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妇联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腐败问题日益突出,这已成为21世纪的主要问题。面对这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展开了深入的防治和打击运动。其中,国家间共同合作打击腐败的行动也不断增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区域反腐败公约《中美洲反腐败公约》以及《欧洲反腐败公约》。
一、公约概述
2003年12月9日,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出席了联合国在墨西哥南部城市举行的国际反腐败高级别会议,并签署了对国际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这为世界各国政府执行对腐败行为的定罪、惩处、责任追究、预防、国际法律合作、资产追回以及履约监督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国家反腐败斗争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以公约为基础,我们认为可以将国际社会在反腐败问题上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共识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一体化战略”和“现代化战略”两大部分。
(一)指导思想上与反腐败立法的一体化战略
《公约》第一条明确确认了公约的宗旨有三条:促进和加强各项措施,以便更加高效而有力地预防和打击腐败;促进、便利和支持预防和打击腐败方面的国际合作和技术援助,包括在资产追回方面;提倡廉正、问责制、对公共事务和公共财产的妥善管理。《公约》确立了以预防为先、打击为主、强调国际合作、重视资产追回、提倡廉政建设的一体化思想。
(二)实体刑法规范现代化战略
实体刑法规范现代化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扩张犯罪化事由、确立普遍管辖原则以及注重刑罚化措施科学化和人道化几个方面。
1.扩张犯罪化事由
《公约》吸取众多反腐败国际立法中的成果和经验,将腐败行为的各种形态明确加以界定,扩大了腐败犯罪的犯罪化事由。更重要的是,《公约》克服了一些区域性的反腐败法律文书的局限性,具有广泛的普遍性。
2.确立普遍管辖原则
《公约》第42条第4款确立了普遍管辖原则。按照传统的普遍管辖原则,对于与罪犯逮捕地在地域、国籍、受害人无任何关系的犯罪人,罪犯逮捕地的法院无权管辖。但普遍管辖原则适时弥补了这一缺漏,防止了犯罪人利用立法上的纰漏逃脱法律制裁。
3.注重刑法措施科学化、人道化
《公约》对腐败犯罪刑罚措施的规定确立了既充分保障和尊重犯罪人的基本权利,又保留了对犯罪人追究责任的权利相结合的刑罚思想,体现了刑罚科学化与人道化的结合。
二、中国反腐败犯罪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国际上反腐败犯罪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基本共识的归纳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应当借鉴其中有益做法以完善反腐败措施,这既是中国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基本要求。总体上,中国反腐败犯罪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真正确立反腐败犯罪的一体化刑事政策思想,制定专门的《反腐败法》以全面规定反腐败措施,尤其是要全面完善反腐败犯罪的实体刑法规范。
(一)确立反腐败犯罪的一体化刑事政策
腐败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以贪污、贿赂为主要形式的犯罪是腐败的典型表现。纵观世界各国的反腐败经验并借鉴《公约》的立法精神,我们认为在中国的进行反腐败斗争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建立一套以刑法为核心,综合民事、行政、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措施的、以预防和惩治相结合的全面的一体化刑事政策。也就是说,反腐败一体化刑事政策时立足于刑法又不拘泥于刑法,从而指导刑法理论的不断完善,是一种更全面、更深刻、更完善的“综合治理政策”。立足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上的单一的反腐败刑事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反腐败的需要,我们必须建立一套以刑法为轴心的多学科、综合性的一体化刑事政策。
(二)完善反腐败犯罪的实体法刑法规范
关于我国完善反腐败犯罪的实体刑法规范的立法,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增加规定新罪名
借鉴《公约》中定罪和执法的规定,建议在我国设立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以弥补国内刑事实体立法在适用范围上的缺陷,集体的设想是,在制定综合性的反腐败法之前可以采用以单行刑法或刑法修正案的方式在现行刑法中对外国公职人员贿赂罪进行增补规定。
2.完善相关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
由于我国《刑法》在对贿赂犯罪及相关犯罪的规定上存在的适用范围过窄、犯罪构成要件过高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修改对这些犯罪的犯罪够成的规定。
3.完善贿赂犯罪的法定刑配置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早期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突发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也是第一大致残性疾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1]。我国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还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因此其致残率还在逐年升高,据研究表明对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治疗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将本院对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2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取得的良好治疗效果进行详细汇报。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0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115例患者。对照组:男85例,女30例,年龄段38~76岁,平均年龄(58.4±1.8)岁;治疗组:男66例,女49例,年龄段42~71岁,平均年龄(52.7±3.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第三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肢体麻木、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行及时血压测量。常规治疗主要是稳定患者血压、促进脑代谢与神经功能恢复。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包括了运动疗法(PT)与作业疗法(OT),良肢位控制(患者采取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交替变换,2 h/次),翻身、起卧、坐立位平衡训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用餐、步行、洗漱、入厕、床与轮椅转换等训练。每日训练强度保持适中,2~4次/d,30 min/次。在训练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辅助训练,比如对患者进行按摩,康复治疗必须遵行从简单到复杂,用力力度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切忌暴力引发患者恐惧、消极心理[2]。护理人员在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患者进行言语引导,对病情进行客观积极分析,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2.1 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康复治疗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将空气加压至0.2 mPa,患者吸纯氧1 h,1次/d,7~10 d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1.3 治疗效果判定
治疗效果评定根据FMA运动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采取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定采取改良Barthel指数测评。治疗率根据至病残程度进行评定,基本痊愈:病残程度0级;显效:病残程度1~2级;有效:病残程度3级;无效:病残程度无任何改变,甚至一度恶化[3]。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测评数据导入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s表示,测评数据比对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9%,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6%,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P
3 讨论
3.1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脑中风)患者多达200万人,死亡120多万人。截止2012年我国脑卒中患者多达700多万人,其中一半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与生活不能协调[4]。脑卒中病因复杂多变,大体来说有以下两种: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如:年龄、种族、家族遗传病史等;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吸烟等。脑卒中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最重要、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大多数的治疗都是从降血压开始,因此,治疗血压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生几率。
3.2 传统的治疗方法借鉴其他病症治疗方法,认为脑卒中患者也应该采取静卧静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近些年众多的理论与实证证明脑卒中患者应该尽早的进行康复训练。早期康复治疗能够帮助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高效地调动脑部组织中剩余的细胞功能,使一般情况下不发挥作用的神经亚单位发挥代替功能,逐渐使脑功能重新组织与再建,尽可能恢复患者肢体各方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
3.3 高压氧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中进行广泛地运用,并逐渐成为各种病症抢救治疗的重要手段。实验与临床都证明,高压氧治疗能够提高血液中含氧量与血氧分压,对组织内毛细血管氧气弥散能力有增强的作用,提高脑部组织的含氧量,改善脑部组织氧供给循环,对脑部神经功能恢复重建有积极意义。同时,氧气弥散能力增强,能够促使部分还处于可逆状态的受损脑细胞恢复,为神经细胞代谢提供必需能量[6]。高压氧还能够对脑血管起到一定的收缩作用,减少脑血流量,对脑水肿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帮助侧支循环建立,从而恢复脑神经功能。
从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9%,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6%中我们可以知道,对脑卒中患者行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助于神经功能的重建,能够对患者各方面功能障碍起到促进与提高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谢伟坚,梅麒,张业昆,等.高压氧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3):28-29,3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住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40例(均为女性),入院后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120例,研究组120例。两组患者均无精神障碍,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手术方案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除失访18例外,共有222例患者完成调查,其中研究组112例,对照组110例。
1.2 方法
1.2.1 研究组 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内容覆盖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时间、施教日期、效果评价、施教人员签名、随访内容、随访指导、随访日期、随访责任人员等。① 患者入院当天,由责任护士负责向患者讲解健康教育路径所有内容,并将具体事项进行安排沟通。② 住院过程中责任护士需按照路径要求,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规范系统但又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动态调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同时做好相关记录。③ 印制功能康复锻炼患者手册, 由责任护士讲解、演练具体的功能锻炼方法并督促患者完成,患者自行记录,护士检查完成情况。④ 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评估,解决问题并记录,消除患者出院后因信息中断导致康复锻炼过程的盲目状态。⑤ 促进家庭及社会等支持系统对患者的帮助,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减少乳腺癌治疗带来的负面影响。⑥ 注意功能锻练应因人制宜,循序渐进,活动度以不引起劳累为宜,以患者的主动功能锻练为主,避免被动锻炼\[2\]。
1.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
1.3 效果评估
在患者入院第1天及出院后1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患者乳腺癌相关知识及康复锻炼知识得分情况,另外出院后1个月时增加调查康复锻炼依从性情况,均按调查问卷项目予以记录。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经济状况等;第二部分包括是否了解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是否了解康复知识及掌握锻炼的方法,是否按功能锻炼手册进行康复锻炼,每天进行锻炼的时间及次数,是否坚持康复锻炼,能否发现康复锻炼中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法或及时正确寻求支持帮助等。1分表示做不到(不清楚),2分表示偶尔做到(有点清楚),3分表示基本做到(基本清楚),4分表示完全做到(完全清楚),每项均按4分制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康复锻炼知识及依从性越好,康复知识得分总分最低40分,最高100分;依从性得分总分最低2分,最高8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知识得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康复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1个月时两组康复知识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2.2 两组依从性比较
出院后1个月时,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分为5.5±2.4,对照组为4.4±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
3 讨论
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高水平的治疗及护理,为患者提供系统的康复指导。
健康教育路径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传统健康教育随意性大,一般不够规范。而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指导健康教育路径,严格遵守时间框架指南,方便护士进行计划,杜绝传统健康教育的随意性、盲从性,保证患者在住院及出院后能得到规范、系统的健康指导和促进,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健康教育路径能使患者预先了解健康教育流程,通过沟通交流,调动患者积极性,使患者更方便准确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康复锻炼技能的水平。引导患者自我护理理念,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康复效果,缩短康复所需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入院到出院后康复全过程的生理、心理、家庭以及社会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健康教育计划更加人性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4 参考文献
[1]杨明玉,唐泓源,郑晓缺.骨折病人心理特征与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相关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5A):772-775.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 HBsAb; 定量检测; 对比
doi:10.14033/ki.cfmr.2016.33.0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048-02
目前在国内,大部分医院的检验科会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展开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检验工作中,具有操作简单等优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灵敏度、重复性相对较差,很容易受到钩状效应、标本浓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假阴性结果,造成漏诊或者是误诊[1]。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问世,文献[2]报道,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在HBsAb检测中,存在一定的优势。有研究表明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后较成人更易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3],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b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的目的,对196份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标本分别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b,并对比分析结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收集到的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标本,共选择196份作为研究对象。标本来源于123例女性和73例男性。标本受试者均采取0、1、6个月3针的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选择的196份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标本分别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检测HBsAb,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 检测方法 本次研究的检测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主要包括:Biocel l2010酶标仪、美国雅培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ELISA试剂盒(由厦门英科新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及Biocel lA201洗板机。酶联免疫吸附法:采取双抗原夹心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同样采取双抗原夹心法进行。被测抗体与包被在微粒子上的抗原进行充分的结合,然后将其与标记碱性磷酸酶的抗原进行充分的结合,ALP可对4-甲基伞形酮磷酸盐产生催化作用,使其分解成为具有一定荧光性的物质,荧光变化率水平与被测抗体的浓度水平呈现正比例关系,浓度测定结果超过10 IU/L时,视为检测结果阳性,浓度测定结果不足10 IU/L时,视为结果阴性[4]。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观察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2)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b最低检出结果。取1份HBsAb阳性标本,经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3次,求得其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倍比稀释血清分别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重复检测3次之后取平均值即得。HBsAb检测结果阳性的判定标准包括: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达到10 IU/L以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样本吸光度/CUTOFF值水平>1.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比较
196份标本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检出HBsAb阳性标本139份,阳性率为70.92%;经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z测,检出HBsAb阳性标本157份,阳性率为80.10%。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出的阳性结果使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均为阳性,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阳性率较酶联免疫吸附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b最低检出值比较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HBsAb浓度为14.1 IU/L及以下时,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呈现为阴性,由此证实,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对血清HBsAb定量检测的准确性更高,可以对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进行反映,具体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多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乙肝表面抗体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进行了解的目的。然而,实践与研究发现,这一操作比较繁琐,重复性相对较差,检测所需时间较长,无法对体内HBsAb展开定量检测。近期文献[5]报道发现,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在HBsAb定量分析中,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诸多优势。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b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的目的,对196份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标本分别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b,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96份标本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检出HBsAb阳性标本139份,阳性率为70.92%;经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检出HBsAb阳性标本157份,阳性率为80.10%,且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出的阳性结果使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均为阳性,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阳性率较酶联免疫吸附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体会到,酶联免疫吸附法为对血清HBsAb进行检测的主要方法的一种,且属于抗原抗体在固相表面进行充分反应,参与仅为孔底的接触部分,其余的抗原或抗体均需要实施扩散处理,与固相抗体或固相抗原进行充分的接触,属于逐渐平衡的过程,因此检测过程中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除此外,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手工操作过程相对比较的复杂,检测的灵敏度水平却相对较低,不能够对检测额进行准确的测定,由于需要对处于结合态的抗原或抗体、游离状态下抗体或抗原实施准确的分离处理,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反复加样、洗板等操作,很容易造成人为误差[8-10]。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主要是利用荧光酶免技术,经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对HBsAb水平进行准确的测定,从标本加样操作开始直到得出相应的结果,均由相关仪器在自动化状态下完成,从而有效避免了人为误差,实现了全自动、快速、准确,并且可定量分析,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均显著提高,重复性得到改善[11]。
综上所述,采取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对HBsAb定量检测,不但在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展开HBsAb浓度变化动态观察,进而对免疫效果进行判断,且还能够以HBsAb浓度变化来对再次免疫接种时间予以确定,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值得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展开推广,改善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监测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凡,单咏梅,周宏,等.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分析[J].检验医学,2010,25(9):723-724.
[2]杨晓燕,陈涛,郭仲辉,等.线性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比较分析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3):11-13.
[3]刘绍芬.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情况的观察与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09,6(5):81-82.
[4]任丽民,邓芳,余明杰,等.化学发光法对ELISA检测HBsAg“灰区”标本的再分析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5):434-435.
[5]章火祥,丁丽萍.ECL法与ELISA法在测定乙肝血清标志物上的比较[J].江西医学检验,2012,22(2):137-139.
[6]肖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比较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6):543-544.
[7]姜立民,周康P,陈悦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甲型肝炎总抗体的比较研究[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1):63-65.
[8]田拥军,覃莉,刘慎沛.8种国产HBsAg试剂检测变异HBsAg的效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0,25(4):250-253.
[9]杨奎真.两种方法检测乙肝患者血清HBVs、HBVe系统抗原抗体同时阳性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179-180.
关键词:贫血,缺铁性 中医疗法 口服液 血红蛋白测定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combined with iron dextran oral liquid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nd its influence on related blood indexes
Wang Cuicui Zhou Changming Wang Lan Zhang Yu Zhang Hu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combined with iron dextran oral liquid on children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related blood index. Methods A total of 90 children with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45) and study group(n=45).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ron dextran oral liquid,and the ones in study group were added TCM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on the basis of iron dextran oral liquid. The clinical efficacy,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changes of blood indexes, such as hemoglobin(Hb),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 and 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study group was 98%,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8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ime of disappearance of all kinds of symptoms in study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treatment, Hb, MCH and MCV in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study group was 2%, which was lower than 18%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CM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combined with iron dextran oral liquid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mission of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related blood indexes, and it has high security.
Keyword:
Anemia,iron-deficiency; TCM therapy; Peroral liquids; Hemoglobinometry;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属于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贫血性疾病,在6个月至2岁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其发生主要是因患儿挑食或家长添加辅食不合理等,患儿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或不增、面色苍白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异食癖、匙状甲等症状,不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目前,临床对于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通过补充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铁剂来改善患儿症状,但仍有部分患儿疗效不佳[1]。近年来,中医预防保健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且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2]。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了中医预防保健联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及对其血液指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2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10个月~5岁,平均(2.5±0.8)岁;病程2~10个月,平均(6.4±2.2)个月;贫血严重程度:轻度24例,中度21例;临床症状:乏力32例,食欲减退25例,面色苍白21例,体重下降12例,肝脾肿大10例。研究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9个月至5岁,平均(2.5±0.8)岁;病程2~9个月,平均(6.4±1.8)个月;贫血严重程度:轻度22例,中度23例;临床症状:乏力33例,食欲减退27例,面色苍白23例,体重下降11例,肝脾肿大10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贫血严重程度及临床症状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1)年龄≤5岁;(2)临床资料完整;(3)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自愿签署加入研究同意书。(2)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者;(2)心、肝、肾、肺功能障碍者;(3)先天性代谢异常者;(4)慢性感染性疾病者;(5)中途脱离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单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每次服用5 mg右旋糖酐铁口服液,3次/d,在治疗过程中切勿食用乳制品,防止影响铁元素的吸收,同时对患儿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研究组于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基础上增加中医预防保健: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中医预防保健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对患儿家长加强健康教育,尽可能地防止患儿因饮食不节、用药不当等导致脾胃损伤,同时让其知晓谷盛气盛,饮食均衡、充分,脾胃之气方可充盈,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当以补精益气;(2)饮食指导:嘱咐患儿不可挑食,确保营养均衡,防止营养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注意为患儿合理添加辅食,若有必要可在患儿食物中适当添加铁元素,确保铁元素的补充;(3)保健措施:遵循“辨证施养”“三因制宜”原则为患儿制定中医预防保健疗养方案,涉及药膳与膳食的营养搭配、中医情志护理及中医运动指导等方面,其中药膳与膳食营养搭配方面即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一些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制成食物供患儿食用;中医情志护理即通过移情易性、顺情解郁、情志相胜等方法来改善患儿的情绪状态;中医运动指导即指导适龄配合患儿进行中医保健运动,包括“太极拳”“五禽戏”等。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参考《血液学诊断及疗效标准》[3]进行疗效评价,根据患儿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水平变化并参照其临床症状变化进行疗效评价,若患儿Hb≥100 g/L,红细胞计数>3.5×1012/L,同时各类临床症状也彻底消失评为治愈;若患儿Hb明显上升,但未达到上述标准,红细胞计数>3.5×1012/L,同时各类临床症状也有所缓解评为有效;若患儿Hb未明显上升或出现下降的情况,红细胞计数也未明显上升,各类临床症状未出现明显改善或加重评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有效率之和。(2)症状消失时间:比较2组乏力、食欲下降、面色苍白及肝脾肿大消失时间。(3)相关血液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后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水平的变化。(4)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症状消失时间、Hb、MCH及MCV均以表示,采用t检验;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44/45),高于对照组的8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症状消失时间:
研究组各类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相关血液指标:
治疗前,2组Hb、MCH及MC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b、MCH及M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表3 2组治疗前后相关血液指标变化比较
2.4 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45),低于对照组的1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表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近年来,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发生与患儿体内铁元素的缺乏存在着直接关系,患儿发病后会出现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及面色苍白等症状,情况严重时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部分患儿因病情未得到积极控制,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导致患儿死亡[4,5]。目前,临床对于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张采用铁剂来补充其机体铁元素,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属于临床补充铁元素的常用铁剂,含有右旋糖酐络合物、氢氧化铁等成分,可有效提高患儿机体内铁元素水平,从根本上纠正其贫血症状,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6,7]。但在实际临床治疗中,仍有部分患儿的相关血液指标未能达标,疗效不太理想,且存在恶心呕吐、腹胀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导致其治疗依从性下降[8]。因此,如何更好地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成为现阶段儿科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中医预防保健是指在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一种理论认识及技术方法,属于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率不断升高,且获得了临床与患者的一致认可[9]。本研究对研究组患儿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基础上增加中医预防保健,并与单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相比,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0%;研究组各类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基础上增加中医预防保健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促进其症状改善。分析原因:中医预防保健可有效地帮助患儿家长正确、充分地认识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对其日常饮食、运动及生活等方面进行自检,分析患儿存在的不良习惯并通过为患儿制定中医预防保健疗养方案给予积极纠正,从而有助于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及运动等习惯,对其病情改善具有重要意义[10,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研究组Hb、MCH及MCV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8%,提示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基础上增加中医预防保健有助于改善其相关血液指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付媛媛等[12]学者指出,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中医预防保健联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不仅可改善其相关血液指标,还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儿生长发育,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在于中医预防保健可促使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及运动等习惯,提高其营养摄入的均衡性与针对性,进而有助于改善其机体营养状态,促进其相关血液指标的恢复;同时,通过制定并实施中医预防保健疗养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诱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儿治疗依从性提升,保障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预防保健联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其症状缓解,改善相关血液指标,且临床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武艳霞.健脾益气生血汤联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7,49(8):95-97.
[2]张龙,陈玉,余小文,等.应用TOPSIS法和RSR法综合评价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满意度[J].预防医学,2020,32(3):262-266.
[3]李欣红.升板止血汤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7,32(4):25-29.
[4]朱斌.健脾生血颗粒联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8):132-134.
[5]汤洁英,高结明,王翠捷.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7,14(10):21.
[6]武永斌.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效果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20,41(2):145-147.
[7]刘电波,郑伯平,罗立颖,等.金双歧联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J].北方药学,2020,17(1):32-33.
[8]迟红.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3):186-188.
[9]顾益玮,章璞,梅久红,等.社区中医预防保健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5):50-51.
[10]丁书明,李果,齐旭萍,等.基于“肾生髓,髓生血”的中医理论预防儿童营养不良所致贫血的效果[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