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格教育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区域扶贫开放;增值税转型;信阳市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2-0137-02
1 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现状――以信阳为例
根据国家制定的新的中国农村十年扶贫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域由传统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转向国家扶贫开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不仅昭示了扶贫开发工作战略的重要调整,并且表明了扶贫开放工作方式的重大转变。其中,在《纲要》所注明的十一大国家扶贫开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信阳市的光山、新县、固始、淮滨、商城、潢川六县被列入大别山区。这既给新时期信阳市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过于强调外部“输血”帮扶,而相对忽视内部“造血”功能。事实上,仅仅依靠上级政府政策性扶贫资金难以彻底改变贫困面貌。贫困是个社会化问题,应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实现自我发展。其中,基础在于地方扶贫力量的壮大,关键在于地方经济实力的提升,重点在于地方民间资本的增强。据此,除一如既往的致力于地方经济发展外,更需要上级政府倾斜性政策的支持,即“资金帮扶”与“政策帮扶”并重。2009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是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如此,一方面对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将有助于增加企业物质积累,强化其参与扶贫开发的能力。实践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增值税减免政策而成功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表明科学、合理地运用财税支持政策来推动扶贫开发具有可行性。
长期以来,信阳市扶贫开发工作坚持连片开发,突出重点的原则,按照经济发展的区域类型,将连片的贫困乡、村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集中扶持资金,进行规模开发、全面开发。然而,信阳市是一个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基数大,低收入贫困人口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大别山区、沿淮低洼易涝区、革命老区等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2011年11月15日,信阳市被列为河南省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市。据此,如何借助新一轮国家增值税转型改革之东风,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单元转移为契机,合理争取更加优惠的增值税减免政策,科学设计包容性更强的扶贫开发多元投资机制,继而有效配置扶贫开发资源,不仅关系到信阳市扶贫开发事业的得失成败,更涉及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长远发展。
2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影响效应
①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增值税转型使税赋结构在不同行业和企业间发生一定程度变化,这种变化将促进基础产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缓解原材料基础产业的瓶颈问题,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刺激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以带动经济产业升级。增值税转型对不同产业影响不同,但从对行业投资的刺激上看,将特别有利于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基础产业投资增长大,而劳动密集的加工工业受益较少。其中,对高新技术企业影响最大: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购置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进入抵扣,增值税税负降低;第二,高新技术企业可从消费型增值税中间接受益,即消费型增值税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从而有利于高新技术生产设备的产销。
②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核心是在企业计算应缴增值税时,允许扣除购入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通过税收方式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设备国产化,助推装备制造业振兴,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在生产型增值税下,高新技术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比重大,税负要明显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于税负高的行业成本高,风险大,产业结构就得不到优化。而消费型增值税能平衡税负,使高新技术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得到较快发展。此外,增值税转型改革还对企业所得税产生影响。一方面,增值税转型将造成增值税税收收入减收,增值税减收会使企业所得税税基扩大,增加企业所得税收入。另一方面,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抵扣会减少企业应纳的增值税额,从而造成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减少,进而减小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使企业所得税增加。
③对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增值税转型改革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出口环节实行彻底退税后,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我国,即使补征一道进口增值税,但较之我国存在重复征税的同类商品生产企业,仍占据税收优势。此外,生产型增值税本身抑制投资的效用阻碍了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换代升级。我国很多出口企业为跨国公司充当加工组装车间,出口产品种类单一、产品附加值低、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使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全面推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同时还相应取消了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固定资产成本中不再包含进项税额,计入产品的折旧费用减少,产品成本小于转型前,产品售价不受增值税影响,从而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不会因固定资产进项税影响而降低企业产品竞争能力,也可避免出口退税可能引发的反补贴诉讼,使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在同一税负平台上公平竞争。
④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实行增值税转型后,允许购进设备抵扣进项税额,消除了重复征税,企业增值税的实际税负普遍降低,对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一定刺激作用。具体来说,在转型改革过程中,企业设备投资主要发生以下两方面变化:一是企业的设备投资与配套投资将大幅增加。由于进项税额抵扣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企业投资倾向于能够带来进项税额抵扣的设备投资。另外,增值税转型降低了设备投资回报要求,企业设备投资计划获得通过的可能性更大。二是企业投资周期会明显缩短。近年来,国家已陆续出台许多鼓励企业进行投资和技术改造的政策,此次增值税转型政策给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如此,企业设备、技术更新的加快,自然会带来企业投资周期的缩短。
⑤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就业。所以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增值税转型改革将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利的外部条件。第一,有利于中小企业生存。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中小企业经营净利润有重大影响。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时,可以对购进的固定资产进项增值税进行抵扣,也可以对运输费用的7%进行抵扣。这样就会大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特别是缺少资金的中小企业。第二,有利于中小企业持续经营。增值税转型改革可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减少企业的现金支出,继而改善中小企业现金净流量。第三,有利于中小企业市场扩展。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生产成本,中小企业或者可以多获得利润,或者可以降低价格,获得更大的竞争能力,有利于市场的开拓。第四,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升级。转型改革将消除生产型增值税制存在的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有利于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对策建议
如上所述,增值税转型改革从全方位、多维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地外部环境,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平台。这不仅有助于地方经济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民间资本蓬勃发展,壮大了新时期步扶贫开发工作的主体力量。下一步,在继续完善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同时,利用改革所创造的经济发展效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扶贫领域,助推区域扶贫开发。
3.1 坚持增值税转型改革的长期导向
消费型增值税解决了现行增值税重复征税问题,使增值税重新归于中性、公平、规范。下一步,应明确增值税转型是我国税制完善进程中的历史必然选择,其全国性推行方案更不可视为金融危机下特殊政策,应将增值税转型视为与国际接轨、完善税制、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长期行为,始终保持增值税的中性税种属性。
3.2 减少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负担,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从长远看,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小规模纳税人税负仍旧偏高,违背增值税中性、公平原则。因此,考虑到当前90%以上的中小企业都存在发育不良、竞争力低的现状,应该在今后的增值税改革中逐步扩大一般纳税人范围,使具有发展潜力的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被排斥在增值税抵扣链条之外,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和更加实惠的发展机会。
3.3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民间资本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
氛围
政府要对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做出突出成绩的民间主体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宣传,树立典型;新闻媒体及各种舆论工具,要为参与扶贫开发的企业大造声势,跟踪报道,及时推广典型做法与经验,提高和扩大企业知名度;有关部门要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教育,激发各类民间主体参与扶贫开发的热情,营造社会大扶贫的格局。
3.4 政府高度重视,调动非公有制企业主动参与扶贫开
发的积极性
各级党委、政府应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将动员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在政策上给予适当支持;银行在投融资上应给予支持,在还贷期限上适当放宽,充分调动参与扶贫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
3.5 搭建服务平台,疏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准入
渠道
为使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要建立多种参与机制,形成促进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环境。①要制定细则,建立制度化服务平台。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等服务机构要在税收减免、土地使用、银行信贷等方面,共同制定具体细则,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推动规范化、制度化地深入和长期合作。②要诚实守信,建立信用合作服务平台。政府要不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宽松环境;企业要建立风险基金,在市场低潮和行业危机时用以补贴农民,帮助农民防范风险;农户要诚实守信,履行合同,始终与企业保持合作。③要提供项目选择,建立参与机制服务平台。有关部门要不断地提供扶贫开发项目,为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提供选择机会,使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能够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踊跃投身到扶贫开发中来,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以更高的热情、更强的工作力度,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和成效,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为贫困地区面貌的改变、为困难群众生活的改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力量,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苗齐,钟甫宁.中国农村贫困的变化与扶贫政策取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6,(12).
[2] 帅传敏.我国农村扶贫模式及其创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
[3] 王琴梅.区域协调发展内涵新解[J].甘肃社会科学,2007,(6).
关键词:中小学生品格教育 实施原则 实施策略
马丁・路德・金说:“智力加品格,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学校不仅担负着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责任,还担负着促进学生品格发展(character development)的责任。学校可以影响一个儿童的自我概念;社会技能,特别是同伴间社会技能;价值观;道德推理的发展;亲社会倾向和行为;道德感等等。过去十几年中,国外教育者发展了许多品格教育方案来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良好品格的发展。
一、品格教育的界定
品格涉及个体的态度、行为、动机和技能等多个方面。具有良好品格的个体会表现出努力、关心他人的态度;批判性思维和道德推理的能力;诚实、有担当、有正义感的行为;与他人能友好相处的社会技能。
而关于品格教育的定义,不同研究者和机构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品格教育协会(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认为,品格教育为学校、地区和国家培养学生形成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包括:关心他人、诚实、公正、有责任感、尊重自己及他人。管理和课程发展协会(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认为,品格教育是教给儿童基本的人类价值,包括:诚实、善良、慷慨、勇敢、自由、平等和尊重,以使儿童成为有责任、自律的个体。品格教育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Character Education)认为,品格教育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儿童青少年变得更有爱心、有原则和责任感。
品格教育的主要倡导者Lickona认为,品格教育是努力培养儿童青少年符合社会核心价值的好品格,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个体。Battistich (2005)认为,品格教育就是运用学校中所有资源以促进儿童青少年形成最佳品格发展的过程。Berkowitz和Bier(2005)提出了一个品格教育的概念模型,模型中假定:品格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即有效品格教育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上;品格教育的目标是儿童一系列心理特质的发展,这些心理特质影响着儿童对待社会和自身的责任感、道德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品格教育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它以对儿童心理特质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社会、教育和情境因素为基础。
尽管不同机构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但概括来说,品格教育就是要培养儿童青少年积极的心理品质,最终是使其成为人格健全者。
二、高质量品格教育实施和评价原则
Lickona为品格教育制定了11条原则,要求实施品格教育的学校和社会机构必须遵守,并且可以通过这11条原则来评价品格教育。这11条原则基本上反映了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
1.提升作为理想品格基础的核心道德价值观(core ethical values)和支持性绩效价值(supportive performance values)。关心、诚实、公正、有责任感、尊重他人和自己等核心道德价值观和勤奋、坚毅等支持性绩效价值是形成良好品格的基础,学校在实施品格教育中要立足于这些价值,努力促进儿童形成符合这些核心价值的行为。
2.须从思维、情感、行为三方面来定义“品格”。理想品格涉及到理解、关注并践行核心价值观,因此,品格发展的研究就是寻求儿童在道德生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不同方面的发展。品格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观察榜样来理解核心价值,帮助学生发展移情、形成亲密关系来关注核心价值,帮助学生建立亲社会行为来践行核心价值。
3.使用全面、系统、积极的方法进行品格教育。学校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品格教育,不能坐等时机。要运用学校教育的所有资源。“单独”(Stand Alone)的品格教育课程一开始可能是有益的,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也有一些有益的因素,但必须意识到不能以此取代将品格发展与学校生活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方法。
4.创建一个有关怀的学校共同体。进行品格教育就是努力使学校成为一个文明、关爱、公平的社会系统,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亲密的关系。在一个有关怀的学校内,班级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环境会充满着关心和尊重。
5.为学生提供进行道德行为的机会。与智力学习一样,学生是道德学习的建构者,为了形成好的品格,学生需要许多机会在日常交往中来应用同情、尽责和公平等价值,使学生有机会进行道德实践。
6.包含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尊重所有儿童的学术课程,以促进他们品格的良好发展。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应包含积极主动式的教与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吸引学生兴趣、提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
7.努力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的增加是一个发展过程,学校在品格教育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外部奖励,要让学生主动想成为一个待人友善的人,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给予适当的认同,或提供特定的奖励来赞赏,使学生专注于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
8.全员教育参与,共同指导学生的教育。全体教师员工都是学校的成员,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都必须支持、认同、遵守教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要利用一切与学生共处的机会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
9.争取领导的长期支持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管理部分必须要负责品格教育的计划、实施,并提供长期支持。此外,学生也要通过班会、学生会、同伴冲突调解和跨年龄指导等方式参与品格教育。
10.父母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原则。学校需要与家庭建立亲密联系以促进品格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要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来共同促进学生品格的发展。
11.综合评价原则。有效品格教育必须进行质化和量化方法的评价,这种评价既要评价学校这一社群的“品格”和教职员工作为品格教育者的成长与进步,也要评价学生所显示出的良好品格。
三、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
Berkowitz和Bier关注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儿童青少年(K-12)的品格教育,认为品格教育既要包含促进儿童品格发展的项目,也要包含把儿童品格作为一个结果变量进行测量的项目。根据这一定义,并依据上面论述的品格教育的原则和标准,他们共选出54个品格教育项目,进一步选择出符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标准的品格教育项目,共选出39个项目。最后,选择那些精细设计的,有实证研究证明其有效性,并能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品格发展的品格教育项目,共选出33个项目。
这33个品格教育项目的效果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例如,研究表明,PATHS课程有效提高了小学中的普通儿童、特殊需要儿童(包括聋哑学生、行为障碍学生、学习障碍学生和超常学生)自我控制、情感意识和理解、社会问题解决三个方面能力;提升健康儿童项目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社会胜任能力的提高。另外,实证研究还表明,这些项目有一个持续的效应,例如,研究发现,儿童发展项目和积极行动项目子小学实施后直到初中、高中阶段依然有显著的效果。
四、有效品格教育项目中使用的策略
总的来说,有效的品格教育能产生多种不同结果,主要包括:头脑(head)、心(heart)和手(hand)三个方面,“头脑”主要体现在知识和思维方面,“心”主要体现在情感和动机方面,“手”主要体现在行为和技能方面。
研究者发现,这些品格教育项目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他们使用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包括:
1.专业化发展。持续的专业训练可以保证品格教育的有效实施,最终是品格教育项目更加专业化;
2.同伴交往。所有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包含同伴交往策略,在班级内或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或合作学习训练中都需要有积极的同伴交往;
3.直接教学。这种策略是较普遍的,Lickona长期以来一直倡导品格教育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
4.技能训练。许多策略用于成绩社会-情感技能和能力,这些策略可以分为个体内技能训练和个体间技能训练,如:自我管理、冲突解决;
5.明确主题。大部分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的关注于教育儿童青少年道德感、有的关注于价值观等等;
6.家庭和社会参与。通常品格教育项目中都包含由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社会成员和机构。其中,有的项目把父母作为培养对象,有的项目让父母和社会成员参与品格教育的设计和实施;
7.提供榜样。许多品格教育项目中提供了同龄人或成人中的优秀代表作为榜样,以培养学生品格的发展;
8.融入学科教育中。把品格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并且研究还发现品格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科学习和成绩;
9.多策略的应用。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中很少有使用单策略的,一般都会包含多个教育策略。
五、教育启示
我国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幼儿和成人,而对中小学生还未做系统的研究,并且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是心理问题,而忽视积极品格的发展与培养。而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不仅能改善中小学生的行为问题,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品格的发展。但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建立的,国内还没有系统有效的品格教育方案,这是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一线教育者面临的紧要任务。
参考文献:
[1]Berkowitz,M. W. The science of character education[J].Bringing in a new era in character education,2002,43-63.
[2]Battistich,V.,Schaps,E.,Watson,M.,Solomon,D.,& Lewis,C. Effects of the Child Development Project on students' drug use and other problem behaviors[J].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2000,21(1),75-99.
[3]Battistich,V. Character education,prevention,and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Washington,DC: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2005.
[4]Berkowitz,M. W.,& Bier,M. C. What works in character education:A research-driven guide for educators. St. Louis,MO: Character Education.Partnership,2005.
一个人的高尚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教育中熏陶涵养而成的,也正是深刻体会了后天教育的至关重要,儒家才强调人的一生须得不断修身励行、优游涵泳。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社会转型时期小学生的品格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品格教育正面临这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小学生的品格教育,抓早抓小,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推动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文明礼貌、族人为了、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的风气。
1.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面临的挑战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正在加强,这也深刻反映在农村小学生品格形成的过程中。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小学生的品格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基础教育中的德育问题,从这里可以一叶知秋、管中窥豹,深刻反映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方方面面。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深刻影响着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
1.1 社会转型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对小学生品格教育方式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在经济社会转型中,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壁垒还将在一定时期长期存在,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产业培育和产业转型还在缓慢发展,劳务输出这一基本经济构成暂时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工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不会消失,农村小学生大多都是或将是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不会有较大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是留守时间长短。留守儿童对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父母在其成长中长期缺位,心理健康、性格发育收到限制,与此伴随的隔代教养问题将制约农村小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不利于摆脱旧的行为模式,形成适应现代生活的行为习惯,当前我县农村的隔代监护人知识水平不高、教育观念落后,农村小学生在品格教育上"野蛮生长"现象还比较突出,更有甚者,一些落后的、封建迷信性质的教育观念还在少年儿童的监护中有一席之地。
1.2 作为父母一代的监护人不能融入学校品格教育。农村小学生的监护人多事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他们长期奔走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对小学生教育似懂非懂,存在简单化理解小学生教育现象。或者仅仅关注学习成绩,忽视品格教育,或者过高要求学校教育教学,简单套用城市教学模式,或者以偏概全、吹毛求疵,对学校教育存在成见、不理解、不配合,造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不利于巩固学校品格教育成果。
1.3 当前学校教育在品格教育上发挥作用还不够。除了家庭教育不配合、社会教育不理解外。学校教育本身对品格教育发挥的作用还很不够。在最根本的升学压力没有得到缓解之前,一切不能衡量到考试成绩之中的教育内容都还存在一定的空间被挤压现象,这制约了品格教育的进一步提质上档。从品格教学上,小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发挥,传统的道德教育更重视社会价值去向,脱离了小学生的生活,使得小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学不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成长阶段的真话、真知,小学生在道德教育中说大话、假话、套话、正确的废话,很容易造成道德教育不入脑入心,甚至导致小学生言行不一致。此外,传统道德教育在目的、内容、方法上存在与全球化、多元化现实不适应的情况,导致道德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
2.品格教育的内涵
"品格"在古希腊文中意为"刮出、擦出",引申义为烙印、不可改变的,其英文为character,作为名词有17种含义和用法,其基本含义是事物的特性、性质、角色等、牛津英语词典对其的定义是"品德和心理品质的总和"。可以看到的是,品格更多的是一种特质。美国品格教育11条原则的第2条指出:"品格必须是一个包含思维、情感和行为在内的综合性概念"。它将品格进一步定义为一个包涵多挣成分在内的复杂的人格系统,是道德认知、情感、动机、行为等多种道德心理成分在个体身上的稳定表现。
而小学生的品格教育指的就是通过教育者与小学生相互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引导和促进小学生获得、形成核心价值,进而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德性品质的过程。它值得既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小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又是小学生自主建构品格的过程,强调了小学生的品格获得是外因与内因的统一的结果;同时,这个概念强调了品格教育的内容应该是核心价值的传授,品格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小学生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德性品质。
3.加强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建议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问题,相对于传统道德教育而言,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与城市小学生品格教育并无多大区别,因为其中关键不在城乡区别,而在于教育观念、教育设计,但是在涉及农村独特的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农民工监护人等问题上,需要切实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加强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上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寻找并确定核心价值,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进行话语转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全过程是我们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的本职工作,但是在教学方式上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结合小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行为特征,要改变传统只重灌输不重体验、不重对话的教育方式,充分调动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帮助其积极反思,引导其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态度、价值、情感等心理品格。
3.2 要形成学生、教师、家长的伙伴合作关系。三者互不信任、对立是阻碍小学生健康发展的人际原因,三者的伙伴合作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这就需要师生、亲子之间跨越文化心理障碍、知识见识阻碍。
一、传统品格教育兴盛时期
1.传统品格教育兴盛的背景众所周知,大批受到宗教迫害的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移民被迫离开他们的土著国踏上了美洲这块“新大陆”,在1776年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伴随美国人进入美洲的同时是欧洲宗教教育传统的传入。从建国初至19世纪末宗教教育传统始终是道德教育的主导形式。而宗教式的道德教育渗透了神学的性质,愚昧主义、禁欲主义、不理解的服从、灌输、记诵、惩罚构成了其主要特征,后来随着19世纪移民潮的出现,培养美国精神,传递美国“伟大传统”(GreatTradition)和共和国公民价值观,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学校道德教育成为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依托。历届总统都非常强调学校在民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其道德教育方式具有强烈地传统性和强制性的特点。2.传统品格教育的思想渊源及特征传统的品格教育思想源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美德论,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具备四种基本的美德:智慧、勇敢、正义和节制。德性是可教的。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告诉人们只要把道德的内容规定下来,教师就原封不动的按照规定的道德内容来简单的向学生传授道德规则,作为学生就无可选择、不加任何思考、鉴别只是去记住这些道德规则、道德内容。然后按照规定的道德规则去做就行了。因此其“道德教育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专制性的,儿童的行为必须严格遵守自己所学习的社会道德习俗。在教育过程中不允许违背这些行为准则或者对它们有所批评”。传统品格教育思想深受古希腊传统道德教育思想,而古希腊人从荷马史诗中以及摩西十戒中吸取了宗教的思想,在中世纪时期道德教育神学色彩、宗教色彩尤为显著,道德教育蔑视人类理性、强制人们的思想,强调禁欲、对肉体的惩罚、“棍棒纪律”,指令人们必须无条件的服从规范。3.传统品格教育衰落的缘由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一个因素是当时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进化论告诉人们所有的事物当然包括道德价值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此告诉人们传统品格教育向学生传授固定死板的道德规则是不合理的。进步主义教育者也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其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根本不存在绝对的道德准则,并且极力反对道德灌输,认为道德教育应该培养学生道德批判性探究能力。同时他认为传统品格教育脱离生活。传统的品格教育还受到一些心理学家的质疑。虽然其结论对传统品格教育产生的影响比较小,但对后来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流行的传统品格教育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念相适应的。封闭的社会政治结构和单一的价值体系决定了封闭、单一的道德教育模式。然而,到19世纪末,传统的品格教育之所以受到了种种质疑主要是因为19世纪末,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急剧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活习惯方式、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传统的封闭、单一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其传统的品格教育如果不进行有鉴别的选择和改良则就失去了在多元社会存在的理由。这是深层次的原因。但是,一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统的品格教育仍在美国学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道德教育荒凉时期及其缘由分析
20世纪40年代,品格教育渐渐被人们忽略了,拍尔(Powr)等人专门分析了1930年到1940年《教育索引》中“品格”条目下的论文篇目,发现其数量下降了85%。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美国品格教育在40年代不断走向低谷的趋势。到了50年代品格教育课程几乎从美国学校中完全消失了。(M.clel-lan,1992;Yulish,1980)。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期以及后来的美苏冷战时期。此次战争的爆发动摇全世界人的道德信念,也彻底改变了美国道德教育的方向。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深重的全球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转变了学校教育的职能和方向,国家的需要、权力而不是个人的品德教养越来越成为衡量教育是否优秀的标准。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对美国产生了强烈刺激。加上美国国内问题又层出不穷。在军备竞赛的冷战时期军备竞赛背后更多的是科学技术的较量,这使得教育的天平出现了严重倾斜。虽然学校仍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但在科学和技术课程的冲击下,道德教育已形同虚设。正如一位美国教师所说的:“在人造卫星和计算机中间,品德被遗失了。”
三、道德相对主义、多元主义道德教育时期
1.价值澄清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产生背景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兴起,文化多元论的思潮随之广为传播。文化多元论突出了美国民族与文化的多样性、多样化,强调和肯定少数民族文化对美国的价值,以及出现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更是体现了这时期多元文化的特点。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冲击给传统品格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动荡,民权运动、反对越战、水门事件等重大社会事件,对美国人产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长期以来向孩子们灌输某种占支配地位的道德价值观,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和批评。价值澄清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价值相对主义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价值澄清”(valuesclarification)、“认知发展”(cognitivedevelopmental)理论。2.对价值澄清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的认识和分析价值澄清理论认为当代社会充满互相冲突的价值观念,而这些价值观念又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当代多元的社会背景之下,几乎找不到一套公认的道德个人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因此,该模式力图找到一种不受各种各样各样具体道德内容、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制约的普遍适用的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讲,价值澄清学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践模式,对价值教育实践或实用的重视意义尤显重大。其缺点在于注重道德教育的形式而忽视了甚至否定了德育的具体内容;该模式倡导相对主义价值观,以其作为整个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基础,无视人类共同价值的存在,强调每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而且这些价值都是合理,值得尊重的,实际上已经陷入极端个人相对主义的巢臼。这也是价值澄清理论为什么后来遭到人们强烈争议的原因所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价值澄清理论开始受到强烈地批评。随之在此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可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有它积极的意义,但遗憾的是它同价值澄清理论一样坚持道德相对性,易变性,反对道德的绝对性和永恒性,从而陷入了道德相对主义。突出了主体在道德发展中的自觉意识和自由意志,回避忽略德育内容的教育,忽视了道德行为的指导,很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导致一些学生在面临重大道德问题时束手无策。
关键词:美国新品格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58-02
目前,美国社会主流的道德教育模式是新品格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很多优势,对培养美国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做出了巨大贡献。探讨美国新品格教育的价值观及其培养方式,对突破我国目前价值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困境”、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需要的价值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的价值观
价值教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作为古代德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品格教育思想,认为人的品格不是先天形成的,主要依靠后天教育和训练来养成。这一强调后天“实践智慧”的思想为西方品格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20年代后,工业社会逐步取代城邦社会,美国传统品格教育失去赖以生存发展的社区环境,渐渐走向衰弱,适应时展的进步主义道德教育兴起。但该教育所倡导的道德相对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给美国带来许多不良影响,美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失去对“何谓有价值”问题的道德共识,陷入道德虚无主义,并产生了众多的社会问题。这种恶劣情形引起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促使品格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回归,并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美国现代道德教育的主流思潮,即为新品格教育。
新品格教育一方面批判道德相对主义对道德标准的模糊界定模式,为公民提供主流的价值评判理念,另一方面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强调对价值观进行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这一价值判断标准的突出特点是不再局限于过去的传统美德,而要求根据时代的特殊要求和现实的情境需要采取符合理性的价值观。这表明新品格教育的价值观其关键不在于美德的内容,而在于因地因时制宜采取相应的行为。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1.采取显性与隐性互动的价值观培养模式,而且隐性模式的约束力更强
一方面,针对美国青少年没有标准价值观的缺陷,美国一些州实行具有代表性的品格教育课程计划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加深对关心、责任等价值理念的理解和体验。
另一方面,美国也有许多学校不开设正式课程,而采取非正式课程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种隐性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其他非道德课程中进行价值传播,其核心观念是让学生在具体学科学习过程中进行道德实践,培育价值观学习社群。二是在学校和社会上营造能促进价值观发展的环境。在学校内部,通过可视性或非可视性事物来反复提醒和强调核心价值,为形成潜在的价值观影响力提供环境支持。在社会上,通过舆论宣传和公益机构的构建,与学校形成一致性的教育环境,强化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教育功能。三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来体验和养成核心价值观。这些隐性教育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墨菲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对这种方式给予较高肯定[1] 。
2.实行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作模式,让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掌握核心价值和美德
家长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起到直接作用,因此,美国的家、校联系十分紧密。在家校协作中,学校扮演着推动者角色,采用许多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在具体操作上,许多学校设立学生顾问职务,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解决心理、情感以及学业等问题的专业意见,或开设提高家长教育技能的课程,为家长和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10个小学联合开展家长培训计划,每周针对一个具体问题教授家长教育学生的技能,这种“家长工作坊”的方式让参与者能更好地承担培养下一代的责 任[1]。此外,学校还采取建立家长咨询委员会、邀请家长成为家校合作的志愿者等各种方式促进家校协作一体化。
社区亦成为学校实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美国学校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与社区合作。一种是推行社区组织模式的教育,其特点是构成成员众多,包括商业界、地方政府和宗教组织等,影响力较大。在这种组织模式中,社区家长服务机构的作用非常突出。该机构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家长教育课程,在课余不断提升学校的价值观教育质量。另一种是社区服务计划,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让学生直接成为服务计划的主体,学生通常能愉快轻松地掌握核心价值观,因此该方式在美国备受欢迎,该计划参与学生的数量和学生参加服务活动的百分比已成为目前衡量学生价值观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
3.实行“交互式主体”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价值选择的自,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任何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传统品格教育偏重家校的作用,学生在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自主性受到压制。新品格教育打破这种局面,把学生看作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增强能动性的个体,尊重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既引导他们掌握核心价值观,也丰富他们的生活实践,让他们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真正理解和应用核心价值观。
在实践模式上,美国并不局限于学校系统,而是在家、校和社会一体化中进行。这种“整体”模式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学校为学生提供品格发展的主场所。课堂上,师生处于平等地位,自由讨论各自的见解;课外,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协会、学会或俱乐部,在活动中学会公平竞争、尊重他人等价值观。另一方面,家庭和社会为青少年价值观培养提供更丰富的内容。青少年可以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包括维护社会安全、保护生态平衡以及在图书馆、医院等地方做义工等。通过这种三位一体的协作,学生个体锻炼了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切实体验到自身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三、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起来体系宏大,但其内容很具体,隐含在我们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中。要更好地让这些目标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就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实现。美国新品格教育的成功范式无疑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
1.加强隐性约束力,使人们能够自觉自愿地贯彻核心价值观
目前,我国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一般是在学校或单位直接宣传教育,或采取德育课程进行教育。这些模式过于直接,不易让人接受。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的隐性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针对现代陌生人社会生活碎片化的德育环境,我国可仿效美国构建学校道德社群,以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先在具体课程中渗透这些价值观,使这些核心理念成为一种群体意识。一旦确立了这种社群意识,它便存在于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强大效力,为构建社群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在学校和社会中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特别是不应忽视社会环境的作用。我国学校在可视性环境的建设方面已初见成效,但非可视性环境的建设还十分薄弱。因此,应制定规则,开展活动,大力营造非可视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和信任中接受核心价值观。
最后,社会德育环境是需要重点建设的部分。目前我国社会媒介盈利性特征太突出,德育宣传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加强对这些行业的控制和管理,为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确立正确导向。此外,要加强建设公益性的图书馆、文化馆等,让学生在节假日等闲暇时间能够得到更多有益环境的熏陶。
2.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协作
目前,我国在建构价值体系时主要依赖学校进行,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却较少关注,导致出现“5+2=0”的不良效果。因此,要使核心价值观深植人心,必须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
一方面,应改变家庭在德育上的“亚群体”地位,使其与学校积极配合,成为架构道德社群的重要力量。其参与方式可以参照美国的做法,提高家长对学校相关活动的参与度。应注意,家长力量的整合其关键不在家长自身,而在于学校的积极准备和沟通。要真正使家长角色融入校园,仅靠平时的简单联系远远不够,可以仿照美国在校园设立家长工作坊,与家长充分沟通,并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提高家长对学生的监督能力。
另一方面,引入“社区”的全新理念,扩大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体系建设队伍,其具体实施途径可联系我国国情采取中式的社区组织模式或服务计划。具体而言,我国可采取“社区入学校”、“学校入社区”以及社区成为家庭和学校的纽带三种方式。“社区入学校”是让社会的不同群体加入校园德育行列,根据学校需要为青少年提供相应服务;“学校入社区”是指学校与社会的各种部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的实践场所,共同培养和训练学生;社区成为家庭和学校的纽带是指社区以各种方式主动为家庭和学校提供义务服务,成为加强家校联系的桥梁。
3.改变学生在价值观培育上的客体地位,使之拥有更多自
我国德育从2001年已有改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和“双主体”德育观,为学生在德育课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基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的德育方法有较大改进,抛弃过去教师单方灌输的呆板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我国的德育方法较局限于课堂教学,这显然不够。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潜力,让其主动掌握价值观体系,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比如在选修课上不应盲目追求考试科目的训练,应让学生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课程,在丰富的科技文化海洋中提高自身价值观素养等。
在保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应开拓更多的领域为学生主体角色的培养提供舞台。比如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进行各种活动的条件,如体育馆、图书馆及各种协会等。但家庭和社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支持,一些偶尔进行的志愿者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成为衡量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标准。我们应参照美国的做法,让学生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并提升这些活动在衡量学生品德方面的比重。只有真正在生活实践中贯彻价值观,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接受并积极履行它们,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