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美德与幸福的一致性:
我们进行品格教育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根本问题,即品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按照经典的美德伦理学观点,人类活动的最高目的是幸福,这一点是自明的,我们无需对此再进行追问。基于此,品格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应当是个体的幸福,而不是社会和个体的道德水准。
美德伦理学家一般都主张,过一种合乎美德的生活对幸福是必要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人的本质来说明这一论点。在他看来,灵魂是生命存在物的本原,灵魂包括营养、欲望、感觉、位移以及思维等能力,这几种能力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层级,各种生命物因不同层级的灵魂能力而有所区别。各物种之间的本质差异就在于灵魂能力的差异,人特有的灵魂能力是理智,即思维、理性。既然人的本质活动或者特有的功能是理性,那么人的德性就是使其理性活动实现得好的品质,正如马的德性是善跑,刀的德性是锋利(这里的德性是古希腊意义上的,意为卓越,而现代意义上的美德只是人在道德活动中的德性,即道德德性)。正如一匹擅长奔跑的马是一匹好马,一个能够很好地运用理性的人就是好人。这里的“好”是指个体生存状态的良好和个体生命的兴盛,也就是幸福。因而,幸福就是特有生命活动得到很好实现的状态。这样一来,德性和幸福就是一致的:德性能够使得人很好地实现其本质活动,而本质活动的良好实现状态就是幸福。
由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德性不是特指道德德性,因而我们还需进一步说明美德或道德德性与幸福的关联。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前者主要用于思考理论知识和哲学问题;后者运用于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实践事务。很显然,后一种活动对应的是我们的伦理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理性是理论理性在实践中的投射,理论理性对应的德性是智慧,实践理性对应的德性是明智,具有了明智的德性就具有了所有的道德德性。这就是说,具有了明智的德性,我们在各种情境中通过理性的慎思就知道如何去对他人进行恰当的情感反应,使行为合乎中道、合乎美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论理性是更高级的,因此,最高的幸福是纯粹的理性沉思的生活。但他认为这种生活是近乎神性的,很难实现,因而,我们可以追求“第二好”的幸福,那就是合乎美德的生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幸福只包括追求和实现美德,因为人还有营养、欲望、感觉等其他的活动,它们虽然不是我们区别于较低级的生命存在物的本质,但也是我们现实人性中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还得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友谊、荣誉等物质和精神上的欲求和满足。如此看来,幸福意味着我们在满足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它需要我们运用我们的本质力量,它是我们本质的实现,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生命物的存在方式。因此,仅仅致力于生理快乐和获取财富的生活不是人类的幸福,而是动物的生活,是一种虚度的生活。
美德伦理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幸福观和追求美德的理由:我们需要实现自身的潜在的本质力量,需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事务中良好地运用自身的理性来表现美德,使我们的情感欲望处于一种恰当的状态,而不是放任我们较低层次的欲望和情感冲动。这样的生活才是合乎我们本性的生活,同时也是我们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幸福生活。基于此,我们在品格教育中需要教给年轻人的是,优良品格的养成虽然是品格教育的目的之一,但它不是终极的目的,它最终要指向美好的生活。这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发展提供了一个理由――我们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我们是为了追寻自身的幸福而道德。如果不以我们自身生活意义为目的,那么正义、勇敢等美德的意义将不可理解,无法令我们接受。道德的意义必定要以生活的意义为前提,我们培养优良的道德品格是他人和社会所期望的,但更应当是我们自身的需求,我们获得美德最终是要使自己生活得好。
二、情感与理性的协同:
培养何种性格能力?
美德伦理学关于美德与幸福之间关系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品格发展的理由,同时也告诉我们美德的生成需要我们理性力量的正确运用,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愿意按照美德的要求去行动和生活。换言之,我们知道应当如何去做是一回事,是否愿意去做是另外一回事。亚里士多德很清楚这一事实,所以他说伦理理论的教化对象只限于有着优良的道德天赋、有志于过高尚生活的青年,但难以使多数人去追求高尚。这是因为多数人倾向于受物质和生理欲望产生的激情的支配,不以高尚的生活为快乐,遵循道德的要求只是害怕惩罚。因此,如果美德伦理学提供的幸福观得不到我们的认可,那么,我们就不愿意过有美德的生活,说到底,问题的关键在于态度和情感倾向。亚里士多德看到了人的情感中趋向欲望、远离美德的部分,因而主张美德在于以理性来正确指导情感。
休谟则不同,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情感驱动的,无论美德还是恶行都是如此,因此情感对于美德的作用最为关键。在休谟看来,理性主要起到认知作用,为我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提供认知前提,真正激发我们行动的是情感。休谟把美德定义为我们心灵的一种令旁观者感到愉快或赞许的品质,是激发行动者的道德情感的力量。美德这种内在力量使得行动者能够对外部的道德现象和自身的道德人格产生适当的情感反应。这就是说,美德不仅给旁观者带来快乐和赞许的情感,同时也能激起美德拥有者自身的自我认同、自我肯定的积极情感。个体需有某种性格上的特质或倾向,倾向于把美德视为自己希望拥有的并值得去追求的事情,这种倾向就是休谟所说的“趣味”(taste),它是人们追寻美德的情感和态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休谟把人们对道德和美德的趣味等同于文学、艺术、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审美趣味,直白地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上的格调。在休谟看来,趣味是形成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趣味可以形成我们关于快乐和痛苦的看法,因而就变成了行动的动机,是我们欲望和意向的源动力。所以,道德和美德大体上都是由趣味和情感而派生出来的,而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我们明辨道德是非,并通过描绘恶行的丑和美德的美来培养我们相应的道德情感和习惯,使我们趋善避恶。
因此,按照休谟的情感主义主张,品格教育的一个关键就是在说理的基础上,按照理性指向的目标对青少年进行情感熏陶和态度强化。这一点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主张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美德养成之前,个体存在与美德相反的情感偏好和倾向,个体行为倾向于违背其理性的道德判断,习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抗这些相反的偏好和倾向。我们关于某一美德的情感和态度在不断被外化为行为的过程中逐渐被强化,当这一情感和态度足够强大时,就会使个体在绝大多数相关的道德情境中抵抗相反的态度,从而有利于个体的品格变得足够稳固。习惯的培养会强化我们对道德规范和美德的态度,从而为个体进入对美德的认同或同化阶段奠定基础,有利于我们在培养美德的过程中从被动遵守道德转化为自觉合乎道德。因此,通过培养合乎美德的习惯,个体就可以强化合乎美德的性格特质,最终习惯成自然,养成美德。
三、美德与共同体:
如何推动品格教育?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理智教育而自觉地去实现有美德的生活,大多数人不会仅仅通过伦理学的教导就能形成高尚的趣味和树立追求合乎美德的生活志向,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因此而把大多数人排除在道德教化的范围之外。那么如何对多数人进行道德教化呢?亚里士多德诉诸城邦及其政制。
亚里士多德的一个根本观点是,一个优良的政治共同体应当引导和促进人实现合乎其本性的理想生活。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虽然家庭、朋友等都可以Ω鎏宓钠犯穹⒄共生作用,但最好要有一个共同的制度来正确地关心公民的成长。公民美德的培养不仅仅是私人的事情,而且更应当是社会的公共事务,一个优良的社会应当提供制度和法律来关心这一事务。而且他认为,制度对于美德培养的作用要优先于家庭和其他私人关系对于美德培养的作用,只有在这种共同的制度受到忽略、导致一个人未能生活在有良好法律和制度的社会中时,他才要自己来履行提高自己的孩子和朋友的道德品格的责任。也就是说,城邦的共同制度要对个人品格发展承担首要责任。
城邦政制的作用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发展人的理性能力,实现人的本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了培养公民的良好品格,我们需要配备合适的政治设施,它应当按照人的德性来推动人性实现。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天生就是政治动物,只有在特定的政治共同体或城邦中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当共同体在进行健康、教育、防卫、财政等事务的立法时,应当设立恰当的制度使城邦公民积极活跃地思考和参与城邦公共事务,促进公民在这些活动中发展思考和认知的理性能力。第二,城邦政制要引导人的欲求、生活态度和情感倾向。亚里士多德在批评“变态城邦”时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观点:纯粹鼓励消费和物质财富积累的城邦以及以战争掠夺和军事霸权为目的城邦,误解了人类最好生活的本质,把城邦公民的欲求和爱好引向了错误的道路,因而他们将倾向于非正义、奢靡、不节制。
古希腊的美德伦理学关于美德的教育是以共同体或城邦为外在条件的,城邦或共同体为公民提供了共同的价值传统,并为这个价值传统的践行提供经济、政治、法律和教育等支持与保障,因而“城邦之外无道德”。当代的共同体主义者在诊断西方自由主义社会的道德弊病时,正是向古希腊的美德伦理寻求药方,其目的就是要扭转现代社会无节制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构建一个具有共同的善和价值的社会关系。因此,基于美德伦理学的主张,我们要进行有效的品格教育,需要共同体政制层面的总体设计和规导。
一、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在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更新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往往忽视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我们认为在幼儿园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明确指出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在过去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重知识轻习惯”的现象,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幼儿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需要。幼儿阶段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体现最多的就是各种习惯。因此,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成为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品格的最佳途径。最后,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纵观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凡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可见,良好的习惯对成长十分重要,它足以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道德习惯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出现的较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它是确定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一个人品德高尚,他的社会觉悟和社会准则才能成为精神财富。道德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文明礼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纪律、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个人安全,诚实守信、爱护公共财物、不欺凌弱小,等等。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心需要的行为方式,它包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习惯,等等。
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积极锻炼身体,不随地乱丢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不乱花钱,等等。
劳动习惯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的行为习惯,如做好班级值日工作,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等。
三、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枯燥、单一的教育形式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目的和结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全面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老师除了口头提醒、正面引导之外,还要在环境方面下工夫,通过环境来影响孩子,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第二任老师。
教师要巧用激励机制,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物质强化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用实物,以及其他象征性的符号如小红旗、小红星、红苹果等加以强化;时间的强化与机会的强化相结合,允许行为习惯好的幼儿有更多自由安排的时间,各种游戏活动的机会,为班级服务的机会等。这些都应形成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教育问题,如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然而不论哪个阶段的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
现阶段,我们国家更是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案,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初等教育作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必须要紧抓初等教育的核心,才能够才能做到又好又快的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谈谈初等教育。初等教育包括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一切教育,是对公民所实施的初等程度的教育,包括儿童的初等教育和青壮年的初等教育。它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其次,谈谈初等教育的核心。初等教育的核心,是面向不同的学生,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人才。抓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个亮点,培养学生诚实、朴实、礼貌的传统的优秀品格,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自然的人,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因为禁止或强迫思想不仅是愚昧的,也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思想具有超越一切的力量。
肉体受到监狱、刑罚、痛苦、贫困乃至死亡威胁,但思想仍能自由地思考。思想是客观的,只能疏导,而不能禁止或强迫,禁止或强迫思想往往适得其反。古人想用麻木化愚弄国民,殊不知,正确与错误总在比较中加以鉴别、认识,在自由的学习、自由的思考后,才会明辨是非。
生命原本是最自然、美好的,花开花落、阴晴圆缺,都是生命自己的规律和形式。给她以充足营养、宽松的环境,才是对生命最根本的呵护,寻找合适的显现形式,按自己的心性自然地生活,应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孟国泰说:真教育,请遵循;勿操纵,宜尊重;勿洗脑;宜引导;勿填鸭,宜疏导;勿奴役,宜解放;勿掐断,宜点燃;勿泯灭,宜唤醒;勿羁绊,宜松绑;勿钳制,宜放手;勿笼养,宜放生;勿冷漠,宜发现;勿谴责,宜赏识;勿异化,宜转化;勿扭曲,宜通和。
最后,谈谈初等教育的实施,学校都在搞初等教育改革,有的是学案教学,有的是高效课堂教学等,都是搞形式主义,而没有抓住初等教育的核心,教育没有灵魂,把学生当成老师的复印机或传话筒。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失去兴趣,没有创造力。
孟国泰说:真正的教育是“疏导、引导”,是“导育”。只有导育,才是“尊重人、幸福人、相信人、发现人、发展人、创新人、成就人,让人成其为人”的不二法门。因为把教育独立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关系,有三大弊端,学科与真实生活断绝,生活自生活,学科自学科;学科变成纸上的假东西;学科在实际上不能应用。
成人把自己的种种知识用尽方法缩成一小块,是学生熟读背诵,自然毫无意义。这种成人认为真理的东西,对于学生本来没有意义,学科与真实生活脱离,要学生用心去学,学生对他当然没兴趣,没兴趣自然觉得学起来困难,自然逃学。倘若人们把要学的东西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学生没有不喜欢的,因为好学正是孩子的天性。
初等教育包括知识的教育和品格的培养。因为初等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使儿童读许多书,得到许多丰富的知识,而在养成将来应用的能力、技能和习惯,也要求知识,但知识应该从养成活动的能力、技能和习惯中来。人要生活不能不去活动,等到习惯养成后,自然得到了有用的知识。
成人社会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二者之间一座过渡的桥。教育的目的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一员。儿童在没有教育以前,有一种天生的本能,好奇和冲动。教育就应该以这些东西为根据,为基础。儿童之所以很自然,一方面,有它自己的本能,有父母的教育;另一方面,又有社会环境的需要。
教育就是利用他的本能及环境,使他朝我们预定的方向去。教育就是用最容易的方法输入社会实用的知识。父母教育的时候,须将利用他的本能欲望,造成种种环境条件。孟国泰说:教育乃导育。教育之道,乃导育之道。导是道的源泉,道是导的归宿。
导快乐,得快乐之道;导学习,得学习之道;导创新,得创新之道;导做人,得做人之道。真正的教育不是牵着人的“鼻子”走,而是要顺应人(尤其是儿童)的天性,通过“好动”和“互动”,让人从“被动”走向“主动”。实现人的主动发展,让人自觉、自主、自动、自愿、自由地成长,是真正教育的最佳体现。
品格培养包括居官清廉、做事勤奋、生活节俭、诚实守信、交友谨慎、勤读书、学做人、精忠报国、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缺乏的教育。只有知识,没有良好的品格,就不能好好地做人,甚至犯罪,成为人民、社会和国家的罪人,使知识失去意义,使教育失去意义。因此,有了知识的教育和品格的培养,才能让他们成为人才,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之,初等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基础好了才有好的教育。要搞好初等教育,必须抓住初等教育的核心。
人们不禁要问,这两个孩子,怎么会如此冷静和专业呢?其实这就得益于美国的生命教育。正是这两个儿童从小接受的生命教育,才有了这样的一幕。美国中小学开展的生命教育,让学生关注死亡,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均衡、健康发展的人。通过营造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和平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学会生活。所以,当紧急情况出现时,学生的表现才会如此出色。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思想,并且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到1976年美国有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基本普及。发展至今,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成绩斐然,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认同和效仿。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形式因地而异,如印第安纳州通过互联网及电子传媒推动生命教育;life Skill Ministry是另外一个专门训练青少年生活技能的机构,用来帮助青少年远离犯罪、贫穷等。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死亡教育、品格教育、个性化教育、挫折与逆境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健康教育。
1.死亡教育。美国的死亡教育最早在大学开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并逐渐扩展到中小学。在美国,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进行大众化、普及化的生命教育。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死亡相关的知识,正视生活中的死亡,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避免轻生和自杀。美国一些小学校开设别具一格的“死亡课”,让从事殡葬行业的人走进课堂,跟孩子们讨论人死之时会发生什么,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情景剧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模拟“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
美国生命教育的基点是死亡教育,主要以实际生活的体验或情感活动为主,通过探讨“死亡的本质”,促使学生反省与自己、他人、自然的关系,感受死亡的本质,思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1960年代开始,死亡教育逐步成为美国学校的常见课程,从小学到中学,都通过开展死亡教育课程等形式开展死亡教育。通过这些课程,系统介绍和探讨死亡的生理过程、对人的心理影响、自杀的原因及预防等知识,希望帮助学生增加对死亡的认识,正确地对待死亡这一过程,加深学生的思考,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意义。
2.品格教育。为了改变青少年精神缺失的状态,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品格教育,并在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发展最快的教育运动。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六种核心价值观,分别是可信赖、尊重、责任、公平、关爱、公民的职责与权利。这六个方面的价值观,其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共同生活。品格教育中的尊重就是要尊重和宽容他人,不伤害他人;关爱包括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责任是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奉献社区,为营造美好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品格教育强调尊重、关爱、责任,同时强调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美国纽约州还专门设立了道德品质主体活动周,如“勇气周”“诚实周”“友爱周”。华盛顿州通过设置青少年“荣誉墙”,每年把30名荣誉青少年的名字刻在墙上,用以表彰。在培养公民职责方面,加州的一些学校通过设立听证会、学生议事会,同时学生还经常参加乡镇、城市等事务会议,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美国通过开展品格教育,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尊重生命的理念,从而产生关爱生命的体验。
3.个性化教育。美国的文化多元非常强调教育的个性化,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个性化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组成部分,非常强调培养个体的独立意识、自信心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主体的共同努力,为个体发展能力提供条件,以便培养有创造性的个体。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个性化教育体现在暑假学校。在这里每位学生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参加学校的科技课程。比如物理学科,从加工材料做起,锯、剪、焊、接、电脑编程等基本技能在这里就可以学会,短短的暑假就可以学会多种技能。美国对于生命个性的培养体现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和层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教育学生不迷信权威,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来寻求真理;在教学方面,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创造轻松的范围,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小学阶段,注重表现力和主动性的培养,借助于轻松的课堂气氛,自由的教育氛围,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讨论,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个性。在中学阶段,让学生主动依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独立学习,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重视考试成绩,从而塑造学生的独立个性。
4.挫折与逆境教育。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面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学生时期的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形成的,因此希望通过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和独立能力。美国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同时开展了挫折教育,鼓励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自己去努力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些州立中学,为了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生活的能力,明确规定:学生必须有一周不带分文,独立谋生才能毕业。美国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不论家境多好,学生在12岁后就必须做家务,比如送报、割草等,家长同时也会支付一定的“报酬”,体现按劳索酬。家庭和学校通过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
5.生活技能教育。生活技能教育是在1971年由联邦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发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美国以学校为基础的生活技能教育分为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要求不同。但无论哪个阶段,学校都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兴趣和具备的能力,并使之与社会的要求同步、融合。
在小学阶段的生活技能教育,主要是实施职业认识教育,在这个阶段,通过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概念,培养职业的兴趣,从而对课程和职业之间的关系有初步认识。在中学阶段,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别为职业探索阶段、职业抉择的开始阶段和职业预备阶段。通过职业兴趣了解的不断深入,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从而让学生了解职业的意义,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通过生活技能教育使学生了解职业的真正意义,增强生命个体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从而更加深入了解生命的价值。
6.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与死亡教育结合进行的,目前在美国有36个州将其作为必修课。美国教育界认为,死亡教育在中小学不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它最好与健康教育结合进行。
以树之外貌打造班级物质文化
朱永新曾说过:“一所学校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间间教室的品质决定的。”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唯有借助于学部、学段、年级,最终植根于每一个班级,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够对学生起到浸润、影响、激励的作用。
所以说,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有形载体。因此,教室的环境布置就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将树的外貌特征融入到教室环境的设计中,让视觉上的冲击带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绿色的运用 走进教室,最先感受到的是绿色带给人的平静和舒适。绿色条纹的窗帘闲逸地垂在窗户两旁,绿色的小柜子整齐地码放在墙壁的一侧,绿色的校服在学生身上显得格外醒目。绿色可以平复学生浮躁的心绪,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叶片的运用 叶子的造型多种多样,精致而独特,正好起到装饰、美化教室的作用。柜子上树叶形状的小标签、黑板上树叶形状的评优栏,还有墙壁上树叶形状的照片框,每一个微小的设计都体现着师生的匠心独具。
枝干的运用 树的枝干为果实和树叶输送水分和营养,它的挺拔承载着生命的意义。一面白墙、一块黑板都因为有了枝干的装点而变得生动而有意义。
优美舒适的教室环境给学生增添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从而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用树之品格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深层的文化,它不能通过眼睛看到,只能被感知。它主要表现在班级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积极健康的班级精神文化是实现班集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证,是班级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剖析树之品格,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悬崖峭壁,都以坚忍不拔的精神默默地生长着。学校依托树的坚强品格推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感染、激励学生。
确立班级文化 班名以树名命名,班徽设计借助树之外形,班号浓缩树之品格,班标、班规、班歌、班训也都与树之特性紧密相连,蕴含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为班级文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开展班级活动 举办各类以“树育”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活动,既有助于营造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开展班会评比,各班围绕班名设计、组织班会,学生通过绘画、讨论、表演、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本班别具特色的“树育”文化活动。开展手抄报比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班级文化建设,各班组织了以“树育”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构思,最后形成了一张张具有“树育”文化色彩、内容丰富实用的精美作品。此外,班级还以“树”为主题,组织了绘画、诵读、歌唱、小话剧表演等活动。
活动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情感、刻画心灵、指导行为的过程。每一次的展示都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意义。
顺树之天性建设班级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良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所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只有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上,才能彰显出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真正达到以树育人的目的。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同样要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不能凭着主观愿望恣意干预和灌输。
制定班规,指导行为 班规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承受能力和实际需求,要让大家认可并切实可行。这样,才能起到制约和指导学生行为的作用。
尊重差异,顺道而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此世界才会如此精彩。正因如此,教育要尊重差异,不整齐划一、不拔苗助长,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特长为代价去换取暂时的学业成绩,应该帮助他们自然、有序地发展。
面对错误,因势利导 学生犯错是很正常的,可怕的是教师错误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认错改错,甚至会让学生犯更大的错误。因此,教师要用理解之心看待错误、用宽容之心处理错误、用信任之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在树文化的引领下,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了“顺义区德育管理示范校”“顺义区信息技术优类校”“北京市信息技术优类校”“全国少年电子技师北京地区认定单位”等荣誉称号。至今,学校已拥有“北京市先进教师”8人,“北京市紫金杯优秀班主任”3人,“顺义区园丁新星”3人,“顺义区教学骨干教师”和“顺义区德育骨干教师”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