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计划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计划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计划范文第1篇

1.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山东潍坊 261041;2.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潍坊 261041

[摘要] 目的 探讨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方法 抽选2012年6月8日—2014年6月8日于该院计划生育手术室接受治疗的30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50例)、实验组(15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护理质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可有效规避各种安全隐患,优化手术室综合护理质量,从而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安全性得到提升。

[

关键词 ] 护理;风险;安全管理计划生育;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a)-0045-02

[作者简介] 刘晓媛(1981-),女,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计划生育手术室属于医院的重要手术科室,承担着各类大大小小的妇产科手术,具有安全隐患大、手术风险高、工作任务繁重等基本特点,术后极易诱发继发性感染、呕吐窒息、晕厥以及出血等安全隐患[1-2]。倘若手术操作失误,不但会给患者造成经济损伤、机体损害,情况严重时还可诱发死亡危险。因此必须加大对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规避护理安全隐患,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减少护理纠纷,优化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本文为了探讨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抽选2012年6月8日—2014年6月8日于该院计划生育手术室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进行手术室护理,详细报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2年6月8日—2014年6月8日于该院计划生育手术室接受治疗的30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3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50例)、实验组(150例)。在对照组的150例中,患者年龄:19~32岁,人均:(26.85±3.02)岁;手术类型:处女膜修补术35例,诊断性刮宫术20例,清宫术10例,人工流产术70例,药物流产术15例。在实验组的150例中,患者年龄:19~30岁,人均:(26.67±2.98)岁;手术类型:处女膜修补术33例,诊断性刮宫术24例,清宫术11例,人工流产术65例,药物流产术17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年龄、手术类型等),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150例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150例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具体方法:①优化工作环境,使护士工作压力得到缓解,从而减少护理差错;②督促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强护士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以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③定期进行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对护士的护理技能进行考核与优化,以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④制定、执行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切口感染、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护理质量控制。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分为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0~59分)。

1.4统计方法

统计数据软件包:spss17.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控评分比较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质控评分,实验组的护理质控评分(98.85±0.79)显著高于对照组(84.46±1.15),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其他观察指标比较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实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实验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切口感染率,实验组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总满意率:95.33%,对照组总满意率:87.33%,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3.1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3.1.1人为隐患①在手术室中,护士承担的工作较多,包括:术前谈话、术中记录、术后监测等,工作较为琐碎,易出现记录内容不全或者手术登记本错记、漏记等现象,例如:节育器类型、大小描述不详细或者记录不全等,从而造成护理风险;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注重沟通技巧,无人性化服务观念,用语措辞生硬、直接,使患者的隐私未得到应有的保护,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伤害,严重影响护理质量;③在对患者实施妇产科手术时,常用到超声影像技术,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护士所具备的能力难以达到手术护理要求,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常出现各种护理不当的现象,例如:无痛麻醉后,患者会发生欣、躁动、不自主活动等现象,易产生坠床、撞伤风险,由于护士不清楚无痛麻醉临床表现,导致风险发生;术前洗手不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从而将细菌带入手术室;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时,工作怠慢,不按照相关程序处理;由于过分追求速度,导致抽检合格的手术包仍具有安全隐患,例如:继发感染、隐血阳性等;术毕,对患者进行阴道擦洗护理时,由于粗心大意,将棉球落在患者阴道内[3-4]。④由于大部分护士的工龄较短,护理经验不足,且责任识薄弱,因此发生技术差错的概率极高,例如:在无痛诊刮后,患者在意识不清醒的状态下突发舌后坠现象,并带有明亮的打鼾声,护士误将打鼾声当成普通的呼噜声,从而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5]。

3.1.2环境隐患室内空气质量属于影响护理安全性的关键因素,若室内空气质量差,极易诱发术后切口感染;由于手术较为复杂,工作量大,需要不断传递手术器械,再加上术中需要用到挥发性制剂、具有辐射性的医疗设备(麻醉剂、监护仪等),护士易产生紧张心理,从而使护理工作质量受到影响,可能产生护理隐患。

3.1.3管理隐患管理人员在安排手术室护理人员时,由于安排不当,而发生部分护士工作超负荷的现象,可能诱发护理风险;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缺乏业务培训与管理,导致专业能力不合格的护士负责护理工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护理风险;由于护理服务管理力度不强,许多护士无人性化服务意识,在护理服务中,态度冷漠,从而引发护理风险;由于医院未实施手术室安全隐患管理,未定期分析、探讨、总结风险事件,未制定风险干预措施,从而引发系列性的护理风险。

3.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规避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①优化工作环境,使工作压力得到缓解,从而规避意外风险。在安排值班人员时,要科学合理,使护士工作压力得以减轻,从而以轻松、愉快的状态投入工作,使护理质量及效果得到提升;由于术中会存在一定的辐射危害,当发放防辐射衣,避免护士人体受到损伤,从而缓解其紧张、忧虑心理,降低护理操作不当的几率[6]。②加强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定期进行护理技术考核,降低护理差错率。为了增强护士的法制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其护理行为得以规范化,使护理职业风险得到规避,当为护士发放《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手册,并定期进行考核,以增强护士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从而提升护理自律性,增强护士的责任意识;定期举行“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活动,对护士的护理技能进行考核与优化,以降低发生护理差错的概率;重视环节质量控制,加强对手术室护理环节的控制,例如:登记患者基本手术资料时,要进行重点核对;术中用血时,要认真核对血量、血型,以确保无误;加强巡视护理,做好指标监测,以规避手术意外。③执行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护理隐患管理。要改变管理思路,根据计划生育手术室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规章,以提升护理风险管理力度;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由经验丰富护士或主管护师专门负责护理风险管理,定期召开“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大会”,针对护理风险事件,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要重视对护士业务技能的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优化护士业务技能,以满足计划生育手术护理工作的需求;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以减少护理风险因素。

3.3护理安全管理对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的重要作用

据相关报道研究显示,在手术室护理中,对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可有效减少意外事件、医疗纠纷,降低切口感染率,还可使护理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得到提高[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2.67%)比对照组(6.00%)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2.67%)比对照组(8.00%)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切口感染率(4.67%)低于对照组(1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33%)比对照组(87.33%)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质控评分(98.85±0.79)显著高于对照组(84.46±1.15),P<0.05,有统计学意义。此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8]。充分说明,在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可有效规避各种安全隐患,优化手术室综合护理质量,从而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安全性得到提升,充分体现了现代护理学中“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当加强对安全管理的实施力度。

[

参考文献]

[1]刘赞.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49-50.

[2]周加玲,王志成.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3):1764-1766.

[3]刁国宣,蔺习凤,柴静,等.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安全隐患的防范[J].重庆医学,2008,37(7):773-774.

[4]赖晓萍,王美珍.手术室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安全管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3):1845.

[5]朱玉玲,李蕊.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3):142-143.

[6]魏丽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115-116.

[7]秦瑶.手术室护理中安全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析[J].吉林医学,2014(18):4108-4108.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护理质量;加强与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使得人们更多的关注在进行就医时的护理质量。患者的不安全事件统称为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技术、服务、管理方面的失误所出现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不希望发生的事件。零缺陷是护理安全的理想追求。患者的安全管理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焦点。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护理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医疗的基本原则,更是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安全管理范畴包括人、物、信息的安全管理,以及护理过程的安全管理。本篇文章着重探讨如何提升患者的安全管理情况,对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护理,促进护患之间的和谐发展。

1护理质量的核心内容

对于护理质量而言,其核心的内容就是安全教育内容,如何提升护理质量,也就是说如何提升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目前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教育会议。通过从思想和认识上对护士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保证护士能够深刻的意识到安全教育的深刻内涵,促进护士树立一种安全和质量并重的观点,保证不断提升自我对安全的认识,有效进行护理安全的措施,保证爱岗敬业,对患者进行热情的服务,帮助患者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尽量解决患者的医疗难题;②保证遵守护理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工作,针对制度安排工作,切实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组织全员的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护理法规以及事故树立办法等文件的学习工作,开展一些安全讲座,针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保护护理人员的安全;③加大安全管理程度。对于护理安全而言,保证其基础的内容就是安全管理内容,一旦工作质量不够,没有较为严格的护理质量监管,很容易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积极性差。当护理人员的管理落实到个人时,能够保证其岗位的责任,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合理的分工,稳定有序的工作,能够做到忙而不乱,维持和谐的工作关系。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下面,对安全管理内容进行着重的描述。

1.1安全管理内容 做好护理安全管理不仅是管理者的责任,也是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责任;面对患者的安全,我认为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①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②患者的安全管理;③护士自身安全管理。根据以上三点,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1.1管理者 作为管理者,改变过去的管理理念,从流程与系统层面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运用PDCA的管理理念来分析和处理事件。从人、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四个方面来分析看待安全问题。鼓励护士发现问题,并向其他人发出警示,形成人人关心安全的文化氛围,促进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对护理工作各个环节的护理质量进行监管,设立相关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对医院各个科室的护理情况进行调查,及时纠正护理人员的违规操作和护理缺陷,对护理制度进行完善,加强护理监管力度,类似的错误在今后的工作中杜绝再次发生,一旦发生严惩不贷。护理质量落实到个人。

1.1.2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加强人员培训 护士的配置和合理的排班是决定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对每班工作强度和难度、护理工作量等因素,合理安排人员数量。我院根据内、外科、中医、蒙医科的护理工作特点,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人事科针对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随时储备护理人员的详细信息,及时增减护士。采取弹性排班,对忙的科室每班配置两名主班护士,以及护理班、责任班、治疗班。随时加强人力,并合理搭配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确保工作安全完成。对于新入院患者进行及时的介绍,保证患者的积极配合,由于新入院的患者会导致内心对疾病的恐惧,导致行为发生异常,这时需要护理人员能够耐心细致的对患者进行讲解,降低患者的不安情绪,有效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1.1.3不断更新护理知识,重视专业理论与技术操作培训 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护理安全的培训,通过电教讲座,加深认识,建立安全意识的培养。护理人员具有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技术能力是工作的基础。加强专科护理常规考核,护士每日一问,技术操作考核,包括西医操作考核与中医拔罐、涂药的操作考核。并进行新知识新业务的讲座、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抢救器械仪器的应用及现场操作演练、复杂护理问题的讨论分析等,从而加强理论基础,精通技术操作,熟练抢救技术,这样才能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镇定自若,防止护理安全的发生。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有计划的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拥有较高的护理技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能够降低护理时发生的技术方面的缺陷,从而改善护理人员出现护理差错,尽量保证护理安全。通过核对各项操作器械,保证药物合理正确的使用,当药物处于有效期外,药品质量发生变化,配药出现禁忌时,需要立即进行纠正。

2做好患者的安全管理

2.1对于病区患者 对病区患者在院与否做到心中有数,对离院患者认真填写请假单,对不请假私自外出者及时通知医生及患者家属,保证知晓患者的去向。

2.2对整个病区患者病情 要观察细致,对高龄患者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我院为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制订了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评估表,加强护士对患者跌倒、坠床知识的学习。对所有患者进行危险因子的评估,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重点关注。并做了健教手册,和健康处方,下发给患者和家属,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知识,预防了跌倒、坠床的发生。对有心理疾病患者注意防止患者的自伤、自残行为。对急、危重患者重新制定了预防压疮记录单,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3对整个病区环境安全管理 注意病区各项设施及水、电、气的使用情况,有安全警示标示,并做好宣教工作。对患者反应的问题及时查看,与后勤部门联系及时维修。让患者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3护士自身安全管理

3.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加强护理管理 加强十六项核心制度的学习、严格三查八对制度、做好药品及急救物品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了护士安全意识。

3.2自身学习 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及操作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对科室新开展的业务要及时学习掌握,新的仪器设备要熟练使用。有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在观察病情时能够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和潜在问题,防患于未然。

3.3合理沟通 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开始,学习沟通技巧,能与患者有效沟通。

3.4提升知识 不断的加强各项医学方面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要善于总结。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危重病人 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79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及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的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1]。而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提高临床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我院自2007年5月建立了三级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安全监控网络等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管理方法

组建危重病人三级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监控网络:健全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护理质量管理执行度及时、执行力到位、可操作性强的质控组织模式,有利于护理部对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各个环节分层次实施全面监控和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差错和事故纠纷的发生。危重病人三级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监控网络,一级由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及骨干护士长组成,是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其职责是研究制定护理质量管理控制的相关事宜,定期检查危重病人质控情况,并对质量难点进行指导。二级由8名护士长组成危重病人质控小组,是质量管理的关键;其职责主要对各护理病区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及时指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收集各护理病区的建议,然后进行整理汇总,并完善危重病人护理管理规范。三级由各病区护理骨干指控员组成,负责本病区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不断提高病区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

建立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考评机制:全程监控是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前提;环节质控则是重中之重。护理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查找护理质量缺陷并予以修改。定期对照质控标准检点部位,如ICU、CCU、RICU、NICU等应认真排查护理安全隐患,将危重症、严重并发症、有护理纠纷趋势等作为质控的主要对象,建立有效的危重病人登记报告制度和危重病人护理会诊制度,严防护理差错发生。护理部要结合实际,细化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让具有正确导向的通用标准在护理质控督查中有章可循,并实施连续、动态、全程的共性管理[2],达到放大管理功能倍率的目的。我院完善了护理部、总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岗位管理体制,并对护理质量进行了追踪检查。

制定危重病人护理应急预案: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护理人员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护理纠纷。为此护理部制订了具有可行性的护理风险防范预案,并且每项预案都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如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对重大抢救应及时通知医务处和护理部,做好病情及抢救记录。若接到停电通知后,要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和手电等。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平时应在机旁备有简单呼吸器备用,如突然停电要立即将呼吸机脱开,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并及时与电工联系查询停电原因。

整合资源,创建优势:护理部创新护理服务理念和模式,成立了以总护士长为核心的护理专项技术支持中心[3],形成了我院护理人才群,确保了临床所遇到各种问题的处理都能及时有效,尤其对危重特殊病人、突发病情变化的病人等,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护理部制定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实施方案,使护理人员都能自觉落实好各项制度。据统计,2009年度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率达99.88%。

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护理部每年组织两次护理人员理论与操作考核,开展“三基三严”能力培训活动,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结 果

通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及评价体系,着力培养护士长“大质量观”意识,重视患者全方位的护理质量要求,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现代质量教育,探讨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和持续推动的长效机制[4],从而有效地防范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同时护理部针对性的健全了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完善了三级质控机制,为病人提供了技术和服务多层面的支持,并着重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使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从“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向“质量改进及质量持续改进”过渡,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管理成效。

讨 论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新生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1

爱婴区是一个特殊的病区,实行母婴同室的混合性管理,科室工作繁琐细化,责任重大,必须同时保证母婴的安全。安全管理是爱婴区病房管理的重要内容,谨慎而周密地防止新生儿在住院时发生护理失误及意外伤害,是爱婴区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病房的管理者和护士责任重大。本文就我院产科爱婴区的安全管理的实施情况做一回顾,探讨这一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安全情况调查与资料收集

通过检查、医护人员反映、产妇家属反馈、院外对比学习等方式,收集我院爱婴区新生儿病房中存在的影响安全护理的因素、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各种改进措施建议等。统一整理,归纳,总结。为研究安全管理进一步改进措施做准备。

(2)根据总结资料,针对安全问题采取措施,全面入手,抓住重点,先主后次,重点解决突出的安全问题,同时对一般安全问题不放松警惕,留意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医护之间相互合作,护患之间相互配合,科室之间互相借鉴,进行全方位的爱婴区病房安全管理改革,并不断改进。

(3)评估管理效果 通过护理人员考核、医护反映、产妇家属反馈以及对病房的各项安全质量指标调查,评估管理效果。将各项指标标准化行统计学检验,均为计数数据,将其率化后以χ2检验,以安全管理加强前后6个月为期,对改革实施前后安全管理的状况进行比较,以P

2 结果

(1)通过安全管理改进,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普遍提高,护理质量上升,护理缺陷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水平。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知水平的考核情况如下表1:

表1显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后,护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掌握较前好,处理突发事故能力提高,与强化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者从各方面总结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成效如下表2:

表2数据提示,安全管理加强后,无论从服务方(护理的失误)还是受服务方(家属反馈)评价,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均有所提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1)爱婴区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本次调查中,研究者发现有如下安全管理问题值得注意:1)某些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知识掌握不够。因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强度高,需要熟练的护理操作和迅速的反应能力,有些护理人员平时较注重专业护理素质的培养,而不注意安全管理素质的同步提高。部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在完成专业工作后不注重安全危险因素的防范,遗留安全隐患。2)医护患沟通不足。医护之间除常规护理医嘱之外,往往缺少其他有关安全因素的交待与沟通。护理人员容易片面理解工作职责,有时护理工作并未能完全达到临床上要求的真正护理安全水准。爱婴区病房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护患沟通是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实现的前提,也是健康宣传工作落实的基础。如果护理人员与新生儿家属缺乏耐心、细致的交流,容易在预后、费用等方面发生纠纷,成为安全管理的一大阻碍。3)由于新生儿安全措施的大力实施,开展有了广泛的安全宣传和教育,新生儿家长的安全意识大大提高,对新生儿意外情况的防范能力加强,并掌握了一些处理意外情况的方法,如预防新生儿溢奶误吸、脐部感染,有效地减少了意外意况的发生。[4]

(2)爱婴区安全管理的强化措施 针对新生儿病房中存在安全管理不足,研究者总结出以下强化措施:1)重视安全管理知识的普及。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通过专家意见,不断修订,并组织护理人员仔细学习,定期考核。在继续推进业务素质提高的同时,利用继续教育,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管理技能,重点增强检查补错意识,提高纠错漏和抗风险能力。同时注意传授法律法规知识,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注意谨慎,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消除安全隐患,避免护理事故的发生。2)有重点、有目的地加强医护之间、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医嘱的同时,须注意报告新生儿的安全情况,征询意见,一同制定安全护理计划。指导家长正确喂哺,对护理要点做示范,并提醒喂养、护理的注意事项,宣传关于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令其心中有数以减轻其忧虑,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医患、护患矛盾。3)注重细节的管理,掌握细微的关键所在。所有护理人员都必须对病房的各种仪器、操作的进行有透彻的了解,不可有盲点与误区,可定期培训并组织考核,及时发现问题,立即纠正。护理人员须注重文书的写作,组织护理文书规范化写作培训,定期检查,查漏补缺。把文书写作提到安全防范的高度。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是爱婴区新生儿病房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医疗的效果与预后,需要医护患同心同力,良好配合,只有处处留心,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使护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徐润华,徐桂荣,现代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二版,2005.5,836-837.

[2]吴圣楣,陈惠金,朱建幸,等,新生儿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42-144.

[3]韦艳姬,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及提高护理质量水平的探讨[J],现代护理,2010,7(7),94-95.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分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德州市立医院所接收的产妇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参与对产妇护理工作的工作人员为22名,护理人员随机分配给两组,各11名。对照组产妇年龄22~54岁,平均(37.95±3.78)岁;护理人员年龄24~43岁,平均(33.52±3.18)岁。观察组产妇年龄23~55岁,平均(38.86±3.84)岁,护理人员25~43岁,平均(33.87±3.2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所使用的产妇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护理包括知道产妇正常分娩知识,观察产妇状态,做好分娩记录等常规检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做好以下几点安全管理措施:①从医院角度看,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以及专业水平,对于产房护理安全以及产妇分娩做好充足准备提供了基础。同时,必须做好十足的产房护理安全计划,促使医护人员进行主动式的方式排查安全隐患,并不断完善缺陷所在;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以及医院的医护水平。当前,医院医护水平有所下降,这主要在于我国大多数医院采取大规模扩张进而导致医院有很多能力不足的医护人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产房护理安全管理,通过对医护人员的产房安全隐患进行培训教育,同时鼓励医护人员尽可能参加多种形式的教育,这对于医护人员的基础护理能力以及医护人员的知识面的扩大都是非常必要的;成立专业的产房护理小组,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监管力度,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专门的产房护理小组主要用于分析产房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安全隐患改善措施。当然,为护理人员制定有效的考核办法,促使护理人员职责分明,不断发现问题、完善问题。②从孕妇家庭看,重视医护人员同产妇的沟通与交流工作。护理人员需要采取高质量的沟通方式了解产妇各个阶段的切实需求并给予动态化的护理,同时护理人员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同产妇交谈,指导产妇并用心倾听护理人员的工作感受,以此激励产妇积极表露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毕竟,保持优质、有效的沟通才是安全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适当的健康宣传对产妇家属很有帮助,不断增加产妇家属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增强产妇家属对医院分娩技术的信心,促使产妇家属自愿配合医护人员,有利于缓解医患的紧张关系。

1.3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将两组产妇分娩后出血量及第一、二、三产阶段分娩时间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在第一、二、三分娩时长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