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化设计的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血压
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常用于治疗和预防血容量不足或休克,手术、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不仅扩容效果明显,还有利于改善微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增加尿量和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羟乙基淀粉已广泛用于临床,其扩容效果和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证实。本研究采用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与复方乳酸钠注射液预先输注,观察对腰麻下剖宫产手术中产妇血压的影响[ 1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中心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0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9岁~35岁,体重55公斤~75公斤,血红蛋白110~150g/L,红细胞压积30%-45%。所有产妇术前均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凝血全套、B超、ECG检查无异常,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其他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A组:预输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ml/ kg;B组:预输复方乳酸钠注射液 (湖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0ml/kg。
1.2 麻醉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同一麻醉医师操作下完成腰麻,后行剖宫产手术,入室后常规监测ECG、BP、SPO2,均行右上肢肘中静脉穿刺输注液体,30分钟输注完后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维持并采取左侧卧位,穿刺点选择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置入腰穿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脑脊液后缓慢注入腰麻药物:0.75%布比卡因(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2.0ml+10%葡萄糖注射液1ml,注药后取平卧位左侧倾斜30度,调节阻滞平面至T6-T8,阻滞平面高于T6或低于T8、麻醉效果不好以及出血量大于500ml者剔除研究范围,动脉收缩压低于基础值30%时静脉注射麻黄碱15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预输注前(T1)、预输注完毕时(T2)、腰麻注药后5min(T3)、10min(T4)、20min(T5)的血压并记录术中产妇恶心呕吐次数及出血量、麻黄碱的使用次数。记录T1-T5各时点的SBP。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体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麻醉方法、麻醉时间、物、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产妇SBP在T3-T5时都有所下降。但B组下降较A组更显著(P
两组产妇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A组明显少于B组(P
蛛网膜下腔阻滞又称腰麻,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肌肉松弛等优点,故常用于各种手术。但腰麻时交感神经被广泛阻滞,外周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至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低血压是腰麻剖宫产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高达70%,产妇血压下降可致产妇恶心呕吐、胎盘早剥、循环衰竭甚至心跳骤停而死亡,还引起胎盘血流灌注减少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宫内窒息,酸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2],如不及时纠正可导致胎儿死亡。所以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措施用来防治产妇的低血压,包括快速输液、调整、减少麻药用量及减慢注药速度、应用升压药物、麻醉前预注扩容。以往我们通常是用血管收缩药麻黄碱来治疗剖宫产术中的低血压,但麻黄碱的升压效能低,为维持产妇血压,可能需要较大剂量,这加重了胎儿酸血症的发生。美国ASA产科麻醉操作指南指出剖宫产手术时使用静脉预冲液可以减少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等渗晶体来纠正低血压,且输注容量大。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胶体液,分子量200000道尔顿,其容量扩充效应为输注量的100%,并维持3~4小时,随后,血容量持续下降。在3~4小时内,血液容量、血液动力学及组织氧供将得到改善,同时,由于红细胞聚集减少、血细胞压积和血液黏稠度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改善,从而改善循环及微循环系统。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行容量替代治疗可以改善组织氧合,可能与其具有良好的维持血浆渗透作用有关,且不透过胎盘,对胎儿无任何影响,可以安全的用于剖宫产。本研究表明,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预先输注用于剖宫产手术可以稳定其血压,使麻醉更平稳,减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减少麻黄碱的使用次数,对产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预先输注可以有效防治腰麻剖宫产术低血压的发生,对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是对企业围绕战略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全面融合制订的框架性、规范性指南,是帮助工业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一套思想方法和引导体系,其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已在钢铁、机床、造船、服装等17个重点行业的应用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深入研究评估规范的目标和导向、特点和原则、框架和内容、应用和改进,有助于更好地领会评估规范,更有力推进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工作。
201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
合”评估规范(试行)》(工信部公告〔2011〕39号)(以下简称评估规范)。
一、目标和导向
评估规范引导企业始终保持两化融合工作与其发展战略的一致性。评估规范引导企业紧紧围绕战略目标,更加强调企业发展的本质需求,充分调动企业内在自发和自主性,从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层面统筹协调,通过不断应用和深化信息化相关的新技术、新理念,推动企业技术、产品、业务、管理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加速提升。
评估规范与信息化领域一些现有体系和方法不同,我们不是仅关注信息技术的服务能力,也不是仅聚焦信息化(项目)组织、实施、过程控制与改善等方面的信息化能力。评估规范引导企业通过深化推进两化融合,获取和提升与企业战略紧密相关的,支持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些核心竞争能力与两化融合密切相关,是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的关键成功要素,如质量稳定性、成本控制力、交货期承诺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等。
评估规范引导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中,要坚持信息化新技术、新理念应用的适度性和适宜性。为技术而技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瞻前顾后,裹足不前”或“冒失激进,过犹不及”都是很容易犯的错误。在过去我国信息化进程中已经有很多惨痛的教训,我们也已经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和代价。时至今日,我们对信息化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信息化基础和条件更为成熟,在国际国内新的发展形势要求下,评估规范引导企业从自身战略出发,紧紧围绕技术、业务、管理和市场的发展需要,从企业整体层面统筹考虑和充分权衡,结合自身基础和条件,积极主动且又合理适当地引入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理念,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最终实现全面提升。
评估规范的长远目标是引导企业持续深化两化融合,应对变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创新实力,增强运作柔性,实现敏捷快速响应,整体提高精细化智能管控水平与能力;激发全体员工的内在潜力,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极大限度实现顾客和企业的价值双赢;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容量,实现合作伙伴协同发展;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最终实现企业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
二、特点和原则
评估规范强化了科学性和体系性,界定了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指明了两化融合的发展阶段、主要方面和关键要素,支持挖掘和提炼企业两化融合的发展规律与可行路径,是覆盖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全局的顶层框架和引导体系,对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现有信息化评估体系往往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设计指标,但是信息技术更新换代极为迅速,且不同技术之间经常存在边界不清、理念和范畴相互交织和渗透等情况,导致了该类评估体系难以保持稳定,也不易取得共识。评估规范则从企业业务和管理等角度出发构建评估体系架构、主要内容和指标,随着企业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化发展和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评估规范的总体框架体系和主要内容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也可支持关键要素的适时调整和优化完善,具有较强的相对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从而能够实现对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长期、持续促进和引导。
评估规范设计理念科学,架构体系完整,但在设置具体的评估指标时,则注重“抓大放小”,简便易行,加强其表征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评估规范中的评估内容要求重点体现那些与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紧密相关的关键要素和评估要点,而简化和略去了相对不重要的内容和要求,以降低评估规范执行难度,提高执行效率;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可度量、难以采集、难以分析的关键要素和评估要点,用可度量、易采集、可分析的替代性指标进行间接表示和评估,从而提高评估规范的可实现性。
与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模式不同,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历史进程交汇发展,我国两化融合具有显著中国特色,决不能简单引入和模仿国外先进的相关技术和理念,必须自行深入探索和实践。评估规范借鉴了国内外已有先进方法和理念,但更重要的是符合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趋势、特点和需求。评估规范给出了一套全新的评估框架、体系和理念,重点引导工业企业持续深化两化融合,破解我国当前亟需解决、有条件解决、有能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也为企业展示了两化融合发展全景图,指明了尚待追求的未来方向和可行路径。该评估规范来源于大量的工业实践,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系我国首创。同时也普遍适用于和我国情况类似的工业后发国家,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着眼于如何在工业化发展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化,实现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跨越。
三、框架和内容
为了明晰主题主线,评估规范设置了多维度体系框架结构,并按照各维度分类分别组织和细化评估内容要求,增强了科学性、系统性和层次性。
关键词:工业建筑;设计要点;发展趋势;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第二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工业发展已经从以加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转换为以电子信息工业、生物工业、化学工业、新能源工业等为主的轻型工业化的朝阳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建筑跟随着新型工艺的要求也朝着工业化、节能、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进行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时,必须更新设计理念,根据现代工业的要求,设计出充满现代感和时代感的工业建筑。
一、现代工业厂房建筑的设计要点
1、工业厂房建筑形式和结构形式的选择
设计人员在确定工业厂房建筑的形式和结构形式时,要根据工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操作时的空间、温度、湿度、防腐蚀和产品特性等的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计人员要在保证工业厂房建筑生产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利用设计手法,创造良好的工业厂房生产内部以及外部空间环境。在结构形式的选择上,单层厂房一般采用排架结构,多层厂房一般选用钢框架结构。排架结构可以实现大的跨度以及满足大的平面外变形要求。同时这样的结构形式也施工快,用料省,建筑构件占的使用面积少,留出更多的生产空间。
2、工业厂房建筑内部功能设计
工业厂房建筑功能可以分为生产设备区、辅助生产设备区、生产材料堆放区、产品堆放区、人行通道、交通通道、生产人员辅助用房和公用设备用房区域等。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工艺流线使场地布置以及建筑布置是使人、车、货流线合理科学,尽量使流线最短,占用的面积最少,洁净和污染的区域要分开,用电负荷大的设备集中布置,洁净要求高的房间就近布置等合理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位置。这样不仅能为工业厂房管理提供方便,还能使公用站房尽量集中布置,节省用地和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常见的工业厂房建筑内部空间形式有跨间式、单元空间式、大厅式等三种情况。跨间式是指由不同数量的跨间组成,这种形式的最大特点是跨间纵向具有明显的透视轴线。这种形式通常适合不同流水线的相互配合,通过纵横跨组合的方式,将生产流线进行组合。单元空间式主要针对方形或近似方形柱网,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这种形式适合相对独立的工序,相互用廊道或者公用站房、辅助用房连接或者相隔,适合通用厂房组合或者独立的设计单元。大厅式空间主要大跨度网架结构或者管桁架结构。这种形式可以造就高大的空间,适合有特殊要求的工序,比如电磁屏蔽试验大厅,给人的空间感犹如到了宇宙中,感受到人类的渺小。
3、工业厂房建筑技术设计
工业厂房建筑技术设计更偏重工业化的成熟技术产品。尽量减少在现场施工时用的材料和时间,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缩短了工期。比如护采用压型彩钢板、彩钢夹芯板等工业化程度高的产品。在建筑围护结构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防火、经济性、耐久性、后期维护方便等问题,从而为工业生产创建一个安全、可靠、稳定的环境。在大面积地坪设计中,要特别考虑设备及堆载的重量对于地面强度的要求。一般会在地基处理中采用桩基或者换土等处理办法,减少荷载造成的不均匀沉降。也会在垫层配筋、设置伸缩缝或后浇带、面层采用局部抗裂钢筋等措施,避免地面不规则裂缝。
二、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的探讨
1、工业建筑的大空间、大跨度和高层化趋势
工业建筑的占地面积一般很大,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以及工业生产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不断得到应用,对建筑面积的需求量也呈现增长的趋势,因此必须不断开发工业建筑的空间利用,为使工业建筑内部的空间更大、布置更灵活,一是需要减少柱子、墙体的数量,因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工业建筑将会是现代工业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二是可增加工业建筑的高度,充分开发土地可利用空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工业建筑高层化无法实现的因素主要是机械设备重量太大,一方面很难将其运输到较高楼层,另一方面对高层建筑的楼板承受负荷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楼板承受荷载的能力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同时工业生产自动化流水线也向着重量轻、体积小的方向发展,在空间布局上,可考虑将较低层数作为生产用房,而将较高层用作办公等,这些都给工业建筑向着高层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单元化设计
单元化设计就是采用标准柱网的结构将工业建筑设计成标准单元,一方面有利于工业建筑的整体规划,增加工业建筑的通用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厂房的扩建,是现代工业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单元化设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总体规划,分期建造。这种方式有利于节约前期投资,便于工业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扩大生产规模,并且由于单元化设计的通用性,简化了后期的设计,在工业建筑扩建时对既有建筑的正常运行无影响。第二,用定型的单元组合成厂房。这种方式可根据设计要求直接组合,极大缩短了工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并且对于后期改造来说,只需要更换某单元即可,可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快速完成改扩建。
三、工业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1、工业建筑设计的空间创新
工业建筑设计的空间创新要从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内部创新就是要提高内部空间的可变性。空间是建筑的灵魂。只有内部空间具备了较高的可变性,才能拓展空间的生长性,才能更好地满足工业建筑的建设施工要求。内部空间的创新,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现在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和谐的现代化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外部创新就是要设计出既能满足城市文化多样性的要求又能保持自身特色的建筑,通过工业建筑建立和城市间的互补关系。同时,在设计上,要注意优化厂区环境,提高绿化程度,追求建筑物与自然的融合。同时注意投资成本的把控和占地面积的精准计算,注意节约成本。此外,外部空间的创新要拓展员工的生活空间,建立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工业建筑设计的形象创新
虽然工业建筑最终的落脚点在于生产,但是工业建筑的形象创新不仅不会妨碍生产的进步,反而能够带动工业旅游的发展。现代企业大多都时刻注意自己的企业形象,通过对工业建筑的形象创新,能够提升自身的企业形象,加强企业在民众心目中的印象,无形中节约了广告宣传费用,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工业建筑设计的形象创新应该积极响应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建设节能型环保型社会的潮流,在设计上,注意采用彪炳清洁生产的绿色建材,充分利用绿色植被进行形象设计。同时,将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特色产品、商标等能够代表企业特色的东西符号化,运用到建筑设计的形象创新中。
3、工业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
工业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结构创新、材质与表皮创新以及建筑设备的创新。满足空间要求,追求个性是实现结构创新的最根本要求。破碎、拼贴、变形、交叠、穿插、扭曲、悬挂等新兴建筑模式语言在建筑设计中的推广和应用,拓宽了设计师的设计思路,数字化的设计工具也使得设计师的结构创新更加容易实现。材质和表皮的创新突破了传统缺陷,日益走向多层化、图像化、符号化,节约了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建筑与设备的关系处理也是设计师重点设计的一环。通过设备的技术化处理,使得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建筑和设备形象日趋完整、和谐。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工艺、新材料使工业建筑有了更多可能。持续性发展也对建筑的节能生态有了更多的要求。这都使得建筑师在工业建筑上有了更多的创造性,在工业设计上有了更多的设计灵感。
参考文献
[1]陈海.对当前工业建筑设计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1):184-185.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中,完整、准确地理解创新,至关重要。当前普遍存在一种片面认识,将鼓励自主创新与保护知识产权简单等同起来。保护知识产权固然重要,但它只是鼓励自主创新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促进知识共享。创新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循环,是抽象知识与具体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之间互补共生的循环。只抓住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战略性的偏差,欲速则不达。
创新是知识循环
将鼓励创新简单等同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观点,将知识仅仅视为一种单向过程,仅仅关注创新成果的保护;而忽略了知识是一个循环过程,创新成果与创新过程同等重要。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关于知识的完整体系。波普尔的世界三理论,为这一体系提供了世界观的坚实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上,布瓦索在《信息空间》中,建立了一个反映知识循环过程的三维体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信息社会的价值空间中,创新是如何运转的。建设创新型国家,肯定不应忽略这方面最基本的常识。
按照布瓦索的理解,信息空间是由“抽象知识―具体知识”、“编码知识―未编码知识”、“已扩散知识―未扩散知识”这三个维度建立起来的。抽象知识相当于理性知识,具体知识相当于默会知识;编码知识相当于显性知识,未编码知识相当于隐性知识;已扩散知识相当于公共知识,未扩散知识相当于个人知识。
创新过程,就是信息和知识在这三个方面不断循环更新的过程。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前一类知识称为结果知识,把后一类知识称为过程知识。从依赖关系来看,前者是鱼,后者是水。从保护方向来看,前者是保护昨天,后者是创造明天。从行为特征来看,前者更接近认识,后者更接近实践。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是保护理性知识、显性知识和公共知识,而对默会知识、隐性知识和个人知识爱莫能助。
单纯从保护知识产权角度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片面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割断两种知识的联系,使创新从活的过程变为死的结果;二是容易忽略与结果知识相辅相成的过程知识。而这两个方面走向极端,都会损害国家竞争优势。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损害:“不幸的是,今天美国从政府到企业的兴趣是保护‘昨天’,而不是创造明天的研发成果。美国近年来一连串动作,从努力延长专利权年限,推动严格限制模仿产品设计和造型的法案,坚持以输出技术来收取专利费等,在显示美国缺乏创新的信心,还无形中降低了竞争的力量。”
特别要强调,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在整体上所具有的片面性,不是说知识产权保护不好、不对,而是说“把一个片面说成是整体”这一点,不好、不对。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自主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是中国从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和必要过渡。只有将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共享两个“片面”合成一个“全面”,将原创创新与扩散创新(包括集成创新)两个“片面”合成一个“全面”,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创新。这是形成“好”的、“对”的创新之路的必要前提。
警惕被美国诱入“现代化陷阱”
《2006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开宗明义地明确提出“知识共享”的理念;而美国在同一时间却极力将中国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系,这是历史上一个极为奇特的现象。它的实质是争夺信息社会世界秩序的定义权,具有与安排工业社会世界秩序的雅尔塔协议同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美国知识界,实际存在着两种对下一代世界秩序的制度安排,焦点都集中在土地和资本之后的第三资源―知识的产权设计上,一种是以盖茨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设计(copyright),一种是以斯台尔曼、莱斯格为代表的知识共享的制度设计(copyleft)。主流是前者,即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世界经济秩序。美国为什么会在波特明确指出单纯采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会损害国家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仍然排斥斯台尔曼的知识共享路线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的国家特性(海洋特性),排斥任何以资源共享为诉求的发展道路。二是美国处于知识出口国地位,利益最大化是提高知识价格水平,而知识产权保护的本质,就是提高知识价格水平。而一旦有朝一日美国沦为知识净进口国,就会将知识与放在一起进行贸易管制,就像它过去做的那样。
美国下一代现代化战略和世界秩序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生产知识。它包括两个要点,一是将无形资产有形化,二是用有形资产的制度安排对“有形化的”无形资产进行相同处理。也就是说,把知识当作物质来治理。其历史背景是,美国希望躺在工业化的制度成功史上进入信息社会。
但还存在另一种与之竞争的制度安排,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信息化的生产方式生产知识。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别在于,它不需要先把无形资产有形化,就可以直接进入制度设计,用无形化对付无形化。具体到创新上,就是设计专门对付无形化―如默会知识、隐性知识、个人知识―的机制、体制和制度。所有“用信息化的生产方式生产知识”的制度安排,都有一个共同内核,就是知识共享。资源共享有悠久历史传统。虽然在农业资源、工业资源的共享上,所有尝试都不成功;但知识共享与土地共享、资本共享完全不同,具有“共同消费性”这一公共产品内在特性。欧洲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强调扩散创新,就是基于无形资产特性的合理选择。
7月5日,广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务虚会进入第四天,会议重点围绕制定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政策文件和行动计划进行了分组讨论。晚上,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务虚会总结会,并作题为“为了广州的美好明天”的总结讲话。
【广州必须努力探索出一条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路】在“为什么”上,增进了思想理论共识。首先是破解当下城市发展现实难题的迫切需要。广州在30多年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问题日益凸显,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交织叠加,只有创新城市发展路径,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才能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成功后的困惑”,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增创发展新优势,将广州的发展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其次,从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上看,传统城市发展都面临“增长停滞魔咒”和“中等收入陷阱”两大世界性难题。广州目前已处于中等偏高收入水平城市,如何通过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突破“增长停滞魔咒”和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是在当前发展阶段下广州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第三,要把新型城市化发展作为广州工作的总抓手。当前广州已逐步进入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后工业社会时代,一个车轮已从传统工业化转变成为新型工业化,另一个车轮也必须转变为与之相匹配的新型城市化,要以新型城市化发展为总抓手,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契合演进,才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下一步要在深化、转化、固化上下功夫】一是在市的层面,抓紧制定政策文件,做好顶层设计,把思想成果转化为政策成果。要将学习调研成果转化为三个层次的决策:总体战略决策,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主文件,这是总纲;重点领域改革发展决策,就是若干个配套文件;行动计划,现在开始酝酿谋划,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后制定。各有关单位特别是文件起草组要抓紧抓好起草工作。制定目标要做到“三个体现、三个突出”,即:体现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突出导向性;体现近年来各项重大规划和中央、省的精神,突出延续性;体现部门特点、地区特色,突出差异性。研究对策要把握“三个要点”,即:注重难点,找准创新点,把握重点。二是在各区(县级市)和市直部门层面,要抓紧细化政策措施,尽早取得实践成果。要做到思想认识、措施制订、探索试点“三个同步”。三是继续做好学习考察调研系列工作。继续配合三个国家级智囊机构的课题研究,组织好高峰论坛,继续组织开展学习考察调研活动,精心筹备市委十届三次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