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范文第1篇

一、建立忧患意识

古人曾说:居安思危。因此,普及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使每一个学生增强环保的责任感,已势在必行。让学生从生活深层次认识到,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并不都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在很多领域已在发生恶变。因而,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从源头上去扼制环境问题的发生。

1.科学的认识环境问题。我国虽有众多的江河湖泊,水资源占世界的第六位,但由于人口众多,水资源南北分布极不均衡,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由于工业、生活污水大部分直排湖或江中而远远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生产水体的富营养化,每年夏季蓝藻疯长,湖水发绿发臭,水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可利用量。由此可见,环境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是人们不合理的行为造成。

2.培养学生的环保品德。环境保护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在地理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外,更要在平时爱护学校一草一木,建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方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外出旅游时在爱护景区的花草树木等方面进行教育,主要是侧重在环保的社会意识、道德意识上的培养。

二、培养绿色意识

环境是公众的环境,环境保护理应是公众的共同责任。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法制意识,我们可以采用举办环保法制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环保教育主题片案形成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如利用校园内的板报、广播、画廊等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制法规,适时地开展环境教育系列试问、演讲、绘画、手抄报、废品回收等竞赛活动,让学生逐步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都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懂得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应承担法律责任。

1.日常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将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因素赋予其生活教育实践的功能,让学生通过看环保现状、问环保知识、集环保信息等途径,增长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2.课堂教学是学习环保知识的主渠道、主阵地。环保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把环保教育列入课堂教学计划,做到时间上有保证,才能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

3、社会是环境保护的主体。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学校附近河流进行小样分析、对学校周围大气层、噪音污染的调查,写调查报告和环保小论文。

三、树立参与意识

环境教育是“学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发展其对环境的意识、理解力和各种技能,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的积极参与。学生自觉参与,是搞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与学科教育相结合。除了通过环境教育课时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传授外,还可以通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和环保技能的传授。通过各学科渗透环保教育,可以起到强化环保意识的作用。

2.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结合创建文明卫生街道、居委、新村、小区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外的公益性活动。如打扫街道、擦洗交通护栏、清理花坛草坪等,共青团员还向市民印发环保倡议书。

3.与行为习惯相结合。要求学生爱绿护绿,不乱扔乱抛杂物,不在墙上桌上乱涂乱画乱刮。自觉保护自己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4.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课外活动。通过进行环境与健康知识竞赛,办理板报,环保专题论文比赛,成立以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的关系为内容的科技兴趣小组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宣传环保知识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环境保护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范文第2篇

一、重视课堂教学,渗透环保理念

课堂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为学生渗透环保的理念,树立他们的环保意识。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内容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这就为渗透活动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学生也应当积极地阅读相关内容来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通过讲授生物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挖掘与环保相关的素材,将生物教学与环保理念有机的统一起来,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v授“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时,我为学生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资料重点讲述了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实例。我首先播放了前些年北方沙尘暴的景象,看着人们在沙尘中艰难地行走,学生们在下面窃窃私语,然后又为他们播放了河水营养化的场面,看着工厂肆无忌惮地在排放着污水造成河流大量大面积地污染。接下来,为他们讲述了沙尘暴的原因、富营养化的原因,三北防护林的作用及生物净化的基本原理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环保的理念,同时还为其讲述了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悠久历史和所取得的成绩,国外对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评价。通过将教材内容与生态环保相结合,学生能够体会到破坏环境的危害和生态工程的积极意义,这能够使他们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还能养成对身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联系现代科技,增强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单讲授环境如何遭到破坏、人们如何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这会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使他们出现消极的情绪。在此情况下,教师要联系现代科技为学生讲授一些科技成果,使他们看到科学家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努力,在其内心种下环保的种子。通过对现代科技的了解和学习,学生能够明白一些最新进展,也会增强治理污染的信心,这有助于提升他们对生物学科的热情,发挥其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在讲解“基因工程的应用”时,我为学生列举了基因工程在植物、动物、微生物方面的具体应用及成果后,帮助他们开阔自己的视野,掌握基因工程的最新进展。在讲解植物应用时,我列举了基因工程在抗虫、抗病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和成果,即,棉、玉米等抗虫植物的研究成果,以及抗病毒的小麦、番茄等植物。在介绍动物应用时,重点讲解了生产转基因的药物等内容。随后,我为他们展示了一些污染的情况,讲述了基因工程在面对石油污染时候的应用,即,科学家组成“超级菌”分解各种石油烃,消除浮油的影响,从而彻底消除原油的污染;科学家将聚磷基因与硝化基因导入到人体大肠杆菌中,使其吞噬汞和降解土壤中的DDT细菌,从而达到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效果。通过对这些科技成果的了解,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大大提升。

三、注重作业布置,完成环保练习

在高中生物试卷中,很多试题都是以生活为背景,通过与实际相结合来考察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鉴于此,在布置作业过程中,教师不妨设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试题,帮助学生熟记教材内容,提升生物环保的思维,最终为获得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应当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会和感悟题目背后隐藏的意图,通过与生活阅历相联系来感受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在讲解完“生态工程”后,我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三道题:

(1)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不能解决的问题是____。①防止区域内水土流失;②有利于保存土壤内的氮、磷、钾等养分;③使土地优化利用;④解决长期干旱无雨的问题。

(2)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灾,究其原因是上游地区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这能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____。①过度依赖煤、石油等能源;②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③过分依赖农家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④对水资源缺少足够的认识。

(3)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____。①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②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③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④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禁止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学生通过完成这样的练习,就能够对生活中的生物知识有所了解,也能够树立环保的理念。

四、开展课外活动,树立环保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环保

当今世界人口的增长、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不可再生资源遭到掠夺式开采,能源消耗几何级增长,环境污染程度大大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既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又要珍惜保护环境。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我们从报纸、电视等媒体中看到听到的凶猛的洪水。泥石流、风尘暴,资源困乏……这种字眼越来越多,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全球面临的迫切任务。环境教育其意义深远,它将关系到我们的下一代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高中化学教材中渗透着环保意识。作为一位高中化学教师更应该在传授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把环境保护贯穿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去,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现状,提高他们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让学生树立“化学无污染”“生活无污染”为奋斗目标,实现废物“不乱排放”和“零排放”。

一、由全球问题看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工业“三废”的大量产生,使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据资料记载,1943年9月美国洛杉矶首次发生了光化学污染,即“沼杉矶烟雾”事件;1952年12月在英国伦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在日本,曾因含汞废水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转移、循环、累积而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引起人体组织缺氧,导致头痛、神经麻痹,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显然,环境的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温室效应”现象越来越严重,生态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植被荒芜、沙漠化严重,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们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全民族特别是在校学生,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从中学化学课开始抓好环保教学。

二、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一)环保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倡导低碳生活,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

2、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除了电灯,在使用其它电器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消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

3、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处理,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的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

4、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

5、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做到“变废为宝”。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短缺的现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拯救地球、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二)结合现行教材,利用化学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化学教材中,涉及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如氯气的制备、工业制硫酸硝酸、合成氨工业、炼铁炼钢、电解与电镀等化工生产过程,而且在中学化学课本中,有很多个化学实验,多属于有毒、易燃、易爆物的制备及性质实验,可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的内容很多,因此在化学教学时,应加强对环保教育的渗透,从化学角度出发,讲明污染源的生成及危害原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原理上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三)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的意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备都是通过实验去验证。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应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则,注意减少污染,将环保教育融入其中,对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后废物的处理等,学生自身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自觉把废液、废渣倒人废液缸中,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实验课渗透环保教育意识。

三、利用环保法规,强化环保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范文第4篇

在我们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如高一化学课本,在硫酸的工业制法这一节,介绍了环境保护初步知识,在授课时我们可列举一些实例,比如,列举远的“世界上著名的公害”。近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海湾战争”,大范围的“外国、外盛外地区”,小范围的“本盛本区、本乡甚至本校”。再增加一些具体数据,比如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仟万吨,产生的废渣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等。使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即生动又能激发兴趣,印象至深,再对照结合课本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然在补充介绍这些内容、实例时,要注意体现常识性,不要超越学生的可接受性,适可而止。

另外,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例如,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液来吸收(如NH3用浓H2SO4吸收)。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如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转化为CuS沉淀)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此外,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象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稀HNO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三、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教学 环保意识 培养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环保应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就象父母有养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孩子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同,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范围不同,但分量和目的是相同的,都应当把这份责任和义务渗透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作为一名初中化学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应当怎样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呢?

在新版的化学教材中,有两条线贯串全册教材:一是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二是始终渗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重点介绍大气水体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下面就新教材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如在进行初中化学CO性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矿物质的燃烧,硫酸厂、硝酸厂的废气,发电厂的“黄龙”等是重要的污染源。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其毒性为CO的五倍,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氟里昂(CCL2F2)排入大气后可破坏臭氧层。目前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在讲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后,联系近来倡导的“低碳生活”,一方面解释“低碳生活”的含义,告诉学生“低碳生活”并不难,只要平时多留心、多动手就能实现。比如电脑、电视不用后,随手切断电源,将白炽灯换成节能灯,少开一点空调可节省用电,这就属于“低碳生活”的范畴。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教师要尽量因地制宜地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象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稀HNO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3.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