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数学教育的背景

小学数学教育的背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教育的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数学教育的背景

小学数学教育的背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极端性等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可以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可以创设“操作”情境,提供参与条件;可以创设“讨论”情境,营照参与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创设一个猜数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初步感受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二、构建良性的师生关系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对他人的好恶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如果他们对某些老师有良好的印象,就会对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很高。相反,如果他们不喜爱某些老师,那么对其所教的课程也会毫无兴趣,更谈不上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老师必须要读懂学生,关心、了解和尊重他们,一旦出现问题要慎重选择批评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愿意听从你的安排,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验数学。如在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小组活动记录表,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量三角形的三个角的角度,并在小组内交流发现规律。在发现规律后,再引导学生动手去撕纸、折纸来验证自己的发现。在整个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去经历操作,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体验了"做"数学的乐趣。他们经历了猜测,验证的实践过程,对这一知识,他们记忆深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四、鼓励学生自主交流,主动实践

传统教学方式中一个比较大的弊端就是师生之间,学生内部的交流探究比较少,课堂处于一个压抑枯燥的环境中,这样的课堂必然是教学进度的飞速前进,教学效率却不断降低。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师生之间的交流要逐步增多,学生内部之间的探讨研究必不可少,使学生的学习状态是积极的,活跃的,自由的,热情的,使学生在不同思维的交流过程中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平台上学习探讨,主动实践研究。如在学习分数化为小数的过程中,先对同学讲解分子的意义,可以先询问同学是不是同样分子的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呢?比如2/5,2/6,2/8等等,小学生们经过探讨就会发现这样的规律是不成立。比如一个学生就会发现2/11,2/13等等数据便是不成立的,分数是否能化为小数还取决于分母的性质。教师再次询问分母要有什么特征分数才可以化为小数呢?同学们会开始探讨,有的同学会说分母要是分子的倍数,有的同学会说分子分母要含有公约数,有的同学会说要有共同的尹大虎等等,在这样的探讨中,学生不断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思维能力的发展,体会到数学中所体现的逻辑性,严密性。

五、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

一切的知识解元玉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小学数学教育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即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也意味着将学生的已有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数学的实际应用型。如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小明与姐姐去逛街,姐姐的钱包里有两个五十元与一个十元、一个五两个一元。姐姐买蔬菜花掉十三元,给小明买玩具花了二十元,给妈妈买日用品花了五十五元,文姐姐原来总共有多少钱?花掉多少元钱?还剩多少?这样的问题贴近生活实际,源于生活,学生们便于接受,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意义。

六、加强媒体辅助教学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人物“站”起来。使学生如临其境,印象深刻,有效地创设情景,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小学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群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育手段,把一些新鲜的事物展现给他们,引发他们对新事物的思考,从问题中发现乐趣,从乐趣中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七、结语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数学教学将进行更多的创新,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始终坚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于一体,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增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晓君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综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2).

[2]陈学廷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叹息[J]成功(教育),2009(4).

[3]田淑霞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与继承[M]新课程(小学),2009(5).

小学数学教育的背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教学培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要顺应如今的教育新形势,理清新课程带来的新的教学结构的改变,从新的角度出发,把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的提高起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以适应以后的数学学习。

一、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任何理论知识都来源于实践活动,都需要用实践来检验一切,数学知识更是如此,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数学理论能够帮助生产实践更科学的运作,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中,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应用层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到的数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从实践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中就要求学生根据数学知识,合理的构造出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再次基础上再处理转化而来的数学知识,最后把得到的数学结果再返回到实际生活需要中去,这个过程就充分的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转化能力、计算能力等较强的数学能力。要想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加以科学、合理的引导和鼓励,比如让学生解答一些符合生活场景的应用题或者反过来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问题设计一个数学应用题,并在课堂中一一的解答出来,应用题是从客观的自然生活中根据生产的数学关系转化而来,通过对各种应用题的熟练解答,可以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同时还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敏感性和学习热情。应用题的解决对于小学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数学意识非常重要,能让他们从数学出发更好的认识周围的世界,实现数学理论与实际的交互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要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教学实践中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调整,强化数学的文化意蕴,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各样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利于学生把书本内容和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文化的渗透性和情境性,摆脱数学只能解题的错误意识,逐步走进数学文化世界。比如在学习圆的性质时,就能够综合圆的直径、周长、面积等系统的学习圆。在单元课时内容的重组有助于学生在新的版块内部进行有意义的发现和归纳,同理学科之间也可以进行系统的整合统一,通过综合各学科的精髓,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深层内涵和人类数学文明的智慧。通过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把数学黑板上的圆和自然中无所不在的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欣赏人文中的圆,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学习“圆”的相关数学理论。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呆板数学课堂真正生动起来,从原有的惯性思维中走出来,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充满浓郁文化氛围的数学课堂。

三、切实落实学生合作学习

(1)合作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答,哪些问题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小组合作,合作之前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自己初步的认识,或在对问题的认识模棱两可之际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问题的形式解决,达到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

(2)建立竞争机制增强合作意识。小学生的好胜心和上进心比较强,在小组之间进行竞争机制,能主动促进学生热情的参与竞争,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感到为小组获胜后有一定的成就感和使命感。还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积分制,各小组直接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完成规定的任务来获得积分,反之则减分。任何同学都不愿给小组拖后腿,这样就会在互帮互助的形式下,真正使小组的合作学习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3)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小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积极充当引路者,在学生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就要适时给予点拨和引导,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意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就能在学习中深入了解各种学习方法,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四、帮助学生了解知识、质疑知识、验证知识

对于课程教学中的数学知识,很多孩子在课外辅导班和家庭学习中已经熟练的掌握,但大部分都只机械的掌握了所学的内容,不能充分理解数学内容深层次的内涵,不能熟练的构建数学模型,熟练的应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要鼓励、引导学生去了解问题,跟进一步根据自己的了解能够质疑问题,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最后能够自己主动验证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圆的知识的时候,很多学生已经了解了有关圆的数学公式,但是学生只是简单的记住了所了解的公式,并没有达到新课程要求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在画圆的时候可以启发学生圆的周长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顺着学生的猜想,再启发学生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把问题重新转给学生,让学生亲手去试一试,通过自己的猜想和验证,最后由教师给出周长与半径的关系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通过不断的启发学生去了解自己不知道,并能够质疑和验证,为新课程教学任务和目标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育的背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教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34-0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遭到了教育界的广泛批评,虽然其具有很多的优势,也为小学数学教学,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在长久的教研工作中,发现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再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甚至给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学生学习水平提升,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能够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必须借助新课改的背景,对小学数学教研进行分析,全面革新小学数学教学。在此,本文主要将新课改背景作为基础,对小学数学的教研展开讨论。

一、“师传生受”到“学生主体”式教学

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倡导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占指导地位。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单纯的认为,由于学生的思维不健全,因此必须经过自己的指导才能更好的学习知识。这种观点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逐步的将自己安置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地位,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方法,学生的“简便方法”,直接被教师否定为错误的方式,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导致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未能取得理想的成就。因此,在大量的教学失败后,新课改要求“师传生受”到“学生主体”式教学的转变。本文认为,在该项转变中,应尝试在以下几项工作中努力:第一,教师与学生站在一个平等平台上对话,应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发言,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及解题的错误部分,教师选择平和的语言及正确的知识,予以纠正,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学习知识。第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诸如分层教学、提问式教学等等,告别枯燥无聊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

二、整体式与范例式教学模式

在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普遍存在着知识点分部零散,欠缺条理性的问题。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的教材,必须能够为日常教学提供较多的帮助。零散的分部,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较强的条理性。而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复习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杂乱的情况,前后知识联系不紧密,解题方法不简便,这些都是目前小学数学教研的重点问题。为此,新课改要求,通过整体式与范例式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应对教材的知识点零散分部问题,并且在多方面来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一,例子胜似说教,一个好的例子,能够直接让学生了解知识点该如何运用和记忆,避免因教师过多解释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第二,整体式教学,讲究的是让学生在一个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小学数学虽然比较注重打基础,但其也会在数学能力提升、数学实际应用上努力。从主观上来分析,整体式教学,强调将知识集中起来,在整体上较好的把握学习趋向,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将其运用到解题后,告别传统的复杂解题。

三、生活式教学模式

生活式教学模式是指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实际活动学习数学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在要求当中,明确提到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目前,很多教师虽然在小学数学教研中投入了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也运用了很多的方法来开展相应的教学,但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在理论上比较着重,未能够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多数学生只懂得将学到的知识来应付考试,在考试结束后,学生的知识记忆会持续下降。为了能够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取得更加积极的成果,必须进一步加强生活式教学。第一,日常的教学案例,应融入较多的生活内容。例如,家长买菜、回家坐车等等,这些都是与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通过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能够让学生进一步集中注意力,知识的学习也会更加牢固。第二,日常的运算如果比较复杂,可通过利用日常生活来代替,让学生产生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感觉,告别完全理论上的计算,以此来缓解学生紧绷的头脑,便于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

四、创新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的教研工作,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再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专注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比较多元化的方案来进行。除了上述的三项教学外,创新合作学习,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和倡导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完全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处于绝对性的客体地位。从本质上来讲,合作学习也可以称为分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倡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交流学习。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科学的分组,这样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讨论学习。同龄人之间进行学习交流不仅利有于他们对知识理解,也会加深他们对知识印象,继而增强学习自主性和对学习兴趣。当然,数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当对教学目标进行简单的讲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实际的运用中,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水平来开展,可行性较高。

本文主要是基于新课改的角度,对小学数学的教研进行分析。从现有的教学成果来看,很多小学的数学教学,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实现了多元化教学,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彻底告别了过去的冗杂教学,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较多的数学知识,且学习态度较为积极。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需对小学数学开展深入研究,以此来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马艳华.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262.

[2] 柳文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析[J].才智,2014,32:89.

小学数学教育的背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质量探讨

小学时期是一个学生思维定型、提升自身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增加审美体验、提高文化素养、追求个性发展的绝佳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跳跃性最大,探索能力强,接受知识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了无比的好奇心,针对这一特征,积极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兴趣诱发教育,有百利而无一害,对一个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树立模型思想,数学是一门抽象化的学科。另外,小学的数学课程价值标准、就连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接下来,笔者就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探讨我自己的观点。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要是处在一种散漫、颓废的氛围里,就会让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若是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在努力向上,那么再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受大环境的影响而不自觉的多学一点,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好班坏班”之分,也是家长尽力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尖子班”的原因。再者,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所学知识,传统课堂大多枯燥乏味,只是将课本知识以专业的话语讲解出来,而不进行课外拓展,也不布置课后思考性作业,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就是缺乏课堂学习氛围的体现,这样的课堂一般都是沉寂静态的,师生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互动及沟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数学所教习最基础的运算规则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最广泛的,如:合理利用时间,合理计划零花钱等等,都μ岣哐生的基础生活能力起到重要作用。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举相关的例子:比如:在学习数学加法时,何以列举生活实物来出题:“爷爷、奶奶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妹妹掰了6个。 问我们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或者“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组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比如题目中所出现的“易拉罐”、“玉米”都是生活的的实物,就连出场人物也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最亲近的人物,所以这就是最接近生活的数学课堂。再比如:数学老师可以一步步引导学生:“这道题太难了老师也不知道怎么算,大家有没有什么方法教教我啊?”在学习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先画一个正方形要求学生上讲台量一下它的周长,然后询问同学能不能利用以前学过的正方形的性质来总结一下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合理的实践方式带来的是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之下,举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会让学生有更大的收益。

三、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到的是辅助作用,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中心位置,认识到这一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比如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所发表的意见,不搞“面子”主义,时刻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探索其思维逻辑,以便于更加了解学生所想,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疏导也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注意的点,时常给予学生关心,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容上,与他们谈些课堂之外的话题,不要好像下了课就各奔东西了,在交流的过程中细细体味学生的思想动向,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增加双方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在面对教师时愿意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教导,有困难时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双方如果产生了友好的关系,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会以饱满热情的态度来听讲,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势在必行。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做了一定的改革,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维也应该与时俱进,这个方法不止注重授课的内容及方式,还应注重方法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并进而分析如何令效果达到我们的预期,必要的因素的有哪些,从这个切口入手,改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形成一个新的教学思维,将数学知识牢牢的印在你学生心中。再者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始终是辅助的地位,发挥主体作用的依然是学生,我们应往“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方向靠拢,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改正以分量化,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庆正.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5,(05).

[2]韩艳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

小学数学教育的背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美术;以人为本;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17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16

如今,美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美术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能力。在小学阶段进行美术教育不仅能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应用技能和在综合素养,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小学生可以通过美术加深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还可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习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素质教育为小学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教学需要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引导小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每个小学生发展的空间,确保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不断发展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和审美能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科学编排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教学手段、有效提高教学评价、美术作品赏析等四个方面探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科学编排教学内容,体现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和学情编排教学内容,使美术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拓展,从而真正体现美术教学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改变小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鼓励小学生独特的见解,其实小学生画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参与了、收获了,才是最关键的。小学美术教学不是为了培养画家,而是为了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和观察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小学生画熊猫时,在新课引入时我会设计一段启发的话:“同学们,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有趣的熊猫,他们长得十分可爱,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入熊猫的世界,教大家如何正确地画熊猫。”这样的开场会激起小学生的好奇,有利于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同时,为了让小学生学会简单的构图知识和色彩搭配,我会让小组合作画出熊猫的轮廓,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熊猫身上的黑白花纹以及周围的竹子等景物,使整幅画活灵活现。

二、巧妙运用教学手段,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手段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小学生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趣味教学法有利于缓解课堂中枯燥的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视听能力,促进教学内容清晰化和简单化。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小学生的情况,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教学手段。我在教学中鼓励小学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校园里有很多树叶,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制作树叶画是非常有趣的,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体验到生活带来的快乐,还能够增强美术课堂的活力。当发现小学生制作的作品较为出色时,我会在全班进行展示,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激励班级中的小学生积极探索,共同进步。同时,我为小学生创设了学习园地,并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书或者画报等刊物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三、有效提高教学评价,实施多元的课堂评价方案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评价在整个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时候,美术教师一句鼓励的话可能对小学生影响深远,美术教师要规范评价标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实施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方案。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需要教师、家长的共同培养,无论在校园里还是在家里,我们都要积极为小学生创设学习美术的氛围,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意识,使他们能够从心理上喜欢美术。美术课堂评价方式具有互补性的特点,美术教师要避免教学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使课堂教学具有公平性和普遍性。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差异化评价方式,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以培养小学生的自尊心,唤醒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同时,小学美术教学还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达到灵活多变、运用自如的效果,并且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四、增加美术作品赏析,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小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小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欣赏水平,我在课堂中会适当增加美术作品欣赏环节,在课前上网查找多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或者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成果,通过多媒体大屏幕给学生播放优秀的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小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欣赏的时候,我会鼓励小学生进行作品评价,从而培养小学生的美术知识运用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美术主要以线条的感受和情趣为主,所以我设计了《绘画游戏》《我们身边的线条》等多种作品赏析活动;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美术主要以线条的基本技巧和画法为主,所以我设计了《画中的线条》《植物线条写生》等作品赏析活动;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美术主要以表现线条的艺术美为主,所以我设计了《精细的线条》《画人像》等作品赏析。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小学美术教师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唤起小学生的美术欲望,激发小学生绘画的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课堂评价方式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美术教师还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在充分肯定小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加强对个性的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