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模具设计要点

模具设计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模具设计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模具设计要点

模具设计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塑料模具设计;材料;选用

在我国塑料工业发展中,计算机的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计算机技术在模具设计领域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模具设计时间,尤其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解决了塑料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及产品加工中的薄弱环节。更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体现出现代科技的优越性。但是现代技术并不能替代专业设计人员的经验,在塑料模具设计时制品材料的选择是决定模具设计时模具材料选用的重要因素。怎样选用合适的材料,是模具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塑料制品材料的选用对模具设计的影响

一般来说,并没有不好的材料,只有在特定的领域使用了错误的材料。因此,设计者必须要彻底了解各种可供选择的材料的性能,并仔细测试这些材料,研究其与各种因素对成型加工制品性能的影响。本文只就传统的热塑性材料进行分析以说明问题。在注射成型中最常用的是热塑性塑料。它又可分为无定型塑料和半结晶性塑料。这两类材料在分子结构和受结晶化影响的性能上有明显不同。一般来说,半结晶性热塑性塑料主要用于机械强度高的部件,而无定型热塑性塑料由于不易弯曲,则常被应用于外壳。这是材料选用的大框,其次,还要根据填料和增强材料继续选择。

(一)根据填料和增强材料进行选择的分析

热塑性塑料可分为未增强、玻璃纤维增强、矿物及玻璃体填充等种类产品。玻璃纤维主要用于增加强度、坚固度和提高应用温度;矿物和玻纤则具较低的增强效果,主要用于减少翘曲。玻璃纤维会影响到成型加工,尤其会对部件产生收缩和翘曲性。所以,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不能被未增强热塑性塑料或低含量增强材料来替代,而不会有尺寸改变。玻璃纤维的取向由流动方向决定,这将引起部件机械强度的变化。试验(从注射成型片的横向和纵向截取了10个测试条,并在同一个拉力测试仪上对它们的机械性能进行了比较)表明,对添加了30%玻璃纤维增强的热塑性聚酯树脂,其横向的拉伸强度比纵向(流动方向)低了32%,挠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减少了43%和53%。

在综合考虑安全因素的强度计算中,应注意到这些损失。

在一些热塑性塑料中加入了一系列增强材料、填料和改性剂来改变它们的性质。由这些添加剂产生的性能变化必须认真地从手册或数据库中查阅,更好的是听取原材料制造厂家的专家的技术建议。以选用最为合适的材料。

(二)考虑湿度对材料性能影响

一些热塑性材料,特别是PA6和PA66,吸湿性很强。这可能会对它们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进行设计时,应特别注意这种性能,考虑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模具材料的选用取决于制品材料,细致分析制品材料后,才能在模具设计时选用最为合适的模具材料。

(三)塑料制品模具材料选用

细致分析塑料制品使用的材料后,选取最为合适的模具材料。目前我国市场常见的、适合热缩性材料的模具材料有:非合金型塑料模具钢(即碳素钢)、渗碳型塑料模具钢、预硬型塑料模具钢、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整体淬硬型塑料模具钢、耐腐蚀型塑料模具钢几种。在模具材料选取时,根据制品材料是否改性和增加填充剂,添加何种添加剂来选取适合的模具材料。例如:制作形状复杂的大、中型精密塑料制品时,其模具材料可选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制造复杂、精密且生产时间较长,需要高寿命模具时刻采用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具体选用时主要还是要针对塑料制品的材料和模具预计使用情况选取。适宜的材料加上合理的设计将极大的提高模具使用周期,同时也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二、壁厚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在工程塑料零件的设计中,还有一些设计要点要经常考虑,其中对于壁厚的设计尤为重要,壁厚设计的合理与否对产品影响极大,改变一个零件的壁厚,对以下主要性能将有显著影响:零件重量、在模塑中可得到的流动长度、零件的生产周期、模塑零件的刚性、公差、零件质量,如表面光洁度、翘曲和空隙等。

(一)塑料模具设计工艺中的基础要求

在设计的最初阶段,有必要考虑一下所用材料是否可以得到所要求。流程与壁厚比率对注塑工艺中模腔填充有很大影响。如果在注塑工艺中,要得到流程长、而薄,则聚合物应具有相当的低熔融粘度(易于流动熔解)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深入了解聚合物熔化时的流动性能,可以使用一种特殊的模具来测定流程。

增加壁厚不仅决定了机械性能,还将决定成品的质量。在塑料零件的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尽量使均匀。同一种零件壁厚不同可引起零件的不同收缩性,根据零件刚性不同,这将导致严重的翘曲和尺寸精度问题。为取得均匀的,模制品的厚壁部分应设置模心。此举可防止形成空隙,并减少内部压力,从而使扭曲变形减至最小。零件中形成的空隙和微孔,将使横截面变窄,内应力升高,有时还存在切口效应,从而大大降低其机械性能。不同壁厚塑料制品的模具设计时,模腔的要求也不同,根据制品的要求,设计模具的模腔及脱模斜度,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

(二)热塑性塑料设计中的指标分析

热塑性塑料一般具有高的延展性和弹性,不需要像具有高刚性、低延展性和低弹性的金属一样指定严格的范围。设计者在决定热塑性塑料模具制品的成本方面起了关键作用,合理且不影响产品性能的、缩小公差,较少成本是可以实现的。一般商业上可接受的产品与标准尺寸的偏差不高于0.25-0.3%,但这还需要与应用时的具体要求相结合来判断。精确的模具可以有效的缩小制品公差,从而降低制品成本。因此,模具精密度对制品生产厂家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与产品模后性能相关问题还有许多,设计人员可以参考手册进行设计。总之,在塑料制品模具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制品尺寸、性能、外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利弊,选用适合的材料,合理的设计,才能保证产品的性能。

参考文献

模具设计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模具;电子信息;机械设计

中图分类号:TG3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379-01

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和辅助设计的这一新型技术在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CAD/CAM是对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革新,作为一项高科技与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它通过计算机软件作为辅助工具,从而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对相关产品以及模具的机构、加工工艺、数控加工以及生产成本等进行设计和优化。通过运用CAD/CAM技术,有效的缩短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周期,有利于成本降低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一、科学稳定的模具有助于产品质量提高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工艺装备,是当前工业产品能够进行批量生产的有效工具,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因此,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模具工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相关企业和国家的重视。

1、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模具的稳定性会对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怎样来提高模具的稳定性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说,模具的稳定性依靠多个方面来进行保证的。

首先,是模具的选材。模具的选材和用材能够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模具的质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在不同的条件下,模具选材和用材通常需要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①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主要包括耐磨性、强韧性、疲劳断裂性能、高温性能、热疲劳性能、耐蚀性等。②满足工艺性能要求。模具的制造一般都要经过锻造、切削加工、热处理等几道工序。为保证模具的制造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要求模具的材料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可锻性、切削加工性、淬硬性、淬透性及可磨削性而且还应具有小的氧化、脱碳敏感性和淬火畸变开裂倾向。模具材料的耐磨性是模具选材过程中最基本的原则要求,当胚料在模具型腔中变性塑性时,他们会沿着型腔表面不停地流动和滑动,这就会造成胚料与型腔表面发生剧烈的摩擦,从而导致了模具因为长时间磨损而失效。所以在模具选材时一定要保证所选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③模具钢是制造模具的主要材料,是模具工业最重要的技术和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模具工业的迅速发展,模具钢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国内外模具钢种类繁多,从中选取适合的模具钢并采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和加工方法,并非易事。模具选材是否合理、用材是否得当是模具水平的高低。量高低的关键,影响着装备制造技术因此,模具选材用材问题不容忽视。另外,硬度是直接影响耐磨性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模具相关零件的硬度越高,给模具带来的磨损量就会越小,从而耐磨性就会越强,模具的使用寿命就会越长。另外,在模具选材和用材时还要考虑到相关材料中影响模具耐磨性的碳化物的含量、种类、分布以及形态。

2、模具满足经济性要求

在进行模具的材料选择时,必须要考虑到经济性这一方面,要尽可能的使得制造成本降到最低。因此,在满足使用性的前提下,必须要选择价格比较低的材料,如果能够使用碳钢就放弃选用合金钢,如果可以使用国产材料就不要使用进口材料。另外,在选材的时候还要考虑市场的生产和供应情况,所选的钢种应该尽量少并且能够集中,而且方便购买。

3、模具加工

当前,电子机械行业的模具的大多数为冲压模具,主要是因为目前的电子企业公司所生产产品主要是空调、冰箱等电机端盖,对于这些产品大部分的零件加工都是通过冲压模具来完成的。这就对相关模具的精密性要求比较高,因为,如果模具出现一点点误差都能对模具的精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模具的间隙是模具最容易出现误差的地方,间隙的尺寸大小直接影响着模具的加工工艺。这是因为,通常的冲压工艺主要是指卸料力、冲裁力和推件力,如果出现模具间隙过小,那么在变形区受力状态下压应力作用越大,拉应力的成分就会越小,所以就会加大变形拉力,从而使得冲裁力过大;反之,如果间隙过大,就会使得拉应力成分增大,减小了变形拉力,从而使冲裁力减小。另外,如果间隙增大,就会使冲孔的尺寸增大,落料的尺寸就会减小,从凸模中卸料以及凹模中推出都相对比较省力。所以,大的间隙有利于减小推件力和卸料力。所以在对模具进行加工时对精度的要求要进行十分严格的控制。同时,间隙增大使冲孔尺寸增大,落料尺寸缩小,从凸模中卸料及凹模中推出都较省力。因此,大的间隙都可以减小卸料力和推件力。所以,模具的加工需要更高,更精密的加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正不断向传统制造技术渗透、交叉、融合,对其实施改造,形成先进制造技术。模具的加工越来越趋向高科技化。如:高速铣削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数控慢走丝线切割技术、磨削及抛光加工、数控测量等。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制模技术模具质量依赖于人为因素,不易控制的状况,使得模具质量依赖于物化因素,整体水平容易控制,提高了模具的再现能力。

二、质量检测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1、据实检测

对产品的检测不能脱离实际,有图纸一定要按照图纸上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来检,这也是我们做质检的原则。电器配件的尺寸都是很标准和精确的,一般企业中相关的端盖的图纸,其中都明确标示了各个尺寸的大小和公差要求。而作为质检,要熟悉使用测量各个尺寸的量具,并且要懂得如何控制,对公差要求要熟记,不能盲目的凭感觉来检。

2、按照国家质量标准

为了迎接、促进和加速这个新局面的来临,在我们的产品质量工作中,除了要千方百计为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这个基础而努力外,同时也要采取一系列为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战略和战术措施,它们与加强上述的基础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其中当务之急的一个措施是要加强我国的产品标准化工作。产品质量与标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借鉴ISO9001标准模式来控制和保证质量。

3、量具的选择和使用

量具的选择也是保证质量的关键。按照国标,要选用专用量具,特别是牵涉到特别精确的尺寸,那时就要使用精密仪器来测量,例如,端盖止口直径最小精确到丝,那就要用内径百分尺来测量,且手法一定要正确,比如,轴承室内径大小和圆度的测量需要用浮标式气动测量仪测量,其尺寸精确到μ。熟练准确的检验手法是检验的必备武器,只要检验过程是标准的,在加上很好的模具,那么产品的质量就会得到保障。

三、模具制造与设计前景

模具设计是当前的一个热门专业。普通大学的模具设计制造专业都是以制造为主的,培养的还是以模具操作工为主,真正能走设计这条路的少之又少,一般工厂里设计师敢为要求比较高,大部分都要工作经验,能够独立设计的。我国模具行业日趋大型化,而且精度将越来越高。十年前,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为5μm,现在已达1μm。不久,1μm精度的模具将上市。随着零件微型化及精度要求的提高,有些模具的加工精度公差就要求在1μm以下,这就要求发展超精加工。模具设计的前景好了,那么电子机械制造也就方便多了,电子机械企业的产品生产也就得到了保障。

结束语

由于信息化的到来,模具设计也日趋高科技化。这对于电子机械产品的制造有了很大的影响。模具时代的到来为电子机械产品公司的制造带来了很多方便。同时,不断改进的模具制造技术也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总而言之,模具设计在电子机械类产企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狄远德,徐家连.CAD/CAM在模具设计与加工中的关键技术[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4(1).

模具设计要点范文第3篇

挤出吹塑成型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但是受当时技术设备、生产工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应用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随着技术创新和设备优化,吹塑成型工艺得到了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注射成型和挤出成型的第三大塑料成型方法。吹塑模具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吹塑成型效率高,因此受到了诸如汽车、机械等加工制造领域的青睐。文章通过分析吹塑模具的设计结构,对其设计要点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

塑料油箱;挤出吹塑成型;模具设计;结构

1塑料油箱挤出吹塑成型模具的结构设计

1.1吹塑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从结构上看,塑料油箱挤出吹塑成型模具可以分为两个形状相似、结构相同的分模模具。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是塑料油箱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并同时确定模具产品的规格和形状,进而利用吹塑挤出的工艺方式,将机械加工制造零部件送入冷却系统,实现从低分子形态向高分子形态的转变。其结构设计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保证塑料油箱挤出吹塑成型的模具规格与当前的生产目标、客户需求相一致,这也是模具设计工作的根本所在。在前期制定模具设计规划时,相关的设计人员要熟练掌握生产目标和客户需求,并结合其设计成本和技术水平,综合考虑模具的设计规格,在保证模具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向客户需求靠拢。第二,半制品塑料型胚的切断要迅速,防止切断过程给型胚造成损坏。模具型胚本身具有一定的物料硬度,在半制品切割时,要遵循“精确、快速、无伤”的操作原则,保证横切面的平整度,如果横切面存在切割条纹,还必须利用专业的打磨工具进行磨平。第三,保证挤出吹塑模具结构间的连接严密性。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与模具结构连接的紧密性直接相关,如果模具连接部分存在裂缝,或是连接区域的厚薄不均匀,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吹塑制品的变形。

1.2挤出吹塑模具的优点挤出吹塑模具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冷却分层设计,能够保证内部温度在冷却系统之间进行循环流动,从而有效控制了温度的上限,避免因温度过高引起塑料制品受热变形。挤出吹塑模具一次只能吹塑成型一个塑料件,虽然制作效率相对较低,但是能够保证每个塑料件的质量符合设计标准,而且其模具结构最为简单,加工流程效率较高,对操作技术、专业能力的要求程度较低,经济成本低廉。挤出吹塑模具适合小型化、个人化塑料件制造,能够有效避免吹塑过程中的材料和资源浪费问题。

2塑料油箱挤出吹塑成型模具的分型面设计

首先,塑料油箱挤出吹塑模具的分型面设计,要将模腔横向最大直径和管状型坯外径之间比值设定在合理范围内,尽量缩小比值差距。其次,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保证内部通路管道的均匀程度,防止管道壁出现厚薄不均的问题,以此来保证挤出吹塑成型的质量。保证管道厚度均匀的优点在于:一方面能够合理规划模具内部结构的设计,保证各个管道之间实现有序交叉和分布,避免因管道重叠导致吹塑成型的塑件存在质量问题;另一方面能够降低模具吹塑的操作难度,不需要在后期吹塑过程中进行人为的调整,降低了挤出吹塑成型对人力的依赖程度。再次,设计人员在进行分型面设计时,要在不影响吹塑成型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简化吹塑流程。吹塑流程与塑件脱模的成功率之间有着必然联系,通常情况下,当吹塑流程相对简化,所经过的模具加工设计环节相对较少时,塑件脱模的成功率就高,塑件的质量也相应提升;反之,如果模具设计的环节相对复杂,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脱模效率,导致脱模成功率降低。

3塑料油箱挤出吹塑成型模具的排气设计

空气排出设计是塑料邮箱挤出吹塑成型工艺的关键环节。吹塑成型过程中,所排出空气容量应当正好等于模具凹形型腔容积减去的模具闭合当时的型坯容积。为了将塑料型坯与模具凹形型腔当中的多余空气顺利、迅速排出,防止让残留空气阻滞在模具当中,提高产品的吹塑效率,保证吹塑过程中型坯与模具完全贴合,避免塑件外表收到空气阻隔影响而产生凹陷、突起或者其他形状变化和质量问题。排气不良还会延长制件的冷却时间,造成制件壁厚分布不均匀,降低制件的力学性能。故应开设足够的排气通道以保证制件能够成型饱满。由于该模具分型面外侧均匀地设置了切边刃口、压缩段和余边槽,成型时余料将分型面封闭,气体无法从分型面处排除,故该模具只能以在模腔中开设排气孔的形式排气。

4塑料油箱挤出吹塑成型模具的冷却分层设计

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成型工艺如挤出成型、注射成型、真空成型等,其成型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塑料的冷却时间长短。对吹塑成型尤其如此,因为其冷却时间占成型周期的60%以上,对厚壁塑料件则达90%。若冷却不均匀会使塑料件各部位的收缩率存在差异,引起制件翘曲、瓶颈歪斜等现象。该模具采用的是直通式冷却方式,即直接在模板上钻孔,模外串联形成冷却回路,通入冷却介质进行冷却。首先,开启的吹塑模具移至挤出机头下方,挤出机在两瓣吹塑模具中挤出型坯,达到要求的长度后,吹塑模具合模,截断型坯后从挤出机头下方移出,成型油箱进油孔的凸模前行,与型坯和吹塑模具接触,凸模中心开有气体通道,压缩空气由此引入型坯中,吹胀型坯,使其与吹塑模具内表面紧密接触,冷却定型后开模取件。

5塑料油箱挤出吹塑成型模具的型坯机头设计

挤出机塑化熔体并将熔体通过挤出机流道20侧向挤入模头内芯13的螺旋流道,一部分熔体沿螺旋流道流动,另一部分熔体沿套筒10与模头内芯13螺杆的间隙轴向漏流。螺旋流道的深度沿螺旋方向逐渐变小,螺棱顶面与套筒的间隙则沿轴向逐渐增加,螺旋流动逐渐减少,轴向漏流相应地增加。当螺旋流道深度为零时,流动完全被轴向流动所替代。带螺槽的模头内芯主要起分流作用,同时也对熔体进行进一步的塑化、压缩,侧向挤入的熔体沿螺旋流道流动,使得熔体流动均匀,分流后绕过模头内芯的熔体熔接良好,无熔接痕。

6结束语

塑料油箱挤出吹塑成型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通过优化设计,提高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水准,是推动挤出吹塑成型工艺不断发展的关键。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该方面工作时,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我知识的学习,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态,紧跟前沿潮流,为模具设计创新提供理念指导;另一方面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根据客户需求,制作出质量达标的塑件。模具结构设计的优化以及设计工艺的提高,已然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道喜,李能文,明浩,黄虹.改善挤出吹塑制件壁厚均匀性的几种方法[J].精密成形工程,2012(1):131-133.

[2]吴裕农,王树辉,许中明.塑料挤出吹塑中空成型壁厚均匀性的控制[J].中国塑料,2011(1):164-165.

[3]黄虹,李道喜,李敬媛.中空制件凸缘高度对挤出吹塑和挤出吹塑-局部抽真空两种成型工艺的影响[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3(11):109-111.

模具设计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专业岗位,对接,案例

前言

本人带学生顶岗实习多年,了解到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岗位之前,多数先进行岗位能力培训及考试,从中发现学生对岗位能力要求不太明确,所学课程不太扎实全面,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在实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悟性较差,专业能力提升较慢。反思学生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目前我们教学的顶层设计,即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及课程单元设计是先进的,而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有待优化,特别是教学方法的实施,因为好的教学方法它能起到教学效果的成败关键作用。以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为例,按该课程教学与专业岗位对接,从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实施,特别是教学方法的应用,来阐述如何达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其它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1、主要支撑岗位

我们虽然在一门课程教学前给学生说课,但课程的不同内容支撑的岗位并不一定相同,反过来,不同岗位之间需要不同能力,也需要相同的能力来支撑,所以教学活动设计中体现主要支撑岗位,一是让学生不但明白为什么学好该课程,还要明白为什么上好每节课;二是落实教学顶层设计及专业课程设置的出处,形成前后遥相呼应,使我们的专业设置到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相连接。识别塑料模具,能看懂塑料模具图,会画塑料模具图是模具钳工、模具技术员及模具设计员(工程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但三个岗位能力要求有所不同,模具设计员(工程师)同时还要求熟悉模具设计步骤、会模具系统设计方法和技巧、会选用模具材料等,对模具钳工和模具技术员来说这些能力要求清楚即可;能正确设计塑料模具图是模具设计工程师的日常工作,要求根据塑件能正确确定其成型模具结构,将模具图设计出来,且能分析模具结构的合理性及优化模具结构等,该岗位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

我们的学生层次不齐,因材施教。抓共性,要让每一个学生具备必备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可持续发展,求异同,让学习好的学生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来让每一个学生满足不同岗位的需求。

2、教学活动设计

(1)识别塑料模具教学。让学生学会识别塑料模具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案例法为主、引导和提问等为辅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用模具实物为载体,视频辅助,使用现场和多媒体相结合组织实施教学。教学过程组织。由教学活动设计先设计好教学过程。两板模、三板模及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塑模逐个讲解,逐个落实,即教一个模具,学一个模具,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模具的教学。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配上,教和学要并重,防止出现教和学两张皮。课后安排不能缺少,让学生独立总结出各种塑料注塑模具基本结构、组成零件名称及模具工作原理,其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独立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二是为下次上课开始检查本次课的学习不足做准备,同时确保下次上新课顺利过渡。

考核评价。按会正确识别塑料注塑模具基本结构、组成零件名称及模具工作原理的标准考核评价。教一个模具,学一个模具,然后评价学生对该模具的学习效果,再进行下一个模具的教学,放止出现喉咙吞枣式教学。

(2)看和画塑料模具图教学。让学生学会能看懂塑料模具图,会画塑料模具图。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案例法为主、任务设计法及独立实践法等为辅的教学方法,用塑件图及实物为载体,视频辅助,使用专业机房和多媒体相结合组织实施教学。

教学过程组织。模具各系统设计逐个讲解,逐个落实,即教一个模具系统的设计,让学生学画一个模具系统,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模具系统的教学。由于模具类型多、每一个模具系统的结构多而复杂,注意教学过程中防止过多展开,重点让学生学会本案例涉及到的内容即可,否则学生会觉得内容多而凌乱、难学而厌学。课堂上分组教学,一是像内容1所阐述的那样,让所有学生学会共性知识,允许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二是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进步。课后让学生独立总结出模具各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法和技巧,训练案例模具图及总结出案例设计方法和技巧。

考核评价,兼顾不同岗位要求,重点按能正确看懂模具图、会画模具装配图的标准考核评价,同时还要考核学生对模具设计步骤、模具系统设计方法和技巧、模具材料选用以及模具结构的合理性分析等掌握情况,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模具设计要点,使学生能可持续发展。

(3)设计塑料模具图教学。让学生学会设计塑料模具图,实现本课程的终极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完成一个模具设计为项目,采用案例、任务驱动法为主,引导启发、示范等为辅的教学方法,用塑件图及实物为载体,视频辅助,在专业机房组织实施教学。教学过程组织。由教学活动设计先设计好教学过程,全程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以引导启发为主,讲解为辅先分析塑件,确定模具结构方案;设计两板模的装配图,学生绘制,教师示范、答疑;抽查学生设计情况,学生演示,教师点评。学生课下完善模具图,进一步搞清本案例设计。

考核评价。按能正确设计出模具图的标准考核评价。考核内容包括设计思路、模具整体及各系统结构、模具零件材料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结论

综上所述,从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与专业岗位对接的角度,思考如何实现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效果。从识别塑料模具、看和画塑料模具图到设计塑料模具图三个过程教学,论述先依据模具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精细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为了适应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以案例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合理使用教学手段认真组织教学,合理考核评价学生学习,使学生通过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的学习,会识别塑料模具结构、会看懂塑料模具图及会画塑料模具图和会设计塑料模具图,满足不同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雪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2)

模具设计要点范文第5篇

鉴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与生产实践的结合,采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设置与实际的模具生产相类似的教学情境。当然,在进行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1开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堂实训中心一体化以及教学做一体化。归根结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为了解决当前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室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另外一部分用于实践操作场所,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差异,因才施教,并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1.2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除了在关键教学点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外,尽量不要对学生有过多的干预。比如,教师可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以典型的零件作为载体,以设计相应模具为任务,让各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实践,最后由各个小组的组长对本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阐述,最后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评。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3利用顶岗实习促进学生参与体验性学习。实践不仅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的机会促进学生参与体验性学习,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转化为实践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在顶岗实习期间,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日志,并对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追踪。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2.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教学手段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必须要以此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潜力,确保教学活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真实的实践环境,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师生角色互换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题的教学手段要遵循以下要点:2.1实施素质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只是机械式的对学生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而是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行业的了解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先进的技术展览,带领学生到工厂了解模具制造的生产线,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2始终坚持“工学结合”教育理念。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有些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致使学生毕业后因实践能力差而难以适应岗位需求,工厂还得重新组织岗前培训,因此,一些工厂宁愿从社会进行统一招工也不愿意用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由此可见,一些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但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的就业问题埋下了隐患,所以,学校必须要坚持“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利用课堂实训中心一体化以及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2.3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考核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对整体教学活动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逐步改变过于“唯分数论”的单一考核评价模式,逐步实施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比如,考核评价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切实做到边学习边检验;不能只根据结果进行考核,而应该将学习过程也纳入到考核范围;在考核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考核评价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又要让学生自评和互评。

3.结语

综上所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特别是像模具设计与制造这样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更需要不断探索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在加强学生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确保学生在就业后能够很好的满足岗位要求,从而为我国模具产业的健康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作者:李波 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军,赵寒,危淼.现代学徒制改革教学项目设计——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02):97-99.

[2]史朝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探索[J].模具制造,2014,14(11):88-91.

[3]张坚.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D].南昌大学,2013.

[4]韩森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单元教学的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2,(06):38-39+41.

[5]蒋建中.课改背景下中等专业学校课程设置探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置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2,(15):23.

[6]王嘉,任志宏.构建“工学结合、理实一体”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0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