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1篇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本身也具有内涵与要素等相关系统性特征,而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内涵是通过系统要素来体现的。但是,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认识角度与理解层次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界定方面,不同学者分别认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并且围绕各自的核心阐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理念、体系、观点、方法与措施等。综合各种观点,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所有办学行为都必须围绕这两个要素来进行;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特色、校企合作、教育资源、管理体制等是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外在体现。基本要素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涉及的基本要素很多,不同发展时期不同院校有不同的需要与认识,我们认为以下几个要素是具有普遍性的: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关键;办学特色是内涵建设的导向;校企合作是内涵建设的方式;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是内涵建设的保障。专业建设无疑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3]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基石,是内涵建设的基本工作。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是内涵建设成败的主观要素。办学特色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战略发展问题,是内涵建设的大方向。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内涵建设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保障内涵建设的顺利进行。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内在逻辑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为什么建设(建设意义)、谁来建设(建设主体)、建设什么(建设内容)、怎么建设(建设途径),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第一个问题已经在本文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与使命)作了充分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接下来重点探讨余下的三个问题。

(一)建设主体一般来说,主体的选择是事物发展的主观决定因素,合适的主体有助于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改变事物发展的轨迹。按照传统的学校本位模式,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当然应该是学校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但是,按照开放办学的思想,高职院校应尽量避免单打独斗的建设思维,把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与社会本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内涵建设的目标。事实上,内涵建设的多元主体除了高职院校自身以外,还应该包括政府、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根据目前较为流行的协同创新理念,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该是多个行为主体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通过主体之间的各种内涵建设要素的对接,彼此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能够产生协同创新优势、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所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建立一种根植于区域的动态创新网络,以此促进内涵建设的提高。在高职院校内部,内涵建设的主体可以分为集体主体与个体主体,集体主体包括学校、职能部门、院系、班级以及各种非正式组织等;个体主体包括学校领导、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等。在以往的改革中,大多采取自上而下、以集体为主的模式,容易忽视个体主体的主观需要与自发动力,因此,适当采取自下而上、以个体为主的模式在有些情况下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按照不同的标准和需要,内涵建设的主体还可以分为其他类型。

(二)建设内容一般而言,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是核心要素的外延拓展,而内涵建设的内容则是内涵建设基本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基本要素在具体实践中的分解与细化。核心要素通过基本要素来体现,基本要素则进一步通过若干项目或单元表现出来。例如,专业建设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条件、专任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若干个子项目组成;课程改革至少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环节;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重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的动态调整,还要重视专兼职教师队伍的统筹协调,更要重视教学、科研、服务团队的建设;办学特色既要体现高职院校所依托行业的特色,又要发扬院校自身发展的校本精神与核心价值;校企合作不仅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方面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在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办学模式方面有重要的催化作用;教学资源建设必须做到软硬兼顾,才能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必要条件;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理顺高职院校三大权力之间的关系,即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复杂三角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基本要素分化为具体的建设内容时,经常会有交叉或重叠,需要根据情况加以协调,明确主次先后或轻重缓急。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2篇

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细则

毕业要素分

基本要素

1.最高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27分硕士、研究生:24分

学士、本科生:21分

2.毕业学校

985工程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建设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附件1)15分

其它211工程建设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附件2)12分

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8分

3.学习成绩

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8分二级(成绩综合排名26%-50%)6分三级(成绩综合排名51%-75%)4分

四级(成绩综合排名76%-100%) 2分

注:按照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专业(班级)综合排名对其等级进行评定

4.外语水平

CET-6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八级: 8分CET-4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四级: 7分

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外语课程合格:7分

注:外语水平证书一般应在所在学校或培养单位考点取得

5.计算机水平

毕业研究生:7分

理科类计算机高级水平或免予此项要求的专业(本科20xx年前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20xx年(含)后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7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7分理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6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初级或省级一级水平:6分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相关课程合格:6分

导向要素

1.荣誉称号

经认定的国家级10分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5分

学校级(每次1分,不超过2分)2分

注:校级及以上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

2.学术、文体竞赛获奖

(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全国性比赛(含地方赛区)获奖)

⑴上述全国性比赛奖项:

一等奖10分

二等奖8分

三等奖6分

⑵上述全国性比赛地方赛区奖项:

一等奖5分

二等奖3分

三等奖1分

注:

以上奖励表彰仅限在最高学历就读期间获得;

同类奖励取最高分;

荣誉类和竞赛类奖励可以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5分。

3.科研创新

最高学历就读期间参加学校科学研究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

5分

须提供以下材料:

在最高学历就读期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证书复印件(验原件,落户申请人应为该专利首次申请时的发明人);

经学校(或培养单位)就业工作部门在本校网站上公示无异议、由指导教师签名的证明材料(须载明该发明专利相对应的科研课题或论文名称);

该发明专利相对应的学位论文、已、课题立项书复印件(验原件)之一,论文须由落户申请人署名,立项书须载明落户申请人为课题组成员。

4.国家就业项目服务期满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服务期满(毕业生按照其毕业当年的评分办法予以评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分) 5分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在校期间应征入伍满按相关政策执行

用人单位分

1基本要素

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行为诚信规范,并与毕业生直接签订录用协议 5分

2导向要素

1.引进重点领域人才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专业)(点击阅读原文附件3)毕业生:3分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中的教育部、上海市、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毕业研究生:3分

2.承担重大项目

用人单位承担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且录用的毕业生专业与行业相匹配:3分

用人单位为远郊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 :3分

注:

上述用人单位由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推荐,并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确认后予以公布

3.自主创业(创业企业注册资金须到账(不含受让股份)且经营状况良好)

⑴创办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资助的科技企业

获得科技创业基金资助企业的法定代表人:5分

⑵创办其他企业

担任法定代表人:5分

标准分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3篇

科技计划通常是指由政府部门为实现特定的战略性的科技、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推行,主管并对其负责的方案,科技计划的实施一般以一系列具体的科技项目的为载体[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用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目前,它已被列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2]科技资源的紧缺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减少甚或避免科技计划执行活动中资源的浪费,如何使科技计划总体战略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又如何为政府的进一步决策提供参考,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价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以系统思想来分析绩效评价系统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又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前提。

2.系统评价思想概述

时至今日,对于“系统”这个概念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尽管没有统一的界定,但离开以下三个特征不成系统:第一,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第二,要素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第三,由要素及要素间关系构成的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3]本文对系统定义如下:系统是由互不相同、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有机组成的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依照上述的定义,科技计划也符合系统特征的要求,因此科技计划也是一个系统。科技计划的评价,也就是将科技计划作为系统来评价。对于科技计划这个系统,其自身又可以分解为若干子系统或者要素。把科技计划当成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系统来评价是系统评价的逻辑起点。科技计划这个系统虽然复杂,但它在内容上通常又是科技计划评价的评价客体,也即是科技计划评价系统的一个要素或者子系统。

3.创新基金评价系统的分析

按照系统论的思想,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评价系统也不例外。要素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撇开要素谈系统,过于抽象,如同无砖之房。要剖析创新基金的评价系统,就要先从组成评价系统的要素入手。以下本文对创新基金评价系统要素的具体分析。

创新基金的评价活动是评价主体按照特定的评价目标通过评价设计(评价理论、评价指标、评价准则、评价方法等)对评价客体进行评价最后得出评价结论的过程。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设计、评价客体、评价结果这些是创新基金评价系统的基本要素。这些评价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3.1 创新基金评价系统的主客体

对于我国的科技计划来说,科技计划取得的成果是为了服务于整个社会大众的,其价值主体都应该是社会大众。然而在具体的评价过程,社会大众都成为评价主体是不可能的,科技计划的价值主体一般与评价主体是分离的。显而易见,创新基金的实际评价主体是评价专家,统计人员,财务审核人员,这些专门人员承担着创新基金实质性的评价工作。一般来说,价值客体与评价客体是重合的。创新基金项目的评价对象因评价的不同阶段而不同。项目的立项审核,立项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理,项目完成时的验收以及项目完成后的评价对象各不相同。宏观上的创新基金的评价客体是政府目前这一专项资金的实施效果,也就是设立创新基金的目标。

3.2 创新基金系统评价目标

创新基金的系统评价目标也就是创新基金的目标:一是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二是吸引和带动地方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逐步推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机制。

3.3 创新基金系统评价设计

根据上述两个目标,事先要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依靠某种评价准则,并且用适合的评价方法去评价整个创新基金绩效这个过程就是系统评价设计。从历年创新基金年度总结报告可以看出,评价工作多是通过发放问卷来获取评价数据。问卷调查是目前创新基金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问卷调查形成的年度报告虽有较丰富的数据资料,但这些数据都是单项的反应,没有评价准则,就无法综合这些数据得到最终的结论。

结语

科技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是各国科技战略具体表现。即使是政府,其掌握的科技资金和科技资源也是有限和稀缺的,政府的投入是有预期目标的,这个目标是社会公众能够获得最大效益,即使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科技计划里的这个效益指的是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产品带给全社会的贡献。如何使科技计划能够合理并达到这个社会效益,从某种意义上,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本文以系统的思想粗浅的交代了创新基金系统评价基本要素,希望能够为创新基金绩效评价模式的建立,方法的确立做出一些铺垫工作。

参考文献:

[1]魏海燕.科技计划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科研管理,2007.3

[2]张玉华,唐颖等.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现状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10.2

[3]周德群.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35-02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和教学改革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创新与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Innovation)一词来自于拉丁语,其基本含义是指引进新的事物或者提出新的思想,是指新想法的经济应用。它与发明(Invention)、创造(Creative)既有差别又有联系。一种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

最早在产业中提出和使用创新概念的是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Schumpeter)。他指出,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其包括五种情况:研制或引进新产品;运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采用新原料;创建新的产业组织。熊彼特的“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1]

广义而言,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包括方法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科技创新通常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方法创新。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核心能力测评大纲―创新能力》的定义,创新能力是“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和新的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了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规律,熟悉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创新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创新性知识、创新性意识、创新性思维等。[2]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利用已有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在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1.创新性知识

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符合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要求:[3]从知识的质上来讲,就是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应该是对社会实践有用的、先进的知识;从知识的量上来讲,一方面要求研究生应该掌握扎实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在本学科之外,研究生还应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此外,对于工科研究生而言,不仅要掌握自然学科知识,还应该对社会学科有所了解,这样的知识结构才具有合理性。这就要求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充分满足知识的质和量两方面的要求。

2.创新性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人们根据社会或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动机,属于创新中的非智力因素。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通常是对他人方法的简单应用和重复,或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或者采用一定的实验简单揭示问题的表面现象,证实已知的结论,缺乏对问题机理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具备正确的研究动机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前提,只有本着对科学的热爱、对探索真理的追求,具有追求真知的渴求和欲望,才能真正地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去,才能为创新做好必要的准备。当前许多研究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问题,对研究工作浅尝辄止,研究目标设定在获得好的成绩,而不是取得原创性、创新性成果上。

3.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具有独创性成果的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活动。创新性思维属于创新性活动中的技术性问题,有赖于创新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灵活应用能力,是决定研究者个体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创新性思维具有以下特征:[5]一是新颖性。创新性思维要求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把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构,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二是联想性。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非呈现单一的形式,往往呈现复杂的联结形式,唯有创新性思维,才能深刻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三是多向性。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为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增添了不少困难,只有采用灵活的“多向探索”思维方式,才能在分析比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四是跨越性。在思维过程中,当问题难于解决时应该不要过分纠结,有意识地放松思想,有意识的思维往往过渡到无意识的自由重构,创新思维“豁然开朗”。五是综合性。单一的知识信息往往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和缺陷性,唯有使信息条理化、系统化,才能提供有价值的思维,获得创新性成果。

如今,作为系统解决创新产品开发的理论和方法,TRIZ理论得到了广泛重视。该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利赫舒勒(G・S・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该方法实用性强,并经过实践的检验,如今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创造出成千上万项重大发明。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生而言,应该系统地学习TRIZ理论和方法,只有掌握科技创新的思维方法与创新过程的基本规律,才能提高创新能力。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律与要点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涉及到教育观念和社会教育制度、学校办学水平、学生智力因素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方位协调发展才能整体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学校而言,应该适应创新能力培养规律,结合创新能力构成基本要素,即从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实践等互相依存的环节,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逐步提升创新意识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1.依据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科学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

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中,知识结构必须体现创新性知识的基本要求,即“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要求。多数高校更注重对研究生进行本学科专业技能的培养,努力使研究生具备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往往忽视了学科的交叉。许多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对其他相关学科没有必要的了解,束缚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高校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必须做到“质”和“量”的协调统一。

此外,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中,还应该包含创新理论及创新方法方面的课程,如TRIZ理论等,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过程具有特定的规律与内涵,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与创新理论结合,才会“激发”出创新性成果。当前,很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体现“厚基础、宽口径”,而缺少对创新理论的系统学习。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创新,普遍缺乏创新理论的指导,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原创性明显不足。

2.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进行全面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无论如何改革以及改革哪些内容,首先必须明确研究生教学改革的目的。研究生教育不应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包括创新能力),所谓的“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传统的研究生教学的出发点是传授学生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课堂上教师怎么讲、讲什么都是精心准备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全部内容。通常课堂内容讲授比较满,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种满堂灌的讲授方法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归根结底,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解决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是否需要把所有专业知识全盘端到学生面前,并全部灌输给学生是值得商榷的。国外研究生很少上专业课程,主要进行科研实践工作。如何把课堂讲授和学生自修科学地结合起来,既能使学生深刻地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在研究生教学活动中,还应该注意把激发和培养研究生“创新性意识”,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应广泛采取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鼓励学生摒弃传统思维模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高校普遍加强了工科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明确实践教学的时间要求和学时要求。特别是工程硕士要求研究生有半年时间的工程实践经历。但是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还不能等同于创新能力培养。许多学生虽然参与了导师的研究工作,但通常科研实践工作只是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按照指导教师的设计思路进行,学生缺乏自己的思想和创新思维,因而研究实践一般是增强了学生的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做到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的统一。研究生创新教学实践可以包括许多内容。一是专业创新性设计竞赛:教师应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区域性学科创新竞赛活动。这类竞赛非常注重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二是创新性实验课程:创新性实验课程并不是让学生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数据测试,或进行检验和验证已有结论,而是要根据设定的目标,学生自己结合专业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测试。三是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可以专门开设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环节(创新实践课),在TRIZ理论指导下,进行专业某方向的创新实践,有目的性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创新经验。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是锻炼和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的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避免指导教师设计好内容和方案,学生完全按照导师的思路完成工作。通过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取得原创性的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林春培.企业外部创新网络对渐进性创新与根本性创新的影响[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2]余华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116-121.

[3]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74-82.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湖北汽车产业;钻石体系;产业竞争优势

1 湖北汽车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环境

历史给予了湖北发展汽车产业的机遇,而湖北善于把握并运用机遇。自1969年成立东风公司以来,湖北汽车产业先后经历了产业起步、产业带形成和产业调整酝酿阶段,进入了当前的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期。

湖北汽车工业以东风汽车公司为龙头,以军工、地方企业为依托,构筑成十堰、襄樊、随州、孝感至武汉沿线,宜昌、荆州至“两黄”(黄石、黄冈)沿江两条汽车工业密集带。初步形成了“重、中、轻、轿、微、专、农”全系列车型格局。一大批与之相适应的汽车销售、维修等后市场企业和运营企业也正在兴起,同时还有一批与汽车产业相关,从事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等事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湖北已成为目前中国的第三大汽车产业基地。2006年,湖北汽车产业整车销售突破50万辆,销售收入达到1150亿元,率先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千亿元产业目标。

从面临的国际环境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汽车工业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并形成了“6+3”格局,已初步形成六大跨国集团和三家独立的汽车公司。这六大跨国集团的汽车年产量均在400万辆以上。9家跨国公司的汽车产量达全球汽车总产量的95%。

汽车销售市场中心东移,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向新兴市场产业转移。目前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及东南亚地区正成为世界汽车厂商争夺的主要地区,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在亚洲尤其实在中国和印度,采取合资设厂等方式争夺市场,并开始借助当地科研人才、劳动力等优势建立研发机构,发展本土化研究开发。

零部件采购趋于国际化、系统化、模块化,产品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整车装配厂实行全球零部件采购,零部件供应商也随生产点转移,在配套地建厂,实行本地生产,系统化、模块化供货。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产品换型、改型加快,并不断推出新车型,以适应汽车消费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从目前面临的国内环境来看,汽车产业集中度较高,初步形成了“3+X”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广东、北京、江苏和重庆等地也正形成一批地域性的汽车集团,与一汽、上汽和东风三大汽车集团并存构成“3+X”发展格局,汽车产业的集中度逐步提高。

2 波特的钻石体系模型

1990年迈克尔・波特教授发表了《国家竞争优势》,这本书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强烈震动。波特在书中提出,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做的战略,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波特同时指出,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的基本单位,一国的特定产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取决于该国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以及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等四个关键因素,这四个因素构成了该产业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见下图)”。

波特的钻石体系模型是用来分析国家某一产业的竞争优势的,然而也可以借鉴来评价某一地区的某产业竞争优势。

3 湖北汽车产业的钻石模型分析

3.1 生产要素分析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有一定的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basic factor)和高级要素(advanced factor)两类。

在基本要素方面,湖北地理位置处于全国中部,有不可替代的承东启西、接南连北、九省通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并且湖北省有相对廉价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相对充足的土地资源、淡水资源。但湖北整体经济实力不及沿海省份,资金优势相对较弱。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逐步实施,湖北加大了对汽车这一支柱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资金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在高级要素上,湖北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湖北汽车工业发展时间长,基础雄厚,拥有长期发展中沉淀下来的资源、技术和高级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湖北还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院校在机械制造等于汽车制造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居于全国前列。武汉中国光谷的崛起和富士康在汉的投资也为湖北汽车电子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湖北与汽车产业发展相关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才有一定的欠缺。

3.2 需求条件分析

国内需求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动力。一般企业的投资、生产和市场营销首先是从本国需求来考虑的,国内市场需求是企业市场导向的基本初衷。

按照国际上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当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时,将进入一个对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的快速增长的时期。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之后中国汽车需求即进入平稳增长的时期,不过这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需求增长。2005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700美元,而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持续红火让不少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实现拥有私家车的梦想。

3.3 相关支持产业分析

相关产业是指通过相关产业的“硅谷效应”来反应区域内相关产业的聚集状况。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其相关产业主要指向汽车生产用的钢铁、橡胶、机械设备、电子设备等产业。

湖北拥有中国第五大钢铁集团武钢,武钢可为整车企业及相关零部件企业提供充足的钢铁供应。但湖北其它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情况却令人堪忧。具有代表性的湖北汽车零部件工业存在“不大不强”的问题,即规模不大,综合实力不强。2005年全国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湖北仅占五席,低于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市的百强企业数量,并且没有全国性的名牌产品。并且零部件企业的配套层次低,研发投入少,外向型差。70%以上的零部件企业处于为中吨位卡车生产配套件的水平,轿车配套比重不足30%。例如神龙汽车落户武汉已经15年了,但其在湖北的零部件采购金额只占其总采购金额的30%。

相关支持产业的落后不仅增加了湖北整车制造企业的采购成本,而且会降低湖北对汽车投资者的吸引力。早在两年前签署的东风雷诺项目由于选址分歧至今悬而未决,雷诺之所以不想在武汉安家,除了与它的国际化战略有关,相关支持产业的落后也应该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4 竞争环境分析

企业是产业的基础,对一个地区的某一产业而言,只有产业中的企业具有竞争力,才可能有产业的竞争力。在此本文着重分析湖北汽车产业的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环境。

至2003年底,全省汽车工业企业中,有9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其中东风汽车公司,湖北省汽车集团公司等企业,进一步规范控资控股母子体制,产权结构初步实现多元化,中小企业有95%实现了“一退三转”(即国有资产原则上全部退出,产权转民有,机制转民营,职工转身份)的改革,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因此在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上,湖北汽车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正逐步上升。

湖北省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乘用车整车制造企业,神龙汽车、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现阶段它们的产品种类和定位不同,相互之间的竞争较弱。由于整车制造企业对供应商在技术、资金和产品质量上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湖北的众多零配件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相对于来自其它省份零部件企业的竞争要弱得多。

3.5 对湖北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的评价

通过上述对各关键要素的分析,本文对湖北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做出以下评价。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①地理优势;②劳动力优势;③工业基础优势;④高等院校众多,人才培养容易优势。湖北汽车产业的竞争劣势主要体现在:①汽车零部件产业落后;②产业集群有待进一步形成,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服务行业人员欠缺;③自主研发能力较弱;④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的欠缺。湖北汽车产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发扬优势,消除劣势。

4 提升湖北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的思路和对策

4.1 提高企业自主研发水平

目前湖北境内生产的乘用车均为外国品牌,东风汽车到目前还没有自主品牌的乘用车,而其它两大汽车集团均有自主品牌(一汽拥有红旗和奔腾,上汽在去年也推出了荣威)。东风应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充分利用湖北省汽车研究团队的科技优势,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寻求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只有自身具备了强大的研发能力,才能不受制于外国品牌,同时在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4.2 加快发展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业

政府应该建立有效的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汽车零配件及相关产业,为产品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各环节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加强零部件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营造适合零部件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创业环境。同时要根据湖北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引导汽车电子等薄弱产业的发展。

加强零部件企业间的联合协作,找准市场空间提升竞争力。小企业之间的联合,虽然缺乏品牌上的竞争优势,但以联合协作的方式生产,数家小企业精密分工合作,也能有效地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

4.3 加快调整汽车工业产品结构

湖北应加快调整汽车工业产品结构,不断完善汽车产业链。湖北汽车产品结构调整的取向可以确立为:在稳固商用车市场的同时,以乘用车为主要发展方向,实现基本型向多功能型扩展,同时加快研究开发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4.4 加快对汽车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

湖北省应加强对汽车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特别是工业设计、汽车营销、汽车企业管理等专业,要把现有的各专业与各汽车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培养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日本汽车在美国之所以畅销,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外,日本汽车企业的管理和营销也是值得称道的。因此我们要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加入湖北汽车行业,提升湖北汽车产业的企业管理水平和营销水平。只要湖北有了一批有竞争力的汽车企业,湖北就一定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城。

参考文献

[1]阮娴静,陈文静.湖北汽车产业发展思考[J].地方经济,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