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

(一)财务管理制度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当中包含有控制管理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在双重管理制度下控制管理主要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决策,而计划管理则侧重于中小企业的财务决策。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模式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财务决策权集中

财务决策权集中的现象在我国中小企业较为普遍,即少数高层管理人员掌握了企业的财务决策权,特别是在我国民营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有大量的“家族型”企业。在“家长式”的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投融资及资金划拨都需要交由企业领导亲自审批。

2.财务活动非正式化

一般而言,财务活动的正式化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组织在财务活动当中依靠相关规则与预定程序进行,但是在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中,其财务管理活动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程序,以至于在遇到具体的问题是,往往会出现随机决策的现象,长久以来,由于没有规范、统一的标准加以限制,使得财务活动非正式化现象非常严重。

3.财务关系简单化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中普遍采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模式,即出资人即经营者,在这一模式下,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是通过内部融资,很少采用外部融资方式。从而导致企业在市场当中发生经济利益关系式在财务关系上的处理也趋于简单化、便捷化。

(二)财务组织架构

众所周知,财务组织架构所依靠的企业内部权责关系结构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因此在选择财务组织架构时,中小企业必须要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中小企业传统的组织架构主要采用的是纵向管理方式,并以职能为核心对资源与成本进行限制,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受到了一下两方面的影响。第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设计范围较小,资金的村流量相对较小,从而其财务组织架构规模也相应较小,加上其机构管理职能较为突出,因此在设置时也是基于实用角度进行考虑的。第二,中小企业中“家族式”企业占比较大,在这一环境下企业管理者为了确保自身对公司的控制力,往往会首先确保对资金的张口,因而组织层次设置较少。

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不科学

众所周知,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但是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树立起科学的、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甚至在某些“家族化”程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将财务管理等同于会计核算,将企业财务工作局限在核算工作当中进行,正式在这一错误的财务管理理念下,使得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异化,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当中缺乏长远考虑,难以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

从整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组织机构倾向于职能、管理。首先,由于财务管理活动所设计的范围较小,因此其先进存量、流量必然也不大,组织结构也会趋于简化。其次,我国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家族化”企业,很多企业管理者为了确保自身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而采用垂直型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受到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甚至在某些企业中出现了岗位交叉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会计职能的发挥。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中小企业不论是从整体上看还是从财务管理模式上看都比较落后,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互动中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总之,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一套健全的、完善的、行之有效、贴合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即使部分建立起账务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等制度,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予以重视,使其流于形式,并没有取得应有的管理效果。

三、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完善对策

(一)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受“家族式”集权管理影响深重,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财务管理管理活动中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讲,首先要在企业内部树立资本多元化思想,要积极寻求外部资本的合作,并利用各种资本市场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投资制度,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建立起一套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然后再根据企业财务实际情况分析企业的风险水平,然后再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最后,企业要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如建立以人为本的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不断完善相应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切实提高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财会人员的风险意识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财思路,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这不仅要求管理者从传统的商品经营框架中跳出来,完成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思想转变,也要求财务人员在实现思想转变的基础上,与管理者一道,在研究市场和政府政策、操作技巧和内容上,运用数学和电脑手段全面、正确地收集财会信息,进行全面的、动态的财务管理量化分析,对企业筹资、投资、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预测和决策。为此,财会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在财务管理人员的分工上要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这样不仅有利于各项工作的落实,并且能使之高效、精湛。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时调整财务人员适应新环境的知识结构,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使他们具有及时捕捉风险、衡量防范风险的能力,这样企业财务人员在做出财务决策与日常管理中,既要能善于抓住机遇,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从容应付风险的挑战;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以增强企业自身及其他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使各方的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

二、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企业效益实现

资金及其有效的循环一直是企业良性运转的血脉,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而财务管理的对象正是企业的资金及其循环过程,所以也就相应确立了资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位置。目前许多企业集团管理层次过多,企业集团内部没能形成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指挥系统,缺乏统一规范的财务资金调控制度,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信息传递渠道不畅,财务数据、资金结算、投融资金管理集中不起来,致使企业决策者难以及时准确地全面掌握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相关信息,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控制。所以企业集团应当通过法定程序加强对全资、控股子公司资金的监控,建立健全统一的资金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企业集团内部结算中心的功能,对集团内部各企业实行统一结算。要利用网上银行等先进手段,强化对集团内部企业资金结算的动态管理,集团通过网上银行支付授权、查询等办法,随时调动内部企业的闲置资金。要搞好银行合作,通过银行统一授信的办法,实行由集团统一向商业银行贷款,根据需要分配给成员企业使用,贷款到期后再由集团统一还款。这样做既可以降低分散筹资的成本,又可以降低信贷资金的风险。

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已从传统的以生产计划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以财务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然而,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仍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大量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在发生以后,才由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或办理收付款业务。企业一年之中,应实现多数收入,发生多数支出,这些支出如何发生,应不应该发生,财务部门则无法主动有效地进行管理和控制。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计划管理相脱节,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仍然按照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运行。为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公司需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财务控制的重点逐步向全面预算转移,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三个环节,实现对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四、积极探索财务监督的各种有效形式,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必须建立起严密的内部监督控制度,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堵塞资产流失的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一要结合本企业集团实际情况和特点,实行会计委派制,强化财务监督,维护国家利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要大力推广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强化内审工作机构,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加强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前移监督关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和实时监督,并将内审与外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和所有者权益不受侵犯,村绝财务信息失真现象。

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的核心权益,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内容,也维护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基石。通过查阅权威文献,本文梳理了从九十年代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区村级财务管理体制的沿革,通过对比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对新疆自治区村级财务管理水平进行区域分析,得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结论。本文结合现有学术理论和自治区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自治区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财务管理职能发挥上的局限以及内部监督机制的缺乏,并提出了一部分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对完善和改进自治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学术上的建议。

关键词:

自治区;村级财务管理;“村账乡管”模式

众所周知,村级财务管理是村级事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要环节,有效的村级财务管理能够维护农牧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提高和促进农村事务管理民主化,能调动农牧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农牧民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进而提高农区和牧区治理水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地处西北边陲,是西部大开发重要省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辐射区,但是新疆经济发展相对内地落后,并且农牧区人口比重较大,农牧区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大力提高农牧区村级财务管理的水平应该成为自治区农村和农牧区建设的当务之急。农村和农牧区工作是自治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自治区农牧区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将会对自治区在“十三五”期间顺利完成各项规划具有重要作用。

一、新疆农牧区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概况

(一)新疆农牧区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沿革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牧区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由来已久,其具体形式随着国家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而不断丰富。据文献记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自治区全面实施和以“统分结合”为特征的双层经营体制,自治区政府也同时开展农牧区审计工作,审计内容从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农业和牧业承包合同、财产物资、结算资金、固定资产管理、村(组)干部离任、农牧民负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多项审计。可以说,最早自治区农牧业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来自外部的自上而下的财务监督。针对农牧区财务混乱现象,1997年自治区各级农经部门结合贯彻执行新的财会制度,相继实施清产核资工作、“两公开一监督”和“双代管”制度、凭证上岗制度、以及会计工作日制度,有效地遏制了农牧民上访的趋势,得到了农牧民的拥护。1998年5月5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农牧区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新疆各地区政府部门根据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村财务管理办法》、《集体资金管理办法》、《农牧民承包土地管理办法》、《农村财务审计制度》、《村干部误工补贴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和规章,为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制度以及民主管理建设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村级财务管理中农牧民参与最深入和广泛的两项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由此开始建立。2000年部分乡镇实行了“村账乡管”的管理制度,村账村管的村也建立了会计集中办公制度,提高了财务公开的实际效果,规范了村组财务,有效地防止了村组干部贪污侵占集体资产的行为。2001年部分县(市)逐步开展农村会计电算化工作,提高了财务公开的实际效果,规范了村财务管理,有效地防止了村组干部贪污侵占集体财产的行为。2004年,自治区政府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公开村范围内“一事一议”筹资情况;新疆政府各部门结合清理涉农收费项目工作,对农牧区涉农收费进行公示;结合整顿乡村债务,公开村级债务债权状况,逐步实施和实现农村经济事务的全方位公开。2006年,自治区开始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农村“一事一议”、以及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等专项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重点审计,丰富了村级审计监督途径,村级财务外部监督作用得到加强。2011年,自治区开始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8月19日,自治区纪委在特克斯县召开全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现场会,总结特克斯县的先进工作经验,自治区开始全面推进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截至2015年底,自治区实行财务公开村数8500个以上,占全区总村数的97%以上。建立村民主理财小组的村8000个以上,占总村数的九成以上;实行“村账乡管”的乡镇数接近700个,占全区乡镇的80%以上。综上所述,自治区自治区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随着农村和农牧区经济制度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从最初单一的来自外部的财务监督发展到对农牧区集体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督,制度上包括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小组、“村账乡管”、专项审计和重点审计等内容,人员管理上实施财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科技领域推进会计电算化制度等,这一系列措施在制度上、人事上、设备上丰富和发展了村级财务管理内涵,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自治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各农牧区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水平测度分析

目前学术领域公认的是,村级财务管理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农牧业生产力发展程度相关。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当地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同,自治区不同地区财务管理水平差异很大,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村级财务公开和“村账乡管”以及村财务监督上这几个方面上。

1.部分地区实现完全的村级财务公开和“村账乡管”模式

从村级财务公开程度上和“村账乡管”实施的程度上看,截至2013年底,只有克拉玛依、吐鲁番、哈密、昌吉、阿克苏等地州实现完全的村级财务公开。截至2013年底,克拉玛依市、博尔塔拉州、阿克苏地区等地实行完全的“村账乡管”模式。

2.不同地区村级财务监督水平差异较大

从村级财务监督内容上来看,来自上级的外部财务审计监督是村级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阿克苏、和田、阿勒泰等地州村级财务管理外部监督实行的比较到位。阿克苏、和田和阿勒泰地区在2009年以来较全面较及时地实行了村级财务管理审计监督,审计监督内容包括村干部专项审计、农村集体经济常规审计和村资金项目清查三类审计工作。其中阿克苏和阿勒泰地区率先实施村干部任期内专项审计工作。从村级财务监督效率上来,外部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结果作为村级财务监督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区村级财务监督效率不同。本文选择阿克苏和和田作为对比地区,由于不同地区实施外部监督的时间不同,再加上资料不完全的原因,和田地区选择2010、2011和2012年份三年的统计数据,阿勒泰地区只有2013年、2011年和2009年的统计数据以作对比。虽然年份不完全相同,但是考虑到年份差异只有一年,且不同地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惯性,短时间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不会发生较大变大,所以认为差异造成的影响可以接受,不会影响对比结论。对比结果显示,和田地区违纪金额占审计金额比例远高于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违纪金额比例三年来看每年均大于百分之一,而阿克苏地区最高的违纪比例不到千分之三,因此可以看出,一方面,和田地区外部监督效率很高,查出许多违法违纪行为,有效地抑制住了村干部腐败、填补了财务漏洞,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村民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违法违纪金额比例较高也间接反映出和田地区村级财务监督有很多漏洞,监督机制仍需要改善。综上所述,大体上看,阿克苏地区和自治区北部农牧区村级财务管理水平较高,其他地区农牧区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二、自治区农牧区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账乡管”模式存在的缺陷

“村账乡管”模式是我国较为普遍的村会计模式,有助于规范农村财务收支行为,有效遏制村干部腐败,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必须认识到,“村账乡管”模式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实施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财务成本、会计信息质量和村民自治权利的行使这三个方面上。

1.村组织与乡机构路途远造成乡成本增加

首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由于地处干旱地带,面积广大但是人口数量少,村落分布相对分散不集中,这就导致村组织与乡机构之间的地理距离较大,再加上路途遥远,交通工具相对落后,这会很大程度上造成财务管理工作上的延迟滞后。在村会计制的背景下,会计费用由自治区村委会和村民承担,因此地理距离的不便会加大会计的成本,进而增添村委会和村民的经济负担。

2.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及时性被削弱

其次,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机构只是村级财务会计业务,就相当于市场上的“代账公司”,机构的财会人员对村里发生的经济业务并不十分熟悉,大多时候不知道整个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这也使得财务会计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会受到困扰,无法判断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进而使得“村账乡管”在监督和财务管理上的作用无法发挥。会计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入账存在时间和空间的人为分离,这就使得机构不能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会计信息,导致村委会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决策的时间不得不发生延迟,进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3.村民自治权利的行使受到限制

“村账乡管”在一定程度上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1998年我国施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而“村账乡管”模式将村级财务分离,会计记账权利转移到乡级,这就不同程度地干预了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使得村民自治权利的的行使受到一定约束。

(二)村级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受到限制

广义上的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的作用除了体现在对财务活动的控制和监督作用外,还有财务预算、资本运营和财务决算的职能。村级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第一,村民相当于企业的股东,拥有村集体财产的所有权。第二,村委会类似于企业的管理层,负责村集体财产的经营和管理。第三,村级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理论基础都是理论,由于村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信息不对称,进而导致所有者需要借助财务管理这种手段来进行行为监督,以防止自身利益受损。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村级财务管理与企业层面上的财务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从组织形式到理论基础都有共性。因此,村级财务管理除了对村财务活动具有监督和控制的作用外,村委会还可以利用村级财务管理进行项目的投融资决策,利用财务管理知识进行村财务预算和决算,以及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项目进行评估等财务活动,从而帮助提升村集体财产的价值。遗憾的是,目前自治区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作用只体现在监督和控制农村经济活动、保证农村经济业务合法合规上面,村级财务管理其他方面的作用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挥。再加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村级财务管理起步较晚,大部分地区仍未实现100%的村级财务公开和“村账乡管”,因此,政府把资源主要投入在建立村级财务管理基本制度上,对于更高层次的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并未投入资源,从而导致自治区村级财务管理难以再上一个台阶。

(三)村级财务的监督力度较弱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村级财务管理监督主要来自外部监督。外部监督主体是县乡两级农经部门,由农经部门组织审计人员到农村财务审计。这种监督主要来自外部,自上而下发起的监督,这就会导致村级财务人员和农牧民缺乏主动监督意识,过分依赖外部组织的监督。外部监督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外部监督不可避免地具有时滞性,因为监督的主体和客体分属于两个组织范围:主体是农经部门,是村委会的上级组织;客体是村级财务管理,本质上是村委会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审计的主体和客体空间的分离使得当财务问题发生时,村民没有办法要求外部审计部门立刻来对问题进行核查,使得不良影响无法得到立即遏制,这就减弱了监督的效力。其次,农经部门派出的审计监督人员只对农经部门负责,不对村民负责,这就使得审计监督难以完全从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审计监督人员有可能会偏袒责任人来达到的目的。由于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度,使得村民无法及时地行使审计监督的权力,这是新疆自治区村级财务管理有一大问题。

三、完善新疆农牧区村级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新疆自治区政府应充分了解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持续提高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改进自治区村级财务管理软硬件设施,重视完善通信网络设备,扩大互联网和通信信号覆盖率,并对电子设备及时进行更新换代;调动各相关部门对村级财务管理的改进进行严格督导,并且从法规制度上为村级财务管理的提高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二)提升村级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新疆自治区有关部门应该定期对村级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重点进行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除了知晓财务的基本流程外,还应该学会利用财务管理进行村项目投融资决策以及财务预算和决算等财务活动,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资金保值增值上的作用,提高村集体资金的利用率,力图最大限度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

(三)健全财务监督机制

除了来自外部的监督外,村委会还应该制定合理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村委会应通过全体村民共同决策的方式制定具体措施,赋予村民进行内部监督的权力。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扩大村级财务管理监督范围,丰富村级财务管理控制手段,以此来保障农牧民村级财务知情权,并且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危害。

(四)继续推进村务公开

村务公开是保障村民知情权的重要举措,新疆自治区政府应该继续推进村级财务公开,力求尽快在全疆范围内实现村级财务全公开。特别是在村级财务管理相对较弱的南疆地区,更要加快实施村务公开,促进社会发展。

作者:姚天竹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河南省 民营经济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212-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河南省民营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已经成为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和壮大对于加速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中原崛起具有战略性意义。

一、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经济总量提高,经营领域拓宽

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迅猛,近年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明显快于公有制经济的7%。据河南省统计年鉴与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河南省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38.2%,2007年,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59%。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2009年郑州市全市民营经济累计完成增加值2268亿元,同比增长18.5%,占GDP比重达到67%。经营领域也由传统的饮食服务、商品流通、建筑等产业逐渐向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和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方面延伸。

(二)安排就业增多,社会贡献增大

至2007年8月,河南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625万人,安排就业110万人,占全省新增就业人数的60%以上。民营企业容纳了9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社会就业功不可没。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2009年郑州市民营经济组织达到329405家,其中企业74315家,个体工商户255090户,从业人员167万人。仅三全食品有限公司一家民营企业就直接安置社会就业5万多人,拉动产业链数十万人就业。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税收来源。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2009年郑州市民营经济完成税收311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上缴国税179亿元.同比增长4.1%,占国税入库税金的68‰上缴地税132亿元,同比增长20%,占地税入库税金的86.4%。河南省民营经济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三)科技含量增加,发展水平提高

至2007年6月,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3817家。占全省科技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全省共有168家民营企业成立了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61个。在公司治理方面,以宇通客车、永通特钢、九天化工、思念食品为代表的河南省民营企业积极引入多元产权,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了股份制公司治理模式,实现了公司治理质的飞跃。2006年,郑州永通特锢有限公司股票“中国特钢”在香港联变所正式上市,成为河南省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民营企业。

(四)集群效应凸显,特色经济区域出现

河南省民营经济在肉制品、方便面、速冻食品、面粉等方面实现销量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县城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集群效应,出现许多特色经济区域。主要有:许昌的假发、金刚石制造,南阳的玉雕,漯河的食品、饲料,长垣县的超重设备制造,偃师的保险柜,林州的汽车配件,固始的柳编,郑州的服装加工,巩义的铝电一体化,新乡的新型电池,濮阳的玻璃制品等。

二、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民营经济尽管30余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民营经济自身的问题和外部问题。

(一)民营经济自身韵问题

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劳动力素质低,人力资源建设滞后。很多民营企业的员工都是当地农民。随着大量现代化设备的引进,这些文化素质相对低的劳动力。很难适应高科技的要求,以至于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原料,只能生产出二流的产品。劳动力素质低已经成为阻碍河南省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因素。但很多民营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对员工重使用、轻培养,重指挥、轻沟通。企业员工的素质得不到提高,高级人才请不来、留不住。

第二,管理水平低,缺乏科学管理手段。河南省的民营企业除少数企业正向种学的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外,太多数没有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与机制,而是采取了家族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有优点,特别企业初创时期,决策灵活。成本低。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也有许多弊端,如盲目性、随意性等,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同时也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级管理人才。个别民营企业家自身缺乏正规的科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却又独断专行,不按照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甚至有个别企业虽拥有几百万、上千万资产,却连一个会计都没有,而是采用夫妻店式的管理。

(二)外部问题

制约河南省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中,除了内部问题,还有许多外部问题。

第一,行业准入的限制。和全国的民营经济一样,河南省民间投资也遭遇到“玻璃门”、“弹簧门”。尤其是在一些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存在着诸多限制,如金融、邮政、保险、民航等行业,即使在某些特定的竞争性行业里,也存在繁琐的审批程序等。许多领域,外资可以进八,民营资本却被限制。这就使得民营经济进入具有效益潜力行业的机会大大降低,从而不能利用产品和业务的多样化来降低成本和分散风险。

第二,融资渠道的不畅。长期以来困扰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难。据初步统计,河南省民营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高达67%,其中城镇个体经济自筹高达90%以上,联营经济达55%,股份制经济达54%。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现行金融体系结构是民营经济融资难形成的主要原因。四大国有银行长期形成的为国有经济服务的观念根深蒂固,而对民营经济的金融需求不是他们服务的重点。其二,民营经济自身的特点是其融资难形成的另外一个原因。民营企业大都成立时间短,缺乏历史的信用记录和良好的公共形象。因此,资信等级普遍不高。而且民营经济虽融资需求总量庞大,但因其数量多、规模小,每笔金额偏小,资金需求分散、周期短、随机性大,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融资难的问题也就出现了。

第三,管理体制有待改进。首先是收费项目繁多,费明显大于税,企业不堪重负。由于管理部门众多.

造成许可证成灾,收费项目繁多。近年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问题在许多地方屡禁不止,有增无减,愈演愈烈。一些政

府部门把民营企业当作“唐僧肉”、“摇钱树”,当作本部门职工工资外收入的主要来源。正如一首民谣所说的:“笋怕剥,肉怕割,经营怕伸手多;不怕税局来收税,就怕都来乱收费。”其次,政出多门,管理体制不顺。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管理采取了各行政部门、执法机关分兵把守、齐抓共管的方式。给民营企业办证和管理的有工商、税务、劳动、公安、消防、物价、计量、审计、交通、城管、城建、卫生、防疫、环保、土地、商业、监理、烟草、区(镇、乡)、村、街道办等34个部门。这种管理体制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政出多门,四面发令,八方指挥,缺少一个有效的政策协调机构;管理力量分散,部门间存在着职责交叉,责任不清;管理力量薄弱;某些政府机构为保护部门利益,而影响国家关于发展民营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

三、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对策

为促进河南省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从内外两方面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一)民营企业苦练内功,提高素质

第一。民营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构建一套有效的人力资源的使用、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要创新经营决策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要创新分配制度和用人机制。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打破狭隘的家庭观念,广纳贤才,并加以重用。

第二,民营企业要引进科学管理方法与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民营企业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交易规范、运作灵活”的现代产权制度,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采取股份制、合伙制等多种形式,不断创新企业的组织形式。推进管理创新,建立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同时,也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不断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

(二)理顺管理体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一,打破行业准入的限制,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赍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坚持“非禁即入”和“国民待遇”的原则,平等对待各类资本。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创业门槛。拓宽创业领域和经营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套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