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一、研究现状

全华运用SSM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王红艳在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重力模型、二维矩阵等方法,探讨了陕西省10地市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之间的错位程度;金泉通过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等时空分析方法来研究安徽省15年入境游客的行为特征,得出黄山市入境游客占到安徽全省的50%以上;马丽君通过构建模型和分析边际效应,得出了湖南“红三角”潜在入境游客的时空分布和行为特征;王公为在入境旅游流量和流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内蒙古12盟市入境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12盟市入境旅游流“双核”集聚模式的结论;咸鸣霞采用游客满意度的方法对南京入境旅游客流量进行了预测。

二、新疆入境旅游业发展现状

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践行,伴着新疆被定为中国唯一一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旗帜,新疆入境旅游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新疆既要抓住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宏观经济发展优势,又要从微观入手,利用新疆各地州现有的著名景点,经过资源整合,打造新疆的全域旅游。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分析新疆2000年-2014年15年的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利用指数散点图,得出分析结果,并结合优势旅游资源,抓住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因地制宜的建立新疆及各地州市入境旅游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这一方面缩短了新疆旅游相关部门对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另一方面也为新疆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四、入境旅游流流质

(一)概念

流质是指特定规模旅游流所带来的资金流规模与客流规模的比例关系,用公式可表示为:

Q值有三种表现:Q1,为优质旅游流;Q值越大,旅游流的流质越高[6]。再进一步进行细分:Q

(二)新疆入境旅游流流质的演化分析

根据《新疆统计年鉴》,收集整理了2000年-2014年新疆入境旅游客流量和入境旅游资金流,依据上述旅游流流质指数,对新疆入境旅游流流质进行了数据分析。如下表1、2:

运用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分析公式,得出:2000年-2014年新疆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分析,见表3。

由表3可知:新疆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基本围绕着1上下浮动,2000年到2003年之间,1

1

五、新疆入境旅游发展对策探究

1.紧抓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完善旅游设备设施。

2.大力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多开发景点与景点之间的中转接待中心。

3.充分发挥各地州市优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升级成熟旅游景区。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茶文化;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

丝绸之路的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为起点开辟的一条连接中国与地中海各国的重要陆上通道,因为这条通道古代主要是用于搬运绫罗绸缎等丝织物品,所以也被称之为“丝绸之路”。时至今日,丝绸之路所指的已经不仅仅是丝绸货物运输的道路,而是泛指在这条道路上与道路周边经济体的综合性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旅游经济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甚至还有许多诸如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旅游收入占了国家GDP总值的三成以上。茶文化下的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发展战略就是依靠茶文化为内在动力来展开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规划与开发。

1基于茶文化的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发展战略可行性

1.1强有力的文化理论支持

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其中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成分:旅游与文化,二者缺一不可。在旅游的过程中享受文化的魅力,在学习文化内涵的过程中也可以欣赏优美壮丽的风景名胜。要做到这两个方面就需要在旅游景点的建设与开发过程中加入文化因素,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条具有历史含义的通道,虽然如今丝绸之路只是一个名字标识,再也不是运输绫罗绸缎的交通要道,但是,其中沟通中外经济发展与文化融合的内涵并没有发生改变。基于茶文化的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就是通过将中国传统的优秀茶文化带入到旅游产业发展当中,我国的茶文化包含着优秀、多样的生活与经济哲学,这些哲学知识并不仅仅是建立在理论之上,也可以作用与实际的旅游文化经济发展之上。就如同杜甫的古诗《望岳》这之类的文化知识,不仅有深度、有内涵,通过文字传播的力量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熟知,然后就会产生一种想要见识这种景色的向往之心,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茶文化下的丝绸之路旅游也同样可以如此,在丝绸之路旁不同地区会产出各自独特的茶叶,这些茶叶经过有效的栽培与管理,使之成了一种可以广为传播的文化知识,让了解到这些知识理论的人,更想要来丝绸之路景点参观,从而达成以文化理论带动经济的发展。

1.2以旅游产业带动传统文化的输出

文化的输出是我国国际地位增强的主要方式之一,虽然今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在全球越来越强大,但是,文化的输出也是必不可少。丝绸之路的游文化经济带的发展是以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使其消费,满足经济发展。茶文化能让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中的旅游景区有着更好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旅游景区也能丰富茶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帮助我国优秀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来参观的游客心中,从而达到以旅游产业带动传统文化的输出的目的。茶文化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各国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力,虽然西方对于茶文化的理解与我国不同,但是,归根结底,大家对于茶文化的喜爱都是同样的。将这些充满茶元素的旅游景区通过优秀的建设与维护,增强其整体感官质量,提升游客的旅游服务水平,让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输出通过国际化旅游的方式面向全世界。

1.3旅游景区是文化的象征

要让茶文化与丝绸之路旅游景区更好地进行融合,就需要发挥文化本身的附加值,就像是古代的陶器一样,其本身并没有现代的陶器那么优秀,甚至在数百年的存放中早已不能作为一个陶器来使用,仅仅只有陶器的外壳而已,但就是这样的陶器价值却非同小可,原因就在于陶器上所附加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其变得十分珍贵。旅游景区也是同样如此,正是因为有了茶文化的加入丝绸之路旅游景区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因为在丝绸之路的周边本身地方文化并不是那么的具有特色,这个时候就要让茶文化融入其中,茶文化作为一种包容性强的文化,作用于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与丝绸之路旅游景区的融合也可以更加迅速。

2基于茶文化的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发展战略措施

2.1加强规划发展思想

丝绸之路的旅游文化经济要得到迅速的发展和长期的经济效应就需要在旅游景区的管理规划发展上投入更多的功夫。将茶文化的理念灌输给工作人员可以很好地让工作人员明白如何将丝绸之路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做得更好。把握住茶文化的培训与宣传工作,在丝绸之路的规划发展过程中,培养更多认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性、了解茶文化的基本理念的规划设计的人才。一方面提高了丝绸之路旅游景区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传播了我国优秀的茶文化理念。将国外旅游景区开发方式与我国传统茶文化思维互相结合,进一步的推动丝绸之路旅游景区的规范发展。

2.2加强旅游景区监管力度

我国茶文化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在我国的茶叶发展当中茶叶的加工与制作经过了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正是因为这样茶叶虽然是大众饮品,但是,茶文化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将这样的茶文化运用与丝绸之路旅游景区的监管当中,能带动旅游景区的管理整体效率。如今的茶文化旅游经济竞争激烈,出现了局部恶性竞争的情况。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虽然是面向国际化,但依然不能走恶性竞争的老路。相关部门要加强旅游景区监管力度,正确地应对旅游景区中所出现的不良竞争情况,需要监管部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是出现了问题再解决,而是要防患于未然。将精益求精的茶文化作用于旅游景区的监管当中,让监管人员明确监管目的,提升自身监管水平,保持面面俱到的监管素养。监管人员秉持茶文化精益求精的理念大量收集群众的意见,保护游客利益,将不良竞争现象深度根除,从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市场全方位角度来考虑,细致到旅游产业相关的每一个方面,抓住细节与重点,通过妥善的方式来一步一步实施,才能让整个丝绸之路旅游景区变得整洁与干净。

2.3平衡旅游景区产业结构

与许多的私人旅游景区不同的是,私人旅游景区仅仅是注重经济效应,这样只会造成旅游景区过于单一化,产业结构失衡。而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来策划实施,因此,应当不只是在意经济效益,还需要对于旅游景区的考虑更加全面,从“食、住、行、游、购、娱”多个方面考虑。茶文化是一种平衡的文化,和谐平淡是人们对于茶文化最普遍的认知,要做到和谐平淡那就必须要平衡。管理部门需要协调好丝绸之路旅游景区中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游客数量提升这三者之间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景区管理规划,将政府投资以及招商引资的资金合理地分配,不仅要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与精神需求还要进行更深入的调查,有针对性地展开高质量的服务,通过对游客的问卷调查,让整个的丝绸之路旅游景区产业结构更加平衡,这样才能长远的发展。

3结束语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190-02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和解决办法,它是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1]。当前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作为高碳行业的石油企业,应当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总趋势,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是实现人、自然、经济三方面协调、平衡、持续状态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人与经济社会关系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人类自身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是经济发展、自然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很好地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三个特征,首先,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低能耗特征体现人、自然、经济三方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其次,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低排放要求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不损害资源的恢复再生能力,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界环境保护的关系,体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发展的协调统一;第三,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不仅能够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现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思想。

总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所体现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兼顾了“低碳”和“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3],所以石油企业要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品结构,重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

二、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建立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主要产业结构、政策措施、传统观念、技术水平四个因素制约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单一。未来的能源结构是以可再生的新能源为主,虽说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对比较环保,但也是不可再生能源,只能维持现状。作为石油企业,要对可再生新能源进行研发,不能紧紧停留在常规能源的产业链上,并且这方面石油企业也投入相对较为落后。面对当前国际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伐加快,石油企业要能够加快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走向规模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化的集约化发展之路,转变生产方式,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清洁燃料的生产,提高单位石油的产品效益[4]。

2.政策措施不健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解决能源利用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等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保驾护航。作为高碳产业的石油企业来说,低碳经济发展应首当其冲,应当由一些列的政策法规来进行制约,但当前中国这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健全,缺乏专门的针对低碳经济的专项法律法规,没有较好地执行体系,没有法律化、制度化,监督监管不严,造成了一些企业碳排放量招标、废弃废物乱排乱放的现象,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

3.传统观念滞后。同国际公司相比,中国石油企业管理理念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管理理念和水平还相对落后,特别是在节能排放方面,主要是通过减少资源利用、关闭高耗能装置等比较直接性的生产管理方式获得的,对于利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4.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中国低碳技术研究起步比较晚,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刚刚起步。中国低碳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消耗的技术系统落后,造成能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量大,经济效益低下;二是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落后,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不高,造成化石能源利用量大,能耗资源消费高。所以,石油企业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同时,要对总体技术进行改进创新,为建立高效节能低排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三、建立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

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针对制约中国石油企业建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因素,为中国石油企业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引导中国石油企业向绿色、低碳、高效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循环型;发展;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273-02

一、前言

旅游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循环型旅游经济是社会当中新兴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它通过资源、环境以及能源等方面的持续利用,使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及再利用向平衡趋势发展。目前,循环型经济在我国还处在最初的发展时期,旅游业需要虚心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循环型旅游经济的发展,使旅游产业以循环型经济为基础,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能够保持平衡地发展。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可是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人均占有率较低,有效地开展循环型旅游经济策略,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循环型旅游经济的含义

循环型旅游经济本着清洁生产、再循环和再利用的基本原则。它所包涵的领域非常多,其中涉及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旅游活动过程当中所包涵的各种基本因素,另外还包括旅游景区以工农业为主的各种社会活动情况等,循环型旅游经济是新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其发展需要由新的技术作为动力和支撑,并通过法律的手段给予保障,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考虑我国环境,将污染控制到最低,使资源得到持续的利用。循环型旅游经济属于循环经济的一个分支,所以也要遵循3R的原则,实现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环的原则,通过使无害环境的技术和手段,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利用率,使旅游景区当地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系统得到协调的长足发展,在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下进行资源开发,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使用,做到资源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合理运用,形成旅游建设与文明发展并重的生态旅游产业链。

同时,循环型旅游经济,是与旅游相关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要想使生态环境实现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有效结合,必须将旅游景区的环境优化以及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相有效结合,将旅游业持续的发展和景区的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的就业问题有效融合统一,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要求,响应我国降低生态成本投入,减少资源能源浪费的号召,资源节约的同时使企业经济效果不断提高。

三、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策略、

我国要想构建科学合理的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控制好旅游企业的经济收入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开发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之间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在循环经济3R再利用、减量化以及再循环的原则基础之上,使旅游环境得到合理地利用而且还要做到不过度地开发,使旅游环境的生态利用率提高,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稳定且和谐的发展,使旅游生态成本有效降低,并提高其长远的经济收益率。

(一)旅游企业要树立可持续消费的理念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以及国外大量游客的涌入,使我国的旅游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于我国GDP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旅游企业的经济利益被摆在了首位,很少关注旅游企业将环境保护以及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及其再利用。

旅游企业在规划时,并未将循环经济考虑进去,为了企业的经济利益,疯狂的开发并滥用旅游资源,使已有的旅游资源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而且很多都是无法再修复的。这些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被破坏导致发展失衡、旅游景区生态灾害不断加重、水体与空气严重污染、森林与草原不断退化等。为了能够将这种旅游企业经济利益放在首位不计成本的错误开发理念改变,旅游业管理部门要树立新的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对旅游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以及旅游消费者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改变原有的思路。使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景区时,可以自觉的对景区环境进行保护,另外还要积极的宣传并提倡旅友们即旅游业的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引导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公共环境,不乱丢垃圾以及文明观景等行为,避免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旅游企业在设计及制定旅游线路时,要将循环经济的具体要求充分地考虑进来,在确保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线路的同时,使旅友们感受到循环型旅游的重要意义,使旅友的价值观念及审美态度得到提高。

(二)延长旅游景区的生命周期

旅游业的旅游产品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这是和旅游环境密切相关的。通过旅游景区产品生命周期的情况能够将当地旅游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显示出来。关于旅游景区的生命周期通常包含探索期、发展期、饱和期、停滞期以及衰退期,按照各个旅游景区不同的性质,导致某些旅游景区还有相应的复苏期,通过各种保护手段,有效延长旅游景区的生命周期,使景区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以及长期的利益。

(三)旅游业要积极构建循环型旅游经济完整的产业链

旅游业要立足当下,放眼长远,积极构建循环型旅游经济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实现旅游业区域性的协调发展,确保当地的循环型旅游经济与当地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形成统一,与当地的旅游相关企业共同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模式。旅游企业要按照当地的生活方式、文化内涵、环境特色等因素,积极建设具有当地风土人情、可以将当地特色展现出来的特色旅游。要通过口碑和媒体的宣传,使当地的特色旅游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当地循环型旅游经济得到快速、长远的发展。构建循环型旅游经济完整的产业链必须考虑各方的均衡利益,对于旅游企业的招商引资和接下来的后续开发和管理工作当中,尽量将各个单位的利益分割问题处理好,将项目的开发者、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团体的不同要求处理好,做到各个单位不同责任的明确划分,制定并完善循环型旅游经济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开发工程可以顺利的开展,确保完整的景区生态环境,在有效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的同时,确定旅游景区稳定及长远的经济效益。

(四) 旅游业要积极建构反馈式的循环型经济流程

按照循环型经济3R的原则要求,旅游景点在循环型经济建设的过程当中要按照从旅游资源到代谢废物到再生资源的利用这样一体化的反馈式循环,使可利用资源实现有效的利用,对于不可利用的废物要集中处理,使景区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反馈式循环型经济流程,形成反馈式合理的循环模式。建立循环型经济流程的过程当中,各个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协助合作,按照各部门的职责处理相应事务。另外,还要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使旅游资源开发的流程得到规范,大力制止破坏景区环境导致污染的行为,并给予相应处罚。建立完整的循环旅游经济发展体系,使旅游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间的矛盾在根据上得到解决。

四、结语

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由于当前旅游资源掠夺式的大量开发,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为了确保旅游经济能够持续稳定的长期发展,大力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同时,应用循环型旅游经济模式对于我国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茶文化;生态旅游

低碳经济是指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理念。低碳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产业发展到生活技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碳排放量成为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低碳旅游是指减少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使旅游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低碳旅游主要体现在装备与消费模式的改变,这种旅游方式也成为未来高品质旅游的重要组成方式。

1低碳旅游的发展

1.1低碳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低碳旅游是充分利用可循环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使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愉悦,同时提高旅游产业收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其它产业,旅游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较小,但是也并非零污染。由于旅游业是一条较长的产业链,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张,旅游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仍然有较大节能减排空间。所以,低碳旅游作为绿色环保产业,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当前的旅游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尤其是许多旅游资源在没有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盲目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坏,使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遭到浪费,尤其是一些娱乐、餐饮等行业为了获得更大利益,只一味地采用非环保产品,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旅游业也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游客对生态环境破坏也十分明显。旅游业是旅游的综合服务产业。由于旅游业所占用的资源少,而且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多,碳排放量相对较少,因此,旅游业应当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通过发展低碳旅游,挖掘文化、保护环境,达到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1.2低碳旅游的发展与变迁

1.2.1旅游观念的改变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但也显现出服务质量不高、基础设施欠缺、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行业,低碳旅游的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以生态环保为前提和基础,并将这一理念融入景区设计开发中,防止资源浪费;其次,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旅游,旅游饭店提倡舒适方便,强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最后,推出环保低碳旅游线路,进一步加强自然景观的生态环境保护,使旅游景点成为生态环保的旅游地,让更多人形成环保意识。

1.2.2消费观念的改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游客会选择低碳出行方式,例如骑自行车或徒步旅游;住宿时选择干净舒适的旅馆,减少物品的浪费;从自身做起,积极维护景区的环境卫生;参与环保的旅游活动,提升旅游品质,自觉减少污染排放,避免产生过多碳排放。消费观念的改变对低碳旅游发挥了积极有效的影响作用。

1.2.3旅游政策的变革

低碳旅游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需要旅游企业和游客的自觉和推广,同时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例如发展低碳企业,支持景区企业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减少气体排放和碳消耗;引入低碳考核标准,将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点推介项目,不仅推进旅游的智能化和多元化,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和执行效率,降低碳排放。

2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

2.1良好的旅游业发展背景

2.1.1旅游需求不断提升

低碳旅游既使社会环境更加生态环保,也提升了旅游需求,丰富了旅游项目,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个性化特点。低碳旅游属于服务行业,通过与茶文化旅游的结合,引导着消费者向着更高品质的旅游方向推进。茶文化不仅有丰富的文化特色和思想内涵,而且是低碳旅游的重点项目,必然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云南的茶文化旅游,云南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地,由于仍然保护着原生态的气候环境,加上浓郁的茶文化特色,当地的茶文化旅游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雄厚的茶产业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茶文化旅游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成为全国重点生态旅游的黄金线路。

2.1.2低碳旅游理念得以践行

开发和建设绿色旅游资源,培育绿色消费是当前旅游市场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绿色旅游建设有上海世博园和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两处旅游景观都是低碳环保的代表者,将低碳旅游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在了一起,用事实证明低碳旅游既然可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低碳旅游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接受。并以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自备生活物品、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等方式支持低碳旅游的理念。

2.1.3特色旅游日渐兴起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旅游形式已经很难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由此,更具个性化的特色旅游逐渐兴起,迎合了大众的消费需求。特色茶文化旅游融合了自然景观和茶文化底蕴,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代表,能够满足更多个性游客的需求。例如安徽黄山因地制宜,开发了许多特色旅游项目,也成为当地的旅游新景观,也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再例如云南的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的茶马古道也成为生态旅游的黄金线路,受到游客的青睐。

2.2茶文化旅游的初步发展

茶文化旅游是将自然资源与茶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旅游产业,是茶产业资源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茶文化旅游以自然历史景观为依托,以茶文化为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了多种体验活动项目,使旅游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云南的茶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最成功的旅游项目,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茶产业也得到了积极有效的发展,并形成了以茶文化为核心的茶文化旅游链;再例如福建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演出,通过实景方式展现了当地传统的茶文化特色,以及民间斗茶、茶文化节等项目,使当地的茶文化内涵得以挖掘和展现,茶文化融入旅游产业中,既指明了未来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促进了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茶叶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艺术内涵;茶树生长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采茶、制茶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茶艺、茶歌等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丰富多样的茶文化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茶文化体验和审美享受。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形势较好,茶文化旅游作为特色旅游项目也受到了广泛欢迎,各种乡村生态游、特色茶园游等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当然,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茶文化旅游的内涵认识不清,在旅游开发上缺乏整体规划,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被毁坏,茶文化内涵没有得到积极有效地体现和运用,使碳排放量有所增加。想要做到既保持生态环境,又要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低碳旅游是明智的选择。

3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3.1做好科学规划

在低碳旅游发展中要坚持旅游与生态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科学的论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在实际开发时,要充分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相关的低碳旅游项目,通过分析论证,结合自身的茶区特点,进一步完善规划环境评价,科学评定环境资源的配比,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同时运用减排技术减少污染,使茶区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3.2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低碳旅游不仅是旅游产业的一个重点工程,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低碳旅游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与茶叶企业和消费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综合体,发挥各自效能,共同促进低碳旅游的良好发展。茶文化旅游可以按照茶乡的不同特点,依托自身的茶文化特点,发展特色茶文化旅游项目。例如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这里以古朴的民居和茶乡风情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全国示范性的茶文化旅游区。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够欣赏自然风光,而且能够体验茶文化内涵,梅家坞茶文化村也成为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成功典范。

3.3完善运营方式

茶旅游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旅游项目,以茶区产业改造作为主要目标,从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逐渐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做大做强茶产业项目。例如福建安溪的茶叶基地,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共同运作建设,积极发挥产业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使当地的茶文化旅游得到了良性发展;再例如浙江湖州的顾渚茶文化乡村旅游区,这里是贡茶之乡,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通过景区带动综合开发的模式,营造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发展茶文化旅游,开发出以茶叶为主的茶具、茶画等各种旅游产品,带动了当地的茶企业发展共赢。

3.4提高环保意识

提高环保意识是当前旅游业大力提倡的消费理念,通过低碳旅游、谢绝高端消费、转变旅游方式,与低碳旅游的要求达成一致。低碳旅游具体表现为乘坐动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旅游、居住简单方便的旅馆、观赏茶俗茶艺等。只有将低碳理念与消费者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在低碳旅游中提升环保意识,使游客对茶文化旅游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使茶文化旅游产业得到更好的延伸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9-10-30(2).

[2]刘德艳.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变革[N].中国旅游报,2010-2-26(11).

[3]和献中,王世金.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52-57.

[4]张琳洁.论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J].茶叶,2007(3):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