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国教育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画教育在国内方兴未艾,比照国外先进国家,寻求动画专业的良性发展走向,培养高端动画产业专业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面临的十分迫切的战略任务。
1关于国外动画教育模式及其优势分析
1.1学科设置科学、细腻
美国高校的本科动画教育一共有4年时间。第一年是绘画基础,第二年是平面动画和电脑基础的学习,学生在这个时候开始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部分的学生开始喜欢建模、灯光渲染、材质贴图或转攻其他非动画同类专业,而动画学生在了解运动规律以后的第三年主要做这些方面的工作,由此亦可看出二维动画在三维动画中的重要显现,进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体现所谓“生命的创造———情感的表达”理念之要求。日本高校的动画专业学科设置分两大部分:一是动画•影像学部:动画师学科、数码绘画学科、动画监督学科、背景美术学科、动画音响监督学科。二是学艺部:声优演员学科。音乐录像带制作学科第一学年:着重于笔的使用方法、直线、素描、透视图法、效果线、上墨线、诙谐漫画构想、拟音拟态词、2页作品制作、台词表现、4页作品制作、分格、剧情创作法、网点、构图法、喷枪使用法、色彩学、着色、构思训练、6页作品制作、C*彩色原稿制作。第二学年:16页作品制作、漫画外景制作、模仿实习、漫画要点分析、漫画作品制作、CG、绘画与音效制作、设置谜团、8一32页作品制作、知识产权。加拿大也有很多动画专业的学校,规模不大,但专业很多。其注重的是美术基础的训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漫画或动画的角色绘制,色彩的调试,构图,建模、灯光场景,材质贴图等的设置都需要有比较扎实的美术基础作为基本功,当基础打好的时候,还要学习影视艺术。
1.2动漫教育普及面广,爱好者层出不穷,孕育了极大的后发优势
日本的学生所接受的动画教育一般是在高等动漫院校或者研究所来完成的,他们的专业划分比较详细,设有漫画、动画、数码动画、游戏制作等学科,这些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拥有很多非常有实力的教师讲授动画专业课程,学校还会定期邀请在动画业内的优秀专业人士来学校讲解目前动画发展的情况。同时,学校的教育还得到了社会上其他机构公司的支持,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也为动画艺术与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人才。韩国的动画教育从孩童时期就开始抓造型能力的塑造和训练养成,使学生从小就对动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生成的是强大的动漫后备人才和浓烈的动漫学习氛围。韩国的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动画相关的专业院系,其动画、动漫专业在世界上是专业设置面广、质量比较高的国家之一。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国外留学生进入韩国接受动画专业的学习。而且大部课程都与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交会,从而强化了本专业特征性课程的难度与深度。韩国政府特别重视培养动漫开发人才,体现在政策扶持和经费补贴及各种优惠倾斜上。到目前为止,韩国大学(包括网络动漫在内)的很多专业与非专业学校,每年都培养出了大量的动画专业人才,为韩国的动画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其课程的设置社会需求面广,大部在艺术领域中都可得到有价运营。加拿大的网络动画教育普及面非常广,找一个动画教材网,就可以从上面学会动画分镜、做故事板等专业知识。
1.3侧重强调设计思维在动画作品中对细节的体现和把握
美国在动画教育中认为,动画指的是单个镜头中的画面运动,不同于笼统的、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概念。把动画作品视为一个整体,只有把细节部分的要求提升上去以后,整体动画片的质量才能得以提高。要求在充分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具有深厚扎实的绘画基础的前提下做出好的作品。因为,真正的动画是研究运动的艺术,动画的绘制要诀是要在最短时间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用动漫艺术的手法来加以描绘、刻画。刻意追求完美,打造动漫品牌,尤为注重对整体动画的时间、步调、细节、情感、情节、造型以及瞬间对张力和动作的把握。对于动画成品,必须做到每一帧都完全没有瑕疵才可通过,只有如此才可能被美国的公司所使用。要求在充分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并具有深厚扎实的绘画基础,精细制作上乘的、好的作品。认为真正的动画是研究运动的艺术,动画的绘制要在最短时间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来描绘刻画。日本动漫专业学校的分工非常细腻,专业设置也非常具体。丰富的学科设置使这些动画专业的学员们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并且适合自己的专业。通常都是由老师做指导,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学习制作动漫,或者是学生自己学习制作,有的学生甚至不经常在学校里面学习,而是在外面去学习和作画。在动漫学校里,主要学习的是动漫的具体制作方法和绘画技术,最为重要的是最后的毕业设计。
2比照国外成型经验,国内动画教育
学校体制内应予借鉴的基本思路我国大专院校的动画专业普遍偏重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由于我国的动画专业教育团队组建时间短、教学基础设施差、资源分配不合理、教师经验缺乏,资深教授不多,所以在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改进。了解国外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特点,再结合我国部分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现状,建议动画专业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2.1注重动画基础教育
现今的“动画”涵盖面非常宽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动画片那么单一了。包含着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页、影视动画特效、游戏、动画广告、漫画创作以及动画教育等等,而这种种方面都需要动画人才的支撑。就动画教育而言,虽然相关专业有很多,但是由于师资问题导致很多院校和培训机构都忽视了学生动画基础技能的培养,基本是用软件课程代替动画基本规律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比如,没有给学生进行《人物造型训练》等基础课程,直接进行MAYA课程教学,那么教学成果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往往包含大量的软件类课程,这一做法虽然注重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软件开发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却造成了学生艺术修为的培养、素描、色彩、结构、动画规律等基础训练的缺失。而艺术类专业较强的院校,其开设的动画专业教学实践艺术类的课程较多,偏重于学生美术基础和视觉表现能力的培养。同样,由于缺乏动画专业师资,也存在对动画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不足。
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有所侧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特别要突出对传统绘画技能训练、动画基本技能训练、动画新技术技能训练(软件)三大教学重点的落实。传统绘画技能:主要是透视学、解剖学、构成、动态速写等训练内容;动画基本技能:侧重于原动画、镜头设计稿、色彩背景以及分镜头台本设计、动画前期人物、场景、色彩设计等训练课程;动画新技术技能:如MAYA、Flash、premiere、AfterEf2fects等各种专业应用软件课程。目前,国内所有动画教学单位基本都存在着“动画基本技能”环节的先天不足,并成为动画教学的最大问题所在,而“传统绘画技能”的薄弱是第二大问题。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有所获。这就要求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力争做到从基础抓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活动。#p#分页标题#e#
2.2在硬件上加以完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
由于我国动画专业教育的起步比较晚,教学资源还不够完善,很多学校的动画教学中存在缺少设备、设备陈旧或使用设备相对困难的情况。如,投影仪、实物展示台、多媒体教师机、数位板、线拍仪、透台等等。有些教室有投影仪却没有透台、有些教室有透台却没有投影仪。在我国的部分高校,学生和老师都没有固定的教室和班级,上课时学生需要随身携带许多学习用具,老师上课之前也需要临时筹借诸如投影仪、教学电脑等设备。学生不仅受到课时的限制,下课后又没有一个自主学习的地方,而宿舍也并不是都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的地方。在一些高校里没有独立的线拍房,只有两台线拍仪。学生不能及时直观地看到动画练习的最终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与其他学院做比较,我国有少部分高校,有独立的线拍房、60台线拍仪,所有师生都能够随时使用,方便教学。每个班级有独立的教室,学习用具、资料等都可以放在平时的课堂里,课余时间有很多学生在教室里做着老师布置的练习,项目和短片创作等项目也都可在教室进行。还有独立的4D电影放映厅,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为教学提供了便利。一些学院的院办企业也为各年级学生提供了实训基地,鼓励学生24小时在产业楼内制作动漫作品。韩国的朝鲜大学美术分院,学生可以24小时在教学楼内制作作品,教学楼内配有线拍房,4D影视放映厅,并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楼内还设有浴室、休息室。
2.3在软件上加以改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
2.3.1解决课程设置顺序问题
在一些高校里,《立体造型》课程作为一门支柱性核心主干课程是不恰当的,因为动画并不是一定要懂得雕塑才能制作的,该课程应作为正常的专业基础课程即可。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立体造型》课程被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讲授,在学生尚没有很好地掌握造型基础的情况下,教学目的很难达到,因为毕竟不是所有学校学生的专业基础都可以和中央美院的学生基础相提并论。有些院校的《动画分镜头台本》课程被设置在《运动规律》之前是完全不合理的,高级课程是不应该放在基础课程之前的,在孩子没有学会走路之前就要求他奔跑是极不合理的。《毕业设计》的人数限制和时间安排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动画本身是一个量产型行业,每秒钟24格,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工作量,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这需要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物力。而现在的课程时间安排有很多等于是违背了这样一个行业性质,要求一个人或两个人来完成一部毕业创作,这肯定无法保证作品质量,这种做法也同样违背了动画制作所需要的团队精神。给学生的创作时间短促,也违背了动画制作的量产型特征。建议学校将毕业设计的前期创作部分,前移至大三上半学期进行。
2.3.2改革课程名称的不合理性
比如,有些院校设置的《数字绘画》课程,其含义极不妥切,数字绘画是一个泛指的概念,通常指所有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图像绘制。作为单一课程组织教学时,内容就难以界定。犹如子概念与母概念的交叉。如,《动画场景设计》、《Flas》等课程都可以采用数字绘画的手段来进行。有些学校开设的《二维高级动画》课程,其界定的标准同样也是比较含糊的。我们用什么标准来界定动画的初级、中级和高级?实际教学中,在二维初级动画和二维中级动画课程都不存在的情况下,何来的二维高级动画课程!《原动画》课程的名称也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它包含了《运动规律》、《二维角色动画》等所有动画课程,同样犯了子概念、母概念关系的错误。
3拓宽动画教育发展后劲的基本方向研判
3.1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在动画教学中只注重理论教学是不够的,更应该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相对于其他专业供大于求的现象,我国动画产业明显存在着人才匮乏,有着巨大的动画人才市场需求。与其让教师们不断寻找突破口,不如尽力在企业和学校两者之间找到利益的平衡点,有效地利用社会丰富资源。通过与动画企业、公司联姻,真正形成一条从课堂—实验室—工作室—公司的教学链,即以与企业共同开展实习、实践课程教学为切入点,进而深化到联合办学。采取学校与企业合作这种策略,大家资源共享,各取所需,以期达到多赢效果。我国的一些高院用投资来鼓励原创作品创作收效甚佳。如,吉林动画学院投资电影《关公》、大型电视系列片《长白精灵》、4D电影《生命之种》等等。其中,4D电影《生命之种》样片投资每分钟达到了50万元。这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训机会,同时提高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学生在毕业时可以拿出自己参与的原创作品在人才市场上竞争,既增强了自身的话语权,也弘扬了学校的美誉度。
3.2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
动画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动画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动画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又服务于产业界,贡献于产业界。但就目前现状来看,由于上述的各种原因所致,高院培养出的专业动画人才质量不高,导致供需双方无法达成共识。目前的教学方式与市场脱节,造成学生设计观念和应用能力的滞后,不符合日益变化的市场要求。这种教育培养的学生思维简单,创新能力低下,适应市场能力较差。因此,动画专业教育应当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以培养众多动画产业急需的人才。
一、当前中国的外交战略
具体到中国外交,值得反思的问题是:当前中国的外交战略是什么?这一战略背后是以什么样的理念在做支撑?这一理念基于对国际体系和国际社会的哪些基本预设?它们与当前国际体系的特点、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是否适应?如果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调整或完善的话,有什么样值得注意的努力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当我们使用“外交哲学”这个说法时,并不试图谈论某种特别高深的东西,我们讨论的不是本体论、知识论、认识论等经院哲学问题,而是试图触及中国外交的一些基本问题。我们谈论“外交哲学”时,讨论的是一种最终必然可以被转化为具体外交政策的“哲学”或基本理念。这里说的理念是一种与政策互为表里的东西。
过去20年中国执行的外交战略,用不太准确的话来说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在这两句话之间有一个微妙平衡,即“韬光养晦”的同时要有一定的作为,同时这个作为不是锋芒毕露的作为,而是符合“韬光养晦”的作为。“有所作为”要求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有所建树,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发出应有的声音,特别是,要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韬光养晦”则要求我们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不要承担太大的责任,我们的建树不能或不宜太大,在现阶段不要有太根本性的建树。这为中国的国际行为方式限定了一个大致的行动范围。当与很多具体国际问题相联系时,它要求我们不要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减小对现有国际秩序的冲击,不要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从而在阻力较小的情况下,在现有秩序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或动摇的情况下,实现中国自身的“和平发展”。
从具体的政策层面来说,中国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改善与他国关系的积极的政策举措。自90年代初以来,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中国和平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这些政策举措大致包括以下一些方面:1. 积极解决领土边界问题,减少中国周边的结构性矛盾。我们解决了除中印边界外的所有其他陆地边界的划分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划界问题,则采取“搁置争议”的做法,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加以解决。2. 扩大经贸合作,以合作共赢、功能性合作等方式,推动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各种合作关系的加深。为了推进经贸合作的发展,有时采取在合作中适度让利的做法。3. 广泛参与国际制度,以这种方式约束自身的政策选择范围,传递出中国不试图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信号;中国没有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对美国进行“软制衡”,没有利用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力量过度伸展的机会给美国制造麻烦,在金融危机中也没有对美国落井下石。4. 全面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实行睦邻外交政策,并建立一系列伙伴关系。跟尽可能多的国家寻找利益交汇点,增大合作的吸引力。5. 不挑战国际体系中的主导性大国美国,避免成为美国的主要打击目标,同时在许多领域寻求与美国合作。6. 当某些国家给中国找麻烦时,不采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种针锋相对的反应策略,不使矛盾扩大化,而是态度上稍微多忍耐一点,耐心地做对方的工作,寻找转圜之机,减小问题和麻烦对双边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作用。7. 安全上,不给周边邻国以很大的压力,避免用强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避免对周边邻国形成太大的刺激,试图通过积极的外交政策缓解他们在安全领域的担忧。
中国外交哲学、中国外交战略是一个十分宏大和复杂的事物,不可能在很短的篇幅内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在此,我们重点探讨对于中国外交哲学较为重要的某些关系和观念。
二、无为与有为的关系
对无为和有为的关系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方式是,把“无为”“有为”看做中国外交的两种不同的目标,这样,不同的目标就规定了中国外交不同的行为方式。另外一种更常见的理解是,中国外交从根本上说希望在国际社会中有所建树,“无为”和“有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种不同的方式。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1]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国际理解的核心概念确定为:理解国际重大问题;尊重联合国和国际关系;消除国际冲突的根源;发展对他国的友好印象。在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提出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3年指导15个国家的33所中学成立了第一批合作学校,并开始了教育实践活动,同时还编写了国际理解教育指南、实施教师培训等,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宣传。至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教育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及教育与人权和基本自由相联系的建议》[2],成为国际理解教育内涵和范围进一步深入及扩大的转折点。该建议明确界定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即使青年一代获得关于世界和世界人民的知识;使青年一代养成同情与博爱的态度,能够没有偏见地欣赏与吸收别国的文化,学习外国语;使青年一代以理解与合作的精神看待与处理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使青年树立尊重人权,正确的道德、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为大众谋福利等观念。同时,该建议认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应该认识到世界各国在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等问题上的相互依赖性,教育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世界共同体意识,成为具备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和平、人权、民主主义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试图探索人类的共同价值,提出民主、人权、自由应是人类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半个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已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育,“2003年,合作学校数量达到7 522所,遍布170个国家和地区[3]”,可见人类为促进相互理解,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一、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概况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提出已有半个世纪,在西方国家及韩国、日本等国实施较早。我国国际理解教育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才逐步展开,但是受到广泛关注则是在2000年之后。根据研究内容的变化,我国国内有关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早期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主要是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总体描述以及各国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介绍。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是从1947年提出到具体实施和探索,再到1994年至今产生广泛影响的几个阶段。有关战后联合国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背景,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人类面临众多共同问题的解决等等,与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关系都有细致探讨,同时详细介绍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情况。如余新(2002)[4],徐辉、王静(2003)[5],卓志望、施可清(2003)[6],杨丽宁(2003)[7],杨秀玉(2006)[8]等。美、日、韩等国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较早的国家,同时在多年的实践中反映出一些国际理解教育的共同问题,其实施情况以及解决途径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施永达(2001)[9],市川博(2001)[10],陈宏莹、张德伟(2002)[11],太田满(2002)[12],洪文梅(2005)[13],侯威(2006)[14],王威(2008)[15],余静(2011)[16]等,研究介绍了各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在当代面临的新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对我国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二,结合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与文化价值观理论的研究,探讨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对课程构建的设想以及国际理解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与困惑的分析。课程方面集中研究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语文、外语、历史、地理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有肖玉柱(2001)[17],马丽(2001)[18],翁文艳[19],刘洪文(2004)[20];有关国际理解教育实施障碍以及价值取向的探讨主要有朱旭东、黄晓红(2000)[21],丁钢(2004)[22],邓艳红(2004)[23],范雷(2006)[24],姜英敏(2007)[25],李敏智(2008)[26],赫栋峰,梁珊(2009)[27],周汶霏(2010)[28]等。
其三,有关我国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介绍了国际理解教育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实施情况。1999年北京教育学院开展的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以及课程开发工作是我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发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际理解教育相继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开展[29],这些实践为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的广泛实施提供了参照。北京教育学院通过指导“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在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学校开展实验研究。北京市朝阳区在各小学开展“以国际理解教育促进学校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研究”等,李晶(2001)[30],王远美、李品(2010)[31],郑彩华、吕杰昕(2010)[32]等做过相关研究与论述。上海普陀区中小学全面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并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方案与初步实践”的课题研究。此外,还有小规模的实验研究,如上海福山外国语学校的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研究,“2006年正式出版了校本教材《国际理解教育小学生读本》(一至五册)”[33]。其他如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国家国际理解教育实践基地天津南开中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编写校本教材《国际理解教育――走出国门》[34];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有关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还有其他中小学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等。
二、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以上对于我国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内容的总结与概括是基于时间顺序对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的介绍。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自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相关研究长期停留于小范围的介绍阶段,直至2000年后,才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中小学领域内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现状存在四方面问题:
第一,从研究领域来说,已有研究较多关注高等教育阶段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策略等,而较少涉及有关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由于国际理解教育涉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更为突出,因而有关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状况没有能够引起广泛的重视。
第二,在理论研究方面,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内涵、特征及目标要求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已有研究多是结合具体学科探讨如何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绕过对国际理解教育内涵的争议,对国际理解教育自身所倡导的理念与精神把握得不够深入,直接研究学科渗透式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只能停留于表面和形式,而不能真正把握国际理解教育的宗旨。
第三,结合实验的实践研究相对缺乏深入性,取得的进展也是小范围的,实践研究多是以学校自主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进行。由于对国际理解教育内涵的把握不足,因此具体实施上往往是依赖简单的教材,或者是体验式的国际教育交流活动,缺乏深入性。
第四,有关课程设置的研究,则更多偏重于国外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以及实施现状与困境的介绍,并没有结合我国特定的文化模式提出更为合理的课程模式。已有研究多关注美国、韩国、日本等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较早的国家,虽然这些国家的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我国提供一定的借鉴,但是如何结合我国的文化体制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是难点所在,研究介绍别国教育政策等并不能切实解决我国自身的问题。
总体来说,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的实施,目前都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对国际理解教育把握得还不够全面,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科研项目“义务教育阶段中外学校交流研究”,项目编号:BAB08077.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财富孕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4.
[2]钟启泉,李雁冰.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87.
[3]姜英敏.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及其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7-05-05.
[4]余新.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8):22-26.
[5]徐辉,王静.国际理解教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85-89.
[6]卓志望,施可清.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迎接WTO的挑战[J].教育探索,2003(2):22-23.
[7]杨丽宁.国际理解教育――学会理解与共存的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03(Z1):62-64.
[8]杨秀玉.为理解而教育 为理解而对话――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特征解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3):75-77.
[9]施永达.国际化,国际理解与教育――兼日本国际理解教育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3):13-15.
[10]市川博.日常授课中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和方法[J].南都学坛,2001(1):107-112.
[11]陈宏莹,张德伟.国际理解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教育改革策略[J].比较教育研究,2002(S1):154-158.
[12]太田满.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国际化的动向――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中心[J].外国教育研究,2002(8):27-29.
[13]洪文梅.当代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考察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
[14]侯威.美国中小学的国际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6(8):6-9.
[15]王威.日本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
[16]余静.韩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7]肖玉柱.国际理解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4):41-44.
[18]马丽.外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4):45-47.
[19]翁文艳.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92-96.
[20]刘洪文.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
[21]朱旭东,黄晓红.国际(教育)组织的价值取向研究[J].国际观察,2000(5):49-55.
[22]丁钢.课程改革的文化处境[J].全球教育展望.2004(1):16-19.
[23]邓艳红.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兼谈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J].教育研究,2004(5):13-18.
[24]范雷.国际理解教育的障碍[J].教育学报,2006(3):23-26.
[25]姜英敏.东亚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冲突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5):53-58.
[26]李敏智.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困惑与出路[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S1):101-103.
[27]赫栋峰,梁珊.国际理解教育的结构与重心[J].外国教育研究,2009(4):16-20.
[28]周汶霏.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D].山东大学,2010.
[29][32]郑彩华,吕杰昕.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研究概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0(8):51-52.
[30]李晶.对北京市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建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4):35-36.
[31]王远美,李晶.北京市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2):49-53.
[33]石惠新.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在国际视野下创建面向未来的特色学校课程[J].上海教育,2009(22):61-62.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2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3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4王建平.健康教育:世纪的呼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5郭扶庚.加入WTO,教育事业需主动应对.光明日报[N],2002-01-08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1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相互促进的潮流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大科学、大技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更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猛发展,席卷全球。科技全球化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2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3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