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卫生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School of health and health education on pupils' health and the health.
Chi Tian yi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income, health problems become the most concern of the people, especially elementary student's health and the health, has received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Governments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 in China and also gave attention to them but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cannot be ignored.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of health and health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to find and improve the method and thinking of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ealth; health
1.论文研究的目的
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从小培养,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人的未来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注重这方面对孩子的培养,"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定终身。"小学生由于年龄低,对卫生和健康的概念非常的模糊,更谈不上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师和家长就要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培养和教育,防止不好的卫生习惯渗入孩子的思想,那时在改变就会非常的困难。从小学生就抓起他们的健康教育,让良好的习惯伴随他们的一生。[1]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和研究小学生卫生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的策略,为以后这方面的卫生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论文是以我国的小学生卫生与健康教育中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本文的论题,选取了学校一至六年级的部分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卫生健康方面的专家和医生作为访谈对象,重点是结合本文的论题进行更广泛的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文是从各种报刊资料以及对图书馆查阅,法规及历届的相关论文,同时还查阅大量有关学校卫生健康方面教育的案例,小学生的卫生与健康培养等文献书籍。
2.2.2.访谈法
本人到小学生的家里对家长和小孩的一些卫生习惯实地进行了走访;对此类学校的小学生卫生健康的负责人进行访谈,与上小学生卫生课的教师进行交流,在社会上做一个小学生的卫生情况的调查,以便更好的了解小学生卫生健康教育的情况。
2.2.3系统分析法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笔者从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利用卫生与健康重要性、小学生各册三生课本、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提出各种有效可行的对策,选择最佳措施和策略。
3.小学生卫生与健康的调查结果
3.1成长阶段卫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有五分之一是学生,这当中小学生就有一半。他们是我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保证,是我国人才储备的希望[1]。只有加强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卫生、健康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培养出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够让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身心全面发展,更好的去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2加强宣传和教育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阶段,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非常的强,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如果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帮助下,他们能够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出健康的体魄,有着丰富的卫生健康知识。[2]因此,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去积极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学校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教学力度,保证每个学生都受到教育。家庭、社会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也是如此,深入的开展和普及保健知识,全社会也要去开展这项活动,为我们下一代的身体素质,健康的成长奠定基础。
4.小学生存在的卫生与健康分析
4.1学生常见病问题
当前我国的许多地方的小学生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常见病症,主要表现在视力下降,体能跟不上,农村孩子营养不良等。结合体育老师调查的数据得知,许多小学生肺活量、爆发力以及体能都在逐年的下降,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原因有很多,但是课业负担重、体育课程的减少、体育锻炼跟不上是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孩子的饮食无规律,摄入了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和垃圾食品,家长在这方面对孩子没有有效的截至,也是孩子营养不好的原因。
4.2小学生的心理卫生与健康问题
小学生的心理卫生和健康也是关键和重点,因为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对他们的性格的形成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造成影响[2]。我国当前社会节奏快,人们的观念跟不上社会的进步和变化,心理问题就凸现出来。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也在增加,每年都在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受社会的影响和课业负担的影响,他们的情绪低落、不善与人沟通,容易和他人发生矛盾。学习不积极,困惑等多种表现。这其中包括了社会、教育部门、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跟不上,二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父母没有能够好好的引导,三是孩子自身的性格因素等等。
4.3学生个人卫生习惯问题
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个人的卫生习惯是一个人修养和文化水平高低的体现。[3]我国的教育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尤其是在小学层面上的教育更是如此,在实际的生活中孩子表现出来的,孩子在吃饭和饮食的过程中不洗手,直接用脏手去拿食物。手指甲过长,衣服不经常换洗,袖口、领口非常的脏。还有时写字和看书时的姿势不正确。还有就是孩子的公共卫生意识非常差,随地吐痰,乱让瓜果皮屑,喝不干净的饮用水等。
4.4学生运动时间不足问题
学生的运动时间不足也是问题的根源,学校和家长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总是要求他们学习,报一些课外补习班。增加了孩子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造成了运动时间的不足。有些教师甚至占用体育课的时间,知识学生的好活动时间减少,还有就是有的学校缺少场地,导致学生们对运动缺少兴趣。体育器械的落后和不足也是问题之一。只有教育部门和社会、家庭转变观念,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锻炼习惯,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小学生卫生健康淡薄,常见病发生多。小学生卫生习惯极差,缺乏健康知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造成体质下降,严重的甚至出现疾病等健康问题。
5.1.2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这其一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
5.1.3小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及锻炼时间不足。小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没有形成,很随意,很邋遢。学生每日的锻炼时间不足,原因有二,其一是课业负担过重,其二就是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情况更为明显。
5.2建议
5.2.1针对学生体能、视力、营养不良的问题,加强其危害性的宣传和教育。
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让他们提高自我的保护意识,从己做起,多运动、注意用眼卫生和饮食;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常见疾病的监控,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的改变和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政府部门也要增加财政的补贴力度,改变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坐姿和书写姿势[4];国家应该继续实施给小学生的营养餐计划,并把这项工程持续下去,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学校周边小卖部的监督力度,对一些三无食品严格监督,杜绝上市;教育部门应该督促到位,教师应该减少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的数量,增加孩子的活动时间,。家长要控制好孩子对网络游戏、电视、电脑的依赖,增加他们的体育锻炼。
5.2.2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每个小学都应该贯彻实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设立专门的学校卫生人员。建立学校里面的心理咨询室,及时和老师沟通,发现孩子出现心理的健康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4]。增加课外活动,让学生多锻炼舒缓他们的课业压力。经常组织班会让学生多发言、多交流,培养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还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不要让家长过分的要求学分,给孩子以充分的空间去发挥,培养他们独立的性格。
5.2.3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在社会、学校等公开场所进行大量的宣传。也可以进行专门的个人卫生习惯知识讲座,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教育环境,也可以利用板报和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表彰个人卫生好的个人,鼓励卫生不好的学生,让他们形成自己的荣辱观。参加社会层面的卫生、健康活动,让学生参与更为广泛的卫生宣传,培养他们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观念。
5.2.4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
学校还要建设宽敞的健身环境,购置花样繁多的建设器材,保证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积极锻炼。在户外可设置健身休闲设施如上肢牵引器、单双杠、扭腰踏步机等等,有了到处可见的体育运动器材,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致和意志就会增强。学校还可以组织多样的体育运动形式,组建学生体育运动社团,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安排一些运动类的比赛项目如跑步接力赛、拔河、球类等。学校还可以鼓励老师和学生一起创编出活泼有趣又安全可行的体育游戏、健美体操等。
6.结语
为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今后应该认真注重宣传教育,注重实践体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努力上好每一节卫生与健康课,不断提高学校卫生健康工作质量,让全体师生更深入地了解各种卫生纰漏引起疾病的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学校卫生预防工作,使全体师生讲卫生、有健康、懂健康,能够度过一个安康、祥和的岁月。
参考文献
[1] 侯虹霞.谁为中小学生的健康买单[J].山西教育,2009(12).
[2]徐春英.中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究[J].职业与健康,2009(9).
【关键词】 自然灾害;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084-02
2008年7月份以来,地震重灾区北川县擂鼓镇出现了数十例散发性的菌痢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其中大多数为15岁以下儿童。为防止夏秋季节常见传染病在校园内蔓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北川救灾防病队起草了“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提纲”,于2008年8月在擂鼓镇中心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展了“校园健康教育”活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川县擂鼓镇中心小学四~六年级和擂鼓镇初级中学一~三年级各2个班级,每个班级再按照随机原则抽取10名学生,共120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19份,其中小学四年级学生20名,五年级学生20名,六年级学生19名,初中一年级学生21名,二年级学生20名,三年级学生19名。男生55人,占46.22%;女生64人,占53.78%。汉族学生67人,占56.30%;羌族学生52人,占43.70%。学生年龄最小为9岁,最大为16岁。
1.2 方法 将学校师生集中在操场,然后利用有线广播对师生讲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包括粪口、空气、接触途径传播的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
活动开展前,进行第1次测试,考察学生卫生防病知识的现有水平和日常卫生行为;活动结束后1周,进行第2次测试,考察防病知识的提高和行为转变的情况。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学生自填问卷完成调查。调查员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北川救灾防病队5名队员承担,调查前进行了统一培训。
卫生防病知识共有6道测试题,包括:干净的山泉水或井水能否直接饮用、苍蝇传播哪些疾病、被狗咬伤如何处理、膳食营养平衡、身体锻炼时间、当面打喷嚏会传染哪些疾病等等。卫生防病意识共有4道测试题,包括每天刷牙几次(应该刷牙几次)、吃饭前是否洗手(是否应该洗手)、是否与他人共用毛巾(是否可以与他人共用毛巾)、出现发热或腹泻该怎么办等。每个知识点回答正确或态度转好得1分,答错或态度没有转变得0分。
1.3 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Excel软件输入,并用SAS 8.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方法采用M-H卡方检验,即计算每个知识点调查对象的前后总得分,比较正确率的差异。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卫生防病知识掌握情况 开展健康教育前,学生具备一定的健康防病知识,119名学生6个知识点回答正确共有554人次,正确率为77.59%,正确率最高的为“被狗咬伤该怎么办”(94.96%),最低的为“苍蝇能传播什么疾病”(48.74%)。经过健康教育后,学生卫生防病知识平均正确率为82.77%,正确率最高和最低者没有变化。经过N-H卡方检验,除“干净的山泉(井)水能否直接喝”外,各知识点正确率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将全部知识点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其正确率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健康教育后学生正确率有所提高(χ2=6.03,P=0.01)。见表1。
健康教育前,学生每天刷牙的意识最强,正确率为89.08%;饭前洗手意识最弱,正确率为0.84%;整体防病意识正确率为59.45%。健康教育后,学生各项卫生意识正确率都有显著提高,最高者为刷牙和饭前洗手,均达到了100%,平均正确率为99.16%。经过N-H卡方检验可知,各项卫生意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年级学生健康教育前后卫生防病知识测试平均得分比较 见图1。
不同年级学生在健康教育后卫生防病知识得分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初中三年级学生,提高了2.32分;提高幅度最小的也有1.45分,为初中二年级学生。
3 讨论
农村地区儿童和青少年受年龄、周边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健康观念淡薄,卫生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不良卫生行为十分普遍[1]。大量研究表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开展健康教育,对预防常见病如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龋齿、视力下降、脊柱弯曲、营养失衡等疾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4]。
大地震发生后,居民的生活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卫生条件十分简陋,帐篷区人口密度大,周边环境卫生极差,居民食用不洁食品和饮用生水的习惯难以改变,加之正值夏秋季节,很容易造成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等易感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通过此次健康教育活动来看,中小学生的卫生防病知识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主要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上,如此次显著提高的为“干净的山泉水或井水能不能喝”,而其他知识点了解程度变化不大,其原因可能与中小学生原本对卫生常识如“吃肉是否比吃蔬菜更有营养、打喷嚏传染什么病”等有较好的掌握有关。健康教育后,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如每天最少应该刷牙几次、是否可以与他人共用毛巾等显著增强,这表明尽管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掌握了一些健康知识,但卫生防病意识还有待加强,健康教育传播活动则是增强学生防病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
4 参考文献
[1] 文安华,李爱玉,陈文芳,等.农村儿童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5,22(6):422-423.
[2] 张同军,王森林,王俊儒.陕西省眉县健康教育干预5岁以下儿童腹泻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1999,15(7):19-21.
[3] 席卫平,任生达,杨雪平,等.健康教育在山西农村儿童常见病防治中的应用.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1):890.
[4] 马玉霞,谭凤珠,徐兵,等.贫困地区儿童环境卫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14-315.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G 807.04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1-0096-01
【关键词】 体育和训练;卫生教育;组织和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卫生教学和体育运动是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学校体育卫生教学工作中,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作为体育卫生教学的基本目标,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起到促进作用,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把学校体育卫生教学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
1.1 学校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把体育卫生教学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学校加大对体育设施、体育场地、场馆建设费用的投入。近年来,学校投入资金850万元,新修了看台式的300 m和200 m塑胶跑道运动场以及能容纳1 300人活动的室内体育馆,并配备了中小学生体育运动的各项设施;为确保体育设施的安全使用,还配备了专人加强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使学校体育卫生教学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2 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按规定安排体育卫生教学时间,明确规定了体育卫生教学要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结合起来,学校每年对学生进行体质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学生生长发育的状况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制订体育卫生教学计划,开展体育卫生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了体育卫生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2 加强学校体育卫生教师队伍建设
2.1 提高教师对体育卫生教学的认识 这是保证体育卫生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要认识到,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体育教学多为室外活动,环境宽广,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活动。既有人人参与的集体统一活动,又有分散的小群体个人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交流活动远远多于其他课堂的教学。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对体育卫生教学高度的热情,避免出现教学气氛混乱、师生关系紧张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调控全体学生的情绪,顺利地完成体育卫生教学目标。
2.2 提高教师素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体育卫生教学的首要条件。在体育卫生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此体育教师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师资水平及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力。教师要明确认识到,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尊重学生的思想、意志和行为。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快乐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3 创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己肢体的功能,正确对待各种问题,在愉快的心理环境中完成体育卫生教学,享受到体育卫生教学活动给其带来的快乐,促使学生正确面对体育运动中的客观条件,充分正视自身不足,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学会利用自身优势去弥补差距,热爱体育活动。体育卫生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体能、性别、性格的差异性,致使学生在体育卫生教学过程中表现不同,体育教师必须遵循“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观念。在体育卫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协调沟通,要学会用一个亲切的笑容,理解的目光,激励的话语,或一个简单的手势,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有效实施体育卫生教学活动作用。
3 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
体育卫生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合理地开发教学资源。在球类、跳高、跳远、跨栏、跑步等田径项目中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数学、物理知识运用到体育运动卫生中去,开发学生智力与思维能力,达到理想的目标。在投掷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正确利用肢体功能,利用物理学中的能量转换原理,投得准,投得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成绩,又增加了对体育卫生教学的兴趣,使学生热爱体育活动。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体育卫生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运动会的情境,让小学生模仿森林中各种双脚跳得动物,看哪种动物跳的最快、最远,既锻炼了小学生跳的运动能力,又开发了小学生的创造思维、主观努力的心理素质。在课程的导入部分,采用音乐、舞蹈、游戏、多媒体视听等多种方法导入,而不是通常听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在体育课结束的时候,为进一步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将课内的运动精神向课外延伸,放一段《让我们荡起双浆》的音乐,并提示同学们只要动作舒缓自然,做什么动作都行,于是学生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使个人的身心陶醉于乐曲之中,更加热爱体育活动。
4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关键词:生命教育;滋养生命;记载生命;体味生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82-01
加强小学生生命教育,强化生命意识,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语文教师尤其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关注生命存在的同时学会认知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一、在文本感悟中滋养生命
浸润着丰富人文情怀的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尊重生命伦理的教育契机,学生会受到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他们会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形成尊重生命伦理的意识,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在《种子的力》一文中,让人知晓生命力是强大的,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动力,但生命是脆弱的,哪怕只是一场小小的灾难、一种不期而至的疾病、一件微不足道的器具,生命就会不堪一击,然而,生命又是坚韧的,动植物尚且如此,人类还有什么理由不因此而尊重、热爱、呵护和善待生命呢?
在《掌声》一文中,讲述了由于身体残疾而感到抑郁不自信的小英子不想让其他人注意到自己走路时的模样,然而在某次课堂上,她必须要面对所有同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她在台上演讲的时候,同学们却纷纷热烈鼓掌,在这次掌声的鼓舞下,她获得了生活的动力,且变得自信与开朗了。该篇课文让我们懂得:生命的不够完美使小英子感觉到自己低人一等,但由于同学们对其生命的尊重又使她重新抬头、与人平等了。
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可以借此赏读,体悟人生。当学生们读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那样奇美,《黄山奇石》的黄山是那样动人心魄,老舍的《猫》是那样令人怜爱,《种子的力》是那样让人敬畏……他们会拥有多么美丽的心灵体验啊!让学生沉浸在这美好的氛围里,自觉地去感触生命的律动,感知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升华,此乃生命教育之目的。
二、在习作训练中记载生命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曾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可见写作教学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抒写生命的话题,让学生探究生命的规律、内涵和本质,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和精神,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生命的质态。
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增强生命意识,而且反过来也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们要关注课堂生成,相机进行教育。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现时思想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设计上做到粗而不疏,留有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课堂的不断生成中,随机、适时、润物无声地进行教育。学习《海伦・凯勒》一课后,我推荐给学生的课外读物是海伦・凯勒的《假如只有三天光明》,布置的小练笔是“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我将这样度过……”这是一次从读到写的体验,让我们的孩子对拥有健康的器官和生命多一些珍惜的感觉吧!
三、在课外实践中体味生命
主题词:卫校;语文教学;新说
G633.3
现如今,国家提倡国学。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总计四册,包含许多国学内容。唐诗宋词是国学中最为耀眼的、最为璀璨的明珠。从李白的《将进酒》到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都可以从水系的谱系脉络角度划分归类。打破册数限制,我们沿着水系的迷踪溯流而上,可作如下解读:
一、卫校语文教学的长江谱系
长江包括楚江、荆江、浔阳江、扬子江等地段别称的干流,还包括岷江、涪江、澧水、沅江、资水、湘江等支流。涉及的诗人有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商隐、杜牧、刘禹锡等;宋朝的有苏轼、王安石、柳永、杨万里、陆游等,他们或吟诗或作词赋描摹歌颂秀美江山,有的干脆辞官不做归隐而寄情青山绿水。
在我们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材里,情系长江谱系的文化大咖是李白和苏轼。
1.干里楚江天际流――李白与长江的情缘
李白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道德模范,也是广交天下朋友的旅行家级的铁杆驴友,更是情系祖国壮丽江山的国际文化名人。
复习小学至初中的文化知识,李白描绘讴歌长江谱系的诗作俯拾即是。例如《峨眉山月歌》:这是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露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而因为迎送友人,李白的诗在赠友的同时,往往又与祖国的秀美山川有不解之情缘,确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点是其他任何诗人所无法企及的。如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李白的《赠汪伦》、《望庐山瀑布》、《渡荆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等没有一首离开过长江流域的山山水水。
2.雪浪千堆淘英雄――苏轼的“长江胜景图”
正像李白的诗达到唐诗最高峰一样,苏轼的艺术成就则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屡遭贬谪且贬得最远的一位文坛泰斗。苏轼的诗词恰如其人,豪爽、豁达、乐观向上,他在被贬的任上,一面理政一面整山治水,一面又吟诗填词作赋为文,人与自然结合到苏轼的程度,确乎达到了“物我无间”的境界!
苏轼为在故乡的岷江是长江的正源而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正流露出一代文化大咖对长江的执着的民族情结。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是苏诗苏词苏赋苏文浪漫主义的基调。而作为豪放派词的开山鼻祖,最能代表苏轼一代豪放派词风的,恰是他老人家挥毫写下的歌咏长江的鸿篇巨著,选入第二册《语文》教材的,当然是他的为人们所传诵的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从如椽大笔描绘出一幅岩崖峨峨、雪浪重重的“长江胜景图”之外,又破天荒地在词中塑造了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儒将周瑜这一典型历史人物的形象,于写景咏史中抒发了无辜被贬、壮志难酬的概叹,真可谓是一石三写、一举多得。把长江摄录得如此波澜壮阔、声形并举的诗词确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怪乎俞文豹在《饮剑录》中要重重涂上几笔呢。
唐李白、宋苏轼以外,涉足长江的另一位超级明星非三星拱照“李杜白”中的白居易莫属。我们第二册《语文》教材选了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秋情,“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意境,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一道成就了白居易咏叹长江谱系的千古绝唱!
白居易《琵琶行》之外,吟唱长江的诗歌比比皆是,如著名的《暮江吟》、《忆江南》等等。从长江谱系角度,杜甫的《闻官军伐河南河北》、《登高》;崔颢的《黄鹤楼》;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等无不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由于篇幅有限,不再展开详述。
二、卫校语文教学的黄河谱系
黄河包括黄河干流以及洮河、渭河、泾河、洛河、汾河、泗水等支流。上古的黄河只称河,流域内水土尚未流失,人们在水草丰美的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国第一本诗集《诗经 周南 关雎》即是最好的明证。
仅就唐诗宋词而言,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王安石、陆游等都与黄河有着浓烈深切的情缘。
1.天上来水水不塞――李白与黄河的情缘
李白的江河情缘本来就是最浓重而不可分割的,在此再重续前缘,接着将李白与黄河的不解情缘说开去。李白是将黄河描述得最为壮阔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典型代表首推被选入我们中等卫生学校第二册《语文》教材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作者用黄河起兴,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烟波浩淼、奔腾不息的黄河杂糅一处,可谓是心有千千结、意冗万万重!类似的还可接到初中的《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 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该诗虽透露出几多失意,几多彷徨,但就像冰期的黄河终会融释一样,一切的不如意又会像不舍昼夜的黄河水一样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