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龄化社会现状

老龄化社会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龄化社会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龄化社会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速减缓 普享金计划

一个完美的普享金计划,不但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还能有效的减少因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丰富普享金的各项政策,放宽平台,并鼓励全国各阶层的人们参与普享金的政策当中,不断的完善普享金计划,进一步改进退休制度,加大计划和政策的执行力,促进普享金体系的全面改革,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有效的经济保障,实现人民、社会与国家的共同发展。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成因及影响

所谓的人口老龄化,也就是全国人口老年人的比率相对较高,并呈现着逐年持续上升的阶段。人口老龄化的成因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出生率在持续的下降,而人口的死亡率在先进的医疗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得到了下降,这也是导致人口老龄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对于当前时展而言,人口老龄化的界限年龄普遍在60岁及以上,只要这个范围年龄的人超过了全国总人数的标准比例,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

人口老龄化是证明这一国家在医疗水平上的进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等问题,而我国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性为50周岁或55周岁,由于劳动者随着年龄的增加,丧失了相关工作的劳动力,也就无法保证正常的生活来源,而国家就会针对这种人群制定相关的普享金计划,确保老年人群能够拥有一个健全的保障体系,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增长,劳动力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完全影响到了我国经济问题,由于老年人无法参与到实际的劳动市场中,而社会中主要的劳动力范围在逐渐的缩小,就会造成社会生产效率降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因此,国家需要针对这个问题制定合理的普享金计划,来减少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产生导致经济减缓的问题。

二、我国普享金政策的现状

我国的养老保险是国家给与我们的一种普惠的福利,这也是全球每个国家都有确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各个国家都会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现状,考虑到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他影响因素而制定的。普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了每个企业单位及个人都要参与其中,并对于符合要求的人群进行相应的福利供给。

我国是一个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由于本身的人口就非常多,这样就导致需要享受普享金的人也在增加,而需要供应普享金的年限也在逐年的增加,这就需要我国支出相对来说非常庞大的金额,而我国关于普享金的计划及政策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于不同企事业单位及工种来说存在着不同的普享金政策,这也就形成了很多政策性矛盾,而普享金计划的不完善就会导致我国经济增速的问题逐年减缓,影响了我国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三、正确面对人口老龄化,制定合理的普享金计划促使经济增速

(一)实现我国普享金制度的改革

对于我国而言,养老保险的制度是针对于事业单位来说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有企业单位,对于私营企业来说实现普享金制度虽然也是存在的,但是大部分的私营企业还没有将这项政策执行下去,从这就能看出我国的普享金制度在最初的实施中就存在着问题,国家应该根据我国企业单位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考察,加大对普享金计划的实施力度,拓展普享金受益人的范围,并实现普享金制度的平等性,削弱收益不均的差异性,实现普享金计划中首要任务的体质改革。

(二)完善退休制度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多,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于劳动市场而言,过早的退休减少了有效的劳动力,再加上我国新一代年轻人的数量普遍偏低,有效的劳动力人口满足不了当前的劳动市场需求,这也就造成我国经济增速的减缓。我国政府应该正确的认识这个问题,并不断的完善企业退休的制度,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可以推迟相关的退休年龄,减缓劳动市场的需求的压力,并鼓励市场资源中劳动力的渗入,据可靠调查指出,美国的人口老龄化一直处于非常低的范围当中,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在移民政策上做出的良好成绩,利用移民政策的放宽,可以让世界各地的有效劳动力涌入到国家,并促进劳动市场与需求的平衡,这也就延缓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可以根据当代经济发展的现状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

(三)丰富普享金政策的多样化

面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结构复杂且不平等的普享金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于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加不能满足于大范围老龄人口生活的需求,这也就不能给与众多老人实现经济保障,因此,我国可以在普享金的政策上,实现多种并能够满足于当前社会现状的普享金政策,开放普享金的政策要求,让社会中更多的平民阶层及生活收入较低的人群都能参与进来,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普享金计划,以此来满足于不同需求的人们。国家和政府应该大力加强普享金计划的执行力,以“以人为本”的计划为方针,以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为战略,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速为目标,多方面共同考虑制定一个丰富的普享金政策,削弱因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经济增速减缓问题的出现。

四、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是当代非常严峻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影响着各类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大大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增速问题,我国政府应该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一个健全完善的普享金计划,并加大普享金计划的执行力,放宽普享金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的完善退休制度,实现普享金制度体质的改革,削弱制度的不平等性,实现普享金计划的科学合理性,并要满足于当展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熠.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速减缓与普享金计划[J].财经研究,2014,(3).

老龄化社会现状范文第2篇

医疗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研究

《临床医学的诞生》读书报告

全球医患关系研究现状分析

医师职业精神:聚焦真正的问题

关于医学专业精神的几个问题

医学人文的复兴与职业信仰的重建

医学人文精神及医学心理学的作用

患者视角:医师应该告知医疗差错吗

创伤与真实:中国文学中的疯癫形象

抗生素滥用致盲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透过安然事件看当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伊里扎洛夫技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简史

暑期社会实践——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美国、英国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新趋势

艾滋病流行概况及抗病毒治疗防控应用进展

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现状,关爱身边老人

灵魂的超越——读史铁生《病隙碎笔》有感

一步一字——《大国卫生之论》读书报告

医学也是“人学”——漫谈“鲁迅与医学”

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峰会声明

绽开一朵人文的浪花——医学与文学的汇流

从传统医德到现代医师职业精神,我们还有多远

医患关系的本质:医学的专业视角及其伦理意蕴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与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影视欣赏与人文情怀——西方文化与影视欣赏课介绍

欢乐背后的忧郁——肺结核对华托绘画风格的影响

社会支持、自尊与高中生抑郁、焦虑情绪关系的研究

健活,对话胡大一——一个临床专家的健康传播史

人文化的医学——论文化的互动性与跨学科的互动建构

人道原则和行善原则在“肖志军拒签手术”案中的缺位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公民权利的法律研究热点及对策

中国医学社会学30年:研究现状、结构困境与发展前瞻

美国医师如何看待医师职业精神:几项全国性调查的综述

永生的苦楚——《格列佛游记》对长寿渴求的反世俗建构

《个性化健康管理:人类“第三大计划”中国进行时》读书报告

“疯狂”的影像解读——当代中国电影中的精神失常因素

新加坡和中国原地健康老龄化中的家庭参与和社会支持对比研究

“人文学科是荷尔蒙”——探索中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人文与健康中心

过街:文学与医学的“摆渡”——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的西方视角

医者:道德麻痹与宣泄——医生作家笔下的德行异化医生与治疗者

现代文学与描述生命伦理学——兼论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生命伦理意识

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总结

轻松而严谨,自导而创新——“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感想

金苹果:食之有味,得之不易——“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心得

三分课堂,三分实践,四分读书——“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心得

淡定:医师应具备的一种品德——在北京大学医学部2013年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老龄化社会现状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日益凸显。一方面,在和平环境下,我国医疗卫生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使得人口死亡率获得大幅降低,老龄化呈现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出生率下降也促进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首先,我国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的过快增长便得到了抑制。1978年,在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施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却是边得到了基本控制。其次,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育愿望同样发生了改变,两者均说明了生育率下降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当前是人口第一大国,并且人口仍处于持续膨胀趋势,一方面是总数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人口平均寿命持续延长,所以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在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研究中国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对策任重道远。

二、目前我国老龄化现状及对消费需求的主要影响

目前,我国老龄化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首先,人口老龄化区域城乡发展并不均衡。在经济区域性发展的影响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大多呈现地区间不平衡现象。在东部沿海地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超10%,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却低于5%,其中的大多数地区仍属于典型年轻型人口结构。除此以外,大多数的老年人口被分布在农村,而农村却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缺乏必要社会保障,老龄化问题的处理压力相对城镇更为突出。其次,规模巨大的老年人口。截至目前为止,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大约有2.12亿人,占据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大约有1.38亿人,占总人口的10.1%。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人口数量多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老年人口数量问题,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再次,我国的老龄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所占比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后,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据推测,1990年至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递增速度则大约为3.3%,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速度最快,而且其还将继续保持这样一个较快速度。我国老龄化现状对于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老龄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决定社会服务消费需求的扩张。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们身体各项机能呈现下降趋势,各种疾病趁虚而入,老年人需要依赖多方面的照顾。但是当前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所以单纯依靠家庭成员照料老人,已经无法实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其需要社会付出更多的照料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例如开设养老院,聘请陪护等等。老年人口对于社会服务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其消费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使得医疗保健消费需求获得提高。大多数老年人均患有很多的慢性病,这使得老年人心理压力增加,急需医疗保健方面可以提供更好保障。除此以外,伴随空巢老人数量增加,许多高龄老人开始重视自身健康问题,在自身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的前提下不断增加医疗保健方面的投资。最后,老年人在基本生活方面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精神层面需求获得不断提升。在老年人退休后,多多少少会感到些许落差,其希望通过各种途径缓解内心不安,对于一些生活有保障,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全新消费观念,将消费比重向精神文化方面倾斜,在开阔眼界同时放松身心,充实生活。

三、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和意义

消费需求包含个人消费以及公共消费两个层面,而个人消费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不断采取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才能有效规避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具有巨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其较大的老年消费潜力急需进一步挖掘。所以,大力发展老年产业以及开发老年消费品市场,在仍未消除世界金融危机产生影响的今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生活水平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由低到高、分层次的,它们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许多即将步入老年社会的中年人或者已经成为的老年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粗浅的茶饭以及粗旧的衣房,其希望能够享受到更为营养的食物、更为新潮的服装、更为舒适的住宅,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中安稳度日。所以,采取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大有裨益,其不仅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更能够盘活老年市场,带动相关产业持续稳步发展,为解决我国现今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经济影响奠定坚实基础。

2.有利于提升国内消费水平

虽然已到垂暮之年,但是老年人口仍然具备着较大的购买力。2010年,我国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总额已经超过8000亿元,不难推测到2020年,我国退休金额将持续增长至28000亿元,2030年可超73000亿元。除此以外,大多数的老年人在青壮年期间还将储存相当数量的存款,以备不时之需。所以,综其两个方面可以发现,老年人作为消费者的一部分具有着不输青年人的购买能力。另一方面,我国老年人还具备很强的购买欲望。现今“花钱买潇洒,花钱买健康”正成为老年人追求的潮流。扩大消费需求使得我国消费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有利于促进就业

在老年人市场中扩大其消费需求,不仅可以维护老年人利益,同时可以在我国老年人消费水平的不断扩张下为企业开辟崭新的市场,以创造更多的就业上岗机会。201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26万人,登记失业率高达4.05%,失业率的不断上升一方面与国际间竞争背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内需求的严重不足有紧密联系。如果能够在金融业、教育产业、医疗卫生服务业、房地产业、娱乐业等加大老年人消费产品的生产比重,将能够大力吸纳就业人员,在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同时缓解国内就业压力。

四、约束我国老年人消费的主要因素

约束我国老年人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不仅与老年人以往的生活观念,追求的生活理念紧密相关,同时也与我国对于老年人建设的程度较低有一定的联系。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约束我国老年人消费的主要因素,对于扩大消费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1.医护保健业

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力以及生理机能随年龄增长而日趋衰弱,各种疾病接踵而至,而且其发病持续时间以及几率也较年轻人眼中,所以老年人在医护保健行业的消费比重较大。例如,在健康教育普及中,老年人体育健身参与率达到40%至50%。但是,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老年医疗护理业并不发达,老年医院、老年专用门诊、老年保健中心非常少,如此低的老年医疗护理专业程度使得许多老年人无法享受所需的健康照料;另一方面,享有医保的部分老年人无法独自承担高额费用,再加上子女照顾有限,医疗费报销困难,使得其消费需求被大大约束。

2.旅游及服务业

老年人的娱乐生活并不丰富,其大多限于家中以及家外的几个地方,并没有足够的文娱活动放松身心。虽然伴随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快速融合,老年人的娱乐休闲视野得到大大开阔,但是国内硬件设施不足,使得娱乐业发展难以满足老年人需要,老年人消费受到约束,其无法享受到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与此同时,我国老年旅游业的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较好,但是由于一些老年人的个性化消费,例如运动平衡性、听力、视力、体力以及反应灵敏性等方面的不足,使得旅行团配置队医必不可少,增加的旅游风险以及消费制约着老年人的参与类别。而且老年人十分关注自己消费的主观感受,而这一项并没有在旅游产业中显现,所以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受到约束。

3.房地产业

住房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之一,对于老年人来说,拥有一个舒适的住所对于自身健康的维护十分重要。老年人在住房需求方面主要以环境质量、出入方便性等为主要的考虑条件,其与年轻人追求的住房质量有所不同,但是在当前社会,极少有房地产商以老年人为主要的消费群体开发相应的房地产业,即使是现存的老年公寓,其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质量方面也存在一些仍未解决的问题。据调查,在北京、广东、江西、浙江四地,存在6%的老年人没有单独住房,在老年公寓生活的仅仅占据0.42%,可是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却高达8%。如此的社会现状以及家庭理念制约着老年人消费需求的扩张,使得人口老龄化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五、扩大老年人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无法规避的重大社会问题,而扩大老年人消费需求,拓宽其消费市场对于发展我国经济大有裨益。政府通过实施落实老年医疗改革、开发老年旅游产业、发展老年地产业等产业政策,在社会以及市场力量的集结下破老年产业约束,促进和谐社会的早日到来。

1.进一步推动老年医疗改革,促进保健业健康发展

在改革的日渐深化中,我国在医疗改革方面加大了政策落实力度。通过促进保健业健康发展,实现老年人健康问题得到及时关注、解决。参考发达国家老年产业的发展创举,在研究老年人消费特征的同时,使产品市场能够推陈出新,以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例如,专门研制适合老年人胃口,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使得老年人食物需求得到满足;由专家设计多种方便老人使用的生活用品,像可调节的淋浴喷头、坐式淋浴设备、可升降的床、椅子等等。这些专门的产品能够有效解决老年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不足,通过加大该方面的研究,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我国的消费水平得到极速提升。

2.开发老年旅游产业,提升娱乐业水平

在老年旅游产业的开发中,旅游团应参考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通过安排特殊照顾,使得不同经济状况、文化层次的老人都能够享受到身心的愉悦。例如,组建老年旅游团,配备相应队医,选择适宜的专门旅游路线,以达到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基本需求。除了旅游产业注重老年人特征外,在娱乐业方面也应适当组织适合老年人参与,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娱乐的活动。例如,政府或社区组织轻量的体育活动,如太极、交谊舞等等,在专门人员为老年人指导的基础上获得低投入、高产出的效益。

3.逐步发展老年地产业

在老年地产业方面,东西方文化价值存在较大差异。西方国家老年人愿意与年轻人分开居住,在西方国家,地产业更容易发展起来。而我国更为崇尚大家庭式住宅的传承,但是在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趋势下,人口流动性逐步增强,家庭功能开始减弱,所以,发展独居式住宅、老年公寓以及养老社区,对于现实更为适宜。政府应积极鼓励老年地产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强调服务需求量的增加,更是要求服务种类多种多样。根据市场与政府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思路,在政府提供基本养老经济保障的基础上,借助市场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使得我国的养老市场在福利化以及公益性方面持续进步。

六、结论

老龄化社会现状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和少子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发展,日本医疗社会出现了种种问题,甚至有学者提出了日本“医疗崩溃论”。通过对日本医疗社会现状及制度的考察,从医疗制度的失误、医疗社会发展的认识的角度分析了问题的所在,提出了培养医学人才、转变医疗方式、提高医疗机构责任心的建议。

近年,日本多家媒体设立专题栏目探讨医疗问题,医疗机构负责人、地方行政首长官、医学院校负责人、评论家以及医生和患者从各自的立场对医疗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抨击,并相应地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本文从医学教育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角度,对日本的医疗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改善问题的建议,并希望对我国医改有所借鉴。

1、日本社会现状

1. 1少子老龄化及健康指数

日本2008年公布的《老龄社会白皮书》显示,日本总人口为12769. 2万人(其中男性6225. 1万人;女性6544. 1万人)0 65岁以上人口为2821. 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率为22. 1 %(其中65 - 74岁人口为1499.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率为11. 7% ;75岁以上人口为1321. 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率为10.4% )。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5月的《2010年世界保健统计》报告显示,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为83岁,其中男性80岁,女性86岁。2007年新生儿出生人数为110.1万人,死亡人数为110.3万人。2006年日本人主要死亡原因男性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女性依次是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肺病。

1.2医疗保障制度

在日本社会保障体系中,有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除极少部分政府救济者和滞留未满一年的外国人外,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加人了该保险。该保险制度于1922年以法律形式制定下来,1927年开始实施,1961年制度完全实施,保险覆盖了全体国民。

其基本框架是,被保险人(加人保险者)向保险者(运营主体)每月交纳保险费,保险费根据收人和家庭成员人数有所变化,参考数据是交纳总收人12%的保险费。交纳保险费者在就诊时,一般人群仅需支付医疗费的30%,其中2岁以下支付20% ,70岁以上根据其收入相应支付10%一20%,慢性病、超高额医疗费及晚期患者也有相应支付的规定,其余部分由运营主体承担。

1.3医师临床研修制度

日本厚生劳动省医师临床研修制度规定,在日本医科大学,经过6年制医学教育,毕业后,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新医师必须在有老资质的年长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两年的临床研修,也称作毕业教育。新医师本人可以自由选择临床研修医院。该制度于2004年4月开始实施。制度规定了临床研修的医师身份和适当的收人,同时规定新医师在研修期间禁止兼职打工。齿科医师于2006年4月实施了相同的制度。

2、医疗现状及问题

2. 1医师人数不足

日本现有医师约27万人。每年医科大学毕业生约8000人,95%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约为7600人。日本每1000人的平均医师人数是2. 1人,比OECD(经合组织)各国每1000人的平均医师人数是3.0人还少。

医师人数不足更多体现在产科、小儿科、麻醉科。这是因为这些医疗领域工作繁重,稍有不经意,被诉讼的危险性极高。这种现象也波及了急救科和外科等领域。并且在今后10~15年这些领域都会受到医师不足的困扰。

由于医师人数不足,近年日本公立医院发生了多起因“推卸患者”而引发的事件。如2007年9月3日日本奈良县发生了大出血孕妇在救护车上被10余家医院推辞而引发意外的事件。同样因为医师人数不足,2008年9月日本千叶县桃子市立综合医院关闭。

2. 2医师工作繁重

在日本,医师需要向患者进行诊疗等方面的详细说明,有些医院的医师还必须对需要注射的门诊病人承担注射工作。由于医师人数的不足,而老龄化社会的患者人数却不断增多,因此夜班值班医师几乎不能休息,第二天又要连续工作。白天工作时,又要进行严格的知情同意说明以及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这些都加剧了医师的繁重工作。特别是高龄化社会的迅速发展,患认知性疾患的老人不断增加,更是增加了医师的劳动强度。

2. 3区域差别及医院差别

前面说到的医师人数不足,准确地说应该是公立医院的医师人数。由于公立医院的医师工作过分繁重,许多医师离开公立医院,流动到了适合自己的私立医院。

医师人数不足的另一个表现是偏远地方医师人数的逐年减少。临床研修医师大多选择大中城市医疗机构研修,地方后备医师人数严重不足。例如地处日本本岛最北端的青森县的公立医院仅有201名医师,病床利用率连续3年不足70% ;2008年全国招聘113名临床研修医师仅录取到63名。

区域差别还体现在医院的运营经费上。目前,日本80%的地方公立医院都是赤字经营。占青森县公立医院70%以上的19家公立医院均为赤字,2007年赤字为49亿日元,累计赤字已达623亿日元,其中不良债务为170亿日元。此外,近些年的因经济不景气而引发失业率的增加,致使一些人无法按期缴纳医疗保险,在加大政府医疗保险缺口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的赤字。

3、医疗问题原因

3. 1医疗经费的减少

1983年日本厚生省保健局长发表了《医疗费亡国论》的文章,提出了抑制医疗费的政策。此后的2$年,医疗费的国家负担额减少了10%,企业负担额减少了4%,其结果是家庭负担额增加了10%,地方政府负担额增加了4%。目前日本国家的医疗费投人在发达国家中最低。公立医院门诊挂号费、住院医疗费、外科手术费等也非常低。作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老年患者增加,医疗的工作量相应增多。

2006年小泉政权时代,在不寻找新的财源的情况下,以压缩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支出进行财政重建,采取了减少地方税收收人政策,使得地方财政进一步恶化。

3. 2政策制度失误

国家对社会发展趋势及医师需求状况把握不够,连续25年限制医学院校招生。日本政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担心将来日本的医师人数过剩以及医疗费增大,于1982年制定了控制医师人数的方针,1997年内阁会议决定维持削减医学学生人数的政策。说明当时并未认识到医师人数不足的问题。

为弥补社会福利的开支,削减医疗费用,国家在医疗福利领域引人了的市场原理政策。厚生劳动省要求减少平均住院日期,反而造成了未治愈的患者被迫出院,再回到门诊就诊,重新住院的奇怪现象,使患者数量一下子增加了许多。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医局制度”的国家。“医局制度”主要是将大学的医学部、医院等的各研究室、诊疗科室和教学研究室建成各个团队。该制度不仅是大学附属医院的组织,更多的是以大学附属医院牵头,相关医院参加的紧密型协作的大型组织。长期以来,该制度在专业医师的培养、地方医院的医师的平衡和特色医疗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由于“医局制度”的过分权力化,取消的呼声不断高涨,部分地方“医局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地方的医疗体系及医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恶化。

3. 3医疗的认识

医疗从业者真诚奉献,患者心存感激应该是医疗的基础。现实却是医患双方相互缺乏理解,甚至出现关系恶化。其原因是医患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在逐渐减少。如精密检查仪器的发展、导医指示的完善,医师操作流程化等使一些医师几乎只用电脑与患者交流。

由于日本的医学是引进德国的医学制度,从而形成并发展了细分疾病、器官的内容的“研究室医学”。其结果是以治疗为中心,对无法治愈的疾病也在强行治疗。

4、改善医疗现状的思考

4. 1医疗制度与经费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必须要有稳定的财政做保障。在没有财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仅用于养老金和医疗保障的税收增加;对于无法按期缴纳医疗保险所发生的医疗保险的资金短缺可由政府补足。为了保证地方医师人数的,制定扶持偏远地区医疗事业的优惠政策,对于到偏远地方医院的医师给予奖励政策;同时,给医师配备助手或秘书,减轻其工作量;根据患者病情,分别由专业医师、综合医师、家庭医师及急救医师分类负责实施治疗。医学院校在培养专业医师的同时,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老年病医师、综合医师以及具有综合能力的护师。

4. 2医师人数不足

日本《厚生劳动白皮书》显示,1987 -- 2007年的20年里,公立医院医师减少了11%多,而私立医院增加了25 %,正说明了不仅仅是医师人数不足的问题,而是还有医师的流向问题。流向问题又与诊疗报酬有关,私立医院医师的收人比公立医院高出许多。同时公立医院医师的许多工作在私立医院则由护师承担,医师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

医师人数不足更多体现在产科、小儿科,1986一2006年的20年里,产科医师人数减少了18. 9%,小儿科的减少了10.4 %。但是,也应认识到,同一时期新生儿的出十率减少了21%。因此,一些产科、小儿科的关闭也是自然现象。

4. 3医疗方式

培养由医疗信息管理人员、医疗总括、麻醉科护师组成的,包含检验、放射、药剂、理疗、营养在内的医疗团队,并逐步推广实施。患者对尖端医疗、专业医疗及新医疗器械的渴望不断增加,因此,应将综合医师和专业医师分开培养,协同工作。地方医院应该整合资源,合理配置医院功能,具体为建立相应的高端医疗机构,主要治疗心肌梗塞、脑梗阻、肿瘤等疾病。在高端医疗机构周边建立相应的中低端医院、诊所,治疗非急性、慢性疾病和康复医疗。目前日本医师的工作繁重,应将一部分工作移交给护师承担。

4. 4医疗机构的责任感

根据日本总务省消防厅2008年3月公布的“急救中心运送病人的人院情况调查结果”,东京都急救中心运送病人23165次,静冈县急救中心运送病人23885次,运送次数近乎相同。能够接受急救病人的医疗机构东京都是26家,静冈县是6家。每10万人拥有的医师人数是东京都282人,静冈县177人。这种条件下,东京都发生的公立医院“推卸患者”的事件反而是静冈县的34倍。这不能不说是医疗机构和医师责任欠缺的结果。

老龄化社会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延迟退休;空帐;利弊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33-01

引言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着手对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经过10多年的探索,于1997年正式确立了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特征的混合型养老保险模式。2013年,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的发言,建议我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一度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有缺口的养老金和有争议的延迟退休。对此,人们所持观点不一致,从国家、社会等角度都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该政策的利弊。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学术文献,累计访问100人,经过总结与分析,从社会、个人等方面得出延迟退休这一政策的利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一、样本与资料情况

(一)调查方法、内容、对象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运用的方法是访谈法。根据社会群体的职业性质、年龄、学识,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采取分别访谈的方法进行,所选取的访谈对象均为随机性选取,现场提问、现场回答,并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内容:本次访谈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关系延迟退休这一政策、对此自己的看法以及原因、以及这一政策实施后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影响等问题。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均为阜新市人民,其中大学生占20%,事业编、行政编工作人员占20%,普通劳动者占20%,离退休人员20%,已退休人员20%。本次调查共访谈100人,得到有效回答100份,有效率为100%。

(二)阜新市人民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关注程度基本情况

根据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可以初步了解阜新市人民对于延迟退休这一政策的关注度。在100个被访谈调查的对象中有,63%的被访谈对象是非常关注,14%的被访谈属于一般关注,23%的被访谈对象属于不关注。

(三)阜新市人民对延迟退休政策观点的基本情况

根据本次访问调查的结果显示,阜新市人民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基本观点情况为:支持该政策的37%,其中大学生占8%,事业编和行政编工作人员占4%,普通劳动者占13%,离退休人员占#%,已退休人员占9%;反对该政策的64%,其比重分别问12%、16%、7%、17%、11%。

二、延迟退休政策有利影响

(一)国家层面

(1)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填补养老金缺口。据社会保障国际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报告统计,2011年收支缺口达到767亿元。而延迟退休年龄一方面可以延缓支付养老金的年限,为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提供时间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延迟退休可以延长缴费年限,从而在征缴养老保险费这个环节缓解养老金严重亏空的现状。根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2)延迟退休可以完善我国退休政策。我国关于退休年龄的政策是上世纪70年代制定的,迄今已经约40年,人口预期寿命提高了7岁多。因此,延迟退休可以完善我国的已经保持多年的退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养老保险体制的完善,提高养老保险的社会性作用。我国退休年龄逐渐延长,也是适应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受教育年限延长的必然选择。

(3)延迟退休可以对抗人口老龄化。根据第二次人口普查,我国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借鉴国外经验,对抗人口老龄化进程极速加快的较为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延迟退休。和国外相比,我国的退休年龄已经早于其他国家,因而可以说,延迟退休是对抗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个人层面

延长退休年龄,将会延长个人的工作年限。也就意味着,原来的退休年龄将会有所改变。延迟退休年龄会避免工作人员过早退休闲在家里,其益处一方面表现为可以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一份经济收益,增强自己老年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劳动获得经济收益会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和被需要感,从而能够减轻其的不安稳心态,对于强化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层面

延迟退休是对个人工作周期的短暂性延长,可以避免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延迟退休可以缓解高级专业人的“短缺”问题,对于这一类社会群体而言,一旦人员流失,会对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重新聘用会造成资金、人力资源等浪费;(2)“元老”级的工作人员延迟退休可以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延迟退休的负面影响

(一)社会层面

延迟退休对于社会而言,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延迟退休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就业困难,因为一些岗位会被年纪较大的人占据,这会剥夺部分年轻人进入这些行业和岗位的机会;(2)从现今社会现状而言,很多劳动者因为个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放弃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而延迟退休,会使得更多的人因为经济收入状况弃缴;(3)延迟退休年龄使得年纪较大的人仍然在从事工作,会使得整个社会呈现老态化,从而会使拖慢社会进步的进程。

(二)个人层面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已经意味着将近工作了半辈子,很多人退休以后的生活早已规划好,而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会将原本的计划打乱,从而打乱个人的生活节奏。对于工资收入处于中等以上的工作人员而言,延迟退休年龄意味着自己要晚享受老年生活。另一方面,个人得不到就业岗位就会加重社会现有的“啃老”现象,甚至会产生一种极端的方式危害社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性。

(三)企业层面

延迟退休对于企业而言,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延迟退休使得临退休人员仍然占据着工作岗位,使得企业不能够招聘年轻人,不能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企业的整体活力;(2)现有的年纪较大的工作人员虽然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能力远远比不上年轻人,从而一些新兴的高科技电子技术的不熟练操作会影响工作的效率;(3)该政策实施,很肯能会造成部分劳动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既拖延了工作的进程,也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结论

综合以上针对延迟退休政策这一问题的利弊分析,本文作者认为,现今人社部提出的“阶梯式”退休是值得提倡的,这种弹性的退休机制不仅可以在避免本文中论述的弊端的同时,强化该政策实施的有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广州日报》,《养老金缺口增大成为推迟退休年龄主因之一》,200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