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三农”问题,解决

    近年来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不少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农业发展?缓解了农民贫困和改善了农村条件,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 真正解决,并且大有随着形势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棘手的趋势?这就使这一问题继续成为 阻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与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是农民问题,所以笔者认为, 从根本上讲,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将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认识到这一点,无 论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对推动小康社会的建立,以至于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都 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意义?

    一?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首先,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我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总数已19亿,其中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此外,我国人口每年大约又以1300万左右的速度 增长,且绝大部 分在农村?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以及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使我国人口以低级劳动力为 主体,并且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根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受初中教育的统计分 析,农村比例分别19.5%?8.0%和5.0%,这种结构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质普遍不高?中央早在20世190年代就提出了“科 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但多数地方尤其是农村落实极为不力,致使我国农村劳动 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以小学文化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很少?据全 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公布:2000全国5614719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占14.01%; 小学文化程度占42.15%;初中文化程度占38.04%;高中文化程度占5.07%;中专文化程度占0 .57%;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16%?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与此形成 鲜明反差的是,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目前已达到12年以上?农村劳动力科技 素质低,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 与薄弱?

    再次,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投入机制不活?农村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建 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但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较少和“以 县为主”投入与管 理的农村教育体制,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整体推进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国人力资源不能充分 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多年徘徊于2.5%~3%之间,低于 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在如此少的公共教育经费中政府又将经费更多地投向基础好?容 易出成绩的城区学校,能够分给农村教育的经费更是少得可怜?一些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够合 理,尤其是新形势下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有些地方长期拖欠教师工 资,中小学日常运转经费和危房改造?校舍建设所需的必要资金得不到保证?加之我国农村 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说办学定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近 几年招生难? 办学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

    二?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造成农村发展的滞后?这不仅表现在农村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整个 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也严重脱节,由此造成农村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不仅突出,而且尖锐? 首先,教育落后带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泛滥,不少曾经 销声匿迹的愚昧腐朽的习俗和恶习又冒出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生活?其次,农 村基层组织瘫痪?半瘫痪?由于群众民主意识淡薄,制度建设迟缓,现阶段许多农村基层组 织瘫痪?半瘫痪,连群众会议也开不起来,有的地区情况更严重一些?社会秩序不稳定, 反过来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村产生众多问题的重要原 因,已经引起中央和地方的忧虑,成为一个亟需根本解决的严重问题?   第二,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年限短,农业职业教育 普及率低,而且多 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态度?据统计, 20世190年代我国每年产生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只有30%~40%得到推广,10%得到广 泛应用?这就使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一直在42%以下,而美国?日本和欧盟国 家和地区却都达到了70%~80%?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较差和由此引起的农业科技落后,造成 “科教兴农”出现了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三个断层”,这说明这一问题已成为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强大制约因素?  第三,制约农民生活的改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极和新 兴产业兴起,社会 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 ,低素质劳动力就业领域越来越有限,这将给农民转变为市民增加难度?如果这部分农民进 城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工作岗位,或没能得到和市民相当的劳动报酬,又没有一定数量的货 币积累,就会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从表面上看这部分农民是进入了城市,但是从享受城 市文明,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及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角度看,这部分农民并不能算是真 正意义上的市民,只能是我国通常所说的农民工而已?因此,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教育和 技术培训,从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科技素质,使他们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 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最终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 的地位,收入水平才能得到持久提高,也才能逐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首先,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 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第一,加快农村城镇化 步伐?200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38%,不仅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就是比世界平均水 平还要19个百分点?当前,农村城镇化 水平滞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慢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慢的症结所在?所以今后要逐步提高农 村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样,可以通 过带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和农民收入水平增长,来更好地开发利用农村 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第二,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农民流动的桎梏?以户籍制度 为代表的各项歧农政策在城乡之间竖起一道屏障,农民不能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农民被束 缚在原本就很狭小的空间内,这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力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因此,要尽快改革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的各项不合理制度?此外,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保 障制度,这样农民的生存问题不再仅仅依靠土地,使农民愿意离开土地转变为市民?第三, 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 科技兴农方针,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产业化 经营是深化农业内部就业,解决当前农村富裕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开发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它 能使农村富裕劳动力形成可靠的职业转移,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其次,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优生优育?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 优化人口结构为宗旨的计划生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特别要加强农村 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同时,还应该帮助搞好人口优 育工作?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经济发展 城镇

党的十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一、城乡一体化概念及研究内容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

城乡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是我们一直关注度较高的民生问题。城乡在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调整城乡差距的发展,实现一体化战略是一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人民的共同努力。

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内容主要着重在于城乡总体发展,城市的工业发展,以先进的技术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工业和农业,以及城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领域,以工业促进农业,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的战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写作,使得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从而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使得城乡共同发展,经济共同增长。

二、城乡发展的现状分析

城乡发展的现状,最明显的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的各个方面的差距,以及对于居民收入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城乡发展所产生的差距,是历史长期以来发展所影响的,经济区域发展较为先进的地方,经济与文化等的各个方面都较为先进。城市发展较为迅速,居民整体素质以及城市的经济增长都较为迅速,家庭教育也要优于农村。而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居民整体收入水平要低于城市人口。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题地位,同时强调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充分激发农业生产潜能,并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

城乡发展存在着差距,无论是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其他方面,都是城乡发展存在差距的明显表现。我国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兼顾城乡发展,使得城乡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均衡发展,使得城乡共同进步。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长期影响着我国城乡的共同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农村整体的增长,更需要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长期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需要适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相应的二、三产业,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总体增长。

三、影响城乡一体化因素分析

城乡一体化战略是我国一直关注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是哪些因素不利于一体化的进程。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不利于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结构体制。城乡二元结构,呈现出了城乡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城乡发展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模式。城市发展较为迅速,而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较为缓慢,与城市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最后,表现为城乡差距拉大,城乡发展不协调,尤为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是长期的历史发展以及现实原因造成的,都是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因素。城乡二元结构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是城市与农村协调同步发展,但是在长期发展以来,城乡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多的实践与政策来协调城乡发展。

(二)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多的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相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的经济发展则注重第一产业的发展,长期的农业经济使得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农村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协调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农业化的发展,以城市的发展进步带动农村的发展进步。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带动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发展所存在的差异性的表现。

(三)城市与农村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城市的产业结构较为多样化,以工业和第三产业等的发展为依托,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进步。而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则长期是以第一产业的农业发展为主,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的经济发展长期致力于农业的发展,而对于农业技术的投入力度还应增强,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现代化农业,不断创新农业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

完善城乡一体化,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政策上投入较大的方面,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城乡一体化,同样也是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三农问题,是我国一直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顺应城乡发展的时代特征,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最终促进我国城乡发展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永岳.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

[2]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

[3]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

[4]陆学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分析与实现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06).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第3篇

千灯作为苏州市城乡综合配套改革23个先导区之一,近年来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走在了全昆山、全苏州乃至全省前列,成为昆山展示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果的窗口乡镇。下一阶段,我们将通过学习贯彻十精神,进一步深化认识,尽快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新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积极构建与现代化经济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持续增强产业实力,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成效。不因追求发展速度而放弃发展质量,通过持续的加快发展来解决发展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在保持经济增速不降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让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的新生动力;在坚持工业主导的基础上,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在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不断盘活存量、挖掘增量。有效提高亩均效益,降低单位GDP能耗。

我们将重点围绕“高”和“新”做文章,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主导化,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发展层次。一方面全力主攻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一城一村两园”等载体,筑巢引凤,着力提升产业的集聚水平和发展层次;另一方面加快提质传统产业,抓好技术改造、人才引进和产学研联合,加快电路板等产业升级。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快产城融合、产业融合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力争到2015年千灯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0%以上。

二,积极构建与现代化生活棚适应的服务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可行的实现途径,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全力抓好民生建设,更加注重实现发展成果的惠民与共享,不断加大民生建设的投入。坚持“把最好的土地留给农民。把最大的利益留给农民”的理念。加快推进农户拆迁和动迁房建设;加快统筹配置公共资源,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老百姓迫切关心的民生问题。增强对农村的扶助力度,丰富增收载体,加速抱团发展、融合发展;不断加大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投入,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普惠于民,让更多的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劳有厚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

我们将力争在3年内全镇再建动拆安置房80万平方米,使城镇居住化率达到90%,城市化率达到85%。着力运作好村级资产经营公司,进一步扩大村级入股和分红比例,重点抓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加快同四新村等老小区、景唐路等镇区主要道路改造;尽快启用华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淞南小学、扩建石浦中心幼儿园,实施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工程,尽快启用残疾人托养、老年人日间照料等功能设施。进一步夯实民生改善基础。

三,积极构建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功能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发展活力。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生态人文,更加注重功能要素集聚与人文内蕴塑造并行。以昆山南部中心城市为总定位,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建设,着力集聚金融、行政、商贸、文化等现代城市要素,以功能载体来拉升城市功能。同时,在注重外部形态延伸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的文化深度、人文厚度和生态密度,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铸造现代文明、建设和提升生态文明,对外提升文化之乡、生态之乡的知名度,对内强化先贤文化、绿色发展的引领力。

我们将努力实现古镇、新城和石浦三区联动。既要突出现代元素,尽快完善华美达酒店、金融街、大润发商圈等城市功能载体,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也要突出文化元素,牢牢抓住亭林故里、昆曲故乡以及历史文化名镇等资源优势,加快实施道德提升工程,全力打造道德高地,进一步擦亮“金千灯”品牌;更要突出生态文明,加快建成以中央公园为核心,街心公同、生态停车场为布点的城市绿化体系。

四、积极构建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实现人的转型,更加注重管理理念和管理举措创新。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社会化、人性化、智能化管理的网络;积极调动党员、居民共同参与,不断探索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正确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更多地把财力和精力投入到服务配套建设上来,重点抓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潜移默化地提升老百姓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型社会关系。

我们将重点实施拆迁农民市民化工程和外来人口融入工程。积极推广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加快智慧社区建设;进一步扩大镇属物业管理覆盖面,着力提升拆迁小区、老小区物业管理成效;继续抓好社会矛盾预防和调处。完善社会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建设邻里中心,完善“新市民联谊会”、外来人员文化活动中心等平台载体,以最优的配套环境,抢抓最好的牌。

五、积极构建与现代化进程度适应的干部队伍,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坚强的领导团队。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更加注重干部队伍建设与加快发展同步推进,通过工作磨练来锤炼队伍工作能力,通过思想理论教育来提高队伍政治素质,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来强化队伍作风建设,锻造一支牢记宗旨、践行职责的“精良之师”,以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新突破提供坚强保障。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第4篇

一、城市化对农村家庭养老的积极作用

(一)使农村受教育水平提高。城市化必然伴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笔者走访了华容县宋市中学,统计了近几年学生流失率和升学率,与2000年相比2005年初中阶段的流失率从36.8%降到了18.2%,且初中毕业升入高中和职高的比率从2000年的46.8%升到了71.4%,尤其是升入职高的人数有了大幅度上升。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归功于由于城市化带来的经济收入的增加,其次是由于劳动力外出打工促使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人们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农村家庭养老虽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无论是从全社会意义上,还是从家庭内部意义上,最终都必将带来人均收入的增加,从而增加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养老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

(二)带来经济收入的增加。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增加了,非农收入也随之增加,从而收入水平也在提高。调查发现,1999年华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788元,农业收入占58.6%,非农业收入占41.4%;而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78元,来自农业的和非农业的大约各占一半。根据农业部统计,2001年有8800万农村劳动力在流动就业。打工的总收入是3000亿元,平均每个农民来自流动打工的收入是367元,占到农民纯收入的15.9%。这些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依靠非农收入的增加,而农民流动就业或打工收入是非农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总收入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会增加老人的独立性,即使在家庭缺乏照料者的情况下,家庭成员也有能力从外部购买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从而提高了家庭养老保障的水平,同时也使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成为可能。

二、城市化背景下家庭养老遇到的挑战

在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总体功能趋于弱化。

(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家庭养老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大大上升的现象。按照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则称为“老龄社会”。而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使得老龄化进程越来越快。200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了0.96,占总人口比重的7.38%,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1.81个百分点。据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将达到14.0%~17.7%,到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3亿左右,占总人口的20%以上,我国将进入老龄化人口高峰期。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3年我国农村人口为7.6851亿,占人口总数的59.14%,老龄化问题在农村显得尤为突出。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表1)。与人口老龄化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口的供养问题,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提供经济支柱的劳动力减少了,老年人增多了。加之近20多年来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从而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高于城镇,使养老的绝对需求量扩大。而农村经济落后于城镇,老年人的生活却主要依靠家庭,必将使家庭养老压力更大。

(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在我国传统的农村家庭中,老年人子女多,几代人共同生活,经济上一体化,生活上相互协助,家庭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充分的养老保障。而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和城市化的步伐,那些留在城市的农村人口,由于观念的转变、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竞争压力加大,使得家庭规模朝小型化和核心化发展。核心家庭和空巢家庭开始成为当代农村家庭的主要形式。(表2)1998年我国农村家庭规模为4.30人/户,连续六年递减,2003年则减少到3.52人/户。据统计,当前我国农村核心家庭已达到85%以上,空巢家庭约占5%。对“4-2-1”或者“4-2-2”式核心家庭而言,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个老人,一个或两个子女,无论是目前的家庭收入,还是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由于家庭供养人的减少,能够负担老人的能力也就下降了。在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子女教育成本又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即使子女有赡养的时间和精力,农村家庭养老也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这样的结构如果单纯依靠家庭养老,将使年轻人不堪重负。而对于空巢家庭而言,子女由于不在身边,很难随时随地地了解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情况和健康状况,不能保证对老年人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的连续性。

(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家庭养老产生了消极影响。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思想相对开放的年轻一代,受外界经济利益和环境的影响,开始陆续外出打工挣钱,有的甚至在城市定居。据调查,全国所有大中小城市(城镇)中,没有城市户口的估计有9000万,基本上都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虽然劳动力的转移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但这些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常年在外,对农村老人的供养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家庭养老缺乏应有的凝聚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已发生了变化,农民的家庭收入不再单靠传统农业,相当部分的农民家庭,父母在家种田务农,子女出外搞副业或打工,而且子女在经济上有较强的独立性,父母失去了全部掌管家庭经济的权力,也就失去了相应的地位,使农村家庭养老缺乏凝聚力;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数量减少,造成农村养老资源的显性减少,特别是在精神上的慰藉、生活上的照料就无从谈起,子女外出打工,家庭对老人的经济支持出现了由传统的实物供给向货币化供给的发展趋势。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农村老年人和子女生活上的分离,这种分离时间越长,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就会越淡,由此带来的是子女尊老敬老传统的下降,最终使农村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支持陷入困境。

(四)价值观念的变化冲击着家庭“孝”文化。两千多年来,我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便是“孝”,有“天下孝为先”的说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其利益观、价值观均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社会的家庭观和老年价值观一步一步地替换着传统的家庭观和老年价值观,尊老敬老养老的观念和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观念都已经开始淡化。伴随着老年人在家庭中财产所有权以及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传统生产技能、经验和社会关系等方面优势的丧失,导致他们在家庭中的权威和地位逐渐下降。据一项局部调查,在养老问题上,子女孝敬老人或基本履行养老义务的只占48%,在赡养问题上有分歧或矛盾的占40%,还有12%左右的子女不尽赡养义务。

三、巩固农村家庭养老政策建议

鉴于我国国情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养老还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下去,继续担当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力量。

(一)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经济收入决定其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基础的,当前制约农村家庭养老的最根本因素是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低。所以,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从封闭的小农经济转向开放的现代大农业,壮大农村经济实力,才能为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当然,继续减轻农民负担应该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强化家庭养老的道德保障力度。家庭养老是一种自然历史选择,其主要依靠舆论和道德监督。尊老敬老固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生活中自觉做到。因而要强化家庭养老的道德教化力度,使所有人都明白尊老、敬老、养老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如今“孝”文化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加强道德监督尤为重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对敬老、养老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养老意识;开展一些如“五好家庭”、“十佳文明户”的评选活动,以先进促进落后,塑造尊老爱幼的优良家风;在青少年中开展增强家庭价值观念和尊老、敬老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家庭养老由伦理走向法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家庭养老仅靠人们的自觉意识难以维持,需要制度法规的硬约束。其一,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加快制定和完善符合各地实际的地方性老年法规和相关条例。其二,健全农村家庭赡养协议书和敬老保证书的签订和检查兑现制度,并增加儿媳签名的内容,落实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责任。其三,应将养老问题纳入人口管理范畴,甚至列入基本国策,让养老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河南省 三化协调 城乡统筹 土地

一、引言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三化”同步发展,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十报告中也提到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同步发展。河南省作为中国的缩影,解决好“三化”协调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新型工业大省,河南省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突出体现在“新”字上。所谓“新”是指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

二、河南省在“三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河南省的经济总量大,但是民生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

2011年,河南省的GDP为26931.03亿元,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五位,但人均GDP为28661元,约为全国人均GDP的4/5(见表1);河南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011年分别为18195元和6604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项数据分别为21809.8元和6977.3元);河南省人均财政收入为2719元,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5%;由于河南省的人均收入水平偏低,使得居民无法为第三产业提供消费能力,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仅为29.7%,远低于全国43.4%的平均水平,消费性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服务业的高就业也就没有了前提。

(二)城镇化水平低、且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2011年,河南省的城镇化率是40.6%,而同年国家的城镇化率是51.27%,滞后近11个百分点,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与城镇化率55%左右的国际标准相比,也滞后约14个百分点。从2002—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得到的数据来看(见图1),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由此导致了城镇化不能发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导致产业发展的后续动力不足,产业发展的步调不一致。

(三)工业部门内部结构不合理,高耗能的行业比重较高

2011年河南省的工业增加值占比51.8%,虽然高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但是工业部门内部结构不合理,其中煤炭、化学、黑色金属冶炼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比重达35%,而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业的比重之和约为16%。工业不发达,显然无法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

(四)城乡差距大,成为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难题

城乡统筹发展是“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但是河南的城乡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2011年,河南省的城乡人均收入比为2.76:1;农民储蓄存款占河南居民总存款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农村在养老、失业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与城市相比差距很大;而且由于资源分配失衡使得城乡居民享有的教育、医疗等服务质量和水平差异悬殊。

三、加快推进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河南经济快速发展

当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正在推行“调结构、促改革”,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竞争优势不在。目前,河南省15—64岁的人口6600多万人、占总人口约70%,预计未来五年劳动力将达到7500万人。在东部地区不少地方出现“用工荒”的背景下,这将突显河南人力资源优势,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有力支撑。当然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河南省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推进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因此,河南应抓住机遇,掌握当前沿海产业转移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把握关键环节,积极主动承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造福中原亿万百姓。

(二)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是人口和居住的集聚地,也是产业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地。产业不仅是城镇的支撑,也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极。河南省在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只是做到了让农民“安居”,由于没有配套的产业支撑,农民没法“乐业”,很多农民只能选择外出务工,这样就使新型社区成为了空心社区。河南省农业资源和剩余劳动力丰富,应该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周边注重建设和培育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同时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为农民做好技术技能培训和指导。通过培育高效的农业产业,使传统的农民转变为高效的农业产业的业主,真正解决迁入社区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集中优势产业发展经济,从而避免出现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失地导致农民无法转移的问题。

(三)整合农村耕地资源,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分散经营的弊端逐渐显现,而集约化经营可以提高产量、提升效益。当前农村存在着闲置的耕地资源(这些耕地原本是外出务工的农民承包的),通过创新思路,比如政府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将自己的“经营权”出租出去,交给那些乐意从事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的人来统一经营,进行大型机械化耕作;中央也应该加大对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政府通过体制机制的设计来实现集约化经营,因为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解决了当前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导致的效益差、中青年务工、老年人无法耕种导致的土地闲置;另一方面解决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无法与市场农业接轨。

(四)改革相关体制机制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2011年,河南省的城镇常住人口为3800多万,其中有1850万有城镇户口,也就是说有近2000多万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进城后无法享受与普通市民在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同等的待遇,甚至有被歧视的现象存在。这样的城镇化是不完全的、不健康的。应该从体制机制上对现行的户籍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改革。在户籍制度这个老大难问题面前,河南省可以借鉴成都“一元化户籍管理”,在省内选择合适的市或县进行试点,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可以借鉴天津市的华明模式,把分散的农民宅基地集中起来统一整理复耕,不仅实现了“增减挂钩”,而且还能节余出建设用地指标;同时推进以宅基地换房为途径的“以地生财,以地养城”投融资模式,解决“三化”协调发展的土地和资金约束。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现在要做到城乡居民完全无差异还不现实,但是应健全和完善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让这部分人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此外还应该建立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体系、就业帮扶体系等,以确保进城的农民生活安心、就业稳定。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喻新安.加大“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力度[J].经济经纬,2012(01).

[4]程芳.中西部地区“三化”互动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08).

[5]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09).

[6]耿明斋.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几点认识[J].经济经纬,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