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挝人民共和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老挝在过去近30年的农业经济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试图通过探析老挝农业的发展阶段、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战略措施,对老挝农业发展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利对中国有所借鉴,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经济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老挝;农业;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战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产部门,同时也是工业和服务业等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发展的基础保障。老挝是以农业为主导经济的国家,其农业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可借鉴范本。老挝的农业生产可以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农业生态区,其中北部农业生态区有7个省市、中部农业生态区有6个省市,南部农业生态区有4个省。北部地区人口较多,工业发达,但劳动力流失比较严重,农村土地耕作面积减少,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中部地区是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该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国最高。南部依靠湄公河航运优势,农业发展水平次于中部地区。不同地区农业发展面临情况不同,因此老挝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了不同的农业区域发展战略。
1老挝农业发展的历史
老挝农业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老挝人民共和国成立(1975—1985年),第二阶段是老挝第二次改革之后(1986年至今)。1975年,老挝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政府遵循自愿、互利及民主管理的原则,建立农业合作社,将生产资料归入国家所有,农户实行按劳分配。除此之外,老挝在万象地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对外农业贸易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引进新型农业工具,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该项政策的出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85年,相比老挝成立之初(1975年),烟草、棉花、甘蔗和咖啡分别增长了18.5%、30.4%、329.4%和117.9%。第一次改革由于政府在政策的实际操作中没有很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农业改革陷入了危机。1986年,老挝召开第四次党代会,会议决定废除农业合作社制度,实行家庭农业承包合作制,农业生产资料再一次被重新分配,或转卖给农户,或将经营权转移给农户。农户自主经营农业,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农业产量也有所上升。农业改革的第二阶段,政府注重吸引外资来发展本国农业和实现现代农业的市场化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业经济以年均4%~5%的速度实现稳步增长,各项农业生产总值实现了质的提高。农林业生产总值在1990、1995、1999年分别达到3718.4亿基普(100基普约合0.08元人民币,2016)、4536.8亿基普和5562.0亿基普。国家不断加强农业投资力度,2002—2003年,国内投资达到10790亿基普,国外直接投资9570亿基普[1]。
2老挝农业发展现状
2.1老挝农业发展战略及前景
老挝政府明确了在“五五”(2001—2005年)规划以及10年(2001—2010年)和20年(2001—2020年)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农业经济的重要地位。2001年开始,政府致力于各项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作,确立了重点把农村建成开发基础单元的目标。10年和20年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则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完全消除贫困的总目标。与此同时,政府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主要做法有:①参与性计划。该项计划旨在削减中央政府对农业发展项目的过度操控,实现行政权力下放,基层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科学合理的支持农业发展的措施。②实施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改变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模式,转变成为绿色生态有机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争取扩大平原和丘陵地带的农作物灌溉面积,增加该地区的农产品出口,改进农作物的耕作模式和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引进经济效益高的新品种,开展农林牧副渔业的产品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一体化服务。③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管理制度,设立专门行政机构进行管理。④注重科学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开发,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⑤营造科学良好的商业发展环境,政府可以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制定出更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2]。
2.2老挝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2.1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
老挝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且农业在其产业经济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比例。自独立以来,老挝的农业经济贡献比例占全国总产值的90%~95%。在政府实施新计划政策后的1986—2012年,老挝GDP年均增长6.4%,2012年国民收入达到94.2亿美元。但老挝的城市化水平较低,2002年城市化率还不足10%,到了2010年才上升到约33.2%。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3大产业的产值已经有了比较均衡的发展,2010年3大产业产值分别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1.06%、26.96%和41.91%。但老挝的工业仍处于不发达阶段,主要以传统的手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也不突出,主要以餐饮业和小额贸易为支撑。
2.2.2周边国家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威胁
近年来,中国、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周边国家农业的迅速发展也为老挝带来一定的威胁。与周边农业大国相比,老挝的农业资源、生产力水平、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农业发展远远不及周边国家,尤其与中国的差距更为明显。老挝周围接壤的农业大国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相对比较强,特别是水稻、玉米、薯类、咖啡、烟叶、花生、棉花等农产品在地域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2.3地区安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比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具体表现在政局动荡、经济危机、恐怖活动、气候异常等不可控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的变化,老挝农业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加入国际贸易竞争中。由于与外界的贸易联系业务频繁,摩擦也不断增加,地区的安全性遭受到了挑战。老挝若要在世界贸易经济一体化中保持竞争优势,还需要努力解决好国际贸易的纷争以及维护地区的安全[3]。
3老挝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老挝农业发展主要受到了其经济的发展水平、科技人才队伍、资金投入、家庭经济结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老挝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农业发展的进程,其中国家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人才资源建设和科技的投入将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农业基础设施包括了农田水利设施、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气象基础设施、农业防护林设施等,都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保障,可以抵御一定的农业灾害风险。
3.1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
老挝自成立以来经历几十年的发展,老挝国民经济呈现出可喜的增长势头。仅在2003—2012年,老挝GDP总量增长了3.6倍,人均GDP也翻了两番。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更为老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由于老挝实行对外开放,国外资金不断融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此外国民收入的增加也为其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国民拥有更多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拉动农产品贸易经济。老挝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农业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老挝经济要想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和投入。
3.2科技人才队伍薄弱和资金不足
老挝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不高,由于缺乏专业的生产技能培训和专业的技术人才,产品在市场发展中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加大专业技术和人才队伍的投入。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专门农业人才的支持。另外,资本的短缺也是一个关键的要素,老挝农业基础设施短缺,可以用于农业运转的资金投入相当有限。一旦出现基金链的断裂,农业生产会遭受到巨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国家对农业建设资金的投入,出台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和银行信贷支持,并且充分利用境外资本,吸引外来资本的投资并用于发展本国农业。
3.3家庭经济结构制约
虽然大多数老挝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维持收入,但农业收入所占比例并不高。老挝多数家庭中的人力通常是通过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来增加收入。老挝农村家庭中的青壮年多数倾向于外出打工,年老体弱的家庭成员则留守家庭,从事农业的青壮劳动力的缺失导致农村耕作土地的大量荒废,因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的投入,缺失了这个生产要素,农业发展必然会受到阻碍。
3.4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缺失
老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经营规模小等弱点都有赖资金对农业的投入。由于老挝农村经济结构单一,无法吸引企业或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使得老挝的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农村经济结构和金融机构是目前影响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必须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并努力予以完善。
3.5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中关键的生产要素有耕种土地,水利设施、肥料和资金,这方面农业生产要素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程度。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了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防护林建设等。水利设施是影响农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据有关部门统计,将近53%的老挝农村地区缺乏相关配套的水利设施,由于缺乏水利灌溉,耕作的次数必然减少,从而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公路是打开农产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如果受到交通不便的限制,一些时令新鲜水果就无法及时运到市场,农产品销售通道不畅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从而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
4老挝农业经济的发展战略
由于老挝本土北部、中部、南部受到不同的地形、环境、气候、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各自发展的农业耕作品种以及农业发展战略也有所不同。老挝因地制宜,根据北部、中部、南部各自不同的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4.1北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
从全国看,老挝北部从事农业的人员相对比较多,但是其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比不上其他地区。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北部地区劳动力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农村土地耕作面积的减少,农户需要雇佣外部劳动力进行农业耕作。北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发展极不平衡,难以实现农业的集约规模化经营。北部乡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以至于交通、水利灌溉、用电、机械化水平不高等问题都比较突出。北部地区相对于全国而言,降水量比较少,因此适宜种植甘蔗和橡胶作物。北部背靠中国,地缘优势明显,农作物市场比较大。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人口密集,土地分散,基础设施不足,不利于农产品的机械化和产业化发展。同时北部地区与境外市场,比如中国、缅甸、泰国、越南均有接壤,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政府在北部地区实施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为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加大帮扶力度和增加信贷支持,建设规模的旱季水稻生产基地、甘蔗生产基地和橡胶生产基地。
4.2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
中部地区是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该地区的农业现代机械化水平全国最高。中部地区农作物人均种植面积最大,大多数实行农业规模化生产。随着老挝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部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也最为完善。健全和完善的农村信用机构使得农户可以及时高效地获得相应贷款用于抵御农业风险,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其中沙湾拿吉省则是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中部地区还大规模种植木薯和发展养殖业。中部地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利用高机械化,借助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农户将产品推向多元化的市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产品交易,保持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品牌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农业打开一个新的契机。现在,老挝正致力于发展网络化农业和精细农业,利用科技力量来实现劳动成果的最大经济利益化。中部地区善于利用科技,培养高端知识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加强与国外交流,借鉴相关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老挝中部地区农业经济战略为实现产业一体化,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对农民的科学生产技术培训,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4.3南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
南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优于北部,但又不及中部,其交通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得益于湄公河航运的优势,该地区可以利用航运资源发展外向型农业。南部地区农产品自给自足程度比较高,所以农产品在有剩余的情况下,农户一般倾向于将其投入市场,因此南部地区农产品市场化程度高于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大多发展订单农业、客户与农户签订农作物种植合同,主要以种植湿季水稻为主,通过不同品种的杂交,水稻产量也在逐年提高。老挝南部适宜种植咖啡,约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90%,产品远销国内外。老挝政府在南部地区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做法是利用水运资源优势,发展集约化现代农业模式,建立与国外市场贸易联系的外向型经济[5]。
5结语
老挝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善于根据实际地区情况,分别在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战略视野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虽然老挝农业经济发展与其他农业大国相比,仍有差距,但老挝政府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使得本国农业正朝着稳定良好的方向前进。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因此要积极向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利用优势更好地反思与发展本国经济。
作者:江丽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明.云南-老挝农业合作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
[2]方芸.老挝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J].东南亚,2005(1):39-43.
[3]郑一省,王建坤.老挝经济发展及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J].亚太经济,2012(5):106-110.
进行环境会计研究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开展环境会计核算,环境会计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环境会计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环境方面的核算不但有利于合理核算企业成本,增强企业的危机感与警觉性,而且还有利于抑制企业短期行为,引导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有利于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把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社会总成本,增强整个社会的发展潜力,有利于促使企业关注环境问题,加大环保投入。2、环境会计能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控制和管理提供信息。环境会计以具体的企业为核算单位,它收集了有关企业经济活动在环境支出等方面的第一手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统计、汇总、分类等,宏观管理部门能够对社会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大小,以及国家和企业在环境治理与维护方面所付出的代价等做出合理的估计。
进行环境会计研究有助于遏制国外高“环境成本”产业向我国的转移
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破坏的加剧,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发达的工业国家从行政上、法律上对危害环境的产业与企业进行了限制,并且民间的环保呼声也相当高,民众的环保意识根深蒂固。于是,他们中间的很大一部分选择了转移到国外发展中国家这一方式,利用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忽视以及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来获取短期的经济利益。国外高“环境成本”企业与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无非具有三方面的动机’一是为了降低成本;二是为了减轻从社会公众方面而来的压力,避免企业形象的损害;三是为了避开政府对他们的限制。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核算,环境成本方面的内容将被集中起来进行反映。这样公众就可通过环境会计信息较清楚地、较容易地获得这些高“环境成本”企业与产业环境方面的信息,意识到它们环境方面的问题,有利于社会公众对环境的监督;政府机构对于进入我国的这些高“环境成本”企业与产业,可以依据环境会计的信息,对其征取较高的排污费用和税收,或者减少对其优惠,也可制订相应的法规对其进行限制。
进行环境会计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GDP增长模式
国内生产总值(GDP)长期以来被视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20世纪60年代后,随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问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挑战,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使用GDP来表达一个家或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增长具有明显的缺陷。传统意义上的GDP增长模式包含了很大一部分虚假价值,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GDP”在计量上对环境成本的忽视。
【关键词】环境审计 可持续发展战略 措施
一、环境审计与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是现今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环境污染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并且各国也掀起了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而应运而生的环境审计也开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相关有益的探索。
(一)可持续发展观需要环境审计
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环境审计的意义凸显出来:其一,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其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价值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此可见,通过环境审计,可以监督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达到促进环境的持续改善,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目的。
(二)我国环境现状催生环境审计
事实上,我们国家的环境状况并不乐观,很多地区不合理的政策和生产活动加剧了生态环境一步一步地恶化。而利用环境审计,不仅可以度量环境价值,而且可以确认环境的功能价值、成本、效益等的变动情况,进而为有效治理环境提供可信赖的信息,并且可以及时发现环境保护资金的违法乱纪现象,提出相应措施予以制止。
(三)我国审计改革及发展需要环境审计
在我国开展审计改革的过程中,环境审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环境审计是全面系统反映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外部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能够及时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行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反过来,开展环境审计工作有助于审计内容、审计制度等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二、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
(一)环境审计的优点
当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政府和公众都加入了保护环境的活动当中,因此我国也逐渐具备了开展环境审计的基础条件。
1.良好的社会基础。虽然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尽如人意,但近几年来,随着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建立,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环境状况有一定的好转,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结构达到了一定的平衡,这对开展环境审计的社会基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健全的组织机构。我国审计包括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履行着各自的职能,在整个审计框架内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此外,自上而下的审计组织机构也保证着我国审计业务的顺利开展,这些都为环境审计提供了可靠地组织保证。
3.具备初步的实践经验。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在开展审计理论和策略构建的同时,也在环境审计的实践方面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果,与此同时,在全国开展的对林木业等部门的财务收支审计也为环境审计的实践积累了经验。
(二)环境审计的不足
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的环境审计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综合性人才缺少。从环境审计的概念可知,环境审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审计人员除了掌握必要的审计知识外,还要对工程学、统计学、环境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有所了解,对环境法规比较熟悉,这就需要综合性人才。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来自于会计、审计专业,缺乏其他专业的人才,缺少综合性的知识结构。
2.环境审计理论不完善。在1995年在开罗举行的最高审计机关国际会议上,环境审计已经成为各国共同研讨的主题。深入研究环境审计,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而我国环境治理起步较晚,环境审计的开展也较迟,在环境审计理论方面还有待发展和完善,另外,整个社会对环境审计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没有意识到环境审计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什么。因而,目前,环境审计发挥着有限的作用。
3.审计主体参与度低。现在,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仍然是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参与度较低,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降低环境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不能很好地发挥环境审计的防范作用,对拓展环境审计项目的范围也有一定的阻碍,降低了环境审计的工作效果。
三、环境审计实施的措施
(一)培养综合性人才
因为环境审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除了要掌握除审计学外,还需要了解工程学、统计学、环境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性人才,所以综合性人才对于环境审计非常重要,而现在我国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主要还只是单纯的审计、财务方面的人才。因此,必须重视各专业人士的培养,另外,也要重视培训我国现有各层次审计人员的环境审计及相关知识,传授审计人员在开展环境审计时所掌握的经验,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完善审计相关理论
由于我国环境治理起步较晚,环境审计的开展也较迟,因此,环境审计的理论还不够完善,与国际上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国一方面必须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环境审计的先进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术,结合我国自身环境,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审计理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促使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与国际法律接轨,加强国际间环境审计的交流与协调,使环境审计理论与实务走上良性、高效的发展轨道。
(三)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积极协调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之间的合作,各自发挥自身的特点和职能,提高环境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另外,将审计部门、会计主管部门和环境部门相联系,使其各司其职,又紧密合作,将环保部门制定的有关环境政策和规划与审计部门和会计部门相联系,使审计、会计主管部门与之协调、协作,既可以促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又能为自己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环境审计在我国面临着蓬勃地发展,我们应该运用新的思路、新的视角解决环境审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不断完善环境审计的相关知识体系和制度,做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审计。
参考文献
[1]张英.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顾全根.中西方国家环境审计的比较[J].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报,2008,(103).
[3]刘佳.国家环境审计内容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
[4]环境审计意义探讨[J].时代经贸,2008,(6).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对人类社会的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生存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发展应基于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其实施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代表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经济文明的巨大进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国企业如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1、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
充分认识并重视企业在低碳经济中的积极带动作用,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力量,所以要积极鼓励企业建立“低碳文化”。
同时利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确立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展低碳经济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性的气候事件,将会改变企业所面临的要素市场环境和产品市场环境,影响到企业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在内的运营状况,影响到企业的资产价格以及信贷和保险等金融运作,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市场、业绩及其可持续发展。其次,发展低碳经济将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负外部性内部化为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会对企业的营商环境带来巨大变革。此外,消费者对于企业声誉的关注,特别是关注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否发挥领导力量,也迫切要求企业采取切实措施承担社会责任。
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认清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实现生产运营方式和产品服务市场战略转型的重大机遇,并且也是企业顺应未来产业经济发展趋势获取巨大商业利润的重大机遇。首先,企业应当前瞻性地识别这一全球趋势带来的重大变革,并且创新性地为未来市场做好低碳技术和产品服务的准备,能够成长为中国低碳发展道路上的巨大赢家。
其次,通过调整企业的资产管理和投资战略,投资于迅猛增长并且获利丰厚的低碳经济产业,能够使得企业分享到低碳经济的发展成果。此外,通过投资碳市场,或者利用碳市场为企业的低碳转型获取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实践。
2、培养低碳优势企业文化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管理,一流企业卖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崇高的使命宣言,它是通过自觉的努力,引导规范员工的行为,一天一天不断积累起来的。
文化形成需要企业要用“硬”的规则和标准,来鼓励员工提高难以度量的创新性等“软”技能。吉姆·格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以飞轮比喻企业文化建设一它移动得很慢,但只要不断朝着正确方向推进,最终会获得建设和力量。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软”实力,他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他是一长期积累过程,“厚积而薄发”。如果我们有一支“上下同欲、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敬业爱岗、责任感很强”的职工队伍,那么,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
3、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对于地处西部的甘肃而言,以高耗能工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与低效的能源利用率,更是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发展中切实考虑行业的低碳效益与减排成本,积极采用最新的低碳科技成果,探索符合省情,因地制宜的低碳能源产业升级策略,实现产业的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主要有四项措施:一是严格市场准入。提高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准入门槛。二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强化投资监管,把住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协调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严格依法依规供地用地。三是积极开展信息。加强行业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统一监测,及时向社会产业政策导向和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等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四是推进行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组织行业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
4、精准定位,实现突破式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资本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特别是当前我国劳动力人民币双双涨价的情况下,转制企业的必须找准定位,坚持以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调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努力在细分市场上寻求客户资源,才能为企业找到发展空间。如对于传统的制造企业,根据客户需求,一方面要更加专业化,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特色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客户企业的需要,提供相关行业的技术咨询等服务,这样,在增加了收入来源的基础上,可以推动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满足低碳发展的要求。
5、苦练内功,增强自身竞争力
研究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而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30年,美国企业40年,全球500强或与之相当的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在40-50年之间。转制企业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需苦练内功。一是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成本控制,推行精细化管理,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二是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从而使企业全员具备“低碳”理念,实现和谐持续发展。三是加强自主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行为。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外公布的《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称中国实现未来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而在60多种技术里面,有42种技术中国目前不掌握核心技术。因此,转制企业可以抢抓战略机遇,积极引进这些先进适用技术,从而在壮大自身的同时获得政府“低碳”支持,推动企业的做精做强。
一、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些研究数据表明,我国人均占有森林的面积仅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而人均森林蓄积量更是只有可怜的七分之一。而且随着乱砍乱伐现象的加重,我国林业资源正在出现一种下滑的趋势状态,林业资源质量也开始走滑坡路。虽然我国也有很多人工林的栽培,但是由于抵抗力差,病虫灾害比较严重,使得我国森林资源库呈现总体不足的现象,经济效益很差。森林资源作为林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这种萎靡的现状严重的限制了我国的林业经济的发展道路。
二、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森林资源的不断下降
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的主要情况就是,森林资源遭到极大破坏,人们乱砍乱伐现象比较严重,经过人工培养的人工树林,产周期比较低而且经济效益低下,在一定程度阻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2.林业体制改革的落后性
林业体制改革发展道路比较缓慢,从一定方面上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由于林业经济大都出现类似于林业资源的地产权力和经营权利的复杂融合,企业不能完全的进行自主经营,另外政府并没有给林业企业充分的支持,让林业经济相对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限制了林业的创新能力。
3.林业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还是不健全的,而且相对来说,林业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技术含量较低,结构形式比较不合理,这些因素很大的影响了我国的林业经济的发展。
三、构建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建立保障制度
首先,要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的保障制度,尤其是在森林资源的保护,珍惜林木的保护与护理上,我国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因此,在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首先要从制度体系上进行完善,很有必要出台相应的森林资源以及林业经营的制度体系,并且要对于那些滥砍滥伐的行为进行更严厉的监管与惩治。这样才能够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制度保障。
2.提升林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我国的林业发展整体层面来说科技含量较低,尤其是和很多森林覆盖面很广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发展的滞后性体现的更为明显。现今,对于林业的经营发展上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革新,无论是在树种的种植方式上,林业的有效管理上还是后续林产业的整体经营模式上,都有很多非常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管理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在推动我国林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在提升林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上多下功夫,多引进一些国外先进的树木种植以及林业的管理与经营模式,这会极大的推动我国林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3.推进林业发展经济制度的革新
林业发展经济制度的革新很有必要加强其推进步伐。当下,我国林业发展上仍然存在很多制度上的问题,尤其是林业产权问题,这一点很有必要得到改善。政府应当慢慢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实现转轨,要让林业的产权体制慢慢进行革新与升级,逐渐推行林业资源的市场化经营与使用模式。同时,在林业的整体经营上也应当更快的适应当下市场经济的整体氛围,在林业的经营与管理模式上可以有一些合理的更新。这会从整体层面提升我国林业的经营绩效,这也是推动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
4.让林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可以有如下几个切入点。首先,要坚持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于周期短的工业原料要让其不断发展,保障其经济效益;其次,要加强我国林业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让林产品的更新期有所创新,是那些低成本的原料逐渐向深加工的林业产品慢慢发展与过渡;最后,可以慢慢发展林业的旅游产业,这不仅是对于林产品用途的一种新的开发,这也会提升林产品的附加价值,摈弃让品也的产品结构不断实现优化。
5.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在构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同样非常重要。当下,我国在林业方向的专业化人才并不多,很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化素养都较为缺乏,这也是造成我国林业科技含量整体较低的一个原因。因此,很有必要在在这一方面不断进行完善,不仅要加强对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后续林业的从业人员在筛选上门槛也应当适当提高。这样才能够打造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推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建设。
6.完善市场准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