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
在传统的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是一味地遵从教材,不合时宜地开展教学.其实,教材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师切不可让这个“工具”束缚自己,而是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以学定教”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教师要明确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任务都应该是围绕学生展开的.要做到“以学定教”,教师就要在设计教学时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是对教材生搬硬套.例如,在讲“光现象”时,我没有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讲解,而是提前和学生沟通,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先进行了“平面镜”的讲解,并在教学中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加深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学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单向行为活动,而是要通过和学生的有效沟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策略.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除了能够获取学生学习的信息外,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情感的发展.
此外,在授课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下节课将要讲解的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将不懂的知识提前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并有针对性地解答.教师还要组织学生交流,共同探究彼此的问题,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定教”,是教师践行新课标要求的一种表现.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以境激趣”
在刚刚引入物理概念时,学生感觉很难理解.其实,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教学情境,以境激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当然,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是有一些讲究的.比如,学生由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可能给自己带来错误的判断,并产生知识的误区.这时,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正确认知.例如,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物体上的一种力”这个概念,我设计这样的情境:一个弹簧绳拉木块,木块被拉动了,同时绳子也变长了,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讲解过程中,有个调皮的学生提出了疑问:“既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用拳头打人的脸,为什么脸会肿,而手没事呢?”听到学生的这个疑问,我笑了笑.虽然他这个例子不太合适,但是也说明了他的生活中的“经验”给他带来了错误判断.然后我回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的手作用在人的脸上,那脸也会给你同样的力作用在手上,之所以效果不同,是因为两个物体承受力的能力是不同的.老师问你,如果你的拳头打在了大象的脸上,是它的脸肿,还是你的手肿?”我对学生的继续提问,使这个学生恍然大悟,班上有着同样想法的学生也表现出明悟的样子.我补充到:“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物理现象,一些表面上的现象其实不能反映真正的物理原理,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学习.”由此可见,学生会因为一些表象而对知识进行错误判断.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否则学生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三、教会学生独立学习,“授之以渔”
关键词:初中物理;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一、巧用探究学习法,激发学习热情
素质教育需要学习主体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将实际课堂教育的主动权交付给学生,学生开始去探究和归纳,由此实现物理知识的积累、物理规律的认知、物理知识的应用,这样的主动学习格局会使得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而这些将驱动实际的学习朝着更加深刻的方向发展和进步[2]。由此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探究环境,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开端,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有着相对清晰的认知。例如,在沪科版物理“电路设计”相关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为了确保实际教育教学交互性的提升,可在实际课堂中融入探究学习法,要求学生以分小组的方式来开展活动,由此激发学生对于电路设计知识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观察自己家中家居灯的特点,思考实际的灯具是如何工作的,灯具的电路设计应该如何去保证其功能性,在此基础上收集和整理相关电路材料,采取对应的措施实现电路电板的优化设计,绘画出对应的电路设计方案,并且依靠小组成员完成实际电路施工工作。在这样的物理教学案例中,首先是生活经验的激发,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平时生活中灯与电路的运行机制,继而援引自己学习到的电路知识去想象实际电路设计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由各个组员协同参与,运用对应的电路材料实现对应电路施工,模拟实际灯的电路设计环境,由此确保实际电路设计制作的知识点得到完全的巩固。在上述的案例中,实践活动有着很强的探究性,学生在这样的知识探究环境中,实现了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完成了物理知识思维的培养任务,自然而然地进入物理学习的深刻状态。可以说这也是实现初中物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实现路径,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懂得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渗透探究性的问题或活动,这样可以增强知识与思维之间的交互,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
二、开设趣味小实验,增强知识认知
在实际初中教育教学环节,如果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由此营造更加有趣味的情境,这将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就可以为实际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创设良好的基础[3]。基于这样的考量,笔者认为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还可以开设趣味小实验,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由此使得实际的物理教学朝着提升学生素养的方向发展。比如,在学习沪科版八年级“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如下的趣味小实验,以增强学生对于天平运行原理的认知。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两个废旧牙膏壳,在课堂上分别称两个废旧牙膏壳的质量,做好对应的记录,接着要求学生使用剪刀将自己手中的废旧牙膏壳剪掉,剪成小碎片,分别放在事先准备好的两张纸张上,接着,要求学生分别将左边和右边的碎片放到天平上称。在称之前可以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想一想剪掉后的牙膏壳再次放在天平上,此时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吗?请使用实验验证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猜想。接着学生们分别按照对应的要求来操作,并且记录对应的结果,实现两次结果的比较,看看是否存在差异,并且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这样的趣味小实验中,问题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而对应的天平称物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实际使用技巧,这样也就实现了学生实践操作素质的提升。很明显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初中物理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同时,实际趣味小实验的设定,必须要保证实际内容与课程之间的吻合,并且懂得挖掘实际知识点的乐趣所在,鼓励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并且在小实验中去验证,这样的探究过程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而这些将驱动着实际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工作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三、立足信息化技术,塑造学习格局
素质教育格局中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需要创设对应理想的学习情境,而这样的情境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手段来进行,由此使得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对应的物理知识,掌握对应的物理技能,引导初中物理教学格局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4]。也就是说,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或工具,可以使得素质教育有着更加良好的外在环境,这对于塑造良好学习格局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以沪科版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学习为例,相关专业概念的理解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总有部分学生难以有效理解实际内涵,继而影响实际专业知识的应用。也就是说,本次课程的难点在于密度概念的理解。在这样的课程改造过程中,笔者采取了如下的方式来优化调整。其一,要求各个小组分别确定1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2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3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4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5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使用电脑和投影工具,展示各个小组最终得出的结果;其二,使用Excel软件展现各个小组得出的结果,要求学生对于实际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思考水的体积和水的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此时学生会发现两者之间呈现出正比例的关系,也就是说体积增加,质量也增加了,两者之间的比值是一定的,由此得出对应密度的概念。依靠这样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很快地找到实际数据中的规律,实际的密度概念也就因此得到了总结和归纳,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会跟随着计算机工具去进行思考,为什么实际得到的结果是这样的,为什么两者之间的比重是一样的?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观察,还有其他方面的效能:更加快捷营造良好的分析格局,引导学生进入物理知识的理解中去。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策略;预习;思维;兴趣
一、新课教学学生预习要比课后复习重要
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在上课时前几分钟让学生预习课本,实际上这远远达不到物理探究式教学的要求。在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的应用不可忽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课前要及时布置预习作业,通过网络会使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有一个总体把握,并能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例如,在教授“阿基米德原理”前,建议学生通过百度网站搜索“阿基米德实验”,那么他们会马上就找到了“杠杆法”“抽水法”等一些取材容易、简单可行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方法。这样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知识,又使课上的探究实验得到更好地进行和理解。所以学生充分的课前预习是探究式教学顺利、成功进行的重要方面。复习时则必专心,应及时做出小结。
二、引导学生思维
思维发展是翱翔于科学领域的双翼。平时要主动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要使思维活动贯穿其中。比如,先学后教,学生学习之初就在头脑中画了一个问号――我学的是什么内容?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我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同学们怎样看待这些问题?至于练习检测,则是思维大显身手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有助于科学的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性。讲例题,让学生自主审题,题目给了学生就可以,然后读题、审题、解题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有了问题,反复推敲“个体参悟”,不行则“同伴互导”,再不行,“教师解难”,即使是“教师解难”,一样不要急于递给答案,对学生逐步启发:问题里涉及什么概念?用什么公式才能表达这一规律?问题解决了,还有没有别的解题方法?养成思维训练的习惯,随着综合能力的提高,课堂上随时就会有智慧熠熠生辉了。
三、要善于激发兴趣
在学生进行物理探究的每一个过程中,进行及时与适当的点拨与指导,使学生能够保持不竭的热情,乐此不疲,在物理探究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学会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同时具备合作意识,这是“探究”性教学的根本意义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细致周详地帮助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积极互动、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处理好着力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养成调查、探究的好习惯,在实践中学习、求知,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自发地、灵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生活与知识息息相关,物理“探究活动”不以传授物理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以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亲身体验并从实践中感悟、探究为主。
【关键词】初中物理;体验;活动;过程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体验包含了经历、情感、认识这三层意思,体验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有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这一视角就“体验”这一话题进行探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初中物理教学,学生“体验”的重要性
新课程指出教学应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除了传统教学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外,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学生的体验。
有学生自主体验的参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会更具可持续性,例如,对于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在自然界有哪些常见的运动形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声现象”、“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相互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电现象,以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等等,这些教学目标要有效的达成,缺失了学生的体验无异于搭建空中楼阁,是无效的。另外,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的一大特点,学生实验技能的提升,实验方法的学习无一不依赖于学生的自主体验。
有了学生自主体验的参与,学生的物理学习才能有效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物理知识的获取有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复杂探究过程,如果我们只考虑知识目标,强行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就算记住了结论,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之所以然,无法实现物理方法的有效迁移,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只有学生亲自体验了获知过程,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就动机,体验到学生物理的快乐,提升学习情感。
二、基于学生“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1.让学生自己尝试和体验,进行科学猜想和提出问题
没有情境,学生的体验也就无从谈起,当然我们物理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是轻松的,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并提出问题,为进一步探究提供了素材和条件。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笔者提出了体验“任务”: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手掌放在桌子上,先后“轻轻地”和“重重地”按着桌面拉动手掌在桌面上滑动。让学生自己体验两次拉手掌感觉上的差异,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两次拉手掌,感觉会不一样?”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将关注点引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有关的猜想。接着再提出问题:“如果把桌面挫毛了,大家还像刚才那样重重地压着拉动手掌,会怎样?”学生都不由自主地惊愕了:“会流血的!”“那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个问题虽然学生没有尝试,但是学生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再将两个问题的分析有效联系到一块,自然地意识到手掌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可能导致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不一样,在这种猜测的前提下,可以将教学互动引向使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具体关系。
2.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都充满了探究味。我们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实现新、旧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连接,体验尽可能完整的物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能力、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提升。比如在“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中,就没有必要一定得准备教材上的实验器材,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对于有些同学准备的一个带水茶杯和一块海绵,教师就应该大加赞赏,因为学生在设计实验、找寻实验器材的过程中,积极地调动了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实验经验,并有机地融合到了新的问题探究中来,思维的序列也是井然有序的。
再例如,笔者和学生一起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有“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和学生一起复力平衡条件下,物体如何运动,接着抛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外力,那么又将如何运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由猜想,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抛出问题:“有没有办法进行实验验证?”这个问题把学生给难住了,因为找不到不受外力的物体,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了,在此时引入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从伽利略理想斜面的实验中受到启发,就当前的实验条件自主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最终再交流讨论,归纳出牛顿第一定律。学生不仅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完整步骤,而且体验了理想实验、逻辑推理的重要实验方法,对物理规律的认识更为深刻。
1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概念
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本身就是源于人类对所处环境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但是,这一认识是深刻还是肤浅,将会影响物理规律的理解.
例如,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总结“力与运动的关系”的错误观点,就是典型的生活经验带来的负迁移.而偏偏由于这一结论与人们的现实所见如此贴切,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一千九百余年.由此可见,生活经验所带来的负迁移给人们带来的错误认识有时甚至是根深蒂固.我们的学生自然也不能避免此类现象,因为学生一样可以观察到生活中的现象,“人推车子,车子才运动;人不推车子,车子停下来”,继而犯下和亚里士多德一样的错误认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发现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前概念,便于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开发,由生活经验引起的负迁移从唯物主义哲学角度来讲就是“形而上学”,学生过分依赖感性认识来片面地构建物理规律.针对上述情形,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预设学生的认识误区,多方位搜集素材,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深刻地分析自己所获取的感性信息,进而总结归纳上升到正确的理性认识.
2合理整合概念性错误,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概念性错误的产生是源于学生从字面来理解相关物理表述,最终导致物理情境认识不清.因此,在引导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时候,教师要营造一系列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其中,自我分析,不断探索,从而去伪存真,挖掘出概念的本质和外延,理顺相关概念之间的脉络关系,从而实现物理知识框架的构建.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将学生常见的概念性错误整合到问题中,引导学生进行辨析.
例1如图1所示,将一些冰水混合物放在大烧杯中,再将一只放有冰块的试管悬置于大烧杯中(底部不发生直接接触),借助石棉网对烧杯底部进行均匀而缓慢的加热,忽略空气的导热因素,问试管内部的冰块会怎样?
A.有一部分发生熔化
B.全部发生熔化
C.一点都没有熔化
D.不好判断
分析学生容易错误选择A项,原因就在于对晶体熔化的概念本质不够理解.通过这个问题的辨析,就将他们的问题暴露出来,在纠正的过程,他们会认识到熔化的两个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并能继续吸收到热量,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本题中,酒精灯没有直接对试管加热,试管要获得热量必须要从烧杯中获取,烧杯中本身就是冰水混合物的状态,所以,加热只能让烧杯里冰有所融化,而不能使其温度提高.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保持为0 ℃,不能和试管形成有效的温度差,因此就无法将热量传导给试管,所以正确答案选择C.通过这个题目的处理,能有效地加强学生对熔化条件的理解,对基础好的同学,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资料,引导他们进一步去认识有关热平衡的概念.
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概念性错误将导致学生整个知识体系的混乱,因此教师要对症下药,借助具体问题帮助学生厘清概念间的关联,理解其实质和外延;对易于混淆的概念,更要反复训练,强化理解.
3丰富感性材料,丰富学生发现的过程
学生之所以出错,是因为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感性认识不够,因此没有能够顺利地达成理性认识.怎么办?笔者认为应该丰富感性材料,丰富学生发现的过程.
上世纪60年代,布鲁纳(J·s·Bruner) 倡导的“发现式学习”(DiscoveryLeanling),他的出发点在于从小培养科学家,用培养科学家的模式来培养学生,重视培养迎合社会顶层需要的尖端人才.发现式高中物理课堂是师生互动、探究和求证知识的过程,对于中学生而言,“发现式”学习不是非得寻求人类尚未知道的事物,指的是学生用自身的头脑亲自获取或通过小组合作获取知识的一切有效学习方式,也可以是学生通过自身的逻辑思维将一个物理概念与另外一个物理概念用一定的关系联系起来的过程.发现式初中物理课堂就是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新的物理知识、规律,帮助学生找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课堂教学模式.
例如,浮力这节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为什么物体会下沉,认识是错误的,但是有时是符合一定的心理经验的,引导他们从画力的示意图出发,学生还能画出如图2所示的受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