所以实证研究必须挑选不受经济波动和制度变更等短期因素影响的文化变量。基尔索等把文化局限在宗教和地域这两个因素上,这两个因素不随短期经济绩效和经济体制影响,也较容易在问卷调查中量化。在文化影响经济绩效的传导机制方面,基尔索等把注意力只集中在信任方面。这是因为信任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已经被大量学者证实,信任行为和信任偏好已得到了行为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广泛研究。经济绩效则用具体的经济行为或人们对经济事务的态度来衡量,包括公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国家的储蓄额、进口总额和对外直接投资数量等。文化一信念和偏好一经济绩效范式也就变成了宗教一地域一信任一经济行为范式。

基尔索等首先进行了关于文化和经济活动态度的实证研究。文化的变量是宗教,而宗教影响经济活动的主要途径是经济活动的态度,它们包括合作意愿(Cooperation)、对待政府的态度、对妇女工作的态度、合法性规则(Legal Rules)、勤俭(Thfifti-ness)以及对市场经济的看法。程度采用种类、是否自小就处于宗教环境中、是否经常去教堂或参加宗教活动等来衡量。结果表明,有的人更信任别人,也更信任政府,更遵守法律规范,无神论者正好相反。有的人总体上更支持勤俭持家,更支持市场经济,认同市场经济是公平的,个人应该承担责任。除印度教以外,各种宗教中,越是从小在宗教氛围里成长,对他人的信任程度越高,新教比天主教更倾向于信任他人。除佛教以外,其他程度都和宽容程度正相关,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尤其不宽容,但它们比天主教和新教更倾向于信任政府。天主教、新教和印度教都倾向于私有产权,伊斯兰教比较不喜欢私有产权。新教显著倾向于用公平换激励,只有天主教显著主张应该教育孩子们勤俭持家,除佛教外所有宗教都认为人们是懒惰的、缺乏意志力。宗教教条的改变也促进了信徒经济态度的变迁,以天主教梵二会议(1962)为转折点的实证分析发现,出生在梵二会议以后的人更信任他人,更宽容,更尊重妇女权益,但却更反对私有产权和市场竞争。

基尔索等首次按间接影响的范式研究了文化和经济绩效的关系。这些研究完全遵循文化一信念和偏好一经济绩效的范式,是分段进行的,首先考察文化对信念或偏好的影响,再考察信念与偏好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从而证实文化对经济绩效的间接作用。文化主要选用宗教和地域为代表,信念和偏好用信任和节俭的意愿作为代表,经济绩效主要用人们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国家储蓄以及再分配意愿为代表,实证数据主要来自对美国公民的社会调查。结果发现基督教(包括新教和天主教)信仰对信任有正向影响,欧洲国家移民的信任程度更高。具有较高信任程度的人更倾向于自主创业,勤俭持家的偏好对国家储蓄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基督教信徒和白人、亚裔都更反感政府的再分配政策。

基尔索等进一步论述了文化差异对经济绩效(主要是国际贸易和FDI)的间接影响,样本来自欧洲国家。基尔索等先考察了欧洲国家国民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继而考察了信任对进出口贸易和FDI

的影响。在影响信任程度的因素方面,基尔索等考虑了相同程度、地理距离、对该国的了解程度(用一国报纸上关于该国的新闻的多少来衡量)、语言是否来自同一古代语言、法律根源和类型是否相同、两国历史上是否交战、两国人长相是否类似(主要是头发的颜色)、两国人基因上是否接近等因素。结果发现,和法律渊源接近、语言出自同一语系的国家相互之间更信任,而历史上发生过战争的国家之间较不信任,长相和基因接近也对信任程度有正向的影响。两国相互信任程度越高,贸易额和直接投资力度也越高。

基尔索等还研究了文化对人力资源禀赋的影响。2008年他们在《科学》(Science)上,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考察男女经济平等程度、文化和男女知识水平(主要是数学水平和阅读水平)差距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研究中,男女经济平等程度用世界经济论坛性别差距指数(World economic forum gender gap index)来衡量,该指数越高女性的经济社会地位越高。文化则用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问题是:“当工作机会有限时,你认为男性应该比女性更有资格获得工作吗?”妇女活跃程度用参加工作的适龄妇女劳动力数量,还有一个指标是妇女政治参与度,也来自世界经济论坛的调查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男女更平等的社会里,男女在数学能力上的差距显著缩小。在男女比较平等的社会里,女性不仅在数学能力上,而且在阅读能力上都有提高。当然,男性的数学分数仍然高于女性,但这种差距在男女更平等的社会不再明显而且和GGI指数无关。

上述四个方面是近年来基尔索等关于文化和经济绩效关系的主要实证研究。从研究的结果看,文化对经济活动态度有直接影响,对经济绩效有间接影响,间接影响的传导机制则是偏好和信念,具体来说则是信任和经济生活态度。实际上,基尔索等只是考察了、地域因素或社会资本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总体上看基督教信仰更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达国家的文化氛围也更利于经济增长。

四、比较经济学文化学派的主要特点与评价

罗斯菲尔德的“历史研究”无论是在基本范畴、研究范式和结论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基本范畴方面,个人规范、文化规范的概念是罗斯菲尔德框架所独有的,也是这个框架中最重要的。个人规范和文化规范的区别,突出了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事实,即个人活动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毫无拘束地追求个人利益,而他必然要受到社会规范、法律等方面的制约,这种制约的来源和性质决定了个人活动的范围和结果,也决定了经济体系整体结果。

从这两种研究方式的基本范畴中,我们可以发现,历史研究没有对人性做出基本假设,没有引入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概念,也没有建立一些可以作为演绎推理基础的抽象概念,其范畴都来自于对现实的概括和洞察,都是对现实活动的基本内容的描述。历史研究范式没有演绎推理,更没有数理模型。罗斯菲尔德的理论并不是一个包含有限要素、既定逻辑和可证伪的假设的体系,而是关于文化对经济影响的机制描述或者说思想实验。在对比研究经济体的运行特征和经济绩效时,历史研究是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实际资料,对经济体的各个维度逐项进行描述、分析和对比。

基尔索和津加莱斯等的实证研究则和主流西方经济学的范式保持一致。他们提出的文化对经济绩效影响的线性传导机制非常容易形式化,虽然基尔索等还没有建立一个数理模型,但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在确定文化对经济绩效的传导机制以后,基尔索等人提出了可证伪的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由于文化、经济绩效、信任等概念较难量化,基尔索等采用了变量,利用变量之间的计量关系推断文化和经济绩效的关系。这种研究范式是主流经济学的经典范式。

比较来看,“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框架既有类似的地方,也有鲜明的区别。“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都是先建立一般理论,再进行经验研究。“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都相信文化对经济绩效有重要影响。“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存在几点显著的差异:首先,“历史研究”的文化范畴内涵非常广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实证研究”则竭力把文化范畴的内涵缩小到一两个维度以便把握。其次,“历史研究”中文化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多维的、非线性的,而“实证研究”则仅限于若干种可能的传导机制。再次,“历史研究”不进行实证研究,只采用基于直接的统计数据和现实资料的分析,存在一个和被比较体系维度一样的最有效体系作为标杆,而“实证研究”是去寻找间接的变量进行实证分析,不对现实进行描述,看重数量关系,且没有一个标杆。

虽然都能发现文化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两种研究思路还是各有优劣。“历史研究”非常具体,并且贴近现实,能对现状进行直观的考察。“历史研究”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英美、西欧、日本、俄国。我们能从中体会到真正的现实,也能利用其描述而进一步分析。但是,“历史研究”仍然缺乏一个抽象的演绎理论体系,文化影响经济绩效的规律、各种要素对文化传导机制的影响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解答。另外,“历史研究”的代表人物罗斯菲尔德坚持用新古典框架作为标杆,而不采用现代制度分析理论,这使他的学说遗漏了很多问题,例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交易成本问题等,而这些正是文化发挥作用的途径。“实证研究”初步探索了文化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提出了文化影响信念和偏好,信念和偏好再进一步影响经济绩效的理论,为继续探索文化影响经济活动的具体机制开辟了道路。但是,目前基尔索等的文化概念和信念、偏好等概念还太狭窄,仅限于信任,而且使用变量的实证分析也有偏颇之嫌,不能具体看到不同经济体中文化影响的真实场景。基尔索等把地域因素和宗教因素作为文化的代表,但近现代以来经济发达、经济观念较先进的社会本身就是欧美基督教社会,所以文化因素和经济绩效容易产生自相关问题,在研究设计上还值得商榷。

五、结论与展望

计划经济的历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鸡白痢;净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11-0041-01

鸡白痢是在养鸡业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鸡排泄物进行传播,同时还可以通过鸡蛋进行垂直传播。

患鸡白痢的鸡由于鸡龄大小不同,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雏鸡患鸡白痢表现为不吃饲料,不饮水,身体哆嗦,蜷缩,怕冷,翅膀下垂,羽毛脏乱,精神萎靡。粪便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粘稠状,处有时被硬化结块的粪块封闭,病鸡呼吸困难。成年鸡没有临床症状,少数患鸡白痢严重的成年鸡表现为精神萎靡,粪便异样。成年鸡的主要病变可见于肝脏、脾脏肿大,有坏死点。产蛋鸡患鸡白痢可见病鸡卵巢萎缩,卵子变性,停止产蛋。

1 鸡白痢的净化措施

1.1 坚持种鸡群白痢病的检查

坚持种鸡群白痢病的检查。一般采用抽样调查的办法,进行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对试验结果为阴性的种鸡苗可以留作预备种鸡进行培养,试验结果为阳性的种鸡苗要及时淘汰,以保证种鸡群的健康水平[1]。

1.2 严格执行综合防疫卫生措施

综合防疫卫生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挑选种蛋。种蛋在进行孵化之前需要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将种蛋携带的病菌杀死,特别是将其从母体中携带的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杀死,提高其孵化率。②孵化过程的防疫卫生措施。做好孵化场所的卫生及消毒工作。保证孵化室通风效果良好,温度、湿度等参数适宜。孵化过程结束以后还需要对整个孵化室进行彻底、全面的消毒,保证下一次的孵化过程安全进行。③鸡舍的卫生防疫。养殖户需要做好鸡舍的卫生工作,每日清理2~3次鸡粪便,降低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传播风险。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禁止养鸡场外的无关人员进出鸡舍,对养鸡场进行科学、严格的管理[2]。

1.3 科学合理的防疫

科学合理的防疫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重视生物制剂的应用。生物制剂在预防、净化鸡白痢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养殖户需要认识到生物制剂的重要性,掌握使用生物制剂的技术方法,科学合理地使用生物制剂。②防治鸡白痢可采用敏感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合适的敏感药物进行鸡白痢防治。

2 鸡白痢的净化效果

针对鸡白痢,养殖户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净化措施,可取得显著的净化成效。鸡白痢的净化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鸡白痢阳性率逐年下降

净化措施最明显的成效就是鸡白痢阳性率逐年下降。这是因为坚持种鸡群鸡白痢的检查,将检查结果为阳性的种鸡苗直接淘汰,有效地降低了鸡白痢的阳性率[3]。

2.2 孵化率、健雏率、育成率逐年上升

实行一系列的鸡白痢净化措施的成效还表现在孵化率、健雏率、育成率的逐年显著上升。严重的鸡白痢会影响产蛋鸡的生育能力,降低鸡蛋的质量,很多鸡蛋是死胎,根本孵化不出来。而且鸡白痢在雏鸡中影响严重,雏鸡患鸡白痢后死亡率极高。而通过一系列的净化措施,保证了成年种鸡及蛋鸡的健康水平,成功地提高了孵化率、健雏率及育成率。

3 小结

采取鸡白痢的净化措施在养鸡业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降低了养鸡场鸡白痢的患病风险,而且通过不断的、科学合理的鸡白痢净化措施,该病的病菌越来越少。因此在养鸡场中应推广该净化措施,以降低鸡的患病风险,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收益,保证养鸡场的养殖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力家,刘子良.鸡白痢的临床诊治[J].现代畜牧兽医,2006(7):22.

计划经济的历史范文第4篇

摘 要:金融经济力对城市化经济的发展与运行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能够保证城市化经济的均衡态发展。从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角度来看,“城市病”主要集中在“短缺型”和“过剩型”两个方面,而且这一缺陷有愈演愈烈趋势,造成城市化经济背景下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金融经济力的调整上下功夫,促使其由非均衡发展态势转向良性的均衡发展模式。这一转变不但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规范化运转,同时也将成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关键词 :金融经济力 城市化 运作环境

引言: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其和谐性与均衡性已经成为成熟化发展的基础要求,从这一意义来讲,金融经济力在城市化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也成为城市化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制衡因素。“城市病”的产生主要表现在“短缺型”和“过剩型”两种弊端中,这两种缺陷同样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集约性。如何在金融经济力中寻求城市化经济发展的基本优势,促使城市化经济均衡化发展,改变现阶段的发展弊端,已经成为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重点。关于金融经济力在城市化经济背景中的运作有效途径,笔者将从以下方面分别论述:

一、充分发挥城市地租的调节能动力

城市地租能够有效调节城市化经济的高质量稳定平衡发展,也已成为金融经济力调节中的基础因素,是促进城市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在城市化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要着力创建城市建设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的建设上,要建立更为全面的市场灵活周转机制,增加投资产品的多样性,开发多元化投资工具,从而有效缓冲由于非均衡经济对冲带来的市场震荡。

在实现区域性经济均衡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市场这一关键因素,通过金融市场的有效交易,畅通资金转换渠道,为城市地租发展创造机会。在经济均衡的前提下调节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范围。在城市基础建设中,结合市政服务发展需求,发行不同期限的市政债券,从而实现城市内部提地价格的有效调节。

同时,还应当以城市化经济运作为前提,以其平衡调节机制为实施基础,充分调动地租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城市经济向良性的均衡发展态势转变,为城市化经济的规范化与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着力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

在金融经济力发展过程中,要经历由量性递增到质性递增的过程,在质与量的双重完善中,完成金融经济的包容性增长。这一转变意味着经济力的调节作用正在由弱变强,金融经济力的调节作用,应当与城市金融发展同步,建立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相匹配的基础上,两者相互徐进相互影响。由此可见,在城市化经济发展体系中,要主动培育金融项目的包容成长性,建立其良性发展机制,促进普惠金融的辐射型发展,构建其更为完善的金融发展体系,从而体现金融体系的发展弹性与包容性。

包容性的金融体系是建立在普惠金融基础上的,具有共享服务特色,这也是建设城市经济力的核心动力。尤其是对于弱势融资方而言,更能够享受到规范金融体系中的增值服务,保障其经济权益不受侵害,并能够有效遏制城市化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贫富失衡现象。

金融经济力还能够为金融资源的合理分配、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保持城市经济发展的和谐与均衡,从而实现城市发展的本质化需求。从这一层面而言,包容性的金融体系能够为城市经济力发挥基础保障作用,成为城市经济迈向良性轨道的一条捷径。

三、传导优势下金融经济力的作用

金融经济力的产生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是生产力,第二是消费力。金融经济力在实现共享与普惠的前提下,对于城市的非包容性矛盾的缓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金融经济力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于城市化经济推动与优化中。从生产方面而言,金融经济力倡导不同利益主体对金融资源的平等使用,通过使用和金融权益分配,实现金融资源的推进性发展,从而实现主体财富的有序增长。从消费层面而言,金融经济力倡导各利益主体享有金融产品消费的平等权益,使消费者获得更多市场便利,从而改进市场福利状况。

在实际发展中,普惠型金融体系以及金融市场服务体系,能够有效帮助非政府机构参与到城市基础建设中看,并在城市建设、土地开发、公众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促使金融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更为完善。在企业规模升级、产业优化改造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整体金融体系构建中,金融经济力能够实现合作金融的崭新发展模式,尤其是在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发展中,起到积极的协调与稳定作用。不同社会领域的金融建设都需要一个完备的发展框架,需要金融市场的引导型服务,而金融经济力的优势也正体现在这些方面,能够对金融体系中的政策以及制度的实施起到统筹作用。

建立平等的金融服务体系,有利于调节城乡金融关系,增进城市化发展速度,在各个金融环节实现良心互动与有机协调,从而形成金融市场的发展合力。在市场传导优势下,包容性金融经济力有利于城市化进程中的非均衡因素抑制,从而促进城市化经济发展步伐。

结语

在城市化经济的类别区分上,应当归属于工业化发展的产物,城市将使其发展空间的载体,而城市发展则是金融经济力的驱动所在,是经济发展的崭新模式。在工业化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下,城乡经济之间被硬性区分,在加上城市化发展模式使其多元化特点更为明显,公众在没有外界干预条件下,自主向城市生产投资、消费的各种经济行为,已经成为城市化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金融经济力的衍生发展,对于城市化经济的推动力不容小觑,只有充分认识到金融经济力在城市化经济背景中的运作特点,才能完深度发掘其推动作用,实现城市经济的均衡、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昕.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3(02).

[2]王雅莉.城市化经济定理初探[J].城市.2004(01).

[3]崔敬.中国城市化经济的社会福利及发展效应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2(01) .

作者简介:

计划经济的历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使得经济管理现代化需求逐步增大。研究表明,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改革趋势。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经济管理现代化趋势日益明显,作为立足现状、展望未来的重要工具,经济管理现代化内涵及意义十分丰富,通过研究经济管理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将有利于经济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研究意义深远而重大。

1经济管理现代化含义及形式

1.1经济管理现代化含义

经济管理学科的出现,有力推动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出多元化、综合性特征,而这些特征通常需要通过经济管理来实现。因此,经济管理所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可以说,经济管理的缺失,将会阻碍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顾名思义,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即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所需要进行相关核心问题的及时处理和解决。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主要涉及到模式、思维和方法[1]。经济管理系统的逐步完善,为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研究提供重要保障和参考依据。

1.2经济管理现代化表现形式

(1)管理的艺术性。从某种层面来讲,经济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和控制,而是更多的表现其艺术性特征。经济管理的核心工作为思考和谋划,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2)管理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任何一种管理活动,均能够从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创造性和能动性。经济管理在资源配置、结构调整等活动中,同样表现出创造性和能动性特征,旨在实现价值和效益最大化。(3)管理的专业性和民主化。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化知识和民主化管理意识。唯有此,方可体现出客观、公平和民主性,进而实现管理成效最佳的目的。(4)管理的科学化和经济性。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新经验、新技术,并汲取新成果,从而达到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目的。同时,要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切实提高管理的经济性和效率化[2]。

2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笔者通过对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展开研究,认为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种:

2.1经济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人作为经济管理的核心主体,随着经济管理需求的日渐多元化和多样性,需要管理人员发挥积极主观能动作用。可以说,经济管理发展离不开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人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尽可能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工作潜力,让其全身心投入到经济管理工作当中,开展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进而实现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2经济管理方式的民主化

对于经济管理过程来讲,需要实现绝对的民主化,民主化管理方式有利于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有利于决策效率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因此,经济管理中要突出民主化,尊重所有人员的意见,采纳建设性建议,集思广益,发扬民主精神,凝聚集体智慧,从而达到提高经济管理服务水平的目的。

2.3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为金字塔模式,这种模式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阶层,阶级性的管理结构,势必会影响到基层人员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广大基层人员积极主动性的提升[3]。基于此背景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应运而生,该种组织结构有利于团队凝聚力、创造力的提升,并且有利于集体智慧的凝聚,对于经济管理而言,其成效更为显著。

2.4经济管理组织理念以客户为导向

传统经济管理体制和系统模式下,经济管理组织理念以人才、技术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逐步转型为以客户为导向的组织理念,要求企业以市场客户需求为导向,严格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供应。如此一来,客户成为企业需求来源主体,企业也只能以客户需求为生产依据,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组织理念。

2.5经济管理沟通模式的网络化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均离不开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企业不仅要做好与市场其他经济主体的交流、沟通工作,而且需要强化内部交流、沟通。唯有此,方可及时发现并准确解决问题。通过建立网络化的沟通模式,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另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4]。

2.6经济管理团队凝聚力的培养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能力及水平的发挥离不开团队。因此,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经济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组建团队,并突出团队协作精神,进而实现价值和效益最大化。团队凝聚力的培养,旨在增强人才创造、创新积极主动性,并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另外,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凝聚力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工作不容忽视,是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经济管理现代化。同时,经济管理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障。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经济管理现代化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将是一个长久、持续的发展过程,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调整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最终为经济管理现代化及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杰.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2014,06:186-188.

[2]吕茜文,李永戈,周润青.基于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6:101.

[3]梁晨,吴倩雯.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的发展新趋势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