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设计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综合医院一般规模较大、人流多,由于功能与其他民用建筑的不同,在设计中有一定特殊性。医院照明是体现医院现代化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现代化医院应该有良好的照明环境,在明亮舒适的环境下既能舒缓病人的不良情绪,使病人能耐心地配合就诊,为治疗带来积极的效果,又能保证医务人员能高效快捷地完成各项工作,缓解医护人员疲劳。照明设计还要便于医院的维护管理、有效节省能源。
1照明供电分类及要求
医院内功能房间较多,从供电保障的需求上也有着各自的差异,手术室要求在手术时不能断电,ICU监控室和普通病房里的照明电源保障程度也不相同,不同的需求就要纳入不同的供电系统。因而从供电系统上区分可以分为消防照明、医疗照明和普通照明。消防照明供电一般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并于末端互投的方式,消防照明又包括疏散照明、疏散指示标志、消防相关设备用房的备用照明。建筑内疏散照明的设置采用5W或8W的LED灯,一般安装于走廊中间的顶棚上或者在楼梯间的内壁装。疏散照明仅在消防时使用,不作为平常使用。疏散指示标志一般采用3W的LED灯,疏散指示标志平时与消防均保持点亮状态。备用照明的光源还是以细管荧光灯为主。由于疏散照明采用了LED灯并且不与平时照明混用,因此只需满足疏散时的照度标准就可以了(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低于3lx;疏散走道按照人员密集场所考虑不低于3.0lx;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低于10lx;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低于5lx)。这样有效地降低了疏散照明的装灯功率,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作为消防照明备用电源的蓄电池的容量。医疗照明指的是某些重要医疗场所需要确保医疗救治工作顺利进行所需的照明设备,手术室、ICU、急诊区、化验室、药房、产房、血库、病理实验、检验室、护士站以及包括病房设备带上的照明都属于这个范畴。一般综合医院的医疗照明也都属于一级负荷,供电一般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可以考虑在防火分区内设置双电源互投。其中手术室、ICU等特别重要的区域的照明还要设置集中式蓄电池以确保供电可靠性。除有特殊要求的消防照明与医疗照明外,其余的照明都属于普通照明,但是普通照明对电源保障的要求也是有差别的,应当区别对待。现在多数的住院楼建筑设计为高层,属于一类高层,那么其走道照明属于一级负荷,供电干线采用双路电源互投,但是由于每层走道照明的用电量都比较小,可以考虑三或六层设置一台互投,从互投箱放射式引出电缆至各层的走廊照明供电层配电箱。对于挂号、收费处的照明也应该有保障,一般挂号、收费处就地设有UPS以作为计算机的电源,照明也可引自UPS的出线以提高可靠性。对于普通照明供电时要考虑到按科室供电以便于计量;可以考虑采用集中式多用户电能表统一计量,每个科室由本层配电箱放射式引出本科室的照明总电源;公共部分也按照区域划分,每个分区视同一个计量单位,这样便于医院的计量管理与经济考核。
2照明设计和照度选择
医院不同于一般的办公建筑,功能化的房间比较多,需求各异,除对供电要求不同外,对照度要求差别也较大,一般照明、局部照明、特殊场所指示照明等也因功能不同而要求不同,需要全方位考虑。照明灯具如果选择不当,很容易使细菌、灰尘积淀,可能还会影响医疗设备(如核磁)等的使用。但是如果过度装饰利用大量的非直接照明追求舒适或者采用超标准高照度值追求明亮的坏境效果,将大大增加医院建设的投资,医院建成以后日常支出维护费用也将增加,也与国家环保节能的国策相悖。按照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要求给出医院建筑中的照度及功率密度限值,见表1。实际的医院照明设计有多种选择,对每个场所都有多种手段达到所需求的效果,以下对几个典型的场所作一些讨论。
2.1门诊公共区域照明
公共区域除医疗街外还将主入口处处理成多层共享大厅的形式,对于这个区域应该考虑气体放电灯为主,在设计当中采用高天棚的LED照明灯,150W的LED灯大约相当于250W金卤灯的照明效果,节能优势明显。共享空间一般上方设有采光天窗,应该注意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的转换,防止共享周围人工照明与自然光相比较照度太低,明暗差距太大而引起不适。医疗街内照度不能等同于走廊来处理,建议医疗街的照度做到200lx。患者在拥挤、陌生的环境当中寻找要去的科室或是办理缴费时明亮的环境让人容易找到目标,减少烦躁心理。医疗街的光线除了明亮还要柔和,光源的显色性要相对较好,灯具选择要避免眩光。
2.2走道照明
走道是室内的交通要道,本文中主要指科室内的通道部分,宽度在3m以内。一般取在100lx左右比较适宜。病房公共走道不同于门急诊医技楼,住院病人适合清静环境,灯光应该均匀柔和。病房走道要考虑到夜间照明,可以将走道的照明灯具间隔供电,将其中1/3作为夜间照明使用,同时走道照明可以在护士站内控制开断。
2.3病房照明
病房的一般照明需主要考虑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要求,营造宁静而温馨的光环境。病房照明可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夜间照明。由于很多病人需要长期卧床休息,病房内一般采用嵌入式荧光灯,灯罩采用乳白色亚克力保护罩可以使光线较为柔和。病床单侧排列的病室在护理通道上设置顶灯,病床双侧排列的病室,在中央通常设置顶灯;灯具应该安装在病床上方的滑动围帘外。现在病房的一般照明尽量避免采用反射式间接照明方式。一床一灯的方式不适合于精神病房,精神病房灯具的设置要在病人不能轻易触摸到的区域并且设置防护罩,房间内灯的控制宜集中设置在护士站。病房考虑设有夜间照明以满足夜间值班护士查房和病人起夜的需求,通常在病房内卫生间走廊的里侧设置夜间地脚灯。地脚灯的位置应尽量避免其灯光直射病人的眼睛,可以采用百叶隔栅嵌墙式脚灯,高度一般距地面0.3m,光源采用白光LED。病房地脚灯开关一般设在护士站,由值班护士统一控制。病房楼一般不必设置建筑立面照明以免对病人夜间休息产生影响。
2.4诊疗室照明
诊疗室是医院中的主要功能用房。一般处于整个建筑物中采光较好的位置,要充分利用自然光。对于综合医院来说,从使用角度考虑,诊疗室的水平照度和垂直照度都要达到医生观察和书写的要求,照度一般应在300lx以上,光源采用三基色荧光灯,采用嵌入式铝格栅亚光防炫光型灯具。另外,自然采光较好的诊疗室宜安装百叶帘,灯具控制按照平行外窗方向采用一灯一控。治疗室采用冷色调,显色指数应等于或高于80的光源,以便医生集中精神和注意力。另外,考虑到病人有可能面向上仰卧在诊疗床上,设计时应避免使仰卧病人视野内产生直接眩光,为此,宜选用带有遮光板的嵌入式铝格栅灯具。呼吸科、骨科、牙科等需要看片的诊室以及手术室面向主刀医生的墙面需要配合建筑设置嵌入式的观片灯,控制开关就近设于附近墙面以便使用。
2.5洁净区照明
综合医院内有洁净要求的区域主要包括手术区、无菌室、ICU、中心供应、病理实验室等。洁净区域的灯具应该采用不易积尘、易于擦拭的密闭型洁净灯具,灯具宜具有流线型灯罩并且灯具以吸顶安装为宜,如果需要嵌入安装,安装缝隙应该有可靠的密封措施。洁净区的照明供电线路一般采用钢管保护,由非洁净区进入洁净区的管线应该采取密封措施或者管线连接的两侧房间洁净程度要求不一致时也应该采取封堵措施。以手术室为例,除设置专用的手术无影灯之外,还要设置一般照明,一般照明多采用嵌入式密封灯带,灯带布置在送风口之外。手术无影灯与一般照明应该采用不同回路供电,以提高可靠性,同时一般照明采用调光控制方式为宜。手术室光源显色指数一般要求>90,一般照明的色温应该和无影灯相适应。无影灯和一般照明必须分别控制,控制开关嵌入墙内,不突出墙面。手术室外门的门口上方0.2m处还要考虑设置信号灯以防误入,信号灯一般和无影灯联动。
2.6大型诊疗设备室照明
大型诊疗设备主要包括X光机,CT机,核磁(MR)及加速器等,其他像DR、ECT、DSA等也属于X光机和CT的类别。以往医疗设备室的照明会顾虑荧光灯对医技设备的干扰,多采用直流电源或白炽灯。但现在的很多设备均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一些小型的医技设备(如心电图仪、脑电图仪、医用超声波等)均无特殊照明要求,白炽灯在医院内目前一般仅就耳科测听室和眼科暗室要求必须使用之外,其它房间基本都可以使用荧光灯作为光源。对于核磁共振扫描室等需要电磁屏蔽的地方仍要用直流电源,照明供电取自医疗设备自带的整流装置。通常很多医疗设备的使用照度要求在100~150lx左右,但为了维护修理及有可能辅助介入手术或治疗,照度要求300lx,因此,一般医疗设备检查室内照明要分组设置,有时除了采用嵌入式格栅荧光灯外再设置一些筒灯,通过点亮不同的灯具组以满足不同需求,有条件采取调光装置效果会更好。核磁设备房间内的管线要采用PVC管保护,灯具也应当采用铜、铝、工程塑料等非磁性材料。对于加速器来说管线保护要采用钢管,管线进入加速器室时要沿迷路敷设,并在进入加速器室后采取弯折45°的措施以防辐射泄漏。对于X光机,CT机等有敷设的设备间,管线都应该采取进入房间后弯折45°的措施以防辐射泄漏。一般将工作标识灯设在X光机,CT机,核磁(MR)及加速器外门的门口上方0.2m处,工作标识灯色彩应采用红色,灯的开关和设备主机保持联动。
2.7紫外线灯的配置
由于病菌的变异愈演愈烈以及突发性传染疾病暴发越来越频繁,医院的诊室内配备紫外线杀菌灯基本是一种常态了。换药室、处置室、抢救室、血库等接触到病人或传染源的场所一般也设置紫外线杀菌灯。对于传染病区之外的病房由于病房的出入人员比较繁杂,有时“杀菌”可能属于一个医疗收费项目,在病房区内多采用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由护士站统一管理,根据病人的不同状况酌情使用。紫外线杀菌灯的安装功率密度一般按照1.5~3W取值,诊室面积均不大,一般在12~15m2左右,在设计中简化处理,诊室内安装一盏30W的紫外线灯就能够满足要求。紫外线灯安装于室内有人停留的房间时,为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在人的眼睛和皮肤上,多安装向上辐射紫外线的吊灯,灯具要求距地面1.8~2m,一般采取在墙面壁装的方式。对于经常无人的房间和进行消毒时工作人员可以退出的房间,一般采用全房间辐射,紫外线灯安装在顶棚上杀菌效果最佳。紫外线灯的开关要和普通照明的开关分别设置,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安装高度为低边距地1.8m。
3照明节能措施
医院使用的荧光灯数量多,从提高光效来看,应该选用三基色荧光灯,尽可能用敞开式、高反射率的灯具是提高照明质量、效率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对显色性要求不高的场所如走道、医疗街等区域可以多采用LED光源,节能效果明显。节能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医院业态情况对医院的地下停车场照明、地上公共区域的照明、室外泛光等照明进行定时控制、照度补偿控制、就地面板控制、电脑集中控制等多种控制模式。
4结语
(淤重庆绿城两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401120;于重庆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400023)
摘要院以重庆某县人民医院内科楼为实例,着重分析其电气节能设计要点。合理选取变电所与电缆竖井位置,可降低供配电线路损耗;利用自然采光,采用节能型灯具,实现照明节能;并简单阐述了如何实现空调系统节能。
关键词 院变电所;电缆截面;照明节能;空调系统;无功补偿
中图分类号院TM715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216-02
0 引言
医院建筑中,人员高度密集;对资源、能源等集中消耗。国外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医疗建筑的能耗比商业建筑高出60~90%[1]。近几年,在建筑保温、设备选型等方面已取得众多成果;然而就电气节能方面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电气节能途径主要有4 种[1]:淤供配电线路;于照明节能;盂空调系统节能;榆无功补偿。本文以重庆某县人民医院内科楼为研究对象,着重介绍其供配电线路节能设计要点;并简单阐述了照明、空调系统节能及无功补偿的措施。
1 工程概况
重庆某县人民医院为二甲医院,建筑面积约8.1 万m2,详见表1。
以该医院内科楼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电气节能设计要点。其内科楼层数(地上/低下)19F/-2F。采用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在内科楼-1F,设有一所变电所。其内部设有两台变压器,其容量分别为630kVA(中央空调专用变压器)、1000kVA(照明、医疗设备变压器);用于内科楼与门诊楼的照明、空调及医疗设备用电。
2 供配电线路节能设计
2.1 能耗分析因线缆具有阻抗,在电能传输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有功损耗。如公式(1):驻P=3Ip 2 R (1)
其中:Ip 为相电流,A;R 为线缆电阻,赘。以内科楼屋顶空调主机配电线路为例。空调主机总功率为45kW,配电箱设置于屋顶配电间内,功率因素cos准=0.8;于是计算得到:Ip=P(/ 3Upcos准)=45伊1000(/ 3伊220伊0.8)=85.22A。
空调主机配电选用WDZB-YJV 3伊25+2伊16 线缆。若70毅C 铜芯线缆的每公里电阻R0=0.87赘,距专用配电室160m,于是利用公式(1),可计算出该空调主机配电线路的有功损耗为:驻P=3伊85.222伊0.87伊0.16=3.03kW。可见,供配电线路有功损耗已占用电设备总功率的6.7%,足够让设计师引起重视。
结合前述分析,影响线路能耗的因素主要有两点[2]:淤线路长度;于线路阻抗,尤其是线路电阻,直接影响线路的有功损耗。线路长度主要由变电所位置决定,电井位置的选取也有一定的影响;线缆阻抗主要受线缆截面与材质的影响。接下来,将深入探讨影响供配电线路损耗的两大因素。
2.2 医院变电所位置与电井位置的选取医院变电所的位置与电井位置的选取[3],对供配电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工程中,如图1(a)所示。方案一中,变电所最右侧距离内科楼核心筒电井的距离为9m。经过简单的优化,在不影响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将变电所与管理用房交换位置,则变电所最右侧距离内科楼核心筒电井的距离为1m。其配电线路的平均距离缩短8m。有利于提高配电品质,并节约了电缆。
同样,电井位置的选取,对供配电线路长度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图2。在初始方案中,建筑设计师因美观的原因,将电井设置在内科楼右侧部位,见图2 中的电井位置A,偏离核心筒中心10m 左右。电井设置在外置A 处,并不影响建筑功能。然而位置A 不仅距离变电所较远,增加了配电距离;同时,内科楼左侧区域照明、插座、医疗设备的配线不可避免地产生回线。经与建筑设计师沟通,对核心筒区域进行合理布置,在不影响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将电井从位置A 调整至位置B。很明显,较位置A,电井在位置B 缩短了供配电线路距离,减少了回线,降低了电能损耗。
2.3 电缆截面与材质的选取电缆截面可按其发热允许电流>负载电流来选取[2]。然而实际工程中,常常出现电量需求长远发展考虑不足等问题;同时,该种方法所选取的电缆截面一般偏小,电阻大,发热、损耗严重。以前面介绍的内科楼屋顶空调主机配电箱的配电线路为例,其功率45kW,其计算得到的电流Ip=85.22A。按照常规方法选取电缆截面25mm2,选取配电线缆为:WDZB-YJV 3伊25+2伊16。其配电线路长度160m,电压降约为4.6%,电能损耗3.03kW。很明显,该配电线路电能损耗严重,长期来讲,经济性较差。现将电缆截面放大至35mm2,WDZBN-YJV 3伊35+2伊16。计算得到,其电压降约为3.4%,电能损耗为2.16kW,降幅较大。因而选取电缆截面35mm2,更为合理。若继续增加电缆截面,虽可降低一定的电能损耗;然而初期投入成本过高,不经济,不可取。
3 照明节能设计
3.1 结合自然采光,实现绿色照明。在照明设计过程中,与建筑专业充分配合;住院部房间、医院办公室等充分利用自然光,有效节约照明用电[4]。
3.2 合理选取照明灯具。本医院建筑中,在满足《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 50034-2013》所要求的各房间照度与功率密度前提下[5];均采用节能型高光效照明光源,如荧光灯具均采用电子式镇流器;同时,灯具采用集中与就地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3.3 全面考虑照明质量。医院功能房间多而复杂,结合各个功能房间的特征,合理设计光源、光色以及灯具的排列方式等;从而获得较好的显色指数,降低炫光。为病人与医务人员提供宁静而和谐的照明环境。
4 空调系统节能
该医院空调系统在满足暖通专业与业主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变频控制方式。同时在变电所中设置了空调专用变压器[4],如图3。在非空调季节,该空调专用变压器停止使用,可有效节约电能。
5 无功补偿
该医院建筑采用“就地补偿+变电所集中补偿”的方式。在-1F 的变电所内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装置,设置低压功率因数补偿柜。照明所用的气体放电灯具、荧光灯,均要求就地补偿;从而降低配电线路中的无功损耗。并对灯具补偿后的功率因素提出要求:淤荧光灯单灯功率因数逸0.9;于气体放电灯单灯功率因数逸0.85。
关键词:校园建筑;设计要点;环保
1.引言
目前,国家为了使校园建筑适应人才培养计划及国家各行业领域的综合发展,在校园建筑设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校园建筑乃至整个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发展校园建筑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校园建筑的不断发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充分地体现出国家有关于建设发展或者可持续发展的的各项战略要点,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突出力量。
2.校园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原则
本段主要为大家系统地讲述一下校园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原则,要想进一步地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必须应该先要搞清楚什么才是校园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原则。所谓“校园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将目前的各所成形的校园建筑抽象地看待为一个具有着多功能而且具有着一定规模的人所居住的居住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2.1宏观层次
在校园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原则的陈述上首先讲述的规则是宏观层次,这是校园建筑设计注意要点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宏观环境的具体对象是整个一个立体的空间环境,并且以此空间环境为一个对象,然后再让校园建筑的设计师从整体角度出发营造一个空间环境设计对象。在整个的设计环境中设计师应该要注意到校园建设区域范围内的整个学生生活空间和具体的人文环境。
在校园建筑设计的相关注意是相当中,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应该要十分注意两点具体问题“第一,在校园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十分清楚地知道整个校园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即校园建筑设计的根本出发点,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建成的校园都适合与学生学习和居住,老师施教和教学。在每一个校园建筑进行初步设计之前,设计师应该从校园建筑规模的总体范围为出发点,并且应该对基地,教学理念等进行详细彻底的分析,找出整个校园建筑的关键切入点,同时应该做到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握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利害关系点和矛盾冲突点,更加可以容易地突出主体特点,从而进一步地明确主从关系。第二点是在校园建筑设计注意要点中,从宏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角度出发,应该做到的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互制约的循环思维过程。在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开发和建设的过程当中,有关于校园设计的总体思想,即之前所提到的宏观思想,设计思维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整日的设计思维应该做到多想循环应变。所谓“多项循环”是指从校园建筑设计的总体为出发点进行规划,然后再从整个外部空间为着手点进行明确的分析,考虑整个校园建筑的外部结构规划过程,再接着就应该进行反过程,即先从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为出发点进行整个建筑物的考虑以及整个建筑物和周围环境。如此一来,便在整个校园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建筑思想,在校园建筑设计的整个建筑物结构中,其设计应该主要分为四个主要部分,这四个部分在校园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该是要相互制约的,并且在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的每一个阶段,设计师都应该要考虑到其他各阶段的设计工作。
2.2 中观层次
在校园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原则的陈述上还有一点所讲述的规则是中观层次,中观层次也是校园建筑设计注意要点中的关键点。中观层次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整个校园建筑设计的外部优化。在校园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应该考虑到建筑物的建设效果,校园建筑设计应该要考虑到同校园建筑群的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力求达到融为一体的建筑效果。中观层次的建筑效果也主要分成了两个相关部分,分别是外部空间主体化和外部空间宜人化。所谓外部空间主体化,主要是说在整个校园建筑当中,应该经常要考虑到将建筑物配角化,简单地来说就是在校园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外部空间作为主体,然后再依照整个建筑物和图底的关系,着重分析外部空间围合的形态和联系,以及连续性。另一种常说的中观层次则是说外部空间宜人化,这种就是要将现实中人的活动与建筑物的周边环境有效地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以人为主体的整个建筑物构造中对建筑物周边的环境的介入加以强调。在考虑到外部空间宜人化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到依照整个校园建筑设计的整体设计格调和目前学校的生活氛围进行人为的策划,在整个校园建筑中应该适当地策划出一些功能空间。这样做可以到到影响生活,提高外部空间的的双重效果,使内外空间相结合共同贡献于整体环境。
2.3 微观层次
在校园建筑的设计要点中还有一项是要注意到校园总体建筑中的微观层次,所谓微观层次即是指重构灰空间和构筑空间。“灰空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色彩方面上,而第二个方面则是指介于室内外的过度空间。“灰空间”在第二方面含义上来讲主要是说它存在着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已经抹去了整个校园建筑群中内部建筑和建筑的总体界限,使校园建筑群中内部建筑和建筑有机地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又不失连贯性。校园建筑群中内部建筑和建筑在总体空间上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很容易在整个的校园建筑群当中营造出内外一致的校园建筑,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的有机的整体感觉。
在对于整个校园建筑设计群总体而言,有关于过渡性空间的综合考虑和相关的服务设计在总体设计水平上会显现地更加突出。在校园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通过对于微观层次上的灰空间进行设计和对于校园建筑物的局部虚化处理,再加上联廊,平台,立面的洞等效果的体现,校园建筑设计在整个空间上和整个层次感上都给人以不错的视觉盛宴。
3.结束语
通过近年来笔者对于现代校园设计理念的不断学习和深入理解,对于校园建筑的构造和设计不断深化,总结出校园建筑设计应该做到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复杂场地环境中营造出具有校园时代精神的场所空间,校园环境应该适合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并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校园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注意到校园建筑设计的要点,严格遵守相关建筑规定,重点强调教学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刘建军.对当今大学新校园规划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电子版),2010(33):80―83.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原则;注意要点
前 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对公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建设也在逐步完善。路线设计需根据项目区公路的实际情况,结合人机工程学、汽车行驶力学等方面的内容,在尽量满足当地的交通运输需求的同时,也确保并提高设计的安全性、舒适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1 公路路线设计的原则
1.1 在安全性方面
在公路线路设计中,安全是最为关键的,公路设计人员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按照规范及规程,结合设计经验,合理选取直线与曲线路段,合理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根据国家相关安全性指标,对路线弯度和坡度进行全面控制,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降低弯度与坡度的最大限度值,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有效降低公路事故的发生,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在环保性方面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而公路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优良的路线设计方案,会在确保其经济性、合理性的同时,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在公路路线设计时,遵循“生态环保选线”原则,避免高填深挖、少占农田耕地、绕避水源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等等,尽量保持原有地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通过路侧植树、植被护坡、毁林还林等方式修复路域生态损失,提高公路的环保质量。公路设计者在确定路网规划时要从全局出发,树立公路建设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系统观念,对不可避免的环境影响要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要根据路线的环境状况科学地选取路线方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3 在高效性方面
公路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社会资源,在设计过程中,遵循高效性的设计原则,合理规划设计,避免重复性建设和工程浪费,提高其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利用率。在公路建设中,设计是最为基础的环节,要严格控制和周密考虑工程概预算,对经济成本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从而提高工程的效益。
2 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2.1 平面线形设计
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是我国公路工程平面线形设计中应用最多的几种基本线形,在选择不同的线形及相互组合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1)作为平曲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圆曲线的特点主要包括:可循环性好、线形美观、便于测设及易于适应地形,在公路工程路线设计中得到了大量地应用。在曲线上行驶的车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稳定性,曲线半径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离心力的大小,当半径越小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圆曲线设计中应尽量选用较大的平曲线半径,但一定要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规定值内,且圆曲线最大半径宜在10000米以内。(2)公路工程线形设计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直线,直线是连接两点的最短路线。在地形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便可进行直线线形的敷设,但应慎重应用在长直线上。特别要防止陡坡和长直线之间的结合,要求协调处理直线与曲线之间的关系,并在这种路段上交替应用这两种线形,长直线只有在地形合适及与经济原则相符合,同时公路所指方向没有明显障碍时,方可选择这种线形。
2.2 纵面线形设计
在进行路线纵面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质及其他条件,为确保一定速度内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必须保证纵坡具有一定的平顺性,不能出现过大起伏或起伏出现过多的情况,尽可能不选用极限纵坡值。确定设计高程时,必须严格遵循《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技术标准,确定公路的最大纵坡、限制坡长等,以此对公路路线纵面设计线进行不断优化、调整并最终确定。道路纵面设计线必须与平面线形及周围环境相协调,能自然地诱导驾驶者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道路纵坡越大,且坡长越长,对车辆行驶的稳定性造成的不良影响越大。车辆顺着陡坡上行时,必须对坡度升高的阻力进行有效克服,需要不断加大车辆的牵引力,车速也会随之减慢,当坡度过长时,可能会出现车辆熄火等问题;而当车辆沿着陡坡下行时,在重力加速及惯性作用的影响下,车速往往会越来越快,易于导致交通事故。基于此,必须确保纵面线形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才能有效减少安全事的故发生。
2.3 横断面设计
在交通安全方面,相比平面设计和纵面设计,公路工程横断面设计的影响要小许多,但对其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在设置公路工程横断面时,必须遵循公路工程使用性能、交通量、交通流的组成和安全行车的要求等条件进行科学有效地设计,并确保设计的连续性。
2.4 平纵组合设计
导致公路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视觉自然诱导,在进行公路工程平纵线形设计时,如将长直线和陡坡进行组合,或是将长直线与较小半径及长度的竖曲线时相组合时,都将增加车辆行驶的危险性,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在进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时,应避免较长的平曲线中包括较多短的竖曲线,同时确保长度过小的平曲线不能和长度较小的竖曲线进行组合。在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必须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视觉上必须确保线形的连续性,能对驾驶员的视线进行自然引导;其次,严格遵循现行技术规范中对平、纵线形的技术要求,在视觉和心理方面确保线形的正确性;再次,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这样将为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并对路面排水十分有利;最后,有效结合公路附近的自然环境及景观,减少对沿线生态的破坏,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设计平竖曲线组合时,必须注意以下内容:要防止凸形竖曲线的顶部重合反向平曲线的拐点,要防止凹形竖曲线底部重合反向平曲线的拐点。在设计中一个平曲线上不能出现多个连续的凹、凸竖曲线,防止各种不良情况的产生,如“暗凹”、“跳跃”等。不能将半径较小的平曲线插入到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或凸形竖曲线的顶部。应将较小半径的平、竖曲线分开,不能出现重合的现象。作为公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纵面线形设计充分结合平面线形设计,就能准确确定公路工程的空间位置,并能有效避免各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注意公路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
目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高速公路设计之初就有所考虑,在生态公路要求方面,环保设施因为投资充裕都能满足。而投资有限的一般公路却未能符合生态公路的标准,但设计者若考虑周全且布设合理,设计出的环保设施方案将更贴近生态公路标准,还不增加投资。公路设计中防护工程和排水设施的合理设计,能有效解决破坏自然环境后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人性化的防护工程选择的是将刚性与柔性结构以及多层防护与生态植被防护相结合的方法在岩土结构稳定、安全的前提下来进行边坡治理;而对于排水工程方面,可以将比较矮小的草种覆盖种植在传统的土质边沟上,形成的植被防护排水边沟,兼具防止水流冲刷及生物过滤作用,并且还可在公路环境绿化美化的同时减缓车辆冲击的力度,这种边沟适用路段比较广泛,不受约束。
3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线设计作为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有效提升公路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必须重视路线设计工作,规范施工工艺,以期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一个可靠地保障。
参考文献:
[1]郭飞.结合实例分析公路路线设计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 (07).
[2]季伟艳.公路路线的平纵面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 (12).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和特色的重要标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药院校肩负着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薪火接班人的重任,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因之具有与中医文化相关的特质。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下试就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而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渗透于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外化为校风、学风及师生心理状态及群体精神风貌,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及价值核心。大学之大,不在于建筑,而在于精神。儒家重要教育论著《大学》开篇即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论述。爱因斯坦也曾这样描述大学的使命:“一个年轻人在离开大学的时候,应该是有自我辨别力和自我学习力的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只受过专业训练的狗。”这些都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的确,大学的魅力就在于其特有的传统和精神。这种精神长期以来沉淀为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熏陶,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而深远的。因此,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2 中医药院校精神文化建设重在弘扬中医文化,培养中医人文精神[BT)]
任何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其文化特质。中医药院校最与众不同之处是“中医药”三个字所赋予的厚重的历史积淀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的根基和灵魂,它浓缩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来说,中医药文化丰富的内涵使其不仅成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而且更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与核心。因此,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弘扬中医文化,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建设上,要彰显中医文化特质,散发独特的中医药的精神与气质,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
此外,中医药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中医药是文化型的科技,又是科技型的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而优秀的人文修养健全完善的人格是人全面发展的底蕴,更是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基础。而中医学具有的以“科技―人文”双重内涵为核心的完备的理论形态作为其整个学科支撑点的特点也使得弘扬中医人文精神一直以来成为中医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把人的身体、心理、行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在重视人的生物性与自然因素的同时,也重视从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去研究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其规律,并运用它们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与此同时,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也使得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巧合的是,中医人文文化对医学模式的认识是“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这种人与自然的统一,形(身)与神(心)的统一,可以说具有现代医学模式的雏形[3]。
总而言之,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重在弘扬中医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更应以此为核心。
3 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
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当前“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前提下,中医药院校除了培养学生具备现代文明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还应结合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从弘扬中医文化及中医人文精神出发,注重挖掘丰富的中医文化内涵资源,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依据,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此创设一种继承和创新结合的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真正达到培养中医药薪火传承人的目的。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与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紧密相关,具体来说是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的集中反映。
3.1 “和”的精神 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整体和谐观。这种理念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变化的复杂联系。人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中,生存的条件就是和谐。因此,在考察人的生理、病理、病机及其防治疾病时不能脱离天、地、人相互关系的大环境。这种整体思维的方式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也正因为如此,中医文化历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人体自身的关系上提倡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在治疗方法上提倡调和致中的治疗观,而在医患关系上则提倡医患信合、同道谦和的伦理观。“和”作为中医文化的根本原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正好相契合,是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内涵和时代特征。
3.2 “仁”的精神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中医文化最突出的人文特质,而“仁”则是对中医医德最贴切的概括。每一部中医典籍无不是对“医乃仁术”的解读[4]。如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大医精诚》提出了医德标准与具体内容:慈悲为怀,急病人之所急;思想纯正,不贪图钱财;严肃认真,不随意调笑;谦虚为上,不炫耀功名;以己度人,形儒家忠恕之道[5]。中医名师大家也将医学定位为“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医之为道,若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由此可见,医学的宗旨与本质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仁”和“术”。“仁”是“术”的前提,“术”是“仁”的体现。中医经典中蕴藏的仁爱之情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正是中医文化的特质,也是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大内涵。把“仁”的思想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不仅能使中医药院校的学生立足于“医乃仁术”的医德根本,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热心投入为家人、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的践行中,努力在立德、立言、立功上做出成就,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做一名“仁医”的意义了。 3.3 “精”的精神 前文谈到,中医学本身是一门“科技―人文”双重性质的学科,这就决定了科学精神也是中医文化不可忽略的价值核心。仁慈之心固然重要,但高超精湛的医术也是治病救人的关键。具体来说,它要求习医者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孙思邈指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6]。”学医者必须不断学习,精益求精。对于中医药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而言,这不仅指专业上的精,它实际上是做人为医的一种态度,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贯彻“精”的精神,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而有价值的影响。
3.4 “诚”的精神 “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至高境界,要求医者要诚心救人,即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只有怀着感同身受的心,才能引发“大慈恻隐之心”[7],能抛开贵贱、美丑,心中时刻关切病人的疾苦,这就是为医者的最高修德。在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诚”一直作为一种大修为和大精神,成为不可忽视的精神文化内涵,且它对学生素质提高,人格塑造和道德熏陶方面的意义也远超其初衷了。
4 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途径
4.1 以制度文化为导向和保障 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制度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重要保障,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经验证明,要使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仅靠道德引导和约束是不够的,只有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解决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因之,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必须以制度文化为导向和保障。要确立科学与人文相契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此外,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优化,在强化专业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
4.2 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和依托 中医药院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在校园总体规划、校园景观、建筑风格上,要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把中医药文化渗透于校园环境建设中,凸显中医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为师生营造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正所谓一砖一瓦彰显大学气质,一草一木尽表师生情怀。让学生在古朴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传统中医文化的精神内涵有更深的感受和体会。要进一步做好校训、校歌的征集凝练和宣传教育工作,使之最终成为体现学校历史和特色,弘扬中医文化并集中体现师生思想情感及价值体认的群体文化,丰富中医文化的现代内涵。此外,在传播手段和媒介上,加强互联网络建设,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手段传承优秀的中医文化,开展深层次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校园社团、报纸、杂志、板报、橱窗等文化载体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4.3 以行为文化为成果表现 《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书中曾提到:“大学本科教育是否成功与校园生活的质量有关系,它与学生在校园内度过的光阴和参加的活动质量有直接关系[8]。”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如何,直接表现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的主要阵地和重要途径。学校应秉承中医人文精神,大力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质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人,通过中医药学术精品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系列人文讲座,传统文化节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引领健康的学术和学习风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使学生的“仁、和、精、诚”的修养得以展现并得到检验。
5 小结
党的十指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就高等中医院校而言,文化是精髓是灵魂,是激发中医院校活力的重要源泉。“大学精神”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医药院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建设具有浓郁的中医药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中医药院校成为中医药文化的自然博物馆,培养出具备仁、和、精、诚等大学精神品质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及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2]徐超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12:43.
[3]李顺民.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弘扬中医人文精神[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
[4]张玲丽.论挖掘中医文化内涵,构建中医院校人文精神的要素[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6):160.
[5]黄海波.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