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49-01

一、江津区农村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实体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存在误区,把信息化建设单纯理解为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往往认为计算机软硬件的配备就意味着信息化建设的完成。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明显的不足,从而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要素资源不足。一是人力资源不足。农业信息化系统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信息采编、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硬件资源不足。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系统硬件技术改造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信息化工作的要求。三是信息资源不足。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农业信息咨询服务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3、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落后。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指标体系不健全,采集方法不科学,覆盖面不全,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和规范等,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此外,还存在信息处理停留在手工阶段、分析加工能力严重不足,传输工具落后等问题。对采集到的影响了运行效率,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4、高层次的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人才缺乏。既懂农业又懂经济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非常缺乏。懂农业的不懂信息技术,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又对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因为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人才的匮乏,所以难以进行大项目的攻关。

5、信息资源开发程度低。从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来看:一方面信息资源存量偏低,信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又导致大量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存贮和传播多采取传统方式,电子化程度低,导致信息利用率低,信息服务效益差。

6、农民信息意识比较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工作的逐步开展,我国农民群众开始需求信息服务,有的还比较迫切。但是,从整体、全局上来看,增强信息意识是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7、区域发展不均衡。目前,在农村信息化进展中,也存在严重的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双福、德感、珞璜等镇街的农村信息化相对发达,而南部山区比较落后。

二、江津区农村信息化发展路径

1、增强信息意识。大力开展农业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2、加强平台建设。首先拟定四个方案:区到镇街一级的连接传输方案,信息与农户、农技人员和企业的对接落地方案,科研院所、专业市场的联通方案,与涉农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平台接入方案。其次实现六个基本功能:解决一般政策、技术信息咨询解决,农产品、农资价格行情查询及趋向分析系统.天气农情分析预测系统,农业专家在线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电子商务交易功能。

3、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提高到实现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的高度来认识,列入当地信息化建设和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加大工作力度,抓紧抓好。政府部门特别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职能,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4、加大资金投入。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在已有的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

5、加快人才培养。以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和农村中小学为重点,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各地乡镇都有一支农技服务队伍,目前需要将这支队伍提升为乡镇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进行培训和提高,并带动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加强对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快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1.1强化和服务平台建设

我县配套县级农业信息服务硬件设施,重点达到“六个一”标准:一套管理服务制度、一台多功能打印机和一台电脑,一套组织网络,一条电话专线以及一名专职人员。此外,防静电地板等硬件设施也增设了。

1.2及时做好专题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

突出时效、质量、创新三大特点,每年撰写有价值的典型调查材料10余篇,内容主要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农产品、农资市场监测、科技、工作情况、政策信息等,此外,县农委每年编发《柳林农业信息》60多期,及时上报到省、市农委。

1.3狠抓乡镇服务站建设

2011年根据国家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及2012年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方案,按照全县15个乡镇农业产业发展特点,重新选址统一规划建立农技推广农业信息服务站,目前服务站正处于进一步完善之中。

1.4培育农业信息员队伍

目前,全县已有信息员64名,其中龙头企业4名、乡镇15名、县农委20名、种养大户20名、行政村5名,为使他们的业务素质提高,已初步形成四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并组织农业信息员培训。

1.5铺设为农信息服务渠道

按照省农业厅要求,积极注册“晋农•天天12316”短信服务平台县级管理员1名、乡镇管理员15名、村级会员1287名,为农民提供农业政策、科技、产销、农情等服务。

2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投入不足

县、乡资金投入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明显不足,尤其是乡镇村级基层点基础硬件设施严重短缺。大多数乡镇、村虽然挂有农协、科技学校或阅览室的牌子,但大多数都不能提供有效服务,形同虚设,同时农户居住分散影响通信运营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性,现代化设备入户还受到了农民收入水平的限制。

2.2农业信息渠道不宽

在内容上指导农民生产、帮助农民销售等有价值的信息不多,基本上都是宣传为领导服务和本地农业的信息较多,从而导致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联系不够,因此,渠道还应扩宽些。

2.3农业信息化人才匮乏

我县总人口3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2万人,占82%。但经过调查,发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经过计算机网络培训的农民还不到15%。因此,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可以将农产品信息准确、及时的提供给农产品经销商,但目前由于投入经费少,不够重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加上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相当缺乏。

3未来柳林县农业信息化发展措施

3.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把农业信息化建设纳入农村基础建设投资范畴,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和完善农业信息化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尽快建成相对完整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加快柳林县农业信息化建设。

3.2加强队伍建设

在全县范围内选拔培养农业信息专业人才,统一组织乡镇、村级业务人员举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培训。利用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培养农业农村信息人才,对他们进行信息收集、传播方法和农业科技、计算机网络应用基本常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等重点培训。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是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信息员进行培训至关重要。农民信息员应从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以及农业龙头企业中选拔有经营头脑、事业心强、乐于为民办事和掌握一定农业技术的能人中挑选,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素质好、且有开拓精神的农业信息员队伍。

3.3加强各种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

要进一步拓宽信息采集渠道,整合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各类网站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农技推广等服务体系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特别是柳林农业信息网站农民、农村、农业的各类信息;进一步探索利用“晋农•天天12316”等现代化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办好农业信息刊物,对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进行有序管理,以提高农业信息的实用性。

3.4完善体系建设

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城乡结合部;信息化技术研究;任务;目标;措施

1西部地区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意义

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进程,城乡结合部的基本特征都是由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并趋向集聚,同时也都是由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此外,也包括城市价值观和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域的扩散。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地处大中城市市区与郊区(县)交错接壤地带,即为城乡结合部。随着大中城市工业、交通、文教、卫生、居住地及第三产业不断向近郊扩散,城乡结合部从原以农村为主的市郊地带较快演变为兼有城乡特色的特殊空间。

农村城市化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一个制约因素是农村城市化程度太低,把开发、开放城乡结合部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突破口,以此提高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是切实可行的。

2西部地区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任务与目标

根据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对信息技术的重大需求,以城乡结合部农村信息化建设为试点,突破对电子农务平台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和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建立区域公共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属地化开发农业、农村和农民需求的应用系统。wwW.lw881.com集成计算机、广播电视、电信等各类技术成果,在针对具有西部民族地区代表性的城乡结合部农村、引黄灌区农村、山区农村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分布特点,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实现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配置完善信息化基础软硬件条件,开展农村信息化技术集成与服务,实现区域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服务[2];构建现代农村信息化技术体系,实现信息技术向村户的延伸,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新型农民培养;通过示范区剖析探索适合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和农民技术培训途径,形成适合不同生态经济区的新农村信息化应用典型方案,并探索建立以科技特派员系统为平台,以农业信息化服务站多元化运行为依托,面向农户“技术+物质+信息”三合一的农村信息化应用模式,分析适合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健康持续发展和项目研究成果向西部民族地区扩散的机制,推动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跨越式发展。

主要目标:面向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的重大需求,整合信息资源,研究建立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农业信息网络和公共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属地化研制适合西部民族地区特点的助农、富农、便民、乐民的信息系统和产品,为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能力。针对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建立新型农业信息化运行机制,开展电子农务平台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探索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以信息化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体现“信息兴业”;以信息化提高农民收入,体现“信息惠民”;以信息化提高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体现“信息强政”。

2.1项目确定的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目标与建设措施分析

2.1.1项目确定的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目标。面向西部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的重大需求,突破对西部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应用前景的产业和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基于项目研究的关键技术、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根据西部城乡结合型农村实际,利用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应用系统的自由组合和拆卸功能,开发助农、富农、便民、乐民的信息系统和产品,加快我国西部城乡结合型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城乡结合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围绕城乡结合型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基于计算机、广播电视、电信网络和互联网等现代化设施,在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开展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并探索西部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以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带动西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城乡结合型农村产业效益和农户的收入,提高城乡结合型农村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2.1.2项目确定的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建设的措施分析。农村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信息及应用系统,需要各单位的多方共同协作努力,围绕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目标和任务的需求,遵循共同的原则,建立起信息准确、信息量大、易交流、易维护、易更新的农村数据库,并针对农村需求开发相应的信息系统[3]。

重点针对特色种养殖业和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建立典型示范区;在公共信息系统和农业信息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完善属地化的信息数据库,实现区域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在线服务;推广应用种养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生产的规范化,推广应用农村规划管理系统等,提高农业农村的资源合理配置和农村经济的优化升级,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管理溯源系统等,提高农畜产品的市场化竞争力和信息化水平,推广应用农业产业链信息系统,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化升值和经营效益;基于计算机、广播电视和电信网络,配置完善信息化基础软硬件条件,实现相关应用系统正常运行[4];建立“三网合一”的信息综合服务与信息终端服务,实现信息技术向村户的延伸,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体系;并通过示范区剖析探索城乡结合型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和农民交互式创意技术培训,分析研究成果向西部同类地区扩散和适合于农业信息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机制,最终形成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快速组合和重用服务。

通过城乡结合部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工作的实施,将大幅度提高我国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我国西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西部农村科技创新水平,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参考文献

[1] 郑国清,徐丽敏,段韶芬.河南省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计算机与农业,2002(6):17-20

[2] 许声毓.农业信息化:现代农业新引擎[j].中国科技财富,2010(z1):66-67.

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我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多,要想从农业大省变成农业强省,开展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才能逐步缩小安徽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整个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一、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工作启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科院合肥智能所研发了国内首个农业专家系统,并得到成功应用,使安徽省成为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应用最早的省份之一。2000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信息入乡”工程,2003年安徽省政府启动实施“数字安徽”建设,2008年安徽省启动全国首批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省建设,2009年安徽省政府积极组织申报全国新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2012年,科技部将安徽省列为全国七个“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之一。阜阳、芜湖市被列为首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其模式被国家有关部委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舒城、宁国被批准为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安徽省新农村“千村百镇”信息化试点示范任务基本完成,省经信委、省农委投入800多万元,重点选择了102个乡(镇)、312个村开展试点工作,带动了周边地区和农户开展信息化服务,示范辐射效应正在显现。另外,安徽省农委牵头有关部门研发的农业GIS信息系统、农情综合信息监测系统、动植物疫情信息监测预警系统等,推广普及到农业生产及管理各个领域,为发展“智能农业”创造了条件。从总体来看,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正朝着先进适用、稳定可靠、贴近农民、进村入户的目标迈进。

二、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制约因素

(一)政府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

国外农业信息的发展明确了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政府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建设者和推动者。但是,从现阶段来看,由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周期长,且高成本,基层政府热衷于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项目建设,不愿意主动参与农业化信息建设。不能根据本地农村实际,使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手段整合信息资源。由于意识不强,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未能提供稳定的政策和法律支持。由于农业信息化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良好的信息网络体系支撑,农业信息化水平难以大幅度提高。

(二)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匮乏

农业信息传播、普及的主要渠道是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工作人员少,且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人才匮乏,难以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表现在:①信息化知识更新缓慢;②信息分析人员严重不足;③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希望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培训的同时,增加农资供应和协调产品供销等方面的服务,满足农民对市场信息的迫切需求。

(三)农业信息采集处理标准化程度低

农业信息采集的标准化程度不仅直接决定农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而且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安徽省农业管理条块分割,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种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与规范。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权成性。同时,在数据库建没中指标设计不统一,特别是像农产品代码数据库、农业行业代码数据库等基础代码数据库尚未建立起来,致使国家和省级以及省级政府部门之间,在农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应用系统开发上出现了重复建设和浪费;农业信息指标体系不健全,很多急需的指标没有被纳人采集范围,比如很多农产品市场信息指标还没有科学涉及和全面覆盖。另外,信息采集方法不科学、采集制度不健全、信息采集点不足等也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四)农业信息传输渠道不畅

目前,时效性、交互性强的信息与传输渠道尚未在农村得到普及,造成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作为农业信息的重要产生源,还没有被农民有效利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远离农村,与农民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又使农民与农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接触极少,农民很难及时获取全面、系统的信息,面临严重的信息匮乏局面。电视作为农村信息与传播最主要渠道,信息供给缺乏针对性和交互性,以农民的被动接受为主,使用功能相对单一。在信息的和传输上,还缺乏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信息台等各种媒体之间的有机配合与协作,面对最终用户和信息传导梗阻现象没有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案,造成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始终无法突破。

三、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立足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中心任务,面向“三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落实措施,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系统谋划、科学实施,提高全省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具有安徽特色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一)强化政府统筹协调机制,加大投入

农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难度大,需要多方配合与支持。针对当前农业工作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统筹协调机制建设,把农业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成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农业信息化建设统筹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坚持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组建有关方面领导成员牵头、各涉农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的全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县级以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加强对乡镇信息服务站的领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在发展农村经济和为农服务中的作用,务实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农业信息化工作列入重要议程,积极争取财政专项和计划基建投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二)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人才建设

知识化、信息化时代中人力资源是第一大资源,他具有能动性和非凡的创造性,拥有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我们要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服务站等单位涉农专家,建立全省农业专家信息库,依托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专家信息服务;注重对现有农业信息工作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岗前培训,组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农村经纪人、技术能人、专职信息员的信息知识,注重发挥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村级兼职信息员作用,在全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村信息员的队伍。采用电脑上网、网络电视、电话咨询、视频问答、短信问答等方式,培养懂技术、用信息的新型农民;积极选派农业信息人才出国考察、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使他们尽快掌握国外先进农业信息科学技术,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信息专家队伍,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安徽省各农业院校应建立农业信息专业,开设农业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课程,或者举办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有条件的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农业技术学校也应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及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的课程,培养各种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制定吸引高层次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进留学生和国外农业信息人才到安徽省工作,努力提高信息人员的待遇,通过实验室、试验基地管理运营机制的建设和改革,创造能吸引人才的工作环境。与此同时,设计一种能有效激发农业信息管理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制度,稳定人才队伍,防止人才流失。

(三)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建设

通过构建省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共享信息资源库,并建立统一的农业数据采集指标体系来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发挥优势”的建设原则,全省已有的省、市、县农村综合信息服务门户,共享各类涉农信息服务数据,以支撑平台上移,应用服务下延的方式,建成统一省级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发挥涉农部门的人力、智力、信息资源优势,强化共享,减少投资,提高服务能力,通过手机、广播电视、语音电话、网络电视等多种手段,实现“融合”惠民。依托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农业数据采集指标体系和农业行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数据库群。开发应用智能化的农业专业搜索引擎技术,搜集涉农数据信息,整理分类后纳入省级统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资源体系,供各部门共享和社会公众实时查询获取,把安徽农业信息网建成全省农业综合门户平台。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健全基础信息网络,推进三网融合应用。加强覆盖城乡的数据传输网络建设,降低使用资费,使其更加贴近农民实际。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3G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向全省乡(镇)村的延伸,实现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和数字广播电视网络的高覆盖率。

健全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合作社社务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系统,真正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全面推介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质农产品,实现合作社产品网上销售、原产地供货、专业市场配送(农超对接)的一体化服务功能;加强与信息科技企业的合作,利用物联网,提升我省合作社生产、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建设推进我省合作社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在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缩小数字鸿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契机,农业信息化始终是促进安徽省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有利推动器。

参考文献:

[1]杨萍.农业信息化助推农业经济优质发展之对策研究——基于安徽省宣城市农业信息化的调研[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2]徐光翔,黄世祥.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应用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

[3]姚美龙,周杨波.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安徽农业信息化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

[4]刘丽伟.美国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与启示[J].农业经济,2012,07.

作者简介:

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一)人口与地区概述。据统计,云南省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者的人数,从2000年的2013人,至2010年的5778人[2],同比增长了187.03%。云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478.60元/年,到2010年的3952.03元/年[2]。10年的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67.28%。云南地处中国西南方,经北回归线穿过,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相邻。地形非常复杂,简单来说,西北部是横断山区,东南部则是云贵高原。

(二)信息化建设现状。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1.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初步建成。2.涉农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3.农业信息技术研发成果显著。4.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日趋广泛。5.农业信息服务深入基层。云南农业信息化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至新千年跨入快速发展阶段。截止到1999年,云南省固定电话用户总量达到230.3万户,固化普及率为5.96%[3]。上网用户(拨号和宽带)共计161.6万[4]。同年该省人口总数达4442万人[5]。可知互联网普及率为3.64%。政府于年底开通“政府上网”工程网站,先后有24个单位相继入网,“云南信息港”上网访问人次达500万[3]。至2005年,省政府启动了电子政务2期工程建设,并启动了农村信息化及电子商务示范项目“云南—东盟农产品交易平台”。同年,财政部投入资金400万元[4]引导扶持企业信息化发展。到2010年,该省电话普及率(含移动)为61.41部/百人,开通互联网宽带业务的行政村比重为60%,互联网普及率为22.3%[2]。与此同时,龙兵[6]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将能够节约人工成本和管理效率,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李永飞[7]认为,目前在信息化过程中,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与信息化队伍建设不够,管理水平低下。但是,笔者认为单纯就信息化本身而言,信息化建设未必就能结余人力资本,基础设施落后未必就管理低下,关键是要依据云南省的人口特征和地区特征的特点,在政府推动地区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从云南省自身条件出发,从政府经济实力和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两个角度,来推进该地区信息化建设,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云南省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一)信息化逻辑上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分为两部分,针对政府财政状况,逻辑现实上可行性研究与针对农民服务对象的需求可行性研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专家,领导评审制定相应的预算表和时间表进行估算,并通过多种调查方式从大概上评估该体系的构建的可能性,难易性以及风险性。

(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这个阶段主要确定两个问题,即政府即将构建的信息化的主要功能,与农民对这个平台的需求是什么。政府通过媒体,问卷,家访等形式来确定信息化从宏观上的需求分析。设计建设规划方案并请农民代表一同审议,讨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建设出不符合农民实际的信息平台。

(三)信息化平台总体设计。政府此时必须明确技术上构建此方案。例如通过聘请计算机网络专家、利用网络技术如Web2.0、SaaS“、C/S一站式服务”构建安全、合理、有效、快捷的信息化平台,并通过设计接口,同其他网络媒介如微博进行互动,开设网上交易功能,循序融入广告等商业元素,使平台具备公用性、商用性。有利于农民与企业互利共赢。

(四)信息化平台设计、运营及维护。政府设计出信息平台,通过试运营检验平台可靠性,与农民沟通检验平台有效性。并派计算机专家维护该平台。

三、关于云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从政府角度:在构建信息化平台过程中,政府需看待自身为一个利益行为人,量度当前成本与未来收益。一方面,最小化经济成本,另一方面,使社会效益最大化。针对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如互联网普及率偏低,需扩大网络覆盖面积;又如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速低于人才增速,政府要对网络的普及财政补贴,提高工人基本工资;再如人才总量偏少的状况,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实行院校扩招政策。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步步为营,最终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尽早实现“家家通电话、村村能上网”,为云南省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创建夯实物质基础。从社会角度: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不断融入科技、教育、农业推广技术,力争形成:政府、涉农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高层次信息化格局,为三农的发展提供技术依托;充分发挥农业高校优势,做到:农民与高校信息资源共享,专业人才共用,重视涉农科技的转化,重视涉农科技人才的培养,面向农村培育人才;着眼当地实际状况,如地理、人口、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状况。不仅如此,云南省应重视农业立法、依法治农,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将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纳入到法制化建设的范围。

从农民角度:农业推广的对象是农民,通过推广让农民了解信息化发展,关注信息化发展,参与信息化发展,受益于信息化发展。农民通过将信息资源转换为农业生产力,满足自身需要,又反过来促进信息化的建设。农民对农业信息化应产生三种意识,即:信息与农业息息相关,农民应由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接收和传播信息,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从产业角度: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重点扶植具有云南特色的(譬如云茶),和云南特色产业相结合的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引进技术的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换加工,不断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创汇农业。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工业化从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业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进而加快改造传统工业,发展商业、运输、饮食服务、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的层层推动,不仅调动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引导乡镇企业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品质、品种,还加速了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从企业角度:积极促使企业配备相关信息服务人才队伍。信息服务具有综合性、专业性特征,需要配备必需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企业物联网等,并使其达到最优比例的全要素的生产组合,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四、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