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

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

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权改革 经济学 经济体制改革

一、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我们通常情况下把产权理解为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人们对资源的使用权利,也可以说是人们在利用资源时必须遵守的适当规则。从直观上分析,产权主要用于表现人与物之间的某种特定的归属关系。其实呢,这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知,如果只有一个人或者无限制供给资源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出现我们所谓的产权问题。

清晰化以及流动性是产权的两项重要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化包含了两种基本含义:一是产权中所涉及的主体的“人”格化。这主要是指产权的所有者必须是被我国法律认可和承认的人格主体。这些主体通常是指法人或者公民自然人。这一特征是不适合抽象的对象的;二是产权归属必须具有独一性。“一物一主准则”在市场经济中是维持我国产权市场的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准。产权制度的第二项基本特征是流动性,产权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从而聚集大量社会资本,最终达到与现代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目的。

二、产权经济学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分析

1.产权经济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通过总结我国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产权经济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产权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研究中最基础的经济理论之一。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充分表现了产权的复杂性,因此产权经济学是我国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挑战。产权不是单一的某项权利,而是一组围绕人们财产所结成的权利。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是重中之重,是整个改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产权激励是经济改革的价值取向。

2.产权经济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

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主体内容,其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的明晰以及界定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微观基础。产权制度在法律的保护下和政府部门的适当激励下,才能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产权是发育市场经济主体的第一要义。

3.市场经济中股份制改革的精髓是产权多样化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要求以多样化的产权主体作为经济的微观基础,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相互竞争,推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而在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一个有效载体即产权多样化。同时,这也是是产权经济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因此,股份制被称为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一项重大发明。

三、如何应用产权经济学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1.以产权经济学为第一要义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通过总结我国早些年间实行计划经济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针对我国目前国情,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慢慢的以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实践证明,这确实是一项正确的举措,在现在的经济改革浪潮中,我们要锐意进取,不断开拓新的天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由于全民所有制在产权制度中是模糊飘渺的,更加无从谈起所谓的激励,这就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因此,要将产权所有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要勇于解放思想,冲破束缚,大胆深化企业经济改革,促使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建立起多元化的、全方位的产权激励机制,最终达到优化所有制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效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2.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产权多样化

只有竞争才能促进发展,然而改革开放前所实施的计划经济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完全是抄袭前苏联的经济模式,并不适用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中全民所有制是一个宽泛而且抽象的概念,它不具备明晰的产权关系,无法形成利益驱动。因此如何在全民所有制中建立起优良的动力机制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历史课题。因此在现代经济体制改革中很多企业采用了股份制,通过参股、集股、控股多种方式,形成多元化的经营主体,从而满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3.将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所遇到的最深层次困扰和较难突破的体制瓶颈。经济制度是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体现, 它通常是以政府、企业等单位组织作为支撑点和连接点的, 而产权则是经济活动的对象以及重要纽带。运用适当的制度来界定经济主体的具体责任和相关权益叫做产权的界定。产权的界定主要是为了维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从而优化配置经济资源,实现我国经济有序而且高效的运行。目前有的产权归属关系还是很模糊,这一现状导致部分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疏忽了自己的资产情况,缺少具体人员对国有资产负责。想要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重视产权制度改革。

4.将产权保护作为民法的核心内容

每个公民都希望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产权并使其不断增值,因此我们必须将产权的保护作为民法的核心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私企和个体商户应运而生,我们必须通过法律来保护这部分人的私有财产, 这也是产权经济学制度改革的基本内涵。

结语: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从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我国的产权经济学理论。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产权经济学,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魏杰,赵超俊.构建新的财产制度[J].国有资产管理,2004,(4).

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市场经济;道德规范;道德失范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生成和运行,都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或道德基础,市场经济体制也不例外。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之中,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在道德建设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传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及计划经济时代提倡的“大公无私”等道德规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道德规范的缺失,使得部分人的道德观走向了极端,礼仪缺失、不讲诚信、损公肥私的情况屡屡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沉渣泛起。因此,能否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成功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问题的产生

社会转型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进化,它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质变状态,是社会结构剧烈的、整体的和根本的变化。我国的社会转型首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种过渡又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转变过程。但是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是无法全面把握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深刻含义的,实质上,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深刻变化的整体性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模式是和计划经济相联系的,而高度集中的决策体系,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任何人对命令无条件地服从构成了这种制度的基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曾经发挥过相当巨大的作用,它有效地集中和动员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并在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实现了社会分配的高度平等,保证了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发展。

从计划经济这种通过各种指令控制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特征来看,它比自然经济有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然经济的狭隘性、保守性和小农意识。但是这种过分强调外部约束的体制框架又较大程度地抑制了创造性主体—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这种约束是在极少物质激励的条件下进行的,进而制约了整个经济、社会中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结果是助长了惰性,依赖性,中庸主义,平均主义。活力丧失了,效率必然是低下的。特别是当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经济规模变大,利益主体增多,利益目标多元化时,单纯的精神激励已无法超越人们内心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必然产生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抵制效率的行为。经济越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动力不足,结构僵化,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的弊病,就越发明显,以致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久而久之,经济发展必然陷于停滞。

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一种更为理想和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机制要求每一个主体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或自主性,而不是较强的依附性,并且承认每个主体都具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在此基础上,每个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将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趋于更为理性的选择,并在追求这种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极大地增进社会的福利,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也正是亚当斯密所推崇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因此,引人市场机制取代计划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这样,我国就面临着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型的问题。

二、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动力,我国的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礼仪缺失、不讲诚信等道德失范现象也成为了我们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道德规范从一部分习俗规范演化而来,以信念、习惯和内心情感等内在因素为基础,以善与恶、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作为评价尺度,在舆论和教育等强制力下发挥作用。人们遵行道德规范往往基于基本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表现出是自觉行为。而所谓道德失范,也叫违规、越轨,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破坏性越轨行为。要弄清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必须基于对由社会转型引起的强烈社会变化对置身其中的实践主体—人的主观世界及价值观的冲击的分析。

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范文第3篇

根据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艾茵哈特的设想,社会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竞争自由原则和社会利益均衡原则相结合,把个人进取心与社会进步相结合,以社会大众福利制为目的的市场经济体制〔1〕。因取得社会进步和贯彻福利制是国家的任务,所以国家必须建立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机制。因此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市场经济,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机制、三是大众福利制。社会市场经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德国取得执政地位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提出的执政纲领,在他们战后长期的执政中这一纲领得到了充分的实施,在社会市场经济作为基本国策规定入宪法之后,也得到了曾经一度执政的社会人的遵守。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以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以自由竞争为手段的经济体制。德国历届政府和学术界的一致看法是,市场经济是和计划经济相对立的一种经济体制,根据西方社会多年发展的经验,因为市场经济能够保障个人自由并发挥个人积极性创造性,故只有它才能提供国民经济发展的自觉的和永久的动力,而计划经济则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德国实行的是全面的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其实战后德国也有实施计划经济的机会,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时参与竞选的社会就是把计划经济作为他们的竞选纲领的。但是随着社民党人这次竞选失败,计划经济的主张在德国似乎永远失去了支持者,而社会市场经济成为宪法规定的国策。

所谓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指的是国家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的各种制度的整体,这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自由放任式经济体制提出的。德国人认为,自由放任式市场经济并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正如1929-1933年的国际性经济危机证明的那样。为协调经济发展,平衡社会利益分配,缓和阶级冲突,国家必须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这是实行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目的之一。实行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目的之二,是防止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垄断),使企业始终处于竞争的状态之中,使国民经济始终具有发展的动力。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市场经济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国家把经济发展的一切决定权放手给企业和民间,但是一经显示国民经济发展有异常情形,国家则立即施行多种干预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整,使其归于正常。德国人对此的概括是:"平时国家不问不管,紧时国家多方出面"。

所谓大众福利制,就是使德国公民享受全面的社会保障的制度。按德国基本法的规定,福利制是德国建立的四大原则之一,也是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的目的之一。所谓社会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一词,在德语中本来就有大众福利的意思。追求利润当然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却是为社会公众造福。因此在德国,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业、交通、邮电等行业长期以来并不完全服从于市场经济规则,也就是说这些行业并未全部进入竞争机制,因为它们不能完全着眼于利润。在这些部门曾经保留着很大的国营经济成分(但是从1995年1月1日起德国铁路、航空公司、和邮政电讯实行了私有化改造,即按照私营公司的形式进行了重新组合,现在的德国国营企业仅仅只有鲁尔区的几个煤矿)。另外德国还对社会的高收入阶层实行累进税制,并以国家财政支持对雇员的养老、医疗、失业等实行全面的保险,并对职业教育、儿童教育、低收入房租、贫困者的社会救济等方面进行补贴。

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范文第4篇

一、研究背景的转变

从历史上看,会计理论是为了配合会计实务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会计实务必须与不断变革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以及不断变革的会计目的相适应。因此,研究会计理论必须将其与当时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与当时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我国过去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两权”不分立,是这一时期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企业缺乏必要的经营自主权,它的任务就是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因此,反映国家计划的执行情况就成为会计的目标。这样,会计目标仅局限于为计划、统计、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数据资料。这种单纯地核算型会计模式使人们不重视会计理论研究,也忽视了与会计具体实践有关的应用和操作理论的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要求赋予企业完全的经营自主权。由此而引发的筹资渠道多样化和投资主体多元,要求会计一方面要提供能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利用信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服务。这样,就促使人们从对会计概念、定义的解释中走出来,转向对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制度及其基础观念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如何构建一套完整地、能充分解释和说明市场经济下会计实务运行机制的理论体系。

二、研究起点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界关于会计理论的研究是以会计本质为起点,逐一阐述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作用、会计任务和会计方法等理论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独特方式。这与当时特定的经济环境有关。改革初期,会计实践开拓了许多新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传统的会计观无法反映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会计实践。所以,客观上要求人们首先对会计是什么,即会计的本质作出重新认识,于是会计本质便成了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在这种研究起点的引导下,派别之间的争论,学术界的活跃,均源于对会计本质的不同表述,形成了偏颇的学术繁荣。

笔者认为,会计研究的起点应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反映会计领域中必然的内在联系,并成为会计理论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和会计系统的导向。也就是说,会计研究起点除与外部环境保持直接联系外,在会计理论和实践上应具有同一性,从而成为沟通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桥梁。显然,会计本质作为一个纯粹理论性的范畴不具有这一特性,在会计领域中,唯一具有这一特性的是会计目标。因为:首先,外部环境通过会计目标作用于会计系统,会计系统通过会计目标去适应外部环境,这就使得会计目标具有连接外部环境和会计系统的特性,以此为起点能将外部环境与会计系统有机地协调起来。其次,会计目标不仅是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是决定会计假设、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技术等会计理论要素的基础,也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而会计目标具有连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特性,以此为起点能使会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当今我国的会计正在进行一次重大变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结构体系是这次变革的目标之一。为达此目的,重新选择研究起点已成为必要。人们在已认识到“本质起点论”不足的同时,纷纷把眼光投向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会计目标,“目标起点论”已经取得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现实条件下,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正由会计本质向会计目标转变。

三、研究方法的转变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研究者比较偏重于会计学基础概念的研究。会计界最为关注的是社会主义会计的含义、对象、性质、职能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一般都是依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如国家所有制理论、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产品经济理论、计划经济理论等)为前提和出发点进行演绎而得出理性认识和判断的。因此,传统理论研究一直采用的是演绎法。这种方法曾在相当长时期适应了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需要,在解释国家有关会计政策和制度上,在规范会计实务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这种纯粹的演绎法在理论研究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1)以规范性的演绎法排斥实证性的归纳法,使会计理论从理论走向理论;(2)以哲学思辩取代科学分析,使会计理论缺乏科学理论应该具备的可验证性特征;(3)以理论推导代替对经验事实的观察、积累和分析,特别是对会计发展方向的把握,使会计理论失去了解释效力和预测功能;(4)坚持理论模型的一元化,不了解理论模型多元化的合理性及其意义,使会计理论缺乏活力。

因此,在会计变革的浪潮中,继续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不仅不能适应会计理论发展的需要,而且还会导致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严重脱节。基于此,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需要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研究方法进行突破,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演绎法,而应是一个由演绎法、归纳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实证法等多种方法组成的集合体。应用演绎法从有关财务报告目标、假设或其他概念为前提,推导出能指导会计实务的原则、准则及相应的会计方法程序;应用归纳法从大量会计实务的观察、计量、分类中概括出一般性关系或结论,将其加以验证,从而推导出对实务具有指导意义的一般概念或原则;应用社会学法把“公正性”概念扩展到社会方面,研究会计技术和方法的社会效应,研究会计信息如何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或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应用经济学法研究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如何反映经济现实;应用实证法去解释会计实务对人们和社会资源的应用产生的影响。在这些方法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使会计理论研究建立在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

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偏差;社会;穿插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123-01

政治课教学中存在一种突出现象,即由于已经受到或正在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来自学生家庭生活境遇的影响,学生们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他们不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尽管年轻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但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会对所学知识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反应,结果出现了一些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乃至表现出对教学的“逆反心理”。表面上看这些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究其真实原因,其实是受社会影响的结果。教学过程只是提供了使其表现或诱发其表现的条件。这一现象可称之为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认识的“社会性偏差”。学生认识的社会性偏差的综合效应是十分消极的,它会为学生的成长设置思想和心理障碍,轻者缺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严重的会成为没有信念追求、丧失道德理想的人,甚至产生行为。

一、点拨到位,恰到好处

穿插的内容一定要与本节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围绕教学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课外材料,或渗透历史知识,或穿插现实生活内容,或补充科普知识,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生活,在内容上可以多方位,多侧面;在数量上要适当,不能喧宾夺主;在质量上要精彩切贴,不能脱离教材。在政治课教学中,围绕教材中心内容,适当拓宽知识,开阔视野,进行穿插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能使课堂中充满生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穿插教学是否搞得巧妙灵活,便是教学艺术的展现。在穿插教学中要学会“点拨”功夫。“点”,就是点中要害:“拨”,就是拨开疑惑。言简意赅,分辨清晰,所用时间不多,但效果甚佳。

在教学中,我们把思想教育融合于教材内容中,既不会牵强附会,又不会生硬死板,会达到融情于理、水到渠成的功效。彩图、插图虽居某一框题之中,但有的如果预先提出,作为入境之法和新授课的导入部分,效果则更佳。如学习下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这一框题时,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看70页插图15:被帝国主义侵略者抢劫烧毁的圆明园残迹。并讲述: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圆明园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园林。然而,就是这样一座被世人称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却被帝国主义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今天的圆明园残骸是中华民族倍受屈辱的历史见证,也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掠夺中国的铁证。那么,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的呢?这正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也就导入了新课。这样的导入方法新颖奇特,富有吸引力,必能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境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正确理解“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5年第12期刊登了石先华同志《浅谈“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一文。文章认为,“‘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的观点与长期以来‘商品的价格由价值来决定’的观点发生了矛盾,‘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的观点不仅是正确的,而且在提法上更科学、更符合客观实际”。这就否定了政治经济学关于价值决定价格的基本观点。对此,我们有不同的看法,特与石先华同志商榷,并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