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课题研讨方案

幼儿园课题研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课题研讨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课题研讨方案

幼儿园课题研讨方案范文第1篇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探索新理念下教研活动的模式,切实解决教师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感到困惑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重点工作

(一)、教师队伍建设

1、深入实际,多种形式开展调研工作,找准与教师同步发展的切入点,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整改措施。

2、修改、完善《石景山区学前教师队伍培养方案》《石景山区幼教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

3、继续做好《石景山区教师教育技能达标》考核工作,从教育反思入手,进行参与式、研讨式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自我成长的能力。

4、开展“萌芽” 杯教育研究专题研讨活动,积极为区级骨干教师、一级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做好展示活动的观摩研讨工作,引导教师结合教育实际,研讨教育过程,促进观念向行为的转化。

5、结合我区保教工作的现状,制定并出台幼教教学管理三年规划。

(二)、教研工作

1、调整教研工作的方式,以园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以园本课题为主要内容,探求开展园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

2、深入园所参与园本教研活动,与教师共同研究落实《纲要》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帮助园所逐步形成保教工作的优势。

3、结合园所优势开展全区性的观摩研讨活动,促进园所间、教师间的互动、研讨与交流。

4、调整教研员服务的对象,根据

幼儿园教育对象的年龄结构,按大、中、小进行分组,减少教研活动的交叉和重复。

5、从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出发,研究教育规律,切实搞好各年龄阶段及小幼的衔接。小班从创设适宜游戏环境入手、中班从教师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尝试探索的策略入手、大班从游戏环境创设如何发挥幼儿自主性入手开展研究。

6、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的研究,发挥早教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开展观摩研讨活动。

(三)、《纲要》试点工作

1、制定《在游戏中促进幼儿主动性发展》课题试点实施方案

2、深入试点园参与课题研究,按照继承、发展、创新的工作思路推进课题逐步深入。

3、召开《纲要》试点课题的经验交流会,发挥试点园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常规工作

(一)、示范园、级类园的建设

1、做好市级示范园的展示活动及市、区示范园的考核工作。

2、深入申报双一园和示范园园所,与教师共同研究保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尽快缩短与验收标准的距离。

3、做好一级一类园的验收与二级二类园的考核工作,在验收和考核过程中加强保教质量的调研和保教工作的指导。

(二)、教研网的开发与利用

1、加强幼教研网的建设,开通“教师论坛”专栏和《在游戏中促进幼儿主动性发展》专题资料库,创设网上互动交流的平台。

2、开展网络信息员的评比活动。

3、做好北京市早教网中本区网页的建设。

(三)、其它工作

1、多种形式开展小幼师生四联展。

幼儿作品以幼儿自主性想象为主,通过幼儿对作品的介绍与教师的赏析(标明),引导教师解读幼儿,走进童心世界。教师作

品以美术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欣赏作品为主,通过研讨,解决教师如何为幼儿发展搭架的问题。

2、参加市幼教“十五”继续教育培训者的培训,协助师训做好我区幼教“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

3、以《条例》宣传月为主题,做好“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

4、配合市里做好课题成果的传播推广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市早教所的各种培训。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定交流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2、调研园本教研专题及教师困惑问题

3、申报双一园指导

4、幼教网页的开发工作

三月份:

1、交流教研课题计划

2、各年龄阶段幼儿游戏活动的调研

3、市级示范园观摩展示活动

4、申报双一园和将要申报双一园的指导

5、组织参加市早教所课题成果的培训和推广工作

四月份:

1、深入园所开展园本教研活动

2、《纲要》试点的启动工作

3、骨干教师培养方案的修改和调整工作

4、参与式培训活动(教师教育反思能力)

5、调研工作分析

6、课题观摩研讨活动

7、调整幼教研网页内容

8、市一级一类园的验收

五月份:

1、二级二类园考核工作

2、园本教研工作的观摩研讨活动

3、四联展的筹备工作

4、配合幼教科做好“庆六一”活动

六月份:

1、《纲要》试点课题观摩研讨活动

2、“萌芽”杯教研专题研讨活动

3、开展小幼师生“四联展”活动

4、课题有关资料的整理工作

5、调整幼教研网页内容

七月份:

幼儿园课题研讨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构筑理想课堂;《主题文件夹》建设;优化网络教研

在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原本教研即满足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又立足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对促进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按照新《纲要》的要求,我园积极拓展原本教研内容和新模式,立足原本实际,以研促教,努力寻求有幼儿园自身特色的原本教研之路。

一、以“构筑理想课堂”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教研模式

课堂教学研讨是幼儿园最基本一种的教研模式,我园把目光聚焦于课堂,立跟课堂,进行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探索,通过“精品教案分享”、示范课、展示课、汇报课、教学比武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将原本培训直接走进课堂呈现课程的魅力,让教师充分“卷入”到课程当中来,在参与中提高。

(一)立足课堂,强化基础教研

幼儿园教研活动已形成制度化――每周周二集中教研活动,每周五年段组活动,平时根据计划每月安排一次大型教研活动。通过“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的培育,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支架式”理论学习、“问题挂牌式”专题讨论、“互诊互评式”集体备课、“滚动推进式”导师制度等,不断锤炼教师的教学技能,积淀教学基本功。

(二)抓住问题,重视应用教研

以教研组、年段组、帮教组为平台,以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为焦点进行研究,具体方式和过程:“靶子课”呈现问题;“原点叩问”聚焦问题;“示范课”解决问题;“透视课堂”生成观点;“经典反哺”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效性。实施青年教师模仿课、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抓准共性问题,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三)找准点子,加强专题教研

针对本园教育教学情况,组织开展了主题课程研讨,语言领域专题研讨、健康领域专题研讨、科学领域专题研讨、礼仪教育研讨等,我们先采用“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探讨,运用集体的智慧进行疑难的解惑。然后鼓励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在实践――在反思”的途径进行,直到教师教师获得较为满意理想的结果为止,从而提高教师教学、反思及改进能力。

二、以“落实主题课程”为目标的《主题文件夹》建设的主题课程教研模式

幼儿园《主题文件夹》的内容是以年段为单位,共同讨论、制定、收集,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主题的确立,目标的制定,主题计划、教案设计、主题下环境创设、家园互动、幼儿活动过程的记录、幼儿发展评价、活动反思等课程实施全过程。

通过主题课程研讨进一步完善《主题文件夹》的创建,要求教师将活动方案、活动后的反思、听课教师的评价、方案的调整计划及时予以汇总和整理,最终形成完整而有质量的文字资料,作为今后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借鉴。我们通过这样的操作流程开展:年段组教师集体备课――第一次课堂教学展示――全体教师的听课、评课 、研讨、业务园长的指导――第二次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展示――全体教师的听课、评课 、研讨――第三次课堂教学展示――全体教师的听课、评课 、研讨,总结,形成最优化的教案,收集到主题文件夹中。通过这样的主题课程研讨,促使教师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尤其让教师探究“是什么”、“为什么”,逐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智慧,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主题文件夹》的建设过程,培育了教师的反思文化,倡导了教师的行动研究文化,使教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发教育智慧,改变教育行为,从而落实课程质量。

三、以“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共同体”为特点的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模式

(一)以点带面,倡导个性教研

我园注重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营造学习文化,培育反思文化,鼓励教师多阅读,多写作,倡导行动研究文化,立足教研,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的师资队伍。

倡导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课题,课题不求大,不求异,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求教师的科研要研究真问题,科研的成果要能实实在在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有多个课题成果获奖。教师人人撰写论文、案例,多人次在市级获奖。

(二)依托信息技术,深化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利用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种新型教研模式。

1.电子备课──上传教案交互修改,实现资源共享

备课是提高现代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幼儿园历来把集体备课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集体网上备课,跨越了时间、空间甚至学科的限制,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上进行专题研究。

2.博客论坛──借助网络平台展示自我,收获研究乐趣

2006年,幼儿园全体教师均注册了教育博客。通过教师博客平台,构筑了一种资源共享、自主化、互动式的园本教研新模式。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以来,园领导更起到了率先引领作用,经常参与网络研究,网上评课,发表观点并及时整理发表日志。

3.班级博客――借助网络平台,快捷有效地开展家长工作

班级博客、幼儿博客已成为幼儿园家园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博客上与家长共赏孩子的教育问题,给家长提供正确的育儿及教育点子,深受家长的欢迎。

几年来,我园通过构筑理想课堂、《主题文件夹》建设以及优化网络教研这三大模式,通过强化基础教研、重视应用教研、加强专题教研、倡导个性教研、深化网络教研这五条主线为教研路子,以传统教研+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园本教研为教师的发展和研究搭建交流平台,使教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发教育智慧,改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幼儿园课题研讨方案范文第3篇

一、绿色教育及其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何谓“绿色教育”、它与课程整合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①2001年11月,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为“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作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时,提出“绿色教育”这一新理念。我的理解,这是——“健康、文明、自然、和谐”的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升华,旨在“绿色”的氛围中,追求完善的人格培养,使幼儿身心得到和谐可持续发展。②课程的整合即利用两种以上事物之间赋有相关内在联系的特点,以系统整体的观点,从内容到形式及展示的功能价值有机地组合,使之成为一种赋有教育新品质的整体。所以,鼓励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特色活动、随机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孩子们绿色和谐的意识,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绿色和谐的环境。并以绿色教育为突破口,打破各科之间的界限,打破师生之间的界限,将创建的绿色和谐的教育理念有机地与各学科相互交融组合,形成我们的园本课程。

二、尝试主题管理,保障课程实施

我园课程实施的基本目标是将园本课程的理念、内容通过教师的实践落实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以促进每一个幼儿在不同层次上有最大发展。我园在课程管理中尝试实施了主题项目合作方式,班级中两位教师对主题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全面负责。幼儿园则重点从主题实施的质量与课程创造性改进等几个方面进行跟踪评价。

(1)优势互补,合作主题。这一环节是教师明确主题价值、携手合作、完善内容的过程。学期初,班级两位教师针对主题内容进行协商、研讨,明确主题的核心价值、展开线索与活动内容后,两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携手合作,共同完善主题内容。针对一个主题,平行班教师又自然形成一个小组,分头探索、智慧共享,为课程的高效实施奠定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关注的是对主题内容的研讨过程,使大家对一学期的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心中有数,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2)智慧共享,优化主题。这一环节是教师设计主题实施方案、集体研讨审议、确定最优方案的过程。实施前,教师对主题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新的方案。同时小组研讨,整合大家的智慧和优势,确定最优主题实施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对主题进行优化的过程,它为课程从文本到一日活动的实践搭建了桥梁,使绿色教育课程从平面到立体,课程实施从简单复制到创造性建构,为课程发展注入活力。

(3)组织调控,实施主题。这一环节是教师进行任务分解、实施调控、发现问题、调整方案的过程。主题项目实施计划一旦确立,教师就像一位负责工程的总指挥,将计划分解、落实到班级成员身上。主题实施中还要随时评价课程实施与幼儿发展的效果,及时挖掘实践中的问题,组织研讨,随时调整活动方案,有效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我们关注的是主题实施的质量和目标的达成,引导项目负责人关注幼儿在主题中的发展。为保证活动的质量,幼儿园通过一日五巡、主题环境材料检查、教案审阅、听课评课、半日活动跟踪等方法进行随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指导,保证实施过程顺利进行。

(4)反思提升,完善主题。这一环节是小结反思、梳理提升、成果分享、修订主题的过程。主题实施接近尾声,主题负责人对本主题实施情况进行小结、反思,撰写反思报告,提出此主题的修改意见,同时收集所有主题相关资料,提供清单、目录,进行资料归档,为下一年主题实施提供借鉴和资料支持。

学期末幼儿园将组织进行分享交流活动,使教师们在分享、借鉴中引发进一步反思。这一过程我们关注的是大家对实施过程的回顾、反思与总结,在实践到理论的攀升中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三、挖掘课程资源,拓展课程实施

我们强调打造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力求营造一个开放整合的教育环境,充分挖掘家庭、社区的教育价值,达到教育的均衡,为课程注入新的活力。①开展多样社区活动,扩展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努力提高一日活动质量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幼儿园与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教育机制,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应。因此,我们经常组织幼儿走向社会,融入生活,开展多样性的社区活动。引领家长走进课程,成为课程的实施主角。如果能充分调动家长资源参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势必会增进家园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支持,实现家园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园课题研讨方案范文第4篇

一、平实——起于需求,源于实践的日常教研

我们根据教师理论水平不高、不能准确把握和寻找教学问题根源的特点,开展“理论援助式”和“行动研究”式教研活动,通过分析问题,寻找理论支持,在行动中总结经验,提升经验和推广经验以提高日常教研的实效性。使教师在活动中提高理论认识,并为教学行为找到理论支撑。通过日常教研我们制定了“美文与识字”同步;用巡回演出凸显故事的魅力;用童谣规范幼儿行为等教育教学策略,满足了小班孩子教学游戏化、中班孩子活动区域化、大班孩子活动规范化的需求,增删了课程中的不适宜内容,实现了课程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双向获得。

二、扎实——着眼发展,立足园本的非独立性园本课程

我们提出了非独立性园本课程建设的建议,并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从理论上确立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多元智能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斯波代克的课程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等为背景,以情感发展为首要因素,以健康的体魄+行为安全意识、积极向上的人格+大方的礼仪举止、独立的生活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广泛的兴趣+凸现的爱好为目标的园本课程定位,即:用阳光强健孩子的体魄,以课程点亮孩子的心灵;用生活培养孩子的习惯,以课程促进孩子的自立;用礼仪美化孩子的行为,以课程基奠孩子的意识;用环境激发孩子的求知,以课程鼓励孩子的表达;用艺术熏染孩子的感受,以课程引导孩子的审美。

从内容上我们组织教师对教材的教育内容进行了归纳、填充,使课程内容更具国际性、时代性、多元性、适宜性,形成了:

领域课程:《建构式课程》。

阳光课程:幼儿体魄锻炼,自我保护的学习。

生活课程:一日生活中的需求训练。

艺术课程:音乐、语言、美术教育。

礼仪课程: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

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上,我们采用了按季节设定时间、环境和主题活动同步、特色和生活融合、研讨追随课程进度等方法,把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小时间充分利用,如晨间接待进行谈话活动、阅读活动;午餐前、午睡前的安静时间进行美文欣赏、故事讲述活动;下午室内活动进行中国画、泥工、纸工等美术特色活动。根据主题活动的要求,将走道中的落地玻璃分给各班从而丰富主题环境的内容,实现了资源共享的目标。在落实课程的过程中,教研组每两周进行一次教材使用情况反馈,做到了及时调整和修改。

三、充实——重视阅读,降低成本的理论培训

华东师范大学教客院教授刘良华在《关于教师成长》中提到:如果一个教师既不阅读,又不观察,更没有改进自己的行为,这就意味着这个教师今天的生活是一种混沌的状态。因此,我们倡导以积淀文化底蕴为根基,以提升专业素养为先导,用读书提升教师文化素质,引领教师沿着书的“清渠”去寻找思想的“活水”,让读书成为一种职业习惯。在读英国教育家罗素的《论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纪律与自由》等文章的过程中,对幼儿教育进行冷静而辩证、现实而又唯物的思考;在读《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深化文化内涵,提高文学素养;在读《从平凡到卓越》、《谁动了我的奶酪》等思想哲理书籍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内涵和人格品位,形成“没有任何借口”、“细节决定成败”、“可以平凡,不能平庸”等做人做事的理念。书籍,逐步成为我园教师文化和思想的基奠,成为教师吸纳百川的闸门,成为分享和研讨理论实践的媒介,成为最低成本的理念培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开辟了新路。

四、求实——提高能力,凝聚智慧的专业引领

1.创建教师特色工作坊。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我们建立了教师特色工作坊,在语言、美术、健康等领域形成研究课题,带动其他班级特色领域的发展,积累特色工作经验并形成相关的文字和书籍。如:《大班额情况下中国画的教学》、《将推铁环进行到底》、《幼儿园大班美文汇编》、《大班线描画》、《想象画的指导》等。并在相关领域评出了首席教师。

2.成立教师专业导师团。通过聘请省内外专家给予指导,我们成立了由领导班子直接参与的园专业导师团,借助园本教研,从教师教育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对教育活动的反思入手,形成满足幼儿发展需要,顺应、优化教育行为的特别帮助和支持,组织专题研究和日常工作研究,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发现和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能力。

3.创办教研简报。内容以弘扬师德精神、创新教育理念、教研信息、教学感悟、反思笔记等为主要栏目,在创办报纸的过程中,老师们的积极性很高,努力把自己工作中的感悟、经验和困惑写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写作水平,而且使教师不断思考教育的价值、幼儿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4.成立“青年教师学习研究社”。立足于提高年轻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的愿景,我们组织青年教师成立了“学习研究社”,分领域、分时段进行书法、弹唱、绘画、舞蹈、说课、做课等方面的培训,定期展示学习成果,由专业导师团、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给予指导,进行评价,夯实青年教师的基本技能基础。

5.制定不同层次的竞赛方案和制度。如针对教师的弹、唱、跳、画等基本技能,制定了“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方案”;针对教师的教育活动能力提升,制定了“开门课、展示课、优质课比赛方案”和“教学开放五个一”活动方案,即为小组一作一次观摩活动,为家长开放一个教育活动,为主题展示一个活动,为特色设计一个活动,和同伴研讨一个活动;在赛中提升能力。

五、真实——解决问题,来自情境的课题研究

幼儿园课题研讨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校合作共同体;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1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08[本刊网址]http://

工学结合,园校合作,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以幼儿园师资培养培训为核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与幼儿园联手联动,构建园校合作共同体,实现了幼儿园与高校之间“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良性互动。

一、园校常规合作的基础模式

(一)工学结合,培育理实一体化专业人才

以职业为导向,幼儿园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见习实习、意见反馈等全过程的始终。

1.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每届学生招生入学之前,学前教育专业都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邀请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等召开“职业能力、岗位分析”的人才培养剖析会,针对幼儿园的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保育员等岗位的工作内容、能力要求进行逐一分析论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使毕业生符合岗位需求。

2.共同培育理实一体化人才

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幼儿园作为学生一日观摩见习、保育见习、课程见习、影子跟岗见习和顶岗实习的主要场所,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真实的实践情境场,学生在真实生动的幼儿园环境中,有效地将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锻炼良好的职业技能,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3.共同推进专业课程改革

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以及就业一年后,组织召开幼儿园意见听证会,广泛听取幼儿园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从而使人才培养更趋合理、特色更加鲜明,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行业标准对接”。

(二)园校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1.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优秀的幼儿园作为专业实习实践基地,是推进高校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根据专业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先后与市内外60多家优质幼儿园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各基地幼儿园每学期共接纳约2000人次学生入园见习、实习。基地园作为高校的亲密合作伙伴,不仅给予学生实践演练的机会,而且不断为幼儿园输送新鲜的幼教人才,实现园校互惠双赢。

2.完善校内专业实训中心

根据科研需要,立足学前教育实践层面和学科前沿,设计和建设实训中心。拥有区角活动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训室等十间实训室。实训中心除了满足校内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实训外,还对幼儿园开放,幼儿园可以带孩子过来开展区角活动、亲子活动等,也作为幼儿教师回炉培训的基地。

3.搭建专业交流研讨平台

成立“川北幼专学前教育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多次园长论坛,共聚研讨学前教育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分享幼儿园管理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与智慧,共同探讨川北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全市幼儿园之间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力助推地方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三)专家互派,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

通过互派专家指导工作,提升了高校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了校园双方的人才队伍建设。

1.幼儿园增援高校兼职教师队伍

通过邀请幼儿园园长及优秀教师到川北幼专开设专题讲座,承担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法课程,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等多种形式,丰富了高校教师队伍的多元特性,增强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

2.高校教师到园挂职锻炼

在园校合作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幼儿园开展“一人一园”定点挂职一学期,高校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以“参与者”及“问题解决促进者”的身份加入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专业支持与理论指导,帮助幼儿园解决管理和保教工作中的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二、园校深度合作的多元模式

川北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分别在与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合作中,逐渐探索出了不同的合作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办学。

(一)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课题共研

目前川北幼专开展深度双向合作的幼儿园主要是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此类幼儿园举办历史较长,办园科学规范,团队专业成熟,教学资源丰富。高校与幼儿园的合作,最好的抓手应该定位在“教研”层面,以合作教研为切入点,既能沟通幼儿教师的实践,又能发挥高校教师理论科研的优势。

1.参与和带动幼儿园教研,促进幼儿园内涵式发展

第一,常规听、评课教研,形成随堂听课、集体评课的合作教研机制,有利于合作的日常化。第二,教学活动实例教研。高校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就幼儿园某一个真实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等开展一系列的研讨。第三,专项园本课题研究。发挥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合作的优势,立足于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困惑,确立研究课题,实施园本教研,开发园本教材。通过引领和带动幼儿园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断促进其内涵式发展,从而提升办园水平。近两年学前教育专业老师参与的幼儿园科研课题如《幼儿阳光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广元市本土资源在幼儿园中的开发利用》、《幼儿园父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2.幼儿园参与高校科研,增强高校科研的应用性

专业教师积极申报利于园校合作的横向课题,高校大课题衔接幼儿园子课题,幼儿园优秀教师实际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有力增强了科研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近年来高校教师主研、幼儿园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有《广元市利州区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查》《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伙伴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模式研究》等。

(二)民办幼儿园--特色共建

民办园不能沿着公办园的发展轨迹前行,必须选择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以满足家长的多元教育消费需求。川北幼专在与民办园的合作中,首先帮助幼儿园打造特色,然后借助幼儿园的特色资源丰富高校办学模式,相互带动。

1.帮助幼儿园打造课程特色

积极帮助合作民办园梳理教育理念,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如广元市幸福泉幼儿园的蒙氏教育、广元市汉硕幼儿园的品德课程等。从特色课程的引入、课程的实施与效果评定,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都全程参与指导。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广元市幸福泉幼儿园的蒙氏教育特色显著,设有专门的“儿童之家”蒙氏分园,教具设备充足,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并且聘请了台湾蒙台梭利教育专家、中国蒙台梭利协会副会长黄秀华教授作为长期教学顾问。

2.借助幼儿园资源形成高校育人特色

本着互惠互利的合作原则,学前教育专业借助合作园的办学资源,丰富高校的培养模式,形成高校的育人特色。首先,聘请蒙氏教育顾问及讲师开展蒙氏教育的讲座及选修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其次,在学生充分了解、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合作开设蒙氏教师培训班,共同培养了两届蒙氏教师。幼儿园与学校达到了物质、人力、信息资源的整合,即使幼儿园的教育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也使高校的育人模式进一步丰富,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