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范文第1篇

一、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定义

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试验等思维形式,将客观现实反映出的理性认识过程,同时又称之为理论思维。逻辑思维是通过认识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思维的作用及规律的分析产生和发展的,因此,人们只有先把握物体本质,才能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能够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物理知识。

二、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途径

1.从物理概念及规律教学中培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从不知到知,由现象到本质,逐渐形成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这是抽象思维的功劳。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学生有物理概念,更是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物理概念。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概念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学生掌握和运用物理概念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物理概念。

2.从物理习题及解答过程中培养

初中物理习题及解答过程既是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及规律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及规律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解答物理习题的过程中,通常是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判断、计算,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从物理习题及解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从物理实验及探究活动中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大量的实验探究活动,学生需要掌握的物理实验探究逻辑关系有三种:科学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以及科学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这几种逻辑关系,让学生将这几种逻辑关系运用在物理实验探究活动中,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范文第2篇

一、把握新课引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让学生学好一门知识的重要动机,一堂好物理课应当要做到能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初中物理课中有很多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身对学生来说是应该有学习乐趣的,因此教师在教授新课时要重点把握好新课引入关节,这个环节要结合新课内容的特色,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并把学生带领到一个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产生探索热情和学习激情。例如采用实验引入法,如在《摩擦力》一课中,教师以一个塑料袋提起玻璃瓶的实验作为课堂引入,塑料袋套在上下开口的玻璃瓶内,教师往塑料袋中灌入红色液体,学生可以观察到塑料袋和玻璃瓶内壁紧密接触,这时教师提起塑料袋,学生会担心玻璃瓶滑下来摔破,但是实验证明,玻璃瓶套在装满水的塑料袋外并不会往下滑。这个实验结果和学生的担心情况不一致,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会进入“玻璃瓶是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呢?”、“这种力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呢?”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并兴致勃勃地开始讨论和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以通过物理故事来引入,例如阿基米德与浮力的故事,又如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特点,教师用生动的语言甚至教辅视频来演绎这些物理故事,并且在故事中挖掘一些物理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有兴致学习,并且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培养物理情感。此外,新课改倡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联系生活,在新课引入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联系物理知识,让学生重新思考生活经验中的物理规律。新课引入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思考作为目标导向,并结合各种教学规律来安排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二、帮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结构,联结知识点,融会贯通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派别中,认知派主张让学生了解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更有效掌握这门学科,他们认为学习新知识一定要与旧知识产生一定的联系,才能内化新知识;建构派在此基础上,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对知识融会贯通。物理课要提高教学效率,要应用这些教学心理规律,让学生把握物理学科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是指初中物理课总体而言,有声、光、力、运动、热、电磁、能等多个学习内容,各个内容又包括并列的多个知识点,如光学中有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折射现象中联系透镜的知识,又包括凸透镜的折射规律和凹透镜的折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构建物理的横向结构,可以让学生有全局观,学习新知识时能迅速找到认知支点,并能采取相似认知结构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更有效的学习。物理的纵向结构是指,一个物理知识在课程上的编排是一般依照从现象到规律再到本质的顺序,不同知识点对学生的掌握要求不同,初中物理总体更侧重于让学生认识物理现象以及掌握一些相对简单的物理规律,如学习浮力,学生先从认识浮力现象再到探究浮力规律,但是不对学生掌握浮力本质有硬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清晰地告诉学生学习的顺序和要求,让学生在学习具体的知识前心中有数,形成一个知识的纵向学习结构。

三、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把握重点难点的教法和学生学法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击破教学内容中的难度。例如在《光的折射》一课中,“凸透镜成像”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先从放大镜、望远镜等凸透镜成像的具体实例切入知识点,这些实例与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而言有直接体验。通过教师实验操作或者学生合作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另外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给学生提供学法上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物理;学生主体;人格品质;集体意识;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能力、个性品质等诸方面内在因素进行深化培养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一种冲击与挑战,是对学生各种内在潜能的一种培养与激发。初中物理教学,是在学生主体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学生主体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的一种培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深化素质教育,就要明确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就要以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为教学核心,以学生主体集体荣誉感、责任心、态度、品性等各方面内在因素的发展为培养重点。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主体发展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应当完全冲破传统以学科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观念,应当将学生主体的发展视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应当摒弃各种传统观念的束缚与限制,应当转变传统以知识为核心的守旧观念。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向导,在物理教学中尽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教师要适度转变教学的价值导向观念,要在知识传授与学生素质的深化培养之间明确定位,要以教育的大体观念为根本,以学生主体能力、道德品质、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为核心。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念,顺应学生发展的综合特点,在学生主体知识、技能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人格品质、主体意识、心理素质等,让学生牢固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

二、凸显教师榜样力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

教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承担者,是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建设者,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师的师德、行为等就如同阳光一样受到学生的追捧与跟随,就如同路标一样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情态等都清楚明确地印记在学生的眼里与心里,在有意无意之间内化学生主体的发展、唤醒学生主体的内在灵魂。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言教中渗透身教,要以自身行为的感染效应引导学生发展,以自身在思想品质及道德行为上的示范作用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在物理知识传递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要尊重与关爱学生的内在情绪,要以言传身教的统一路径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三、注重小组合作探究,强化学生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意识,是作为一个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群体意识。集体意识可以细化分为集体荣誉感与集体责任心。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在集体意识的支配下强化自身的荣誉感与责任感,让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明确自身在集体中的地位,让学生在班集体与组织面前舍小我、护集体,转化学生以“我”为中心,以集体为中心。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小组之间的知识竞争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小组之间的配合解决强化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类别差异进行分组,让小组之间自行推举和任命小组组长,要求组长对小组与组员负责,并鼓励小组组长与组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设计相关的物理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质疑解答,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得到教育和训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探究与解答中形成集体责任意识与荣誉意识,让学生以小组为荣、以小组的整体发展为己任。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对优秀小组进行表扬,使小组成员之间在强烈的自豪感与荣誉感的激发下更加努力学习;教师更要对落后小组进行鼓励,以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小组责任意识,让其在鼓舞与指导下奋起直追。

四、开展物理实验活动,深化学生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社会科技发展下创新发展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在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物理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激活学生主体的心理认知,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深化学生主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通过实验体验递进学生内心情感,可以通过实验训练强化学生的科学态度。教师可以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创设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情境,以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内在兴趣,以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创新精神。教师还要注重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以科学、全面的评价达成心理教育功能,以综合评价检验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在物理知识获取上的自信心与成功感,鼓励学生正面应对物理实验的挫败,鼓励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与缺失,以此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当今社会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已经成为学生健康发展所必需依赖的教育形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深化素质教育,就要充分重视教育的主体,就要以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加强主体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以此塑造高素质、高能力的优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国雄.怎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J].神州,2013.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情感教育 探讨

1 概述

物理学是初中基础科目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物理学教学也逐渐从传统的说教教学中升华。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科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仅是帮助学生学好物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观念充斥在教师的头脑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及情感的教育。实际上,教师不仅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根据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经验,要想提升物理教学水平,必须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即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下面就针对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进行深入的探讨。

2 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2.1 加强情感教育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既需要教师的教,也需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没有学生的努力,必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根据调查统计,学生对于教师的喜好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越喜欢某个老师,就会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努力来学习这位老师教授的课程,反之亦然,学生不喜欢某位老师,不仅难以对该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甚至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有关的心理学家研究了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学习成绩间的关系,证实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更大。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情感教学重视起来,走到学生中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成为朋友,用真情去感化学生,用爱心和沟通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的桥梁,这样,学生也更加愿意与教师交流,视教师为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中的伙伴,也会不知不觉地爱上物理课程的学习。

2.2 加强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专业人士之所以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良好的成就,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们对于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是这种兴趣促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工作,取得良好的成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情感的因素,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开展教学,就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而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一些暂时的后进生,他们本身就缺乏学习兴趣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很容易对物理学科丧失了兴趣,如果这类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鼓励,就更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积极地开展物理学习。

2.3 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态度 将情感教育融入物理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奥秘,体会到探索的成功和喜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勇于创新、敢于质疑、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心。

3 情感教育与物理教学融合的策略

3.1 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是一种人类特有的体验,是一种心理过程,反映着人自身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一种思维和情感方面的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情感投资,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释学生所疑、乐学生所乐,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此外,还要建立一种友好、平等、民主的和谐环境,热心地关心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地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在课堂教学的安排上要张弛有度,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教学,积极地将多媒体等新型教学形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来,营造出一种灵活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对物理学习中存在的一种压抑感和紧张情绪。

3.2 陶冶学生的性情 物理学体现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史,为了陶冶学生的性情,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展现出物理学家为了捍卫真理的艰辛,用其中的困惑、欢乐、哲理和惊奇来感化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真理的要求。如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发现的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展浮力定律、奥斯特在无意中发现电磁效应等等。在这部浩瀚的物理史中,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科学家探索世界的科学品质、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精神,并学习这些科学家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以便形成一种科学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3.3 以适当的内容为载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物理教学涉及的板块较多,内容也较为复杂,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教育融入到不同的教学板块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不同的意识,举例来说:

3.3.1 在牛顿运动定律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一些运动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所谓“惯性”就是保持原来状态的意思,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不仅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世间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人也同样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有一种惰性,想要取得进步,必须要突破重重困难,超越自己。

教师可以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思想观念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明白,要想取得进步,必须要努力,只有认真地学习、积极地对待生活,才能离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

3.3.2 在原子能级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处于基态的原子,如果在吸收能量之后没有电离,被激发至某种高能级态,这种级态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在短时间内会向低能级态跃迁,发出光子,原子从高能级态向低能级态跃迁的方式不只一种,每种方式都会释放出对应频率的光子。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这种挫折和困难也常会导致学生的情绪处于激动或者不稳定的状态,在教授原子级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其中融入一种情感教育,每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就可以借鉴原子能级的跃迁原理,使用科学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开朗、愉快、客观、积极的情绪,让自己的身心时时刻刻都能够处于一个乐观向上,充满希望的状态。

4 结语

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发挥好榜样的力量,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斓.让学生在初中物理教育中获得情感教育[J].教师,2009,

05(20).

[2]朱恩芳,邵明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教师,2010(12).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远程教育,物理教学,教与学

 

随着教育的发展,远程教育也逐渐应用到了中小学教学中。物理是初中的一门新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学生在刚接触时会比较感兴趣,同时遇到困难时,比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学生要想象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运动情况才能较好地理解物质为什么会发生物态变化,而这时分子和分子间的作用力以及分子的运动,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这时学生可能出现畏难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将这些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教与学,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而远程教育资源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1 远程教育资源在初中物理“教”中的应用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教好一门学科,不仅要在该学科方面有较广博的知识和较深入的研究,同时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下面浅谈一下远程教育资源在初中物理“教”中的应用。

1.1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师备课中的应用

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保持下去,教师首先要做好备课准备。在备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准备适当的图像、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以备授课时用。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会接触到很多微观、宏观或抽象的事物,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将微观的现象扩大化,宏观的现象缩小化,抽象是现象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这个优点。

比如,在准备电子在核外绕核高速运动的备课资料时,可以搜索电子绕核运动的视频,将微观的现象扩大化;在准备光沿直线传播中日食和月食的发生的原理和具体现象时,可以搜索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相关的宏观图片和视频资料,将宏观的现象缩小化;在准备磁场的备课资料时,可以搜索和磁场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将抽象的现象形象化……然后在讲课时将这些资料呈现给学生。

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备课,不仅有助于讲课时帮助学生理解,而且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还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效果。

1.2 远程教育在教师授课中的应用

有了充分的备课之后,接下来就是教师如何在授课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把相应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远程教育资源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1.2.1 提高课堂效率

恰当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教与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兴趣,更易形成互动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更易接受知识快,课堂效率高。

同时,在授课时将那些在备课时相关资料呈现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2 帮助教师板书

教师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授课时,可以更有条理地讲板书内容呈现出来,使内容具有条理性,便于学生理解。

1.2.3 促进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物理离不开实验。在教材中,有部分实验由于条件限制,可见度不高不方便观察或无法用实验直接演示或演示作用效果不明显,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增强实验的效果。

比如,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工具的读数中,由于可见度小,不便于所有学生观察、读数,这时可以借助投影仪将实验直接投影到屏幕上,影像清晰度高,可见度大;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因为汞是重金属,有剧毒,而且极易挥发,不便于直接演示教与学,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向学生呈现这个实验;在滑轮组中,测拉力与重力、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与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时,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做实验时存在摩擦阻力,而且动滑轮的重也不能忽略,相应的距离在测量时误差也比较大,这时可以借助远程教育资源演示在理想情况下的情形,从而得出结论……

2 远程教育资源在初中物理“学”中的应用

2.1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了远程教育资源,学生上课时不再是单纯地依靠文字和书上的图片对知识进行理解,而是借助相关的远程教育资源所呈现的资料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会接触到生活中更多的和物理知识相关的现象,从而深刻地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的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资源还可以使学生难以理解的微观、宏观、抽象的现象变得易于理解,从而减弱学生在学习中的畏难情绪,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拓展学生的物理知识

在远程教育资源中,教师可以找到各位物理学家的相关资料、相关的物理故事等,将这些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老师找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的物理学家、物理故事和相关的生活现象,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

同时,在远程教育资源中,教师可以找到每个物理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这弥补了书中例题和训练较少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性下,学生也可以自己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3 远程教育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仅仅将远程教育资源的内容丢给学生,让学生完全“自学”而不加以讲解。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教与学,而不是替代教师的 “教”。而且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教师还应该注意避免用远程教育资源基本甚至完全代替了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直观性、尤其是真实性是远程教育资源无法达到的,而且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它不可替代。而且,长期这样对学生的思维优化及动手操作能力极为不利。因此,在有条件在情况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操作,亲自观察。

3.2 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远程教育资源所呈现出来的表面信息,要注意相应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所携带的信息,把远程教育资源真正用到学习中去。

总之,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中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来进行物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能力,避免进入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误区。

参考文献

[1]李兆军,李文.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指导手册[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夏巍峰.中国实践中国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校外学习中心经验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初中物理学科主题教学案例研究[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彭前程.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