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学科教学设计要点

跨学科教学设计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跨学科教学设计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跨学科教学设计要点

跨学科教学设计要点范文第1篇

学科联动教研是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若干所学校面临的共性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两所及以上学校教师组建而成的团队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研究现场的教研实践活动,具有互动性强、形式开放的特点,能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速,为学生的能力提高助力,是区域学科教学发展的推进器和区域校本教研的发展走向。

一、“主题研讨式”联动教研

所谓“主题研讨式”联动教研,是指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课堂典型问题提炼为教学研究的主题,发动共同体双方教师的力量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的一系列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活动。这种整合两校教师资源,以及形成教研合力的联动教研方式,有利于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问题。

(一)以“联合研讨”的方式提炼主题菜单

教研形式完善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思考的是教研内容的进一步规划。从开始的各学科自己确定主题,到后来的两校共同商讨,在学期初就整体规划联合研讨活动的“主菜单”:一是“自下而上”的方式“提炼主题”。主菜单中的内容可以先从教研组的具体研讨开始(子菜单),再逐渐提炼成学校层面的核心探讨(主菜单),这种自上而下的菜单内容,有助于两校教师对问题的共同聚焦。二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提炼主题”。从学校层面整体策划大主题(主菜单),再分解到各个学科组,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小主题(子菜单),这种形式更能激发组内教师的共同参与热情。例如,求是一西溪实验学校制定的研讨大主题是“以课标为抓手,改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围绕主题,两校覆盖10个学科,共有37名骨干教师参加了联合论坛,在观点碰撞中更深入地理解课标理念。

(二)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寻求解决策略

要想在联动开课的环节对于研究主题有一定的突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每一所学校通过校本教研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寻求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有在“你有一种思维,我也有一种思维”这种前提下,在思维交互中才能产生新的智慧:一是开展分校聊天式的校本教研。学校要求联动学校的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教研组成员开展一次聊天式的校本教研活动。让每一位教师在宽松的教研氛围中说出发生在自己课堂中的“真实问题”。这样的一种方式,在于培养教师参与、介入我们课题的态度,让他们成为课题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二是创意开展BKZ式校本教研。本着跳出学科看学科和切实开展深度教研的想法,翠苑二小对联合教研形式进行了创新设计:BKZ式教研。“B”是指本学科,指文一和翠二教研大组成员,“K”是指跨学科,由于利用了周五的教师会时间,因此有机会邀请到学校其他学科的所有老师参与此次活动。“Z”是指专家引领。以数学组为例,开展了“画图,数学教学中不该黯淡的风景线”主题教研。

(三)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实现智慧碰撞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用不同的结构、手段和模式来上课,就是同一年级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上课,比较其对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的不同,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更具可比性。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可以具体探讨某一类教材的教学方法,相互学习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具体操作要点如下:一是以同一主题为核心。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只有确定这一主题,才能保证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进行比较式的研讨。二是以行动研究为基础。行动研究的目的就是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它关注的是特定情境中的特定问题,无须重视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到其他不同情境;无须关注研究变量的控制与操作。三是以微格分析为手段。一方面利用现代视听设备作为课堂记录手段,真实而准确地记录了教学的全过程,帮助教师直接从记录中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另一方面,其他教师注意在课堂中就某一主题进行观课议课,帮助上课教师从指导教师和同伴那里得到信息,更为全面地看到本人上课的过程。四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同课异构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智慧只有在不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地提高。所以,在发现问题之后,教师需要进而明确问题的关键,决定问题解决的方向;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包括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最后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同课异构中,由于教学的不可预测、对所面临的“未来”一无所知,我们可能会不断地尝试错误,通过尝试错误,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总目标分成一系列子目标,如把教学设计分为多个环节,针对某些环节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尝试,从而实现教学构想,解决教学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最终解决所有问题,呈现出一节近似完美的课。

(四)以“名师论坛”的方式实现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是联动教研不可或缺的要素,它是联动教研向纵深发展、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共同体学校对于“专业引领”要有新的解读,“专业引领”并不一定是“专家引领”,“专业”可以来自书本、理论工作者,也可以来自教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性知识。在他们学区内,有一部分教师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他们来自课堂教学的第一线,熟知教师们的困惑,并且身体力行寻求解决之道,他们的经验富含实践智慧,对教师们有很强的启发性。邀请他们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学科开设论坛,作专业引领,更贴近教师的日常教学,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二、“循环跟进式”联动教研

所谓“循环跟进式”联动教研是在确定执教年级、执教科目、执教内容之后,发动共同体双方相关学科教师采用设计、授课、研讨、再设计、再授课、再研讨……这样一种循环实践、反思、跟进的教研方式,这样的一种教研方式强调的是联动教研的过程,在过程巾学习,在过程中进步,有利于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有利于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

(一)以“邮件交流”的方式实现联合设计

“循环跟进式”联动教研耗时较长,一个循环持续一周时间,三个循环就要持续三周时间。共同体学校教师由于课务等工作因素不可能经常性地集中在一起,为了让大家能从教学设计这第一个环节就联动起来,学校采用了邮件交流的方式:一是设计“起始稿”。交流、研讨是需要载体的。确定教师设计“起始稿”(又称“第一稿”),正是为了提供一千交流、研讨的载体,让起始稿在联动学校相关学科、年级教师的雕琢中逐步完善。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活动总体安排,在联动学校内部确定一名教师执笔起始稿的设计,再在规定的时间内用邮件的方式发送到其他各联动学校。二是修改“起始稿”。各联动学校在收到“起始稿”邮件后,由教研组长集中相应学科、年级的教师进行集体研讨: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教学板块安排是否合理、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是否精当等等。关注教学预案中的精妙之处,留下备课组的体会;关注教学预案中争议之处,留下备课组的建议。再由各校教研组长执笔将集体备课中的教师发言整理成文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以邮件的方式发回给“起始稿”设计者。接着由“起始稿”设计者综合大家的建议,结合自己的认识形成第二稿。

(二)以“循环实践”的方式实现行动跟进

“循环实践”式教研即尝试构建一种更为持续、有效的活动模式,通过一段时间对一位教师某一个专题的“多轮执教”,进行反复研究,提升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能力,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能力,变独立为合作,变说教为实践,变客串为主角,变指令为参与。循环开课是让不同学校的教师分别执教二稿、三稿……在这样的一种联动教研状态下,教学设计不断地改善得到优化,教学行为不断地变化得到跟进:首先,在联动学校内部确定循环实践的顺序,确定各校开课的教师,确定各校开课、研讨的时间,确定全程参与活动的人员,确定各校活动的临时组织者。其次,要注重课堂观察和教学研讨,要以教学预案为蓝本从四个方面进行观察与研讨:哪些行动是跟进了的?哪些行动是未跟进的?哪些行动是需要细化处理的?哪些行动具有执教老师的个人风格?以“教学预案”为蓝本是因为这一教案是集中联动学校许多教师建议之后的综合化的成果,关注了教案就等于关注了集体的思维成果;关注“跟进了的行动”是为下站的执教者提供继续操作的范例:关注“未跟进的行动”是为下站的执教者提供实践探究、行动跟进的余地;关注“细节的处理”是为了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娴熟地掌握课堂教学技能;关注教师的“个人风格”是为了彰显教师的个性。循环开课的目的不仅在于求同,也需要求异。

(三)以“集中研讨”的方式实现“深度反思”

通过持续的联动教研,到活动临结束时,参与全过程的教师们再回过头去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时,会有更深刻的体验。对于教学中的焦点问题、难点问题,老师们有什么困惑,又有什么好的想法?在联合教研活动中,共同体结对学校还采用了沙龙研讨的形式。两个学校的学科教师围坐在圆桌边,一起探讨,智慧分享。当联动教研到最后环节时,他们更应跳出具体的课例,反思行动的过程,寻求建构些新的操作行为,用以指导以后的课堂教学。

三、“精品展示式”联动教研

所谓“精品展示式”联动教研,是指在确定执教年级、执教学科、执教内容的基础上,发动共同体学校双方教师的力量从设计、磨课、展示三个阶段全程参与的一种联动教研方式。

(一)以“联动备课”的方式整合设计方案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是集合众人的力量进行教学设计,是开好课的前提。在联动式教研活动中,为了让更多的教师来献计献策,主要采用“校本备课一联动备课一个性化综合”三个步骤。所谓校本备课,即在确定开课内容之后,先由联动学校的相应教研组组织校内的相关学科教师进行集体性备课,并确定一位教师作为“主备”执笔拿出代表自己学校成果的教学预案。并且附上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供交流之用。所谓联动备课,即在确定的时间、确定的地点,共同体支援学校的教研组长和受援学校的主备教师集合在一起围绕规定的执教内容谈一谈各校教学预案的板块设计、操作方式及设计意图。所谓个性化综合,即每一所学校在教学设计上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独特之处,如何来整合?我们认为最好的教学预案并非全在于它设计的周全,操作的独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合执教者的教学风格,因此,在各校主备教师充分展示各校的教学设计优势之后,由本课内容的执教者自己去整合。

(二)以“异地磨课”的方式借助人力资源

“请进来指导”和“走出去请教”是教研活动的两种重要形式,但“请进来指导”往往局限于请进来一两名教师,而“走出去请教”往往能获得一大批教师的支持:一是异地磨课。西湖区七对联动学校各有特色,但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学军小学一转塘小学是最出色的。他们学校的教师有一大批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他们的校本教研活动始终处于一种高位的运行状态。学校把磨课活动放在了转塘小学,由开课老师进行异地磨课活动。所有参与联动备课的教研组长和教师一起到转塘小学参加活动,同时邀请转塘小学更多的教师参与听课研讨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本工专家”,一起来参与磨课活动。二是重新设计。通过异地磨课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必须要把这些信息通过自己的处理落实到新的教学设计中去,必须化成自己的实际行动。学校请本课的执教者进行二度备课,将异地磨课中处理得比较好的环节继续保留,将异地磨课中出现问题的环节结合听课教师的建议进行重新设计,

(三)以“公开展示”的方式实现成效检验

跨学科教学设计要点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80-03

当今世界,社会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发展的战略要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由此可见,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创新人才的培育关键在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的有效导引。学生是不是能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本身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的方法。

高师院校是教师培养的基地,其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其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培训理念、教育方式无不影响着未来教师的素质。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高师院校的已有资源并积极调动一切可利用因素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教师是高师院校必须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高师院校师范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淄博师专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通过系统地分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讨论,以期对高师院校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供指导性意见,让学生在成长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对新时期高素质创新型教师的要求。

一、小教专业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一)对教育创新能力的认识

在对教育创新能力的认识上,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被调查者能够理解“教育创新能力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这一概念,但对教育创新的内涵认识还不够深入;能够认识到教育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师范生参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种能力是职前和职后教师都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教育创新只是在职教师的职责,与在校师范生并无太大关系。

(二)对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

在这一方面,大部分被调查学生能够意识到教育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缺乏主动培养自身能力的行为倾向。很少一部分学生愿意对所学专业的理论书籍做深入思考。将所学理论用于剖析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学生比例少之又少。就被调查的小教专业的师范生来说,他们虽然在主观上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但却认为教育创新行为应该是就业阶段的行为,因此在校期间并没有主动的小学教育实践行为,缺乏实践的能力和方法。

(三)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

在影响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这一问题上,数据表明,被调查者所在院系都举办过教育科研类的活动或比赛,说明院系对师范生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环境的营造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但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奖励,说明学校对鼓励培养学生教育创新能力的机制已经建立,但仍需不断加强。

在学生教育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从调查数据的分析来看,大部分教师意识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因此会注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但部分教师的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不注重学生的参与。另外,大部分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注重学科间知识的关联,说明大部分教师意识到了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并能够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科教学。但这一数据也同时表明,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和跨学科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意义所在。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并能够意识到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对师范生的重要性。在校期间,许多学生能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创新活动,愿意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但创新精神和毅力远远不够。在创新意识产生后,不能始终保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精神状态,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放弃创新活动。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为师范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和一些有效的途径,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充足的实习见习的机会。但其整个评价体系并没有突出师范特色,大部分课程的评价体系也没有体现出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指标,学生缺乏创新活动的动力。忽视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小教专业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对于小教专业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我们将其大致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其中主观因素是指学生对自身教育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指环境因素,其中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起关键作用的是学校环境,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学校环境因素对学生教育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主观因素

1.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在教育改革实施以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开始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课堂的参与度都有了较大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但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行为还是比较缺乏。以小教专业的师范生为例,他们虽已普遍意识到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性,也希望能通过对专业理论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来达到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本身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学习的依赖心理太强,缺乏主体意识。

2.师范生的创新情感。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加和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小教专业的师范生本身思维力、想象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敏捷,也不断会有新的想法产生,但进步的同时也会受自我意识的阻挠,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和观点,容易形成单一思想,不利于自身合作能力的发展。

3.师范生的创新意志。调查显示,小教专业的学生有教育创新的愿望和热情,但却缺乏明确的教育创新的目标,很难清晰地了解自己要做什么,自然就不会有具体行为的产生。另外,具备明确的教育创新目标,可以为学习行为指明方向,但要获取最终的成功,还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但当代大学生与以往有所不同,大部分人从小是在家长的溺爱下长大的,畏惧困难、缺乏毅力的情况比较常见。

(二)客观因素

1.教学内容陈旧,视野狭窄,教学方式单一。从课程内容来看,有些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几年来都不曾发生变化,没有前沿性知识,也不能反映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视野狭窄,把培养小学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唯一目标,学生学习的知识、参与的活动都被局限于特定的框架内,忽视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关联。教学方式仍然以大班授课为主,过大的班级规模限制了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课堂仍旧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机会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切实的能力。

2.创新能力培养环境缺乏。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在营造创新环境的力度上还不够,没有形成定期的学术讲座,学生能参与的学术活动并不多,各类社团虽然数量不少但缺乏规范,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机制比较僵化,对学生纪律、学习方面要求过严,不灵活、不开放。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个性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过于同一化,学生缺乏自觉意识,批判能力较差,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1]。

3.教育评价体系的制约。虽然以综合测评来对学生总体素质做出评价,但综合测评仍以学生成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成绩也主要以书面的衡量方式做出评定,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能力状况,导致学生片面追求书面成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另外,这种评价机制具有同一性,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无法真正实现评价的公平性、开放性和多元化。

三、加强小教专业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深化教育改革

小教专业师范生的培养有普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般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对小教专业的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又要结合其自身的特质。

1.更新教育观念。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适时地改进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更新落后的观念,改变不适应时展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在教育价值观上,要将“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的观念转变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为社会培养未来的教师,不仅是为推动教育的发展,也要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幸福感的满足。在人才观上,要改变以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观。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能够按自己对创新的理解去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创新行为、创造性思维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教育质量关上,要改变以往以记忆知识为主导,通过考试为目的,以终结性评价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优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要适应时展的要

求:“高等教育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继续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2]要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就要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

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综合性的知识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多维视角,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另外,改进课程体系还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适时地了解课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为学生向纵深方向研究专业提供了可能。开设选修课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以专业课程为本,辅之以学生自身兴趣所在的选修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优化其知识结构。

3.开展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课程内容应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将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和概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另外,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就要在教学中选取最有效的、最新的、最贴近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工作任务的模拟训练,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

在教学方式的变革上,要改变以往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注入式教学方式[3],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自学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多元化的求异思维。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主张创造性地设置情境,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实践教育理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当学生不满足于重复性学习时,便会主动走向创造性学习。

(二)营造创新环境

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已具备成长的自觉性,因此,就不能把学生单纯地划定为“教育对象”,而应该把他们视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致力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的构建,让学生在整体的创新环境的熏陶下培养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氛围。学校要在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科学报告会等;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学习形成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多重视角;指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帮助其掌握科研方法,培养科研意识;充分利用校园各类宣传媒介加强创新教育的宣传工作,如学报、校报、墙报、校园广播等;还可以通过班会、辩论等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探讨,拓展思维。

2.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平等、亲密、融洽、和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有意愿随时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质疑教师的教学,只有在这样一种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激发。教师要善于将课堂交给学生,将学生推到思想风暴的中心,并适时加以调控;善于创造情境,让学生成为情境的体验者,去经验教学过程,从而将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内化。另外,学校要允许学生个性的突出,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科学地加以引导,使学生的个性真正成为他们的长处。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师范教育必须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这是学生理解理论,掌握理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才能从教学实践的反馈中获取新的观点和思路。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欲望,同时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更好的理解与运用教学理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