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园林工程 水景施工技术探析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231-01
在园林景观中,水做为最为生动的景观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设计时,水作为变化较大的因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形态,不仅可以为人们创造出极富欣赏价值的水景,同时还能减少噪音、降低温度及灌溉土地。园林景观中的水景是园林文化的具体体现,所以在对水景进行建造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水景的形式、工艺与园林的整体文化主题相一致,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1 水景的分类
1.1 自然型,利用地势或土建结构,仿照自然景观而建成。如溪流、瀑布、泉涌、水帘、叠水等,这些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有较多应用。而现代水景则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1.2 人工型,依靠喷泉设备造景。建成各种各样的喷泉如音乐喷泉、程序控制喷泉、旱地喷泉、雾化喷泉、玻光喷泉等。这类水景是近年来才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但其发展速度很快。
2 景观效应
利用人类特有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感受,对周围环境水体产生一定的感知,从而调动某种情感和兴致,换句话来讲,人来产生与自然形意相融的景观感应,此种种景观效应,也即是水的景观效应。对此,此类水的景观效应可通过各种不同的景观要素诱发产生。
2.1 基底作用
大面积的水面视域开阔、坦荡,有托浮岸畔或水中景观的基底作用。当水面不大,但水面在整个空间中仍具有面的感觉时,水面仍可作为
岸畔或水中景物的基底,产生倒影,扩大和丰富空间。例如,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中的柘榴院,院中宁静的水面使城堡丰富的立面更加完整和动人,如果没有这片简洁的水面,则整个空间的质量就要逊色得多。
2.2 系带作用
水面具有将不同的园林空间、景点连接起来产生整体感的作用;将水作为一种关联因素又具有使散落的景点统-起来的作用,前者称为线型系带作用,后者称为面型系带作用。水还具有将不同平面形状和大小的水面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的能力。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的水,当其经过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位置错落的容器时,由于它们都含有水这一共同而又唯一的因素而产生了整体的统一。
2.3 焦点作用
喷涌的喷泉、跌落的瀑布等动态形式的水的形态和声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住人们的视线。在设计中除了处理好它们与环境的尺度和比例的关系外,还应考虑它们所处的位置。通常将水景安排在向心空间的焦点上、轴线的焦点上、空间的醒目处或视线容易集中的地方,使其突出并成为焦点。可以作为焦点水景布置的水景设计形式:有喷泉、瀑布、水帘、水墙、壁泉等。
3 当前水景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由于设计和规划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全局性, 加上工作的滞后性, 调查发现,园林水景工程, 普遍存在整体布局不合理、贪大求新求异的现状,而且设计和施工中存在不协调, 事后管理和维护缺乏统一的专业队伍和专业知识。部分园林水景工程成为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2 市民对园林水景工程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深,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爱护工程的思想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尤其对水景工程中水体环境的保护意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水景工程四周的防护措施也不够完善和规范。
4 水池工程施工技术
水池工程在现代园林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所讲的水池是有别于天然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的,水池面积相对较小些, 多取人工水源, 因此, 必须设置进水、溢水和泄水的管线,有的水池还要作循环水设施。水池除池壁外, 池底亦必须人工铺砌而且壁底一体。下面笔者仅就园林水景工程施工中水池工程的几个施工要点进行综述。
4.1 混凝土池底施工要点
池底应保持平整坚实。如果基土过湿或松软,要在上面铺设10cm左右沙石层并夯实,然后浇铸混凝土垫层。混凝土浇铸后一般隔1~2d,在垫层表面测量确定地板中心,根据图纸设计尺寸进行放线,画出布线位置,依线绑扎钢筋并安装柱基和底板模板。为避免在浇铸过程中发生变化,在绑扎钢筋时,应检查钢筋直径位置、间距,保护层和埋件的数量和位置,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底板应1次浇筑成型,不留施工缝。施工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如果已经出现初凝,要在摔板上进行2次搅拌。池壁为现浇混凝土时,底板与池壁的施工缝可留在基口上20cm处。
4.2 池壁施工要点
水池施工所用水泥型号不低于425号,品种优选普通硅酸盐水泥,所用石粒最大直径应小于4cm,吸水率不大于0.6。赤壁混凝土每m?水泥含量不应少于320kg,含沙率在35%~40%,灰为:1:2--1:2.5,水灰比小于0.6。固定用的铁丝螺栓不宜直接穿过池壁,必须穿过时需采取止水措施,如:螺栓加焊止水环、套管加焊止水环、螺栓加
堵头等。保池壁混凝土浇后的贴合性和牢固性,浇筑前应凿毛施工缝混凝土表面,清楚赃物,并保证湿润。池壁浇铸中应1 次性铸完,不留施工缝。池壁如需预埋较大管径时,应在底部开设浇筑振捣孔,便于排气、浇筑和振捣。池壁混凝土结合后应立即进行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一般半月左右。
4.3 特殊水池施工要点
4.3.1 预制模水池是一种常用的小型成品水池,制作材料有高密度聚乙烯塑料、ABS工程塑料、玻璃纤维等。一般跨度只有0.9-1.8m,深度0.4m左右。也可根据特殊需要适当加宽加深。在选购预制模时,考虑模沿的强度要高,可利用混凝土地基和边缘加固的方法增加强度,保证水池外观形态的完整与美观。预制水池安装时要注意,预制模边缘要高出周围地面2.5--5cm,以免外部流水混入池中,容易造成池水污浊和外溢。一般在池底和池面都要铺设5cm左右细沙,因此在开挖前要把铺设细沙的高度也算在水池的实际高度当中,否则最后会出现预制模和池高不符现象。整个池挖好后,测量池底和池台水平高度,在池底和池台铺设5cm 细沙夯实,再次测量水平高度,直到符合预制模所需高度为准。将预制模放入清理好的池坑中,同时注入4cm左右高的水。注水同时慢慢沿池边填入沙子,当回填沙达到挖好的池沿,并与预制模处于同水平面时,方可加固池边。
4.3.2 生物和植物水池,鱼池和水生植物池是园林水景当中常见的一种设计形式,有了生物或植物的水池会增添许多生趣和灵性。在这种水池的施工中主要需注意池底清洁,防止浑浊,保持水中丰富氧气,保证生物所需养分。
4.3.3 临时性水池
临时性水池即因某种需要短时期设置的水景观。临时水池要求结构简单,安装、拆除方便,可重复利用。池壁一般用角钢焊接,高度在20~30cm,池底用20mm 厚的聚苯板铺设在硬质地面上,用塑料布从池底开始铺设,铺设中注意塑料布必须反卷包到池壁外侧,并用重物进行固压。池壁内外和池底可加植物或卵石进行装饰,也可以在池内设置装饰灯具或小型喷泉进行装饰美化。
5 结束语
风景园林从概念方案到最终建设成功,中间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施工。景观施工阶段在风景园林建设当中是很重要的一环,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设计作品的最终效果。因此在景观施工过程中不但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遵循设计原则,同时还要要注意很多的细节。作为一个园林工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要点,才能够创造出更美观和实用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园林水景、设计原则
【 abstract 】 water garden art is indispensable, the most beautiful and attractive a garden factors, is called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the "blood" and "soul" and "the pen that make the finishing point". In all kinds of style gardens, water scene are irreplaceable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landscape engineering of waterscape design of the seven principles, landscape design for those in the reference.
【 key words 】 garden water scene, design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类生命的发展从水开始,所以人对水有特殊感情。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水不成园”。水元素也是自然界最壮观、最活跃的因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已从单纯的物质功能逐步发展为兼具艺术功能水体的景观,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园林工程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注意水景的设计原则,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一、园林水景存在的状态及形式
1、园林水景的状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体的平面状态可分为几何规整形和不规整形两种。国外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一般采用几何规整形多一些,如圆形、方形、椭圆形、花瓣形等,水面一般都不大,多采用人工开凿。由于我国园林讲究自然,对于理水也多采用自然的、不规则的状态,从江南园林中的水景的形态我们可以领会得到这一点。 2、园林水景工程的形式
水景工程是城市园林中与理水有关的工程的总称。主要形式有人工湖、水池、瀑布、叠泉、喷泉、溪流等。这些水景形式在应用过程中,由于采取不同水的形态,营建方式、尺度、规模与配景环境不同,从而衍生出更多的景观形式。
二、园林水景分类、特点及作用
根据在环境中水面的闹静,水景一般分为静态水景和动态水景。静态水景,指园林中以片状汇聚的水面为景观的水景形式,如湖、池等。其特点是宁静、详和、明朗。它的作用是净化环境、划分空间、丰富环境色彩、增加环境气氛。中国园林是讲究静的,以静制动。动态水景是流动的水体,利用水姿、水色、水声来增强其活力和动感,令人振奋。其特点是活泼、欢快,多采用喷泉、瀑布、流水等。西方园林是讲究动的,但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一般将动水和静水结合起来,共同组构空间。
三、园林水景设计原则
一般地,我们很多的设计师在设计水景时大都在采用借鉴的原则。国外及国内的很多大城市大都是用大喷泉、大水体来形成壮观美丽的水景,于是各地的中小城市也都不顾自身的条件,争着去模仿这种很体面的景观,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属于水资源缺乏地区,在设计水景时,更应该考虑到这一状况,基于这一要点,我们在设计水景时应注意的原则问题有:
1、宜“亲”不宜“离”原则
目前许多水景在设计上往往以观赏为主,只发挥了景观功能,而忽视了人的参与性,如垂钓、游戏等实用功能并没有受到重视。其实,园林水景应当充分尊重人们亲水的权利,给人以享受的空间。在一个小环境中缩短人与水距离的一个方法就是设置亲水平台和亲水步道,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让人融入到水景中。亲水平台是一个人可以最亲密地接触水的场所,可以满足人们赏水、嬉水的双重需要。亲水步道一般是紧贴水岸的走道或是由多级沿河岸的台阶组成的,有些台阶淹没于水面以下,有些则高出水面,这样,就可以使人们的亲水活动不受水面高度变化的影响,沿着石阶在水边漫步的同时,只需弯下身子,就可接触到水,与水的亲近程度非常密切。若将水景设计成远离人们的地方,只可远观,不能近临,人们就不能很好地融入景观之中。
2、宜“小”不宜“大”原则:
此处所谓的宜“小”不宜“大”原则指的是在设计水体时,多考虑设计小的水体,而不是那种漫无边际、毫无趣味可言的大水体。之所以现在出现了那么多的大水体可能与人们“好大喜功”的心理因素影响有关,也许大水体会让人更能感觉到水的存在,更能吸引人们的视线,可是建成后的大水体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大水体的养护之困难可能是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所没有考虑到的;大水体往往让人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而没有想亲近的感觉。而小水体容易营建,这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小水体更易于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更能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更何况在后期养护管理中,小水体便于更好的养护,并且在水体发生污染的情况下,小水体更易于治理。
3、宜“曲”不宜“直”原则:
所谓宜“曲”不宜“直”原则指的是水体最好设计成曲的。我们古典园林营建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师法自然”,即在设计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规律,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它们大都是蜿蜒曲折的,因为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形成变幻的效果。尤其是在居住区中更易于设计成仿自然的曲水,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则将水体设计的成笔直的,也许他们是想体现人工美、人工征服自然的能力吧!4、宜“安”不宜“险”原则
人身安全是人的最基本权利,水景设计的不合理会导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园林水景设计的安全性应考虑适当的水深、水岸坡、临水防护设施等。考虑景观效果以及水体的自净能力,一般不能太深 ,整个水底设计应为缓坡形,尽量将不安全因素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保障市民、游客的人身安全。
5、宜“下”不宜“上”原则
此处的“下”与“上”是一种相对的关系,宜“下”不宜“上”指的是设计的水景尽可能与自然中的万有引力相符合,不要设计太多的大喷泉,他们大多是向上喷的,是需要能量来支持它们抵消重力影响的,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按照现在生态园林的理念是不可取得。因此,在现实中我们最好能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用尽可能少的能量来形成尽可能美的景观。这是需要考验设计师创新能力的。6、宜“虚”不宜“实”原则:
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虚的水景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此处的虚的水景是相对于实际水体而言的,它是一种意向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园要素如石块、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体的形状而成的。这样的水景对于严重缺水地区水景的营建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带给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体验。这也许是真实水景所无法比拟的,因为真实的水景往往只能带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满足、一种很肤浅的体验。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原则亚里士多德认为“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而培根也表示,“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当前世界各地所出现的生态危机正是人类对自然贪婪索取的结果,环境和资源问题成了时代的热点,而对于景观设计方面也必须牢固树立生态设计理念,学会与自然共生存。而桂林园博园正是我国广西遵照这种原则,为提高广西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水平,为创建生态园林园艺发展平台,加强园林园艺科技文化交流,而进行的一次大展示。
1 有关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认识
1.1 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生态设计也称为绿色设计,走的是可持续发展路线。而生态设计最重要的特点则在于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减少资源消耗。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生态设计最大的优点在于减少成本、降低风险,从而增强商业竞争力。如图1所示,桂林园博园的生态设计。
上图可以看出来,桂林园博园生态设计更注重于原生态,树木与花木搭配合理,也体现了植物的多样性,呈现出一种自然绿色状态。
1.2 生态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城市中的生活景观设计、住宅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以及旅游区的风景规划等都属于景观设计的内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居住在一个美丽、和谐的生活环境中,而在城市中的景观设计正是为我们的生活环境进行设计和规划。为了保护和尊重我们的生态环境平衡、实现对自然生态的协调性、保证自然环境的自动调节能力和对节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已经占领了核心地位。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问题日趋严重,不断的生态破坏现状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隐形威胁,作为设计师有责任在景观设计中偏向于生态设计,为改善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生活环境而作出努力。桂林园博园正是基于此原因,旨在为整个桂林乃至广西推广和宣扬爱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桂林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桂林的整体综合发展做出贡献。
2 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的相关理念
2.1 自然式设计
自然设计是指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以自然景观为原型,让城市在生态设计和规划中逐步走向“城市公园”。在瑜伽中有“天人合一”一说,这在设计学中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协调性。很多科学家和设计师都推荐将城市的绿化和景观设计规划趋向于“自然式”,将湖泊、绿地等自然风景进行艺术创造和设计规划于城市景观设计中,让人们拥有亲临自然的感受,拉近人类与自然的距离。如图2所示,桂林园博园生态设计中的湖泊与庭楼。
由上图可以看出,庭楼与湖泊的搭配,彰显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及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2 乡土化设计
乡土化的生态设计理念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景观设计将与当地的生态条件,比如气候、地形地势、风水人文等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当地条件的景观。进行乡土化的生态景观设计,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对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如图3所示,桂林园博园中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元素的体现。
2.3 保护性设计
所谓保护性的生态设计重点在于强制性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禁止或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避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体现出“原生态”和“自然美”。这也说明了在景观生态设计中,应该遵从事物的发展规律,保持事物的最本质的美感。
2.4 恢复性设计
恢复性的生态设计在景观设计的应用中与自然是设计、乡土化设计和保护型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旨在对已经遭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性的生态设计,以维持生态平衡,保证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恢复性设计在城市中的河道、工厂等被人类活动破坏性较大的区域得到了合理的使用。
3 当代景观设计的生态设计原则
3.1 最小干预、最大促进原则
随着城市化和商业化的进程,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越来越频繁,人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和影响是无法避免的。而最小干预、最大促进原则就是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生态平衡,维持自然奇观的原样性。
3.2 尊重自然原则
大自然孕育着一切生命,为所有的生命提供着栖息地和维持生命的能源,其有自身的调节能力和一定的对资源再生的能力。而人类的繁衍和强盛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进行了过分“剥削”,当代景观设计的生态设计中应该对当前的自然环境不进行过分干预,让其在自然发展中自我调节,维持当代景观的可持续性和原生态。
4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研究――以水景园中的水生植物配置为例进行分析
4.1 水生植物在水景园中的重要性及其配置原则
水景园中水生植物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水中的植物加上水景园的别致设计,组合在一起能起到不同的设计效果,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一旦水景园的构成组合中缺少了水生植物,则会让水景园缺乏生机感,也会让水景缺乏灵性。例如,桂林园博园的水生植物配置,其池塘中水中主要以睡莲点称,如上面图(2)所示,水面加以睡莲漂浮水面,给人以平静的感觉。另外池塘(水景旁边还适点缀)周边驳岸片植以水生美人蕉、菖蒲、再立花、芦苇以及梭鱼草等水生植物,使之种类繁多,而且分布适宜,再现一个非常自然的生态驳岸。同时,在水景园水生植物的配置上首先要注重水生植物的生命周期;其次要重视水生植物与环境的协调性,不能显得太突兀或无法与环境融合;再则是保证水生植物配置的内涵和寓意,让水景的整体效果更为出色。
4.2 水生植物在国内外的分类方式
4.2.1在国外的分类方式。国外将水生植物分为浅水植物、沉水植物、浮生植物和浮叶植物4种类型。其中浅水植物生长在浅水以及河塘周遭,在水景中起到对水陆分界柔和过度的作用;沉水植物,生长在水面以下,大多是耗氧植物;浮生植物即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而莲属于浮叶植物中的一种,并且处于浮叶植物中的“女神”地位,数量多时往往能制造出惊艳的美景。
4.2.2 在国内的分类方式。在国内也将水生植物分为4类,分别是挺水植物、 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其中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和国外的分类一样,沉水植物的代表为藻类,而浮叶植物的典型性代表依然是莲。荷花作为我国的名花划分在挺水植物一类,漂浮植物代表有大藻。
5 生态景观园林水景园中水生植物的配置要点
5.1 水生植物繁多,切记滥用
我国地大物博,水生植物种类繁多,在水景园水生植物配置中能用到的植物有很多种。但在进行水景园水生植物配置时,切记对水生植物的滥用。应该对各种水生植物的特性和生理周期进行了解,再明确要选什么样的植物、多大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数量,最后将选择的水生植物与水景园景观融为一体,和谐搭配,创造融洽协调之美。桂林园博园,就是根据其气候和地势特征,以及根据整体环境的渲染,特选用的水生美人蕉、花叶芦苇以及梭鱼草等水生植物,来配置水景,这样一来,就能使得气候等外部条件相适宜,容易生长的更久。另外其虽然种类繁多,但是配置使用合理,所以并没有显示出其突兀繁杂。同时,也需要对水生植物进行精心的照料和爱护,这样才能实现美景持久性。
5.2 不同的水体,有不同的水生植物配置
由于水景园的水体有所不同,所以针对各种不同的水体也有着不同的水生植物配置。若水体较为规则,则水生植物的配置也可规则化,例如,水生植物的摆放间距和摆放数量都可以在一定的规律之中,桂林园博园的中央水景就比较适宜睡莲以及荷花等,突显出水景景观中水体的平静、优雅。
5.3 利用水生植物的特性构图造景
任何的景观设计都与美术和构图相挂钩,在水景园水生植物的配置上,应该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颜色、形态特点,结合水景景观的特色,将水生植物与环境相融合,利用层次感和线条感构图,让整个水景园的水景景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画意百出。如图4所示,桂林园博园中的水景及其植物配置,池塘中的荷叶及岩石上的植物等配置相得益彰,产生一种和谐自然美的效果。
6 结语
景观设计在当代城市规划中是必不可少的应用措施,而景观设计又是将设计、规划、自然和人文地理相融合的集中体现。景观的生态设计除了要求我们顺应自然,在实践和探索中寻找自然的规律,发现自然的美,也更加考验了设计师的创新以及运用能力。同时,从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中将体现出人文地理相和谐的理念,让人们时刻认识到只有人类与自然生态平衡共存,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而这些都将是衡量一个设计师能力和水平是否优秀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吴玉.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1(1)
2 李博,王浩.水景园植物配置与造景[J].吉林林业科技,2007(3)
【关键词】节水型园林;北方城市;水景;必要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北方城市园林工程的不断壮大,水景成为了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但基于北方城市的气候特点,节水成为了该工程永恒的主题。因此,明确北方城市园林水景设计的要点和关键环节,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措施,对确保北方城市园林工程在节水型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北方城市水景设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园林绿地建设迅速发展。但同时,伴随温室效应、雾霾、扬沙天气的影响,使得本来就气候干燥、降水偏少的北方城市园林绿地用水费用逐年提高,如何受益于绿化建设的同时,又能减少建设成本,成为了北方发展节水型园林建设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城市应用水景,是对每个设计师提出的考验。为此,各个城市要根据本地区的缺水现状和气候条件进行水景观设计,节约用水,做合理到位的水景。北方城市的水体受地区因素的影响,具有南方湿热地区所不具有的独特形态,呈现出多种形态特征,尤其是在受冬季气候的影响下,体现为固态的冰和雪。北方的水根据四季不同的形态具有着千变万化的特征,从而给北方城市的景观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效果和独特的心理感受。北方天然水体如小溪、河流、瀑布、坑塘、湖泊等表现为冬枯夏盈、春溶秋澄,季节分明。水体本身的可塑性极强,而如何结合北方特色,运用大自然赋予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是当今北方城市水景设计的关键。
三、水景创艺的重要性
从水特征来说,它是一种没有形状的物质,为人提供了无限潜能的利用价值,水在景观设计中具有多种功能性,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温度、等改善周边环境质量等,同时也有易于与灯光、植物、高差地形周边环境融合等,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柔化空间的美感。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水景艺术,不仅反映了真切的流动感受,而且这种创造的方式具有柔化作用,水景可以把人们带入整体的感受空间,提升空间的活跃度,使空间增添几分趣味,并有效地将情景相结合。比如,设计出水的倒影、使用光影的变换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成果,并且可以达到柔化空间的效果,给艺术作品和环境之间增加气息,使单调乏味的空间充满生机。
2、园林生态多样化的需求表现为水景。对城市园林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中,水景的设计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把大自然资源、森林的资源水资源等都相互结合形成统一的生态体系,呈现给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信息,并且在创作水景艺术表现生态多样化特性的同时,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围绕低碳方面、环保方面、生态方面的理念进行设计。水景园林生态多样化具体表现为:溪流的融入设计、瀑布的融入设计、人工湖的融入设计等其它有关水元素的融入。
四、水景的设计原则
1、协调统一原则
水景设计中的协调统一原则是指在营建水景的过程中,水景的应用形式、观赏性、色彩表现等应与水景环境原有的景观特质与景观元素相互依存和衬托。此外,水景设计的风格还需跟附近建筑、环境设计的风格保持一致。例如安静场所水景的表现形式宜采用一些较为平缓、安静的设计来表现出环境的静谧,而人流密集区域水景的设计多是使用较为活泼的风格来表现出奔放、热烈的感觉。
2、形式恰当原则
园林水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变,有的仅起装饰功能,而有的却有特定的内涵,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与营造水景的目的相一致、与水景环境相协调。
五、北方城市节水型园林水景设计的方法
1、因地制宜
我国北方城市普遍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暴秋季调高云淡、冬季风雪严寒,气候干燥、水蒸发量大、降水量小、地下水为低、易渗漏、天然水系污染严重、自来水供应紧张。因此北方城市水景设计需要特别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充分结合,因地制宜。需要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分析找到具有实际价值的景观,并分析不利的因素。只有通过对各方面的认真分析才能对水景的营造科学合理,真正使水体成为具有城市魅力的特有景观。
2、宜人尺度
片面追求大面积的水域和专供观赏而设计的平面构图主义的做法是不适宜的。水面尺度要与居住环境的规模相适应,因为水体面积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的生态小环境、营造及维护的成本,其深度更与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安全性等因素相关联。除居住区自然形成的或已具规模的水面外,一般的人工水体应在设计中根据北方的气候环境,把握水的尺度,仔细推敲所采用的水景设计形式、表现主题、周围的环境景观。小尺度的水面较亲切宜人,也是居住区中较常采用的形式。
3、注重细节、把握水的特质
受到北方缺水的客观实际的影响,在设计时可以将水景设计成效面积的效果。注重对小面积水景的艺术性设计,也能够使居住者产生愉悦心理,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居住环境的微气候,改善住环境。小面积的叠石落水营造出潺潺水声的效果,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体现出了水体的自然美和活力美,极具艺术感。
4、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动植物搭配设计
显而易见,动植物在水中适当的搭配可以增强视觉效果,其作用除了丰富水中空间外,同时还能显著地改善水体质量,进而营造出一个更有生命力的水空间。首先,对于水中生物的选择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物种分布等因素来选择,要保持园林生态环境的平衡。其次,可以通过各种植物间的科学搭配来创建一个和谐的生态水景。这需要考虑到以下两点:所搭配植物的颜色要协调、密度要恰当;要保证水景水域的生态健康。
水生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以形成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可以达到极好的生态效益。水生植物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增加水体的含氧量,成为鱼类生物链的一部分,同时可以防止泥土流失,巩固堤岸,有效地对水体产生“自净化”的作用。在配置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其一,整体优化性。应把水体中水生植物、岸边的耐湿乔灌木视为一个整体,注意其间的相互依附性。其二,多样性。植物物种的选择不要太单一,保持物种的丰富度,更利于生态平衡。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有:莲花、芦苇、水葱、蒲草等。
5、水中建筑的设计分析
水中建筑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设计的安全性、美观性和功能性。例如:水亭可以通过临水而建或者建在水中等不同形式来增加水面空间的层次美感;桥体设计时,应使桥体和园林的道路系统实现合理联通,不能让置身于园林中的人感到交通不便,同时还要避免阻断水路通行。以天津的海河景观带为例,可谓是一桥一景,水桥相依。每座形态不一的桥成为了此段水体的重要景观节点,以桥造景,借桥增景,使得原本单一的海河滨河绿化带变得更加丰富。
6、水体形状的设计
经研究,方形、圆形的水体比长条性的有更好的内部环境与边缘环境,即能更好地维护生态循环。所以在设计面积较小的水体应使其形状尽量趋近于方形和圆形,面积较大水体,水面形状可出现自由分散的条状等。然而,在实际的项目设计中,为避免水景形式单一,要综合考虑到居民的功能性需求和审美需求。7、创造流动性的水体
在居住区调研过程中发现,动态的水景基本保持水质较好,而静态的水景则较差。水面的流动和跌跃可以吸收空气的氧气,使水体中含有一定的氧,可以增强水体的循环以达到自我净化。因此在景观水池中以喷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的接触,提高了水体的含氧量。水体不缺氧,才能达到良性循环,做到流水不腐。尤其夏天,水景的营造能够改善区域小气候,让人们在炎热的夏天真真感受到景观绿化为我们生活带来的惬意。
8、雨水收集、中水利用
由于北方地区缺水,将雨水通过草地或渗透性强的保水地砖渗透补充地下水,屋面雨水通过虹吸雨水管网收集,经过初步弃流后直接排入水域作为补充或水源。另外,设置集中的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可以进行灌溉,也可以蓄水成景。
9、冬季维护
主要是在水景设计方面,根据气候特点,首先北方地区不易设置过大的水面,以防冬季结冰后丧失景观作用,同时减少孩子滑冰带来的危险性。但冬季北方多雨雪天气又造就了北方独特的景观,如雾凇俗称树挂,是中国北方冬季可以经常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在特殊条件下产生的美妙异常的自然景观。因此在滨水景观中合适的园林树种的选择,对于营造北方的冬季独特水景有着剧组轻重的作用。
10、水质的维护
水质的污染可以造成水体变色发臭及水的“富营养化”,即水体中氮、磷含量超标,引起水含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造成藻类和浮游生物迅速繁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解决以上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使水激活,产生循环。“流水不腐”,水如果流动起来就可保持好的水质,所以可做成人工循环水,这就需要前期资金的投入,后期也有一定的维护费用。当然,有地形条件的小区可利用地形高差来设计跌水景观,既可节约部分成本,又可形成层次变化丰富水景观。其二,污染物的合理处理。生活污水和雨水污染物是危害水质的重要因素,应建设完备的排污水管道,防止水污染。
11、水的再利用
在资源衰减的今天,水资源的再利用显得尤为必要。水景中的水便可使用“回收水”,即为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中水回用是指将居住小区内居民生活废水,包括洗衣水、沐浴水、洗菜水等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标准回用于住区水景中,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雨水利用是指通过屋顶、地面蓄水池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景观用水。屋顶蓄水要求屋顶的材料以瓦质和水泥混凝土为主,通过建造集水区、输水系统、过滤系统、储水系统等设施来收集和利用雨水。地面蓄水要求按照排水坡度将居住小区分成几个汇水区域,每个区域最低处设置蓄水池,收集的雨水经处理再利用。
六、水景设计中应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1、发展绿色水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及其水景项目迎来了较快的增长,但当前有很多在建的或已建成的水景只重视景观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造成了水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应在尽量避免影响水景效果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设计水景以实现节约用水。
2、保护城市供水系统
在设计园林水景时,要考虑园林水景对城市供水系统的影响。如果影响较大,则最好引用外来水,这样除了可以保护本城市的供水系统外,还可以对附近区域的供水系统起到调节作用。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基于节水型园林的北方城市水景设计的研究,明确了北方城市园林工程在节水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节水设计水平,充分利用与结合北方的气候特点,做节约型、高景观价值型城市园林水景。这样才能够提高北方城市水景设计的整体水平,避免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欧阳红玉,陈必锋.寒冷地区城市的水景设计[J].低温建筑技术,2012(5):26-27.
[2]薛健.园林与景观设计资料集(水体与水景设计)[J].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2):128-130.
[3]沈淑红.节水型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J].中国园林,2013(12):54-57.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绿化生态建设
为克服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弊病,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曾提出各种田园诗画般的居住模式,19世纪美国的欧文提出了“合作新村”的设想;1922的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埃的其著作“明日的城市”中提出“光辉城”的设想方案,将建筑向高空发展,留出大片空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等绿化空间,形成开阔、宁静和优美的居住环境。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最广泛、使用率最高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影响最大,最接近居民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居住区绿化建设,将其作为衡量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了“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设计原则。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增强,环境污染加剧,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科学发挥小区绿地降温增温、滞尘汲污杀菌、减噪、维持碳氧平衡,隔热、防风、防御放射性污染等作用,是最佳解决途径。建设部制定的《绿地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对居住区绿化建设提出了权威性的设计指标。
当前,小区环境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重点,一个小区的环境优美可使房价增加,小区的绿化级别更是购房者关注的热点。政府的导向,市场的需求,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人们越来越重视住宅绿化环境。
1.居住区绿地的生态功能
1.1调节小气候与保护环境
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可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提高空气温度。绿色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吸收太阳辐射热,调节气温,对改善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夏季,树荫下的温度可比空旷地降低50c以上;冬季,草坪表面温度则比裸露地高40c左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新鲜空气的流通。植物叶片能阻挡、过滤、吸附空气中的烟灰、粉尘、毒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有些树森对减低噪声也有一定的作用,因为声能投射到枝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造成枝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减弱。
1.2美化环境,提供休闲空间
树木花草有线条美、形态美、色彩美、素质美等多种美学因素,而且随着它的逐日生长,逐年变化,呈现出的各种景观生动活泼,令人陶醉,这对增进人体健康,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情趣有着良好的作用。
1.3增加经济收入,创造就业机会
小区的乔木、灌木,随着它的生长,每年都在保值增值,而有些小区的经济林可提供干鲜果品或具有药用价值,直接增加经济收入。一个城镇小区绿化会使房屋的价格增加,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加强居民区绿地生态建设的措施
2.1绿地布局
居住小区总体规划拟定后,应保持35% 以上的绿化率。而在35%以上的绿地中,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70%,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泉、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30%以内,而这个数字越小越好。绿地越大,建筑容积越小,小区绿化级别越高。绿化率越高,为小区提供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越大,其生态效益越明显,对人体健康越有利。绿地位置应设在建筑物的南面,座北朝南,背阴面阳是植物生长的最好环境,尤其对一些喜光植物极为有利。小区出入口的景观安排,最好是硬质景观与绿化景观相互交融。要在出入口附近留有绿地进行绿化。忌讳大广场一片,没有绿化背景和前景。绿地的形状以块状外形为上乘,细而狭长的条状绿地应尽量避免,因为它对建成后的生态自动调节不利。据报道,绿地宽度以大于12m为最佳,这对绿地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繁衍极为有利。绿地布局中,儿童活动和老人娱乐健身场地可以结合在一起,以便老人照顾儿童。绿地的选择应取避风向阳处。
2.2水景的生态设计原则
人有亲水性,水是生命的象征,有水就有灵气。水景对改善生态效益有积极的作用,小区中的水景为人们家居生活带来活力,绿景与水景交融的空间生动而美妙,是自然景观的再现。减少水资源消耗是水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规划中除了要设计有利于尽量减少养护绿地的灌溉用
水外,还要设计收集雨水系统和装置。回收的雨水不仅可以用于水景的营造,绿地的灌溉,还可用于周边建筑物的清洁。水有较大的热容量,不仅可调节小区的气温,减少温差,而且能增加空气温度。水体的线形设计宜相对集中,忌分散而细长。水面形状以聚合为主,以蜿蜒细流为辅。水面积总量不能太大,不超过绿地总面积的20%。水池清澈见底,水质清净是小区里水的根本,谁也不愿在脏水旁生活。高低错落的流泉、水梯、喷水、叠水、水雾、涌泉等流动的水,可大大增加水的自净能力。
2.3景观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原则
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要能够设计出功能和形式优美的视觉作品,还要熟知作品的生态结构,掌握作品中植物的生长规律,季相变化,适应性及抗病抗虫能力,尊重系统内群落的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科学地配置各种植物有利于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生态美景。
2.3.1乔灌花草合理结合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层次,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化量达到最大化,使放出的氧气和制造的有机物质更多,有益于人类的健康,总体上体现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多样性。
2.3.2植物配植应体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充分运用形态树种:翠竹、香樟、梧桐、广玉兰、柳树等;观花树种:合欢、樱花、海棠、桂花、紫蔽等;四季相分叶植物:银杏、无患子、红叶李、红枫、紫叶小渠等;管理粗放、观赏期长的宿根地被花卉:大花马齿苋、鹅草、美人蕉、紫露草、醉鱼草、鸢尾、营草等;招蜂引蝶的芳香植物:例如腊梅、桂花、薄荷、丁香等;观果植物例如火棘、枸杞、桑树等植物,吸引鸟类和小动物,从而形成植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群落。
2.3.3配植大乔木时,应考虑树种要有乡土性、针对性,种植树种应考虑生态群落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美观性树种选择在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力求变化,创造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配植大乔木时,要有足够的株行距,力求得相对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结构打下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总之,城镇居住绿地的生态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使居住绿化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与文献:
[1]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