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贷款政策

农业贷款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贷款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贷款政策

农业贷款政策范文第1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192-0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主要承担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服务。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贷出大量的款项。不良贷款有如下几种: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一、不良贷款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不良贷款面临的问题

在2003年8月15日,我国颁布了《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其中条例的第九条规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安排中央储备粮所需贷款,并对发放的中央储备粮贷款实施信贷监管。

根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2013年,全行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3 300.5亿元,年末贷款余额25 02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1%。其中存在的不良贷款对农发行的资产带来严重的危害。首先,农发行的不良贷款中政策性挂账贷款的比例较大,比如在湖南省分行的贷款中政策性的挂账贷款占不良贷款的31.51%,天津省分行的贷款中政策性的挂账贷款占不良贷款的76.34%。这样大比例的政策性的挂账贷款,都使银行管理贷款增加了难度。其次,是放贷监管人员不充足,不良贷款的监管制度不健全,不能及时的预防不良贷款的产生。

(二)不良贷款形成的外部原因

1.贷款行为受政策影响

由于农发行是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所以农发行发放的贷款主要是政策性贷款。农发行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信贷业务。贷款的过程形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农发行不能完全按照商业银行的谨慎性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比如当我国经济不景气时,国家为了调控经济,保护农业经济发展,农发行很可能就要被迫放出大量贷款,而这样的贷款是很难收回的,这样就为农发行出现不良贷款埋下了隐患。由于政策性的原因形成的挂账贷款,很难做到清理政策性挂账贷款。

2.贷款对象的经营不佳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国有购销粮食企业,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政策,粮油价格的影响,自身机制的影响,国有购销粮食企业的经营步履维艰。1994年5月9号,国务院了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通知中规定粮食部门必须收购社会商品粮的70%-80%。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深化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大量粮食,没能够疏通好粮食销售渠道。收购的大量粮食在销售环节受阻,不能够及时卖出粮食,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就得不到保障,农发行就很难收回贷款,形成不良贷款。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遇到停滞不前的困境,大量的贷款很难偿还,对于农发行来说形成的不良贷款很难清收。

(三) 不良贷款形成的内部原因

1.贷款监管的制度落后

由于我国不断加大三农政策的扶持,不断加强新农村的建设,农发行目前处于高速发展信贷业务的时期。农发行在大量发展信贷业务的同时,缺少贷款监管制度,导致贷后操作技术不规范,也就忽略了对贷款后的监管和跟踪。没有健全的贷款监管制度,也是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2.贷款预警机制不健全

对借款人没有进行及时全面的监测和跟踪,在借款人出现重大经济亏损时,或借款人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没能及时的发现,并且没有及时向上级报告,对不良贷款形成的潜在隐患没有高度重视,对不良贷款的形成不敏感,对潜在的不良贷款不能及时做出预防和弥补措施。

二、不良贷款的预防措施和清理办法

(一)不良贷款的预防措施

1.严格把关贷款对象

对农发行提出建立信贷业务的企业进行严格把关,要充分的了解该企业的体制,要了解该企业的法人,要看该企业的发展状况,要对企业的未来经营发展状况了解,这样才能够充分掌握企业的还款来源,能够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做出可靠地评估。要谨慎对待已经与其他银行发生过信贷业务的企业,因为企业很可能将原有的风险转嫁到农发行,这就给农发行带来了风险隐患。只有严格把关放款企业,才能保证稳定有效地还款来源,减少不良贷款产生的风险。

2.完善贷款监管体系

完善不良贷款监管体系。首先,应该建立相应的风险分散机制,要分散贷款对象,分散贷款期限。如果贷款客户都集中于一些大客户,一旦大客户出现经营问题,那么肯定会对银行带来损失,所以分散贷款对象,防止信贷风险过于集中。其次,贷款的期限也应该采取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方式,合理的分配贷款的期限,可以减少由时间因素带来的贷款风险。这些贷款的风险减少,从而可以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

3.充实监管库存人员

农发行放出粮油贷款之后,在款项的使用过程中应当进行严格的追踪,掌握贷款组织的经营状况可以更好的控制贷款的收回,这样就需要有专人进行库存监管。农发行放出贷款之后,应该严格管理贷款收购的各个环节。每个粮库或粮食加工企业都要有与之匹配的银行驻库员,在粮食收购环节,严格监管粮食库存。要建立相应的入库核查制度,在粮食收购期间,客户经理应该做到至少每周都要进行入库核查。银行信贷人员要做好定期查库,异地库存监管,保证粮食收购的有效进行。

4. 建立网络管理系统

科技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更是新经济时代不可回避的经营工具,可以在商业银行的业务中看见科技逐渐渗透到了金融行业。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自助服务,或者提款机,利用科技网络进行原来必须到银行才能办理的业务。那么政策性银行,也应当完善自身的网络管理系统,为了更好的、更科学的管理,应当开发网络平台,建立自身特色的网络信贷服务平台。

(二)不良贷款的清理办法

风险是银行信贷业务的伴生物。对于已经存在的不良贷款,就应该做好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减少不良贷款带来的风险,把资金损失降到最低。

1.盘活清收灵活选择

有的资产适合做清收处理,有的资产适合做盘活处理。那么就要分清盘活和清收的对象,清收是一种很有效的减少损失的措施,这种办法适用于那些有钱不还的客户,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进行清收。盘活是指银行帮助存在不良贷款的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可以使不良贷款反而转化成优质资产。要积极地推动银企活动,因为银企合作是盘活资产的重要前提。可以看出清收和盘活是两项不同的活动。清收是银行单方面的活动,盘活则是银企基于贷款双方共同的利益,共同努力转亏为盈。

2.政策支持积极争取

处置不良贷款,要积极地争取处置不良贷款的相关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建议出台相关的不良贷款清收政策,财政给予适当的支持,农发行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展不良贷款的大规模清收工作。在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下,农发行可以更有力的清收不良贷款,可以减少不良贷款带来的损失。树立多方配合,全方位协调的的信贷理念,综合各方面的力量,推动不良贷款的清收。

3.清收手段创新借鉴

商业银行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商业银行采用扩张式的贷款策略,增加了不良贷款的出现率。但是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手段是多样化的,例如:以物抵债,债权转股权,打包出售,信托处置,破产清算等。然而农发行在处置不良贷款的时候通常手段单一,局限于现金清收,以资抵债等常规手段,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良贷款的清收进程。所以,农发行应当突破传统信贷理念的束缚,创新清收手段,积极探索打包出售,信托处置等新模式,尤其是一些早期的贷款,是以前从农业银行带过来的不良贷款,这些贷款若是能探索新的如打包处理的方式,这样对银企双方都有利。从商业银行多元化的清收手段中寻求适合自身的清收手段,有利于不良贷款的清收。

农业贷款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江苏;农村金融供给;产出效应;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8-0131-03

一、引言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江苏的经济发展均等化程度全国最高,但与中国整体经济结构类似,江苏并未完全实现城乡一体化。江苏要如期完成“两个率先”的目标,特别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就必须加快实现“三农”的现代化。而“三农”的现代化离不开金融支持。有鉴于此,本文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有效性,研究1990—2009年江苏农村金融供给的产出效应,以期深刻分析金融供给对促进农业产出的贡献。

目前江苏的农业生产处于未实现规模经济的分散经营状况,因此江苏农村金融体现为政策性金融主导,商业性金融辅助的混合供给格局。政策性金融供给主要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的支农支出或农林水事务支出(江苏省统计年鉴中,2004年之前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使用农业支出,2005年开始使用农林水事务);商业性金融供给包括乡镇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江苏省统计年鉴中,1994年之前信贷分为银行和信用社两个部门分别统计,文中使用相关指标加总)。

由图2可以看出,自1990年以来,江苏农林牧副渔总产值在多方面因素的促进下,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探讨农村金融供给的产出效应,对于江苏农村金融供给促进农业总产出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外的相关研究在肯定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民收入提高的贡献的同时,认为政府主导的补贴型农村金融供给存在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金融政策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Barro,1992;Jim,2005)。通过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研究,揭示了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Greenwood and Jovan,1990;Banerjee and Newman,1993)。但是经济转型国家由于金融市场体系低效率(Koester,2000)和农业生产的风险难以控制(Townsend,2001)导致农村金融供给效率较低,而且政府补贴的农业信贷体系扭曲农村金融市场(Jensen,2000)。

国内有些学者认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财政支农政策的支持(孙长清,2006),因为增加财政支农的总量和提高财政支农的结构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推进农村市场化(冷志杰,2005)。也有学者从农村居民储蓄比率和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率(温涛,2005)、农村存款余额与农业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比率(刘旦,2007),以及对农村信贷与农民收入进行回归分析(许崇正,2005;温涛,2005),应用VAR模型分析农民收入、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杜兴端,2011)等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现行的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乡镇企业贷款不仅没有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余新平,2010)。此外,有些学者的研究认为,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必须达到一定临界水平才能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龙海明, 2008),应整合财政金融支农政策,提升支农政策的杠杆效应,在此基础上加大支农资金规模,大幅度提升支农整体能力(冉光和,2009)。

现有研究通过不同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供给问题,并且得出一些较为可行的建议。借鉴已有研究,本文运用VAR模型,分析1990年以来江苏省农业总产出变量与各类农村金融供给变量间的相关性,并揭示内在关联,以此为依据提出进一步促进江苏农村金融供给产出效应的对策建议。对促进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地区的农村金融供给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模型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江苏农村金融供给的产出效应,农林牧副渔总产值受到各类农村金融供给的影响。而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具有显著的政策强制和诱导性,因此农村金融供给中财政性金融供给农林水事务支出、乡镇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因此,本文选择运用时间序列变量分析的经典模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各变量数据根据历年《江苏统计年鉴》直接得到或者根据相关数据处理得到。同时考虑到物价变动的影响,使用以1990年为基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此外为了消除时间序列的非平滑性,每个变量使用取对数方法处理。因此,设定模型所研究的变量为农林牧副渔总产值(LNLt),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的农林水事务支出(LNSt)、乡镇企业贷款(LXDt)和农业贷款(LNDt)。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ADF检验

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所有变量都是5%临界值水平上1阶差分平稳序列。

(二)模型检验

经过在Eviews6中使用各个变量1阶差分平稳序列进行VAR模型的滞后期P值测定,结果滞后期1阶为模型最优,即本文为VAR(1)模型。

VAR模型的稳定性通过模型的AR根值是否大于1,或AR根值图是否有点落在单位圆之外来判定(见图3)。经测定,AR根值都小于1,最大值为0.870708,表明模型VAR(1)是稳定的。

(三)脉冲响应分析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各项农村金融供给对农业总产出的冲击影响,因此仅给出农业总产出对1单位标准差农林水事务支出、1单位标准差乡镇企业贷款和1单位标准差农业贷款的脉冲响应轨迹,并结合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期长度10,图中实线部分为脉冲响应轨迹,虚线部分为1%的置信水平,见图4、图5和图6。

从图4可以看出,在所观察的10期中,对于1单位标准差农林水事务支出冲击,农业总产出在第1-3期有明显的正向响应;第3期出现最大的响应(2.0968%);从第4期以后呈周期性变化,逐渐收敛。因此,财政支出中的农林水事务支出项目对农业总产出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图6表明,在所观察的10期中,对于1单位标准差农业贷款冲击,农业总产出在第1-2期产生负向响应,其中第2期为最大负向响应(-4.9828%);在第3-4期有微弱的正向响应,其中第4期的正向响应最大(2.0396%)。在此后呈周期性变化,逐渐收敛。因此,农业贷款对农业总产出在初期有抑制作用,尽管在后期出现促进作用,但是没有前期的抑制作用大。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般预算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乡镇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等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来源都未能带来预期的支持农村总产出增加的作用。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是财政对三农发展的重要支出,目的在于通过相关的补贴或转移支付促进三农发展。农林水事务支出多投资于农村的基础设施,理论上讲,应该能有效地支持农村产出的增加。但是受限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重复投资较为明显,许多地区存在挪用现象,同时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偏小,过于分散,导致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对农村产出的正向影响作用有限。因此, 应对现行的补贴和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改革,实现均等化发展,而不是让受益者主要集中为大户或者龙头企业。此外,政府补贴和转移支付应该更多从理顺农村投资体系,减少农村生产环节的税费方面着手促进三农发展。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优势组织,其发展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乡镇企业在信贷促进下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更多地吸纳了本用于农业发展的资源。因此,政府应重点鼓励和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农业企业,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达到促进三农发展。

农业贷款在初期出现了较大抑制农业产出的效果。原因在于农业贷款总体规模较小,对促进农民收入上升作用有限,同时农业贷款的用途非农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农业贷款非农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农业贷款存在非农化现象。农业贷款具有明显的政策性,较低的利率水平导致一些非农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获取农业贷款。二是农业贷款存在生产和消费的混合性。农民以农业生产的名义申请贷款,而所获得的贷款部分用于消费。

综上,要提高江苏农村金融供给产出效应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投放应加强效果监控;其次,对于农业贷款加强监督和审核,特别是后期要实行动态化监管。从长远来讲要改革现行的,实现土地有效流转,一方面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同时可以彻底改变乡镇企业对农业资源的吸附。

[参考文献]

[1]温涛,王煜宇.农业贷款、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2).

农业贷款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农户收入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3)10-08 -02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保证,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就要必须正视 农业问题。农民是农业的核心主体,十报告明确提出了“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然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资本的投入,资金的积累及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同样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对资金的吸纳程度要远远低于其他产业,因此政府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的力度是农村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已有的相关文献中,国内许多学者对财政支农、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方面有着较多的关注。黄燕君、钟璐(2009)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分析方法,通过浙江省1991-2006年农村金融相关数据来考察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及依存度,结果显示了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有着很高的依存度。刘涵(2008)通过多元协整方法对1980-2006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及构成与农业产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胥魏、曹正勇(2008)等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东西部财政支农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显示西部地区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

以上文献大多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考察农业与金融贷款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以农户收入为主体,通过相关数据来考察江苏省财政支农、农业贷款与其之间的关系,并给我国的其他区域提出参考性的政策和建议。

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本文通过搜集2002年-2011年《江苏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发现:自1999年以来,江苏省的财政农业支出占总财政支出占比呈U形状;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总贷款的比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波动。如下表:

表1 财政支农占比与农业贷款占比表

表1中显示江苏省财政支农占比从1999年到2004年呈现下降趋势,而从2004年到2009年则呈现一个上升趋势,且上升的幅度明显要高于前期下降的幅度;农业贷款占比没有太大的波动,基本上维持在4%左右。

图1 江苏省财政支农与农业贷款趋势图

图1显示了1999-2009年江苏省财政支农与农业贷款余额历年数据折线图,近10年来江苏省农业贷款由200多亿元增加到1300多亿元,绝对值增加了将近6倍左右,年均增长率达到19.9%;财政支农投入由1999年的41.38亿增加到2009年的403.27亿元,绝对值增加将近9倍左右,年均增长率达到25.5%;综上所示,1999年-2009年期间江苏省的财政农业支出的年均增长幅度要较高于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

图2 农户人均收入历年趋势图

图2显示了1999-2009年我国农户人均收入与江苏省农户人均收入历年趋势图,近10年来我国农户人均收入得到了较快增长,由1999年的2200元左右增加到了2009年的5100元,农户人均收入10年增加了一倍多,年均增长率达到8.8%。

1999-2009年期间江苏省农户人均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由1999年的3400元左右增加到了2009年的8000元,农户人均收入近10年翻了两倍,年均增长率达到8.6%。

从图2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的农户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基本上与全国的增幅水平保持一致,但是从绝对值来看,江苏省的农户人均水平要远远高于全国,这显示了江苏省的农村发展、农户收入的绝对值增长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农户收入的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与政府财政农业支出的投入以及农业贷款的支持有一定的关系呢?此问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三、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通过stata9.0软件对农业贷款、财政支农与江苏省农户人均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三者之间的回归模型,以江苏省农户人均收入Y为解释变量,江苏省农业贷款X1和财政支农X2为被解释变量,运用OLS进行了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Y=2612.041+1.535X1+3.789X2

R2=0.9644 F=108.40

从以上模型来看,政府财政农业支出每增加1亿元,农户人均收入将增加1.535元;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每增加1亿元,农户人均收入将增加3.789元。本文对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贷款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农业贷款与财政农业支出的相关系数为0.9826,二者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对该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对各变量进行取对数,结果如下:

lnY= 6.755+0.38297lnX1

R2=0.9767 F=376.61

lnY= 5.55+0.4707lnX2

R2=0.9462 F=158.3

该模型进行修正后其结果如下:政府每增加1%的财政农业支出,农户人均收入将增加0.38%;金融机构每增加1%的农业贷款,农户人均收入将增加0.47%。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1999-2009年的数据分析了江苏省财政农业支出、农业贷款与农户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苏省的财政农业支出与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对农户收入的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江苏省财政对农业投入每增加1%,农户人均收入将增加0.38%;当江苏省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每增加1%,农户人均收入将增加0.47%。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与政府的财政农业支出相比,相对值每增加1%,其农户人均收入的增加要提高0.09%,因此加大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相对来说要比政府支出对农户收益的增长效果要显著,提高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的增幅是增加农户收入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文的实证结果还显示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与政府的财政支出有高度的相关性,这与秦嵩(200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也说明了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可以起到一个风向标的作用,对农业的倾斜将潜意识地带动其他金融主体对农业的投入,因此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利于全社会的其他资源逐渐注入到农业这一基础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 黄燕君,钟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J].系统工程,2009,(04).

[2] 刘涵.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J].农业经济问题,2008,(10).

[3] 胥魏,曹正勇.我国东西部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J].软科学,2008,(05).

[4] 秦嵩.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考察——以山东省为例[J].求索,2008,(10).

[5] 温涛,王煜宇. 农业贷款、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效性研究 [J].财经问题研究,2005,(02).

[6] 陈文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实证研究 [J].系统工程,2011,(03).

[7] 杨林娟,戴亨钊.甘肃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 [J].农业经济问题,2008,(03).

农业贷款政策范文第4篇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向关系。金融体系越完善,就能更好地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经济发展得也就越快;反之,经济发展就越缓慢。同样,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金融市场与金融结构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由此看出,努力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的滞后,将有碍于经济增长。将上述金融发展理论应用于农村,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理:农村金融发展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为农村生产经营提供一切金融服务,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金融动员和金融资源配置,从而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

国外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上主要存在三种观点: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二者呈正相关关系;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被过分夸大,它并没有推动经济的发展;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国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也得出了不尽一致的结论。国内对整个中国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在对区域性的某些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结论的不同可能与学者采用的实证检验方法和度量指标不同有关。尽管在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有不同的观点,但主流的结论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根据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体系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是连接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供给与需求的重要渠道,对农村经济增长应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国外研究普遍认为农村存在金融抑制,需要对农村金融实施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国内学者对农村金融发展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也大多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落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2我国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我国农村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河北香河县成立我国近代最早的信用合作社。新型金融机构的运作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完全由市场主体自愿参股,政府主要发挥监督、管理与引导作用。新型金融机构的引入不仅开放了农村金融市场,也给农信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促使其改革。我国农业的发展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处于劣势状态,函待提高。同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几经改革,但发展水平一直以来都比较低。我国贷款几乎全数投向了工业和服务业,而农业仅仅占据了极小的比例。这些现象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够完善,在对农业的金融支持上效果并不显著,即农村金融存在抑制。研究显示农业并不存在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农村金融并不存在抑制,与前面进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规模时得出的结果相反。但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农业贷款的余额大于农业存款,只能表明它相对于农业存款是有效率的;但这并不表示在农业的发展上,农业贷款的供给就是充分的。很可能是因为农业存款余额本身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所以农业贷款与存款相比才具有相对优势。

3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1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在农业方面存在抑制在本文中这种抑制主要表现为我国农业贷款的供给不充分,尤其是真正用于农业的农业贷款不足,它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农村金融发展没有显著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那么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为何存在抑制,即农业贷款为何不足。我国的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供给型金融抑制,即我国农业贷款不足,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不足。需求性抑制,即农户对该部门资金需求不足导致我国农业贷款规模小也存在,但它只是从属现象。

(1)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资金的供给不足

目前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机构主要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所,但是它们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向农村尤其是向农户提供充足的资金。

(2)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受到严格管制,减少了农业资金供给来源

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存贷款利率普遍较高,往往是官方金融组织的数倍,使借款单位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影响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后劲。同时它的组织行为不规范,部分经营混乱,容易产生金融欺诈,存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甚至扰乱金融秩序,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另外,由于农村地域范围广,交通不便等原因,政府对农村金融组织监管的运营成本较高,难度很大,因此政府对农村金融采取比城市金融更加严格的金融管制,限制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减少了农村资金的供给来源。

(3)农业贷款风险高,农户缺少贷款抵押物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资金回收期长,收益率低且风险较大,因此农业贷款涉及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高,农民收入低,借款之后还款的风险较大。金融机构从规范经营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设置了繁杂的抵押担保等手续。由于农户本身资产较少,其拥有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并不能作为抵押物,金融机构缺乏放贷必需的担保物,再加上服务对象较为分散,大大提高了放贷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中多存少贷、或只存不贷的现象相当突出,甚至很多金融机构逐渐退出农村市场。这样一来,农户无法进入融资环节,严重影响了其融资能力。

(4)农户融资需求不足

市场交易中,风险大成本高。面对这些风险,在缺乏克服风险的政策工具的条件下,多数农户选择经营传统农业,不敢也不愿意改变,如改种植经济型农作物,发展牧业渔业等,从而减少了农户对资金的投资性需求。

3.2对策分析

3.2.1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农业信贷收益

考虑到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农户的借贷能力等原因,贷款利率市场化将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然而在三农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我们必须要解决当下农业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政策型支持,建立财政补偿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收益,使其将资金投入农业领域,促进农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农业结构调整。

3.2.2减小农村金融机构的农业信贷成本

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以后,面临一个收回贷款的问题。如果贷款不能如期足额收回,必然会增加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长此以往,金融机构便不愿意再提供农业贷款。因此,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让金融机构能够如期足额收回农业贷款。

农业贷款政策范文第5篇

(一)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及出口国,也是农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家,但是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只占到总人口的4%左右,如此少的人口比例却有最高的农业生产效率,与美国有着高度发达且完善的农业信贷体系密不可分。1.农业信贷组织体系健全完善美国的信贷合作组织也有3部分,是以农场主的资金合作信贷为主线,农业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基础,共同构建了美国完善健全的农业信贷体系(图2),较好地满足了农业生产融资的需求。(1)遍布全国的商业银行提供农业信贷资金。在美国大概有95%以上的商业银行为农业发展发放贷款,贷款的类型涵盖农业生产、流通的各个领域。遍布美国小城镇的近5000家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经营与农业相关的贷款业务,发放的农业贷款数额占到其贷款总额的50%以上,商业银行的贷款是农业信贷的主要来源。遍布小城镇的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与农场主的关系密切,能够及时了解农场主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对农场主的资产及信用状况也有记录,因此,商业银行愿意发放贷款给农场主,而并不担心其偿还能力。(2)农业合作信贷体系是农业信贷资金的核心体系。美国的农业合作金融机构主要是由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银行及联邦中期信用银行三大银行系统组成,接受联邦政府农业信贷管理局(NCUA)的领导(图3)。农业合作信贷金融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当一些收入较低的农民以及小型农场主无力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时,农业合作信贷金融机构可以为其提供较低利率的农业贷款,并向这些群体传授金融理财知识,帮助提高理财能力。其组织形式及机制上也体现的是互助合作的精神,通过吸收会员入股来吸收存款,体现的是一种人合性质的金融管理体制。(3)农业政策信贷体系也很完善。美国农业政策信贷体系是根据美国1916年颁布的《农业信贷法》组建的直接隶属于农业部的农民家计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商品信贷管理局及隶属于国会的小企业管理局所组成。这些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农业机械购置、农村社区扶贫、农业自然灾害及农村农业水质改良等项目提供中长期(最长时间为45年)低息无抵押贷款,是属于一种政策扶持性的贷款。2.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得到政府的财政及政策支持尽管美国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是大农场的经营模式,但是农业终归是属于高风险的产业,而且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也影响了农业信贷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在信贷资金的配置上必然需要政府财政及政策的支持。①在信贷储备金的来源上,联邦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拨款,为这些金融机构提供扶持。像联邦土地银行最初的储备金80%是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而政策性银行的储备金90%是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②在控制农业资本市场的风险,美国农业信贷金融机构有一部分资金是向金融市场发行债券融资,如合作社银行不办理一般性的存款和储蓄业务,通过发行债券募集资金,政府一般对这类债券市场进行适当的风险调控。③为农业合作社银行提供免税政策。根据1960年颁布的《联邦信用法案》,为了鼓励合作社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其收入免征联邦收入所得税,对其社员免征个人利息所得税,极大降低了农业合作社银行的成本与风险[1]。

(二)印度印度与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也是发展中国家中重要的农业大国,其农业人口的比例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自印度独立以来,历届政府都将农业发展作为重要的施政政策,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放弃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农业,近40年来,印度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基本实现了国内粮食生产自足。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信贷资金配置体系也起了重要作用。1.多层次健全的农业信贷体系印度农业信贷体系组织具有多层次性,不同的信贷系统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且各系统之间互相配合(图4)。印度的农业信贷体系主要有国有政策性农业信贷机构、农业合作信贷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和私人商业银行组成。其中,农业合作信贷机构是主要的农业信贷资金提供者,能够提供各种期限的低息贷款。印度的各种商业银行共有100家,7万余个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其中约3万个分布在农村小城镇。商业银行主要是向农民提供各种短期贷款,印度农业信贷资金大概有1/3是源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仅次于农业合作信贷机构的农业金融机构。2.各信贷机构分工明确印度农业政策性金融构较为发达,主要有国家农业农村开发银行、地区农业银行、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公司等。其中,国家农业农村开发银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核心部门,其职能是为农业、传统手工业及农业加工企业提供信贷资金。除此之外,还为地区农村银行、从事农业信贷业务的商业银行及各种信贷合作银行提供融资服务。地区农业银行主要是为边远地区无地、少地的农民提供无息无抵押贷款服务。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公司主要为农村小企业,农业加工企业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业务。在农业合作信贷系统中,土地开发银行可以为农民提供长期的(最长50年)的低息贷款,农业信贷合作社可以为农民提供短期、中期低息贷款。印度农业保险体系也很发达,有自愿险与强制险,根据农业保险制度,凡是获得了生产性贷款的农户必须参加农业保险,其他的农民可以选择自愿参加。3.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印度政府为农业资金配置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主要有农业贷款提供利息补贴,补贴可以支付给农民,也可以给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及保险机构为商业银行提供再融资服务,分散农业信贷风险等。

二、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比较

德国、美国、印度的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社会文化有差异,但其农业的发展过程均得到了农业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他们之间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

(一)共性之处1.农业合作信贷金融体系均很发达从德国、美国、印度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来看,无论是农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美国、德国,还是正处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印度,都非常重视农业合作信贷金融制度及机构的设立,美国有联邦土地银行等,德国有中央合作银行,印度有土地开发银行及各邦的信用合作社。金融合作基于的是人合加资合的一种资金组织形式,在基层通过会员缴纳股金,将农民吸收为会员,为成员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将大量的信贷资金投向农业生产领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政策性的信贷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策性的信贷制度是通过国家的财政支持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形式,代表的是国家政策在信贷领域的实施。德国、美国、印度3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些商业银行或者合作银行不愿意介入的领域,政策性信贷机构就发挥了作用,比如一些收益较低,风险大,资金需求大带有公益性质的大型农业工程贷款。政策性银行本身也为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对农业信贷资金配置起间接的支持作用。3.农业信贷制度比较灵活美国的农业短期贷款方式非常灵活,当借款人需求资金时候允许使用,有盈余时再偿还。在印度,一般的短期贷款如果连续90天不归还就视为不良贷款,而农业贷款则是看生产周期,而不按照一般的贷款制度衡量。针对农业贷款都是利息低甚至是无息,无需抵押,审批手续简单,贷款次数频繁且灵活。4.政府为农业信贷制度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农业本身是弱质的,但是对一个国家而言又是基础性的产业,各国政府在设计农业信贷制度过程中均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政府为政策性银行或是合作金融机构注资,为农户或银行提供利息补贴,免征农民的利息税和银行的营业税等。

(二)差异分析德国、美国、印度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其在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上亦有所不同。1.农业信贷制度类型有差异在德国,合作信贷机构是发放农业信贷资金的主要机构,几乎占到了农业信贷资金比例的80%左右,德国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是典型的合作型农业信贷制度。而在美国,商业银行和农业信贷合作机构占农业信贷资金的最大份额。在印度,尽管农业合作信贷机构是提供农业信贷资金的主力军,但是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都直接参与信贷资金的发放,故美国、印度的农业信贷制度可以视为综合型的农业信贷制度[1]。2.农业信贷机构的作用有不同在美国,商业银行主导了农业信贷市场,印度虽然农业信贷资金的主导者是合作信贷机构,但是遍布全国的商业银行也积极参与到涉农贷款之中,德国则完全是合作信贷机构占主导地位。3.政府对农业信贷支持力度不一样在美国主导者是商业银行,印度则是农业合作信贷机构,当然这两个国家也有政策性银行,这两个国家政府不但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还有政策支持。在德国主导者是农业合作信贷系统,政策性支持是国家的主要支持,一般不提供资金支持。

三、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