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学家们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存在着三个本质性的差别,即决策机制不同、协调机制不同和激励机制不同。决策机制不同是指计划经济的选择或资源配置是由至高无上的政府机构做出的,而市场经济的选择或资源配置则是由成千上万的个人分散地独立做出的。协调机制不同是指计划经济的存在与运行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等级制度,自上而下以一种命令的方式来贯彻落实,而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是由一个统一的价格来调节千千万万的分散个体,使它们达到一致。激励机制不同是指计划经济是以集体利益为中心的,强调“大河没水小河干”,而市场经济却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强调“小河有水大河满”。例如处理同一件事情,采取计划经济和采取市场经济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同是医院专家门诊挂号价钱的问题,如果采取计划经济,即政府做出规定:为了使经济条件不好的人也能看得起专家门诊,医院的专家门诊挂号费不得多于14元。这样,无论大病小病,人们都想去看专家门诊,而专家的看病热情则急剧减小,就出现了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政府可采取三种不同的手段方法。一、采取分给指,由挂号处人员决定将票号分给谁,但是在此过程中,会出现挂号处人员受贿的现象,损坏的还是人民的利益。二、采取排队制,即按次序挂号,每天售出一定量的票号,直至售尽为止,,这样,人们便都不去工作,来到医院排队挂号,浪费了时间和大量的人力资源。三、会出现“黑市”,不法分子将14元的票号以100元的高价卖给看病的人,从中获取高额利润。但如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放手不管,医院会自己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医院便会迅速降价,而一旦供给小于需求,医院又会相对的提升价格,在此过程中,医院不断地在寻求一个经济平衡点,直至供求相等,便实现了经济最大化。原来存在的种种问题,便自动消失了。
经济制度是一种根本性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总体方向,十分重要!
市场经济,是目前我国所使用的一种主流经济体制,这个体制也叫做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与上个世纪由国家来主导的计划经济比较, 这种经济体系完全由当下的市场经济完全是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体制来引导的一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是一种新的方式途径。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农业已经退出在社会经济中的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 而转变为工业变成市场经济中最有影响力的霸主地位,因此在市场营销的影响下,市场具有的普遍性,使得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演变。市场经济的特质包括自主性, 竞争性, 平等性, 开放性,有序性。如果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民商法, 可以是社会稳定发展和提高经济水平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关系反映了社会财产和人身之家的关系。本文将对市场经济特质决定的民商法的品格进行了阐述。
二、市场经济特质
市场经济包括一下几点: 一是,经济特质的政策性是建立在经济特质调整方式的政策性之上, 而非经济特质本身的政策, 主要在于法和政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二是,和传统的民商法相比较,经济法之所以能够很好的克服市场主义极端的独特优势, 是由于经济法的政策性,因为法律是一种日常的、不变的行为规范,而政策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因事设策和因时而动的作用,进而比较灵活。在经济特质的影响作用下, 法与政策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交叉点, 经济特质要想能够发挥法与政策的双重优势, 必须能够看到现实的利益关系,不但不会因为法律的滞后性而难以有效约束,而且也不会因为政策的过度灵活性而使得相关主体丢失对预期的把握度。三是,法律建立的前提就是社会, 这个作为我们对法律的认识必须是把此作为法律的上层建筑。法律应该体现出由社会普遍的、由所需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因此, 我们必须清醒地体会到任何法律从根本上都是要满足其所在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必定要迈向某个确定的方向。我们能够排出不需要一直遵守法律与政策的传统要求, 以及受法学的纯粹性迷信观念的影响和作用。要发挥出经济特质机制的入口的公平、实际、对等的创新作用。
三、民商法的品格
( 一) 民商法的多极化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物之种类及其区域分布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商品经济的范畴之内, 物体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作用之间的差别, 生产力发展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水平之间的差异, 导致人类之间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别,社会生产的体量差异,生产的分工形式差异,最终使得社会在各个阶层的利益的划分也就不同。综合原因导致, 其市场范围不可保持和谐统一,管理模式存在区别,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复杂化,导致经济性质也存在质的区别,所以, 我们可以得出, 市场经济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经济综合体。这种经济特质也就必然决定了民商法具有多极化的品格。
( 二) 民商法的互换性
商品是用来相互换取所得的劳动物品,而进行商品和劳动力交易的场地就叫做市场。市场经济是各种不同民商团体相互之间的商品或劳动力的相互交换的一种必然互换的经济,其互换的要素包括流动资产和不流动资产,实际物品和其他等,还包括与知识有关的产品和某些人的人身利益。市场经济之所以被称为契约经济是因为,商品的交换都是通过契约的模式进行的。目前,伴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完善,使得互换的要素和领域不断随着时间进一步的增加扩大, 数量与日俱增, 进程也不断的在加快。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has become a hot topic. Then what content of statistics innovation? Obviously, considering these questions is important to reclaim statistics business in the new century. Therefore, the brief discus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our country statistics innovation system is given.
关键词:统计创新;特点;建立
Key words: statistics innovation; feature; establishment
中图分类号:C82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010-01
1不同发展阶段统计的特点和要求
1.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统计直接为我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贡献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和产品。为适应当时我国经济实际情况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统计直接服务于计划管理,统计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资料,保证了指令性计划的制定和贯彻实施。为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统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统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统计部门及时提供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信息。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统计信息是管理现代化社会所必须的最基本的信息。如果没有统计部门及时提供大量的准确的经济信息、科学咨询和有效监督,党和国家就难以对宏观经济进行决策和调控。从宏观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工作比计划经济时期更重要、难度更大。从微观上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需要了解市场;把握市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这就必须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大量地拥有市场信息。因此,促进社会经济信息的流通和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重要特点。
1.3 加入WTO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对外开放对统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化,统计对象也日趋庞杂。在国内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中,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进一步发展,而“三资企业”也将迅速发展,从而使统计工作日益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股流动与资产重组加快,不同国别,不同所有制经济常投资于同一企业,产权混合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显然光靠那种多年不变的机械求全的统计报表制度和简单肤浅的分析处理是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统计的要求的。
2加入WTO后统计创新体系的建立
为适应加入WTO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应对面临的挑战,统计作为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工具和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突破迄今为止统计的时空限制,进行积极创新。
2.1 统计理论创新
统计工作以统计理论作指导。传统的统计理论以统计指标为主,忽略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统计分析理论停留在统计指标的简单界定和计算,缺乏宏观定量分析和宏观模型分析,量化分析停留在较低处理层次。统计理论多来自原苏联模式,国民经济核算口径、计算方法与西方经济核算体系存在较大差别。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统计理论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但仍然不能适应加入WTO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因此统计创新应该以统计理论创新先行。统计理论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西方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更能反映市场,贴近市场。
2.2 统计体制创新
统计体制创新的关键是理顺关系,政企分开,运行机制市场化,要把政府统计和作为信息产业的市场统计分开。政府统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政府,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履行“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而作为信息产业的统计,直接服务于各地区、部门、企业和个人,即服务于市场,主要从事信息产品的开发、生产、传播和使用。
政府统计以市场统计为基础并高于市场统计,市场统计服务于政府统计并侧重于市场。政府统计要按照国家关于机构改革的要求,建立高效精简、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统计管理体系。而作为信息产业的市场统计,则采用公司机制运行,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建立精简的管理机构和市场化的统计运行机制,如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统计测算与分析公司、统计模型预测与决策公司等。
2.3 统计方法创新
传统的统计方法是统计指标的简单运用。统计方法创新应着重于统计分析、预测、决策方法的创新。实现多学科方法交叉运用,引进西方经济统计分析的最新成果和方法,在深化综合指标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分析、抽样推断、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大量运用数理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多元分析、博奕分析等,加快现代数学理论方法在统计中的应用,从侧重于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分析向在定性分析基础上侧重于定量分析转化,大量利用现代数学理论、方法、模型和先进的计算技术解决统计问题。
2.4 统计技术创新
统计新方法的实现和统计任务的完成依赖于统计技术的不断创新。统计技术属于高新技术,目前我国统计技术与发达国家统计技术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我国统计技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高新计算设备、高级统计软件开发、网络技术装备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少,对西方统计技术改造和国产化程度低。这种现状直接影响我国统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统计方法的创新能力以及与国际统计市场的对接,导致我国统计的国际竞争力低下,在当今信息社会,统计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制度主义;社会转型;大集体工人
制度主义范式认为经济机制嵌入于制度背景之中,个人的社会行为、获取社会资源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本身的产物,要把不平等现象放入到具体的制度环境中考察其形成机制。本课题组于2008年9-10月间对某市厂办大集体和市属大集企业工人进行了访谈调查,尝试以制度主义范式分析大集体工人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状况。
一、国家政策界定了大集体工人群体的身份
安德鲁・沃德的单位依附理论指出国家社会主义按计划通过单位分配资源的方式造成了工人对单位组织的依附。1978年,国家开始制定政策兴办大集体企业解决就业问题。按照当时的资源分配政策和机制,全民企业工人的子女构成了厂办大集体工人的主体,这体现中国社会文化下特有的先赋原则,是中国政策制度和文化制度形塑社会群体独有的力量。这个政策对大集体工人的身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他们被框定在这个政策框架中,在再分配经济中没有任何流动的机会。
二、大集体工人与国企工人的差别待遇
沃德曾指出,公有制下产权的模糊性使得单位的分化并非由盈利能力来决定,而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地位的高低决定其所属单位地位的高低(Andrew,1995)。
从调查中可知,大集体工人的工资、奖金和各种福利待遇一直都比全民工人的低。20世纪90年代,针对国企“下岗职工”设置的3条保障线和一系列的再就业扶持政策,又一次把国企工人与大集体工人做了区别对待。2005年,中央提出“认真落实各项扶持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并把实施范围扩大到集体企业下岗职工”(,2005)。而今天,在买断工龄补偿上国企职工和集体职工的差别一直存在,以辽宁省为例,国企工人买断工龄补偿金为每年700-800元,而大集体工人的为每年320元左右。中央直属、省属和市属企业的厂办大集体工人在经济待遇方面也存在着差别。单位地位的分化直接影响着集体工人地位的分化,这一经验事实又为沃德的地位分化理论提供了佐证。
三、制度界定了大集体工人向上流动的机会
对于这种制度安排,大集体工人经历了从最初的“浑然不觉”到后来的“无可奈何”。“当时把您安排到大集体企业工作,您有什么想法?”其回答代表了大部分大集体工人的想法和状况:“我是81年参加工作的,当时参加工作也没考虑什么集体、国营的,反正是个工人,再说全民企业不面向社会招工,主要在技校毕业的学生中招工,再就是部队转业安排和子女接班。我们没啥文化,能进来就成,没啥感觉。现在更没啥感觉了,都快内退了。”当问及“你和你的同事们想过改变这种现状吗?你们有可能转为全民工人吗?”一位访谈合作者的回答表明了这种制度安排对大集体工人流动的限制,“没有想过,想也没有用,这是个人左右不了的,不可能从集体职工变为全民职工。”“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安排”,人们已经习惯和深信不疑自建国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的价值理念和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安排,并无条件服从。
大集体工人向上流动的机会被企业用工制度严格限制,对大集体工人的激励机制就是“以工代干”,这是集体工人在大集体企业内部唯一的向上流动机会。“开始时我也是工人,后来自己学了经济管理专业,获得了大专学历,提干做管理人员,后来当会计,是‘以工代干’。还有就是工作干得比较好的,可以‘以工代干’。但是‘以工代干’的集体工人数量很少。”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对接的方向上,大集体工人是否可以寻找到改变自身命运的向上流动机会。一位张姓的调查合作者回答比较有代表性:“1986-1987年改革,实行市场化后企业的生产状况就不好了,没活干了,也不开资了,我们就到外面找活干,也只能干像扫地、开电梯、打零工这样的活。学历低、在厂子时(掌握)的技能单一,离开这个厂子,到别的地方用不上。在工厂里对外面也不了解,也不知道怎样去干点别的,就只能扫地。男工人就更惨了,他们文化低,打工也没人要,他们太苦了……”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使他们也没有任何可用的进入市场体系中安身立命的人力资本。
四、大集体工人对自己命运的看法
维克多・尼的市场转型论指出,从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然伴随着权力从再分配官僚转移到从事市场交换的直接生产者一方;报酬也将与个人的功绩直接挂钩。这意味着人力资本的经济回报上升,权力资本的经济回报下降。但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权力并没有按照人力资本的经济回报上升规则从再分配官僚转移到从事市场交换的直接生产者一方,权力依然在旧体制的官僚之间游走,权力资本的经济回报依然高开,那些直接生产者又一次被无情地抛向了社会最底层。
以市场为基础的分层机制失灵的原因是中国社会转型始终由中央政府主导,这种政体连续性表现为强有力的制度因素透过市场机制影响着社会分层,全民工人、农民工和大集体工人被国家的政策严格地界定着,大集体工人对自身命运的看法也经历了认同、抗争和无奈的认识过程。
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人较为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政治待遇,让集体工人对自己的政治身份感到自豪,尽管在经济待遇上与全民工人有差别,但是国家政策一再强调集体经济也是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集体工人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也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大集体工人对这种制度安排是基本认同的。在经济转轨中的部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工资收入不稳定、工作岗位难保,大集体工人的境遇与国企工人相比更糟,他们开始了不同形式的抗争: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在企业内部改变自身的境况。
访谈中,一位崔姓的调查合作者这样描述其自我奋斗之路:“虽然我通过提高学历‘以工代干’当了会计,但不可能从集体职工变为全民职工,我们一开始身份就不一样,不可能转变。在传统产业中的工人连件衣服都舍不得买,省吃俭用。一想到这么多年拼死拼活地为工厂干,付出的很多,超负荷工作,到头来挣那么点钱,报酬与付出不能相提并论,真是心理太不平衡了。报酬与付出是不平等的,医疗问题是一个后顾之忧……全民与集体差别短时间内不能消除,再干没有价值了。”
这是一个遵循着“新自由主义”经济理想,通过提高自身人力资本,改变命运的典型路径,可是在国家制度框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这种努力也只能局部改变生活境况,而不能根本改变大集体工人的命运。
由于年龄大、低教育程度和有限技能,这些工人在非国有部门根本无力和年轻工人或农民工竞争。曾经以为在计划经济体系中的这种生活可以安稳过上一辈子,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把他们带入了一个阶级冲突、道德困境和经济混乱的境地。国有企业被指责为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包袱”,而大集体企业又是国有企业转制的包袱,他们要求从公有制体系中被“甩掉”,他们被要求从“企业人”转为“社会人”。而对于这种种指责和命运的突变,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
一位张姓的调查合作者表达了大部分工人的看法:“计划经济时期,产品按计划生产,产品销往各地,畅销全国,企业的效益很好。改革实行市场化后,1996-1998年开始企业的生产状况就不好了。……就大的制度而言,我们工人水平低不知道好坏,可是就我们企业当时的状况,不能说是体制的问题,主要就是领导借改革之机腐败,他们一批批的换领导,来一批领导捞一把,把企业都给捞光了。”
一位张姓的调查合作者谈到:“工人对企业的这些领导有意见。群众也不服,就往外撵他们,把大门关了,不让他们进门……没解决任何问题,办有人接待,态度很好,但是没用,政府没有钱,有什么办法呢。”
五、结束语
今天,国家政策依然形塑着国企改革的步伐与实际方向,这个过程中大集体企业和工人也当然在国家政策形塑之列。2005年底,中央政府明确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一些厂办大集体企业停产、职工失业,已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厂办大集体企业又成为历史的包袱了。大集体工人将要面对的又是什么?访谈中工人们谈到,他们已经知道了中央政策的基本精神,但是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方案,他们就等方案出来再说。无论是分离、买断、提前退休,他们不希望政府再把他们看作是改革的“包袱”,他们希望政府能够给他们曾经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一个公平的回报,他们希望他们的晚年能够衣食无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参考文献
1、林克雷,陈建利.当代中国分层研究中的制度主义范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5(1).
2、.政府工作报告[R].2005-03-05.
3、Andrew G.Walder.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5(2).
4、Nee,Victor.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9(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逐渐走向市场化。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讲的是统招统分,在人们眼中,进了大学就等于端了“铁饭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后,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以及这些措施所带来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转变。如教育制度改革,上大学不像从前那么难,使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国家机构改革,大批人员下岗分流,这不但压缩了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接收指标,同时也造成了更激烈的岗位竞争。因此,大学生需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大学生需要转变的就业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转变“铁饭碗”的就业观念
当前,大学生选择职业时,绝大多数都是把“饭碗”的保险置于首要地位。选择工作以户口、住房为基本条件,非大企业或旱涝保收的事业单位不去,把能够发挥专长,成就一番事业放在脑后。实际上,在当今实行市场经济之中国,追求毫无风险的就业岗位,虽不算是一种空想,起码也是不现实的。我们按市场经济规则走向社会的新一代大学生,必须彻底破除一定要端“铁饭碗”的保守意识,要有开拓创新的魄力,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树立敢于承担风险的就业新观念。
二、 要转变“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大学生分配到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一干就是一辈子。这样一种一生只有一次择业机会的就业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还试图寻找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始终一成不变的工作,是很难找到的。如果这种工作很容易找到,那么,这样的国家和民族也就没有希望,必定会被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所淘汰。所以,大学毕业生要有先就业,再择业,最后创业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挑战自我,超越自我,重塑自我。
三、要改变“抓大放小”的就业观念
有些毕业生只想到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去工作,而不愿到个体私营经济或乡镇企业去就业。要说明的是,目前在我国三资企业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而且许多省市的乡镇企业纷纷与外商合资,这是一个相当广阔而大有作为的天地。
据了解,为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就业,我国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规定,已解除了毕业生的后顾之忱。另外,随着住房分配的货币化和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业与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差别会趋于消失。想在市场经济中有所作为的大学生,应该放宽自己的择业视野,使自己有更大的选择余地。目前,在广东省异常活跃的三资和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里面存在着庞大的人才缺口。“人才紧缺,找人难”是这类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这类企业通常薪金较高,用人机制灵活,刚走进社会的大学生在这里更易得到锻炼和发展。北京市的毕业生需求信息也表明,三资企业、个体和私营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在逐渐增加。
随着新一轮创业热潮的掀起,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非国有企业经济成分的迅速发展,又将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空间和发展机遇,广大毕业生应充分认清新的就业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调整过高的期望值,主动面向基层,面向三资、乡镇、非公有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