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年。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范文第2篇

曾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博士,长策智库全球宏观经济政策项目特约研究员。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转型期,也是世界经济在“后危机时代”实现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向成为国内外经济界的议论焦点。为了系统阐释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和内容,本文从“经济重大转型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热点词汇出发,系统分析“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架,以厘清未来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逻辑。

关键词:“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重大转型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3

“十二五”时期,金融危机逐步消退,全球经济格局面临调整,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转型,我国和世界共同身处关键的经济转折阶段。有四个“词汇”引人瞩目:经济重大转型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然而,在这些被称作“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主题的词句之间,似乎存在着某些琢磨不透的关系。事实上,从战略角度出发,它们基本反映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如果把“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看成是一幢房子的话,那么,这个房子的顶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地基是“经济重大转型期”,墙体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梁柱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这些概念之间关系的系统认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逻辑。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战略逻辑的“顶层”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1995年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改变。在“十二五”即将到来的时候,中央政府频频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并按照这一思路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使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显性”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逻辑的核心内容。

然而,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逻辑的核心,必须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是什么,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哪几个层面的内容。

说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就不得不重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二者的比较能够使我们更准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典型“中国特色”的概念。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包括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和具体做法。经济增长方式可以从两个角度剖析:一是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投入数量的方式,也就是生产中要素之间替代的关系,这取决于各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和要素配置体制,是“存量关系”;二是要素总体投入效率差异的方式,也就是技术水平提升导致节约要素投入数量的多少,是“增量关系”。一般认为,前者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后者则是集约型增长方式。可以看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在于选择有效的要素投入结构以及适宜的生产技术结构,在现有资源要素约束下,实现经济增长接近理论意义上的最优状态,并以此保持经济增长的合意性和持续性。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面,但在经济增长方式之外,经济发展方式还涉及经济增长中的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和文化发展等诸多纯粹经济问题之外的价值判断,是在更多外因约束下寻找最为合意的经济增长路径。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但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求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保证自然、社会、文化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将越来越多涉及社会发展等更高层次的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注重经济增长的平衡性,也就是“权衡”好经济发展中当前矛盾和长期问题,保持经济高质量和持续增长;二是注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社会公平和人的发展,让社会个体公平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和成果;三是注重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友好,即在经济增长中注重资源使用节约和自然环境保护,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第一个层次保证了经济实体本身的“健康发展”,第二个层次保证了作为经济发展主体人类的“持续发展”,而第三个层次则保证了作为经济发展载体自然的“稳定发展”。作为 “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将形成未来5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

二、我国与全球同处经济转型期是战略逻辑的“地基”

“十二五”时期是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发生潜在转变的重要5年,国内外经济发展将发生重大转型,这是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和依据。从需求层面看,我国和世界将处于“经济重塑平衡”阶段;从供给层面看,我国和世界将步入“产业升级创新”阶段。

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可能进入全面转型的时期,世界经济发展将步入“结构再平衡”和“新产业革命”阶段。首先,全球经济将处于逐步从失衡向再平衡转变的适应期,将面临需求结构的深度调整。一方面,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入“去杠杆化”的长周期,这些国家的储蓄率将逐步回升,而消费率可能进入下降通道,这将“倒逼”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降低储蓄率和提高消费率,由此将引发全球消费与投资需求格局的重大变化;另一方面,作为各国国内需求变化的“镜像”,随着全球消费与投资需求格局的变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进口将锐减,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不得不通过扩大内需寻求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世界经济面临再平衡的调整。全球需求结构层面的变化,使得国际市场的有效需求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全球需求总量将进入一个“收缩”区段。其次,全球经济将处于逐步从产业全球化向产业去全球化转变的剧变期,全球产业格局将面临激烈竞争和重新洗牌。一方面,金融危机“催发”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包括新能源、物联网和生物技术在内的新兴科技行业,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性产业领域,这导致全球“产业战争”一触即发;另一方面,为了在挤出虚拟经济泡沫的同时强化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部门的基础地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极力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和“鼓励出口贸易、创造国内就业”政策,促使世界产业联系将从之前的产业链合作转变为产业链竞争。产业格局的变化,将促使全球产业发展进入创新经济时代。

对于我国而言,“十二五”是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将进入“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创新”阶段。首先,我国经济将处于从内外失衡向内外平衡转变的过渡期。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外部需求的急剧紧缩,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如何扩大国内有效消费需求,减少国际贸易顺差,从而寻求“内外平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城市化也正在加速推进,可能止步于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跨越这一陷阱的关键在于提振国内居民消费,这会使我国经济内部调整的压力增大,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更为紧迫。外部冲击和内部约束已经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障碍,我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经济结构”渐进优化调整的阶段。其次,我国经济将处于从低成本产业阶段向高附加值产业阶段转变的过渡期。一方面,“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工业体系的逐步升级和服务业迅速发展,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降低,迫使低成本和“三高”(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模式难以为继,我国正经历着产业全面升级的过程;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产业革命的兴起,我国产业也必然融入这一潮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体系的升级将成为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升级”和“创新”已经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主线,我国将逐步进入“产业升级创新”的高速通道。

三、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是战略逻辑的“墙体”

“十二五”时期,世界和我国的转型可以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需求的转型,也就是市场的转型,表现为需求结构的转变;二是供给的转型,也就是生产的转型,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这个“地基”出发,结构矛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将成为“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主线,而这一主线的“分链”要从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我国需求结构失衡的关键在于内外结构失衡,而我国的投资需求往往是与外需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需求结构优化的重点在于扩大消费需求。同时,在消费需求内部,居民消费率的下降速度最快,从1990年的48.8%下降至2008年的35.3%。从这个角度说,需求结构调整重在扩大居民消费。“十二五”时期,扩大居民消费必须紧握两个“抓手”,一是推进城市化,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根据相关研究,我国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0万~1200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而按照钱纳里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的观点,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应在36.4%~49.9%之间,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提升为65%左右。2009年,我国城市化率为46.6%,按照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标准衡量,仍有3.3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如果“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城市化率至少要提高到55%左右,那么将有8.4个百分点的空间。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将是“十二五”时期我国释放居民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与此同时,根据笔者计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呈下降态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91.7%下降到2007年的53.4%,对城镇居民消费率变动的贡献约为-300%;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35.7%下降到2007年的20.3%,对农村居民消费率变动的贡献约为-44%。居民收入份额的逐步减少对居民消费快速下降的贡献率为60%。这也就是说,如果居民收入份额上升1%,那么,居民消费将上升0.6个百分点。因此,通过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向居民倾斜,将极大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进而提升内需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其次,我国产业结构滞后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偏重加工制造,产业结构失衡,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二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附加值低,难以控制全球价值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必须从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个方面入手。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仅为40%左右,不但低于我国所处工业化中期的“标准水平”,而且低于整个世界超过6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而高端服务业产值虽然已经占到我国GDP的20%左右。但这一比例也还大大低于全球平均40%以上水平。因此,加快推进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演进,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是促进“十二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根据相关研究,近几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值)一直处于20%左右的水平,大大低于美国31%的水平,也低于世界25%左右的平均水平;而我国主要制造业(服装、机电和机械等)的高加工度系数(中间产品行业增加值/最终产品行业增加值)不但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包括印度和巴西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说明我国产业附加值很低。另外,我国产业的技术指数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总额/GDP)仅为美国的1/4,而高技术产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更只有美国相应产业1/8。这些数据说明,我国产业整体质量较差,缺乏自主创新,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因此,通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优化升级,并提升国内整体价值链的技术高度,将是“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战略逻辑的“梁柱”

从理论上说,经济结构失衡在本质上是市场机制扭曲的结果,而市场机制扭曲的根蒂在于服务于市场的经济体制滞后。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我国进行的是“增量改革”,即通过改革使计划机制让位于市场机制,打破束缚经济要素投入效率的经济体制,释放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增量改革”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做蛋糕”的过程,使社会的大部分人受益,因此,推行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增量改革”的“红利”正在逐步减少,由经济总量“超常”膨胀带来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我国的改革必定逐渐步入“存量改革”的阶段。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暂停了我国改革的进程,“十二五”时期,随着外部影响的消退,我国“存量改革”的大幕即将再次拉启。“存量改革”的本质是全方位推动整体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切蛋糕”的过程。由于涉及利益分配问题,“存量改革”是一个“众口难调”的经济活动,必将损害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已有利益,推行起来将会有阻力。然而,“经济存量非合理”是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原罪”,也是妨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沉疴”所在。由此,“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逻辑的“梁柱”。

从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的不同层面出发,“十二五”时期,我国要把“创造内需”和“调优供给”作为“存量改革”的两个轮子。从调整需求结构的角度看,要做好两项改革:一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释放中低收入阶层消费需求。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进程,深化城镇化进程,调整城乡二元结构,启动城乡“双极”消费冲动。从优化供给结构的角度来说,也要加快推进两项改革:一是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攻坚,加快银行、保险、铁路、民航、邮政、电信等垄断行业领域的改革步伐,加大引入民间投资力度,提高效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环境;二是改革要素价格体系,特别是资源价格体系,使资源价格反映资源稀缺程度,改变我国“低成本”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所有改革推进的前提是政府转型,没有政府转型的突破,改革就难以深化,经济结构难以调整,发展方式难以转变。因此,“十二五”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推动政府从经济建设型到公共服务型转变,这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逻辑的“顶梁柱”。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浦东 镇域经济 SWOT分析 北蔡镇

一、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背景

(一)上海市“两个中心”的建设

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有利于提升上海的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意见》的,为上海、特别是上海浦东地区带来了重大利好消息,为其新一轮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大浦东建设的战略机遇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销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撤销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人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浦东新区,面积达1210,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达268,6万。新的浦东新区不仅拥有着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张江4大传统国家级开发区,同时又增加了洋山保税港区、上海临港新城等正在快速发展的新的国家重要产业集聚区,如虎添翼。

二、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大浦东背景下北蔡镇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结合上海市“两个中心”建设和大浦东建设的政策背景,又充分地考虑到北蔡镇自身优势与劣势以及其外部的机遇和挑战,以下对北蔡镇新一轮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策略。

(二)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结合SWOT分析的结果,并依据区域经济规划中的区域协调互动原则、资源充分利用原则及区域功能互补原则,对北蔡镇新一轮的发展进行如下战略定位:以商贸服务、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现代制造业为支撑,都市型工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浦东的区域中心和上海市中环经济带上的新亮点。

(三)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1 坚持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战略。新一轮的发展,北蔡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面临着三个方面的融合:第一,要在制造业企业内部实现融合,逐步使制造企业的制造和服务功能相叠加:第二,要实现产业链上的融合,使北蔡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互为延伸、互为补充:第三,要在北蔡区域内实现融合,使得北蔡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实现集群式的发展。

2 坚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战略。北蔡服务业的发展要坚持“双管齐下”,在大力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传统服务业的提升发展。既要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又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既要培育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又要优化提升消费者服务业。

3 坚持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战略。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北蔡镇近阶段要以稳定提升支柱行业、培育壮大新兴行业、突破发展潜力行业为总体推进战略,分层次、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选择体现区域功能定位、自身具有综合优势以及发展潜力大、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强的行业进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稳步带动整个镇域经济的发展,

4 坚持区域联动发展战略。应从更高的角度审视北蔡镇,把北蔡镇新一轮的发展看作是整个区域发展的一个部分。北蔡镇在考虑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方面,应充分考虑陆家嘴金融中心区、张江高科技功能区、三林世博功能区以及康桥工业区等周边区域的发展态势,充分利用其它区域已经具备的各种资源,结合自身的优劣势,进行“错位竞争、联动发展”的战略设计。

三、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对策

(一)宏观对策

从宏观上分析,要保证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应主要从制度完善与政策保障方面下大力气:一方面,北蔡镇应突破体制,着力提高镇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在明确行业要求和经营资质的前提下放松进入管制,形成多元经济主体参与的、充分竞争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北蔡镇应进一步完善其企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统筹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吸引优秀企业落地,用政策体系保障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快速发展。特别要在人才引进政策方面加大力度,引进适用人才与有效使用现有人才、提升现有人才的素质,优化人才环境、建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为加快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中、微观对策

从中、微观层面分析,要保证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应着力于重点产业的选择。聚焦镇域内的产业发展,优先选择那些带动作用大、发展潜力明显、科技含量高、能够有效增加就业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突破。

1 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根据北蔡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北蔡镇的商贸服务业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以交通枢纽商业、社区便利商业为特色的生活服务业:以中高档品牌专卖为特色的主题商业;以生态休闲、特色餐饮、综合娱乐等为特色的休闲文化业;以商务办公、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会议研讨、酒店服务等为特点的高端商务业;以国际性和区域性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分销中心、品牌中心,

2 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北蔡镇在新一轮房地产开发中应注意优化房地产的开发结构,确保重点地区的用地需求,加快商办楼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住宅商品房的开发品质。调整土地的利用结构,加快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工业、仓储用地的再开发进程,推进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科学发展;区域发展差距

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合理有一个系统指标,从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出,其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要考虑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评估地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所占的比重以及它所起到的作用。(2)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的规模和速度是否符合当地客观条件。(3)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是否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发展需要,另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4)地域内经济发展模式和当地各个生产部门是否协调。(5)还要在当地适当地发展交通、能源、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区域性的基础设施。一定要合理安排好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关系。

1 地理因素是区域经济中的基本要素

在区域经济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地理便是其一个基本要素,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区域经济就是研究如何以地理因素为基本因素,并以此为起点来发展地方经济。

2 区域经济在低层次上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

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参与各方都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但这种互补性仍存在于较低的层次上。按照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起点是特别关税区和自由贸易区,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合作的初始目标并不是贸易自由化,而是更低层次的目标,主要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衔接、消除贫困、经济增长、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

地缘和人文的同源性和相似性是构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条件,相同的地缘人文背景为双方或多方的交流合作创造便利条件。中国周边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在地理上都相互接壤,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在历史上就已相当频繁。比如,图们江地区的春在19世纪中期就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商品集散地;早在两千多年前,澜沧江一带就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经济贸易交往的主要通道,存在着“四国五景”的传统友好往来关系;中亚五国从前苏联时代就与中国新疆开展过许多合作与交流。次区域经济合作最重要的动因是合作方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促使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了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合理配置。经济上的互补性在公河流域次区域合作中表现比较明显,在几种区域经济最明显的表现为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根据我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逐渐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的区域发展实际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基本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变,未来战略区域的范围已经基本明确。特别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谋求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从此进入了协同发展的新时期。

在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当前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发展活力和自主性明显增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增长较快、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3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1)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

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体制攻坚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十一五”期间,国家继续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西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2009年中国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增速连续3年高于东部地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成效逐渐显现。

连玉明认为,“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破解中国未来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要统筹考虑,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要加快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区域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培育多极带动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支持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

(2)地区经济割据

经济上的地方、行业、团体割据已经形成,使中央的政令法令的刚性就变成了弹性。我们不搞过去的阶级斗争,不意味着阶级斗争不搞我们。贫富分化就是在瓦解工农联盟,最终西化为所谓的民主自由国家,就是阶级斗争搞我们。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鸭蛋理论”祸国殃民,抢劫式加速阶级分化、利益分化、形成地区、行业、团体和贫富不等的复杂经济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很难形成一致的利益诉求,工农联盟也就自动解体了,更形不成拳头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

4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注意各个区域经济的特性研究。

就我省经济的总体来讲,是处在某一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但是从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恐怕在经济发展阶段中,各区域是处在不同阶段的,各个区域在全省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功能和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一定要注意把握各区域经济的特点。要注意研究区域发展的要素、区域发展的条件、区域发展的基础以及区域发展的一些特点。比如,你这个区域是城市为主、还是农村为主?是在东部、还是在西部?是工业比重大,还是农业比重大?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个区域的特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略研究。

对各个区域经济而言,发展的主战略同全省和其他区域的发展战略应该有所不同。因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要由各个区域各个方面的因素决定,肯定会有各自的差异;再有它的主战略是什么,它的政策的核心问题在什么地方,都是研究区域经济应该关注的问题,目前我们提出的题目也并不一定都是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选择的主战略,在对各个市地、各个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时候要根据本地实际有所侧重,并在这个主战略下,研究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坚决不能重蹈过去高污染、高耗能、高投入的老路;坚决不能过分依赖房地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防止出现经济刚刚起步,房价已经上天;要防止区域经济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5 结束语

区域经济发展要坚决以民生经济为龙头,以人文本、关注民生来发展经济;区域经济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大有可为;区域经济发展要牢牢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为各地在党政事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区域对外传播与协作提供帮助,从而加强招商引资,促进区域合作,提高区域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国光,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低碳技术;碳源碳汇

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世界和我国关注的焦点,目前各国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以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恶化间的矛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

2010年3月15日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屡次提到,要重视低碳发展,主张从以消耗换发展的增长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建立宜人居住的生存环境,这是低碳经济时代必须具备的应对能力,这既关系到我国产业繁荣和国家竞争力提升,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健康和未来。

一、低碳经济的背景及认识

1. 低碳经济的产生背景。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全球能源及经济结构逐步迈向生态文明正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2.我国对低碳经济的认识。2007年6月,中国正式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12月,我国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将可再生能源发展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提以煤炭能源为主。

二、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

1. 低碳经济发展困难缓慢。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主要靠煤、矿产资源的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我国当前处于高能耗阶段,同时也是高碳经济时期。由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成为能源消耗大国。为了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碳经济仍将继续保持下去。应用在低碳经济的低碳技术的特点是涉及面广、难度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由于低碳技术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领域,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由于一些低碳技术难以实现,严重制约低碳经济发展。

2. 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首先,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大量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扩大建设,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其次,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存在,经济发展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再次,能源资源禀赋的特点。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将长期存在。煤的碳密集程度较高,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所采用的能源基础设施的技术、设备能长期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低碳的燃煤发电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 低碳经济发展瓶颈。我国在采取的减排行动中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仅仅依靠降低能源消耗中的碳排放。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加快低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我国相应建立健全相关市场和监管体系,进入碳总量控制时代。我国设定行业的准入门槛,以及经济的激励政策,扶持低排放行业发展,减排技术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能力。对高能耗企业,这种高耗能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将不复存在。技术和资金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1.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全球经济向着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低碳经济,有必要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低碳技术将成为国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制定低碳技术战略规划,以及制定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的规划,其内容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低碳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

2. 资金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我国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增加资金投入来使低碳技术创新。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是一项具有大规模减排效应的技术。国家应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增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引进吸收、消化利用和二次创新。

3. 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低碳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消除制度障碍,推动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定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以提供法律保障。制定完善的碳排放贸易制度,促进碳贸易发展;强化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加快我国能源体制改革,推动能源结构、价格体系调整,推动再生能源发展机制的运行,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