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教学设计优缺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教学反思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1.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教法,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2.在反思中完善对语文教学知识体系的认识
经历了一次循环教学后再回头看三年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对语文教材编写的理性思考与正确把握,更加认识到每个阶段教材对于教学的指向性与重要性;更多的是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深度理解,更加认识到课标中各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3.在反思中了解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初为人师时,我信奉“严师出高徒”这条古训,要求学生非常严格,学生没做作业或者考试成绩不好都会受到我的严厉惩罚。结果“高徒”没有培养出来,学生反而开始疏远我。于是我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学习或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都会作较冷静的思考,不再机械按自己的标准去塑造有差异的学生。不知不觉间,学生对我亲近起来,他们认为我和蔼可亲、讲解力强,有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能把迷惑了他们好久的问题点拨得清清楚楚,其实我还是原来的我,只不过因为注重反思使我的教育方法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最后,我们还要反思教学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反思课堂中的创新和不足,在反思中摸索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我们语文教学师的成长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反思对语文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
1.教学反思有利于语文教师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
学校开展语文教研组活动,就是让语文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平台。我们可以将语文教学中自己记录下来的新发现和困惑带到这里进行共同商讨,也可自觉地去参阅一些资料和书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促进了我们语文教师的进一步学习,又能使教师自觉地将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实现对语文教育理论认识的提高,增加了语文教师教学活动中的科研含量。
2.教学反思有利于语文老师的不断成长
教师能够及时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记录下来的语文老师,他们会注意某些较突出的典型问题,并对它们进行探究、思考和改进,从而提高对这类问题教学处理的艺术。他们通过教学反思将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点滴积累起来,通过冷静分析、思考,提炼出自己的教学经验,使他们能够历史地、全面地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变化,再从自己的变化中来看待教育、思考教育,从而成为一名真正拥有丰富教学经验、教育思想和善于理性思考的教师。
总之,教学反思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找到经验就升华。让我们在反思中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在反思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教学设计 五个方面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已经十几年了,在此过程中收获颇丰,以下从五个方面谈谈我在此过程中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的体会和感受。
一、教学注重课堂氛围的设计
新课程方案强调教学环境的设计,所谓环境,除了物理意义的存在外,还有心理意义的存在,同样的实物展示,同样的教室布置,对不同的学生而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这个角度说,也可以讲“境由心造”。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氛围应该是一种学生有安全感,思想很自由,氛围很宽松的。这就要求教师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唯此,学生才敢想善想、敢说善说、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实现有效学习。
二、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说,所谓的备课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如讨论、实验、观察等,是十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要实现每一位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即使不能做到完全的因人施教,至少也应该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的教学安排,让那些没上课已能完成作业的学生或上了课却完全听不懂、看不明白新课内容的学生也有事可做,也能在课堂上学到新东西。越是高年级,越应主动考虑不同水平与不同追求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先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设计。
三、学习方式的设计要多样化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特别是在统一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因为在学习碰到障碍时,有的学生喜欢问老师,以求快速解决问题;也有的学生情愿自己多想一会儿,或者通过查询、讨论来解决;还有的学生则要求暂时放松一下,让纷繁混乱的思绪稍稍平静一点以求得直觉的帮助。所以,要努力给学生自由,要让他们有机会选择方法,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大声读、默读、小声读、快速读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词(查字典、看注释、问老师等)。当然,在大班额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每个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加上学习进度与考试评价制度的制约,教师似乎难以给学生太多的选择机会。但是,在设计教学时,还是应该多关注这一问题,因为这是追求教学实效并节约学生精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四、设计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评价亦是如此。因此,新课程倡导促进学生发展性的功能,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与个体差异。对学生评价的发展的重视,意味着对学生评价不仅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们要善于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和视角去评价学生,从正面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以促进所有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由单一的师评转向多元化的互评、自评等形式,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评价,营造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交流与协商的氛围,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提供“诊断”,有利于学生在获得不同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认识和改进自己。如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学生有感情朗读后,让他人进行互评,在评价与被评价中发现优缺点,促进了所有学生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设计应是课前的教学构想
教学设计应该是只是一个教学构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蓝图。施工蓝图要十分细致周全,不能留下任何空白死角,虽然在建设中免不了“洽商”修改的烦恼,但它毕竟要求按计划施工,教学则不然,教学设计是教师为学生规划学习过程,规划主要发生在不同学生头脑中的事情,即使教师进行了深入调查,也无法弄清所有学生的情况。所以,在教学中,改变甚至完全抛开事先写好的教学步骤是常有的事,而且事先设计得越具体、越周详,有可能需要改变的就越多。有些有经验的教师甚至放弃了写详细的教案。但课前他们在依据自己对学生知识、经验、思维习惯、学习方式等了解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充分的设计与构想,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问题,凭借已有的经验,在构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
当前,我们应该对教学设计有一个新的全面的认识,这里所说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一种教学构想,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师在设计时以问题为核心,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阅读、讲解、点拨,然后再激发出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留有空间,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就有自主探究、自由发挥的机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关心实施步骤,环环相扣,教学设计就没有多少机动的余地(机动时间过多无法安排),教学活动就会过于紧张,很难针对现场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整。因此,教学设计应该向构想靠拢。但这也并不是不允许教师有些细节的设计与考虑,因为教学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预案,把以学生问题为中心的设想想得细一点,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得多一点,多想一想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很重要的事。这种预警式的构想越多,越贴近实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就会越主动,在变化面前就会越应付自如。
由于教学设计对新课程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有依附性,因此我们要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改革、创新,使其更有效地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7.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优点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1.存储信息量大,提供大量阅读材料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超媒体链接,形成类似语义网络的非线性结构,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多媒体计算机可储存大量的阅读材料,并可随时让学生以类似查字典的方式检索到阅读中的生字、生词、难句等;根据需要,还可提供标准的朗读示范音。
2.给学生提供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全方位地向小学生展示出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更能体会教学内容,这样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小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惫,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
3.利用多媒体课件化解教学难点
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而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就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弊端
在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如果不能合理使用,多媒体会在语文课堂中呈现出很多弊端。
1.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
文字在每个个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文字之外的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果教师一味地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则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成为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
2.忽视了学生的语感培养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语文研究承载各种信息的语言媒体本身,研究语言媒体的组合规律,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
3.淡化了师生情感的交流
〔关键词〕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 优化语文多媒体教学 设置情境
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片、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教学的直观性强等特点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但现阶段人们对它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固然存在着一些缺点。其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其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其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限制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的发挥。其四,多媒体辅助教学降低了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文字为本的地位。但是,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语文教学是利大于弊的。否则,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的手段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而被实践所淘汰。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取代的优点。
第一,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巩固。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了两个心理实验。其中一个是关于人们的各种感官与信息获得的关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得的信息80%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1%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信息以视觉和听觉的感知为主。他的另一个实验是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的20%,自己看到的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的内容的70%。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文为主,并配以声音、动画等,它作用于学生的主要是视听结合的信息。因此,它很符合学生接收信息和贮存信息的规律的。
第二,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图片信息可以创设美好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以及进入审美境界。如教读课文《荷塘月色》的四、五、六段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配以乐曲《月光奏鸣曲》让学生进行朗读,效果更好。教读课文《登泰山记》时,在课件中设置一些泰山景点的图片,则能激起学生对景物的欣赏和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第三,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进行大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容量大,知识的密度高。它可以导入大量的课外知识,使语文教学跨越课堂、跨越学科,走向知识的综合化道路。
那么,如何优化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之发挥更好的作用呢?
一、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辅教学的性质。它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是一种教学目标。那种认为公开课尤其是评优课一定要用多媒体教学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如果教师制作的课件内容丰富,又图文并茂,光影声色一应俱全,学生频频地欣赏课件的内容,教师频频地点击鼠标,那么课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又该如何去落实呢?因此,以制作课件代替备课,以视听代替朗读不对的。
二、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以语言和文字为本。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和运用语言和文字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基于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教师在制作课件前,应精心研究教材和教法,认真备好课。要考虑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以便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如抒情类的文章和科技性的文章,就要精心制作课件,课件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以有利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如果是教知识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文章,则不宜设计多姿多彩的教学课件,以免学生光看热闹而不思考,以至对课文内容的不理解。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应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
1、利用优美的音乐,引发学生的想象。如教读课文《孔雀东南飞》时,在课件中穿插一首《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引起学生对刘兰芝和祝英台的命运的联想,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2、借助图文资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如简介作者,可选取作者不同时期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资料的介绍。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想象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截取些背景资料,最好能配上声音,引领学生身如其境,从而进入作品的境界中去品读作品。
3、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为了使多媒体教学不至于束缚学生的思维,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不要求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畅所欲言,各圆其说就行。其实问题设计得好,多媒体手段更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拓思维空间,发展思维能力。如教读课文《咬文嚼字》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以启发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文中举了多个例子各说明什么道理?你同意作者的分析吗?请说说各自的见解。
四、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诗歌和散文情感丰富,意境优美,除了运用诵读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时空造境。借用多媒体的光、影、声、像等信息传达出形象而又具体的物象,再启迪学生动用想象的翅膀,进入诗情画意之中,品味诗文的美。戏剧作品则涉及到舞台说明、人物的扮演和出场、环境的烘托等内容。借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舞美设计,灯光设计、音像设计等,使戏剧艺术能更好地体现出其作为综合艺术的特点,则有利于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五、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重审美教学。
1、运用多媒体再现景色的自然美,领略祖国的山河美。教读游记类的作品,适合于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再现自然景物的美。如教读课文《雨中登泰山》《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登泰山记》等课文时,剪集一些景点的风光图,并制作成动画或视频文件,导入到课件中。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课文的描写来观赏风景,体味作者心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祖国的山河美,并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2、 运用多媒体塑造人物的形象美,评价人物的品格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效果不同寻常。如教读《红楼梦》中的文章《林黛玉进贾府》,我截取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头和“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片断来播放,视频中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的心目中,评价分析人物形象时,学生就能有话可说。
3、利用多媒体声画并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针对有些语言文字设置艺术字和动画,或配以声音和背景,使之有立体感,有节奏感。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展现汉字的形体美和汉语言的音乐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
六、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
1、平时要积累较好的课件素材。课件素材包括图片素材、声音素材(尤其是课文朗读)、文字素材等。只有平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制作课件时才能得心应手。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收集了大量的高中课文的朗读录音,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和背景知识(包括与课文有关的评论文、同一题材的文章等等)。这样,制作课件时,若需要用到的素材便可信手拈来,方便地使用。比如把课文录音导入到课件中,可以省去了提录音机和准备磁带等一系列的麻烦事,而且朗读的效果比用录音机要好得多,更不会出现卡带等现象。
2、选用一个合适的制作软件。制作课件的软件很多,主要有Authorware、方正奥斯、Flash、Powerpoint、Frontpage等。各种软件有各自的优缺点。教师应学会多种软件的使用,这样制作课件时才可以自由选择。Authorware具有很强的交互功能,它适合于上练习课。再则Authorware能够导入AVI、MPG、FLASH等控件,能增添课件的视觉效果。Flash具有很强的动画效果,它适合于诗歌教学。为了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我们选取诗歌意境图片,制作成动画,并配上诗歌的朗读声音和背景简介的声音,引领学生进入诗境。如教读诗歌《再别康桥》时,截取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片断,配以诗歌朗读的声音,用Flash制作成动画,从而达到诗歌鉴赏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优势 误区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在语文课上应用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
1、多媒体综合利用图、文、声、像等技术,并和计算机程序结合在一起开发成超文本、超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一并显示。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不仅非常有利于对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2、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像、字的动态显示于一身,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的良好效果。
3、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并且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
4、多媒体教学,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大,能给予学生丰富的、最新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但是,在语文课上应用多媒体教学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一、矫枉过正,轻视传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许多老师的心目中,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一无是处、不值一提。特别是在公开课教学中,许多老师生怕传统教学手段用得太多、多媒体展示用得太少就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就不是一节优秀的语文课了,因此,许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完全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不用粉笔,没有板书。
其实不然,多媒体像电影一样,一闪即过,知识点没有特别突出;而老师讲解、板书的过程实际上往往就是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
学生在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多媒体只是助成工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仅需要助成工具,同进也需要教师恰当的讲解配合学生自己的思考共同形成。因此在一节课中,课件放映的时间、速度、方式,教师的讲解、板书,要与学生的视觉、听觉、思考进行恰到好处的衔接,不能违背学生的认知及生理规律。由此,应该把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粉笔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机结合。 转贴于
二、华而不实,喧宾夺主
多媒体集文、图、声、画于一体,与以前的“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有的教师为了发挥它的优势,几乎挖掘了教材中所能运用的一切知识点,利用一切所能利用的媒体,也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管有没有必要,都要用课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哨、动感,但教学效果却一般。如果我们只注重教学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实质,那么就违背了教学规律。
三、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增强课堂的容量,但过分地依赖电脑,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过于详细,将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举的例子、要说的话都详尽地制作在课件中,课件代替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语文教学是情感的教学,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因此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要留有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特别是让学生能现场聆听老师充满感染力的范读。课堂中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这是电脑永远无法替代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组织者,而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过多过长地使用电脑,只会阻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