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消防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考核 作用 问题 建议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是一项系统的、需要企业长期开展的管理工作,其对企业员工工作效率以及员工岗位工作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必须要提高自身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以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与方式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并针对目前绩效考评制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
一、绩效考核制度的背景和含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主体为了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关注绩效管理已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竞争业绩导向下的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企业流程再造及产业的优化升级等活动层出不穷,绩效评估的观念和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战略目标体系及其目标责任体系、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等内容,其核心是促进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实质是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作用发挥到极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绩效考核制度即将绩效管理模式规范化。
二、绩效考评制度的作用分析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组织发展与成功的战略性选择,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切实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提供基础信息。具体来讲,考评制度具有以下作用:
(1)绩效考核制度能为员工职务的升降和调动服务
用人应该扬长补短,只有用考核制度来对员工进行考核才能比较系统地提供有关员工的工作信息,比如工作成就、工作态度和技能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人力资源工作中人员任用的依据,而相对个人而言,它可以用人之所长,对于组织来讲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2)绩效考核制度能够为薪酬和奖励的确立提供服务
公平与效率是现代管理薪酬分配中必须遵循的两大原则,在考核制度的框架内,考核的结果是决定员工报酬和自身对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企业的工资和福利的分配都应该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3)绩效考评制度能为人员的任用提供服务
通过绩效考评制度,可以对每个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到每个员工的能力、专长、态度和工作,从而将其安置在合适的岗位,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从而激励员工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更加充分地发挥其潜能,提高其工作满意感,反过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绩效考评制度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许多企业已经建立了绩效考评制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绩效考评的结果与人事决策挂钩不紧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会抱怨说对于考核大家不重视,绩效考评只是走过场而已。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企业自身人力资源部门没有充分的发挥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将其与人事决策直接相关,久而久之,人们对考核持一种冷淡的态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为了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其已有的资源最优配置,让其考核结果与人事决策紧密相连,尽可能地做到人尽其才。
(2)绩效考评等同于工作任务或人的考评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会因为员工态度认真,努力学习及为人诚恳等原因在考核中获得优异成绩,造成一种避重就轻的情形,而没有真正考核重点“绩”和“效”甚至被忽略,以至于可量化的指标比重较低。或者因为员工的工作绩效而获得颇多殊荣。而在现代人力资源绩效考评制度下,既对人又对事进行考评,即人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进行考评。
(3)绩效考核目的不明确,主观性很强
很多企业把绩效考核与员工的薪酬联系作为唯一的目的,而随着时代潮流不断向前推进,现代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把“薪酬与绩效结合”作为副产品,最终的目的是用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另外有些企业把考核简单地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这些标准其实很难清晰而又准确的套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领导者主观判断,很难不受其个人喜好因素的影响。
(4)考评结果没有反馈
在现有的人力资源考评制度下,很多企业的考评结果并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得到反馈。主要表现在一是考评者不愿意将结果及其解释反馈给被考评者,使得考评行为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暗箱操作,被考评的人即使自身存在不足,也无从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二是考评者因为能力和勇气不足,加之不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的意义与目的,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或敌对的工作态度,考评者对于考核结果束之高阁。
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评制度的几点建议
绩效考核在当今企业人力资源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知名企业均采用绩效考核制度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必须重视绩效考核、建立科学绩效制度来解决企业绩效考核问题,使得未来企业考核更加良性、合理方向发展。
【关键字】建设工程 消防监督 管理制度
一、研究背景
我国是火灾事故高发国家之一,每年因火灾事故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始终位居世界前列。自20世纪末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能源、新设备被开发和应用,加上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以及GDP总量的快速提升,我国火灾事故发生的频率与造成的损失皆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其中影响较大的火灾事故有:2005年12月25日23时中山市坦洲镇文康路的檀岛西餐厅发生火灾(26人死亡)、2008年9月20日23时深圳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舞王俱乐部特大火灾(43人死亡)、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静安区余姚路胶州路高层公寓特别重大火灾(58人死亡、71人受伤)、2013年6月3日6时吉林德惠市米沙子镇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特别重大火灾(121人死亡、7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2亿元)等。据公安部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火灾事故共计12.54万起,其中死亡人数共计1106人、受伤人数共计572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8.8亿元。由此可见,加强对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势在必行,研究现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二、现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的原因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笔者认为我国现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筑保温材料的有关规定不配套,二是已确定的消防设计审验范围不科学,三是规定的消防设计审验与备案抽检申报资料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设工程消防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过程非常复杂
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任何一部法律法规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都存在局限性和不适应,现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同样会因此而存在不足。任何一部法规的制订与修改都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立法者也许发现了其中的不足,但为了法规的顺利通过,不得不作某些妥协,这也是现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存在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计划经济对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的制约根深蒂固
我国现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是基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提出的,其根本尚未完全摆脱为计划经济服务的某些属性。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致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往往以行政手段实现消防监督管理,亦或政府直接参与到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中,具体表现为建设工程消防监督机构通过订目标、签订责任书、行政审批与处罚、发现与整改火灾隐患等手段来加强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要求定期或定量对某些列管单位和重点单位进行检查,此种管理模式亦被称作大包大揽保姆式服务。上述管理模式对现代建设工程企业的创造性及自主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即建设工程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到消防工作并非只是消防监督机构的责任。除此以外,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致使政府部门对建设工程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未能完全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未能正确认识到建设工程火灾事故并非普遍存在,其应该被定性为某一特定地点、特定时间及特定条件下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结合的产物。
(三)消防人才培训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
我国消防教育体系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及文化传统基本相适应,主要基于消防部队兵役制的特征实行准军人与军人培训教育模式。消防院校教育被囊括到基本学历教育体系,属专门的职业教育,此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消防教育的教育体制改革、办学规模的扩大、技能与消防知识的普及及受教育人群的扩大,加上我国政府部门对该方面投放资金的限制,以至于我国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消防教育体系大致包括四种教育形式,即消防院校教育、非消防院校代训、专题组训、在职学习,其中消防院校教育占主要地位,非消防院校代训占辅助地位。我国专业化消防院校数目极少,而具备本科及以上消防专业人才培训资质的学校更少,加上我国专业消防院校学科设置欠科学及知识内容较消防科技最新成果落后,上述现状对消防专业人才的深造造成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某些普通院校的科研能力虽较强,但其因缺乏实际消防工作经验,其容易造成科研成果与消防实际工作相互脱节。
三、现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的缺陷与改进策略
(一)建筑保温材料的有关规定不配套
1.工业建筑外保温规范缺失
缺陷:公安部先后就建筑外保温问题出台了两次文件,但两次文件均未谈及工业建筑外保温问题,即仅对民用建筑的外保温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建筑皆设有外保温系统,但因工业建筑施工阶段未考虑人员密集等事项,此乃我国工业建筑外保温火灾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
改进策略:本文认为应该把工业建筑外保温防火与民用建筑外保温防火放到同等高度。针对工业建筑外保温防火,具体的做法包括:规定单层工业建筑与多层工业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A2级;规定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A1级。
摘 要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及《四川省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要求,企业消防管理应当管什么?专业消防队员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掌握何种技能?方能满足消防工作需要。从“天津港”事件到近期亲历的火灾险情处置,本文意在通过对一些现状的思考,初步提出企业消防管理的内容和对专业消防员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 企业 消防管理 认识
大家知道,“天津港”火灾事故教训深刻,令人深思。对一般人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已不在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但作为一名企业消防管理人员,本人从关注这一事故开始,在加强和规范自身日常管理的同时,通过对企业近年来消防管理工作的梳理,以及对现状和案列的分析,对照“消防法”、“条例”和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过程中的具体做法,结合“消防管理档案”记载事件的描述,对做好今后消防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想法。在此浅谈对企业消防管理工作中的一些认识,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共鸣和思考。
一、企业消防管理的现状
依据“消防法”、“条例”,作为一个特除的化工企业,我们组建了消防管理机构,成立了消防队,管理模式为消防结合,即消防日常管理和火险出现时灭火救援为一体。平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受过专业培养和训练的人员少;岗位上尚未有取得国家专业资质证人员。防火管理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和操作技能不高,只能适应传统的消防管理;对目前新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消防自动控制系统(见附图一)设施、设备和性能等,不愿学、不会操作、不敢使用的现象比较突出。
图一:消防自动控制系统
案例一:在对基层消防值班室人员进行操作检查时发现,值班人员对发生的误报警信号不知道怎么处置,正常的设备自检不会操作。个别单位值班人员擅自将消防自动控制柜信号关闭,导致现场发生的火灾情况不能在第一时间报警和处置。
(二)日常管理中的消防检查仅限于对现场的常规配备传统消防设备、器材(见附图二)外观及数量多少的观察,对设备、设施的功能使用、有效性综合测试很少现场检验。
图二:传统消防设备、器材
(三)由于各种原因,专用消防设备自投入日起几乎未曾真正使用、演练次数屈指可数,从而导致器材阀门锈蚀、管道堵塞,配件老化、损坏。案例二:在对专用车辆进行检查时发现仪表盘破损、阀门开关不畅、喷枪阀柄断裂等。对个别操作人员进行实际测试时,发现相关知识欠缺,业务不够熟练。
(四)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多,对火灾处理后期的现场调查、整改、防范措施等明显欠缺;消防档案应记载的内容、项目不够完整和规范。重点防火部位没有明确标示,一旦发生火灾,将对第一时间处置、报警、救灾等带来影响。案例三:某单位报废设备处理厂房发生火情,由于事先对厂房性质不了解,用水、用泡沫?还是用干粉、二氧化碳?待查明原因、采取正确的扑救方式再进行处置时,时间上延误了许多,对第一时间扑救、降低损失产生了影响。
二、原因分析
根据观察和了解,由于“消防法”和“条例”的相关内容没有真正贯彻落地,企业消防管理队伍从管理人员到车辆驾驶员,几乎都是从其他部门调配、分流到岗的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消防专业知识匮乏;由于行业特点,长年没有大的出警任务,缺乏专业训练和培训计划,队员体能、专业扑救技能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在管理上,因岗位低等具体问题,没有吸引力、留不住人,队伍比较难带等,单位也疏于对人员的纪律、业务、技能要求;消防工作在部分管理部门人员心中普遍存在是摆设、是后勤,处于企业管理的低端。因此从业务培训到岗位配备人员都不能得到落实。
三、做好企业消防管理工作的具体建议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工作部署,为了进一步巩固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推进全街道安全生产工作,经研究决定在2012年继续深化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按照上级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全面建设“平安”的总体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各村居、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进一步到位,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业主的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落实,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三、整治内容
(一)“三合一”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强化各村居(驻村干部)、各有关部门消防安全责任,明确职责,齐抓共管,认真落实新、改、扩建工程消防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对未通过消防审核和验收的企业建筑用房,依法责令停产整改。加大对塑料制品、木制工艺品、服装鞋帽、休闲用品、彩灯等行业的监管力度,对原材料堆放不规范、消防设备不全、消防通道不畅的企业,予以限期改正,对存在“三合一”现象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停产停业整顿,并给予相应处罚。
(二)起重机械安全专项整治
加强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安全意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全街道所有起重机械按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加强管理,对属监管范围的起重机械严格执行使用许可制度,对不属监管的起重机械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大打击非法安装、使用起重机械行为,规范起重机械使用秩序,加强对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四、职责分工
街道安监、公安(消防)、经贸、机关各单位要在街道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认真抓好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务求实效。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重点抓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工业企业用电安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综合监管职能,及时协调处理各项专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源头管理,督促各有关单位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对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落实、事故隐患严重的单位开展清理整顿。
(二)公安消防部门要摸清全街道“三合一”企业的基本情况,强化消防安全的源头管理,指导、督促相关单位严格把好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防火审核关,对存在“三合一”的企业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按有关规定对其实行关停和搬迁,有效遏制“三合一”企业的滋生和回潮。
(三)工业部门加强对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安全监管,负责对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协调摸清全街道起重机械使用企业的基本情况。指导、督促各单位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非法安装、使用起重机械的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按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停用或拆除,有效遏制非法安装、使用起重机械现象的回潮。
(四)按照专项整治工作内容,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行业监管职能,积极配合,密切协同,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所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加强源头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严肃查处本行业本系统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有效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街道各单位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深化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职责,制定相应专项整治工作意见,及时掌握本辖区安全生产动态,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实施。
五、工作方法
(一)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建立整治小组联系街道各工作片制度,协调配合各工作片开展工作。
(二)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认真抓好本辖区整治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驻村干部排查对象为本村(居)内所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做到不留死角,不走形式。
关键词:供电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管理规范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而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供电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虽然在历史的发展中,供电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管理模式,但是很多供电企业都存在着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管理的问题,尤其是消防安全管理,如果不能及时和很好地解决,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
一、供电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供电企业的安全问题来源于很多方面,和一般的企业相比,供电企业由于关系输电、售电等重要任务,在任何一个环节有疏漏都会造成安全问题。而从目前已有的统计数据来看,许多供电企业由于很多不同的原因,会经常出现库房着火,电缆出现安全问题等一系列消防安全问题,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同时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的监督和教育工作不足
许多安全问题都产生于基层,由于他们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企业的安全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对于基层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没有足够的教育支持和安全引导,对于安全问题他们所知较少,甚至基本的消防培训也从未曾开展,这势必会导致问题来临时的惊慌和更加严重的后果。
(二)缺乏相应的执行规范和标准
涉及到安全问题,这势必也和企业的管理相关,许多安全管理的意识在企业中还没有得到普及,自然也就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但是供电企业在这方面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其企业的性质就使供电企业注定是隐患较多,出现问题的影响较为严重的单位。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供电企业并没有引进合理的管理制度,造成对安全问题的忽视和对安全监督的忽视。
(三)针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措施较少
安全不仅需要制度的保障,同时也需要配套的设备来执行这一制度。但是由于对安全问题的不重视,在发现问题进行上报后,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并且对问题的解决也是应付了事,许多消防设备的引进申请经常被驳回,上级部门不给拨款,消防设备也就迟迟不能落实,火灾的隐患会一直存在并且一直得不到解决。
(四)员工的安全消防意识不够
员工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创造企业效益的主力军,因此企业的消防工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具体的行动表现中。但是由于前面提到的企业对员工的意识灌输不到位,员工的自身认识水平和能力有限,往往会忽视消防安全这一问题。而当火灾出现时,他们更是惊慌失措,无法及时地解决出现的问题。或者不按照相应的规定来解决问题,这或多或少给供电企业的消防安全意识的落实造成了阻碍,人为地带来很多安全的隐患。
二、针对供电企业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基层安全教育知识的普及
要想在整个企业当中建立良好的消防安全的氛围,就必须从基层员工入手,开展相应的消防安全课程的讲解和相应的实践操作授课。一方面从根本上加强他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视,降低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另外一方面教会他们在应急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将生命财产的损失降至最低。同时为了提高教育的效果,可以采取竞技比赛来提高员工们参与的积极性并检验学习的效果。
(二)完善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供电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尽可能地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和问题出现后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量。这些制度的制定要合理,但是必须在实践中落实,要不然制度也只是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任何的指导作用。必要是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帮助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不能一味地沿用过去老的规范,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规定已经过时,而其中部分规定还需要完善和补充,因此规章制度的确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总的目的是保障企业内部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不同的时期又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
(三)加强对企业消防安全的监督
除了上述应对的措施外,还需要对效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监督,进行一定地反馈,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督检查部门,定期地进行排查。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各部门安全的考核工作,设立明确和合理的考核程序,对于表现好的部门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加大家努力工作的积极性,而表现不好的部门进行合理地批评教育,一定要将危险将至最低,为大家和人民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工作与生活氛围。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供电企业存在的消防问题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并且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并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只有加强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才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同时安全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必须加强起来,而且要超过经济效益,因为没有了安全作保障,其他的一切就都没有了。因此企业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针对当前的安全问题,进行适当地改革和监督,完善企业中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对消防安全的监督,尽一切可能将危险系数将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冯高敏.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