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还记得寒假的时候我去面试客家大学生心心筑梦支教队的场景,还记得我当初的壮志酬勤;还记得五月份去大学城培训的乐与苦;还记得刚放暑假每晚夜深人静的时候写教案的场景。。。。。。。终于在XX年7月20日那天我怀着满腔热情,带着无限期望,开始支教之旅。我将永生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就是这一天,我带着厚厚的教案和教学资料,怀着满腔的兴奋与热忱,走进了广东省梅州市xx县xx镇xx小学支教。回味这15天,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
7月20日那天,我们梅城支教队队员一行12人搭乘中巴来到了水寨车站与其他队员汇合!两个小时的车程里,我们有说有笑,更多的是对支教生活的期待!在水寨车站我们汇合后,支教队xx分队的22人一起搭乘中巴前往xx镇,这期间的两小时车程真的是蛮痛苦的,一直在上山,而且路很烂,摇摇晃晃的!车外下着倾盆大雨,车内的我,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一丝顾虑涌上心头。面对陌生的环境,未曾谋面的学生。我想,怎么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相处的融洽呢?带着心中的种种设想,不知不觉到了xx小学。学校的环境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我和丽丽师姐,丽红师姐还有余俏分到一个宿舍!当晚我们四个就混得很要好了!
7月21号,是打扫卫生和家访,宣传我们支教队和告知开课时间!7月22号是学生报名时间,我们招收了差不多200名学生,开设年级包括小学三年级到高三!7月23号是开学典礼和班会课!
还记得那天的班会课,第一次以班主任的身份登上初一班级的讲台,内心除了激动和喜悦之外还略有紧张,面对着一个个可爱的脸庞以及那渴望知识的眼神,我深感为人师表,责任重大,尤其是在青春期,在叛逆期,我们更应该走进他们,为他们打好基础,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在班会课上,我见识了我们班那几个很调皮的男生,老是和我们对着干,女生则是很羞涩,在学生自我介绍的时候,女生甚至不敢走上讲台,就连在自己座位上完成自我介绍都不敢!!男生很喜欢起哄和嘲笑女生!接着是选班委,调皮的男生总是上来竞选,女生就几乎没人肯上来,我们作为班主任只能鼓励他们,但是女生包括一些内向的男生都不敢上来竞选!最后只能选那几个调皮的男生做班委了,虽然我很想换掉他们,但是为了尊重民意,其实他们投这几个人的票也没办法,就这几个人竞选,我觉得就让他们先干着吧!
而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实践分层教学的措施
1.分组分层,按需调整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同时在分组中,教师应当将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组合,让组内同学能够互补,全面提升学生的组内合作,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质量。
2.分层备课实践
分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方法,而进行分层备课,
更是实践分层教学的重要之处,同样,也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极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分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当努力进行分层备课,将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情况分层次分析,同时,在布置作业的问题上,教师更加应该进行分层布置以及评价,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3.实行差异教学
在进行分层教学的理念下,在分层备课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其教学理论,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差异性的教学,鼓励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同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问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4.分层布置作业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作业质量,应当通过作业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分层的作业布置,可以大致地分为基本作业、提升作业以及超额作业,诸如,优生可以不用完成基本作业,但是差生必须完成之类的,再如,在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时,教师可以对题目进行一系列的变化,让学生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分层教学的实效性。
5.分层课堂教学评价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积极地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出发,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注意不同的评价对象所处的层次,采用不同的评价用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好地鼓励学生寻找学习的乐趣,同时能够为优生指明提升的方向,不断地完善自身。除此之外,教师在针对学生的作业时,也应当考虑学生所处的层次,给予不同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信心,同时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分层教学的收获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根本教学需求,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自身需求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学习到知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1.在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中,能够有效地构建适合学生自身的分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地进行自身的反思以及改变,以此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为教师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数学学科的分层教学方式,并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追踪,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以及教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学习水平
数学思想方法是帮助学生有效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有效对策之一,它要求学生从数学视角出发,深入探究各项数学知识的本质,并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教授的数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进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借助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虽然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很重要,但让学生掌握更多数学思想方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才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尤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教授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法则等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努力揭示这些数学理论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实际应用的全过程,并将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努力挖掘出来,这不仅不会影响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反而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将教师教授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由此可见,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进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策略
1.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原则
尽管当前对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没有具体的设定与陈述,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还是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探寻哪一年级的哪些教学内容适合渗透哪一项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归纳、演绎、类比、分类、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在哪些具体知识中渗透,而且这个渗透过程如何符合不同年级学生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等因素也需要综合考虑,只有如此才能制定出明确具体、但是又恰当合理的渗透策略。避免出现不顾学生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理解与接受能力而随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况,如此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反而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进而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2.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概念的概括与形成,数学公式、数学法则或者相关数学规律,小学数学教师都不能直接将推导结果教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情境创设、生活化教学等)来帮助学生去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去亲身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在学习小数乘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并从中引出相关计算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想要计算的心理欲望,然后再让学生学会借助问题中给出的数量关系来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再结合整数乘法以及小数点位置对小数大小的影响规律,从而先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加以计算,最后再反推回去得到原小数乘法的积。当学生计算出小数乘法的积后,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自行归纳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而这个探索以及归纳总结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转化、归纳等数W思想方法的体会与感悟。
3.归纳与总结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数学素养与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不仅与其数学认知结构的完善程度有着密切联系,也与他们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有关,而归纳与总结就是提升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在学习完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当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从中总结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自己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重点让学生归纳总结如何推导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个回忆与归纳总结的过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明确推导这些面积公式都用到了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进一步体会到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
综上所述,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数学知识是怎样产生、形成以及应用的,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认识与了解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效率,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段立伟.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思想的系统性建构[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1):53-65.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与特点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什么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我们还可以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作出进一步的表述: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小学生为认识主体,以基本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认识对象的特殊认识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体是学龄儿童,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带有较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他们对生动具体的事物认识较清楚,但对抽象概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却往往感到困难。再从认识对象来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认识的主要是客观世界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些内容虽然反映的是人类在认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早期成果,但与其它学科相比较,它们仍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
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认识过程的个性特征。首先,认识主体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认识对象的抽象概括性决定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际操作和直观教学;其次,认识对象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学生认识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性和严格的顺序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严格遵循儿童的认识发展顺序和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顺序。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发展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在扎扎实实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思想品德的养成都是与良好的数学能力分不开的。而计算、空间观念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形成又是以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发展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的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它既是教师教的依据又是学生学的对象。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的,小学数学教材是连接师生教与学的中介。从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相互影响来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决定着学生学的进程,还影响着学的方法。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卓有成效地认识、理解、掌握教材内容,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使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主动学习和掌握,把人类在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认识成果转化成自己的认识。这种转化,体现了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构成
(一)教学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有着特定的教学对象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学科教学过程,它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过程。因此,整个过程及其过程中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都必然有其明确的目的,没有目的或目的不明确的师生活动既不能称之为教学活动,更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是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要素,它不像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那样客观具体,它是以观念的形式预先存在于师生头脑里的活动结果和追求目标。由于教师和学生头脑里有了这种追求的目标,才保证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向前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统帅全局的作用,它不仅决定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影响着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使用,同时还制约着教学活动结构的安排和教学进程的发展。
(二)教师
教师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调控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是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核心要素,没有小学数学教师便没有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好像教师不教学生也能学好数学,这是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本质的一种歪曲。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三)学生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与认识水平和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活动只有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才能进行,但是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对他们来说归根结底只是一种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①学生的发展最终要通过他们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无论是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是数学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从根本上来讲都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获得的。由此表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教学任务都不能由教师强加于学生去完成,只能靠学生自己的主观努力,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去实现。
再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诸要素来看,如果离开了学生这个主体,教学目的的导向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材内容的中介作用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价值,不仅无法体现出来,而且也没有存在的必要。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功能和作用,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变化和发展体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讲,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构成中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的发展水平是全面反映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量表。
(四)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的依据、学生学的对象,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它不仅规定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而且还确定了教学的程序。不论是教师教的活动还是学生学的活动,都必须严格按照教材所安排的逻辑顺序进行。任何离开教材内容的教学活动,都不能构成严格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师、学生一样,也是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小学数学教材就其实质来讲,它是一种知识结构,是人类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认识成果,是教材编写者思维过程的记载。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再现教材编写者隐藏在教材内的思维过程,以此带动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与教材知识结构相适应的数学认知结构。
(五)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一个完整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还应包括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狭义的教学手段通常是指除教材以外的教学媒体,包括实物、模型、投影、录像、电影、计算机等。从本质上讲,我们可以把教学手段理解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教学方法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工作和学习方式。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联系来看,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教学媒体的使用。如果把教学手段视为教学工具,那么教学方法就包括对教学工具的运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可以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合起来作为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要素。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虽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但是它们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实践证明,完备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上述五个要素集中概括了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五大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些组成部分中,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主要成分,特别是教师和学生更是两个最活跃的基本要素,这两大要素对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构成及其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阶段是指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程序,通常表现为一些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由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过程,在其阶段的划分上既要考虑教师教的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学的过程,更要考虑两者的相互适应。根据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必须相互适应、协调统一的原则,笔者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基本阶段。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学准备,在这里概指教师教的准备和学生学的准备,这一阶段既是教师教的过程的起始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学的过程的起始环节。教师教的准备过程,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是一个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个教学工作的准备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学心理准备过程。首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给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一旦确定下来就会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并成为教学中追求的目标。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什么目的以及如何去实现这个目的,教师一开始就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由于教学方案要预先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所以教学中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如何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胸中有数,早有思想准备。显而易见,这一阶段对教师教的活动来说,具有心理定向和心理动力作用。学生的学习准备,也包括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两方面。前者是指在开始新课学习以前,有意识地复习与新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唤起对旧知识的积极回忆,并以此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矗后者主要是指教学前通过教师告诉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其在今后学习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怎样学习这些知识,让学生初步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产生学习需要,并自觉预习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不过,学生学习准备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启发、激励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方法得当,对学生的学习就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前启发学生:“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大家都会算了,你们会计算圆的周长吗?其实,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只要找到了这个倍数关系计算圆的周长就不难了。怎样去发现这个倍数关系和用这个倍数关系计算圆的周长呢?在明天的学习中大家就会明白的。”结果学生的求知欲空前高涨,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前还自觉地作了预习,可见学习准备的重要作用。
(二)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相互作用阶段
这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系统地提示、讲解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感知、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数学认知结构。这既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相互作用的阶段,又是新的数学知识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内化数学知识,扩充原有数学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数学认知结构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表面看,在这一阶段只是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发生相互作用,实际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其它各构成要素都对该阶段产生制约作用。首先,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必须以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为依据和对象,小学数学教材是师生相互作用赖以发生的中介;其次,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不能离开教学目的去漫无边际地发散,只能按照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指引的方向展开;再次,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见,这一阶段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过程。
根据实践经验,在具体实施这一步骤时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充分发挥教材的中介作用。
首先,教师的讲解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及其逻辑顺序展开,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认识、理解教材内容。其次,在讲解中不要什么问题都合盘托出,应给学生留有看书学习的余地;学生在接受教师讲解的同时,也要重视看书学习,根据教材的提示主动发现有关的结论。
.教师的讲解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充分展现教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了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教师在讲解中一定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去实现新的数学知识结构同原有认知结构的联系。在这方面,教材已经给我们作了很好的安排。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更好理解。
.用直观手段为学生的理解提供必要的帮助。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抽象逻辑思维活动要有必要的感性材料作支持才能顺利进行。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努力提高讲解水平外,还要加强实际操作和直观教学,利用动作和感知来密切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理解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巩固运用阶段
引导学生对已经理解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使其真正掌握,这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的保持、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都具有其它阶段无法替代的作用。严格地讲,巩固和运用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前者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牢牢地记住,后者是指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两者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通常很难作出严格的划分,因此将两者综合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阶段。从活动过程的构成来看,这一阶段虽然主要是学生的练习,但由于学生的练习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必要指导,因此巩固运用阶段仍然是一个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相互适应、协调统一的活动过程。这一阶段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组织学生有效地练习。
练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已学知识的更高层次的重新认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搞好两种形式的练习:一是新授课教学中的巩固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及时强化新知识;二是练习课,通过集中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发展数学能力。
.搞好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首先,复习要及时、经常,既要重视阶段性复习,也要重视平时的经常性复习;其次,要注意教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并让他们养成自觉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习惯。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加强数学知识的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此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强化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四)总结评价阶段
总结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要对前三个阶段的展开情况以及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效果进行必要的检查总结,并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为下一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总结评价,不仅是宏观上的单元、学期以及整个小学阶段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而且也是微观上的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步骤,它是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景化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45
1 情景化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的影响
对于情境化教学模式而言,其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的苏格拉底时代,情境化教学模式,有效地融合了传统教学策略与现代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有归属感和熟悉的教学情境。从本质上来讲,情境化教学是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地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情境化教学过程中,该种方法被应用在了实践之中,它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帮助教师、学生将学科中的知识内容,与现实世界中的情境有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情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对数学知识学习不感到陌生,这是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采取该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实际效果来看,情景化教学对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产生的影响是正面的,作为一种正能量,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当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虽然当前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模式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形式意义远远大于实质意义
据调查显示,在当前的形势下,很多学校和教师一味追求兴趣化教学,而严重忽略了数学化这一核心。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将教学情境创设的重点全部放在了学生兴趣的提高上,与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大,这很容易导致学生精力的分散。该种教学情境虽有趣,却无效,形式意义远远大于实质意义。从表面上来看,课堂氛围非常好,但实际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2 本末倒置、缺乏针对性
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很多小学校、教师,只是为了创设教学情境而机械性地去创设,教学情境的创设甚至只是为了新课程的导入作铺垫。这种本末倒置、缺乏针对性的做法不仅显得非常生硬,而且对教育教学工作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单纯地为导入新课程而创设情境,其中所融入的丰富教学资源也只能是哗众取宠、一时热闹而已,教学效果会非常差。
3 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实践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较之于其他学科,小学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且逻辑性非常强,因此教学、学习难度都非常大。虽然小学生的记忆力非常好,但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相对会差一些,若将学生陷入无休止的运算之中,必然会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学工作也难见成效。但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兴趣和爱好方面的不同,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耐心。比如,在长方体表面积教学过程中,可创设为妈妈买礼物的教学情景:眼看着母亲节就要到了,小红想给妈妈买一个礼物,这个礼物要放在一个长方体中(此时课件演示一个长方体盒子,将其长、宽和高数据标示出来)。问题是:需要多大的包装纸,怎样计算呢?你能帮帮他吗?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主动去探究数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3.2 教学情境创设方式方法上的创新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应当注意给学生“减压”,笔者认为这种减压并非是指教学内容的减少,而是通过创新教学方式途径为学生减压,让他们在自由、快乐的教学环境氛围中学习。在此,笔者建议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并为此创造一个新型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在该种教学环境、情境下,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可以畅所欲言,以此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快。比如,在百分数及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一个喜羊羊与懒羊羊的故事,即懒羊羊非常想吃蛋糕,于是它去了蛋糕店,第一家优惠30%,第二家打七折,懒羊羊感到非常困惑,因为它不知道哪家的蛋糕卖得便宜一些;这时喜羊羊走过来告诉它,两家蛋糕同样便宜,懒羊羊问一个是30%、一个是七折,怎么会一样呢,于是彻底晕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实践中多设计上述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4 结语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所言,“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这场竞争中,要使书籍始终成为胜利者。只有在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这种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由此可见,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应当合理应用之。
参考文献:
[1]徐宜真.浅淡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化与去情境化――对数学练习题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2]韦创诗.创设教学氛围 学生主动参与――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J].大观周刊,2012,(2).
[3]陈心心.论生活情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3,(11).
[4]许杰.情境教学,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