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第1篇

以多媒体、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教育也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如教学手段更加多样,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更融洽。尤其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很难通过宏观的理论来向学生讲解微观世界,化学知识的具体化与形象化是任何一个化学教师教学中都很难掌握的一个环节。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学会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的优点,通过灵活设计教学环节,实现现代教学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同时,高中化学教师也要看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当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正确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其有利之处,规避不利之处,为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提升服务。

1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1.1 课堂情境的创设

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展示,其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一体的多样化,可以极大地促进高中化学课堂的气氛,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直观、身临其境的感染下认真观察与思考,进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可以通过一次次的重复演示,使学生真正弄清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知识迁移。如在“二氧化硫”的教学中,通过向学生演示酸雨对古代建筑腐蚀的视频,向学生提问:酸雨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如何防治酸雨的不利影响?再过渡到“二氧化硫”,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视频课件的展示与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更加活跃。

1.2 学生视野的拓展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人们通过图片或是视频的方式来观看粒子的变化过程,使人们的肉眼也可以看到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美妙微观世界。如教学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结构,可以通过从网络下载纪录片的形式,让学生看到地球上的金刚石是怎么形成的,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面。也可以根据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当下话题,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自己收集资料,再在课堂上交流。如针对“北京的雾霾”天气,可要求学生上网找寻形成这种天气的主要原因,再将学生收集的知识进行汇总,既可以使他们明白化学知识,又明白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

1.3 实验教学的应用

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受制于实验教师的水平、实验条件的限制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面对实验教学的时候,总是无所适从,不仅教学效果较差,在实验过程中的步骤更是能省则省,学生难以真正从实验教学中理解知识难点。一些学校更是出于对安全的担心而极少开展实验教学,违背了高中化学的教学规律。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将复杂的实验教学简单化,在空间、时间上带来极大的方便。

如教授“有毒有害气体物质”时,很难控制实验过程,完全可以通过一段小白鼠中毒死亡的视频来演示,使学生感知到气体的毒性。如氨氧化法制作硝酸的动画,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硝酸的制作过程。特别是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演示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突破实验的难点,通过一次次由快到慢的动画展示,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增强其学习效果。

1.4 课程复习的运用

一直以来,高中化学课程复习都是化学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实验的复习,需要教师再次做出实验过程显得十分困难,不仅是因为化学实验成本高,而且每次的实验都会有些不同之处,难以起到复习的作用。但高中化学教学中,复习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对于学生理解、掌握、记忆所学知识都是十分必要的。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电脑视频的回放、动画的设计,可以轻易地将实验过程、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进行再次展示,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实验全过程。如此一来,经过电脑的运用,可以大大增加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容量,使学生大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他们的记忆,真正起到复习的作用。如对于各种元素化合物知识点的复习,需要学生的归类与整理复习,只有这种系统的记忆才能取得效果。传统教育方式下,学生要进行死记硬背,效果不好且费时费力。通过多媒体的展示,特别是动画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轻松的系统复习。

1.5 教学评价的运用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方式比较单调,而且不容易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无法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则丰富了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可以时刻紧跟教学重点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如通过知识点的概念地图、范例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成果,以提供给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补漏,进而改善其学习效果。特别是建立学习档案的做法,可以使全班学生实时看到自己的学习进度,从而真正实现客观评价,帮助学生针对性开展学习活动,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种通过多元教学评价的方式,使学习从同一性向灵活机动转变,既可以使教师向教学标准看齐,又可以使教学预期目标得到实现,极大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

2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要规避的误区

总体而言,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好处,使学生更喜欢、更主动地学习,但也要注意避免一些误区。

一是要明确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而不是依赖现代教育技术。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对教学知识总是喜欢使用多媒体来演示,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

二是不能过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能出现高中化学课犹如看电影和动画课,教师不与学生进行讨论互动,学生也没有时间思考。

三是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虚拟实验可以替代一些危险的实验,但不应该完全剥夺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否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甚至可能会培养出学生的惰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是要科学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要有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单纯让学生利用网络寻找资料。

3 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要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元化手段,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梓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化学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09(16):

171-172.

[2]孙媛媛.信息技术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18):32.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体育教师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96

前言: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化改革,高校体育教师将如何更完全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的素质,是我们研究体育教学刻不容缓的新课题。本文结合体育教师具备的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技术的途径与方法,为全面提高学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构成中的作用,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江西省各大学在职体育教师100人与在校学生500人作为研究样本。

1.2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以江西省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大学、宜春学院、九江学院为研究样本。抽取大学体育教师10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教学中掌握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水平与能力。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与有效率为96%。随机抽取大学生50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与他们认为大学体育教学手段变革的最佳方法。发放的问卷为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所有学生问卷回收合格率为99.2%。

1.2.2 访谈法

同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进行非严肃访谈,了解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和运用的实际情况。

1.2.3文献资料法

利用网络、书刊文献等查阅全国普通高院校在此方面工作开展情况。

1.2.4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体育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进行教学欠缺

通过对问卷的了解分析,大学体育老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完整的了解及掌握的教师只占了其中的25.5%,且年龄偏向年轻化;还有42%的大学体育教师仍然运用传统的大学体育

------------------------------------------------------------------------------------------------------------

第一作者:女,1965年7月,中教一级,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第二作者:女,1968年5月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本研究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项目《大学体育课程与人的现代化相关性研究》项目(TY1115)阶段性成果。

教学手段与方法,机械的以经验或者单一从书本获取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不能及时的了解运动项目的适时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发展状态。

2.2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陈旧且单一

在传统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条件下,高校体育教师传授知识主要以示范、讲解为主,很少利用现代技术教学新方法,会影响到大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与知识。

2.3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没有满足大学教学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时代来临,知识爆炸性增加,使得教育技术为了适应人的现代化需要,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冲击下,高校体育教学手段与方法应该有所改变,就要求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必须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调适教育手段与方法,以满足学生课后自学需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力。

2.4大学体育教师整体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

确立新的目标观念、培养目标,或者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面对新的教育技术,大学体育教师如何适应新的媒体、驾驭新的技术,利用高科技技术兴教、高科技手段与方法促教,转变教师的观念与更新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关键。

2.5大学体育教师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态度与看法不一致

大学体育教师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态度影响到教师角色的转换。但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有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技术恐惧症,有些教师特别是老年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与方法高不可攀,感觉自己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很吃力,为此不愿意用,不想用,于是他们仍旧满足于传统的“讲解、示范”的教学方式。还有一种观点是技术依赖症,执有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方法在教学中的有利功能,尤其一些年轻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代替他们的一切工作,认为只要自己将做好的课件在电脑中一放,便可以很轻松地结束一节的内容,造成了师生之间缺乏思想上的交流、沟通并达成共识,导致学习效果不尽人意,这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大学体育教学的另一弊端。

2.6大学体育教师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有待于提高

当前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相互渗透,教育的时空界限得到空前的扩展,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网上虚拟大学的应运而生,使教育信息传播的速度、领域空前地快捷和广泛,导致了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使教育资料的共享得以实现。大学体育教学也将发生这样的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将使大学体育教学步入信息时代。所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就成了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

2.7大学教师进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较低

近年各大学为了满足体育现代化教学需要,购买了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如,计算机、多媒体语音室、多功能教室等,学生宿舍也开通了网络服务。但大部分大学体育教师使用这些设备的能力极差。体育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容易造成形式上的技术化。

2.8大学体育教学资源软件的开发与制作有限

要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有充足的教学配套软件。教学软件在多媒体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图文声像并茂,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软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改变了过去比较单调的模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友好的交互环境,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生能够按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习惯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的作用;③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了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3.结论与建议

4.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量运用到教学之中,大学体育教师的传统职责在很大程度上将被现代教育技术所替代。但我们也要看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仍旧没有改变,现代教育技术只能充当辅助者的身份,只能是教师的助手。

4.2大学体育课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硬件条件是各种技术设备和相应的教学系统。多媒体计算机、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并在教育中逐步形成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等,为大学体育教师角色转换角提供着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4.3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结果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结合起来,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应该满足大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的需要,最终使学生在真正获得体育健身与体育娱乐的方法,因而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应该加强对学生此方面的教育,这也正是大学体育教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胡保利.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大学教育观念的更新 [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 (7): 79.

[2] 孙芸.现代教育技术是21世纪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1): 69.

[3] 冯永刚.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3 (2): 87.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意识; 信息知识; 信息能力; 信息道德。

21 世纪是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都有了极大的改变。信息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高职师范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了高职师范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对师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如何把师范是培养成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师范教育必须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所谓信息意识就是人们以信息角度对自然界和各种社会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的理解、感受和评价,是人们对信息敏感的程度。人的信息意识强不强主要体现在能否发现处处所蕴藏的大量信息,能否利用好现有的各种信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学习、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信息意识。

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对信息的反应,信息意识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信息素养水平也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同学的信息处理能力不强,会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学生很少,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学习的学生更少,很多同学找到资料后不知那部分对自己有用,哪些应该舍弃。由于学生对信息素养的教育教学认识不足,信息处理能力较弱,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对于这种状况,可采用具体项目教学法加以解决。

项目任务是集合各学科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设计或者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一般指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及课题研究的综合题目。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教学教法专业等课程中,教师可选择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组织相应教学活动和安排适合学生特点教学任务,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采集信息的途径、独立完成信息整合,充分展示自我创造力的机会,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 10 级小学教育班“信息道德修养”课程时,可采取课堂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讨论网路道德修养和网络安全法规。在完成教学任务前两节课给学生布置辩论题目: 网络的利与弊。让学生就网络道德修养和网络安全法规方面内容做好辩论准备。学生们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兴趣较高,都积极地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辩论小组成员能积极主动的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课程结束同学能感到收获颇丰,即学到了知识了解了互联网的利与弊,又更深层次地感受到了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而且也有效的训练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师职业技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二、充分利用师范特点,加强学生信息知识教学。

作为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信息知识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只有牢固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才能深刻的理解与应用信息技术。信息知识不仅能体现师范生所掌握信息的丰富程度,它还影响学生对其他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新课程改革要求师范教育一定要把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到重要位置,并把它落实到学校的教学环节中。认真开设好《教师职业修养》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有关公共课,把高职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教学中把师范各专业的教法课和教学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与中小学相对应的具体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研究中小学,面向中小学,服务中小学。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应大量向学生开放,提高利用效率,给学生更多的实际动手操作机会,努力将学校打造成数字化校园,从而给学生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打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三、利用师范专业教学,培养学生信息能力。

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及应用能力,对信息系统及信息进行正确评价能力统称为信息能力。这种能力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生存能力,师范生如果只有信息意识和信息常识,而缺乏信息处理能力,就无法利用现代化的工具获取、传递、处理那些有应用价值的信息,也无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更无法满足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因此信息能力是师范生信息素养各要素中的核心能力,师范院校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

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教程》和《现代教育技术》等公共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程丰富学生的信息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技能。在实践教学环节应让学生通过调研,了解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方向,从而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在教学中多注意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媒体使用能力,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校园网、互联网的操作技能,牢固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一种或多种软件制作对媒体教学课件,能够正确选择一种或多种媒体完成教学实践活动。在教法课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让学生掌握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和原理,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

四、结合教学实际应用,培养学生信息道德。

在教学实际中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及正确的选择。主动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帮助有意义的信息,排斥和抵制不健康内容,不使用及传播非法信息,不组织和参与非法网络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和社会的活动,不利用网络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以上四个要素构成了高职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统一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好的信息意识是学习的先决条件,丰富的信息知识是学习的扎实基础,过硬的信息能力是学习的重要保障,高尚的信息道德则保证了学习的正确方向。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中职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是 JG11EB02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厉以贤。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素质与教师素质[J]。 澳门教育,1996( 4)。

[2]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第4篇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当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广播、影视、网络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因此,在教学前,应该思考如何有机地开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语文教学资源,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利用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使传统教学的用“一张嘴巴”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无声的符号变成节奏感强、富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旋律;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观的形象;使静止的画面变成鲜活生动的动画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应尽量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让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变得生动、有趣,喜闻乐见,充满魅力,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必将大大提高课堂信息传输的效率,从而最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该构建起双向双控的反馈教学模式

再好的教学软件也只是解决了优化教学过程的一半,即“教”的一半。还只是在“教”字上狠下功夫,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只是改变了一种形式,将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三尺讲台”改为了“一台电脑”、“一个鼠标”、“一块幕布”,如果教学模式不完整,很可能变“人灌”为“电灌”,这样的教学依然是单向的、不完整的,盲目性极大的,换汤不换药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补上另外一半,即“学”的一半,构建一个“双向双控”(教师的他控和学生的自控)的反馈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才是完整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反馈信息中不断调控自己的“教”和“学”,这样的控制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控制,而是教师的他控和学生自控的完美结合,必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化前向传输的多媒体技术,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反馈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反馈测评系统。由于该“系统”的介入,营造了一个学生得以参与教学过程的具体环境,沟通了师生之间的信息通道,使以学生为主体和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尤其是在获取大量反馈信息中,为教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数据化环境,我们可以从量的积累中发现质的规定性。数据化教学环境的创设为使教学由经验走向科学提供了可能。

三、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优化教学信息的传输方式和通过反馈检测不断调控我们的教学并使之逐步优化,这只是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模式的积极有效的探索。但是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也需要人去掌握、去驾驭,只有鲜活的“人”才是技术的灵魂,离开了“人”,一切技术都可能成为废品,甚至是一堆“高级垃圾”。因此,在现代素质教育教学中,除了要转变教师角色、改革旧的教学观念外,更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为主体和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不能老是挂在教师的嘴上,不能总是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依然以教师为中心的习惯模式去行以学生为主体之事,这样以学生为主体是始终落不到实处的。我们一定要首先转变观念,并采取有力的具体措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教给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配合老师搞好教学改革,他们才是真正的上帝,只有这些上帝真正被我们所感动了,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希望之所在。

四、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体现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教案;利与弊;政治课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普及,电子教案已经走入了课堂,传统的用笔和纸书写教案的方式将会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网络资源和功能,在计算机上进行教学设计,即使用电子教案。

实际教学中,电子教案使我从繁重的书写教案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学业务,研究实际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切身体验,我觉得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既有它的利处,又有它的弊处,现就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优点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跨越历史时空,浓缩教材精华,扩大教学容量。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从涉及的学科看,文理兼有;从游历的空间看,遍及全球;从延展的时间看,更是历时上下几千年。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教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再现典型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纵横跋涉于广袤的多种学科领域,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可以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适时的教师点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学生求知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政治课传统授课方法的不足,便是无法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认识,而多媒体课件则因为它的内容浓缩、容量极大,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在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适时加以讲解点拨,可以促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了解事物现象到认识事物本质,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三)人机交互,双边互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意识

政治课与物理、化学等其他课程相比没有实验、实习,因而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不多,仅有的课堂学生发言也只是少数同学的事,多数同学上课习惯于被动地听老师讲授,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人—机—人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缺点

(一)助长了一些教师的懒惰行为,不利于课堂教学

我们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会从网上下载电子教案,而不经任何思考和改动就去给学生上课,他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常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备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备学生,备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这种行为既不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损害了学生的实际利益。

(二)无法解决教学中的突发性问题

教学是针对活生生的学生个体,教学过程中难免要发生突发性问题,这种突发性问题电子教案是无法预见的,即使后来我们把这一突发性问题补充到教案中,但是当电子教案运用到另一个班级时,这种突发性问题恰恰没有发生,我们该怎么办?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电子教案的优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而缺点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电子教案是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我们要不遗余力地促进电子教案的发展,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松林,李会先.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