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卫生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等教育;办学定位;大学生;就业
面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注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强调社会如何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但对于培养人才的主体――大学本身,我们缺少必要的反省和修正。一所大学,对于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和特色,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要负责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其实质是一所大学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被社会所接纳。就业形势固然与就业时期的市场需要、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高校的办学定位有着深刻关系。由于高校的“定位不准”,办学目标简单趋同,办学效益低下,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不相适应,使得大学毕业生“毕业就失业”。要充分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必须深刻认识到大学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及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一、办学定位问题――高校不清醒的自我认识
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阿尔・赖斯提出的一个重要营销学概念――市场定位(Market Positioning),它指企业根据目标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状况,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强有力的、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并将其形象传递给顾客以求得顾客认同的营销运筹活动。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企业与他企业严格区分开来,使顾客明显感觉到这种差别,从而在顾客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尽管高校并不完全是为市场服务,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大众化,高校逐步进入买方市场。因此,谋求一个准确定位是高校及其所培养人才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市场定位的关键是确定产品区别于同类产品的特色所在,办学定位对于学校,同样如此。
在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中明确指出:学校定位是学校根据国家、地区、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条件和特点,对学校功能和地位所做出的角色选择,是学校自身存在价值的体现。学校定位的内容应包括综合定位、功能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水平定位、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办学形式定位、学校类别定位、学科门类定位、学科专业定位、发展规模定位等。
办学定位是高校的自我认识,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根据自身条件、职能、国家和社会需要以及学生需求,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参照高校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标准,经过纵横向比较和分析,在清醒认识自己的基础、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及同行中的位置,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并确定服务面向、发展目标及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却普遍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忽视起点,盲目发展
每一所高校都具有不同的现实条件,其发展起点至多相似而绝无相同。许多学校在“扩招”形势的号召下,从银行贷款,扩充校舍扩建校区,在不严格要求情况下引进师资以达到政府指标,走着轻视内涵,倚重形式扩大的办学道路。由于受原有办学水平的制约,不少学校无法应对急速扩张后出现的诸如教学、管理、校园文化、资金使用等一系列问题,师资建设、学生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二)重视办学层次升格,轻视教学质量提升
近年来出现高校“升格热”,办学者追求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形成一片“专升本,本申硕,硕申博,力争211,拼抢985”的热闹景象。高校热衷于根据政府评价指标来量身打造自己,通过“达标”,实现“升格”,获得高校管理发展业绩。如此简单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失去多元化特性,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带来隐患,影响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质量。
(三)办学规模“求大求全”,人才培养“去精去细”
为追求“大学”更名或排名,许多单科学校想办成多科学校,多科学校想办成综合性大学,于是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张,综合性大学越来越多,并形成一些“巨型”大学。招生人数大量增加,学科设置扩张,导致大学生人才培养流水线生产,质量无法保障,部分学科毕业生人数的市场供过于求,造成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四)追求科学研究,忽视人才培养
“研究型”或“学术性”大学越来越多,不少本应属于教学型的高校都不甘于原来位置,纷纷以科研成果量来评价教师而忽视对教学的评价,这种评价导向使高校办学目标偏移,教师也难于安心教书育人。缺少用心的老师,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五)定位偏差,造成课堂理论教学过多,结合实践教学过少
由于学校奖罚激励机制落后,许多教学老师忙于科研,或其他第二职业,造成教学知识陈旧,脱离实践。学生学习的知识在结合新实践的应用当中出现困难。
如上种种,直接决定培养出人才的种类、方式、特点和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的就业,已经被学校的定位给予“定格”。当学校定位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我们不难想象,这些被“定格”的学生就业,将会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二、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现办学定位的实现程度
产品投放市场是否受到欢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工厂”所确定的发展思路和产品设计理念。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什么样的方式培养人才,是一所大学办学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一方面是体现人才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等教育性质,一方面体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态势对高校办学的要求,体现所在地区的区域性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对学校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学科专业设置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它还直接体现一所大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其他人才竞争时所具备的优势。学校的办学定位,正是解决“从才产品”在就业市场受欢迎程度的关键所在。
(一)社会服务面向定位影响学生职业选择
社会服务定向确定高校专业设置,专业设置确定学生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影响学生就业方向。
(二)发展目标定位确定学校未来时间内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校的发展目标是学校生存发展中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奋斗目标,是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科学预见和创新性思考,它体现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反映学校的教育质量目标,并在学生就业问题当中,最终体现在社会对于这所学校所培养人才质量的认可和接纳程度。
(三)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间接确定人才在社会中的行业类别和所属阶层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专业的人才有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如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社会对这几种规格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不同,使用方式不同,待遇程度也各不相同。
(四)办学规模和层次的定位从结构上确定大学生就业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
各个层次的学校数量及其办学规模要受到社会用人结构的制约,高校除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而外,还肩负着数量结构均衡的毕业生,否则极大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前景。
(五)办学的特色定位间接确定了大学生的竞争优势所在
办学特色是指学校与它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办学的特色是高校在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校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它最终将体现在大学生在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优势上。
三、如何根据办学定位确定就业指导工作
办学定位,事关高校生存发展。明确定位是高校健康发展的起点,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能打牢基础,务实地谋求自身发展,才能使得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更加坚强有力,从而培养出实力型的人才,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实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序化、高效化。
(一)办学定位清晰准确,为人才就业创造可用空间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然是以高校的办学定位为基础。高校定位要有充分的前瞻性和可行性,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学校教育要与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紧密结合,服务地方,以贡献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特别是大多数地方高校,其主要办学目标应该是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作好学校硬件软件建设,为培养优势人才提供保障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以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保障。高校要根据办学定位,统筹各种办学资源,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师队伍建设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学科布局、专业设置应该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要切实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提高上,坚持“特色比全能更重要”的理念,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通过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度重视招生工作,提高人才培养效益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前移工作阵地。生源作为一个高校的办学基础,生源情况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高校的招生宣传工作,除全面、真实、准确向社会公众以及广大考生介绍学校诸如自然环境、办学性质、规模层次、教学设施、师资实力、收费标准、专业前景、贫特困救助体系等倍受关注的问题外,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鉴别,从而根据个人志趣爱好、学业所长及个性特点,家庭承受能力,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对今后的发展做出合理的定位,做出求学的判断和选择,让学校能招到想要的学生,让学生找到自己热爱的学校和乐学的专业。
(四)做好常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为人才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有效平台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全面做好学生就业服务工作。高校要把对学生的专业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做人做事,能够从容不迫的选择就业和接受市场的选择。要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帮助学生进行求职择业技巧的训练,进行自我调查,恰当定位,明晰择业目标;同时,建立各种有效就业平台,如建立计算机查询中心,利用校友会、网站、宣传栏、招聘会等方式,为各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建立信息平台,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就业。
参考文献
[1]秦克铸.立足办学定位 突出办学特色努力实现入口、培养、出口良性循环[J].淄博师专学报,2011(4).
[2]顾正萍.适应与选择――我国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分析与思考[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裴世鑫,崔芬萍,詹煜,张成义.结合大学四大功能推进高校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3).
[4]贾国栋.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教育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论文摘要:在当前医药卫生类职业学校中,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从管理意识向服务意识转变,合理定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医药卫生类职业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更好地为广大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如何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i确立就业指导工作的3个服务主体,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水平
在近几年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学校逐步确立了“毕业生、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3个服务主体,即把“毕业生能否找到最满愈的单位”、“毕业生家长能否得到最满愈的(投资)回报”、“用人单位能否招到最满意的学生”作为衡盘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服务是否到位的重要评价标准。
毕业生作为就业指导工作服务的第一个主体,也是学校服务的重点对象。我们不能仅仅将就业指导工作局限于就业指导课和一、两次的动员大会,而应该更深层次地去拓展我们的工作领域。如为了使应届毕业生在实习阶段就能够独立上岗工作,同时也减少学生的就业成本和用人单位在今后工作中的用工(培训)成本,学校根据医药卫生行业及就业市场变化,制定并实施了毕业生就业及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将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的第九章“就业准备”、第十章“择业技巧”等教学内容与毕业班学生的上岗培训内容相结合;在这个培训计划中,就毕业生即将面临的双选会,开设了面试技巧、推荐资料的准备及制作等课程节对由于专业课教材的局限性导致在校所学理论滞后于企业实际要求等间题,及时增加了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址管理规范(GSP)、非处方药营销ROTC)、医药商品购销员服务规范等目前医药卫生行业新增和所急需的内容;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上岗培训,使其取得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即中职学生必须取得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工)证书,高职学生必须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 证书,药学、医药商品经营专业的学生参加医药商品购销员国家职业标准培训;药物制剂专业学生参加药物制剂工国家职业标准培训;药品检验专业学生参加药物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培训。
就业指导工作的第二个主体是毕业生家长。许多学校往往忽视这个群体的影响力和潜在作用。我校曾经对毕业班的学生开展过间卷调查,其中在选“你的择业目标最终确定人选”的选项中.选“学生本人”的占21% ,选“学生家长”的占70%a ,选“朋友、亲属等”的占9%,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当前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择业问题上,大多数还是毕业生家长在做主、在择业,如果不做好毕业生家长的思想工作,更新他们的择业观念,我们的就业工作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障碍。为此,学校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就多次召开毕业生家长会,通报当前医药卫生行业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情况,帮助家长分析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消除家长“怕孩子到外地工作”、“求稳怕变”等思想顾虑,形成了学校引导、家长参与、学生自主择业的模式。
任何一名毕业生最终花落谁家,决定权还是在用人单位。学校应紧紧抓住第三个服务主体,全方位地为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如为了使用人单位能够在我校每年一次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上挑选到满意的学生,同时也使毕业生能更加详细地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在每年双选会前的1个月,学校积极与各医药卫生单位联系,安排时间诚邀他们来校举办推荐说明会,介绍用人单位情况和相关招聘的专业要求和岗位要求。此举不仅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宜传与展示白身形象的机会,也减少了毕业生在择业中的盲目性,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树立‘.服务十指导十管理”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增强就业指导工作服务愈识
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我们一直强调抓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促水平。管理的好坏,管理的成功与否,的确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逐显主导地位,服务的理念也逐步走上管理的大舞台。而服务意识的增强,服务水平的提高,给学校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前几年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管理+服务”的口号,第一次把服务这个理念融人其中。如今,随着就业指导工作的不断深人,我们将“管理十服务”模式调整为“服务十指导十管理”模式。刚开始有的同志还不太理解,他们简单地认为“不就是加了一个指导吗”,“不就是把服务的位置前移了吗”,“以前学校的各项工作不也是在管理中提供服务吗”。对于种种疑问,我们的解释是:把服务放在就业指导工作的首位,不仅是一个位里的变化,更是一种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管理意识的变化。
管理工作的前提是服务,服务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有服务意识,要本着服务的宗旨去管理,而不是在管理中去服务。虽然是一个位里的调换,但其中的离意却更加深远,内容却更加丰富,要求却更加严格。对此,我们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对“服务”、“指导”这个概念,予以了重新的解释和定位,即服务就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同志,要以极大的热情和对学生、对学校高度负贵的态度,放下架子,摆正位里,全方位地为毕业生、毕业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指导是服务意识转变为实际工作的具体体现,它不仅体现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也要体现为对毕业生家长就业观念的引导;不仅体现为对毕业生择业技巧的指导,也要体现为对毕业生在就业政策理解、机遇把握等方面的辅导。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校上下都牢固树立了浓厚的服务意识和指导意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实质性地迈出了一大步。
3把服务愈识触入就业指导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要将服务意识融人就业指导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把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服务举措落到实处。
在组织管理上,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副校长为组长的毕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和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配置了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制定了(毕业生实习管理规定》、《毕业生就业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加强对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工作的指导和领导。
在服务措施上,学校制定并实施了就业指导工作十大举措,即:(1)印制《毕业生推荐书》。(2)印制《毕业生就业指南》。(3)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4)实施优秀毕业生校长推荐信制度。(5 )举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专题讲座。(6)邀请医药卫生用人单位来校举办推荐说明会。(7)举办优秀毕业生创业事迹报告会。(8)开辟就业信息专栏,印发《就业信息简报》o (9)举办毕业生家长就业信息会。(10)实施毕业班学生就业及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计划。
关键词: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共同体;培育
一、研究的缘起
笔者在江西省2010年教改课题“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师资培
养对策研究”中,对176名中、小学教师,264 名中、小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但在开展过程中,往往是少数1—2个同学完全包揽,其余的成员基本上置身度外,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也导致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就此与上述中小学教师中的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致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加强对小组活动的指导,以此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此,笔者尝试开展在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1、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首次出现的课程形式,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五年制定向生必须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习得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策略和方法。
2、学习共同体
学者张建伟认为:“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固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1]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构建学校共同体和班级共同体外,还可以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构建学习共同体。
3、两者之间的特征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它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自然而然产生共同学习,相互作用的集体。学习共同体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基本素养。它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主体性、系统开放性、成员组织性、目标整体性和活动整合一致性,恰恰符合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学习者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学习者个体理解、想象和创造得到确认,学习活动成为“手—心——脑,实践——感知——思考,以及身体——心理——灵魂”等共同参与的“整体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这也与学习共同体可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构建是相一致的。
三、研究的开展
(一)组建学习共同体
理想的学习共同体,是共同体成员共同学习(learning with each other)、互相学习(learning from each other)和互利学习(learning on behalf of each other)的统一。[2]因此,笔者在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进校时,联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调查,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组建学习共同体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以及家乡所在地等因素来安排共同体成员,尽量把性格互补、风格各异、来自不同县区、性别平衡但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组建为一个共同体,成员人数为6—8人。以真正做到每个成员都有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都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收益又有所贡献。
创设环境,让学习共同体更有形。“共同体”在作为一个人类学概念被提出时,就具有以地缘为纽带、关系亲密、自然情感一致的意涵。[3]学习共同体与一般的教师在课堂上临时组织的学习小组的一大区别,在于共同体成员在学习生活中进行经常性的广泛而频繁的互动,在情感上相互依赖、相互支持。
为了让学习共同体得以维系和发展,在配置好共同体成员后,笔者首先鼓励学生给自己所在的共同体“冠名”,旨在让每一个成员拥有一种组织的归属感。其次,发挥大学校园学生座位的不固定性,要求地理课堂上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座位上靠近,以便于课堂上和课间进行经常性的接触和交流。第三、构建“理想说话环境”,从熟悉彼此的名字开始,指导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和欣赏的原则,建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包容,让个体觉得已经被他们接纳,体验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员,从而在心理上彼此接受。第四,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标准,保证学习共同体的有序发展。
(二)安排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要使组建的学生群体成长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他们在共同学习中学会学习,需要教师对共同体的学习活动予以合理安排和组织,在活动过程中对学习的方式和流程进行有效指导。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乡土地理为依托,以问题为中心,以调查、参观、野外考察、专题研究、条件分析、汇报交流等为学习方式,整合了地理、历史、政治、理化生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它是课堂地理学习过程的升华,是将应用主题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到更高层次——利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活动强调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价值取向,适于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年龄较小,学习热情高,可塑性强,并且学习时间、空间灵活、充足。综合上述因素,笔者为学习共同体安排了以真实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真实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宽广的视域和灵活的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有效运用各种解决策略,因此有必要将学生组织起来,使他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尽可能多地从各个角度探索问题。或者探索问题睥各个侧面,并且切身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如何以及为何被运用的,从而真正习得这些学习策略,具体说来,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4]
(图1: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
1、发现问题。鼓励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产生尽可能多的不同的想法,而不去深入追究这些想法是否完善。由于小组内成员思维的异质性,思维的想互激荡作用特别明显,新的想法也就容易涌现。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其次,要求每一共同体成员共同遵循“讲问题、听问题、谈问题”的模式,指导每一成员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讲出来,同时,认真倾听其他成员的问题,最后讨论大家提出的问题,根据大家的兴趣爱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围绕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确定共同体要开展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学生们曾提出过以下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杨歧寺的宗教文化”、“萍乡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神奇武功山”、“萍乡城区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调查”、“走进‘凤凰天成’——萍乡精品小区设计中的问题”等等。这些主题由学生自发提出,兴趣高、实践性强,因此可行性高。
2、分析问题。确定活动主题后,学习共同体首先根据主题要求和成员的实际情况,推选出活动的负责人,学习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地充分发表自己对问题意涵的认识,进而提出拟进一步获取的知识信息以及获取的途径和方式。例如:理论搜集、实地考察、数据收集与处理等,其他成员给出反馈或建议。其次,负责人根据讨论的情况,组织成员制定活动方案,根据活动过程进行成员分工,每个成员明确自己要获取哪些知识信息以及怎样获取这些知识信息,并分头展开相应的信息搜集和知识学习活动。
3、解决问题。每一成员在共同体中汇报自己信息收集、知识学习情况中,所有成员在共同评估这些知识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的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而,每个成员再次获取相关的知识信息。最后,共同体成员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综合获得的知识信息,表达自己对问题解决的初步见解,并撰写活动报告,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评估。
(三)评估学习共同体活动的情况及效果
1、评估内容多元化
对学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主要对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在进行评价时,可对每一项目提出更为具体的区分内容(见图2)。
评价内容评
价
要
点1评价要点2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经常独立提出问题,具有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是否能有效地利用已有信息提出地理问题,能否补充问题的必须条件;
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价值,即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是否新颖。在各项探究活动中是否表现出下列情感与态度:兴趣、好奇心、探索欲、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创新精神等。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能否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将已有的地理知识与问题相联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能否分析信息,得出结论;
能否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是否具有独立思考与反思的习惯和质疑意识;
能否与他人合作解决地理问题。
表达、交流探究成果能否条理清晰、完整地表达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否将论据与论点联系起来,得出基本合理的解释;
能否用语言、文字、地图、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学习成果。
(图2: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点) 2、评估主体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因此,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也应是多元的,首先,成员在共同体内部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其次,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第三,共同体之间通过活动展示,交流等进行评价,第四,教师通过活动过程的观察,对每一学生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学生的综合评价。
四、研究的结论及遗留问题
(一)培育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学习共同体,可以让其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兴趣,形成共同的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具有不同背景文化、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利用各自的专长,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其共同协调确定的学习目标,这就保障了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既让五年制定向生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懂得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二)培育学习共同体对新课程改革有指导意义
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充分尊重学习者的异质性,让学生充分地交流沟通,不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构学习者之间的社会结构和对话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是相适应的,特别是对于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能够从学习经历中树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习得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策略,将对今后在实际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发现学习共同体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有新课程的理念,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形成平等、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活动指导能力,帮助学生共同努力完成目标,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从而强化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调动教师进行这项工作的积极性是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孙宴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8.
[2]胡咏梅,英国中小学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系统[J].外国教育研究,2004,(8)
[3]赵健.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
[4]黄娟,徐晓东.校际主题综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10)
[5]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7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了《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ICIDH)[1],该分类系统主要用于有关残疾及其相关事物的分类,它作为WHO制订的《国际疾病分类》(ICD)的重要补充,在有关康复及残疾人事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医疗康复事业的发展以及国际范围内对残疾人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残疾人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ICIDH暴露出不少问题,迫切需要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1993年起,WHO着手建立新的有关残疾的分类标准,并定名为《国际残损、活动和参与分类》(ICIDH-2)[2]。ICIDH-2从生物、心理和社会角度认识残损所造成的影响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从身体健康状态、个体活动[3]和个体的社会功能上考察发生的事情提供了理论框架。ICIDH-2不仅可以用于评定临床、卫生服务、社会系统和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由于该系统使用功能性的说明,运用程度指标和数字化的编码系统,可以对有关残疾性的信息以及社会对残疾性的反映作出更好的说明,从而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平等参与机会,最大限度地使残疾人能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确定社会对提高残疾人生活独立性和选择性的反映,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反对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4~8]。本研究将探讨ICIDH-2的一些特点。
1 新残疾分类总体内容与结构
1.1 新旧残疾分类内容比较 无论ICIDH或ICIDH-2均涉及与健康有关的经历,它确定残疾性现象并对其进行分类,主要从身体、个体与社会3个层次上分析与疾病、失调、损伤和其它健康问题有关的功能状态。与ICIDH相比较ICIDH-2的范围更为广泛,它提供有关残疾性的信息并为这些信息的分类提供框架。主要内容是描述功能性与残疾性,其分类系统按照信息的意义、相互关系和容易使用的原则提供了一种结构。ICDIH-2不仅适用于残疾人,还适用于其他人。ICIDH-2分类系统认为:残疾性是所有的人类经历,而不是区别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标志。所有在身体、个体或社会层次上对健康状态的结果均可用ICIDH-2进行分类。ICIDH-2按人的属性/经历进行分类,同时也按其所处的情境/环境进行分类,分类的单位是身体、个体或社会水平上的功能特性,这些特性用中性术语表述。消极方面(丧失或意义发生改变)是用限制与局限来表述。值得注意是人不是分类的单位。
1.2 新旧残疾分类结构比较 旧分类系统有残损、残疾和残障3个维度;新分类系统有残损(Impairments)、活动(Activities)和参与(Participation)3个维度,并且加入了情境性因素,(包括环境性因素和个人因素)。ICIDH-2不仅改变了类目的名称,更从整个结构上和内容上对各类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新的分类体系。在新的分类系统中3个维度是平行的,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同时使用,以作出更综合性的评价或分类。从残损方面推断一些活动限制或从活动上推断可能存在的社会不利性,但重要的是从这些方面独立性地收集数据,然后再解释这些联系以及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联系,概括为9个方面。①ICIDH-2所有分类维度上均有操作性的定义(即残疾性的3个维度)。对这些概念的基本属性、范围和可测量特征均按逻辑一致性原则和以往经验加以定义。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所有的类别和其深层的模式。②在每一维度的所有类目均有定义。研究版本的操作性定义可以用于制订自评或临床评定方案。③每一维度均以中性的词加以定义,各种术语的正负面意义均有说明。例如参与/参与限制,活动/活动限制,残损/结构或功能。④残损可以分为结构和功能,按此种方式结构与功能不会混淆。⑤用活动代替残疾,该类别是根据个体的活动即实际操作作业情况来确定的,这样可以解决过去“能做”?与“做”或“可能做”的争论。⑥用参与代替残障。⑦参与是根据生活的主要领域进行分类,不是按残障的主要案例进行分类,这对限制参与的主要问题(障碍,阻碍,促进因素等)有更明确的定义。⑧情境性因素是为实际使用而确定的,它主要列举了一系列的环境因素,而其它一些情境性因素,诸如个体的因素则留给使用者自己确定。收入环境性因素可以为促进残疾人的参与拟定干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⑨ICIDH-2是以几种语言形式,按跨文化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其目的是要建立更好的国际性术语系统。
2 ICIDH-2 3个维度具体内容与结构分析
2.1 残损维度的内容与结构 残损是指丧失身体结构及生理与心理功能或身体结构及生理与心理功能异常。①残损维度(Impairment):指身体的基本结构,它按两种方式进行分类(a)功能和(b)结构。ICIDH使用器官一词,但很难确定一个器官的内涵与外延,例如眼与耳均是人体器官,其涉及的范围是较能确定的;ICIDH-2没有使用器官术语,它是指现实存在的实体或存在于人体内的实体,用身体结构一词代替器官。②身体是人体整个机体,它包括脑及其机能即精神。③功能包括人类基本感觉(如视觉和听觉),它的结构与眼和眼的亚结构以及耳与耳的亚结构密切相关。④结构残损包括异常和缺失。根据生物学知识,残损可在组织或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进行分类,然而出于实际使用的考虑,没有列出所有的类目。⑤残损应是被他人或自己直接所能观察到的或从间接的观察中推导出来的。⑥残损代表了人体及其功能的生物医学状态上与标准的差异,因此要按照通常所接受的标准对身体和心理状态进行评定。⑦残损可以是暂时的或永久性的、渐进性的、退行性或静态的、间断性的或连续性的。与标准的差异可大或小,也可以随时间发生变化,这些特征将用编码形式进行说明,并使用小数点加以标识。⑧残损从病因学上讲不是偶发性的,其发展变化的状态也不是突发性的,例如丧失了视觉或肢体可能是由于遗传变异或损伤所造成的。出现残损可分析其原因。⑨残损是健康状态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显示个体有病或处于患病状态。?10?从范围上讲,残损比障碍/疾病有更广泛的范围,并有更多的包容性,例如丧失了腿是一种残损, 但不是一种失调或疾病。?11?残损可能导致其它的残损。?12?ICIDH-2和ICIDH一些类别之间可能是交叉的,特别是在症状或征兆方面两种分类系统的目的不同,ICIDH用专门章节对症状进行分类,以方便治疗这些症状;而ICIDH-2使用这些症状指示预防的重点、健康服务的有效性和患者的需要。ICIDH-2中残损的编码是与活动和参与的编码一致。?13?运用确定的标准将残损分入相应的类别之中,运用阈值水平进行评定,并且确定存在或不存在残损状态,一旦存在残损状态则可以确定其严重程度。?14?残损的分类可以作为一种与卫生相关问题的分类。因此对残损的编码可以作为整个计算机编码系统的一部分加以考虑。
2.2 活动与活动限制维度的内容与结构 活动是个体水平上功能的性质和范围,活动可能有性质、持续时间、品质和限制。①活动(Activity)维度是与个体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这种日常活动是个体完成日常任务的作业。对活动的编码提供了个体功能状态和活动作业的状况(例如行走、购物和完成工作)。②活动类别中列举了一系列中性的活动。使用活动不仅要显示活动的限制,而且还用于记录积极或中性的作业(例如工作作业,评定与环境相匹配的活动能力等)。活动类也可以运用质量指标说明活动的限制(过去称为残疾)。③活动维度关注的是实际的作业(完成任务或执行一种活动)。它并不是指个体所拥有的性向或潜能。④活动作业是与健康状态相关的在一定环境中的作业,它区别于参与维度。参与是个体与外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活动回答的问题是:个体怎样实际完成活动。而参与是受其健康状态限制和其它环境因素(环境和个体因素)限制的。⑤在完成活动时如果发生定性或定量变化就可能发生困难。⑥使用辅助装置不能去除残损,但可以消除个体的活动限制。⑦基本感觉和一些功能可以看作是身体水平的也可以是个体水平的。转贴于 在身体水平上可为复杂的残损,在个体水平上可为基本活动或行为,例如视觉是一种看的能力,在身体水平上是机体的机能,但看的活动也是个体活动的一个部分。同样由于执行功能的残损(这是一种特殊的残损)可能引发计划、组织和序列化功能的缺损(复杂任务计划活动残损)。⑧活动状态可用于自评、临床评定、功能检查或问卷调查。对活动的评定可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例如在个体、职业性的、行为性、法律或其它情境下对活动进行评定。⑨活动限制(Activity limitations)又称残疾,是通过困难度和是否需要辅助来进行评定的(用程度指标)。
2.3 参与与参与局限维度的内容与结构 参与是个体投入与残损、活动、卫生条件和情境因素有关的生活性质和范围。参与可能有性质、持续时间和品质的限制。用参与或参与局限代替残障可以更全面、更积极地说明与残损和活动有关的社会活动。①参与(Participation)是与社会现象相关的,参与代表了在社会水平上健康状态的不同方面的结果,例如个体的参与程度,社会反应是促进还是阻碍其参与等。这是与健康状态相关的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得到的实际生活体验,这种情境包括身体的、社会的和态度上的环境性因素。②参与是一种复杂过程的结果,一方面个体的健康状态以特定的方式与其所拥有的残损或残疾之间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个体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也影响到参与。③参与最基本的性质在于它是个体与其残损/残疾和情境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例如不同的环境对具有同样的残损或残疾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参与是基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模式而提出的。④在分类中对参与局限有一量化值,该值的确定要依文化环境标准而确定。某人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的某一个地方处于不利,但在其它环境或状态下可能就不会有这种不利存在。不仅如此其它情境性因素也影响到参与。这种参与的标准是比照在同样社会中具有同样文化背景的没有残疾的人的情况而确定。ICIDH-2所说的参与是基于联合国制定的残疾人平等机会标准化规则(United Nations? Standard Rules on the Equalizat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⑤参与局限或称不利是相对于其它人而言的。它与实际观察到的参与和人们所期望的参与是不一致的,这种情况对于不同健康状态的个体而言均会出现。⑥参与局限可能直接来自于社会环境,即使没有残损或残疾的个体也可能会出现参与局限。例如HIV呈阳性而没有其它病兆或疾病的人或有某种疾病遗传性症状的人可能没有残损或活动限制,然而却由于社会态度或不好的名誉不能得到服务。⑦在ICIDH中使用的残障量表是根据生存角色而制订的,它提出了角色或生存等消极的词汇,在新版本中不使用了。⑧在ICIDH中使用的“残障”一词主要定义为社会不利的7个方面,并根据有关的社会评定标准进行测量。使用分类的方法取代过去的7个方面。这种新的3个水平的分类确定了个体和社会/环境交互的作用。
3 ICIDH-2分类方法及其使用
3.1 ICIDH-2的分类方法 ICIDH-2在总结ICIDH分类系统经验的基础上均有较大的改进。分类根据普遍原则与规律对具有共同特征的类目进行划分和排列。这些共同特征可以是其结构、功能、起源和相似性等。分类要注意类目之间的相关性和同一性,根据概念的抽象水平来确定分类类目的的等级。在ICIDH-2中使用的一套术语系统,首先确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建立类目的名称,其次根据类目间的共同特征将其归类,然后根据类目间的逻辑关系将各类目进行排序。其分类原则与方法包括①分类系统应该包括所有残疾性和功能过程即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情境/环境因素。②每一类别在各维度之下均是独一无二的,且有精确的定义。③每一小类与整个残疾性的性质是完全一致的。④残疾性分类应该是相互排斥的即没有交叉重叠现象。⑤在3个维度上也没有交叉重叠现象,例如残损尽可能不包括活动的内容。⑥有些残疾问题在公共卫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或者经常发生,它们应该有专门和保留性类目,这些类目用于杂项或不能归入其它类,其数目不能太多。⑦在分类系统的每一维度应该有等级性的下位类目结构。分类系统应该既具有确定不同的下位类目同时又能对事物进行归类的能力。⑧ICIDH-2对扩展也留有余地,为应付更新的需要留有许多空号备以后使用。⑨ICIDH-2能很方便地使用。这是因为它有标准化的定义和术语,并有索引和注释,解答各层次的复杂问题。?10?ICIDH-2仅限于对残疾性进行分类,而诊断或症状方面的信息应该使用ICD进行分类。ICIDH-2中只将症状或征兆作为残损,但只是将其作为诊断或病因,且是健康状态的结果。其它象年龄或性别等因素也应该记录,但它没有包括在ICIDH-2中,当然这并不排除ICIDH-2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
关键词:中国文学;医患关系;道德缺失;伦理建构
医患关系是因健康需求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是由以医者为主体的人群与以患者为主体的人群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①早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医患矛盾就已突显出来。一些国家随即出现了保护病人权益的运动和法案,描述医患关系的世界文学作品也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医患关系逐渐恶化,许多作家也敏锐捕捉到这一社会痛点,并通过作品对此进行了思索与反映,如陆星儿的《精神科医生》,徐世立的《儿科医生》,毕淑敏的《术者》等系列小说,江灏的《夏天的太阳》、六六的《心术》等作品真实描述了疾病对人身心的戕害,再现了在疾病的治疗过程当中医生与病患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和伦理关系。
一 目前医患关系中的道德缺失
医患关系是医疗过程当中医生和病患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信赖、亲密合作的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却因多种原因变得相互对立、剑拔弩张。医患关系中的道德缺失主要体现为医患双方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双方关系物化和彼此缺乏理解信任。
1.医患双方权利泛化而义务弱化
和谐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医患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由于医生与患者在医学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一些医生往往凭借自己在医疗中的主导地位,忽视病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毕淑敏在《术者》中对医生的这一职业弊病进行了诘问。某医院的外科主任要求手术中的主刀医生把病人套叠的肠子用温盐水热敷半个小时,肠子如果依然是暗淡的颜色,才能进行切除。主任退场后,其中一个医生因要参加一场篮球赛而准备不观察就直接切除肠子。这样做不仅伤害了病人的身体健康,更是对病人权利的剥夺。“大多数医生的那种法权、那种话语权和那种对病人的惯有模式,使病人丧失了对医院的信任,变成了讳疾忌医的鸵鸟” ②。
与此同时,少数病人不遵守就医道德,在发生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后,部分患者或家属采用恐吓、打骂医护人员等过激方式维权。六六的日记体小说《心术》中的脑外科经常上演全武行,“我”的女朋友小蕾因为患者闹事被打得鼻青脸肿,眼角缝了三针,嘴巴肿得像桃子,腿上软组织挫伤,小蕾在上级卫生局通知医院应以大局为重、强调和谐后愤然辞职。“患者道德义务履行的下落,强化了医生对患者的不信任。这样的结果是医患双方诚信关系的流失,造成了患者不得不追求更具外在强制性的法律权利,而医生出于风险逃避,越来越满足限于法律义务的履行”③。
2.医患之间关系物化与情感淡化
第一,医疗目标日趋利益化。改革开放以来,医药卫生行业不可避免地被商业化的经济意识浸染了。陆星儿的长篇小说《精神科医生》、徐世立的长篇小说《儿科医生》 集中刻画了经济利益对医德的倾轧和腐蚀。《精神科医生》中的院长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为此他对病人的病情不管不顾,因为病人呆在精神病院里就能为医院赢利。《儿科医生》中的副院长李大元不懂医术但给医院带来了好的经济效益而当选为院长,淡泊名利、德高望重的儿科主任白人初却落选了。在一切向钱看的利益话语里,一些医疗机构救死扶伤的宗旨已完全让位于经济利益,医学人道主义患上了“失语症”。
第二,诊疗手段高度科技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高新医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但有些医生过分依赖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只凭收集到的病情报告结果而不是依据自己的诊断开处方。这种以机代人的诊断方式,淡化了医患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使得医患关系进一步物化。毕淑敏意识到唯科学主义的膨胀,使医学越来越依赖于层出不穷的冰冷的器械,醉心于攻克各种医学难题而不择手段,而忽略了高科技同时也给生命带来了无法言说的伤痛。她的《血玲珑》集中揭示了生命与医学、人本伦理与科技进步之间的矛盾纠葛。
第三,患者被逐步机器化。当今的医疗界是以医疗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病人进入医院后就被称为某床某号,被视为一架零件出错的生物机器,而医生自己则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员,每个医生只治疗他负责的那部分零件。六六在《心术》中记录了某医院在收治一个脸部受伤的患者后,护士找来三个医生进行缝合,眉毛以上归脑科,以下归眼科,脸颊属于口腔科。毕淑敏《红处方》中的简方宁是一个献身于戒毒事业的好医生,但在人性化地处理医患关系上她却存在着致命的盲区。她对患者庄羽有意无意表现出的冷淡和拒绝,不仅使庄羽重新开始了吸毒,也让自己走进了庄羽设置的陷阱染上了毒瘾并最终自尽。这是医生对病人的冷漠酿成的一剂致命毒药。
3.医患之间信任不足而防范有余
当今社会中医生和患者之间失去了应有的信任。患者认为医生金钱至上、草菅人命,将医生定义为“红包加工机”甚至“有执照的杀人犯”。医生把病人视为毁坏自己职业声誉、威胁自己身家性命的“医闹”,因而彼此都心存戒备,如履薄冰。
首先是患者不信任医生。一些患者或家属在手术前要求进行医疗公证,有的甚至拿着录音机或摄像机来求医。网上曾经流传着一首《病人写给医院的诗》:“他身着白衣的时候我不信/他拿手术刀的时候我不得不信/他翻开账单的时候我睁大眼睛我不信/他让我付钱的时候我口喊冤枉不得不信/这个世界真的很奇怪/你不知相信谁却还是相信了他/你什么都不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你相信他了却不相信自己了。”这首诗生动刻画了患者对医生和医院的信任危机。
更可怕的是医生对病人的防范。医生的任务本是治病救人,但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现在他们的首要任务变为努力保存证据:“我们花大量时间不是在研究如何提高医学技术上,而是撰写病例上,每一份病例放在你面前你都要考虑它未来如果作为呈堂证供,会不会给你带来不利。”④医生对病人的防范还体现在对其定位和诊治上。所有患者都被医生视为潜在的“医闹”:“我们也知道90%以上的患者都是善良的通情达理的,但我们判断不出谁是会制造事端的10%,为保护自己,防患于未来,所有的人统统被假定为闹事患者。”⑤在诊治方面,很多医生表示,过去病人有1%的生还希望,我们就尽100%的努力;现在没有100%的把握我们就不敢轻举妄动。有些医生为避免误诊或漏诊,采取小病“大检查”,或不认定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等。这样又增加了患者的医疗开支,使原本紧张的医患双方始终在信任缺失的状态里痛苦循环。作家晋橹的长篇小说《医闹》反映了“医闹”的种种现象,揭示了我国当前的医患信任危机。
二 构建和谐医患伦理关系的有效途径
医患伦理关系是医患关系最基本、最普遍的内涵,是一种双向关系,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在医疗实践中开诚布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