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学校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学校制度;关系;关键;关心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3-0025-03

【作者简介】陈学军,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系(江苏南京,210097)主任,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

现代学校制度在理论上说了很久,在政策上有不少规定,在实践上也做了很多探索,还有必要再讨论“现代学校制度是什么”吗?笔者觉得有必要。一来,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看,并不是所有人都较为清晰地理解“现代学校制度”的一般涵义,将现代学校制度与学校管理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相混淆或等同的现象,还时常能看到、听到。二来,当前理论上和政策中有关“现代学校制度”的标准解释,也存在不尽深入、不够精准的问题。概念理解总是影响着人们的行动,为了更好地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思考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涵义。本文不求全面,择其要者,表达三个基本观点。

一、关系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

现代学校制度,说到底,是对学校与相关机构、力量及群体之关系的规定。就外部而言,它涉及政府与学校、学校与学校、社会与学校等关系的确定;就内部来看,它涉及学校自身各种关系的协调。

从“关系”的角度理解现代学校制度,会产生一些新的认识:其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点,就不是简单地建立某种制度,而是形成何种关系。这里的区别在于:如果将重点放在“制度”上,就容易造成一元化的问题,似乎存在一种理想的制度安排,一旦发现了,所有地区和学校加以遵循即可。如果将重点放在“关系”上,关系可以是一致的,具体的制度安排则可以是多样。譬如,为建立公开、互信互助的家校关系,可以采用家长委员会制度,也可以采用由家长们委托相关专业人士与学校关系的制度。在此意义上,现代学校制度不是一个“单数”概念,而是一个“复数”概念;不存在一种统一形式的现代学校制度,而是存在多种形式的现代学校制度。其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力量,就不是靠哪一个部门或主体,而是需要关系中各方的共同努力。就像乒乓球的走势取决于打球双方的击球一样,形成什么样的关系,也取决于相关各方的作为与回应。任何一方的固执坚持、被动等待或消极埋怨,都不利于理想的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在既有的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讨论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常常被忽视:学校与学校的关系。“现代学校制度”这个概念,很大程度上是从“现代企业制度”概念衍生而来的。现代企业制度被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其主要涉及的是企业与政府及企业内部的关系,至于企业与企业的关系则由“市场”来调节。在提出“现代学校制度”的说法时,也注意到了学校与企业的区别,增加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但对于学校(同级同类学校)之间的关系,却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就一般意义上看,同级同类学校之间的关系,对于学校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政校关系发生变化之后,学校的发展也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单打独斗,更不能套用“市场”的原则。就现实层面看,在寻求优质教育资源扩充与拓展的过程中,各地普遍出现了集团化办学、学校托管、学校联盟等政策性或自发性办学行为。这也要求从学校间关系的角度,考虑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

明确各种关系的性质,是“关系”视角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能笼统地停留在“协调校内外关系”层面,而是要解决“建立何种性质关系”的问题。如此,才可弄清何谓“现代”学校制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实质性地推动现代学校制度的形成。譬如,“平等”“公正”应该是政府与学校关系的基本性质;“合作”“互助”应该是学校之间关系的基本性质;“尊重”“对话”应该是学校与社会、家庭关系的基本性质;“公开”“民主”应该是学校内部关系的基本性质。

二、关键是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梁漱溟思考近代教育发展问题时,曾提出:“必有轻重,才见方向,才有路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同样要分清轻重。在现代学校制度的各种关系中,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无疑是关键。这一关系是众多关系的结点,能否确立合理的政校关系,直接影响着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关系的构建。

有如上文所述,健康的、具有建设性的政校关系,应该具有平等、公正的性质。所谓平等,是指学校与政府地位上的平等。它们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等级和隶属关系,而是同样为公共教育事业服务的两类不同机构。打个比方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更接近于政府各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同一部门各级机构之间的关系。如此,政府与学校就成为既紧密关联又相互独立的主体。作为政府,一要舍弃管得太多、管得过死的做法,确保学校办学自;二要做好学校发展的服务与保障工作。作为学校,也要摆脱“向上看”的工作思路与习惯,不断增强自主管理与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承担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所谓公正,是指政府能够公正地看待与对待每一所学校。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思考,存在失之笼统与抽象的问题。这容易将“政校关系”的讨论,转变成“政府与某一所学校关系”的讨论。事实上,政校关系不仅涉及政府与某一所学校的关系,也涉及政府与每一所或每一类学校所确立的关系的一致性与公平性。广义上看,那种只重视优质学校办学自,只强调为城市学校、核心地区学校服务的做法,也不是一种合理的政校关系。

在政校关系中,“校长如何产生”又是一个关键问题。政府对于学校的控制,体现在人事、经费、课程等多个方面,其中对人事尤其是对校长任用的控制,之于学校办学的影响最为直接。由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选拔任命校长,有其积极作用,但必然带来校长听命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受控于政府的问题。因此,很多人认为,不调整中小学校长的产生方式,不改变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直接任命的形式,政校关系的改善与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便很难期待。至于如何改变校长产生的方式,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多样化的选择。从外部着眼,可以采用类似美国学区的学校委员会(School Board)制度,由学校所在区域居民选举产生包含各行各业人员的学校委员会,再由学校委员会组织校长的选拔,决定校长的人选。从内部看,可通过全校教职工直选产生校长,也可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员构成的校务委员会从学校内选拔或学校外招聘校长。

既有轻重,便分缓急。当前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最为紧要、最先要处理的问题,就是重构政府与学校关系。在这方面,建立合理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又是一项核心工作。当然,任务的重要性往往与任务的难度成正比,重要性越高,解决的难度越大。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不可操之过切,不能因紧要而着急,要待之审慎、周密。

三、关心是现代学校制度的追求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就容易陷入为制度而制度、为建设而建设的误区。近年来,与其他领域一样,教育领域也有一种走向“制度依赖或制度迷信”的危险,似乎任何事情都可以或只能通过制度加以解决。事实上,制度有其效力边界和条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相关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将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在制定和执行制度时,我们必须充分地意识到,制度只是手段和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其背后的精神与魂灵。只有专注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目的,才可能避免制度决定论与制度工具主义的消极影响。

笔者认为,“关心”应当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追求。这可以从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理解。形式层面的“关心”是指,为了学校发展,各相关体围绕学校形成一个关心联合体。“关心”是一种积极关系的表征,它体现为对于其他个体、群体或组织的充分理解、全心接受与竭力助长,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当前,学校健康发展遭遇到困境与阻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相关体更多地从自身立场与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在政府与学校之间,政府以自己为中心,表现出控制与服从的关系;在学校与学校之间及学校内部,各自为中心,表现出相互竞争的关系;在家庭与学校之间,以学校为中心,表现出相互怀疑与隔绝的关系;在社会与学校之间,也是彼此疏离,表现出相互抱怨与指责的关系。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就是要以相关制度安排为基础,消除学校与各相关体既存的控制、竞争、隔绝与疏离关系,代之以彼此协作、互助、信任、宽容等关系,使各相关体乐观地、真心实意地、持续地关心学校,为每一所学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支持系统。

实质层面的“关心”是指,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最终要实现对人的关心。现代学校制度要“将人放在中央”,要为人的全面、充分、自由、持续发展服务。就学生而言,现代学校制度首先要通过制度规定与机制建设,保护学生的相关权益。其次,更为重要地,通过理顺相关关系,现代学校制度要使学校原先四处张望的目光专注到学生身上,专心面向学生办学;要打破千校一面、同质竞争的局面,真正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促进学生适性多样发展。就教师而言,除了保护他们的相关权益之外,现代学校制度要通过富有活力的内外部管理,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自由与团队支持,激发教师的热情、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他们的工作成为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的过程。

现代学校制度范文第2篇

学校制度发展到今天,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公立学校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办学形式。如国有民营学校确立了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的形式;公办民助学校通过社区联办或政企联办的形式允许社会组织与个人投资参与公立学校的校舍、装备、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还有股份制学校的出现。为了更好地明确学校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保证教育的公益性,确保“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校分开、管理科学”,有必要加强学校的法人制度建设。

一、确立学校独立的法人地位

《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教育法》同时规定学校法人的设立条件,即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格独立性。它是指学校法人不因投资者代表的更迭而影响学校法人的地位。这是产权的可转让性所特有的。浙江台州的教育股份制实践表明股权的自由转让和市场流通并不影响学校法人的地位。二是财产独立性。它是指学校法人对以自己学校名义取得的财产享有完整的法人财产权。投资者所有权益(表现在投资收益权、重大决策权、选择经营者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法律赋予和保证法人行使财产的占有、支配、使用和处置的权利,从根本上保证不受各个所有权者的牵制,能独立和高效率地自主经营。三是债责独立性。指学校法人对所承担的债务,只能以学校法人拥有的独立财产承担,投资者对学校超出投资以外的债务不再承担清偿责任,学校债务人也无权要求其承担额外的债务。

二、明确学校法人的性质

按照西方传统的法人分类方法,学校属于公法人。按照赢利性和公益性法人的二分法,学校属于公益性法人。按照财团法人和社团法人的二分法,学校属于以捐助财产为主体的财团法人。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分类法,学校被认为是非企业法人中的事业单位法人。学校从事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与一般的经济活动不同,所以它具有非赢利性的特点。《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际非赢利组织的标准,非赢利组织可以分为自给自足、部分收费和无偿提供三类。对于收费盈余有具体规定。我国法律也区分了赢利性教育机构和非赢利性教育机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66条规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为了实现学校的非赢利性,国家对于学校的财务和收费有具体的法规来规范。

三、完善学校法人制度

学校处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依据主体地位的不同以及相互关系内容的不同,这些社会关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权利服从为基本原则,以对学校的行政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纵向型行政关系。这类关系主要是政府机关在实施教育行政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另一类是以平等有偿为基本原则,以财产所有和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横向型民事关系。这类关系发生在学校与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之间。学校要成为独立的法人,就要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以及与社会和内部师生的关系。

1.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为了打破传统官僚科层体制的弊端,当前在政府“治理”背景下所进行的教育分权,突破了以往权力在政府内部的再分配,通过转变和让渡职能,西方国家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将多中心的制度安排导人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中,使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形成了紧密的相互依赖的关系。政府对教育的治理是一次公共教育权力在政府、市场、社会、学校之间的更大范围的转移。川通过教育权力的下放,美国的特许学区、契约学校,公立学校的私营管理、英国的教育行动区和直接拨款学校等纷纷建立。我国也存在这种现象,如公立学校的民营化、转制学校等。政府与学校之间单纯的内部行政关系转变为内外部行政关系兼有。

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也演变为举办者、办学者和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举办者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企事业组织、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者是学校的校长及其办事机构;管理者是行使教育行政管理权的政府。政府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应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作为管理者,政府的这项权力来源于国家政权。政府通过计划、法律、经济、评估、信息服务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学校进行管理。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健全教育市场进入规则、竞争规则和交易规则,建立完整开放、统一有序的现代教育市场制度。通过规范教育中介组织,使其发挥减少教育行政机关直接管理弊端的作用。二是作为举办者,政府的这项权力来源于国有产权。政府和其他举办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在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决定学校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规格、任命和聘任校长、监督学校办学等方面拥有权利。政府作为举办者要充分尊重办学者校长所拥有的《教育法》所赋予的八项权利。

 2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消费者主权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或顾客是上帝,必须按照他们的需要进行经济活动。教育经济学家指出,既然教育是一种产业,而教育的直接消费者是学生或其家长,因此教育必须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经营活动。也就是通过教育分权赋权社区和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西方国家实施的教育凭证、特许学校、控股公司私校等多元取向的择校制度改革就是对这种趋势的回应。我国法律规定学校有让家长了解学校情况的义务,民办学校在经营的过程中也切身体会了家长对决策的影响。学校应进一步确立从校内治理结构到常规活动中家长的地位和权利。学校在与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发生如土地、合同等法律关系时,要以独立的法人资格享受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并承担有限的民事法律责任。

现代学校制度范文第3篇

所谓现代学校制度,是指符合现代教育基本理念,构建学校法人制度以确立学校主体地位,以学校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新型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其中,以人为本是前提,学校法人主体地位是关键。由此可见,现代学校制度中,强调学校的法人制度以及政校分离。现代学校制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承认学校拥有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学校依法享有对学校的管理权,在校内管理、经费使用、教育组织和人事分配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对国家和出资者以及受教育者承担责任。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

对基本特征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主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依据对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认为现代学校制度是对传统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它应该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校分开、系统管理”的基本特征。二是认为现代学校制度应具有多元、开放和包容的特点,因此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就是教育法制化、民主化、开放化的过程。由此可以概括出现代学校制度最基本的三大特征:一是依法自主经营的学校制度,包括学校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政府职能与学校职能的分离、国家权利与学校法人权利的分离、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内容。二是科学、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包括校本机制和人本原则,以及依法治校、民主治校、专家治校、以教学为中心、允许学生自主择校等内容。三是家庭、学校、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包括社区、家长、学校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学习型社区等内容。

三、现代学校制度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1、我国高职院校改革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需要。高等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体现整个社会文明和国家整体力量。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扩大办学自,进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中学校自不够,家长、社会参与度有限等问题,现代学校制度的理念和实践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包括高职院校改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改革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尝试途径。

2、我国所处时代背景的要求。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和学者不断思考和研究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的改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必将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这为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供了时代背景。

3、家长、社会的关注和需要。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接受教育的程度与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逐渐成为决定人们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职业教育由此更加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全社会的关注,他们的意见开始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影响,这就使他们参与学校管理变为一种可能。而现代学校制度中强调多元参与、多方管理,也为这种关注和需要提供了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认识的加深,终身教育观念被人们逐渐认同,建立学习化社会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于是各地开展了社区教育,职业教育也开始走进社区,社会也开始更加关注并参与职业教育。职业院校也意识到只有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被社会接受,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才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现代学校制度的出现正适应了目前的需求,成为职业院校体制改革的首选目标。所以说在这样广泛的基础上推行现代学校制度有很大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沈佩琼,刘学昶.高职院校现代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初探[J].职教通讯,2007,(2)。

[2]张宽政.高职学院现代学校制度及根本原则[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艾克柔.与时俱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3,(11)。

现代学校制度范文第4篇

    一定时期产生的学校制度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对学校改革的要求,在适应和创新中形成起来的。现代学校制度是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学校制度而言的,传统学校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促进了我国学校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尤其是新世纪我国社会的第二次转型,传统学校制度在促进学校发展上的力量越来越薄弱,在新形势下也越来越步履维艰。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对学校的包揽和对学校的统一规划、管理,导致了学校与政府之间单纯的隶属关系和学校主体地位的丧失、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沟通的缺乏、学校内部体制的僵化和运作的刻板以及学校效能的低下和学校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下降。我们认为:现代现代学校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学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科学管理,应尊重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一是

    要求学校管理制度本身体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本质特性,符合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客观规律;同时还必须结合本校的历史、人文和现状等校情,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要求。二是学校的管理制度要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

    (二)构建全面目标计划体系

    学校根据学生及其相关消费者的需求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它包括办学宗旨、办学方针、育人目标、办学特色、发展目标、管理机制等部分。这些办学理念如何转化为可操作的管理行为,远期发展规划如何转化为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关键要建立科学的目标计划体系。我校的全面目标计划体系将学校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学年的目标任务。据此学校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各部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部门工作计划,直到具体岗位与个人。工作计划分层制定,分层审批,分层管理。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构成一个全面的目标计划体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首先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学校积极倡导:在用人制度上,“赛马”比“相马”更重要;在评价制度上,鼓励比“诊断”更重要;在分配制度上,激励比惩罚更重要: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文性集中体现为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加大了对骨干教师的奖励倾斜,加大了对学校作出贡献教工的奖励及在指导学生获奖方面的奖励。学校坚持“以党支部为核心,以教代会、工会为基础”的组织建设。党支部发挥核心作用,加强党员的自身建设。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教代会、工会将肩负全体教工所赋予的重任,认真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各项义务,在校务公开、制度建设、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四)以制度为准绳,构建人人参与的公平环境。公平不是用人制度上的平等,也不是分配制度上的平均,公平应该体现为人人参与竞争的机会平等,人人获得发展的机会平等。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将所有的岗位向教师开放,通过制定教师自我发展项目书、岗位竞聘形式,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引领,构建开放性、发展性的制度环境。全校各部门条块结合,形成了科学化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学校从找需求、找突破口出发,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引领,将学生全面健康的人格培养作为教育的重心。学校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学会尊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新理念,并逐步形成了“以尊重开启心智,以和谐润泽心灵”的育人新模式。

    (六)依法治校,构建学校健康稳定发展的管理机制。学校要求管理者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正确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现在和未来、整体和局部、集体和个人、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关系,要协调好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营造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学校协调发展。(1)制度上保证了“教育是服务”的实现。学生及其家长、社会成为“消费者”,学校的教职工成为内部“消费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全面的保障。

    (2)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人的需求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精髓,注重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将管理制度仅作为教职工的基本工作标准和基本行为准则,以制度鼓励、要求全员创新、创造性工作,不断超越体系的要求,只有做得更好,而没有最好。

    (3)实行全面、全员、全程管理。一是对教育、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工作全面进行质量设计并全部进行质量控制,紧扣教育教学这一学校的中心工作,将凡是影响质量的因素都纳入强化管理的范畴,并将质量管理的重点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中心环节倾斜。二是把学校各级、各类人员都作为“服务网”、“质量链”中的一环,强调全员参与和团队配合。三是紧紧抓住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以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保证高质量结果的实现。

    (4)规范了对制度本身的管理,管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具体,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强。

    (5)充分发挥了纠正与预防的功能,通过事前的预防,过程的检查,事后的及时纠正等一系列制度,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使学校管理不断持续提升。

    (6)强化了监督机制,通过内部与外部的质量审核,以科学有效的检查原则、方法、步骤等,体现了检查的客观性,平时抽查与阶段性检查相结合,加强了对管理过程的监测,既加大了监督的力度,又增强了监督的客观性、公正性。

    (七)建构学校全员业绩考评体系

    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始终是学校建设的根本。建立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解决了质量的过程管理,但仍未能有效解决管理中第一要素“人”的科学管理、评价与激励,这是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和难点所在。学校管理应着力从促进教职工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入手,对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系列重点、难关,吸取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思想和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探索。考核的内容包括过程质量、业绩、职能素质与表现。该体系与传统考评的主要区别在于:

    (1)用系统的方法使人与事复合,使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资讯完整、客观。

    (2)用联系的方法使团队、个人、业绩成为整体。形成从个人à部门à学校整体团队,紧紧围绕质量、效益的价值、利益导向,培养团队精神,凝聚整体发展意识。

    (3)用评价键贯通目标à过程à结果,保障目标的实现。

    (4)用工作行为的过程,职能素质、能力与表现,业绩的统一,促进教职工综合素质的增值、创值,使学校目标的可持续性提升更具保障。

    (5)用激励的机制,引导教职工发挥潜能,超越现行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创造。

现代学校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 预算绩效管理 绩效评价

引言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一项战略任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适应三大转型:由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由集权管理体制向分权管理体制转型、由大学行政化运作向去行政化转型。2013年施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学校推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让学院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自,最大限度地调动学院的积极性,实现高校财务向科学化、精细化的绩效型财务转变。建立高校以学院为主体的内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下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有利于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选择

(一)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提高现代高校管理绩效的时代要求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积极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探索。2009年财政部印发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建立起统一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2011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扩大了绩效评价试点范围,指导和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以江西为例,在2013年3月江西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确定2013年20个省直部门开展绩效目标试点,2014年扩大到70%部门,2015年实现全覆盖。与政府大力推行预算绩效管理要求相比,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办学的高校,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高校有责任和义务推进和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覆盖所有预算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少花钱办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既注重各学院教学、科研等水平提高,又强化各学院、职能部门理财责任意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高校管理改革的重要工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迫切需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形成学校主导、财务部门牵头、各学院和职能部门具体执行、教职工与评审专家等各方共同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格局,是提高现代高校管理绩效的时代要求。

(二)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现代高校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必然选择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强,传统的高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二级预算管理方式存在一些弊端,校内各部门存在不同程度“重分配,轻管理”的问题,存在有资金分配散、支出进度慢、资金绩效低、资金监管弱等现象,这样的预算管理造成预算管理缺乏刚性,预算期内随意调整、争夺资金、花钱随意、经费和工作目标捆绑不紧、与工作绩效不直接挂钩等现实问题。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一方面校级财务部门改变过去对资金统管过紧,学院经费自小等现象,给学院一定的经费自,激活办学活力,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学院绩效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将部门经费与工作目标捆绑挂钩,财务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学院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实现成本最低化、效率最优化、绩效最大化。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促进学校加强民主管理、落实和扩大学院办学自的重要举措,是预算治理结构从控制取向到管理取向的转型,是预算管理理念和模式转型的质变。可以说,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基础上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必然选择。

现代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运行的载体

现代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上起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大学制度运行的载体。建立现代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包括五个主要环节:一是预算编制确立绩效目标;二是预算执行全程监控;三是预算完成绩效评价;四是评价结果要反馈并且反馈结果有应用。这五个环节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

(一)预算编制确立绩效目标

预算绩效目标通俗来说就是为什么花钱,钱花了是为达到什么目的。确立绩效目标是构建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基础,也是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在预算资金申报前,倡导“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使得各学院、各部门预算资金申报变得谨慎,避免浪费。预算编制申报书需具体细化该项经费预期使用情况,并说明能达到的绩效目标,包括预期提供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时效目标、成本目标以及满意度目标等,预期效果包括预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预算绩效目标要求指向明确,符合学院或部门当前目标和长远规划;要求各项绩效目标具体细化,尽量定量表述,如不能量化的,采用定性分级分档形式表述;要求制定绩效目标合理可行,符合客观实际。在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初期,先从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入手,如教学经费、学科建设经费、师资培训经费及科研经费等,逐渐覆盖到学校预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所有经费。

(二)预算执行全程监控

对预算执行进行监控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预算绩效专项领导小组对预算批复的绩效目标进行监控,加快预算执行,保证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对偏离预期绩效运行目标的项目及时提出纠正措施,对预期无效项目及时提出预算调整建议。

(三)预算完成绩效评价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是顺利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核心内容。学校按照各类项目经费不同的使用方向和效益表现方式,按照“统一管理,分类考评”的原则,设立不同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评价学院预算绩效管理的指标设计应该遵循全面性、效益性和可操作性。协调好业务指标与财务指标的关系,以财务指标为主;协调好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的关系,以共性指标为主;协调好上层指标与下层指标的关系,不仅要安排好上、下层指标逻辑关系,还要保证上层指标的全面性、下层指标的突出重点。

为了保证预算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并取得实效,根据“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的原则,可以建立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增量评价与存量评价相结合、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多种绩效评价方式。在校内成立预算绩效考核小组,按照分级实施、分类考核、分块操作、分工合作的工作思路对学院的预算绩效管理进行评价,确保评价活动的客观公正。在考核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不断修正评价指标,完善评价体系。

(四)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并应用

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及应用,是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根本保障。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院及职能部门,作为改进预算执行、编制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将绩效评价结果向学校预算委员会及教代会公布,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绩效评价结果应体现在校内绩效工资分配中,允许绩效评价优秀的学院上浮一定比例的绩效工资;二是绩效评价结果要体现在项目经费安排上,对评价业绩突出的,在项目经费保障上给予倾斜并优先安排;三是可以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促使管理者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通过结果应用,促进各学院、职能部门改善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将评价结果引入到学校资金分配决策过程中,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建立绩效问责制度,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机制。

推行现代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措施

推行现代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为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提供有力保障,将对现代高校的管理改革带来深刻的影响。为了更好推行这项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

(一)加强宣传,强化绩效理念

财务管理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核心。现代高校的管理者必须确立起“绩效第一”的理念,营造追求绩效的良好氛围,担当起绩效理财的责任。高校要充分利用文件、理论研讨会、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责任和效率意识。利用校园网、报纸等媒体宣传学院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变“要我评价”为“我要评价”,让预算绩效理念深入人心,形成花钱办事讲绩效、重绩效的良好校园风气。

(二)科学推进,建立健全制度

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目前各高校还是试行阶段,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无论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还是评价结果的应用,都有赖于一定的制度规范,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管绩效。要重点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专项经费绩效管理办法、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及评价体系管理办法、结果应用管理办法等。建立和完善绩效问责机制、预算信息公开制,逐步形成绩效管理制度体系。除此之外,学校管理的相应配套措施和制度也应同步跟进,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三)建立健全管理工作机构,完善管理工作流程

为保证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应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工作机构,主要是学校的内部绩效预算委员会,绩效预算管理办公室、绩效预算专项领导小组、各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责任主体等组成。各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责任主体负责预算资金申报,根据绩效目标确定具体实施方案。绩效预算专项领导小组负责编制学校不同业务口的绩效预算草案,组织绩效考核小组进行绩效考评。绩效预算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依据学校总体状况编制绩效预算方案,协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以及监督检查预算执行结果。绩效预算委员会负责预算的批复下达和预算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绩效预算编制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讨论的过程。整个预算绩效管理触及到高校每个组织机构或个人,绩效预算申报-编制-执行-监督-评价-反馈-应用的每个环节要协调配合,明确各组织机构或个人在预算绩效管理中责、权、利,规范和优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

(四)转变管理职能,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

高校财务管理的职能一直以来重心还是在实现收支平衡上,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全方面创新财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对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形成倒逼机制,促使高校财务向绩效管理转型。财务职能的转变对高校财会人员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知识和经验,又要掌握现代大学管理规律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只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队伍才能适应现代高校财务管理要求。通过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校园“一卡通”建设,解决高校管理信息的实时提供和共享问题,建立项目数据库、绩效评价专家库、绩效评价指标库、信息共享平台“三库一平台”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预算绩效信息化管理水平。

此外,增强预算及其绩效的公开透明,使学校的绩效预算置于全体教职工的监督之下,从而强化预算编制和实施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组织机构注重绩效预算管理文化培育和氛围营造,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预算绩效管理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在高校更是探索性工作。推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应结合目前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进而提高现代大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旭人.中国财政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褚贵忠.高校二级部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探究[J].会计之友,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