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金融相关政策

数字金融相关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金融相关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金融相关政策

数字金融相关政策范文第1篇

去年同期基数低,是出口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今年我国前9月月均出口1261亿美元,比去年12月份低3.5%,增长势头不明显。基于去年出口呈“前低后高”走势及今年前9月出口数据分析,今年出口增幅呈“前高后低”走势是必然的。

出口增长基础不稳固。出口增长主要受益于出口政策的调整。我国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调整出口政策,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出口信用保险费率、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等措施稳定出口。这些都是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特殊措施。随着出口形势企稳,相关政策势必回归正常。

出口增长质量不高。从数量指数、价格指数角度来看,今年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口贸易量的增长,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进口贸易量、进口价格一起增长。进口价格增长而出口价格基本不变,反映了目前我国出口企业利润率下降的事实,说明我国出口同样多的商品只能交换到较少的进口货物,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

国际环境仍然复杂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贸的主要任务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而不是单纯追求规模。随着调结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相关政策的落实,我国出口增速将放缓。另外,我们还应看到,当前我国出口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

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延续去年三季度以来缓慢复苏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发达经济体的增速过低、失业率过高、公共债务高企等问题困挠着世界经济。一些欧洲国家大幅收紧财政政策,势必影响欧洲经济复苏进程,进而拖累世界经济。

国际贸易摩擦依旧严重。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增强,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原因是各国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都想通过扩大出口和控制进口来扶助本国的企业发展,解决本国的就业压力。商务部预测今后几年将是贸易摩擦高发期。

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存在。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而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压力长期存在。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创新高。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压缩出口企业利润空间,降低产品出口竞争力。

数字金融相关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融资现状;融资方式;风险管理

近年来,商业地产消费市场狂热趋缓、融资成本逐步提高,于双方面夹击了商业地产,使其面临严峻的融资链挑战。首先,商业地产本身已具有投资规模大、地产开发周期长、资金回收慢、投入资金巨大等不利的行业投资特点。其次,商业地产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及民间借贷来筹集资金,融资渠道单一,成为商业地产融资的又一大软肋。因此,只有充分分析商业地产融资的框架和问题,才能改善融资环境,降低项目开发风险,促进该产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一、商业地产融资的发展现状

中国人民银行于近日《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报告指出,异常狂热的房地产消费市场于近期进入持续降温阶段,全国商业地产市场逐渐呈现出疲软状态,加之商业地产信贷加紧政策及一系列措施陆续出台,对商业地产融资链的畅通造成了严重阻碍。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的报告显示,2008年房地产行业资金缺口已达7100亿元,平均每家内资开发商的资金缺口达到1201万元,占当年年销售收入的24%。融资链面临的巨大压力让广大中小房地产开发商频频面临向偿付土地出让金、向银行偿付贷款利息的生存困境,隐藏着的房地产金融危机爆发的强大力量不容小觑。自2014年起,温州、宁波等地部分房地产企业已由于融资链出现问题导致倒闭,留下巨大的资金缺口。2014年4月,青岛君利豪地产大亨跑路,多楼盘停滞资金链断裂,欠贷至少12亿以上,涉及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民间借贷公司与个体。2014年5月,中国百强房企光耀地产融资链断裂濒临破产,楼市拉响红色警报,共牵扯到27亿金融机构借款。每日层出不穷的报道足以证明房地产业融资链断裂现象已相当严重。倘若楼市成交持续低迷,资金缺口将增速扩大,影响将大范围波及政府财政、银行收支及民间金融机构与个人资产安全等,后果将不堪设想。而随着二三线房源过剩问题日趋严重,房地产融资链风险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商业地产融资链是否安全、稳定对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商业地产融资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如王家庭、张换兆(2005)在银行业借贷业务控制和利率提高导致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的背景下,探讨了商业地产融资的多元化方式,并对几种典型方式的经济学原理进行了分析;孙翠兰(2005)分析与比较了目前我国存在的银行信贷、企业债券、企业上市、境外融资、投资基金和信托等主要的房地产融资方式运作的内在机理和宏观环境,并提出我国商业地产多元化融资在短期内应选择“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和“银行贷款+房地产投资基金”两种模式;李娇、向为民(2012)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1999-2009年间经济波动对中国商业地产融资结构的影响及其区域化差异的情况。从目前对文献的梳理结果来看,国内对于商业地产融资问题研究的时间点多在2005-2009年,即商业地产市场逐步高涨的阶段,从内容上多数为理论上的探究。近几年商业地产市场达到了历史的新高点,新增投资也逐年攀高,在这种新背景下,融资问题的研究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二、商业地产融资存在的问题

1.项目开发资金来源不稳定。由于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在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仅仅依靠银行信贷难以支撑的情况下,不少企业采取民间借贷作为融资方式。然而,民间借贷利率较高,容易受到人、事的影响而发生不必要的纠纷,进一步增加了资金来源的不稳定。同时,单一地提高银行信贷限额并不能解决此问题,银行利率在政策影响下不断波动,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利率风险。

2.项目风险评估不足。在开发的过程中,企业并未充分认识到项目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也缺乏相应的专家参与指导。这样的缺陷将导致对项目的资金、进度等不能完全准确地掌控,因而资金缺口及资金回收都变数较大,给融资带来困难。

3.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及法制完善。现行对于商业地产企业的相关政策较为保守,尤其对商业地产的融资施加了各样的限制条件,例如对企业上市提出了附加条件等等,限制了商业地产的运营和发展。同时,对于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法律法规目前还处于较为空白的阶段,导致企业难以诉诸法律手段进行解决,加大企业融资过程的实施难度。

三、拓展商业地产融资渠道的对策

1.拓宽商业地产融资渠道。企业可以进一步利用金融市场来进行融资,例如债券融资、上市融资等等,使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

2.科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在企业提高风险意识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增加举办教授座谈会、企业人员培训会的频率,邀请高校及专家为企业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积极培养专业对口人才,为商业地产输送优秀人才,从根源上解决风险管理的缺失。此外,企业应设计适合该行业的风险指标管理体系,将指标数字化,对各个项目有统一的风险衡量标准,最终获得相应的风险评级,便于后续的风险管理过程。

3.在政策及法制上给予支持。在合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上,增加和完善关于商业地产融资的内容,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打击虚假融资、诈骗等行为,使信息更加公开化、透明化,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在政策方面,放松管制,使其能在金融市场上吸收资金,增加其上市机会。

四、结论

目前我国的商业地产存在项目开发资金来源不稳定、项目风险评估不足、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及法制完善等问题。房地产融资所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步凸显,而此类问题一旦大规模爆发就将对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活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为了缓解房企融资压力、优化融资结构及控制信贷风险,必须采取一定对策,拓宽商业地产融资渠道、科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在政策及法制上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家庭,张换兆.房地产融资方式多元化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科学,2005,06:47-53.

[2]孙翠兰.我国房地产融资方式的比较、选择与调整[J].金融论坛,2005,11:49-52,65.

数字金融相关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 产业政策 实践 建议

引言

知识产权强(立)国战略已经成为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创造和保持国家竞争力、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国家战略。我国于2008年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简称《纲要》)并连续四年出台年度推进计划,如何促进产业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有效衔接成为《纲要》的战略重点。客观来看,我国知识产权政策体系设计仅用了近20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上百年时间的历程,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知识产权相关政策的系统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从产业政策的视角,梳理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政策,对于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的内涵及国内外政策现状

(一)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的内涵

从世界各国知识产权实践及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涵盖范围广,既包括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也包括体制机制,涉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整个过程。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的核心内容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包括结构、组织、布局、技术等政策。产业政策实施手段包括政府的直接规制、行政干预等直接干预手段和财政、金融、政府采购等间接干预手段。产业政策的作用对象很明确,即产业。结合相关理论,本文将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界定为:有利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为目的,促进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不断进步等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政策总和。

(二)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现状

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相对完善细化并不断调整。万莎(2010)指出发达国家为促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政策措施主要包括财政配套、政府采购及加速折旧、激励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的税收优惠、鼓励企业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等政策。付明星(2010)指出韩国政府自金融危机后,在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出台了详细政策。江尚、颜慧超、林洪(2011)认为,美、日、韩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在不同阶段采取了各有侧重的产业政策。朱翔华(2009)指出,专利政策在国际、区域标准中地位不断提高,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等提供政策保障。

(三)我国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现状

我国知识产权产业政策相对零散且存在缺陷,处于积极构建过程中。盛亚、孔莎莎(2011)研究指出,多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和申请,关键的促进创新的目标未得到足够重视。政策手段更多是行政措施,财税、金融与人事措施不足。万莎(2010)研究指出,我国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产业化的政策存在缺陷:资金投入不足、政府采购规模偏小、税收激励力度不够等;于立、吴绪亮(2010)认为我国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在保护和反垄断上面存在认识偏差,提出“保反阶段论”、“保反三分法”、“三三制体系”等政策主张。易先忠、张亚斌(2007)认为后发大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选择应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且各区域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同也要求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和产业化政策。郭强(2012)分析了我国四种知识产权产业政策设计模式,提出了分层面、重奖励和评价机制、重视企业导向作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毛金生、程文婷(2011)指出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相关政策体现了系统性、阶段性、宏观性与微观性的统一。而我国相关政策在促进知识产权应用(产业化)及分阶段、分区域、分行业的细化政策等方面相对薄弱,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紧迫而重要。

美、日、韩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实践

近几十年来,在知识产权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达国家根据本国实际,制定了基于不同目标重点的产业政策。美国重在保持全球竞争优势,日、韩重在促进经济、科技转型和赶超;美国政策策略重在支持创造-运用,日、韩政策策略重在支持引进-创造-运用再到自主知识产权。综合分析可知,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均落脚到国家战略、配套政策及行业政策等几个层面。

(一)国家战略层面的引导政策

各国均将知识产权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并不断调整。美国为应对“石油危机”、“经贸危机”,于1979年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成功实现了向后工业化的转型。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及美国制造业的加速向外转移,美国知识产权政策不断调整,其轨迹为:创新战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执法战略-行业知识产权战略。日本知识产权战略及政策实施使其从二战废墟中快速崛起,为保持其竞争优势,2002年出台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大纲》,同年11月制定了《知识产权基本法》,将“知识产权立国”奉为国家战略,并每年详细的“推进计划”。期间政策也得以不断调整,如专利战略经历了从实用新型向技术发明转型,1984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超过20万件,到1992年减少到10万件。韩国政府于2009年制定出台《知识产权强国实现战略》,同时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基本法》制定,立志成为21世纪的知识产权强国。

(二)国家经济杠杆干预手段及配套政策

经济杠杆干预手段包括财政手段、金融手段、政府订购等,发达国家结合各国知识产权政策实施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并实施细化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具体政策,同时强化知识产权服务、教育和人才等配套政策,构建起一套适合本国国情、助推本国战略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的政策体系。

美国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及政府采购政策。如美国使用财政资金对专利等费用进行补贴,1999年对所有的团体和成员都降低了专利申请费。在政府采购政策方面,规定联邦政府机构在采购产品时,必须购买美国产品。同时,美国制定了系统的促进知识产权的相关教育及人才培养政策,前总统布什于2006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宣布了一个总经费达1360亿美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此外,大力支持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建设和发展,成立了国家技术转让中心(NTTC)和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联合体(FLC),将联邦政府资助的700多个国家实验室、大学和私人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迅速推向社会和工业界,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日本通过组织产官学联合、财税金融支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政策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及运用。政府用科技预测、开发计划等形式组织产学官联合进行应用开发研究;政府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用于支持重点行业、补贴创新成本、减免专利年费等。日本采取政府优先采购本国有自主研发的产品,甚至以高于市场价进行采购以扶持本国企业。同时,日本重视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的建设,利用日本特许厅的知识产权数字化图书馆(IPDL)进行知识产权信息的传播,据调查,98.1%的企业利用IPDL获得有用的知识产权信息。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政策方面,制定了人才培养综合战略,着重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创造和管理人才及潜在人才的培养。

韩国除了财税等政策体系外,更注重金融创新。通过制定相关财税政策,奖励、支持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如将职务发明报酬从原来的10%-30%提高到不低于30%;对私营研究所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工业技术和新能源开发等的研究与开发总支出给予50%的补贴,对中小型企业的新技术开发,给予技术开发费75%的补贴,最高限额为1亿韩元,如技术开发成功,则只需分5年偿还补贴资金的30%,技术开发失败则无须偿还。在金融创新方面,韩国通过建立政企合作的知识产权管理公司、联合融资体系以及运作研发技术融资利息补偿援助项目,构筑起知识产权的“金融大厦”。此外,与美、日一样,韩国注重信息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及知识产权文化的教育和宣传。

(三)制定有针对性的重点行业知识产权产业政策

发达国家产业政策的突出特点和成功之处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政策细化并切实落实实施。以美、日、韩的汽车和信息产业为例(见表1),基本经历了行业知识产权的国家战略-行业层面的技术和产业政策-实施环节的财力支撑及标准化建设等配套环境的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路径。

借鉴及建议

通过对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的剖析,对照我国相关政策的现状及不足,要巩固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的国际地位及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应从宏观到微观、从硬件到软件等方面出台更多系统性、针对性的政策。

(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制定的系统性

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政策经验可以看出,要成为知识产权强国,形成国家强大的竞争能力,都是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建立起了一套包括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再配以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管理、人才培养等环节的政策。我国应在已有国家战略及初步政策体系的基础上,深入结合产业、重点产业发展阶段及实际,深入开展细分研究,增强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及系统性。

(二)及时制订调整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

美国、日本、韩国在传统的汽车、钢铁等行业及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都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缘于各国在上述各行业的技术形成、引进、研发、产业化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的发展路径和特色。这对我国在当前世界产业竞争激烈、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的环境下,如何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除应进一步完善细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外,还应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七大具体行业、知识产权服务业等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

(三)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制定应重视开放合作

日本、韩国作为后起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战略路径上走了一条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在前期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通过保护性政策促进了各自重点产业技术的国有化,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均顺应大势,将知识产权国内政策与国际政策相结合,采取更加开放的思维,既充分引进和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又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知识产权的优势地位。在目前全球化、国际化及区域一体化程度更加深入的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的制订应更加注重充分利用国际技术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护自有知识产权,形成内外结合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

(四)重视专利标准化战略在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政策制订和实施中,将知识产权标准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如在日本“2012年知识产权实施计划”中,政府计划在2013年之前把日本电动汽车(EV)快速充电器规格“CHAdeMO”推举成国际标准,扩大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我国在制定总体及重点行业的知识产权相关产业政策时,必须高度重视标准化问题,结合世界及我国产业技术实际,制定关键技术标准,使之成为国际标准。

(五)重视培养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及人才

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通过知识产权健全的法律保护及其他政策的实施,使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文化。同时,发达国家非常注重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除了技术人才外,在知识产权服务人才方面也投入了极大的力量。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相当缺乏,也导致了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不足,在政策制定中应更加重视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2.万莎.促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探索与研究,2010(2)

3.付明星.韩国知识产权政策及管理新动向研究[J].知识产权,2010(3)

4.江尚,颜慧超,林洪.美日韩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政策体系研究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1)

5.朱翔华.国际标准中的知识产权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标准科学,2009(2)

6.盛亚,孔莎莎.中国知识产权政策的演变(1985-2009)—一个量化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2)

7.于立,吴绪亮.保反兼顾、内外协调的知识产权政策[J].中国工业经济,2010(5)

8.易先忠,张亚斌.不均质后发大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困境[J].国际经贸探索,2007(2)

9.郭强.强化我国知识产权导向政策问题研究[J].知识产权,2012(4)

10.毛金生,程文婷.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初探[J].知识产权,2011(9)

数字金融相关政策范文第4篇

这次峰会9月27日在常州举行,汇聚了众多行业大咖和精英人士。在峰会上的这份《报告》,首次对“数字创意”的产业政策、细分市场、典型园区、企业案例、发展瓶颈与前景、产业指数等做出了专业解读,颇为引人关注。

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呈现高速发展

数字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满足人们现代生活需求、引领新供给新消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主要包含网络文学、动漫、影视、游戏、创意设计、VR(虚拟现实)、在线教育七个细分领域。

2009年是中国数字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界碑,此前这一产业在中国处于萌发状态,此后随着国家不断推出政策促进和大量科技相继加入,而加速发展。

《报告》对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概况、长三角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概况、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指数进行了专业解读。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已集聚了36948家企业,同比增长13.8%;从业人员384万,同比增长13.1%;产业规模达5939.85亿元,同比增长22.9%。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

《报告》还对2009年以来中国数字创意产业政策的发展脉络作了一次系统梳理。指出数字创意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将持续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消费增长、引领社会风尚提供有力支撑和有效供给。

这一产业呈现出十分美好的前景。

相比欧美,中国尚有十多倍差距

近年来,全球数字创意产业不断突破创新,成为信息服务业中一个高速增长的新兴产业,并引领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报告》深入分析了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情况,为中国企业的决策者提供了参考:目前数字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英国高达8%,中国仅为0.7%,有着十多倍差距;全球音乐的15%、视频游戏的16%来自英国,全球影视票房收入的1M3归于美国,全球60%的动漫制作来自日本……

这些数据表明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上,中国既有较大差距,又有巨大发展空间。因为中国受众众多,市场庞大,具有后发潜力。

数字创意产业渐成长三角经济发展主动力

《报告》对中国数字创意产业的整体和区域发展状况做了全面客观分析。其中的2015年数字创意综合指数显示,获得区域排名前三的依次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发展已经呈现差异分布格局:长三角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珠三角成熟稳定,京津冀则有分化,河北发展程度偏低。江苏省数字创意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北京、广东等发展较为成熟稳定的地区相比,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区域综合指数还显示:北京市在政策扶持、产值占比、文化普及和工作薪资等方面表现突出,综合指数居于榜首;上海市需求指数排名第一,文化娱乐消费意愿较强;广东省企业指数居于首位,营收能力旺盛;江苏省要素指数、企业指数均高于平均值,政策和技术环境、企业数量和营收规模可观。另外,江苏省在政策扶持、科研人才和企业发展方面都排名前三,科研支出方面最为突出,说明江苏省高度重视创意产业研发,推动行业发展。

“数字创意产业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主力。”《报告》认为,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这一可喜局面:三地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有着“经济效益高、创意基石多、文化特色浓”的良好背景,如有海派文化、金陵文化,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等;三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扶持,第三产业获得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GDP的比重均超过5%,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之一;创新研发动力强,呈现多元化、开放性、融合发展的特点,如上海以“文创+旅游”为主,江苏以“文创+金融”为主,浙江以“文创+高端制造”为主;数字创意企业积极采用VR、AI等新型技术,如常州恐龙园文化以“恐龙人”为主题打造优质IP内容,《恐龙宝贝》、《米多龙》等作品赢得国内外市场。

从细分领域看发展寻商机

2015年中国数字创意产业规模达5939.85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VR增幅最大,达267.5%,显示其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和活力。

中国数字创意产业的七大细分领域,目前呈现出“游戏盈利强,动漫衍生广,VR潜力劲”的外部特征。睁眼细看,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商机―――

网络文学:处于发展阶段,作为IP源头,提升机会大;

动漫:处于发展阶段,IP衍生市场潜力大;

影视:处于成长阶段,受众广泛,优质内容爆发力强劲;

游戏:处于成熟阶段,电竞、VR是其新增长点;

创意设计: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经济附加值空间大,但创意理念和水平有待提高;

VR: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大,高增速,但技术、产品和内容等有待提升;

在线教育:处于成长阶段,融合语音识别、直播互动、AI等技术可获得快速发展。

突破瓶颈,方能获得大发展

中国数字创意产业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其进程面临瓶颈挑战。

数字金融相关政策范文第5篇

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呈现业务收入增长稳中有落,中部和东北地区增速降幅较大,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占比提升,服务外包市场加速萎缩等特点。与此同时,全球IT支出实现高速增长,国内政策利好刺激软件和信息服务需求提升,有望推动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强势增长。

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利润有所回升。在宏观经济弱势复苏的背景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呈现稳中有落态势。其中,智慧城市领域的企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收入和利润都呈现持续加快增长态势。部分传统软件企业成功通过平台转型,可以更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用户的信息化需求,同时盈利模式也将更加多元化。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保持较快增长,行业占比提升。在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加快建设的推动下,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继续成为软件业务增势最突出的细分领域。另外,随着制造业的回暖,嵌入式系统软件和IC设计持续回升势头。系统集成、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增长有所放缓。

软件出口略有回升,服务外包持续增长乏力。同时,我国服务外包单纯依靠人力成本优势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外包服务出口呈现持续增长乏力态势,1-2月增长18.2%,增速低于去年同期3.8个百分点。

中部和东北地区增速降幅较大,中心城市增速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月,西部地区软件业务收入是全国增速最快的地区,占全国比重也上升至8.7个百分点。中部、东北地区分别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95亿元和473亿元,同比增长26.5%和21.8%,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5和5.5个百分点。

第一季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产业整体面临较大转型升级压力。伴随宏观经济增长的放缓,产业发展从高位增长初级阶段逐步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产业整体大而不强、能和跨国IT企业同台竞技的大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产业发展水平提升的瓶颈,整个产业面临由大变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挑战。

个别行业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14年1-2月,信息系统集成、软件产品、信息技术咨询等行业增长都出现不同程度放缓,导致产业整体增速下降。2000年以来,信息系统集成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陷入同质化低价竞争,而高附加值的高端环节被IBM、甲骨文等国际巨头垄断,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偏低,仅为10%左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近期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75%,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为5.4%,其中中国经济增速维持在7.8%左右;发达国家经济预计增长2.1%,其中美国和英国经济增速为3%,均高于2013年的增长水平。宏观经济的弱复苏使全球IT支出增幅提升。

国内细分领域支撑产业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政策利好驱动细分领域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在2014年第二季度将进入集中建设阶段。为智能交通、数字城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社区、智能家庭等领域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带来大额政府订单。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将带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IT需求,加速新技术、新业态的应用普及。物联网领域,《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正式出台,从政策层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框定一个蓝图,2014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将达6364亿元,预计第二季度的产业增速在30%以上。随着信息消费相关政策的落实,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与信息消费直接相关的产业将从中受益,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将获得广泛应用。此外,信息安全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也将实现快速发展。金融信息化、建筑行业信息化、三网融合等领域在政策驱动下,也将为信息技术服务业创造较大市场空间。

在此国内外形势下,我们有如下对策:

深入推进政策落实。推动落实国发4号文中软件企业所得税、软件产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并做好与“营改增”政策的有效衔接。贯彻落实软件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做好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认定工作,为优惠政策的落实奠定基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软件产品管理思路和办法。组织安全可靠国产关键软硬件推广应用、“核高基”重大专项、电子发展基金等工作,鼓励骨干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产业创新任务,在推动软件产业创新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引导国内骨干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通过并购、入股等方式进入新兴市场,培育一体化、集成化创新能力,加快向产业链价值中高端延伸,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通过电子发展基金、云计算示范工程等重要抓手,鼓励企业在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智能语音技术、分布式计算、虚拟化、非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分析挖掘等关键和核心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创新突破。面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加强发展战略研究,做好试点示范工作,鼓励互联网企业发挥在服务能力、技术以及客户群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国内软硬件企业合作,合力推进以用户应用为核心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技术集成解决方案的研发与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