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综合改革方案

农业综合改革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综合改革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综合改革方案

农业综合改革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湖南益阳;赫山区

益阳市赫山区辖12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8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6万人,总面积1 279.4 km2,耕地面积4.27万hm2,其中水田3.75万hm2,旱地3 266.67 hm2,实有基本农田3.65万hm2。现对赫山区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

1现状

依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针对乡镇(街道办事处)机构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公平、公正的改革方案,并已贯彻实施。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区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农技站为纽带、以其他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以村组科技示范为基础、上下贯通、专群结合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得到推广应用,为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1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设置

2006年9月至11月赫山区制定了乡镇(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方案,乡镇设置了农业综合服务站,取消了农技推广站,由区政府核定各乡镇人员编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出了详细的民主测评方法,通过民主测评和考试成绩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决定人员的出留。改革后全区乡镇按1.0∶1.2配备行政事业编职人员,农业综合服务站224人,其中全额事业编职126人,自筹自支人员98人。现有高级农艺师10人,农艺师50人,中高级职称占总人数的26.8%。

1.2区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

区农技推广体系设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属副科级事业单位,全额事业拨款,在编干职工94人,占全区农技人员的42%,设粮油站、经作站、植保站、农环站、土肥站。其中高级农艺师20人,农艺师42人,占全区农技人员的27.7%。一是乡镇职能整合,农技服务转向综合服务。2006年10月,通过改革原乡镇农技站并入新设立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由区农业局统一进行面上业务指导和培训,并承担农技、农机、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和病虫预测预报及防治指导工作。二是管理体制继续保持不变。1996年前各乡镇农技站归口区农业局管理,1996年底“三定”后,乡镇农技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办事处管理,区农业局负责业务指导工作。改革后,“四权”仍留乡镇统一管理。三是人员结构得到调整。乡镇(街道)农技站原有国家编制人员236人,其中技术干部152人,占64.4%,技术工人(农民技术员)84人,占35.6%。改革后农技干部110人,占84.6%,农民技术员20人,占15.4%。同时,农技人员素质得到提高。现有高级农艺师10人,占4.8%,农艺师50人,占24.0%,助理农艺师及技术员146人,占70.2%,无职称的2人,占1.0%。高职称人员有所增加,无职称人员大幅度减少。四是农技干部工资得到保障,农民技术员工资补贴得到了提高。农技干部工资统一刷卡[1],乡镇(街道)农技干部的基本工资(仅指人事部门的档案工资)1997—2002年由区财政局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再由乡镇财政所以拨款或发放工资的形式支付到所属农技站或农技干部手中;2003年起由区财政执行工资统一刷卡,发放到农技干部手中。2003年区财政共发放工资130.222 8万元,按173名技术干部计算,人均7 527元。改革后农技干部按全额拨款,并解决了“三金”。农民技术员(技术工人)工资得到了提高,1997—1999年,区财政局按每人每年2 000元拨付到乡镇财政所。2000—2002年,由于区财政经费紧张,农民技术员完全自收自支,全靠经营创收保证开支。2003年,区财政按每人每年1 000元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再发放到农民技术员手中。2005年区财政按每人每年1 500元发放。改革后,上岗人员按改革方案每人每年1.2万元补贴用于发放工资,“三金”已纳入解决范围,下岗人员按每月150元发放生活费,已落实“三金”。改革后,乡镇农技离退休人员实行了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实行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互助保险,但在职农技人员的养老保险和房屋基金有待落实。

2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顺

乡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管理体制上经历了多次变更,时而由区业务部门管理,时而下放到乡镇管理,体制变动频繁[2]。农技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乡镇后,农技人员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时间精力无法得到保障,改革后甚至连农技站的设置都取消了,使区农业部门对乡镇农技业务上难于管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研成果难以推广,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如沧水铺镇有在编农技人员9人,已抽调出4人,其中2人安排在办公室,2人安排在综治办,有接近1/2的人没有在农技岗位,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2.2办公条件和工资待遇差

乡镇农技人员部分人没有办公桌椅,农业综合服务站没有办公费用。上岗农民技术人员工资差额部分无着落。农民技术员改革前系差额拨款,每人每年2 000元,改革后作为自收自支人员对待,每人每年拨款1.2万元,差额部分无来源。农技人员津贴没有落实,与其他行政干部待遇相差很大。农技人员指导农业生产非常艰苦,也没有收费项目和创收渠道,工资水平不高,现在区农业局粮油站、植检站、农环站、科教站、办公室等行政股站室农技干部及乡镇农技人员没落实参照公务员标准发放津贴。

3对策

3.1职能定位,科学设岗

农业综合服务站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无创收来源,期待界定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职能。根据公益性职能的要求,增强充实区县级农技推广中心,科学设岗。确保农技队伍稳定发展,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对在编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更新,增强农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乡镇农技人员人财物由区农业局直管,确保乡镇农技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技推广工作中。

3.2改善农技推广条件,提高服务效率

现有农技推广机构、设施和条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新的推广服务体系。一是科学定编,定岗定员,财政足额预算资金,确保公益性职能人员的工资和经费。二是养老统筹,合理补偿,放活经营性农服务。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实施,逐步配套改革推进农技推广服务的软硬条件和手段。

3.3开展经营

改革与创新,放活经营性农技服务[4]。鼓励、支持、引导基层农技推广单位和农技人员,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开展经营,进一步提高农技推广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一是创办农产品中介流通服务组织;二是开展技物结合经营,连锁经营;三是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兴建开发基地;四是开展技术承包服务;五是开展产业化经营技术服务。

3.4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踏踏实实为农民服务

农业始终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无论什么时候,对农业农技推广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抓紧,不能放松。面对人多耕地少、农村经济水平低的现状,转变工作作风、推广农技服务更为重要,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尤其是农技干部,更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更深入基层、实际,探索农技推广的新方法、新措施、新途径,面向市场,找准位置,了解农民需要什么,应该干什么,真正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实际问题。

4 参考文献

[1] 梁有勇,黄飞燕.博白县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农学报,2005(4):63-66.

[2] 王健儿,殷钰,沈阳,等.吉安县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实践及探索[J].农业科技管理,2009(6):74-76.

农业综合改革方案范文第2篇

说,今后,我们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持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任何时候,家庭经营都是最基本的形式。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事关农业长远发展,要作为一项基础性重大工程来抓。

农村建设应保持农村的特点,不能赶农民上楼

说,要全面推进农村各项建设,农村建设应保持农村的特点。不能把城镇的居民小区照搬到农村去,赶农民上楼。要长期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建设部门要加强对村庄规划和农村建房的指导。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农村教学点撤并要十分慎重,充分考虑学生上学方便和交通安全。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总的方向是完善制度、提高水平、逐步并轨,最终迈向城乡一体化。

要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减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指出,要使进城农民工真正成为城镇居民,绝不是改变一下户籍那么简单。要合理引导人口流向,既要采取措施让具备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所在地逐步安家落户,又要引导产业向内地、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要精心设计征地制度改革方案,加快开展相关工作,2012年一定要出台相应法规。

农业综合改革方案范文第3篇

在新年来临之际,全省地方金融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布置及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培训会议在我市热烈召开,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尤其是省直部门的有关领导、兄弟州市财政局的各位同事到我市来传经送宝、指导工作,必将对我市的地方金融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曲靖市财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关心支持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省财政厅各位领导、省直相关部门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在省财政厅的关心指导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财税政策研究,推进制度创新,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监管,提高队伍素质,全市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一是财政收入实现新的突破。*年,全市辖区内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大关,预计达46.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6%左右,比上年增收10亿元左右,增收额度创历年最高。二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有新的作为。在支持企业加快发展方面,既注重政策扶持,又注重激励引导;在支持重点园区发展上,既注重直接投入,又注重财税政策研究运用;在节能减排方面,既注重支持技改投入,又注重支持综合整治。在筹集发展资金方面,既注重争取上级支持,又注重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在统筹市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既注重分类指导,又注重激励发展;在服务“三农”服务方面,我们的投入力度、资金整合力度是近年来比较大的一年,农业综合开发、惠农补贴落实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一年。*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完成82亿元,同比增支13亿元,增长19%左右。三是促进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积极开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支持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以奖代补、市县联动的方式,促进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以解决城乡困难居民住房为主,大力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全力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四是各项财税改革有序推进。全面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开展了部门绩效评价试点,实行政府采购社会监督员制度,有序推进各项管理改革,初步实现了财务、资金、预算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五是自身建设取得新的成绩。近年来,市财政局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被省人事厅和省财政厅表彰为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三等功。一些单项工作也多次受到省市各级各部门的肯定和表彰。

在工作中我们高度重视对地方金融企业的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一是提高服务意识,加大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对农村信用社的税收优惠政策,及时申报、拨付农村信用社的保值贴补息;主动参与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工作,算清改革成本,研究改革方案,做好组建过程中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资产认定等工作,为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做好了有关服务工作。二是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通过贯彻落实《金融企业财务规则》,指导督促地方金融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健全会计核算,促进地方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保护地方金融企业及相关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三是实施国有股权管理,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积极开展地方金融企业产权登记、变更、检查、注销工作,核定国有资本,确认地方金融企业产权归属,理顺产权关系,监督地方金融企业出资行为;通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工作,检查国有资产经营情况,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农业综合改革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减轻负担;取消;调整;改革

引 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粮不稳,这是不变的事实,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必须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稳健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林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规划和引导。

1、改革背景

1.1什么是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是指对现行农业和农村领域的税费制度进行完善,取消面向农民的不合法、不合理收费,用税收形式取代体现政府职能、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社会长期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综合性改革。

1.2改革原因。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缓慢,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乡村治理的矛盾较为尖锐,因农民负担过重引发的时有发生。当时社会上流传着“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的顺口溜。“头税”是指300亿元的农业各税,人均32.5元;“二税”是指600亿元的提留和统筹费,人均65元,尽管较重,但有法可依、有账可算;农民最为不满的是各种不合理集资、摊派和收费,也就是被视为“无底洞”的“三税”,名目繁多,是导致农民负担过重而又久治不愈的症结所在。

为缓解农村社会矛盾,一些地方相继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税费改革尝试,包括“费改税”和“税费合并”征实等形式,这些改革对于加强税费管理,减轻农民额外负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具体做法不尽规范。因此,有必要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农村税费改革方案。

2、改革意义

2.1国家分配领域的重大改革。表面看来,农村税费改革只是减轻农民负担,其实不然。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质是按照市场经济与依法治国的要求,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之间的分配系,因而是整个国家层面分配领域的重大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试图以法治的方式规范农村的分配制度,遏制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从分配上理顺和规范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举措。

2.2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也是基础产业,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上看,农业和农村经济繁荣的时候,也是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时候。一旦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问题,整个经济的部署就会打乱,甚至几年都摆脱不了其消极影响。我国经济几次大的调整,都是从农业暴露出问题开始的,这个教训极为深刻。由于农村居民占了大多数,而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又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因而对内需的增加或减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有利于解决农民负担重的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力,从而有利于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开辟广阔的农村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3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农村税费改革不仅仅是关涉税与费的小改革,而且是关涉国计民生与长治久安的大改革。就现阶段而言,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关涉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缓和干群矛盾并改善干群关系,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这不仅仅是因为农村税费改革牵连着基层政权建设,而且它本身就是整个国家政权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农村税费改革,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充分保障农民的经营自和财产所有权,进一步巩固,在经济上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政治上有利于凝聚民心、巩固政权基础;同时,以农村税费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深化农村改革,为中国农民换取一个较为公平的制度环境,使农民收入能够得以大幅度增加,让干群关系能够得到较大地改善,从而有利于农村社会保持稳定,无疑是一个事半功倍、投入产出效益极高的方案。

3、农村税费改革存在的难题

3.1农村税费改革的难点。乡村负债积重难返,乡村运转难度增大,增加了税费改革推进难度,改革意见分歧大,改革试点模式少,下药对症难,体制运行惯性大,配套改革复杂性强,税费改革异化易、巩固难,农民负担监督难,抵制农民负担增长难。

3.2农村税费改革的问题。税费改革政策执行不到位,农民负担得不到彻底减轻。税费改革造成乡镇政府财政缺口扩大,乡镇财政运作难以维持。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事业资金匮乏,基础教育受到很大负面影响。政府部门过于庞大,财政供养的人口众多,乡镇机构精简困难重重。乡村负债数额大,债务化解难,基层收入甚微,机构正常运转困难,历史欠账较多,遗留问题难解决,学校经费捉襟见肘,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农村欠税无法偿还,垫税包袱无力解决,债权无法清回,资产难以盘活。

4、改革成效

4.1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在正税清费的基础上,逐步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以及牧业税、屠宰税,乡统筹、村提留和各种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同时,清理整顿各种摊派和达标升级活动,有效遏制了农村“三乱”现象。从2006年开始实行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取消了在土地承包费外由农工自行缴纳的农业税和在土地承包费内由国有农场统一缴纳的农业税,免除了农工承担的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收费

4.2优化了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做到少取甚至不取的同时,还推动了各级政府对“三农”投入的大幅增长,实行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以及退耕还林补贴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完善,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投入稳定增长,减税补贴等多种政策工具并用,操作比较规范的强农惠农财税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标志着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农村经济,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5、总结

农村税费改革的确是给农民带来了很多的好处,真正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只要我们坚持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理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们能够达到农村生产发达,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统筹考虑,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改变农村面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黄佳嵘.农村税费改革之浅谈[J].商场现代化,2008(8).

农业综合改革方案范文第5篇

打造服务工程,恪尽助推“三农”发展之责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专项行动,吹响了为“三农”服务,助农发展的集结号。“农村信用社是咱农民自己的银行”,这是鸡西当地农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经营中,牢牢把握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把广阔的农村金融市场作为发展的根据地。全市农村信用社以春耕为令,以备耕为责,充分发挥124个机构网点遍及城乡的“本土”服务优势,按照“资金优先,服务优先,不误农时,不误农需”的原则,积极采取“需求早调查、资金早计划、贷款早投放”的措施,优先受理春耕生产贷款,优先满足春耕备耕所需化肥、农膜、农药、农机作业等信贷资金需求,优先确保“三农”的信贷投入,充分发挥了不误农时保春耕的助推器作用。

当前,正值备春耕的关键时期,为了打响备春耕第一战,全市农村信用社积极行动,做到资金、时间、人力、质量、速度、安全“六保证”,保证第一时间将备春耕贷款发放到位。自去年四季度开始积极组织资金,准备了100亿元的备春耕专项资金,用于满足春耕期间农业生产资金需求。今年1月份,为尽快把贷款发放到农民手中,充分满足春耕期间农户的生产资金需求,鸡西市农村信用社专门成立了55个备春耕工作组,全体工作人员取消节假日休息,抽调机关人员充实到放款一线,每日延长工作时间至晚八点。各级领导班子深入一线,走村串户,调查农业生产情况,帮助农民寻找致富门路,采集致富信息,提供信贷支持。同时,还专设备春耕绿色通道,对农户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贷款,实行限时服务,确保信贷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不误农时。

惠农服务,助农发展。他们坚持开展“阳光信贷”工程,通过向社会“公开承诺”办贷条件、流程及时限等,让农户对办理贷款的流程更明晰,使客户办理业务更放心。设立了“六条高压线”、建立了“内外部监督员举报制度”,通过聘请内、外部匿名监督员监督办贷过程中“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进一步肃清不良风气,严厉打击办贷过程中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对触犯“高压线”的信贷人员从严从重进行处罚,绝不姑息,为辖内老百姓打造一个健康、透明、高效、便捷的金融环境,为老百姓吃下一颗“定心丸”。提高贷款便利程度,简化贷款手续,放宽贷款期限,合理确定贷款约期。种植业贷款约期根据贷款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最长为18个月,革新了春贷、秋收、冬不贷的传统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户急于归还贷款低价卖粮的问题。全力实施“阳光信贷”。将贷款政策、贷款品种、贷款条件、办贷时限、监督电话等信息向社会公众、贷款农户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增加信贷服务透明度。严格执行《信贷从业人员廉洁执业承诺书》制度,在所辖村屯悬挂公示板,定期不定期采取个别座谈、民主评议、走访企业等形式,对所有承诺人员履行承诺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全力推行公开承诺制度,自下而上研究细化农户贷款20项公开承诺内容和非农贷款22项公开承诺内容,并承诺将农户贷款受理时间缩短至3日内发放完毕,往返次数不超过2次。利用鸡西广播电台、《鸡西日报》等媒体、自有的581块宣传板、181个大屏幕等载体宣传,覆盖全市46个乡镇、459个村屯,客户知晓面达到了100%。

打造创新工程,担当助推“三农”发展之任

多年来,“以贷兴农,以农促贷”的服务观和利益观在干部员工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为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资金需求,将支农工作做实、做细,他们按照“传统业务品牌化,新兴业务普及化”的工作目标,在稳定投放传统信贷业务产品的同时,结合地域经济特点,持续增强信贷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形成了“先行先试,边探索边推进”的经营发展模式。

着力推进信贷产品创新。实施粮食产能提升、龙头企业带动、百湖建设、富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六项工程”,紧紧围绕服务“三农”,满足客户“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创新研发了“丰收时贷”,“互助惠”、“致富圆梦”、“企明兴”四大系列32个金融信贷业务品种,达到“品种全覆盖,服务全覆盖”。其中:“致富圆梦―微型创业贷款”,获全国最佳微型创业金融产品创新奖和荣获“黑龙江省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及三农‘双十佳’特色产品”;“商赢时贷”和“消费时贷”信贷产品被评为黑龙江省银行业2015年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十佳特优特色金融产品。

大力推进担保和抵押方式创新。探索开办农村房屋、宅基地、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继续推进与担保公司合作广度和深度,针对有良好合作基础的担保公司有效扩大担保倍数;针对农业生产大户,采取农户+专业合作社+农业收购,加工企业的方式扩大授信面;积极探索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土地流转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信贷业务。积极推动企业财产、家庭财产等保险业务,丰富“信贷+保险”金融服务产品种类,不断提高客户抗风险能力。他们还站在“两大平原”战略部署的高度,在农户互保贷款的基础上,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进行了大胆尝试,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其他可作为抵质押物的财产进行组合,共同充当抵押物,这是在当前土地经营权尚未建立系统的评估机构及尚未确权的前提下进行的大胆尝试。并对原农户联保贷款五户联保变为两户互保贷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户因找不到联保成员而影响贷款使用的情况发生。目前,涉农贷款品种主要有农户互保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互保+粮食补贴资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互保+农村房照、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互保+粮食补贴资金+农村房照等。截止2015年末,累计投放此类贷款224610万元,余额109709万元,极大地满足了辖内农户生产、生活资金需求。

打造转型工程,融入助推“三农”发展之路

顺势而为,把握机遇。他们在省联社党委支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勇于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势,用工业化思路和市场化思维,冲锋在支持“四大”、“八化”和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最前沿,努力实践着支农惠农的新转型。

他们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大“十领域 百千万工程”的支持力度,以积极的姿态和不间断的信贷服务紧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将信贷支农重心向支持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倾斜;业务范围和着力点向新兴产业、绿色产业、“三农”、优质中小企业和社区商户等重点领域拓展。并根据机构地域确定了支持重点:地处农业县域的机构重点对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城镇化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生态农业等领域进行支持;地处城乡的机构主要对龙头企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农业科技、设施农业等领域进行支持。

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支持“一县一品”。按照择优扶持的原则,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业种养殖大户的发展壮大,兼顾基地和农户,形成产业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按照“择优发展种植业、快速发展养殖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信贷资金向“三农”倾斜,着力满足肉鹅、肉兔、生猪、水产、水果、粮油、蔬菜、等项目资金需求。通过信贷支持,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截至2015年末,共对全市3109户种植业和养殖业基地进行支持累计发放贷款44,9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