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企业合规管理制度

工业企业合规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企业合规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业企业合规管理制度

工业企业合规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基本建设;过程控制;项目管理;后评价管理

目前,国内大部分煤炭企业管理水平较高,但一部分煤炭企业投资决策机制尚不健全,特别是对于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仍比较突出,项目管理不科学,致使项目竣工投产后经济效益与设计指标存在较大差距,项目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有的甚至长期亏损,造成较大损失,甚至威胁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通过浅析煤炭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并探讨改进项目管理的措施和手段,为煤炭企业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1]。

1主要问题

1.1项目可研阶段谋划不周,考察论证不充分

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所进行的研究分析,目的是为项目决策提供主要依据。但有些煤炭企业对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该阶段相关工作重视不够,对拟上项目谋划不周,立项工作不规范;有的可研报告科学性较差,不能充分切合企业实际。在可研报告编制论证过程中,对市场需求、建设规模、产品方案、设备选型、建设条件、投资估算、融资方案等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比较和论证,项目预见性不足,不能客观全面评价项目内外部环境,对风险因素考虑不足,论证工作存在走形式和走过场现象,工作团队、外部专家达不到规定要求,致使可研论证难以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这些问题的存在为项目建成后的有效运营埋下了隐患[2]。

1.2投资不能量力而行,上项目存在盲目性

在煤炭市场进入下行期后,有些煤炭企业特别是部分国有煤炭企业,不能从市场趋势和自身经济实力出发,仍然通过加大金融杠杆方式、甚至在资产负债率达到或超过警戒线的情况下仍然抢占资源、上项目盲目扩张,造成投资规模与自身财务承受能力严重不适应,使企业经营雪上加霜。有的在融资规划和方案没有落实好、资本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工建设,造成后续资金难以按照合同支付给合作方,造成停工停料,不但项目工期加长,形成“烂尾工程”,财务费用也进一步增加,甚至因出现施工单位依法索赔,企业陷入官司之中,也使企业诚信和对外形象大打折扣[3]。

1.3违背项目建设程序,留下政策隐患

一些煤炭企业法制观念淡薄,侥幸心理作祟,违背基本建设程序,违背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冒着法律及政策风险上马项目,甚至个别企业仍然存在“三边”(边勘查、边设计、边施工)工程问题,这些行为给项目建设埋了重大隐患。随着国家去产能政策落实,政府监管的不断加强,这些手续不全、违规建设的项目成了被取缔关停对象,花巨资建成的项目不得不停工停产。这些问题反映了企业管理的薄弱特别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混乱,也给企业发展留下了巨大隐患,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4招评标过程不规范,影响项目投资和工期

有些煤炭企业在管理组织和项目招标过程中,存在规避招标、应招未招、虚假招标、围标串标等情形,本应通过招标方式实现提高建设项目工程质量、保证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受到严重影响。有些企业在建设项目招标管理中,计划工作不严密,准备工作不充分,不但评委组成不科学,而且由于计划不周造成评委没有充分时间审阅招标文件和了解投标单位能力、资信,失去了招标的意义。有些企业由于过于偏重节省项目投资,未给中标施工队伍和设备供应商预留合理利润空间,为工程承包商、施工企业或设备供应商偷工减料提供了可能。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企业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留下严重隐患。

1.5建设过程监管不力,“四大”控制跟不上

有些煤炭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规、规程、标准和计划进行项目监管,现场监督不到位、现场签证把关不严、重大设计变更未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等,对工程质量、材料质量、设备质量把关不严,导致项目投资、工期、质量、安全等方面控制不力,使质量、安全、环保事故时有发生,不但延误工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给项目建成后提高质效、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等工作留下了诸多隐患。

1.6内部审批程序繁琐,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有的煤炭企业特别是产业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一般情况下同周期实施的项目数量多、布局广、种类多。大部分煤炭企业管理水平比较高,但有的煤炭企业由于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管理层级多,管理链条长,统筹协调能力不足,导致管理效率低,这些问题在建设项目管理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项目前期工作在企业内部流转时间过长,不但影响工作效率,更影响项目周期,影响项目时效,更有可能影响企业内部产业链配套和专业分工协作体系的建立。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项目核准和监管效率的背景下,企业内部存在的这些问题急需改革和改进。

1.7项目总结有待加强,后评价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项目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有必要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或全周期后评价,以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改进工作,为其他项目或后续项目建设提供参考或经验教训,促进企业建设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有的煤炭企业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后评价制度,项目竣工交付建设单位、项目生产运营结束后没有对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和对比分析;有的企业虽然开展了总结评价工作,但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不够,指标体系不完整,评价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严密,尚未形成持续改进的建设项目良性循环运作机制。

2对策措施探讨

2.1做好项目可研论证工作

确实树立“战略引领规划,规划指导计划,计划控制项目”的理念和工作体系,在项目管理中突出主业地位和战略管控,避免重复投资,将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作为评定标准,建立项目管理长效机制,对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风险因素分析,科学规划审慎筛选新建项目,确保新建项目合法合规,符合产业政策和企业战略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谨慎扎实地开展投资决策前的风险调查和论证工作,把风险分析预测贯穿于可行性研究全过程,分别从行业趋势、政策要求、资源状况、基础设施、项目本身等多个层面进行研究。项目论证应充分借助外脑,内外结合,力求科学、全面、客观,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加强分析市场需求分析。认真评估项目建设对环保容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战略合作,争取把建设项目纳入当地政府规划,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政策和建设环境。引进上下游企业、金融企业等战略合作伙伴开展项目建设,筹集建设资金,分散投资风险。制定应对安全、环保等重大因素应急预案,防止突发事件发生,保护职工生命健康安全、环境安全和投资者利益,把投资风险管理好、控制好。

2.2建立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一套科学、规范、严密的从项目考察、审批立项、开工建设、施工管理、工程验收到竣工移交、项目结算的项目管理机制是对实施项目管理的保障,包括项目决策机制、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等。加强项目决策管理,完善科学民主的项目决策机制,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加强项目立项、可研、设计等制度建设,强化投资决策智力支撑能力建设,为项目有效决策奠定坚实基础。大力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一个项目从立项、开工、建设、竣工、结算、生产等过程统一由项目法人负责,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可追溯的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项目风险抵押金制度,对项目决策、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据责任大小,实行风险抵押,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通过机制建设,为项目成功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3依法合规推进项目建设

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进程,杜绝侥幸心理,杜绝违规建设,杜绝“三边”工程。加大工作力度,抓住“以先进换落后、以大换小、等量置换”等政策窗口机遇,加快项目合规办理,彻底解决有关问题。规划新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履行项目备案、核准或审批手续,使项目建设管理全面步入正轨。加强项目招标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完善招标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建设,提高管理人员法治意识、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建立一支职业操守高、专业结构合理、工作认真负责的专家评标队伍,并加强动态管理和激励约束。通过依法依规管理,为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提供有力保障。

2.4建立项目优先级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一般都实行产业多元化战略,同一时期的建设项目按照不同特征可划分为许多项目类别。包括规划项目、拟建项目、在建项目;包括煤炭项目、煤电项目、化工项目等上下游产业项目;包括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包括小型和大中型项目等。对这些项目应根据企业战略和市场情况,建立实施项目优先级管理制度,根据优先级标准,对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分类梳理,科学有序推进。对带动企业转型升级、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应优先安排、尽早启动,重点保障;对效益前景好、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基础性项目,严密组织,科学调度,加强监管,加快建设,用建设时间置换市场空间;对有助于解决经营亏损、处置僵尸企业和人员分流的具有效益前景的劳动密集型或短平快项目,要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等措施,予以支持;对集团内部资产负债率接近警戒线二级企业,原则上停止安排新项目建设。对当地地方政府要求上的项目,要站在全集团角度加以综合平衡,避免重复建设,处理好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产业项目指导目录,严把项目立项关,防范政策风险,项目技术水准应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2.5加强项目风险管控工作

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看,煤炭企业面临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融资风险仍比较突出,并自始至终伴随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防范主要风险,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应通过顶层设计,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风险防范和管控体系。从体制层面看,应大力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改革,除核心项目外,支持其它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混合经济。大型企业集团应充分发挥大集团综合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共同建设项目。加强市场预测,调整产品方案,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有竞争力的产品。通过上下游股权、技术等合作等,建立利益共同体,防范市场风险。加强政策研究,利用政策机遇,规避政策风险。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防范环境风险和安全风险。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进产融结合,在疏通融资渠道的同时,加强资金风险管控,保证项目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2.6开展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

在项目建设过程及项目竣工投运后,企业项目管理部门应组织开展阶段性、全程性、全周期的项目后评估工作。项目决策后,应该及时对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及时进行评价;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应根据项目阶段性特征分阶段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评价;项目最终竣工后,应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系统性整体性评价;在建设项目建成试生产结束、投入正式运营后,应开展建设运营评价。通过建立后评价制度,开展后评价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措施加以改进,为其它项目建设或建设此类项目积累经验,培养管理人才,不断完善企业建设项目管理体系,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始终处于良好运行和管控状态。

3成功实践案例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是一家集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物流贸易、建筑矿建、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特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是河南省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所属企业分布于河南、贵州、新疆、内蒙古、青海、安徽、四川、山西、陕西等省区和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集团公司把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和支撑集团转型升级的重点来抓,大力推进建设项目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效果明显。“十二五”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项目投资470亿元,建成了一大批骨干优质项目,赵固二矿、嵩山煤矿、永龙选煤厂等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项目的建成,为淘汰落后产能并继续保持规模优势奠定了基础;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性能碳纤维技术、煤制乙二醇技术等,建设了一批具有重点煤化工项目,为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发挥了核心支撑作用;通过建设高端项目,延长装备制造和有色金属产业链,开工建设了“三门峡戴卡年产1000万只铝合金轮毂项目”和“同人铝业年产60万t高端铝加工项目”等,为装备制造业和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一大批优质项目的启动建设或竣工投产,就管理角度而言,主要依赖于集团公司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方法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完善和创新,而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和管理方法的成功实践,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项目管理人才,为集团公司进一步发展以及基本建设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人才和管理基础。

4结语

煤炭企业的项目建设及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煤炭企业只有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结合企业集团具体情况,贯彻企业战略规划,持之以恒改进和加强项目全过程全体系管理,改革创新企业内部项目管理体制机制和方法,才能有效规避和防范投资风险,打造优质高效的建设项目,支撑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苑茹 单位: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衡敦兴.国有煤炭企业投资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9(12):53-54.

工业企业合规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线电缆制造;实训基地;建设

作者简介:王国俊(1973-),男,江苏高邮人,高邮市菱塘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一级。(江苏 高邮 225652)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0-0010-02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以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和岗位针对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推进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技能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训教学的保障,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一系列要素的统一体,包括场地、设备、指导教师、教学计划、培训方案等。现就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电线电缆制造实训基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专业发展情况

高邮市菱塘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一所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座落在高邮湖西、菱塘回族乡境内。菱塘回族乡经济主体为工业,现有工业企业120多家,主要以电线电缆制造及其配套产品为主,是中国“电缆之乡”。由于新材料(如纳米技术)广泛用于电线电缆制造行业,2009年菱塘回族乡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中国特色电缆制造基地”。作为与经济产业最切近的职业学校,学校也随时对当地企业的生产及用工进行跟踪调研,切实掌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真正实现校企合作、职教富民。2001年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分析,因地制宜,学校开办了电线电缆制造专业,作为特色专业,目前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543人。该专业通过10年的建设发展,并且在相关部门及企业的扶持和指导下,创建了电线电缆研发工作室、技术检测工作室,为从事电线电缆制造业培养了大批适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也为邻近产业道路灯具、太阳能光伏、电子电器等注入了创新的活力。

为把我校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办大办强,办出特色,学校还与郑州电线电缆研究所、扬州轻工业学校、扬州易倍德公司等十多家院校和企业联合办学,聘请专家来校授课。在专业实训上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变消耗型实训为生产型实训,既降低了实训成本又有力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既丰富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的情趣爱好。同时,学生在企业仿真环境中实习操作不仅为企业生产作出贡献,而且又得到企业相应的资金赞助。

为了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技能,学校一方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并多次获奖;一方面还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生产与新品研发。另外,还千方百计地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行之有效地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学校把课堂开到企业、定位车间,企业将员工培训、专业理论学习放到我校,形成互动双赢,共谋发展。

二、专业师资及设备条件

学校拥有电线电缆制造专业教师25名。为使专业教学和实训上台阶、上水平,聘请了相关院校、相关知名企业专家及专业教师10多名。

为了切实办好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升发展后劲。第一,举全校之力,在电线电缆实训方面加大投入,配备必要的实训设备。第二,扬州亚光电缆有限公司支持我校设备20万元。第三,充分利用其他企业、厂家的生产设备,组织学生实习实训。第四,利用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订单培养方式,鼓励企业为研发新的科研项目和精品、新品,添置必要的设备、器材,为学生实训实习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产学研及校企合作情况

学校积极利用智力优势和科研力量,大力与电线电缆制造企业进行良好合作,共同研发新品10多个。如电缆中枢控制系统用综合屏蔽电缆获江苏科技厅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该产品节能环保,深受市场青睐。

学校先后与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江苏长城电缆厂、扬州亚光电缆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人力资源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培养,近几年来为企业输送各种技术人才近千名。

建立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近几年来,学校电线电缆制造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参与项目研发,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也在发展中给予学校相应的回报。

学校与多家电线电缆制造企业签订助学成长协议。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扬州和益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等厂家先后为我校500多名学生提供定向实习、自助求学的机会。这些学生毕业后又心甘情愿、信心百倍地为企业工作,不少学生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顶梁柱,有的还成了企业老板。

学校先后与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江苏长城电缆厂、扬州亚光电缆有限公司、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

校助厂威,厂助校力,资源共享,共谋发展。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精致的常规管理为我校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建设与发展赢得了勃勃生机。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高邮市以电缆、灯具、光伏等“三新”产业为主,在扬州市工业排序中名列前茅,特别是新材料电线电缆制造基地、新光源灯具生产基地、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生产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提升了地方经济的速度,而且必然带来企业对人才的更大的需求,现有不少企业已经跨地区、跨省区招工,但招来的仅仅是初级工,远远不能胜任企业的生产与发展要求。为此,我校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开设电线电缆制造专业,而要培养出最贴近地方特色的适用型人才就必须拥有与之相配套的专业实训基地。未来电线电缆制造的从业人员将会大幅度增多,因此,拥有一定规模、配备一定设备的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实训基地势在必行。同时,随着地方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邮市每年都将有数万人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加之每年还有一批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急需就业,而要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顺利转移就必须适时对他们开展立足家乡建设、发展家乡经济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他们就业、创业能力,而要开展这样的技能培训就离不开专业实训基地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硬件设备。再者,随着农村人口的无序流动,每年将有不少进城务工的人员、退役士兵、待岗青年和再就业青年回到家乡,从事劳动,发展产业。对于这一部分人,如果不能适时培训,也将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新农村建设,为此,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国家级示范性的电线电缆制造实训基地显得尤为重要。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中专校的建设和发展。我校是江苏省唯一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作为江苏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对外开放的窗口,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为打造民族中专校品牌,菱塘回族乡政府协调100多亩土地,新建民族中专校,并多次给予资金、人力、物力方面的极大支持。同时,学校自身也借助于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全力建设好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实训基地,使该基地建设锦上添花,成为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2)学校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十多年的积累、发展和创新,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已经在教学、实训等诸多环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较好而成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技能训练体系。

(3)电线电缆制造专业作为我校特色专业已拥有良好的场地、充足的师资和可靠的生源。当地电线电缆企业也十分愿意吸纳职校生去企业实习实训。并期望他们毕业后留在本企业工作,成为企业的技术工人、技术骨干,一道开发新品,拓展市场,发展生产,提升效益。学校还将出台新的举措,与市外大中型企业合作办学,联姻互补。还将针对企业对学校人才规格、智能结构、课程设置和绩效评估等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基地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4)扩大社会培训面,与学历教育并举提高基地效益。实训基地建成后,将通过课题实践和生产实践的结合迅速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他们参与企业实践、提供业务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实验基地建成后,还可缓解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为开展广泛性的学习和各类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进一步地显现拓展基地建设和培训效益。初步设想:紧紧围绕高邮市、菱塘回族乡电线电缆“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之乡”的发展目标,创新思维,大胆实践,力争创建高邮电线电缆检测中心,届时将惠及近100家电线电缆企业。

五、项目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预期效益及保障措施

1.项目建设思路

按照“政府出资、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共享开放”的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的总体方针,构建高标准、多用途的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成后能最大范围内满足在校生的专业实训和社会培训的需要,努力为民族区域经济培养电线电缆制造领域的需求的各类适用型高技能人才,能为本地区电线电缆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产品开发、产品结构调整、品牌创立提供技术支撑。

2.项目建设目标

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相关要求进行实施,在现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通过添置设备、扩大规模、充实师资、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等措施,满足在校生的专业技能实训和农村劳动力、退役士兵等转移社会培训的需求,使该专业实训工位满足教学需求,确保技能实训开课率达到100%。真正使其成为立足湖西、服务高邮、辐射扬州和友邻省市的具有国家示范性的品牌实训基地。

3.项目建设预期效益

电线电缆实训基地建成后可为全日制学生提供资源共享,同时,能为1500人次/年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企业员工等各类职业技能提供培训。这不仅进一步扩大电线电缆应用专业和学校的规模,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而且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新市民的择业能力,减轻社会用工压力,缩短企业用人的适应期,提高企业员工和安全生产岗位人员的素质,多快好省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赢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4.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由市政府牵头,市教育局、财政局、学校和相关企业参加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市教育局负责对项目建设的指导、协调,并进行跟踪管理;市财政局将筹措配套资金,按需实现配套建设和管理。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专业负责人和电线电缆制造专业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工作,相关企业提供部分资金和技术支持。2011年12月完善基础设施,2012年4月安装调试,2012年8月投入使用。

(2)资金保障。在现有电线电缆专业实训基地拥有120多万元实训设备、136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基础上,根据上级财政支持的资金18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80万元,扬州亚光电缆有限公司资助2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0万元,用于购置电线电缆实训设备,设备总值近500万元,基本满足本学校和本地区电线电缆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满足学历教育和各类培训的需求。同时改造水电等基础设施,将电线电缆实训基地建成“专业化、多元化、现代化、前瞻化”的实训基地,推进“七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进程。

(3)制度保障。市教育局、财政局将按执行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我校项目建设的资金筹集、使用统筹管理,严格实行政府采购制,严格审查经费使用,保障经费用到项目建设上。学校成立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项目建设专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设备论证、采购,保证工期,保证质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严格按照基地建设方案,在技术上保证落实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规定的内容。建立基地建设验收制度,加强项目管理,设备安装后及时进行设备的验收和管理,保证设备的完好;健全实训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实训基地设备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并采取措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不断扩大基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方献:

[1]吴启迪.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推进职教发展[Z].

[2]壮国桢.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