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大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大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校大学生的荣辱观如果按照科学的程度来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社会主义荣辱观层次高的是少数;中间层次的是多数;层次低的也是少数。总的来讲,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不仅思想观念新,创新意识强,而且正在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生力军。从大学生的数量和他们未来的重要作用看,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但是,目前大学生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在对待祖国、人民这样一些在老一辈人心目中非常神圣而崇高的观念,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淡漠了。他们对个人利益想得多,而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利益却想得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有个别的学生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害怕吃苦,不愿艰苦奋斗的错误观念,在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学生,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对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提不起精神,整天在校园无所事事,白白消磨时光,有的连自己的学业都无法完成。在大学生荣辱观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妨碍到他们的成才,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

大学生未来地位的特殊性和在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决定了对他们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要以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结合高校的实际,针对大学生在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参观考察、听英雄模范作报告等方式,加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的教育。用科学的荣辱观理论武装他们,用先进人物在科学荣辱观指导下表现出来的优秀事迹引导他们,用我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励他们。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才能实现青年的远大理想,才能够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大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白衣天使的称号,永远都是那么的美好,它赋予了作为一名护士应有的责任感,爱心,选择了这个专业就应该用心去做好。最近两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真正体会到临床护士的工作,以前一直都是在书本上学的理论知识,我们在一点点进步,一步步走向护士真正的岗位。

现在的我只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一名实习生,党员,或许我的理解还没有那么深,但是我知道,在我的这个角度位置上,我应该怎么去做,才不愧身为一名党员的称号。实习期间,我认真工作,学会思考问题,把患者护理好,与老师同学处理好关系。我们处在普通的位置上,也许暂时做不出什么伟大的事,没有德高望重的权利,但是我们却可以在平凡的位置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我们默默的辛勤付出,这就是我们的职业应有的精神。所以很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不再是那样的幼稚,我明白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有的责任与义务,而这并不是嘴上说而已,是要用行动去证明。在三谁讨论中我觉得为我们做了自己的定位,怎么去做,应该做什么。我们只有看清自己,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长深深扎根于扎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力,才能更好的改造自己,提升自己。我们都来自于群众,所以应该坚持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为民所系,为民所想,始终维护人民的正当利益,从群众来从群众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人民作出有意义的事,才能实现我们真正的价值。现在的我就应该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打下坚持的基础。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远离不良作风。那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不良氛围,应该远离,看了四害之风的影片后,我只有深深的叹息,感觉这些事离我们很远很远,好像与我们无关,但这些行为所产生的危害是值得引以为鉴的,前人走过的路,犯过的错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有清廉洁明的意识,或许未来我们就是以后的干部,只有从现在起养成良好的意识作风,以后才能全心全意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前车之鉴应该引以为戒。

这就是我这次学习的感想,也许理解的不是那么透彻,那么深,但至少是进步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用智慧的头脑为人民服务,真做一名优秀的党员。

 

大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选择 新社会阶层 大学生群体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制度、产业结构、分配方式的变化,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社会阶层。所谓新社会阶层,是指广泛分布在我国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新社会阶层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大学生群体如何认识新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有哪些影响?两者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通过访谈调查的方法提炼大学生群体对新社会阶层的认识和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到了第一手数据作为论文分析的基础。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均是针对北京市八所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调查对象比例基本与当前北京高校在校生比例一致: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比例为2/3、男女比例为3/2。共发放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09份,回收比例为81.8%。

二、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群体职业选择的分析

职业选择又称职业选择意向,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

1.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调查结果显示,85%的大学生认为新社会阶层“先就业后创业”的经历和观点影响他们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在不同家庭收入背景的大学生调查中,我们发现经济困难家庭(根据北京市政府公布的标准,我们界定家庭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经济困难家庭。——作者注)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社会阶层“先就业后创业”观点。来自不同家庭收入的大学生中,家庭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认为受到影响的达到86.02%。这些学生多来自农村和中小城镇,家庭经济收入不高,本科毕业后没有足够多的社会资源和经济条件可以依赖,只有先就业维持基本的生存。

2.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期望

调查结果显示,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工作期望,但是影响的比重是不同的。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影响比重为66.13%,家庭月收入在1201元到4000元之间的大学生,影响比重为62.37%。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期望程度是比较高的。不同年级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影响期望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逐渐清晰。

3.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工作地域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36%的大学生认为新社会阶层在二线城市取得成功的行为会影响自己对工作地域的选择。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对职业选择地域的影响,比重达到了40.32%。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大学生群体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成长视野比较开阔,加之有一定的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资源支持,有一定的能力去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想法,在思想行为上更接近新社会阶层的观点。

三、结论

1.大学生群体对新社会阶层主观认识模糊

新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后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产生的新的群体。而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对新社会阶层的思想行为和新社会阶层的发展方式做出辩证的判断。对于新社会阶层人士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予以肯定,并乐于学习;对于部分新社会阶层人士通过违法违纪手段进行发展的方式持否定态度。但大学生对于新社会阶层这个新兴社会群体的关注度并不高,在一些问题上对新社会阶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2.大学生群体与新社会阶层客观相互需要

大学生群体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储量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工作技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必然会受到新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新社会阶层作为一个有利益需求和话语主导需求的阶层,会主动寻求大学生群体加入。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形势严峻,需要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岗位。新社会阶层所涵盖下的行业和企业成为大学生职业选择和现实就业中最为集中和最为主要的去向。

3.大学生群体与新社会阶层长久相互影响

新社会阶层的职业选择模式影响着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轨迹,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新社会阶层的行业。大学生迫于就业的压力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新社会阶层的行列。现在新社会阶层的中高知、高资群体就是由当年的大学生群体发展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进入新社会阶层行业的大学生大部分必然会成长为新社会阶层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大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冲击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对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但是大学生目前阶段理性思维能力还比较欠缺,容易被事物表面所迷惑,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十分便利,大学生处于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由于对网络环境监管的缺失,许多未经筛选的信息涌入大学生的视野,网络上的黄色、暴力信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断侵蚀着年轻的大学生,加上大学生自律意识的缺失,就会导致道德失范行为的出现,部分大学生可能会发表不当言论、充当网络黑客等,网上多次出现的大学生微博自杀直播等行为更是与价值观的冲击密不可分。当前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国内,他们所宣传的自由、民主、公平等思想很受年轻大学生的追捧,而没有看到这些思潮背后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实质,容易被外表迷惑,消解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阻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认知受到极大挑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

(二)对高校四喜?E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往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以课堂为主,老师讲授学生听这样的形式,老师作为教育者占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生也能随时随刻方便的获取信息,甚至能够比教师更快的了解到各种案例,学生不仅仅是接受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变得越来越模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于平等的地位,使得传统教育中教育者的主导性作用面临很大冲击。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提高思政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更要提高自身的新媒介素养和技能,才能真正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一)打造新媒体价值观教育网络阵地

高校应积极主动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目前国内高校已经普遍意识到新媒体在大学生价值观引领上的强大作用,许多高校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账号,高校应当加强在这个平台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等和各种先进事迹的宣传,引起学生的共鸣。教育者应该及时学会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并加强学生工作的管理与建设,及时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转发并发表自己观点。同时也应主动将新媒体运用于理论教学当中,使原本平面枯燥的理论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起来,改变过去生硬的价值观教育方式,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更具活力。教育者在这个平台上也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解答困惑,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

(二)完善新媒体管理机制

首先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通过明令禁止一些行为,让网名特别是大学生能够形成明确的法律观念,知道什么不能做,在使用新媒体时候能够自觉的规避的不合法和不文明的行为。以络虚假消息传播治理为例,一旦出现虚假消息,立刻查清虚假消息的传播来源,利用官方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消息,澄清事实,事后追究假消息传播者的法律责任,使人们不敢再假传消息、传假消息。同时还要健全和完善网络监督制度,例如新媒体服务商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必须保证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是合法、合理的,杜绝提供涉嫌违法违纪的内容。新媒体服务商应当建立完善的申请管理制度,要求新媒体客户在申请使用新媒体时,应该要求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和个人身份紧密相关的信息,并进行相关部口认证及个人认证,保证有人在利用新媒体犯罪后能够较快的找到犯罪嫌疑人。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方法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较和谐的网络环境。

大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原因

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各方面素质处于较高的水平,全面追求发展、追求卓越,体现出良好的时代风貌。”[1]但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仍然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产生这些思想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笔者认为必须从“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2]的战略角度出发,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所在。

一、社会环境的变迁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面临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西方的文化思潮、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以各种方式渗透进来,形成东西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与激荡。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评价标准出现了混乱局面,其中许多新生利益群体中的个人会用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来衡量道德行为,这容易出现个人道德行为与社会或他人道德评价标准的冲突。社会变革使得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强烈的冲击,旧社会的道德规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的约束作用逐渐减弱,而新的道德体系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不但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还受到旧社会道德观念的打击,致使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知行不易”的现象。[3]

二、学校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大学生德育知行分离

由于高校教育机制不健全,致使部分青年学生出现德育知行分离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观念滞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部分两课教师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的灌输,而忽视了启发式教学,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主题选择作用。其次,教学内容抽象。从目前来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所以呈现出内容与实际相脱离问题,主要在于一些两课教师不能够与时俱进,并且他们在讲授新课时很抽象,教学内容又比较空洞、乏味,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枯燥,对老师比较反感,这无形中又给学生带来了造厌烦情绪,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热情和认同感。[4]再次,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一些学校仍然把传统的课堂说教和灌输作为主要手段,他们突出的事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某些学校老师上课仍然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而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多媒体资源组织教学。他们无法开阔学生视野,无法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性理解和体验,从而也难以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思想素质和行动。[5]

三、家庭教育的缺乏与偏颇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扭曲

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非常缺乏,再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父母过分溺爱子女,使其从小就养成懒惰、自私等不良习惯,致使他们从小缺乏诚实善良、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奋发有为的传统美德。他们在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或反抗,无法与亲人沟通,无法和他人交往,严重者离家出走。他们不但不懂得爱而且对于被爱似乎很反感,他们不喜欢尊老爱幼,更不喜欢关注社会,喜欢以自己为中心。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是由于一些家长在知识结构以及思想教育理念方面比较欠缺,所以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比较简单,和子女的沟通又比较少,再加上社会工作上的压力,许多父母在一定程度上说无暇顾及他们,甚至放任自流,这种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以及孝感意识,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常发展。虽然部分家长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由于受到对子女适应现实社会的担忧原因,他们往往在具体问题处理上采取一种叫做实用主义的做法,即方面在教育上倾向于个人以及金钱本位,此倾向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发生着深刻的嬗变,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史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笔者希望以一个理论专业的学生身份参加到这项工作当中去,不断地总结经验,加强规律性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践。(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第62页。

[2] .在纪念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年第5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