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保信息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城市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遇到的瓶颈
1.1 信息化技术被束缚
虽说信息化时代在经济效益上对我国的技术发展影响深远,但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不能发挥其巨大的潜力,使得大量新型的多媒体设备不能被很好利用,搁置之后再被浪费,这是其一。其二,不论设备质量如何,机器上装载得信息技术软件大多时候差强人意,做不到公众对其抱有的原先期望。最关键的是对于这些问题的形成,很大部分取决于政府的态度,如果政府抱有侥幸心理,压低投资,其他部门也无能为力。由此看来,这些情况都会直接间接的影响信息化技术在环保措施上的落实。
1.2 环保制度存在漏洞
针对于每项政策都会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环保措施的实行过程中也需要制度对其完善,由于新措施起初落实,具体面临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都是始料未及的,无可避免,会出现一系列民众不愿意看到的负面影响。例如:当开始落实环保措施时,虽说全体齐心协力,共同为达到预期目标奋斗。可难免有佼佼者的存在阻碍了整个计划的步伐,当所有人都在努力恪守环保守则,却总有一两个意识不到这样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对自身行为不加以控制,这样大大降低了环保的最终效果。而制度对这种情况的出现虽在形式上有相应的改善措施,而管理人员的消极怠工不足以引起他们的重视,使该陋习得不到改善。信息化技术更是一项需要人力监管的项目,监管力度不善只会事倍功半,信息技术扩展力度不够是不能使环境问题起到根本性的改善,因此,要想在环境建设中结合信息技术,这对制度和监管的要求是不可忽视的。
2 解决瓶颈的具体措施
对于城市而言,环境保护永远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当城市经济发展的越快,环境问题普遍越严重,当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才会意识到改善的必要性。而且越发达的城市采取的措施将越先进,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越频繁,而要能彻底使环境保护与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还是需要一些巧妙的方法。
2.1规范运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
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 ,就是安装于污染源附近的设备,譬如:流量计、污染物检测仪、数据传输器等基础设施,用于监控污染物排放等污染检测用途。其可以进行在线检测、操作、管理,也有视频检测的功能。
工厂与企业安装污染源在线检测系统前,需要向国家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进行报批,之后环保部门将对设备进行严格检测,以确保检测数据的精确。同时环保部门与质检单位也必须加强对城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定期检查。国家要统一规范各种污染数据,以便形成一个系统整体的监控平台。
2.2 从更本上提高民众对信息技术在环保中重要地位的认识
即便是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城市,公民素质在某种程度上还不能跟上平均水平,因此,相关部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尽量多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最终目的,并及时科普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让民众充分了解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的必要,使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协助关系为目标,为城市环境的改善贡献微薄之力。除此,该项目最好能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让人们在了解具体行动内容的同时体会到政府对这项活动的高度重视,从而在精神上影响基层人民群众,并且督促民众相互监督相互协助,从自我做起,约束自我行为改善周围环境,为让这个城市更加美好,让生活水平有质量有保证的提供给人民群众。因此,从意识上影响公众是所有任务的前提。
2.3 信息化技术的完善和应用
多媒体走进千家万户已经是再常见不过的,伴随其普及的还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且信息时代对技术的不断更新,更体现了信息技术有着越来越先进的趋势。对于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不能仅限于对基础软件的使用,相关人员必须时时掌握软件更新的最新消息,将最合适的软件应用到基础建设,让广大民众切身体会到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巩固信息技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相应的措施下发时,我们需要在该市官网及新闻中及时报导,使公众对透明公正的改善措施了然于掌,更能增强官、民之间的信任度,同时大力宣扬该项措施实施范围和影响效力,并明确表示公民之间应相互监督影响,除此之外也要特别说明,政府将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此次行动的大力监管,并对一切违反制度的行为大力打压予以纠正。可见,信息技术在宣传公示方面的方便和权威性。除此之外,在具体的实行措施中,对信息设备的引用也是一条途径。这需要政府结合实际,对部分方面的设备加以改进让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为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方便。
2.4 政府部门加大管理力度
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环境信息化的建设,使得这项行动更有意义,但是,政府部门的努力还是不可或缺。每场战役都需要一个英明武断的将军,同样每个组织都需要权威的领导。在信息化技术深入环境保护建设之后,怎样能最大程度结合二者力量发挥其内在潜力取决于领导者对二者的如何引导和贯通。当各项措施出台之后,领导者不仅要紧跟其落实好,还要时刻关注该项措施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城市建设中我们对信息化的融入也需要领导的重视与指导。同时,政府部门需要时刻配合相关单位做好改善工作,并及时检验工作的进展,以及信息化在建设中的渗透程度,以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展开。而且,作为政府部门,有权利时刻监督其他部门对该项工作的进展,还要关注基层群众在具体行动上是否言行一致,当发现问题时及时寻找原因并解决。这些琐碎工作的进行更需要信息技术加快政府工作效益,得到经济与环保的双丰收。
3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不断促进全民经济水平的同时,对被严重污染的城市环境补救也有所重视,环境问题也被列入了国家重点关注的项目之一。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当环境问题被提上首位之后,环境改善的具体措施便是当前需要着重考虑的,而在这项措施中信息化技术的融入将是非常必要的。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净化我国城市环境污染。
每条道路上应该放多少垃圾箱,每个垃圾箱应该相距多少米,比较繁华的地区的卫生情况能够实时的解决等问题,是每个地方都应该注意到的,如今环境保护,卫生城市这些都不是新鲜词汇了,所以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垃圾箱体智能化检测定位终端”和“环卫设备智能化监控平台系统”可以帮助解决很多问题,分析最新成熟的GIS、GPS、GPRS及传感器技术,来实现了对车辆、箱体的监控,并通过“智能环卫”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实现环卫城市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通过研究分析环卫设备智能化监控平台系统,可以更好的解决当下的问题,并让系统更加优化,能够满足当下的需求,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干净。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地理信息处理技术GI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技术GPRS及感应器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卫设备智能化监控管理平台系统,对环卫垃圾箱体进行定位管理、箱满报警提醒及处理管理,对环卫车辆进行定位、调度和监控。本系统可以通过定位技术对箱满状态的垃圾箱附近的车辆进行调度,对环卫车辆车速、运行轨迹、油耗、维修等业务进行监管,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环卫管理的长效机制。
平台总体解决方案
环卫设备智能化监控平台系统以“定位显示”及“报警管理”为技术基础,构建了以多个环卫箱体、环卫车辆为单位的局域网,融合了低碳环保的理念,及时监控并反馈终端的信息。
研究方法
采用成熟技术和软件产品,通过开发进行集成和提高
应用软件的选型中将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发展战略,结合各管理应用软件的特点和最佳业务实践领域,尽可能选用已被国内多家同行业公司采用的、并被实践证明是可以成功运行的、成熟的商品化软件产品。这样,可以缩短信息系统的实施周期,减少风险,尽早产生效益。所选的商品化软件要能与国际惯例接轨,又能适应本公司实际,即先进开放,集成度高,可扩展性好,经济实用。本项目的研究采用了成熟的GPS技术、GPRS技术、传感器技术,采用成熟的MapABC作为GIS地图平台,保证了项目的成熟程度和扩展需求。
重视人员培训,将实施开发队伍和应用队伍统一起来
本项目是一项协调难度大,涉及面广的高技术系统,人员的思想素质、创新意识与技术水平对该工程的实施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项目的各个阶段都重视对人员的培训。做到实施开发者也是应用者,以利于加速实施过程,缩短实施周期,提高人员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
三、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研究成果
为响应国家倡导节能环保的号召,开发环卫设备智能化监控平台系统,能提升环卫应急指挥能力,加强基础设施科学管理,规范人员管理考核,实现数据统计综合分析,提高环境卫生中心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建设。
本系统分为“垃圾箱体智能化检测定位终端”和“环卫设备智能化监控平台系统”。采用最新成熟的GIS、GPS、GPRS及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对车辆、箱体的监控,融合低碳、高效、智能环保的理念,通过“智能环卫”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实现环卫城市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结论
通过分析环卫设备智能化监控平台系统,优化系统,并将推广环卫设备智能化监控平台系统,实现城市监控优化。
四、与预期计划相比,说明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
经过前期的资料收集,我们先主要完成了环卫设备智能化监控平台系统的主要功能的理解,在徐州市里开展了以一些调查研究,并形成一些调查研究报告,为以后的环卫设备智能化监控平台系统的优化做基础。存在的问题有,技术方面还是有些欠缺,有些新功能结构能想的出,但技术上并没能跟上,并不能完全得到新功能。
五、经验教训及自我评价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环境监测系统; 管理系统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实践已经证明,环境信息化是环保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覆盖环保各领域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是环境管理决策的基本保障。离开环境信息化,势必影响环境管理决策科学化,制约环境监管的效能和水平。2010年1月5日,第一次全国环境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会上表示,到2015年,将建立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化管理体制,基本构建“数字环保”体系。目前,我市环境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仅凭原有的人工模式难以为继。只有通过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实现环境信息采集、传输和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才能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发现趋势、把握重点,使环境管理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高环境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能力,推动各类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为此,舒兰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全面系统的环保信息化行业解决方案。该方案投入后将全面提升各级环保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使信息化成为推进舒兰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强化环保信息化管理,完善环境监测系统
加强环保信息化管理,推动重点污染源自动化监控工作,提高环境应急能力,实现环境污染应急预警预报,为环保执法提供有力依据,为我市的污染减排服务。舒兰市环保局从2006年9月开始筹建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争取国家环保部专项资金为我市重点污染源舒兰市合成药业有限公司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gis为核心,以数据库为支持,实现空间数据的输入、查询、分析、输出和管理的可视化,便于维护和扩展。在运行期间,该系统在为我局环保管理提供排污源点监测与污染源举报实时监测、环境应急预警预报功能的同时,采用符合环境监测工作特点的数据组织方式,实现了强大的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自动归档及档案管理等功能。为我市细鳞河断面地表水质监测提供准确的数据。我局对该企业着重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监管:一方面,强化现场监管、严格执法,确保现场端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通过监控平台实时监控重点污染源排污及其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审核、统计、汇总监控数据,作为行政执法与环境管理的依据。
二 、实时监控,严格执法
我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应用方面已发挥了如下功能:通过对环保治理设施的过程监控,有效促使企业环保治理设施正常投运,杜绝了企业偷排超排行为。我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投用,促进环保治理设施基本转入正常运行状态,由于企业排污行为被全天候纳入实时监管状态,白天运行环保治理设施、晚上关停的“黑白厂”消失了;环境执法人员到现场检查前启动环保治理设施、检查过后就关停的“开关厂”也不见了,“停用环保治理设施省下的费用就是挣下的纯利润”这一错误认识也被得以纠正,偷排超排行为明显减少。自动监控系统真正发挥了“紧箍咒”的作用,对巩固污染减排中工程减排成果、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意义重大。通过定期公布监控数据,有效杜绝企业在排污总量核定和排污费申报时的谎报、虚报、瞒报行为。由于我市环境监察机构无检测手段,环境监测机构受人员编制、业务经费、工作任务等影响,对污染源监测只在竣工验收、达标验收和季度例行监督监测中体现,采样时间短、监测间隔长等因素导致监测结果基本全部达标,不能真实有效反映企业长期生产中的排污行为,致使法律规定流于形式。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可全天候实时监控企业排污状况,可及时捕捉企业超标超量违法排污行为,进行取证并予以处罚。捍卫了法律的严肃性,极大地扼制了企业偷排超排行为,迫使企业自觉调度调控生产和环保治理设施运行状态,增强了守法意识,提升了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三、建立环保业务综合管理系统
【关键词】城市环境 信息化建设 环境保护
1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城市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实践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包括无意识的生存空间和有意识的各种其他生物;信息化建设则指以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平台谋求体系管理的较优发展。将二者有机结合则产生了城市信息化建设这样一个新兴领域。
2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信息化利用现阶段广泛应用的网络系统,以媒介方式将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于城市的发展。
(1)城市环境信息化是国家网络信息搜集系统的重要支撑。国家网络信息搜集包括方方面面,在城市发展方面,城市环境信息化将有效增加其丰富性和及时性,而国家在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后也会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治理方案,这对实现环境保护这一最终目标是极为有利的。另外,正是由于城市信息的缺乏,相关的城市环境保护机构才应运而生,并在此平台上不断发展。要实现城市信息化这一发展目标,单纯依赖某一技术的应用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结合良好的决策机制和发达的信息技术,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有效保护和改善已被污染的环境。
(2)城市环境信息化对长远的城市环境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可以将零星的城市环境信息整合成较为完整的环境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有效监督污染产生,不断发展和完善污染源处理,及时阻断已有污染的进一步扩散,最终将可实现整个生态环境的逐步优化,这对城市环境发展具有链锁式的指导意义。
3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已有成效
我国的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十年以来,经过各级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工作,其建设成效也颇为显著。
(1)环境保护决策体系的建立。以国家环保部信息中心为首,省、地市一级环境信息中心相继成立,现如今我国各地市级的环境保护工作已自成体系,相比十多年以前环境保护机构的极端匮乏,短短十年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效已实属不易。
(2)网络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面对环境保护工作初期检测机制的缺陷,近十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网络信息建设,将网络逐步覆盖到各省各市,已成功实现办公自动化,这一成果大大加强了污染检测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部和各地分局的联系。另外,在环境保护机构主页网站维护方面,绝大部分环保局已渐渐实现环保工作网站公示,让广大人民和相关研究人员有了更直观更全面的政府工作信息和环境信息,这对提升广大人民的环保意识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3)环境保护实践工作有效开展。通过环境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环保部已在不断调整建筑、工厂生产等的审批,其管理正日渐科学合理,更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的协调统一。
4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尚有不足
虽然我国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已经小有成效,然而现阶段城市污染的严重程度迫切需要其尽快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这就证明了如今的城市信息化水平是存在诸多不足的。
(1)网络信息化发展不足,制约了信息交流。现阶段我国环境信息系统虽然已初具模型,但还未达到网络在各地环保局的全方位覆盖,这将对环境保护信息的及时传达、决策意见的交流带来很大困扰,进而影响环境保护的最终成效;再者,环境保护实践活动越来越深入,对网络的传达速度的要求势必提升,这就使得现阶段的网络信息化应用显得捉襟见肘,提升网络信息化发展力度迫在眉睫。
(2)已有的数据积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十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搜集工作,然而这些数据缺乏系统规范的整理,在各地环保局零散存放,而未进行全面的筛选优化,使得大量有用的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不光是对信息资源的浪费,更是环境保护工作劳动力的浪费。
(3)环境保护信息化发展缺乏长远计划。环境保护工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更需要一个基于谨慎考虑的长远发展计划,然而现有的环境保护体系虽然形成,但其管理质量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定,各地环保局工作质量不一,责任划属模糊,对于短期不能立见成效的环境保护工作来说,工作者的积极性不能有效调动,各地人员“分而治之”,难以形成统一的长远发展计划。
5发展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1)战略目标模糊。由于环境保护系统建立的时间紧迫,环境保护工作者缺少对工作的本质认知,在未充分了解项目背景、战略目标模糊的时候就开始略显盲目地开展工作,使得项目审核难以通过,或者进行一部分后被强制停止的情况时有发生,建设资源浪费的同时工作者的积极性也受到强烈打击。
(2)相关法律还未完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意识在我国兴起较晚,而真正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就更晚一些。任何一项工作规范的法律都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发展完善的,而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实践不过十几年,很多问题在未凸显时难以列入法规统一规范,即使尖锐的问题出现,也难以及时立法。
(3)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环境保护专业在我国尚属新兴专业,未能引起学者和实践者的广泛注意,深入学习实践适宜我国的教材资源也尚且不足,这些因素都使得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匮乏。
6适合我国的解决方法
(1)提高环境保护决策体系合理性。政府应积极明确决策人群责任分配,尽快制定出规范的工作标准,从而有效引导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完善整体决策质量和实践效率。(2)完善网络信息覆盖,扩大交流。应积极完善基础网络设施在各地环保局的普及,使信息传递及时,进而进行高效的决策和任务的开展。(3)积极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鼓励学者进行相关学习研究,充实教材内容,引导感兴趣的年轻人踊跃学习相关领域知识,为日后长久的环境保护工作培养优秀的人才后备资源。
一、指导思想的明确
为建设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首先需要明确指导思想。一个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存在多种,如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优化生产管理的模式、实现生产管理相关部门的信息分享、提升决策的水平等。只有结合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才能明确正确的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以我国某企业为例,在其确认了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效率的未来发展目标后,明确了“22311”的指导思想,即统筹企业内外、横纵这两个维度,确保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的兼顾,做到纵向扁平化、横向一体化;完善企业的流程标准与数据标准,增强管理者的监督效率;做好管控层、业务运营层和决策层的工作;实现管控一体化;建立统一集成信息化应用平台。
二、生产组织管理模块的建设
1.生产计划
在生产计划上,需要紧密结合生产管理的相关数据,如订单情况、工期时间、人力情况等。信息系统可以把资源闲置与生产的实时情况反映给决策者,且可以依照历史信息和当前信息情况自动生成生产的计划。在计划生成之后,应该对计划的进度进行跟进,对生产流程进行监督,在此方面,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节点划分工作。如我国某企业划分的节点就包括了五个方面,即计划的开始、生产完成率、计划的检验、计划的提交、计划的验收。在对计划进行监控时,系统会利用算法和企业设置的标准,对流程和结果实施监控,对结果进行评价。
2.产品调度
在产品调度上,该系统模块主要是负责对产品去向的记录和跟踪,与库存管理进行結合,可以让企业掌握产品的数量及去向,加强监督力度。为实现产品调度功能,可以对每件产品都进行编号,且将编号放置在数据库的第一列,在后排包含了产品的信息及调度情况,这些信息将一直保存,直到产品售出或是销毁。
3.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部分主要是对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监督,在信息化系统中,利用计算机等相关技术和企业依照市场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可以实现对生产当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的目的,准确检测到质量不过关的产品。
4.工艺管理
在工艺管理方面,系统主要是对生产管理中的核心技术进行监测,对生产当中使用每项技术的运行参数作出记录,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让管理者总结出不同技术的优势及能源消耗情况,进而作出择优选择。
5.成本管理
在成本管理部分,包含了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监控与成本分析四个方面。信息系统可以依照人工成本、材料报价等多个方面进行计算,分析出生产所需的成本预算,这样可以让管理者对资金作出合理分配;在订单生产计划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依照实际的成本消耗情况,信息系统可以进行快速、自动的核算;依照时间的变化,信息系统可以对成本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动态管理,管理内容包括了未付款项、已付款项和预制款项等多个方面;将成本预算的计划和支出的情况作出对比,信息系统可以完成成本的分析工作,对节约、超支等情况给予表现,为管理者的反思和探索提供依据。
6.设备管理
在设备管理方面,信息系统会依照现有设备规格、型号进行编号处理,并将设备的检修和运行状态予以录入。这样可以加大管理者对设备的监控力度,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做到及时地发现与排除,能够保障生产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7.安全环保
信息化建设可以让安全环保的生产理念更加深入。如我国某造纸企业,在进行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就在系统中对安全环保的标准做到了量化处理,在生产管理的各个步骤中,这种量化的数值都有所体现,利用数据可以对产品及生产流程的安全环保指标作出判断。
三、生产协同管理模块的建设
生产协同管理模块同样在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除生产部门之外,还需要财务部门、销售部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和质量部门的共同管理。生产协同管理模块需要财务部门提供一定的数据,利用信息系统成本进行核算与预算,帮助财务部门进行决策,而销售部门需要依靠系统提供的当前生产情况进行营销工作或是开拓市场,并将市场数据提供给系统;技术部门需要对产品的设计以及采用的工艺手段进行优化,一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另一方面,需要进行不断地研发;采购部门需要依靠成本预算以及生产的计划进行物资采购工作,对于系统中生产成本以及库存的数据都会造成影响,在采购过程中,需要结合系统的现有资料与信息共享功能制定采购使用的金额范围,利用该系统,可以让库存对资金的占用率得到有效降低;质量部门需要对生产过程及原材料采购过程进行监督,对于进厂的材料、物资等都需要进行专门检测,对生产的产品需要进行严格把关,保证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以某我国某企业为例,在它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就很好地满足了生产组织管理模块和生产协同管理模块的要求。
结合图,该企业以财务系统为核心实现了采购、库存、成本、存货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时,为实现系统的高效性,该企业在网络搭建上制定了四点要求,即安全的网络部署、各部门之间连接顺畅、可以提供多种网络连接方式、网络设计方便管理和维护。在此要求下,该企业利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保障措施的制定
1.规章制度的保障
规章制度的保障主要是建立信息安全制度,它可以让信息的来源与传递更具准确性和安全性,对此,我们可以参考我国南方某企业关于信息安全制度的制定原则。该企业制定了三条基本原则,首先,信息的传递方式为自下而上,只有实施层才可以将信息传递给决策层与管理层;其次,信息需要经过负责人进行审核,确保信息来源没有任何问题;最后,对于信息需要作出安全系数的评价,人员的职位不同,能够审查的信息也不同。
2.技术的保障
在技术的保障上,需要企业对建设信息系统的软件及硬件进行仔细选择,在选择时,首先应该考虑适用性,即清楚本身的实际需要,清楚企业想要达到的目标;再者,应该尽量选择具有较高成熟度的国内大品牌软件,并要求软件供应商能够提供长期的售后服务。
3.资金的保障
在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使用的软件和硬件,还是所需的人力,都需要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在对资金预算进行制定的时候,企业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利用微观的思想,对每一个环节作出审核,同时,在人力成本上,应该考虑到多个方面,如员工的工资、专家咨询的费用、人员的培训费用等。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明确指导思想、建设生产组织管理模块、建设生产协同管理模块,并制定规章制度等相关的保障措施可以让企业顺利完成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哲.信息化管理助力风电企业快速发展及其应用[J].科技展望,2017,01:168.
[2]杜振全.浅析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方法[J].办公室业务,2017,07:48.
[3]郭玲,宋钢.面向信息化测绘的网络化生产管理应用示范基地建设[J].测绘技术装备,2017,0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