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公司经营管理制度

企业公司经营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公司经营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公司经营管理制度

企业公司经营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经营管理自查自纠报告 

根据综合经营公司通知要求,为了做好迎接公司经营管理检查工作,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我司结合经营情况,对经营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检查经营管理体系、经营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高效、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

根据综合经营公司及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我司建立了相应的多项经营管理办法。其中主要包括:合同管理办法、合同评审制度、项目施工预算制度、材料进场的验收管理、项目责任追究办法、施工现场材料的保管等。各项经营管理管理办法的制定为我公司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也为提高项目经营管理水平做了铺垫。我司计划通过各种途径作好经营管理制度的学习、宣传与贯彻工作。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的经营管理知识宣传活动,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经营监督和经营管理,使经营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 

二、经营管理招投标管理、采购管理制度及办法的执行。

根据公司及本单位相关制度,对经营管理采购合同的签订和要求进行了重新核实,重新检查了合同的严密性、规范性和准确性;根据2017年以来签订的采购合同,对各类采购经营管理的数量、名称、价格、金额等基本情况进行重新核实;针对主要经营管理的采购,对订货次数、产品名称、数量、价格、供应商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对资源市场内同一产品进行询价比较;认真分析市场走势,对所用经营管理材料进行了价格评估,对采购时机进行了重新统筹安排,采用规模、批量采购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对经营管理结算过程中的付款方式和付款流程进行了自检自查,杜绝了违反合同约定方式和额度擅自对外付款,付款手续不全进行结算等问题;对采购经营管理的质量进行了彻底检查,确保了产品质量。 

三、做好经营预算及评价、落实经营公司管理规定。

根据综合经营公司与我司签订的经营目标责任书,认真对成本、费用目标进行分解、控制、分析与评价。定期进行经营综合分析,及时提出经营控制措施和建议;定期对各项目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价。 

四、工作策略反思及监管制度运行情况。

我司作为实体经营公司,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综合经营当好先锋。根据需要,我司适时牵头制定新的经营管理制度,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依据。同时抓责任落实,加强政治学习,提高管理者理论水平、思想意识及业务能力。夯实廉洁自律精神,2018年,我司做到无违规使用资金、无“小金库”、无违规使用公车、无违规公款接待、无“两本账”问题。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在制度健全方面,制定的相应管理制度与现实的工作存在不相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管理制度是相对比较刻板,不是很灵活,而经营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多面向于现场管理,这就存在于制定的制度在现场实际操作起来难免会发生冲突,现场管理的灵活性正好与制度的不灵活、死板相互制约,如车间产品库存与现场对接滞后、设计部门与现场管理消息滞后等情况。所以现有的管理制度只有在不断的现实管理实践中才能得以完善,得以推广和发展。

2. 经营管理计划的不及时性。项目经营管理临时计划变化较多,同时,施工现场施工计划无法及时提交公司,导致经营管理计划也无法按照规定实施,与项目管理产生冲突。

3. 对市场上材料价格的了解渠道相对比较单一,难免会造成成本的增加。现在我们了解的方式主要就是通过网络、供应商报价、造价信息,在以后的工作中需多多走出去加强市场调查,充分的了解各种经营管理的价格、性能等信息。

4.公司对经营产业掌控力不足,公司产业链属刚性需求,而公司产品对于该产业链不属于刚性需求,市场同类产品生产厂家及生产力过剩。  

六、 今后努力的方向。

1. 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度。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学习综合经营公司以及其他公司先进的经营管理管理办法,取其精华来充实完善各项制度。

2. 加强经营管理计划管理。为了确保经营管理计划的严肃性,提高经营管理计划的准确率,杜绝计划随意性,本着“经营管理进场,计划先行”的原则,严格要求计划的制定,合理降低生产损耗。

3. 按照要求选定合格供应商、分包商,严格招、议标流程,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的目的。

4. 强化项目成本制度控制,细化成本分析,做到对标管理,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并强化执行控制力度。

5. 加强项目负责人经营管理意识,提升项目现场成本控制能力。

6. 加强经营管理各部门之间工作协调的力度。

7. 加强业务能力,在我司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先进企业技术,让我司拥有属于自己的高端产品生产技术,进一步加强门窗产业的市场份额。

                          

                          云南三泰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企业公司经营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深圳市电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加入WTO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渐开放,促进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我国现代企业逐渐规模化、多样化,但为了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以提高综合效益为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但目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需不断创新和改革管理方式,切实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发展广阔空间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必要性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措施,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企业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9-0080-02

前言

企业经营管理指的是在企业内,按经营目的顺利执行、有效调整各种业务的一系列管理、运营活动,如生产、营业、劳动力、财务等。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适合企业企业经营需要的运作模式,可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和前进。企业经营管理是一整套系统,涵盖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1]。也就是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上述各方面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结合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1.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必须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善。企业间存在“适者生存”的竞争,若一个企业不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那么这个企业整体经营效果会不尽如意,最终被市场淘汰。所以,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基础,着眼市场经济全局,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并在内部建立完善公平有效的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经营效率的提升。近年来,国际化、全球化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虽然也带来了机遇,但企业若不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逐渐壮大自身发展实力,不仅无法取得理想的经营效果,还会受到危机冲击,严重的甚至无法生存于市场竞争中。因此,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确选择持续生存和停滞消亡,积极正视和面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当调整内部,采取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从而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竞争局面[2]。

2.目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大多数企业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问题,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源不稳定,出现频繁的人员流动、精简等情况,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企业各项工作进度和质量;未定期对员工进行技能和经验教育与培训,员工专业技能参差不齐,且综合素质较低,以致企业难以提升整体综合能力,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绩效评估机制,以致无法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甚至给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有造成不利影响[3]。

2.2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

现阶段,许多企业沿用以往单一的管理组织模式,未进行改革和完善,这体现了企业在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组织管理模式不科学问题。企业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还体现在:未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所采用的单一“直线”运作模式,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在相互交流和合作过程中,各部门责任不明,缺乏畅通的信息传递,而且无再学习培训机会,或即使有机会,再学习培训时间也不长。

2.3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

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是促进企业立足于市场竞争中,且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但目前有些企业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具体体现在:在经营管理中,企业因存在因循守旧思想,经营管理过于保守,仍沿用以往方式和制度对企业进行管理,且注重短期目标,忽视长远利益;在经济管理模式上,企业控制、审核等方面过于传统;有些企业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虽然制定了经营管理相关制度,但通常形式化,尤其是业绩考核方面,而且所制定的制度也没有贯彻落实到实际经营管理中,以致无法充分发挥制度的最大作用。

3.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措施

3.1不断更新经营管理观念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断更新观念可以有效引导具体管理行动,尤其是高层领导者经营管理观念的更新,可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企业经营管理观念不断更新的同时,需适时引入危机管理、战略等意识,这是目前各企业经营管理最新的观点和理念,通过应用先进理念对企业生产和经营进行指导,可有效保证企业形成科学的管理和全局观念,实现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的目标,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经营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管理人员,还需企业高层领导者应用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加强对企业内外的管理和控制。

3.2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高综合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是任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高综合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业工作人员领导下,通过自身能力促进企业不断进步和发展,而且能有效融合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收获知识技能。所以,为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企业应不断向社会挖掘,定期注入“新鲜血液”,以加强经营管理。此外,企业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素质和技能培训,使其素质和技能得到切实提高。

3.3建立完善经营管理制度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不仅需要管理人,还需建立完善经营管理制度,推进企业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目前,企业传统的人治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需通过科学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有效管理、约束以及适时引导、疏导企业工作人员,使其能在经营管理制度范围内做好积极做好自身工作,从而维持企业整体运转,并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企业还应从整体实际需要出发,全面、科学的制定经营管理制度,如奖罚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使员工严于律己的自觉参与管理,确保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4]。此外,企业执行经营管理制度时,需结合实际经营管理情况,适当调整经营管理制度中的内容,从而使经营管理制度具有实际操作性,能充分发挥出作用。

3.4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一直以来,我国都倡导实行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这不是机械复制的管理模式,而是结合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现实需求所确定的模式,这样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发展开放、健康、有序。所以,企业应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有效提高经营管理效益。除此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已成为快速采集、存储、转发和接收信息的“信息型社会”,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快速掌握产品生产、制造、营销等最新信息,从而应对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避免经营失败和经济损失。

4.小结

总之,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生存赢利的关键,决定了企业市场经营成果,所以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刻不容缓。但企业在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组织管理模式不科学、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所以,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更新经营管理观念,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有效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从而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章理建.如何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之我见[J].商场现代化,2014(03):114-115.

[2] 舒伟浩.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1):159.

[3] 张卫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现状与完善策略[J].中国经贸,2012(14):63.

企业公司经营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建筑工程

目前,经营管理是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不仅可以提供施工的工作效率,还可以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在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各个单位都在调整自身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构,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而努力。

1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涉及诸多方面,主要包括为:体制方面、整体规划方面、预算制度和资金占用等方面。

1.1体制方面特点。建筑企业的体制是指工程在施工各个阶段所要实行的制度,在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下,有利于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合同管理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对企业在科技上的投入和纪律管理都起到监督作用。由此可见,完善的体制不仅对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定保障作用,还对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提供具有一定帮助。

1.2整体规划特点。建筑企业的整体规划要靠经营规划和进度规定的配合下完成,经营规划属于短期规划,注重的短期管理,而进度规划属于长期规划,它对整个建筑工程起到监督作用,长期规划需要和短期规划相互作用,两者之间形成配合的工作模式,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序进行。

1.3预算体制特点。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因其多元化的特性,为预算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需要对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另外,施工企业在对多个预算编制进行核算和报价是难免出现纰漏,这也为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通过加强预算编制的核算意识,可以有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1.4资金占用特点。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长的特点,并且在工程初期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对施工工程中的收支方式进行管理,以此,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通过对施工工程中的资金进行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研究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以某个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2.1经营模式相对落后。该研究企业现在采用的是较为粗狂的管理模式,工作方式属于密集型。该企业获取资金的方式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地方融资。通过对2014年和2015年的收入和员工进行对比,该企业的年产值是随着员工的增加而增长的。针对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施工技术与同行业的对比得出,该企业的管理技术和施工技术均低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这种注重经营和投入的管理模式,忽略了效益的重要性。

2.2组织结构不合理。该企业属于国有企业,一直在政府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经营,这对于企业的经营会造成一定问题,使企业失去应有的竞争力。该企业与其他企业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并且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也具有一定问题。由于政府和政策的扶持作用,该企业长期处于封闭的发展模式,组织结构不合理,技术和装备也相对落后,这就导致了该企业缺少与外商竞争的能力,自身也没有企业的发展特征。

2.3管理水平低。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规范的体制,随意性较强,这就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企业在施工管理中实行粗犷的管理方式,这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将对其经营管理造成一定困难。

2.4人员素质比较差。经过对该企业的员工学历进行调查发现,高学历水平的员工只占据整体员工的一小部分,并且很多基础设施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农村的劳动力,这样的人员配置无法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受员工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是企业无法实现对员工的规范化和系统的知识培训,这就造成整体的员工素质被拉低。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需要先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水平,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3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对策

在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各大建筑企业均存在一定经营管理问题。该企业想要夺回发展的主动权,需要在企业经营中克服各种管理问题,抓住机遇,确定改革的方向,根据自身的企业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另外,企业需要在发展的同时,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并且确定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建立符合企业经营需要的对策。针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可以进行以下几点优化:

3.1制定全面的发展战略。要想提高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先制定较为完善的策略,对于该企业的管理者来说,需要通过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此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该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摒弃旧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引导企业向创新和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发展;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深入了解行业市场情况,只有对现有的市场形势做到深入了解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发展方向及确定管理方案时,需要充分听取建筑领域专家的建议,并且在企业内部开展会议讨论,为决策提供一定依据。发展的方向正确选择可以为企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另外,在建筑工程中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和人才的作用,这也可以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3.2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作用是对一个企业各个部门有序运行的保障,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有序衔接提供支持。该企业属于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以市场的需求作为考量,将市场机制充分融合到企业的管理中去,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力依据。由此可见,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3.3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需要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将企业经营管理和制度改革紧密联系起来。科学的管理体制可以实现体制创新,实现不同层次的准确定位。该施工企业要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作为重点,把握层面、项目层面和劳务层面的定位。该公司的决策层为总部,管理层为经理部,业务层为施工队伍,各个层面之间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相互之间的关系。各个层面的管理主体、方法、手段不同,但是三者均属于该公司的经营管理范畴,可以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自我发展和约束。A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实现对各个部门的管理。

4结论

在建筑企业发展迅速的时期,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给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模式带来更大的挑战。要想在行业之间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需要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自身企业的特点作出应对措施,以此来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杰.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4):82.

企业公司经营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用行业 企业集团 财务管理模式 构建

一、公用行业企业及其财务管理简析

(一)公用行业企业特征

1、公用企业集团具有双重性质

公用行业企业集团一般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或者是公共团体组建,主要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团体法人。一方面,由于公用企业单位按照市场原则从事经营管理,因此具有企业的性质。另一方面,公用企业集团主要从事基础实施以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也业务,因此不以盈利为目的,从此意义上说又具有事业单位的性质。因此公用企业集团具有企业性和公共性的双重性质。

2、经营管理的地域性

公用企业集团的业务主要涉及相关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其经营管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一般的企业集团成立后可以在其他地方设立分公司或者经营机构,将业务推广到全国各地。作为公用企业集团的业务,除少数由中央政府支持设立的集团外,大部分在某一地域开展业务,服务于当地居民及企业。以燃气公司为例,其服务的方位往往限于本市之内。

3、竞争程度低,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竞争性,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公用企业集团虽然也要适应市场的变化,适时改善经营管理,但是其竞争程度较低,且由于公共企业集团的地域性,其业务涉及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二)公用企业财务管理

1、公用行业财务管理内容

公用行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指企业集团按照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以及财务制度,结合本集团经营管理目标,进行有计划、有规则地分配、筹集和运用资金,并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监督、核算与控制,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管理程序。财务管理是公用企业集团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投融资管理和绩效管理等等。

2、公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现状

首先,公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权力分散。由于公用企业集团经营环境相对宽松,因此领导层面客观上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公用企业集团固有的行业特性及庞大的行业跨度等原因,导致其财务管理分散,具体管理活动缺乏整体性,难以从集团战略高度进行管理活动。

其次,资产管理不严格,缺少完善的制度。作为公用企业,资产管理是公用企业开展业务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资产管理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公用企业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一环。当前公用企业集团虽然重视资产管理,而且建立了对应的资产管理制度,但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及业务活动,资产管理制度没有进行更新和完善,导致资产管理活动出现问题。

第三,投融资活动缺少有效地管理。投融资活动是公用企业集团从事经营管理及服务的重要活动。筹资活动可以为集团的经营管理融入资金,便于提供更好的服务,投资活动可以优化公用企业集团资产结构,获得投资收益,便于企业集团长远发展。当前公用企业集团投资规模过大,而且机构不合理,导致风险过于集中,而且投资收益较低。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融通,公用企业集团的筹集资金规模过大、资本结构不合理,加大了财务风险。

二、构建公用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原则

(一)符合公用企业特征

公用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必须符合其企业特征,公用企业既不是一般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也不是单纯的事业单位,而是具有双重性质,因此其财务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企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要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水平,应该以构建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为契机,提高其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要以公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为依据

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公用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当前公用企业应该改变分散的财务管理为集中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运作,提高企业集团的控制力,有效贯彻实施财务预算,减少日常经营管理的漏洞,提高资金安全和资金运营效益。

(三)以资本运营为核心

无论是以营利为目的企业还是公用企业集团,资本运营都是实现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重点。公用企业集团公司下设很多子公司,子公司一般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各自从事经营管理,造成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上的分散。财务管理坚持以资本运营为核心,可以使分散经营的子公司有一个统一的核心,发挥纽带的作用,实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集中统一,便于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

公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活动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发达国家的市场化道路走得比我国时间长,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公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也有很好的管理模式。比如采用建立财务公司的模式进行财务管理,我国公用企业集团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财务公司,由财务公司负责整体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投资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的专业化。

三、公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构建

(一)预算管理模式

1、推行财务预算管理

公用企业集团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模式,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予以细化,预算管理是实施财务管理中重要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集团应该制定出严格的预算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实现预算管理的硬约束。同时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进行预算控制。

2、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制度,不但要有预算,还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措施,我国公用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分散,缺乏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预算管理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既是预算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公用企业集团实现规范管理的重要措施。

3、有效管理资金

公用企业集团要重视资金管理,应该采用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进行资金管理,同时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预算管理模式实施的前提是企业集团有资金的统一控制权,如果各个子公司独立支配资金,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便难以推行。同时要保证集团资金的收支平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否则一旦缺乏资金,便无法实现企业集团的目标。

4、重视基础工作

财务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会计工作,要从最基本会计活动入手,实施严格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为预算管理提供人力支持。其次要实现日常会计业务的规范化运作,建立会计信息体系和相应的权限管理。第三要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包括对业务流程的监督和人员的监督。

(二)资产管理模式

1、统一管理权限

对企业集团的资产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改变过去分散管理的模式。公用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建立财务公司的模式进行资产的管理,也可以在原有公司的基础上通过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2、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

公用企业集团主要业务是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因此固定资产占有重要地位,公用企业集团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明确的资产管理制度,对集团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管理,明确管理与使用权限,由财务部门进行资产的登记管理,由职能部门使用固定资产。

3、加强集团资金管理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的收入、支出进行严格控制,资金使用的审批和拨付要分离,并且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过程控制。

(三)投融资管理模式

1、建立完善的投融资管理制度

企业集团要加强对投融资的管理,健全投融资管理制度,将融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纳入正常的业务管理,实现投融资的程序化运作,控制投融资风险,提高投资的收益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2、合理控制投融资规模

公用企业集团的投资和融资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控制投融资规模。投资活动不能影响正常业务的资金使用,以业务活动的资金使用为主,投资活动为辅,杜绝不顾集团发展实际,盲目扩大投资规模的情况。筹资活动必须以企业的还款能力为准。

3、控制投融资风险

对于筹资活动,要注意控制资金成本,防止财务成本成为企业集团经营管理的负担,产生财务风险,影响业务功能的发挥。对于投资活动要注意分散投资,避免将资金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刘淑莲.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企业公司经营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 经营管理 创新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是信息化、全球化、规模化、知识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彻底变革企业管理思想,树立经营管理的新理念。一个企业要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地位,有待于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企业通过经营管理创新,形成新的动力源,以激发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经营管理创新

经营管理是指在企业内,为使生产、营业、劳动力、财务等各种业务,能按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而进行的系列管理、运营之活动。它主要是通过合理的组织生产力,使供、产、销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密切配合,人、财、物各种要素合理结合,充分利用,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由此可以看出,经营管理对于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以及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必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必须通过创新才能实现。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是从创新而来,通过创新形成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然后再行成企业的盈利能力。就是说,企业的盈利能力必须基于或来源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有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才能达到企业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常青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经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二、经营管理创新的作用

经营管理创新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壮大企业经济实力。

(一)经营机制创新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

经营机制创新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经营目标而采取的相宜的管理活动的创新过程。经营机制创新可以营造“经营为先,效益至上”的氛围,通过制定相应的经营管理文件,强化计划管理与过程控制,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经营机制创新还可以增强全体员工的效益意识、经营意识和节约意识,彻底转变“重生产,轻经营”、干好干不好都一样的传统思想观念。有利于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活力,从而促进盈利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战略化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能够灵活地掌握新的技术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早些年西方国家出现的“战略化人力资源管理”,这是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大胆探索。美国与日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改革证明了战略化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绩效具有明显的直接效果。这是因为通过战略化人力资源管理,激发了员工的主动性,提高了员工的责任心,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得人尽其才,没有虚设的职位,这也大大提高了单位职位下的绩效。

(三)经营管理制度创新有利于壮大企业的实力。

经营管理制度创新主要有决策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者把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决策质量;建立风险决策机制;知识经济要求企业能实现信息到知识的转化,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激励制度等。这些都可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

(四)组织机制创新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现代企业认为组织机构是一个柔性的有学习能力的有机体,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刚性组织。以前的僵硬的组织机构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状态。通过组织机构基本形式创新,部门机构的职责权限设置,分权的新方法,信心网络的重构以及人际关系来安排等来实现组织机构的创新。通过组织创新实现管理的目的,将企业资源进行重组与重置,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新的组织结构和比例关系,使企业发挥更大效益创新活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经营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一)推行成本管理理念。

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以人为本,推行具有人本管理特色的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中,要鼓励全员参与,强化全员的成本观念,牢固树立“效益最高成本最低化”的观念,注重提高员工节约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具有人本管理特色的成本管理。

(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精细的管理保证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升战略管理能力,有效的监控和考核,实现企业资源高效利用,有效管理经营风险,提升收入和节约成本。

(三)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改变企业的管理运作方式。

把传统的管理手段转为信息技术,现代社会是信心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唯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信心,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对于经营管理也是一样,只有不断更新已掌握的知识,并利用新的知识为自己服务,这样才能找到新的管理手段,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四)不仅追求企业自身利益,也注重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现代社会强调和谐发展,所以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只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忽视了环境和社会。所以经营管理者必须把和谐发展的理念纳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使每个员工都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严格遵守管理守则,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环境友好的协调发展,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