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创产品设计要点

文创产品设计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创产品设计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创产品设计要点

文创产品设计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开发;文化消费

作为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建立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集聚着南通作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发祥地的骄傲与荣光。然而,在新形势下,博物馆的传统优势逐渐式微,如何在固本守元的基础上,增强博物馆的文创能力,是当前诸多博物馆谋求自身发展和抢占文化建设高地过程中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博物馆文创开发的基本原则

博物馆的公益性与社会性决定了其文创开发的社会效益第一性,而文创的发展又有赖于产品和服务对社会消费需求的满足。这两点都是博物馆文创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以社会效益为前提,强调文化价值的嵌入性

2015年3月20日正式实施的《博物馆条例》指出:“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博物馆长期以来文创产品开发经营“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处境,也为博物馆发展文创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而《条例》对博物馆在不违背其非营利属性、不脱离其宗旨使命的前提下,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明确,也进一步强调了博物馆文创发展要以社会效益为前提。

一方面,博物馆文创发展的社会效益第一性,决定了文创产品和服务中所嵌入文化元素不仅要能最大限度承载、延伸和普及博物馆的文化与理念,始终以“把博物馆带回家”和“推广地方文化”为根本宗旨,而且要充分嵌入当前的社会文化语境,符合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维护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优秀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另一方面,博物馆文创发展的社会效益第一性,也决定了文创作为博物馆发展的新契机,不仅应是进一步拓宽博物馆教育传播渠道的有效方式,而且是进一步以经营性收入反哺博物馆事业的重要手段,通过推进博物馆传统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有效转化,强化其文化经济造血功能,能够为博物馆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提供持续有效的动力支持。

(二)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强化产品服务的创意性

在符号经济时代,随着消费者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的不断提高,各种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多,消费者对于选择与消费文化产品的标准更为严苛,①更加注重产品所传达文化符号及意义对个人文化价值的契合与认同。因此,博物馆的文创发展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认真分析人们文化消费的途径与方式,针对性地对独特文化元素进行挖掘、提炼以及从内容、工艺、包装等方面强化创意的融入,打造暗合消费者文化诉求和价值认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那些单纯只注重历史性、知识性的产品或简单满足消费者吃、穿、戴、用功能性需求的产品越来越缺乏吸引力,文创产品与服务的创意性越来越为受众所看重。而这种创意性不仅表现在对所嵌入文化元素现代表达方式的探索,还表现在产品价值的多元呈现,这就要求文创产品既要融合文化元素、现代设计和生活需求,还要兼具历史性、艺术性、趣味性等。

二、博物馆文创开发的基本思路

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博物馆提供了文创开发的基本思路。

(一)以藏品为根基,挖掘文化内涵

藏品是博物馆的根基,博物馆文创开发首先应立足馆藏优势,挖掘具有独特文化艺术价值和审美教化功能的文化元素,通过设计、加工与再造,生产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实用性强的特色文化产品,不断拓展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品类,以满足受众层次、角度不同的文化需求。

当前南通博物苑以藏品为基础的文创开发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根据馆藏文物的尺寸、造型、色彩制作高仿复制品,主要侧重于书画作品、刺绣作品以及文物器型的复制,如《华簧枭千手观音像》《罗聘设色观音像》等为代表的观音像系列复制品;二是保持文物原有造型及外观特质,采用不同材质或规格制作的工艺纪念品,如以葫芦式印香炉外观为创意元素,设计钥匙扣、书签、U盘、便签夹、吊坠等十余款方圆物语文具套装,以“圆又不圆,方又不方,个中造型,规矩两忘”传递出对青年学生群体“不为圆滑、方正、规矩所累,活出自我”的美好祝福;三是提炼文物的部分艺术表现特征进行创意再造,如以张秀绣《奉天牧羊图》的图案为元素,通过图案的概念化,设计平板电脑包、麻布单肩包、鼠标垫、团扇等多款生活日用品,以“羊肥水美”表达对生活祥和、无忧的美好祝愿。

(二)以非遗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

南通江海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的内容式样,为博物馆文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材料来源,而蓝印花布、木板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特多变的表现形态,更是成为文创产品的有效载体,拓宽了文创的表现形式。

从地方传统文化中采撷菁华,开发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和江海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文化体验服务,让受众充分感受南通江海文化的独特魅力。如选取博物苑南馆建筑造型、謇《家诫》与《营博物苑》诗的书法等元素,融入蓝印花布艺术特点,设计花型布料、桌布等地方特色浓厚、实用性强的蓝印花布文创产品。

(三)以史料为基础,突出发展脉络

一个多世纪前,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了实业、教育、慈善等一系列事业,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实物资料。如张謇为创办各项事业起草的文稿和信函手迹,由张謇创办的学校为学生颁发的毕业证书,张謇创办的企业、学校、慈善机构的内外景历史照片,这些史料也见证了早期南通城市的发展脉络。

根据这些史料以及对其书法作品的征集与收藏,南通博物苑开发《张謇》《张謇创业基地探源》《笔正文心》等系列图书,并围绕张謇清末状元身份,开发羊毫、狼毫等不同材质的状元笔,以及酸枝木镇纸等状元文房系列产品近十种。同时,结合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经历与南通中国纺织之乡的称号,与南府轻工合作开发系列纺织产品。

此外,与临时展览、社会教育活动相结合,突显文化服务,也是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方向之一,特别是社会教育活动有充实的活动内容、生动的表现形式以及愉悦的参与体验,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是博物馆进行文创开发需要重点考虑的方向。

三、博物馆文创发展的趋势

(一)突出现代技术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营销渠道和手段已经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习惯也随之发生极大改变。这就要求博物馆一方面要顺应技术改变生活、改变文化的潮流,充分借助物联网、3D打印等新技术和APP等各种渠道,使得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生产、营销方式更符合受众对于文化产品内容和文化消费方式的多层次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借助技术催生形式多样的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及文化需求,引导和强化消费者对新的文化形式和内容的精神文化诉求。

(二)推进馆际互助合作

文创的发展,单靠不同博物馆自身的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对于中小馆而言,要将众多小舢板打造成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推进馆际互助合作非常重要。馆际互助合作更多强调资源的整合,包括文化、人才、资本等诸多方面资源的整合,明确各馆优势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并根据博物馆的不同定位,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创思路。对于具有通识性、普遍性的地方文化资源,则可以通过属地不同博物馆间的合作广集创意,以量产来缩减产品成本,获得价格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推动地方博物馆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

(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07年公布的《博物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提出博物^的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商标权、专利与商业秘密等五个类型。博物馆文创产业作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赖于创意的保护和文化的积累,透过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完成其所欲传达的文化特色和所欲达成的社会教育宗旨。②因此,随着博物馆文创产业的遍地开花,对博物馆文创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风险规避显得愈发重要。这就要求文创工作人员首先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在文创产品的创作设计阶段,要有意识地保留产品设计底稿、图纸等权属的相关证据,在作品完成后要对相关文创产品进行版权登记确认;对于计划长期发展的产品形象、品牌标志等内容申请注册商标和外观专利,增大保护力度;对于委托作品、职务作品,应及时与设计人签订协议,明确权利归属,以减少权利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在图像授权、合作开发和出版物授权等合作中,要规范博物馆的知识产权授权与运营,对商品设计、审查、营销等环节,要注重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和规范合同的审批流程,保护和监管博物馆文创的授权使用。

[注释]

①陈东、杨泽林、昝胜锋:《文化暗合的原理及启示》,《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108页。

②张惠瑶、贺鸣:《博物馆文创衍生品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法制与经济》,2016年第4期,第29页。

[参考文献]

[1]莫逆.文创开发的核心思路与设计要点[J].中国博物馆文化产业研究,2015,(00).

文创产品设计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5A级写字楼;涵义;设计控制要点;配置标准

引 言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逐步走上快速平稳发展的轨道,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断放开,逐渐形成日益繁荣发展的态势。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为主的地区,5A级写字楼市场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回顾自2000年以来国内写字楼发展的趋势,基本保持供应平稳增长,需求旺盛、价格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虽然从2006年开始,陆续出台一系列影响写字楼市场的调控政策,包括《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住宅禁商令》等的出台以及受到2008年全球经济周期性波动等影响,但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资寻找投资物业、基金整购写字楼物业热潮等诸多利好因素的带动下,内外部投资需求持续活跃,不仅直接拉动了写字楼的市场,而且使得高端5A级写字楼市场呈现出快速繁荣发展的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5A级写字楼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写字楼逐渐从零星开发发展到相当规模与层次,形成集群效应,吸引着各行各业的参与和互动,并成为中国经济最富有活力与影响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前期开发到后期经营,中国写字楼正在发展成为真正独立的行业,并在中国经济转型和节能减排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国民经济中归属于高贡献行业,在扩大就业,持久纳税,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当前内需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先导作用。

那么,什么是5A级写字楼?

5A中的“A”是automation的缩写,即智能化或自动化。狭义的5A,也就是5A的本义,主要针对写字楼智能化硬件方面;包括如下五项内容,指:OA(办公智能化),BA(楼宇自动化),CA(通讯传输智能化),FA(消防智能化),SA(安保智能化)。

而广义的5A,是指甲级以上品质的的写字楼。它需要从6个方面来界定,分别是区位环境、楼宇品质、装修标准、设备标准、业态配套及物业和开发商。

(1)良好的区位环境:包括商业环境、交通环境、办公环境和人文环境。位于城市现有或潜在的商务中心区,周边商业氛围和业态良好的商业环境;配套便利的公共交通环境;闹中取静、环境优美的内部办公环境以及周边大学、研究机构、历史遗迹等的人文环境,都是有利于营造5A级写字楼的良好的区域环境因素。

(2)高端的楼宇品质:楼宇品质是指建筑物的物理状况及品质,要求建筑质量达到或超过有关建筑条例或规范的要求。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单体的外立面(包括风格、形态、用材、灯光等)、标准层平面(包括单层面积、层高、净高)、建筑限高、裙房高度、大堂设置、核心筒布置、电(客)梯设置、停车场配置等,均要到达一流的配置标准;结构选型、柱距、进深等要安全经济合理、且空间布局使用率要尽量优化。

(3)装修标准:产品外立面、大堂的高度面积与装修风格的协调统一,电梯间的装饰与光感,办公间、走廊与卫生间的装修标准协调统一。装修风格及材料选择在注重体现高端品质的前提下,需注重与建筑风格相一致性,且环保节能、造价做到合理控制。

(4)设备标准:主要包括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电梯、消防系统、音响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安保监控系统、楼宇自动化体系(写字楼5A级智能化硬件设置)等设备系统。

(5)业态配套:合理的业态布局能够有效提高写字楼的整体使用效率,有助于写字楼项目的销售、运营。近两年来,建成的甲级以上写字楼大部分都是集商场、餐饮、娱乐、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物业。目前,甲级以上写字楼常规设置的商务生活配套设施有:会议室、邮局、银行、票务中心、商店、娱乐设施、商务餐厅、员工餐厅等,很多还设置了专门的商务中心;体量稍大的,局部还会配置星级宾馆,甚至公园、图书馆等。

(6)开发商和物业经营:5A级写字楼的开发商多半经验丰富并且资金实力雄厚,并且具有大规模房地产投资的丰富经验。这些开发商或是海外公司如来自美国、马来西亚、香港、韩国;或者有海外经营成功经验的优质中国企业,如恒隆、和记黄埔、中信泰富、方兴地产(金茂)、新鸿基、茂业集团、香江国际、华润、万达、万通、绿地等等。选择的物业公司多是经验丰富且具一流知名品牌的物业管理公司;通过提供投资建议与咨询服务,实现国际化物业管理服务和设施管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基本了解了5A级写字楼成功运营的软硬件设置要求,那么从设计角度考虑,我们需要如何把控此类写字楼的设计要点和配置标准,才能真正实现5A写字楼的设计品质呢?经过对国内外已建、在建的著名5A级写字楼考察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如下若干要点是5A级写字楼的设计关键:

(1)形体与外立面:写字楼的形体与外立面首先必须符合建筑物本身的功能需要,它是写字楼的“脸面”,阐释着一种文化的特征,注重的是美感,强调的是风格与个性。外立面主要需从如下几个角度去打造:风格、形态、用材、灯光。在功能和整体形式上分类:高层、超高层建筑一般可明显地划分出三部分:楼下部(脚)、楼主干(身)、楼顶部(头)。三部分有不同的功能和艺术形象特征:主干(身)有塔式、板式、墩式三大类,而各类形体又有很多发化方式。楼脚之裙房做法和楼顶的处理方法也同样非常丰富。如果在设计中善于变化楼的各段形体,并把握住整体关系,则可创造出异常丰富的高层建筑形体,展现5A级写字楼非凡的品质和个性。典型代表有:北京的大观、香港的奔达中心、纽约世贸、吉隆坡佩重纳斯双塔、巴黎拉德芳斯大拱门等。

(2)平面构成:写字楼产品在平面构成上可分为线生形和形生形两种。其中,线生形是以基本线型的组合发化,可生出无穷发化的平面形式。基本线型有两种:直线、曲线。而形生形是以基本形为构形基础要素,创造新形体的构形方式。基本形有:正方形、矩形、正三角形、园形、菱形等。基本形经渐变、弯曲、切割、错叠、群化、减切、伸展、拉压等,可产生各种新的形式。而将原形作交合、取舍,也可产生许多新形式。不同的平面组合构成不同的建筑形体,从而形成极具特征及标志性的写字楼产品。典型代表有:变平面式的旧金山泛美大厦、香港中银大厦、北京的央视大楼等。

(3)标准层平面设置:5A级写字楼的标准层平面面积多控制在1800~2000m2之间;标准层层高一般在3.8m以上,净高基本达到2.8m以上;进深大于8m、小于12m,柱距一般大于8.4m。标准层平面的核心筒设置需位置合理、面积经济合适,不宜过大。常用的布置方式有:中央布置、布置和综合布置三种方式,可根据楼层形状以及业态划分来选择。考虑到建筑单体高度因素,对于较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可以采用分层分区段划分,可采用穿梭式电梯,以减少底部核心筒面积。

(4)结构体系的选择:因5A级写字楼基本都具备高层、大跨、大空间的特点,同时存在较多异形、悬空、悬挑等形体空间状态,故在结构体系选择方面,除必须满足相关结构规范原则外,需同时考虑其造价成本经济、空间利用率高、高层振动耦合效应处于合理范围等因素。常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支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筒体,筒中筒,框筒束体,刚臂芯筒框架,巨型框架,竖筒悬挂以及钢结构等体系。

(5)装修标准:包括外立面装修及内部空间装修。外立面装修材质必然体现出明朗的外立面建筑风格。常用的外立面材质以铝板、玻璃幕墙(部分为双层幕墙)、高档石材、面砖、涂料等为主,体现的建筑风格多为现代、简约、大气的特点,少部分会结合历史、人文、环境等因素,具备一定的民族地域风格或其它。内部空间装修主要包括大堂、楼电梯间、公共卫生间、办公空间等室内空间的装饰。大堂:地面常采用大理石、花岗岩、天然石材等,墙面常采用为大理石、花岗岩或高级墙纸等材料饰面,柱应包大理石、不锈钢等材料;应有吊顶。楼电梯间公共部分的地面应为大理石、花岗岩、高级地砖或铺高级地毯,墙面应为高级墙纸或高级漆(如立邦漆等),应有吊顶。电梯门套应有不锈钢、大理石或木门套,电梯轿厢做较高档装修。走廊:用高级带胶垫毯或石材地面,设高档吸音材料吊顶。公共卫生间:配置进口名牌洁具,高品质、低噪声,通长石材洗面台,设通长面镜、洗手液盒、电动干手机、手纸,高档防水防潮吊顶、洗面台、面镜部位提高照度,墙、地面以高级瓷砖或石材进行饰面,前室空间能有余度满足使用者理容要求。办公空间:墙面耐擦洗壁纸或高级乳胶漆,高档吸音材料吊顶,刷高级乳胶漆,块状胶垫地毯地面等。

(6)大堂空间:写字楼的大堂空间不仅是它的另一张“脸”,同时也是写字楼交通枢纽、动向导向空间。一个好的大堂空间应该是与写字楼的实际定位、卖点诉求及功能实用性相辅相成的。根据写字楼实际需求,也许会需要配一个车行大堂、或者双层大堂、或者多入口大堂空间,等等。一般情况大堂的面积约占总建筑面积的1~2%之间;而挑高高度:一般大堂挑高为5~12m。基本原则是:建筑高度100m左右,大堂高度占据底层2~3层高度;建筑高度200m左右,大堂高度占据底层3~4层高度;建筑高度200m以上,大堂高度/建筑高度约为7.5%。

(7)写字楼卫生间:卫生间在写字楼产品设计上容易被忽视,但却是在使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间。除了在装修设计上需满足上述要求外,其数量指标也必须满足规范设计要求,且离最远工作地点不应大于50m,应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机械排风装置。

(8)电梯的设置:电梯是中高层写字楼中最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核心筒的构成;电梯的设置取决于电梯的运力,而运力由4个因素决定:电梯的数量、每部电梯的容量、电梯的速度以及电梯的组合。建筑高度超过75m或层数在25层以上高层建筑的客梯应分层(奇数、偶数层)停靠,或按低区、中区、高区分区停靠;分区停靠又分分区直通和分区设转换层停靠两种方式。通过分区设置电梯,可以大大提高电梯的运行速度,减少电梯数量,实现减少核心筒设置面积的目的。

(9)写字楼空调系统设置:空调的运行模式和计量方式直接影响着企业运营成本,其设置往往是客户进入购买决定阶段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写字楼主要采用中央空调系统,配合新风系统。该空调系统以人体的舒适要求来控制房间的空气参数,且需考虑整体美观、档次感视等因素。5A级写字楼多选用的国际知名品牌的中央空调系统,如:美国约克、特灵;日本大金、三菱等品牌。

(10)此外,作为5A级写字楼,智能化硬件系统上必须配置的系统还有下述内容:

①办公智能化系统(OA):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会议中心系统、门厅多媒体查询系统、地板网络布线系统以及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等;

②楼宇智能化系统(BA):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管理系统、停车库系统;

③通讯智能化系统(CA):包括双向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数字式用户交换机系统、楼内移动电话系统、综合布线系统;

④安保智能化系统(SA):监视电话系统、通道控制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巡更系统;

⑤消防智能化系统(FA):消防联动、自动喷淋、自动报警等。

上述“5A”系统的合理配置、有效运用,是真正实现名副其实的“5A”级写字楼的必要措施和手段,能真正体现产品的高端品质和现代智能化特质。

当然,要真正实现“5A”级写字楼目标,单从设计角度把握,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综合前述6方面因素全方位考虑。但在设计过程中,切实有效的落实好上述设计关键要素,却是实现写字楼“5A”目标的客观前提和必要条件。

当前,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上海等中心城市国际自由贸易区的设置,写字楼集群项目迎来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从产品结构和分布来看,在政策支持下的产业转型和升级中,类似企业独栋、总部基地型的5A级写字楼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市场需求日益旺盛。5A级写字楼的开发建设不仅要遵循上述设计原则,还要根据自身特点,持续不断的提升改进建设品质,走精品、高端、节能、环保、生态型及可持续发

展的战略路线。

参考文献

[1]房超.中国商业地产蓝皮书.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张雪松,赵世强.写字楼市场分析方法讨论.基建优化.2007.28.

文创产品设计要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纺织 创意产业 影响因素 路径

纺织创意产业是纺织业渗入创意元素而生成的一个新兴产业,是创意产业的一个分支,具有纺织与创意两个产业的特征,是纺织与创意结合的产业。纺织创意产品必须体现创新创意,体现文化、艺术、科技对产品的渗透,具有知识产权,属于纺织产品,主要涉及到面料花样设计、服装设计、家纺产品设计、纺织艺术品、手工艺、纺织业软件与计算机服务等。纺织创意产业发展与创意产业一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其自己的发展路径。通过对浙江省纺织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浙江省纺织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

1.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综述

1.1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Florida(2002)的理论认为,发展创意产业的关键在于城市创意阶层。围绕着创意阶层的发展要素,R.Florida认为“3T”,即创意人才(Talent)、创意技术(Technology)和城市文化包容度(Tolerance)对于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1]。G.Hearn等人(2004)则从动态的观点出发,认为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富于活力的创意人才群体、宽广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是创意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几大基本要素[2]。王志成(2007)等认为城市创意经营环境和城市创意资本基础是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城市创意经营环境由创意氛围、商务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要素构成,城市创意资本基础则由制造业基础、人力资本基础和技术资本基础等要素度量[3]。

林明华,杨永忠(2012)指出影响我国城市创意产业的主要因素包括制度因素、人才储备、城市开放程度、城市基础设施水平[4]。方田红,曾刚(2013)指出大城市内城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在集群萌芽阶段:影响因素有偶然因素、地租因素、地方特质;集群形成阶段:影响因素有区域信息浑浊场、地方品牌的吸引力、价值链驱动;集群发展阶段:影响因素有地租上升、网络协作、外部联系管道[5]。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本的因素、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因素、产业本身的特征因素、产业发展的技术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创新创意氛围的因素、各种政策法规的因素、知识产权保护的因素等。而在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方面还包括土地资源、地方特质等因素。

1.2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

厉无畏,王慧敏(2006)提出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和对策:构建文化生态,缔造全景产业链;激发消费欲望,培育新型产业群;融入城市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6]。邢华(2009) 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引领产业发展、以内容产业为重点带动产业增长、以现代科技为手段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版权贸易为主线整合产业链[7]。周蜀秦,李程骅(2013)指出应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体系的重构、城市文化生态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创意场域”[8]。司晴川(2014)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在美国发展的路径及经验:自由经济政策支撑文化市场构架、跨国资本运作推动文化企业扩张、高新技术成果引领文化产品升级、创意经济定位缔造文化产业核心[9]。

杨永忠, 黄舒怡, 林明华(2011)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三阶段假说,即单元聚集、界面构建和网络发展。在三阶段演变中,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演化程度不断提高,从简单的地理聚集到分工协作,直至新奇系统形成。对北京798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798创意产业集聚区在进入第三阶段的低层次网络发展后出现的“自我毁灭”现象,实质是商业繁荣对艺术生产的排挤[10]。杨斌,邓雅芯(2013)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路径,包括关键企业模式优化、企业合作模式优化、政府主导模式优化[11]。

于文(2013)指出依靠修改法律来化解创意产业版权危机的硬性方式已经失效,应当着重采用市场化解决路径,积极发展以市场创制为基础的版权集中许可模式与版权公共许可模式[12]。孙玉荣(2014)认为通过法律途径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是所有保护途径中的最佳选择,可综合运用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反不正当竞争等多种保护手段,选择最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13]。

对于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而言,学者从多个视角进行了研究,从整体视角来看,主要通过以文化为内容、科技为手段、创意为灵魂、版权为载体,在政府宏观指导下,营造创意氛围、激发产业需求、培育创意人才、构建产业园区,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从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视角来看,存在单元聚集、界面构建和网络发展三个阶段,并在第三阶段会出现一种商业对艺术的排挤现象。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来看,存在法律与市场化两种解决路径。

而对于纺织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的研究不多,笔者(2012)通过问卷调研、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专家讨论,认为纺织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纺织创意资本基础和纺织创意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其中纺织创意资本基础方面有6个影响因素,包括纺织业基础、市场需求基础、计算机业基础、纺织创意产业基础、产业资本投入、知识资本;纺织创意经营环境方面有4个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法规环境、工作环境、商务环境、知识产权环境[14]。董锡健(2012)认为上海纺织创意产业发展路径实现了三级跳,第一跳完成了从传统纺织厂房向创意产业园区转型,第二跳从传统纺织业态向时尚创意纺织转型,第三跳实现了传统纺织工厂名称更换、企业(园区)形态转制、产业载体市场化运作一体化转型发展[15]。

2.浙江省纺织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纺织创意资本基础因素

2.1.1纺织业基础分析

纺织业是浙江省支柱产业,有着众多的产业集群,如余杭家纺产业集群、萧山化纤纺织产业集群、宁波市区与奉化的服装产业集群、温州服装产业集群、柯桥纺织产业集群、嵊洲领带产业集群、诸暨大唐袜业产业集群、嘉兴平湖服装产业集群、海宁装饰布产业集群、湖州织里童装产业集群、桐乡濮院秀洲洪合针织产业集群、兰溪棉纺织产业集群等。浙江统计年鉴(2013)显示2012年浙江纺织业与纺织服装服饰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计6975家,占全省的19.11%;工业总产值7606.84亿元,占全省的12.87%;出货值2103.43亿元,占全省的19.18%;利税总额595.06亿元,占全省的11.18%。从上述可知浙江纺织业有着厚实的产业基础,企业数量与出货值都占了全省近五分之一,但也发现工业总产值与利税总额占全省比例较低,说明浙江纺织需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工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

2.1.2纺织创意产业市场需求基础分析

从上述浙江省纺织业基础分析中可以发现,浙江纺织业涉及到各种纺织产业,有从事化纤纺织、棉纺织的,有从事家纺业的、也有从事服装和服饰业的,浙江统计年鉴(2013)显示浙江规模以上从事纺织业的企业数为4621家,从事纺织服装和服饰业的企业数为2354家,这些企业对纺织创意产品的需求应是很大的。另外从全国来看,纺织创意产业市场需求应也较大,从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可知规模以上纺织业企业数有20435家,纺织服装和服饰业企业数有14788家。但调研中发现市场需求尚存在问题:一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缺陷,许多企业还是以仿制、盗版等方法来获取纺织创意产品;二是由于本土的纺织创意产品还不能符合纺织企业的需求,部分需求外流至上海、广州等地;三是由于许多中小型服装、服饰企业多做外贸,以贴牌生产为主,不需要自己设计,没有对外部的纺织创意产品需求。四是一些品牌大中企业,有自己的设计团队,也不需要外部的纺织创意产品;五是一部分纺织企业对纺织创意产品的需求尚不够强烈,需要激发。

2.1.3计算机业及相关产业基础分析

根据纺织创意产业的特征,纺织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业及相关产业的支撑,尤其是信息技术与服务、科学研究与服务和文化产业。浙江统计年鉴(2013)显示2012年浙江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法人单位数13814个、生产总值918.63亿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法人单位数22771个、生产总值345.16亿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数13077个、生产总值254.15亿元;以2004年为基数100,以上三个产业增加值指数分别为336.8、295.4、382.2。从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可知以上三个产业法人单位数分别位列全国第4、5、4位。可见浙江省在信息技术与服务、科学研究与服务和文化产业上均有厚实的基础,对纺织创意产业的发展能给予有力的支持。

2.1.4纺织创意产业基础与资本投入分析

2008年以来,创意产业在浙江省得到快速发展,纺织创意产业更是如此。绍兴纺织创意产业基地已建成县科创大厦、县创意大厦、F5创意园,共计9万多平方米,基地集聚了纺织花型、服装、家纺等创意企业百余家。杭州余杭的中国品牌布艺总部基地,建设投资一期2.5亿元,二期7.5亿元,目前已入驻纺织创意类企业30余家,包括设计型、设计生产服务一体化型和高校师生创业型企业等。平湖服装文化创意园,充分整合政企校会和市场等资源,搭建了一个支撑服装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品设计、技术创新、品牌营销、电子商务等服务,首期建设3600多平方米。桐乡濮院320创意广场,主要招收服装设计、信息化软件开发、品牌策划、知识产权服务、技术创新等企业入驻,首期建设5000平方米。还有杭州的116时尚设计创意园等。除了这些专业从事纺织创意产业的园区以外,在综合性创意产业园区中也集聚着一批纺织创意企业,如下沙大学科技园,宁波和丰创意产业园区、温州的浙江创意园等。再在创意产业园区以外,也存在着大量的纺织创意企业;在一些纺织服装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纺织创意设计团队,可见浙江省的纺织创意产业已有一定基础和资本投入。

2.1.5纺织创意产业知识资本分析

中国统计年鉴(2013)显示浙江省R&D人员全时当量228618人年,占全国10.18%,列全国第三;R&D经费5886071万元,占全国8.17%,列全国第四;R&D项目数35582项,占全国12.38%,列全国第三;专利申请数68003件,占全国13.88%,列全国第三;有效发明专利数20553件,占全国7.41%,列全国第三;可见浙江省知识资本方面有雄厚的基础。还有许多高校提供纺织创意产业知识资本,省内如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宁波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嘉兴学院等,省外有东华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这些学校师生到浙江各纺织创意园区建立纺织创意实践基地、创业基地,开展纺织创意培训、设计、展览和比赛等活动,有力支持了各地纺织创意产业的发展。调研中也发现浙江各地纺织创意智力资本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相对集中于杭州,而其他城市由于创意氛围文化环境等原因,难以留住高端纺织创意人才。

2.2浙江省纺织创意经营环境因素

2.2.1纺织创意政策环境分析

浙江省及各地政府对纺织创意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支持纺织创意产业的发展。绍兴县于2008年就全面启动绍兴纺织创意产业基地建设,2010年《关于加快发展纺织创意产业的若干意见》,2013年绍兴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都指出要加快发展纺织工业创意设计产业,扶持中国轻纺城创意园开发建设。杭州2008年召开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动员部署大会,2010年《关于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工业设计发展目标,重点支持丝绸制品和女装工业设计项目。宁波2009年《关于加快宁波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了《宁波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服装设计是重点扶持的工业设计项目。嘉兴《2012年生产业工作要点》中指出重点围绕纺织、服装、皮革等优势产业,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工业设计基地。温州2009年就了《温州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2012年了《温州市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认定管理办法》,2013年《温州市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均提到要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密切相关的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如纺织服装创意设计。

2.1.2纺织创意工作和商务环境分析

中国统计年鉴(2013)显示浙江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情况如下: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2.47平方米,全国第九;用水普及率达到99.88%,全国第六;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13.96标台,全国第五;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7.88平方米,全国第五;用气普及率99.49%,全国第五;每万人拥有公厕4.18座,全国第五;可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较高水平。在文化设施及服务方面: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的比重为83.89%,全国第四;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0.98册,全国第四;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125.72平方米,全国第四;参加图书馆讲座人次55.49万人次,全国第二;参观图书馆展览人次290.47万人次,全国第二;参加图书馆培训人次11.19万人次,全国第七;博物馆个数166个,全国第五,博物馆从业人员3624人,全国第六;博物馆文物藏品967070件,全国第九;参观人次3122万人次,全国第七;艺术表演场馆机构数271个,全国第一;观众人次1351万人次;可见在文化设施及服务方面也具有较高水平,有较好的文化创意交流环境。在网络通讯和物流服务方面: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2250.4万个,全国第三;域名数343万个,全国第一;互联网普及率59%,全国第五;电话(包括移动电话)普及率152.40(部/百人),全国第三;快递业务量81986.8万件,全国第二。可见在网络通讯和物流服务方面也具有较高水平。

2.1.3纺织创意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分析

浙江统计年鉴(2013)显示有律师事务所1021个,占全国5.27%;律师工作人员15698人,占全国6.76%;聘常年律师顾问单位63978处,占全国14.28%;公证处92个,占全国3.06%;公证人员1186人,占全国4.47%;国内公证494958件,占全国4.42%。从上数据可知浙江除聘常年律师单位数外没有明显优势。在纺织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虽然各地都下功夫进行了整治,但还是存在困难。多地实施了版权登记制度,但盗版事件仍有发生;专利申请由于纺织品流行趋势变化太快,失去其保护效力;许多企业不愿展示其作品。

3.浙江省纺织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

3.1依托产业集群发展特色纺织创意产业

如前所述浙江拥有许多纺织产业集群,有的是织布印花的、有的是制作服装的、有的是生产家纺的、也有的是做服饰的,各有其特色,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品牌营销各有其特点,因此浙江各地应依托自己纺织产业集群的特征,走发展特色纺织创意产业之路,发挥长处、做出亮点。

3.2树立品牌意识激发全国及省内外市场需求

对纺织创意产品的市场需求关系到纺织创意产业的命运,缺少市场需求,纺织创意产业就不能持续发展。从浙江省纺织业基础来看,对纺织创意产品的需求应是很大的,但由于如前述诸多因素导致需求不旺,其中关键因素之一是许多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为别人加工做贴牌,不需要自己的创意产品,也就缺少了对创意市场的需求,因此首先需要树立品牌意识,激发省内纺织企业的市场需求,这个市场潜力应是巨大的。另外也需要把市场扩展到省外和国外去,树立纺织创意设计品牌,打出杭州女装、宁波男装、绍兴印花、余杭家纺、嵊州领带等设计品牌,激发省外和国外纺织创意产品市场。

3.3挖掘信息技术优势构建版权交易平台

基于法规、制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失败,以及纺织创意作品知识产权极强的时效性、易盗版性,采用市场机制破解这个难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路径。浙江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优势、电子商务发展快速,因此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纺织创意作品数据库与交易平台,进行集中交易。单位或个人向交易平台支付一定会员费,便可下载纺织创意作品使用;作者完成作品后可以提交交易平台,经审核后,并可获得一定稿费,知识产权转交由交易平台负责保护。由于纺织创意作品更新换代的快速和多样性,以及下载者自身的利益,因此也不必过分理会下载者的拷贝行为。

3.4因地制宜适时推进纺织创意园区建设

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已有好几个年头,有的持续发展,有的改头换面,也有的已人去楼空,纺织创意园区也不例外,自有其发展规律,如前述“单元聚集、界面构建和网络发展”,“开始是艺术,结束是商业”等。从对浙江省的调研来看,有的地方成立了纺织创意园区,规模有大有小、产业有专门的也有综合性的;有的地方并没有专门的纺织创意园区,只是综合性的创意园区中有些纺织创意企业入驻,但园区外也存在着许多纺织创意企业。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对本地创意产业发展有一定推动性,可以扶持一部分小微创意企业的成长,也可营造一种创新创意氛围,因此各地可因地制宜,在纺织创意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依据其阶段特征,适时推进纺织创意园区的建设。

3.5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开发本土创意智本

高端人才需要高端的环境和成本,地方城市往往是缺少的,刚性引进花了许多成本但效益甚微,因此可以采用柔性引进的方式引进高端人才,既满足了地方城市的需要,又方便了高端人才。另外应加强开发本土纺织创意智本,制定纺织创意人才发展规划,从本土纺织企业中选拨培育人才,运用柔性引进的高端人才和国内外、省内外纺织创意教学资源,大力培养纺织创意人才,择优培育本土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 Florida R. (2002). 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 New York: Basic books.

[2] Hearn G, Cunningham S, Ordonez D. (2004). Commercialization of knowledge in universities: The cas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rometheus, 22(2): 189-200.

[3] 王志成,谢佩洪,陈继祥.(2007). 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 (8):49-57.

[4] 林明华,杨永忠.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8):19-23.

[5] 方田红,曾刚. 大城市内城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3(5):39-45.

[6] 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5-13.

[7] 邢华.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发展路径探析[J].经济管理,2009(2):37-41.

[8] 周蜀秦,李程骅. 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城市转型的机制与战略路径[J], 江海学刊2013(6):84-90.

[9] 司晴川. 文化创意产业在美国发展的路径及经验[J].学习月刊, 2014(4): 30-31.

[10] 杨永忠, 黄舒怡, 林明华.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路径与演化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1(8):128-138.

[11] 杨斌,邓雅芯. 基于知识转移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路径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166-170.

[12] 于文.创惹产业发展中的版困境解决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13(12):70-73.

[13] 孙玉荣.大数据时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路径选择[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4): 54-59.

文创产品设计要点范文第4篇

【摘要】人类正在发生一场新的产业革命,这场产业革命不是把互联网简单应用到传统产业领域,而是互联网、物联网、传统产业三位一体的革命,智能制造是这场革命的典型表现。作为新产业革命的主要部分,智能制造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与新产业革命的三个要件――劳动力知识密集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劳动对象服务化不可分割的。以智能制造为重要内容的产业革命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敞开了窗口。为了积极应对产业革命,为智能制造准备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应采取人力资源超增长战略、轻资产优先增长战略、政企合作创新战略。

【关键词】智能制造 产业革命 轻资产优先增长战略 政企合作 工业4.0

【中图分类号】F43/4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19/ki.rmltxsqy.2015.19.005

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简言之,“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欧美版本

在“中国制造2025”出台以前,智能制造在国际已经有多种版本,其中最主要的是欧美三国的版本,即德国的“工业4.0”、英国的“高值制造”、美国的“先进制造”。

德国的“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面向2020年的高技术战略,核心内容是智能化生产系统,即在系统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内,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化实时传给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随时通过数据优化价值创造流。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概论》作者乌尔里希・森德勒的观点,理解“工业4.0”有四个要点,即第四次产业革命、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物与服务联网(IOTS)、机器对机器的通信(M2M)。

“工业4.0”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被称为“工业1.0”,其标志是蒸汽机和机械生产设备;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工业2.0”,其标志是电动机和大规模生产线;第三次工业革命被称为“工业3.0”,其标志是电子、信息技术和高度自动化生产;第四次工业革命被称为“工业4.0”,其标志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和智能化生产。简而言之,“工业1.0”是机械化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是智能化时代。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也称之为智能技术系统,它不是独立设备的集合,也不是单纯的互联网,而是由具备物理输入输出功能且可相互作用的元件组成的网络。互联网原来只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现在则是具备万维网接口的任意设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基础是数字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网络化的智能组件技术。智能工厂就是把若干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整合起来,形成更大的系统。

物与服务联网是物联网发展的新阶段。物与服务联网,就是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配备一个IP地址,通过标准协议彼此联网,同时也和人联网。物与服务的联网,实质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化服务。

机器对机器通信是指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在电缆和传统电器中早就存在,在“工业4.0”中,主要是增加了由无线服务和标准协议所建立的网络。

根据德国《“工业4.0”白皮书》,实现上述内容需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价值创造网的水平整合,全生命周期内工程学的一致性,垂直整合和网络化的生产体系,新的工作基础设施,跨领域技术。①

英国的“高值制造”。英国政府面向未来的战略是“高值制造”。“高值”是从价值形态上说的,“高值制造”就是高附加值的制造。“高值制造”是一场制造业的革命,它的产业形态是按需制造、分布式制造和产品服务化,它的技术形态是新兴技术群、数据网和智能基础设施。根据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前瞻水平扫描中心的定义:“这场革命由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驱动,同时伴之以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本地化定制生产,走向产品加服务的商业模式――‘产品服务化’。”②

“高值制造”战略的主题是资源效率、制造工艺、材料集成、制造系统、企业模式。在主题之下,又分为若干新兴技术群和产业领域。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新材料使制造形态和商业模式发生变革。

数据网是第二次互联网革命的主要内容。互联网是第一步,数据网是第二步。数据网为数据和网络文本添加结构和意义,基于通用互联网协议实现各种数据、物体的互联,同时把互联网分成专属的“网络分区”,从而改变网络的价值。

智能基础设施与互联网革命密切相关。互联网是在现有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固定电话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互联网的革命将深刻改变基础设施,不仅是数据传输基础设施,还包括数据处理、数据储存和电力供应,主要是智能电网、传感器网络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拆拼再利用”。

美国的“先进制造”。美国面向未来的战略是高端制造。根据美国科技顾问委员会的定义,“先进制造系指一组活动,它们依赖于信息、自动化、计算、软件、传感和网络等的采用与协调,并运用物理学和生物学开发的前沿材料和新兴能力,例如纳米技术、化学和生物学。它既包括以新颖方式来生产已经有的产品,也包括制造基于新兴前沿技术的新产品”。③简言之,“先进制造”是指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利用新材料等新兴技术生产新产品的系列活动。

“先进制造”与数字革命相联系。美国工程院认为当前正在发生的数字革命有三个特征:计算能力的持续增长,通信和分析能力快速提高,机器人技术和控制系统的进步。数字革命使高速计算机、先进传感技术和先进材料不断进入生产过程,这必将变革价值创造方式和就业格局,极大地提高生产率。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建议支持“数字驱动型创新”,包括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分析、使用和传播等技术研发。

据中国专家的实地调研,美国正在进入“新硬件”时代。“新硬件时代,是以美国强大的软件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由极客和创客为主要参与群体,以硬件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新产业形态。这里说的新硬件,不是主板、显示器、键盘这些计算机硬件,而是指一切物理上存在的,在过去的生产和生活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造事物。”④

上述智能制造的三种版本,“工业4.0”最优。各个版本虽然表述、重点有所不同,但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三点基本结论:

第一,人类正在发生产业革命,这场革命不是把互联网简单应用到传统产业领域,而是互联网、物联网、传统产业三位一体的革命,智能制造是这场革命的典型表现。

第二,此次产业革命的根本特征是智能化,即原子世界与比特世界全面融合,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物与物、物与服务全面链接,基础设施、生产过程和价值构成重新整合。

第三,数字技术是智能化的使能技术(或关键技术)。数字技术使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新应用、智能工厂、机器人、增材制造和软件设计等众多新技术成为可能,而众多新技术的突破又反过来为进一步数字化提供物理和生物基础。

智能制造与新产业革命

一段时间以来,智能制造成为热词,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被简单化。很多人以为只要把互联网引入传统产业,智能制造就实现了。这是从传统发展方式理解的智能制造,而不是从新产业革命的意义上理解的智能制造。作为新产业革命的主要部分,智能制造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与新产业革命的三个要件不可分割的。这三个要件,也可以说是智能制造的三大支柱,就是劳动力知识密集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劳动对象服务化。

劳动力知识密集化。所谓劳动力知识密集化,是指劳动力不仅接受过专业教育,而且还具有即时学习的能力,从而使专业知识交叉融合、知识与操作交叉融合。

在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中,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知识密集环节与制造环节相对分离,学科之间、理论与实操之间线性接续,互不交叉,因而需要的是专业型的员工。智能制造产业链是非线性的、矩阵式的,各个环节平行运行、交互作用、协同优化,生产系统的复杂性增强;由于分布式制造和产品服务化,产业链已不仅限于企业内部,而是跨企业、跨地域的。这就要求劳动力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有跨学科知识;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际操作能力。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型、主动型人才成为主要需求。这种新型的劳动力既是设计者、研发者,又是协调者、操作者;既懂软件和硬件技术,又懂机械和制造技术。与自动化相适应的是专业化的人才,与智能化相适应的是复合型人才和能力型人才。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制造并不取消专业性,而是在专业性的基础上要求全面性,能够融会贯通,理解全局。这种全面性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互联网使海量知识资源能够即时共享,只要愿意,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的知识。E学习、APP学习、微信学习、游戏学习等新型学习、教育方式,为劳动力知识密集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遇,据《欧洲产业和企业数字转型》报告,E学习市场在未来十年间将增加15倍,占全部教育市场的30%。

劳动力知识密集化在就业结构上体现明显。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报告,美国高端产业雇佣了全美80%的工程师。美国由“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的“创意阶层人士”,2000年已经占到就业人口的近1/3,欧洲平均也在25%~30%。美国创意产业的薪酬占到全美所有产业薪酬的将近一半,相当于制造业和服务薪酬的总和。⑤2011年,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美国为61%,俄罗斯为54%,日本为41%。可以说,科学家、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在就业结构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生产工具数字化。所谓生产工具的数字化,是指数字程序控制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工具的虚拟化,以及生产工具与虚拟生产工具之间的交互结构。例如,数控机床就是生产工具由数字程序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就是生产工具的虚拟化。

工业文明的生产工具是大机器,而且是自动化的机器,生产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运行,从而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有害的环境中解放出来。

这种情况在新产业革命中改变了。按照IBM工业研究院哈德・鲍姆的观点,智能制造或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五种技术创新,即移动计算技术、社会化媒体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分析和优化技术。它们相互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增值、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也改变了生产工具的形态。机器装备等劳动工具普遍使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形成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包括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生活的全部过程,实时感知、分析、处理和控制,相互交流并与周围环境交流,自动更改配置并存储信息,分布式地自我组织,提供和执行全流程最优化方案。

生产工具的数字化使软件具有了战略意义,软件的研发成本也占据了重要份额。西门子公司软件研发的支出占了整个集团研发预算的大约40%,达到了40亿欧元。据国外专家估计,当前纯工业软件的世界市场份额已达180亿欧元,预测未来每年还将上升8%;工业型软件在有关物流、安全和能源管理领域的额度已超过1000亿欧元。⑥

生产工具的数字化也使生态文明成为可能。数字化使技术体系能够通过提高单位资源效率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全部经济、社会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对废物进行资源化和再利用,把物质消耗和环境污染维持在自然界自我修复能力的范围以内。

劳动对象服务化。所谓劳动对象的服务化,是指劳动对象特别是劳动产品从物质单体变成从物质单体诞生直至回收的系统,而服务是该系统的主要部分。

工业化发展方式中的劳动对象,从动力上看,是大规模的化石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从原材料上看,是大规模的钢铁、水泥等矿物质材料;从最终产品上看,是大规模的实物商品,所有产品都是物质实体,从研发、设计开始,在制造终端完成。

而在新产业革命中,产品变成与服务一体化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实体产品,以及围绕实体产品的服务。据陕汽公司提供的数据,目前平均一辆卡车的售价为30万元人民币,但卡车使用以后产生的成本是500万,在卡车整个生命周期内,服务的价值占绝大部分。所谓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系统从产品设计、研发开始,经过制造、售后,直至回收再制造的全过程。

产品系统中的服务,主要包括单体产品服务――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以及单体产品衍生服务――服务是主体,单体产品是载体或工具,还包括无产品服务――与单体产品无关、但经济上有关的结构。其中单体产品服务是最核心的服务,产前服务是指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这是一个以产品为核心,制造商、供应商、用户、创新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参加的设计、研发圈;产中服务主要是厂内和社会的相关生产;产后服务则是从产品诞生直到实体产品消失为止的服务“长尾”。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份报告,发达经济体制造业服务类投入占到制造业产出的20%~25%,制造业岗位中30%~55%具有服务性职能,若加上外包服务,美国制造业服务类岗位已超过生产类岗位。据笔者实地调研,2014年,中国智能制造走在前列的陕西汽车股份公司,利润的44%来自于产品服务。2005年世界著名传统制造公司利润的50%以上来源于服务活动,全球500强企业中56%的公司从事服务业。而且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越来越依靠金融、电信、物流等服务性企业,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研究报告,美国高端产业每个工人每年从其他商业服务中采购23.6万美元的商品和服务,而其他产业的采购仅为6.7万美元。

智能制造与中国机会

以智能制造为重要内容的产业革命,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敞开了窗口。同时,向中国敞开的还有另外两个窗口,一个是巨大的经济存量的转型,另一个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带来的经济增量。如果说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性政策消化期在同一时间重合出现,是老的三期叠加,那么,新产业革命的发生期、新发展方式的形成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期同时重合出现,则是新的三期叠加。如果说老三期叠加困难不少,那么新三期叠加则是机遇大于挑战。

新发展方式形成期提供的第二窗口。新发展方式形成期的机遇首先是大规模实体经济提供的载体空间。我国具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实体经济,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物质消耗和环境容量已经走到临界区域;低端外部需求已经接近极限;单纯以廉价劳动力、廉价商品和薄利多销为内容的向下竞争,已经走到尽头,加速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上升为刚性需求。巨大的经济存量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以物质资源投入为主转变为以人力和知识资源投入为主,即用无形资本替代有形资本,真正转型为一个知识型、创新型、服务型的经济体,实现智能型增长。

其次是大规模城市化提供的增量空间。2014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4%。如果按照每年转移1000万农村劳动力的速度计算,10年后还会有1亿人口城市化。城市化必然引起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总量的巨大增长,也必然引起我国消费规模的巨大增长和消费水平的大规模升级,相应地也将对智能制造产生巨大需求。我国的城市化是在发达国家城市化完成以后开始的,又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有条件不重复、也不应该重复先发国家传统城市化的老路,即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先发展后转移的道路,而必须一开始就以智能制造、生态经济支撑。

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期提供的第三窗口。我国已经度过了温饱阶段,实现了整体小康,正在建设全面小康。2012年的统计公报反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都在下降,而且两个数值越来越接近。从经济规律来看,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阶段,人们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资料领域,生产和消费水平比较粗放;而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的物质消费不仅有较大的增长,而且会出现重大的升级,同时人们的非物质性消费也大幅度增长、升级。这就为智能制造、高端服务开辟了新的领先市场。

新三期叠加放大了智能制造的机会窗口。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处于中低端,发展很不平衡,存在大量“工业2.0”产业,因此,中国智能制造只能分两路走。一路是大多数弱势产业,必须循序渐进,从“工业2.0”上升到“工业3.0”,然后到“工业4.0”;另一路,是少数优势产业,有可能直接从“工业3.0”进入“工业4.0”。

除了上述两路大军以外,还有一路大军,他们已经处于智能制造阶段,虽然水平不一定是世界最高的。如华为、中兴、陕汽、海尔,等等,他们是我国智能制造的第一方阵。

处于“工业2.0”阶段的产业,以及城市化形成的增量产业,不一定按部就班地从“工业2.0”到“工业3.0”再到“工业4.0”,虽然也有这种可能性。由于新三期叠加,放大了智能制造的机会窗口,出现了“毕其功于一役”的现实可能性,即三路大军几乎同时进入智能制造阶段。我们既要看到老的三期叠加,同时又要看到新的三期叠加,而且我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处于新的历史起点:整体上已经渡过温饱阶段,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后期,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带来的科技人力资源红利正在显现,只要战略选择得当,经过扎实工作,三路大军完全可以平行实现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中国战略

新三期叠加的窗口已经打开,必须采取必要的战略,为智能制造准备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否则也可能丧失机遇。

人力资源超增长战略。人力资源超增长战略,就是在从2016年到2025年10年左右的时间内,通过投入和优化结构,急速使我国新增劳动人口普及高中阶段教育,55%达到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如果持续使新增劳动人口的55%达到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就要求高等教育入学率,即在校大学生占该年龄段人口的比例,必须达到55%。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毛入学率在15%~50%,普及化阶段的毛入学率在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国家,全球有54个;⑦经合组织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5%。

人力资源超增长战略具有现实可能性。一是由于新增劳动人口的减少,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已经处于一个加速减少的时期。据专家预测,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在2015年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减少,2020年后减少甚至会加速。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已经连续3年减少,分别减少了345万、244万、371万。新增劳动人口的减少是个劣势,但又是个优势,即缩小了受教育人口的基数。二是我国具有适当扩大教育规模的公共财力和社会资本。新增劳动人口的减少和教育规模的适度扩大,使较大幅度提升入学率成为可能。

2013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6.0%。十一五期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每年增加近6个百分点,十二五前三年增速放缓,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在此基础上,经过努力工作,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到2025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可以做到的。

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与全球平均水平(2012年为32%)⑧相当。从2014年开始,全国本专科招生总规模已达到当年年满18岁人口的46%。如果全国本专科招生人数每年保持在700万,那么到2020年,全国本专科招生总规模占当年年满18岁人口的比例将超过55%,当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将超过50%。十二五前三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每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2020年以后,若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到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以达到55%。

人力资源超增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不仅可以使我国获得自主创新所需的人力和社会基础,而且还能够使这种基础从此长期延续。当新增劳动力资源50%受到大专以上教育以后,即使全社会劳动力走出减少期、再度进入增长期,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仍将保持在50%以上的高位水平,不会降低。这种社会遗传机制,是人类文明进步规律之一。

实施人力资源超增长战略的主要政策包括:

第一,实行中等专业学校义务教育。凡中等专业学校教育一律免费,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行12年义务教育。

第二,发展多层次应用型大学。除211等高校按研究型大学重点支持外,其他普通高校和大量高职高专院校都应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吸引社会资金特别是企业参加兴办多种所有制的高等职业和高等专业技术学校。应用型大学对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活动经费少部分来自财政拨款,绝大部分是市场化的,根据企业订单培养人才,根据企业合同开展设计、研发等创新服务。

第三,建立全民即时学习平台。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整合大学、中学、小学和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立全民素质教育平台,普遍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的自学教育,随时随地向全体公民开放,三网融合,免费学习,知识共享,最大限度增强科学文化的正外部性,使一切有学习意愿的人,特别是广大农民、工人、战士、老少边穷地区人民、低收入人群能够与条件优越的人群一样拥有优质教育机会。

第四,建立复合型人才教育模式。中学教育废除文理分科,大学教育、科研、实习采取矩阵模式,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学科选课,也可以跨院系参加科研项目,跨领域参加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大学依托企业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企业依托大学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学用结合,以用为主,为制造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适用人才。

轻资产优先增长战略。轻资产优先增长战略,就是把知识性、技术性资产置于经济发展的首位,优先投资,优先形成生产能力,优先市场准入,使创新型企业在设计、研发、专利、版权、标准、品牌、培训、服务等方面的轻资产投资超过设备、材料等重资产投资。

轻资产优先增长,是国际经济转型的基本趋势。在制造业产业链中,重资产已经下沉到低端,而轻资产则上升到高端,而且以轻资产为核心的无形资产投资占比超过有形资产。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4》显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占GDP的比例,美国高达40%,欧盟、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为30%左右,而我国仅为20%左右。据英国学者的一份研究报告,2007年,英国私营部门无形资本投资为1330亿英镑,而有形资本投资为950亿英镑,无形资本投资占比58%,物质资本投资占比42%,前者高出16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7年,英国私人部门生产率增长的2/3来源于无形资本投入。

我国具有轻资产优先增长的知识和技术资源。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超过7000万,世界第一;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3000亿人民币,居世界第二;高等学校2500多个,科研机构3600多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30000多个;2014年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2.8件,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PCT专利申请量增长强劲,位居世界第三,占全球总量的11.9%;2004年至2014年(截至2014年9月)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36.98万篇,位居世界第2位。

我国已经具有充裕的公共财力和社会资本。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2014年财政收入11140亿元,外汇储备38430亿美元;24个省市的地方总产值过万亿。此外,还有庞大的民间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