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商业银行;钱荒;信贷行为;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9-0019-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9.04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起伏不定,货币政策成为央行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基于对当前经济“过热”的预判,央行微调稳健的货币政策,“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成为2013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2013年6月,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隔夜头寸拆借利率飙升至历史新高,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钱荒”一时间成为摆在商业银行面前最棘手的问题。虽季节性因素是影响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但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的“背离”是隐藏在“钱荒”背后更深层的成因也不可忽视。
一、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货币政策背离的模型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的背离,主要是指商业银行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导向的背离,表现为商业银行在宽松货币政策时的“惜贷”行为和紧缩货币政策“超贷”行为。具体来看,当央行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虽在上升,但投资于国债和金融债券的资金占比也在增加,因而央行的闲置资金占比也在增加,大量的资金未能投入到实质经济部门。当央行转向实行相对趋紧的货币政策,如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时,商业银行贷款却会出现“超贷”现象,出现信贷投放过多、潜在通胀压力上升等问题,因此,相对趋紧的货币政策对于信贷不断扩张和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并未能起到有效的平抑作用。
央行货币政策变化引发中介变量的变化,各中介变量的变化将继而引起实体经济中相关经济变量的反应。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经历两次传导过程,第一次传导为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第二次传导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影响市场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起着中转和承继的重要作用,事关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现实情况下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特有的垄断地位以及存款边际成本递增等现实因素,选取商业银行自身这个视角,构建商业银行利润模型,推导出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下的均衡条件。以此为基础,从商业银行风险厌恶的风险偏好视角来绘制分析商业银行应对央行货币政策所采取信贷行为,分析商业银行在宽松货币政策时的“惜贷”和紧缩货币政策时的“超贷”等背离行为的原因所在,进而揭示“钱荒”现象的真正原因所在。
(一)模型的假设条件
1.存贷款利率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调节工具。央行高度重视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在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时,真实利率是上述货币政策作用和效果实现的重要中介变量。我国目前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因而模型假设央行目前使用较多的调控手段仍是存贷款利率。
2.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为风险厌恶。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原则,其中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的第一经营原则,因而模型假设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为风险厌恶,商业银行是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3.商业银行各层次分支机构具有行为上的一致性。按照《商业银行法》的具体规定,商业银行对其分支机构实行全行统一核算,统一调度资金和分级管理的财务制度。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管理链条为“总行—分行—二级分行—支行—营业所”的垂直管理链条,各商业银行的总行对其下属各层级支行的经营行为具有很强的管控能力,因而模型假设商业银行各层次分支机构与总行具有行为上的一致性。
4.商业银行吸储行为存在边际成本递增的特征。吸纳存款既是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主要资金来源,又是抵御风险,满足存贷比等监管指标的重要手段。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存在激烈的竞争,各家银行在总量有限的资金供给下相互争夺存款资金来源,因而模型假设商业银行吸储行为存在边际成本递增的特征。
5.商业银行主要经营行为包括贷款、金融市场投资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不难发现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包括有现金及存放同业、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发放贷款及垫款、业务资产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金融资产。为简化分析,模型在分析中假设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盈利行为)为贷款、金融市场投资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三种用途。
(二)模型的构建
成本效益原则是一个经济学最基本的理性概念,具体表现为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以较小的成本去获得更大的效益,这一般也被认为是经济活动中的普遍性原则和约束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同样是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在相应的经营和监管等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1.按照模型基本假设条件,商业银行主要经营行为包括贷款、金融市场投资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其中,存放于中央银行款项的收益和风险均较为稳定。商业银行期望收益的差异性主要由贷款行为所获得收益和金融市场资产运用的收益水平决定。
为简化分析,假定商业银行的期望收益由贷款收益和金融市场资产运用的收益组成,其期望收益等式可以表述为:
R=iL·L+iE·Im(1)
其中,L表示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iL表示商业银行贷款预期收益率,因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市场化刚刚起步,商业银行目前并不能完全自主决定贷款利率,为简化分析,此处以央行公布的贷款利率表示iL值;Im表示商业银行将资金运用于金融市场投资形成的收益性资产,主要投资对象是各种债券;iE表示商业银行将资金运用于金融市场投资形成收益资产的平均收益率。
2.负债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商业银行资产形成的前提和条件。商业银行广义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外部资金两大部分,其中外部资金成本即存款成本(包括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是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假定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主要由存款成本和贷款风险成本构成,可推导出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公式如下:
C=iD·D+S(D)+f(L)(2)
其中,D代表商业银行吸纳的存款数量,iD为吸纳存款的利息成本,用央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表示;S(D)表示商业银行吸纳存款的非利息成本,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存在激烈的竞争,往往需要在总量有限的资金供给下相互争夺存款资金来源,而存款利率由于受政府管制,商业银行并不能自主控制而随意浮动,为吸纳存款,商业银行在存款的利息成本以外往往存在一定的非利息成本;f(L)表示贷款的风险成本,包括不良贷款损失成本、贷款风险管理成本等内容。
3.从商业银行的具体经营行为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应基本保持总量平衡,其贷款总额、投放于金融市场的收益性资产额和存款准备金总额之和应大致等于商业银行吸纳的存款额和银行自有资本之和,即存在资产负债平衡等式:
L+Im+RD=D+C0(3)
其中, C0代表银行自有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内容;RD代表法定存款准备金。假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等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乘以存款总额,即RD=D*r,则根据式(3)可进一步推导出如下:
L+Im+r*D=D+C0
整理可得:
L+Im=(1-r)*D+C0(4)
商业银行的期望利润等于商业银行期望收益减去经营成本,从式(1)、(2)可以推导得出商业银行的期望利润函数如下,
?装=R-C=iL·L+iE·Im-iD·D-S(D)-f(L)(5)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在相应的经营和监管等约束条件下实现期望利润最大化,可在资产负债平衡的约束条件即式(4)约束下求其条件极值,即表述如下:
Max ?装=R-C=iL·L+iE·Im-iD·D-S(D)-f(L)
s.t. L+Im=(1-r)·D+C0 (6)
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不妨设
Z(L,D)=?装+?姿[L+Im-(1-r)·D-C0]
令
?坠?爪/?坠L=0
?坠?爪/?坠Im=0
?坠?爪/?坠D=0
?坠?爪/?坠?姿=0
解得 iE=iL-f'(L)=[S'(D)+iD]/(1-r) (7)
式(7)即为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其中,iL-f'(L)表示贷款利率减去贷款边际风险成本,即表示商业银行贷款的边际收益率,[S'(D)+iD]/(1-r)表示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边际成本。
(三)背离现象的模型分析
基于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本文假定商业银行实际贷款边际收益率与其贷款量之间也存在函数关系,从式(7)分析来看,当满足iE=iL-f'(L)条件时,即商业银行将资金运用于金融市场形成收益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与商业银行贷款的边际收益率相等时,商业银行达到最优的贷款规模,在图1中显示为贷款供给曲线L。
在图1中,横轴表示利率,纵轴表示贷(存)款数量。贷款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意味着随着贷款利率的上升,商业银行的贷款供给量出现下降,贷款利率的下降,商业银行的贷款量又出现回升。原因在于,商业银行贷款实际供应取决于市场的融资需求,贷款利率反映了企业等市场主体从商业银行进行融资的成本,只有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存在融资需求并且选择从商业银行贷款时,商业银行的资金才能从银行流向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进而形成事实上的银行贷款。当贷款利率上升时,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从商业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上升,因而会选择其它相对融资成本更低的融资渠道来替代银行贷款,从而会导致商业银行实际贷款数量的下降。相反,当贷款利率下降时,贷款的成本随之下降,市场经济主体更多的选择从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数量也会相应与之增加。假设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为风险厌恶,这体现在下图中表现为贷款供给曲线具有凹性。
当满足iE=[S'(D)+iD]/(1-r) 条件时,即商业银行将资金运用于金融市场形成收益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边际成本相等时,商业银行同样达到最优的存款规模,在图1中为存款需求曲线D。存款需求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随着存款利率的上升,存款量也相应的产生正向的变动。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主要取决于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储蓄行为,随着存款利率的上升,居民以及企事业单位出于获利动机会更多的选择储蓄行为进行投资,商业银行由此可吸纳更大的存款量。相反,当存款利率下降时,居民以及企事业单位出于获利动机会选择具有更高收益水平的投资渠道来替代储蓄,相应的商业银行的存款量也会随之下降。由于存款利率由政府控制,商业银行并没有自主决定权,商业银行吸纳存款的非利息成本呈递增的特征,即,即图1中存款需求曲线D具有凸性。
假定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的平均收益率iE保持不变,在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下,存款需求曲线D与竖线iE相交得到最优存款数量D*,而贷款供给曲线L与竖线iE相交得到最优贷款数量L*,D*-L*为存贷款之差,即商业银行可运用的其他金融投资和准备金。
当央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真实的存贷款的利率将会下降,在图1上显示存款需求曲线D和贷款供给曲线L同时向左移动至D1和L1,尽管移动的幅度很大概率上会不一样,但最优存款规模的扩大与最优贷款规模的降低受到影响,存贷款差额将从D*-L*扩大至D1*-L1*,最优贷款量的降低在现实中表现为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商业银行并没有按照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意图将信贷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部门,而是存放于央行或者投资运用于金融市场以获取安全稳定的收益。
当央行调高存、贷利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反映在图1中政策效果刚好与央行扩张的货币政策相反,此处可以D1和L1为初始曲线,存款需求曲线D1和贷款供给曲线L1同时向右移动至D和L,相应的最优存款规模的减小和最优贷款规模的扩大,这样存贷款差额由D1*-L1*减小到D*-L*。最优贷款量的扩大有力地解释了现实中商业银行在央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出现局部“超贷”的现象。
结合当前经济现状,尽管每年6月末是考核二季度贷存款规模的时点,短期存款冲规模会导致市场资金紧缺。但2013年5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同比增速高达15.8%,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已经逼近百万亿元的大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本应“不差钱”的商业银行纷纷开始加入借钱的大军?结合上述模型分析不难发现,在央行基于稳健货币政策逐渐收紧银根时,商业银行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经营特质并未随之调整信贷政策,反而出现“超贷”的反常行为。商业银行存贷差规模缩小,为满足监管要求,特别存贷款比例,商业银行出现“钱荒”。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的背离在季节性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引发了当前的“钱荒”[1]。
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背离的原因分析
(一)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背离的直接原因
结合上文分析,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相背离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吸纳存款的利率由政府控制,商业银行并没有自主决定权,吸纳存款的非利息成本S(D)具有S'(D)>0、S''(D)>0的特性,使得存款边际成本表现出很强的边际成本递增的特性。在商业银行将资金运用于金融市场的平均收益率iE保持不变时,央行通过降低存、贷款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将使商业银行的存款需求增加,而贷款供给减小,进而使得商业银行存贷款差额的增大。商业银行将大量存贷款差额资金投向金融市场以获取更为稳定的收益,这将使得企业和个人的可贷资金规模减小,从而扭曲货币政策效果。反之,提高存、贷款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则与之相反[2]。
另一方面,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金融市场投资收益率较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将大量存贷款差额资金投向金融市场能够获的较高收益水平iE。从图形分析不难发现,商业银行出于风险控制和稳健经营的需要,其最优存款规模明显大于最优贷款规模。在D*-L*为正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会将存贷差额投向金融市场以获取具有较高收益水平iE,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甚至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
(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背离的深层原因
1.利率市场化不足破坏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弱化了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变窄,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利率是影响借款人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央行可以通过利率手段影响借款人的资金需求,进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但是,我国的利率至今仍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政府对利率存在较强的管制,利率应有的资金信号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利率水平并不能真正有效的反应市场整体的资金需求情况。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并不是对利率的真实反映,实体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反应并不灵敏,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刚性。因而,央行以市场利率作为制定基准利率的标准客观上很难实现其政策意图,也难以以存贷利率指标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有效措施[3]。
2.信息不对称制约商业银行信贷投放
我国是商业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银行贷款是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在资本市场对微观主体影响较小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力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反应。当央行通过降低存贷利率施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会把更多的资金运用于货币市场以获取安全稳定的收益,而非投向急需信贷供应的实体经济部门。反之,在央行提高存、贷利率,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基于自身风险管理和存款边际成本递增的作用,存款需求减少,贷款供给反而增加,其行为又与货币政策目标相背离。
3.货币市场发育不完善弱化央行管控能力
金融市场由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有机构成,金融市场要实现其市场功能需要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资金价格即利率能相互影响,并通过资金价格的变动调节资金在不同市场中的有效流动,才能真正达到调节资金供求的目的。从目前看,我国的金融市场处于分割状态,主要表现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利率(收益率)缺乏内在联系,两个市场的资金价格和收益率水平的差异往往超出了正常范围,两者内在联系机制的断裂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其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管控也难以保证其有效性。
三、对策建议
(一)创新金融工具,降低吸纳存款边际成本
存款边际成本递增,使得存款需求曲线在图形中表现出凸向原点的特点,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相互争夺存款资金来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面对当前吸收存款边际成本较高的现实情况,商业银行应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服务水平,通过金融创新不断开发出新的金融工具,丰富负债业务模式以吸收到更多的优良存款,同时,积极扩展商业银行流动性来源渠道,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来源窄的问题。
(二)降低货币市场准入门槛,培育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货币市场相对于资本市场的成长滞后使得货币政策工具缺乏运用平台。鉴于我国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在货币市场上的绝对垄断地位,当前央行应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增加货币市场的参与主体,打破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放宽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等的准入条件,促进货币市场充分竞争,构建和培育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推动货币市场快速发展成熟。
(三)强化风险管理,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关系到贷款的风险成本,包括不良贷款损失成本、贷款风险管理成本等内容,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央行在降低贷款利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因出于信贷资产质量的考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出现减少其贷款量的背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会把更多的资金运用到货币市场上而减少针对实体经济的信贷货币供给。当前,应进一步构建信用和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加强银行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进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贷款的风险成本,以解决商业银行目前信贷配给和资金运用错位问题。
参考文献:
[1]石建勋.“不差钱”的中国为何出现所谓“钱荒”[N].西安日报,2013-07-02.
1.1银行在信贷渠道中占主要影响地位
我国直接融资市场起步较晚,且有我国居民和企业的高储蓄率支持,使得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方式在我国融资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传统优势和法律限制,银行贷款依然是我国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商业银行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重要的微观主体,其控制和影响着数量庞大的资金,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通畅。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渠道广、网点多,可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而直接的影响。
1.2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存款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居民与企事业单位存款、金融债券、政府注资及国际融资,其中存款为主要来源,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属于银行的被动负债,由于高比例被动负债的存在,一般银行主动信贷的动力不强,即使是近几年银行发行债券量上升,主动负债比例仍较低。理论上,当存款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绝大比例时,央行能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型货币政策有效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收缩信贷规模,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但在实际中,存款属于银行的被动负债,不受央行和商业银行控制,且居民与企业存款主要受前期和当期经济形势影响。因此,当经济过度繁荣时,尽管央行希望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限制银行的可贷资金规模,但由于良好的经济形势,存款规模继续上升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能够不受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继续提供贷款释放流动性。所以大量被动负债的存在将限制央行紧缩型货币政策的效果。
2商业银行信贷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从货币当局的实践来说,判断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最终标准为:在既定的经济制度、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下,货币当局选择特定的货币政策体系,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和时滞。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判断不一:凯恩斯学派和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通过构造IS—LM模型证明了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在肯定货币政策重要性的前提下,认为货币政策只在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内无效;而理性预期学派则强调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从根本上否定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认为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不能持久地影响实际产量。首先,作为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的变动可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表明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信号传导至商业银行的渠道是比较通畅的。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也能有效影响银行的信贷增量,验证了商业银行借贷行为的“顺周期性”,也反映了商业银行信贷会受实体经济“倒逼”的影响。其次,商业银行会根据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作出独立信贷决策。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当中央银行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来收缩流动性时,商业银行信贷量会下降,这从脉冲响应函数中可以看出,但针对利率上升,银行信贷量会先下降再上升,由于利差水平的提高,银行有足够的动力扩大信贷规模。同时当货币供应量M2增加时,宽松的流动性会促使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此外,当银行信贷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的正向冲击时,会因为利差下降而缩减贷款,但最终随着时期推移会扩大贷款规模。在贷款存量增长率GL的方差分解中,第一期GL仅受自身和CPI的影响,这与银行信贷决策主要参考已有信息有关;同时,CPI对GL的贡献度大于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这也说明了当银行预期经济形势良好时,可能会逆紧缩政策行事,继续扩张贷款。这些都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反应比较强烈,且商业银行作为微观主体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因此在作信贷决策时有时会偏离货币政策目标。最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实体经济对信贷冲击的反映略有滞后,但信贷增长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商业银行释放的流动性也会推高物价。经济过热时,尽管央行会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紧缩经济,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充足,会顺经济形势扩大贷款,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物价的增长。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和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因此,受到央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约束较小,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可能与货币政策目标相悖,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结语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影响因素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
(一)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
商业银行利润源泉主要是利息的净收入,为追求利息净收入的最大化,商业银行更愿意吸收短期的存款,发放中长期的贷款,存在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的现象。[1]当下,商业银行在定期存款业务增加缓慢、资产业务的违约风险加大、资产即时变现困难和到期负债需按时偿付、宏观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放缓中长期贷款的速度,有效地控制了由于过度的期限错配而引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据统计,2009年,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增加768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了17795亿元。2010年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增加11037亿元,当年中长期贷款增加了23465亿元。2011年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增加10933亿元,而中长期贷款增加了22583亿元。在定期存款缓慢增长的同时,贷款增速得到回落,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得到优化。
(二)市场流动性扩大缓解资金面紧缩
2010年,为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流动性,总共调整存款准备金率13次,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达到21.5%的历史高位。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缩紧、资金紧张,面临着较大的流动性压力。中国人民银行为了促进市场的流动性,于2012年2月24日、6月8日分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对商业银行而言,将有利于减少银行间流动性趋紧以及抑制银行贷款的影响,有效的缓解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
二、银行内部和宏观外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一)银行内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对于流动性风险的度量都是基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进行计算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同时所包含的信息也是能将流动性风险具体量化的影响因素。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从本质上讲,是由于到期贷款回收的资金不能满足到期借款需要支付的资金,从而引起资金链的断裂。商业银行应综合计算资产负债的总量,将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相互匹配。同时,在保证商业银行安全性的前提之下,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防止商业银行进行不合理的经营管理。
(二)宏观外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商业银行经营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面对宏观环境和经济政策的改变时更加敏感,同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要求商业银行的日常风险管理需有着更高的水平。[2]基于商业银行与宏观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作用。
1.金融市场的影响作用
金融市场的运营状况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状况密切相关,商业银行的众多业务也是在金融市场这个大环境中进行办理的。同业拆借和贷款,则是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关系最密切的两个金融市场要素。第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体现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它的变化反映出商业银行资金的紧张程度。所以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和同业拆借利率的大小是相互影响的。其具体变现为:一方面,同业拆借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获取短期资金的成本大小,所以商业银行在融资时应充分考虑同业拆借利率值;另一方面,同业拆借利率的大小又受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水平,从成本方面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第二,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为客户或企业贷款所取得的贷款利息收入,贷款利息的高低直接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利润的大小,从而间接的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2.货币政策的影响作用
第一,超额存款准备金作为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高低的直接因素,是指存放在人民银行、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外的部分,是为了头寸的调拨、支付清算或为资产运用准备的备用资金。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超额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值,能够直接反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其大小由商业银行决定。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越高,表示商业银行流动性越大,流动性风险越弱。[3]
第二,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了保证资金清算和储户提取款项时的需要,所准备的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款项。[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准备金在存款总额中的比例,我国以法律形式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必须在中国人民银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调整的方法之一就是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而影响商业银行信贷的发放额度。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之间是呈反比例关系的。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要准备的存款准备金增多,能够支配的资金变少,可发放的信贷总额变少,可支配的资金总量减少,流动性水平降低。反之,当存款准备金率下降时,流动性水平上升。
第三,货币供应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点上,国家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所有机构所供应的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的总和。富裕的货币供应量,充足的流动性会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数量。稳定的存款能够在流动性水平较低时提供更大的盈利空间。反之,当紧缩性货币政策出台,货币供应量紧张,资金短缺问题应运而生,客户的大量提款容易引发商业银行的资金链断流,甚至出现挤兑现象。
3.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之金融经济等各类行业开始逐步对外开放。由于我国的出口量长期大于进口量,导致了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经常项目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结构特征,外汇收入不断增加。截止2011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了3.181万亿元。与此同时,国内投资收益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人民币的预期升值期望,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流入。国际贸易的双顺差现象和“热钱”的流入都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郝宏海、武军.浅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J].河北金融,2011,(12).
[2] 万晓莉.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J].金融研究,2008(6).
[3] 王萃.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7.
[4] 郭宣麟.基于压力测试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目前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日趋明显,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差异化、精细化定价的内动力逐步增强,央行以此为契机适时放开了贷款利率下限,这对以贷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商业银行来说,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必然会对其产生全面、系统、深远的影响。
一、央行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的重要意义
央行完全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是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关键一环,对于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引导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今后,如果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或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就有更大的下降空间,央行能更有效地通过货币政策引导市场利率,政策的传导将更加顺畅。
其次,有利于加快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在降低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同时,也增加了获取优质客户资源的难度,进而倒逼商业银行主动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减少对存贷利差的过分依赖,进而推动商业银行从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的经营发展模式向综合化经营发展模式转变,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管理水平。
再次,有利于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一方面,对于议价能力较高的大中型企业来说,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对于通常执行贷款利率上浮的小微企业来说,在商业银行利差缩小的背景下,银行的放款意愿会更多地向小微企业倾斜,从而使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得以提高,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因融资难而带来的发展瓶颈。
二、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对商业银行的短期影响
虽然此次央行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完全放开,加大了学术界和金融界对贷款利率下行的预期,但根据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现状,总体情况是信贷供给小于需求、利率有上浮压力,此时放开贷款下限,在短期内不会对金融机构造成实质性影响。 首先,2012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总量达15.7万亿,2013年上半年,该指标已超过10万亿,可见社会融资需求依旧旺盛。而目前国内经济正处于由政府主导的金融“去杠杆”阶段,去杠杆的主要部门包括金融机构和私人经济部门,这会使得信托贷款等非银行贷款融资的增速放缓,实体经济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融资需求变得更加旺盛。与此同时,央行当前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自2013年6月至今一直维持市场资金面偏紧的局面,由于信贷需求仍然很旺盛,而相对只有商业银行可以提供稳定的资金供给,所以短期内商业银行在贷款市场上的地位仍然十分强势,融资方的议价能力和空间都十分有限。 其次,自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利率下浮贷款占比一直较低,2013年1月至3月,商业银行下浮利率贷款占比分别为10.62%、11.69%和11.44%,而利率上浮贷款的比重则达到64.30%、63.26%和64.77%。更重要的是,自2012年7月央行将贷款利率的下浮区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7倍以来,商业银行每个月的下浮利率贷款占比基本保持在11%左右(表1)。可见,前期利率下浮区间扩大至0.7倍的政策并未对银行贷款定价产生明显影响,因此,短期看,即便贷款利率下限完全放开,其影响也相对有限。
再次,取消前基准利率0.7倍的贷款利率下限已经与市场利率趋同,以一年期贷款为例,最低可执行年利率4.2%,这一利率水平与同期限AAA级企业债的收益率基本相当,已经低于同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以下简称“Shibor”)20bp。
最后,虽然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但贷款成本的刚性约束使得贷款利率短期内难以低过基准利率的0.7倍。从贷款综合成本看,目前商业银行已普遍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在此基础上,附加资本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成本等银行贷款综合成本在5%左右,而目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这意味着即使一笔一年期的银行贷款零利润,商业银行可以承受贷款利率下限也在基准利率的0.8倍以上。
(二)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对商业银行的长期影响
长期来看,贷款利率下限放开不仅会使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及风险管理体系。
1.利差将进一步收窄,利润呈下降态势
在我国,无论国有银行、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还是区域性、地方性中小银行,利息收入仍然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例,2012年,四行利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达到70%―80%(表2)。
而在利息收入中,四行贷款和垫款的利息收入在总生息资产利息收入中的占比达到70%左右(表3)。
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前,由于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被央行限定,这样就保证了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最高价格与贷出资金的最低价格之间存在一个最低利差,相当于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收益保障。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利差的大小主要由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及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状况进行调整。而在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后,商业银行的利差将面临逐渐收窄的压力,其盈利能力会受到一定影响。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后,商业银行优质客户的议价能力将逐步提升,尤其是目前已经享受贷款利率下浮优惠或基准利率的大企业客户,银行向该类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下浮的空间将可能进一步扩大,该类客户的贷款收益水平将下降,从而逐步拉低贷款利率的定价中枢,造成银行利差收窄利差。因此,若贷款利率的整体水平呈下移态势,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势必将受到挤压,传统的经营模式将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主营业务多元化将成为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后的发展方向。 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或将进一步加大 由于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银行对企业贷款实际用途的信息一般要小于贷款企业,银行往往不能充分了解借款项目的风险程度,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面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当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后,由于利差缩小,迫于维持收益的压力,商业银行很可能会违背稳健经营的原则,更愿意将贷款投放给愿意支付高利率的借款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风险借款人的融资需求,从而挤出了风险较小的借款人,产生银行贷款的逆向选择问题。同时,原本厌恶风险的企业由于从事低风险项目所产生的收益较低,不能覆盖贷款利息的支出,很可能会将贷款用途转向高风险的项目,以获得与高成本贷款相符的收益,从而引发道德风险。以上情况都会造成银行资产质量的下降、违约概率增加、信用风险进一步凸显,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3.银行资本压力将会增加 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有两种资本补充渠道,一种是内源融资,另一种是外源融资。外源融资一般是通过吸收存款或发行股票等方式,而商业银行的内源融资的来源为利润转增,即会计上等于税后净利润减去支付的股息之后的留存收益。这一部分留存收益的获得,建立在银行盈利的前提之上,商业银行具有的盈利能力越强,取得的利润越大,内源融资的水平和空间就越大。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银行补充资本的资金来源中,内源融资的占比上升很快(表4)。
由于利息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内源融资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度也就相对较高。从中长期看,贷款利率下限放开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贷款的利息收入,从而降低银行的盈利水平,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进行资本积累的能力,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及满足资本监管要求将带来不利影响。
4.理财产品资金投向或将发生转变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国内标的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工具、债券、非标准债权(主要是信贷类资产)等,其中,债券因其存量大、收益高,一直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投向。随着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影响的深入,债券市场的扩张速度将会放缓,不能满足银行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因为在贷款利率管制时期,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可以比银行贷款节约10-100bp的融资成本。而一般来说,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的(中小私募债融资除外)都是规模较大、资信良好、实力雄厚的企业,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后,这类企业从银行获得较优惠利率贷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替代,从而可能导致债券市场规模出现萎缩。因此在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后,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投向可能会有所改变,这种结构上的改变,可能进一步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影响。
三、商业银行应对贷款利率放开的主要措施
(一)优化业务结构,拓展以中间业务为主的多元化收入渠道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绝大部分仍来源于利息收入,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占比一般仅为50%左右。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所承受的利率风险将会越来越大,因而当前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商业银行开始着力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以提高非利息收入,增加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手段。贷款利率放开后,存贷利差收入受到挑战,商业银行应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通过资源倾斜和政策引导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尽快将获得收入的主渠道由利差收入占绝对优势转到利差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并重的方向上来,以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中间业务具有综合效益好、附加值高、成本低、风险小的特点,在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与负债、不产生利率风险的前提下,可以获得稳定的非利息收入。从国际经验来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应当达到30%,而我国目前的水平仍然较低,以2012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仅为17.90%。尽管当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高,但是潜在利润空间巨大,是下一阶段商业银行争夺的主要市场。贷款利率放开后,中间业务将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是衡量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和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手段。
(二)调整信贷结构,将信贷资源向不具信用优势的小微企业倾斜
贷款利率放开后,银行同业间对优质客户的竞争日趋激烈,优质客户的议价能力逐步提升,商业银行应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增加小微企业信贷资源的可得性及投放占比,以弥补部分贷款收益水平下降的影响。尽管相比大型企业,小微企业规模较小、信息透明度较低,经营较为不规范、破产风险也较大,但小微企业具有一些优点:首先,小微企业涉及的经营领域较广且经营灵活,风险集中度相对较低,风险比较分散;其次,小微企业的股权结构较为简单,资金链条相对清晰,且融资需求以短期融资为主,因而累计信贷风险较小,商业银行更容易控制;再次,小微企业运营成本较低,相对可以承受较高的贷款利率,因而对于提高银行贷款收益具有很大潜力。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包括发行专项金融债券、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提高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等,商业银行应以此为契机,在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后更加主动地将信贷资源投向小微企业,以获取更高的贷款收益。
(三)在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基础上,适度拉长贷款久期
一般来说,贷款期限越长,执行利率越高,因此在信贷规模给定的情况下,中长期贷款占比越高,贷款的整体收益水平也越高。贷款利率放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贷款收益水平下降的趋势将日趋明显,商业银行应适度拉长贷款久期,扩大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以维持一定的收益水平。当前,提高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水平对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银行一方面应建立并完善表内外全覆盖、本外币一体化的流动性管理体系,丰富流动性风险计量工具,构建流动性风险预警指标及报告机制,建立独立的外部审计制度;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核心存款的组织力度,通过多样化的产品支持、有竞争力的客户服务增加低成本资金客户的粘性,着力提高存款的稳定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F8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160-03
[作者简介] 袁明男,农行江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江西 南昌 330008)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是应注意调控政策的协同效应问题。我国宏观调控关注多个经济目标,这使得央行在政策的协同和配套上需要更多的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是紧缩性政策,为了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升息又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比价吸引力,加速国际资金的涌入,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流动性的关联影响预计还将显现和强化,这将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协同和配套,谋划取得同向的效应,在我国宏观控制更加注重内在和结构的趋势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应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存在着一定的“离农”倾向,为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低于城市行金融机构。比如,目前农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高于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建议今后应区别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进一步加大县域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