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泡沫经济危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日前,记者如约见到了仲量联行酒店集团行政副总裁安瑞达先生。作为酒店投资服务机构。仲量联行酒店集团对于中国酒店市场有着专业的研究和判断。安瑞达先生在中国为诸多酒店项目提供过服务,非常熟悉中国的酒店业市场。在奥运效应下,针对2008年中国经济型酒店呈现哪些新动向以及是否出现泡沫等问题,安瑞达先生有其独到的看法。
奥运效应影响有限
“国外传媒由于奥运会的召开而日益加大了对北京的宣传,使得北京向世界展示其城市风貌的机会增多。从而吸引国外休闲旅游人群在奥运期间来到北京。整个酒店行业将受到奥运旅游人群的刺激而迅速发展。”谈及奥运会对酒店市场影响,安瑞达说道。
奥运会的临近,间接刺激了北京诸多产业的发展。作为奥运期间的重要配套产业,北京酒店业蕴涵的奥运商机正迅速升温。许多酒店很早就开始了奥运期间的预订,奥运期间酒店的房价亦上涨显著。
对经济型酒店而言,奥运会带来的直接影响与星级酒店相比相对有限。因为经济型酒店的主要客源并非来自于国外旅游人群,而是以国内游客或者商务旅行者为主。“根据我们对经济型酒店客源的调查显示,大约95%-98%比例的客源来自于国内商务旅行者。奥运会吸引来的国外旅游者来到中国后主要选择住在三、四、五星级酒店,通常不会选择房价较低的经济型酒店来住。从这一点来看,奥运会吸引的国外旅游人群并不会直接促进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安瑞达表示。
事实上,与经济型酒店发展息息相关的是国内经济的稳健发展态势以及在奥运背景下所创造出的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投资者在今年加速经济型酒店投资并非仅因为奥运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看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2015年国内旅游将从2006年的13.9亿增长到28亿人次,居民平均出游率由1次增长到2次。北京奥组委官方对国内外旅游者数量进行了保守预测显示,奥运会期间,国外旅游者有可能达到60万左右,而国内观众总人数也将达225万到258万人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拥有前景广阔的国内旅游市场。国内巨大的旅游市场无形中催生了经济型连锁酒店的高速发展。”安瑞达说道。
“泡沫”时代并未到来
经济型酒店业存在泡沫论的导火索源自如家的2007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如家该季度总营收为3.276亿元,净亏损1520万元。一时间,由如家财报出现亏损引发的一场经济型酒店“泡沫论”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不计成本争夺物业,从而导致物业超过了合理水平区间被普遍认为是经济型酒店存在泡沫的原因。“目前经济型酒店泡沫时代并未来到。因为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使得商旅客源日益增多,经济型酒店市场前景很好,现在并没有看到行业出现衰弱或减退的迹象。”谈及泡沫论,安瑞达有着自身理解。
在安瑞达看来,考察酒店市场是否健康发展的主要标准是看整体市场入住率和平均房价的统计数据,而并非把眼光放在某个公司的财务数据上。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经济型酒店普遍启动了奥运客房的预订计划,其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人民币不等。
“目前市场上经济型酒店排名靠前的公司,旗下多数酒店的单店入住率均保持着较高水平。这说明市场对经济型酒店有很强劲需求。在更多的经济型酒店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如果单店入住率能继续增长或者保持稳定,意味着经济型酒店整体市场需求在逐步增长。”安瑞达说道。
以如家为例,其去年第四季度财务报表显示单店的平均入住率水平均在90%以上。如果单店入住率没有明显下降,说明整个行业需求仍在增长。一则数据能显示过去两年内市场的供需情况,在如家的2007年年报中显示,其2007年旗下单店的平均入住率水平达到92.2%,这些不包括之前收购北斗星集团旗下酒店。而2006如家这一数据是92.8%,与去年相比并没有显著变化。
然而,在过去两年内,经济型酒店数量有了明显激增。在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单店入住率水平仍能保持在同一水平,意味着市场需求也在同步增加。“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中国主要城市四、五星酒店市场的平均入住率大约在70%-75%,且有些二级城市的平均入住率水平可能还达不到70%。而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水平却能达到80%-90%。经济型酒店在入住率方面比其它酒店类别高,在供需上面并没有矛盾。从目前市场供需情况来看,在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市场需求亦在增长。因此,经济型酒店整体而言仍在健康发展。”安瑞达说道。
并购成未来主流
尽管如家的亏损引发了关于经济型酒店泡沫的争论,但今年诸多品牌经济型酒店并未放慢扩张步伐。“目前对于经济型酒店来说是非常好的发展期。由于中国整体经济的稳步发展,经济型酒店市场并未出现饱和,整个行业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将形成5-10家左右的品牌酒店管理企业。”安瑞达说道。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各大经济型酒店品牌便大力推进了各自的扩张计划。如家在去年先后收购北京都市阳光连锁和七斗星,旗下酒店总数达到259家;锦江之星去年开业酒店达到180家;7天连锁去年拥有酒店106家。这一点,从2000年开始中国经济型酒店增长情况图表中亦能反映出来。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7年经济型连锁酒店业排名前十位的品牌年均增长率高达74%,其中7天连锁酒店更在2006~2007连续两年以近400%的门店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部分品牌扩张速度达到200%~300%的增速。例如在2008年第一季度如家新开业酒店33家,比2007年度第一季度新开业酒店增长200%,去年同期为11家。
在此番经济型酒店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经济型酒店管理公司有100多家,除了10多家品牌经济型酒店具备一定规模外,更多的企业并不具备持续的发展潜力。“由于经济型酒店进入门槛较低,市场上已有缺乏理性的经营者和风险投资者,盲目入行者依然不少。未来,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才能在激烈市场上生存。”安瑞达表示。
每一轮房价急速上涨过后,房地产泡沫论都会被“旧事重提”,这一轮也不例外。
2016年4月27日的一个午后,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清华大学校友会房地产协会会长聂梅生接受了《凤凰周刊》记者的专访,讲述在本轮房价暴涨过程中,暴露出的中国地产行业的新老问题,这些问题累积的结果是什么?外界所推测的房地产崩盘会不会发生?牵扯到宏观经济多个领域的房地产,影响因素众多的房地产,如何改革才既能逐步解决长期积压的问题,又不会把泡沫刺破,同时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虽然房地产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很多,目前的外部环境看起来也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爆发危机前的情况相似,但在中国不会出现外界专家认为的房地产崩盘引起的深度经济危机,因为中国政府的掌控力很强,这是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聂梅生说。
货币驱动吹起泡沫
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的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在今年年初走向过热,甚至带动某些原本没有上涨动力的二三四线城市,聂梅生认为,这就是泡沫。
“房地产是不动产,不动产有它的特点,就是需求推动的。而真正的刚性需求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集中爆发,这意味着,推动房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住房需求,而是投资需求,也就是赚钱的需求。”她说。
她认为,房地产行业本身,的确具备一定的金融属性,但这并不是、也不应该在整个市场占主导地位。短时间内金融属性被瞬间放大,掩盖原本的居住属性,导致市场上购买动机以保值增值为主,也就是炒房的行为占据相当规模的时候,整个市场就变成了非理性的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杠杆越来越高,主要是银行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宽松政策,降首付、降利息,取消限制,就会产生效果。毕竟从银行开始的货币刺激是强效刺激,当然,这不仅包含大家熟知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也包括针对开发商的开发贷。”
中国央行4月20日的2016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6 年3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22.51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5万亿元,同比多增5045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2.5%,比上年占比水平高1.9 个百分点。
聂梅生指出,虽然银行放松开发贷主要是针对国企,但目前国企、民企正在加速并购,这是趋势。“二者各取所需,国企能够拿到银行的贷款,民企手中则有土地和项目。”
“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市场对房地产预期改变,此时中介进入,成为助推剂,改变了事情的性质。”她分析称,此前,银行首付比例和利率无论怎么降低,针对的是确定的购房人,但互联网金融介入房地产后,比如众筹、比如首付贷,造成购房对象模糊化,成为集资买房。“与集资建房不同,集资买房实质上变成N个人买一套房,实际产权属于N个人,这明显改变了房产的性质,买房不是为了住房,就是为了分钱。”她强调,“这是纯泡沫性质的。”
这个泡沫会不会由局部扩大至整个行业,进而破裂,如同美国和日本,引起经济危机?
聂梅生肯定地回答,“不会”。“我和法国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今年年初见面的时候,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认为中国一定会有一次深层次的经济危机,我非常肯定地告诉他,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因为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政府对金融的控制力非常强,一旦出现泡沫破裂的风险,便会通过调控有效制止。”
看似无关的汇率因素
很少有人考虑过,此轮房价的上涨,与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政策密切相关。
聂梅生解释称,汇率和房价密切关联的内在逻辑是,如果想“稳经济”,在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之中,选择继续扩大投资,将会造成更大的库存压力;刺激消费也会在消化库存的同时,引发市场机会,导致更大的库存;而刺激出口,既能达到去库存的目的,又能拉动经济。
矛盾点在于,如果政府要刺激出口,就要让人民币贬值,增发货币,但如果增发的人民币不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对外投资等方式消化,就会进入股市或楼市,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只能把资金引向楼市,结果就是推高房价。
反过来,如果为了“稳楼市”,不让人民币贬值,出口这驾马车就很难发挥作用,最终不利于经济增长。
“这也是央行在汇率问题上举棋不定、进退两难的重要原因。”聂梅生说。
业内把央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汇率政策改革,形象地称之为“拉抽屉”。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改革人民币报价机制,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当日人民币汇率应声下跌千点,创史上最大跌幅。虽然央行的解释为市场需要纠偏和磨合,但业内理解为,这是央行有意引导汇率下跌,刺激出口,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随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猜测,2016年首个交易周,在、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大跌,其中,1月6日跌至近五年以来最低点。起初央行并未出手干预,直到1月7日,只用了短短几日,便把人民币汇率稳住。
“人民币持续贬值,新增发货币无处可去,在房地产政策放宽的情况下,便一股脑涌入地产市场,这是这轮房价上涨的最大隐性因素。”聂梅生说。“很大程度上,近期资本的持续外流也是管理层有意引导的,为了货币领域达到平衡,减少流向房地产的资金。”
房地产政策应该怎么改?
目前已经出现局部泡沫的房地产、问题重重的房地产牵动国民经济神经的房地产怎么改?是摆在中国决策层面前的重大课题。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地位举足轻重。一方面,房地产的走势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房地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整个经济的运行。
曾有统计显示,房地产与20多个产业有直接关系,而由房地产行业带动的产业不下60个,有色金属、建材、水泥、玻璃、家具等产业都与房地产的发展保持着极高的同步性。
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房地产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达到了6.1%,房地产开发投资一般情况下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虽然2015年有所下降,但也占到了17%。
不仅如此,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消化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对稳定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稳增长,就需要稳房地产,而刺激房地产就可能会加重库存,吹大泡沫。”聂梅生说,“房地产行业积重难返,问题出在哪里,政府也很清楚,但现实的情况是,在经济下行周期,如何既能推进房地产改革,又不能过于激进,影响宏观经济。”
聂梅生认为,从目前的可行性来看,推进房地产改革,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稳定土地价格。
多年以来,土地奇货可居,溢价率过高,尤其是住宅用地。在这种情况下,房价自然水涨船高。
要稳定土地价格,招拍挂制度改革首当其冲。大陆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有四种: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土地法》及国土资源部相关的部门规章规定,对于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出让国有土地,统称为招拍挂制度。理论来讲,招拍挂制度可以从源头上防止土地批租领域腐败,让土地以更公平、合理的价格出让,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但事实上,许多城市土地供应相对不足,致使土地资源稀缺,参与的开发商在争夺过程中,导致溢价率不断被推高。
其次是70年土地使用权如何解决。“如果一次溢价率高,能够获得永久的使用权,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讲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每70年一次归零,就会变成无限制的收割。”
稳定土地价格的第三种途径就是农地入市。农地入市,全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核心是将来自宅基地置换后腾空出来的土地,直接进入土地市场进行市场化的有偿使用,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和同地同权。有分析称,这有效地改变了地方政府长久以来高度垄断建设用地一级市场的征地供给模式。“农民已经离地,不如把这部分土地利用起来。农地入市是十以来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不仅关乎房地产,还有城镇化。但是遇到了来自地方政府很大的阻力,因为一旦处于两条平行的体系下,垄断就会被打破。这是一道很大的沟,很难跨越,但是必须跨越才能解决房地产的根源问题。”
第二,银根。
“无论开发贷还是个贷,银行是唯一的资金来源。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房价上涨,如何让百姓也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羹,同时享受到房地产的收益。”聂梅生指出,“这就需要减少房地产行业的间接融资(来自银行、民间的贷款),增加直接融资(通过资本市场)比重,房地产投资基金就是长久以来被忽视的重要途径。”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是一种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信托基金。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基金,分享房地产投资收益。
“美国房地产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就比较平衡,地产开发商自有资金5%-10%,剩下约30%通过各种房地产投资基金如REITs,间接融资比例只占50%左右。但是在中国,这样的私募股权基金始终没有发展起来,而房地产个人抵押贷款是业内普遍认可的优质贷款,收益稳定而可观。如果通过证券化途径普通民众可以参与,将能很好地对冲房价上涨。”聂梅生说。
第三,税收。
聂梅生认为,对于个人来讲是房地产税,这部分如何征收,需要想清楚如何应对70年土地使用权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各种税收品类繁多,应该做一个全面的梳理。”
关键词:电泵井泡沫段 套压沉没度聚合物
前言
一口井产液量是生产压差确定的,当地层压力稳定,流压的高低决定油井产量。流压常常以动液面的变化间接地表示,但由于泡沫段的影响,动液面与流压不是单纯的直线关系,因此,常出现液面上升而产量不变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存在泡沫段,其实际是流压没变,所以产量不变。若认识不清,可能误以为地层压力上升而进行大泵提液,造成措施无效果,浪费人力物力。尤其是产量较大的电泵井的设备要求,克服泡沫段的难度就更大,因此准确分析判断电泵井泡沫段的大小范围,是保证油井以最佳产能生产的关键。
1、电泵井油套环空泡沫段基本形成原因分析
根据目前生产实际中,抽油井普遍存在油套环空泡沫段,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流压低于原油饱和压力时,原油中溶解气不断从原油中析出来,在油套环空中形成气-液混合的“泡沫段”,由于“泡沫段” 相对于油水界面密度较小,同时表面张力加大,容易附着在真实液面之上,特别对产量大的电泵井,泡沫段更易堆积。
2、通过三种方法得到泡沫段的长度
2.1洗井前后测得泡沫段长度
在生产实际中,根据生产资料和动态分析,对6口即将实施上产措施的电泵井进行了热洗方法进行了核实液面工作,为防止电泵井电缆的老化,保持热洗液温度在72 C,热洗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前后对比平均泡沫段长度在116.65m。
2.2放套压法测得泡沫段长度
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采出井稳定生产时排量不变则吸入口压力不变的基本条件,降低套管压力,环空动液面就会上升。当套压降到一定值后,真实液面超过泡沫段高度时,泡沫段随之消失。
在有泡沫段情况下,所测得的液面值反映了泡沫段的上部位置。降压时泡沫段并不是随着真实液面保持固定长度同步上升,而是相对的滞后,随后部分地被下面上升的液体所占据,直到整个泡沫段全部被占据后才测到真实液面。
3、生产实际中进一步讨论泡沫段长度的范围
3.1套压与泡沫段大小关系
2000年我矿油气比一般为120m3/t,油层中部深度950m左右,经计算,套压越低,泡沫段越长。当套压为0时,泡沫段长度为100-150m,当套压大于1时,泡沫段长度比较小,小于30m。
3.2沉没度与泡沫段大小关系
从沉没度与泡沫段高度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沉没度级别越低的井泡沫段的高度越高。
沉没度级别等于小于400m,泡沫段高度在400m 左右。
沉没度级别在400-500m之间,泡沫段高度在200m 左右。
沉没度级别在500-600m之间,泡沫段高度在70m 左右。
沉没度级别在600m以上,泡沫段高度在50m 左右。
可见,沉没度每下降100m,泡沫段高度上升幅度会更大,甚至达到了200m以上的上升幅度。
不同沉没度级别泡沫段长度范围统计表
3.3聚合物与泡沫段大小关系
由于聚合物是一种单体经聚合反应所得到的产物,通常是有机合成高分子,相同的体积下,聚合物溶液比水更具有增粘性,当水驱与聚驱的采出井形成同样 “泡沫段”时,由于聚驱井的聚合物有较强的粘性,且更具有较大的界面张力,会对“泡沫”液膜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聚驱较水驱更易形成“泡沫段”。从两驱验证的平均单井对比,水驱泡沫段高度为58.01m,聚驱泡沫段高度为171.45m,高于水驱泡沫段113.44m。
3.4含水、采出液浓度与泡沫段大小关系
从含水及采聚浓度统计表中可以直观的看出,含水级别越低的井泡沫段高度越高,采聚浓度越高的井泡沫段高度也越高。
含水等于小于80%,采聚浓度在500mg/L时,泡沫段高度在170m 左右。
含水级别在80-90%之间,采聚浓度在400-500mg/L之间时,泡沫段高度在150m 左右。
含水级别大于等于90%,采聚浓度在200-300mg/L之间时,泡沫段高度在50m 左右。
4、结论
(1)泡沫段长度的确定,可以为大泵提液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关键词]房价波动;泡沫经济;政府调控
[DOI]10.13939/ki.zgsc.2016.38.150
1 中国房价的波动史与政府行为
2000年左右中国房价开始首次比较显著地涨浮,相比于之前年度,全国的平均房价上涨了近5%,原因就是政府想要增加内需,开启了房地产改革之路,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当然不言而喻。在2000年这一次中国房价历史性的变革中,也是政府的行为带来了房价的增长,原因就是之前所说的政府为了拉动国内内需的增长。外加2000年,我们进入了21世纪,大批的农村居民来到了城市,为的是有着更好的居住环境。无论是政府还是房地产商都看到了这一点,此时开启房产改革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商机,也能够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政府的行为为房价的向上跳跃助了一臂之力。期间,政府颁布了《关于做好当前土地登记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的通知》,更有效地促进了城镇房屋建设,为之后房地产商大力开发城市住房打下了基础。
2001年到2003年,中国的房价缓慢增涨,年均涨幅在5%―10%之间,期间政府也不断出台政策。比如2001年的《关于规范住房金融业务的通知》,2002年的《关于印发经济适用房住宅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2003年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在此期间,政府出台的政策其实也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房价的缓慢提升是此时政府所希望的,可是政府并没有意识到泡沫经济即将到来。此时的政府行为,依旧起到了促进发展的作用,依靠其有力的调控力与执行力,公共经济――特指中国房价,在政府预期的道路上发展着。政府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城市化建设,鼓励农村居民向城市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以房产业来调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2004年起中国房地产业迎来了春天,这一年中国房价巨幅增长,全国的平均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10%,一些发达城市地区例如北京房价增长率高达30.1%,这一涨幅让人们看到了房地产的商机。不少居民将手中的闲钱拿去买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加大房屋建设的同时仍然在不断炒高着房价,房价增长一发不可收拾。这样的房地产经济超出了政府的预料,原先出台的政策《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似乎达到了反面的效果,这一年往后的房地产市场完全处在一个亚健康的发展,其间存在着巨大的问题。2004年起到之后的近十年,房价一直频繁地波动着,整体的趋势是不断飙升,2009年到2010年全国房价的涨幅率甚至超过了20%,房价如股市一般,引发了无数入的投资欲望。当然在此其间,政府当然没有袖手旁观,这样的涨幅定隐藏着大问题,中国房价的泡沫经济已经出现了。为了加强房地产业的管理,2004年出台了“8.31大限”;2005年出台了“国八条”、《关于做好稳定房屋价格工作的意见》;2006年出台了“国六条”;2007年央行也进行了五次加息,目的就是为了减缓贷款建房的势头;2010年出台了“国四条”与“国十一条”。这一系列的政策,都是政府不断进行着宏观调控的表现,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近十年里房价确实有过下调的势头,可是马上又反弹,可见中国房价的泡沫经济已经根深蒂固,要想真正地解决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一阶段,政府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不断尝试改善,在泡沫经济还未破裂,社会经济还没有出现危机的时候,政府进行了调控,干预房地产市场的不健康发展,政府行为解决着这一系列的问题。
近三四年到2016年为止,房价出现了回调,一些重要城市虽然仍处在上涨的趋势,但全国普遍的房价都在稳定中回调。政府的举措有了效果,目前而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再有过去凶猛的上涨势头。那么可以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经济解决了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泡沫经济已经孕育了十年之久,其间存在的隐患仍然可能会导致泡沫破裂,政府也许是找到了隐患的根源,接下来政府将会尝试着解决这一问题。
2 产生房地产泡沫的原因,政府调控房价的目的与作用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长久地处于不健康的发展,孕育了巨大的危机,其中泡沫经济就是一大问题。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本质就是贪婪。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常会由于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预期或者神话的破灭,而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泡沫破裂”。那么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当然也就是房价过高,人们投机心理变强,导致了房产市场形成了一个没有实体支撑,空洞的经济现象。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经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
第一,房地产的区域性强。不动产之所以为不动产,就是因为它无法随处搬运,不可移动。而人们选择区域居住时总会选择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的地段。因此,像市中心等地段就比郊区地段的房价高很多。同理,在祖国发达的一线城市生活,交通便利,机会也多,生活更加幸福,因此北、上、广等地的房价也一直居高不下。相比之下,新疆、甘肃等地的居民就没有这样的困扰了,地广人稀,房地产市场没有那么活跃。
第二,房屋生产周期较长。短期内供给难以有效增加,也就是说,房地产市场易被卖家操纵,买家会被灌输以买不到房的恐慌。因为房子一旦建成,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改变,也无法因为需求的增加而加以变通,只能另外开发土地。而且,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农村居民向城市涌入,城市用房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人们急于“安家落户”的思想更甚从前。
第三,房地产的价值不易判断。关于房屋价值,有很多评估机构,从事资产房产的评估业务。但当房产市场处于十分活跃的阶段时,学术上通用的一些估价方法都不适用,一个房产的价值,基本基于卖方对房产市场的操纵与买方对市场的预期。房产市场很难用理性来掌握,政府也无法实施稳定调控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任由市场自由发展,市场才是主导一切的“老大”。
为了打压房价猛涨的势头与泡沫经济的不断严重化,政府不得不干预房价。当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经济破灭,定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房价迅速增长的那十年,中国社会不断地有人投机于房地产市场,一旦这一市场经济危机化,随之来的将会是低价买房热潮或者是一大批新建的房屋没人买。萧条的房地产市场也会带动其他领域,中国社会将面临经济危机。在这一情况到来之前,政府采取一些措施,较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现象,虽然现在的房价依旧很高,但是上涨的势头已经有所消减。政府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经济的稳定,以有形的政策与无形的力量调节着社会,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控制发展,努力让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地增长。
3 结 论
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政府对市场的公共经济的调节都是必要的,无论是哪一次金融危机的好转,政府在其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中国市场的房价为例,政府在其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政府促进它的发展,在房地产市场存在大问题时政府想办法解决。单纯地放任市场进行自我调节,后果大家都知道,政府就像一双无形而有力的手,在市场需要时推一把,在市场过分膨胀时拦一下。当然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经济暂时还没有破裂,如果有一天这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政府定会采取其他的措施,来挽救中国的房地产业。
参考文献:
[1]加雷思・D.迈尔斯.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李习彬,李亚.政府管理创新与系统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徐滇庆.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陈龙.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历史及现状[J].经济体制改革,2005(2).
长期以来,融资问题对全球的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为了避免经济的衰退,各国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因为受到宏观政策、市场机制和金融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企业自身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对战略管理缺乏认识、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宏观管理滞后以及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然而在这众多的问题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变得举足轻重,它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绊脚石。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变得十分紧迫。
关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研究也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周学东教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她认为导致全社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投资饥渴”;并且研究了“财务软约束”的问题,认为政府在补助政策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并由此引发的问题加剧了资金价格的扭曲,放大了各种“挤出效应”,周教授认为这是造成“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章丽盛认为融资问题是一种结构性现象,主要表现在信贷在资源的配置、信贷期限的配给等问题上,并且研究了我国金融体系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出现瘸腿现象,认为这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李庚南认为融资问题的关键在于降低隐性成本。
以上学者多是从如何获得更多资金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笔者则是主张使浪费资源的项目破产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我国由于融资问题所产生的通货膨胀
我国的市场是二元的:一方面为正规的金融市场和组织,比如国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大量落后的、非正规的金融活动,如民间传统的当铺、钱庄以及放债机构等。国有银行的资金属于计划内的,为了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并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政府对它进行利率管制。国有银行的资金量大,并且规定的存贷款的利率低。由于大企业,如上市公司、中央企业等,它们的信用好,贷款量大,属于批发性质。则银行就乐于将资金贷给这些大企业,并且贷给它们的利率也低。“融资难”、“融资贵”主要针对的是在国家组织制度中不起主导作用的企业,即体制外的企业。然而体制外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居多。
一谈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常常让我们想到这与货币资金的供应量有关。如果提供大量的货币,就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下面来看一下1990年到2014年的货币资金供应量,可以根据数据做出折线图直观地反映出来,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我国逐年提供的资金量比较多,并且增幅大。按正常来说,资金量多,利率应该低,为什么利率却低不下来?
以前政府对融资问题放的比较松,很多人都趋之若鹜地去投资项目。如果在投资项目之间一直后续贷款,就不会出现资金断裂等问题。但是如果中央银行突然收缩银根,提供的货币资金量变少,则贷款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原来可以给100个项目提供资金,而在收缩银根的情况下就只提供给60个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加大放贷,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此时,社会的总需求已经扩大,通货膨胀的缺口已经形成,即产生了隐性的通货膨胀。这样就断然不能在增加货币的供应量。但是得不到贷款的项目为了继续使它们自己回到正常的状态,它就必须要得到贷款。例如,房地产的项目,如果得不到贷款,则该项目就会停滞,但是开发商还是要想办法得到资金,此时他们就会转向民间借贷,结果是把民间利率给抬起来了。下表为近五年来,我国国有银行的贷款利率与民间借贷的利率。
以上表近五年来,国有银行的利率与民间借贷的利率,我们可以看出国有银行的利率比民间借贷的利率低,并且相差很多。随着项目的增多,把民间的利率给抬高了。所以不可以盲目扩张,若让其回到正轨,又没有这么多钱投入的时候,只有废弃多余的项目,这就造成了实物资源的浪费。例如,前些年建立的钢厂,对此大规模的投资,由于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结果自己又拆了,河北就出现这种问题;许多开发商建造一些房子,在房子建立一半时,遇到融资的问题,不管资金得到的程度有多难,他们都会拼命借钱将房子建起来,然后将之卖掉,他们认为很值钱,结果却空置了起来,与钢厂一样,又拆掉,造成了大量的实物浪费。
三、美国产生的“滞胀”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一)美国产生的滞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从1970年到1982年,美国经历了经济危机和经济缓慢增长的一个阶段,此阶段美国的失业率增加和通货膨胀率并存,即产生了“滞胀”。下面是美国在70年代前后所经历的三次滞胀,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到在后两次滞胀期,CPI增长达到10%以上在此期间美国经历了4次经济危机,导致了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以及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特殊经济现象。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的原因如下:科技发展力处于减弱期;美国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减少;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由于这些原因,首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没有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推高了通货膨胀。然后,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将货币政策慢慢地从货币价格向货币数量来转变。在此过渡期间,由于货币政策的不稳定,以及在高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利率的波动比较大,最终使得货币的供应量过大。此时的货币政策不仅没有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反而因为提供的货币量过大又推高了通货膨胀率。再次,由于银行的信贷业务不断地扩张,这也对通货膨胀的出现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最后,部分食品与能源的价格上涨将通货膨胀率提高到了两位数字。此次的滞涨,对美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挫伤,并由此导致的高通货膨胀是亘古未有的,甚至年平均通货膨胀率竟然达到10.46%。通货膨胀的增加就会引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二)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在1976年初,失业率为7.9%,福特政府实施了两个措施:一是刺激经济上升的减税政策。二是为了增加一些工作机会,政府举办一些公共服务事业。但是减税政策仅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扩大了预算赤字。因此,进一步推高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到1978年通货膨胀率又产生了两位数字。后一项措施因为没有提供充足的资金,以至于效果平平。由于通货膨胀的上升,卡特政府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但是在治理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上,卡特政府的态度不坚定,货币政策有时松,有时紧。最终没有成功治理。到1981年,里根政府认为国家过度的干预经济,是造成经济反复恶性循环的一个本质原因。里根政府采取了集中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稳定货币资金的供应量。其中,里根政府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作为主要的目标,不管利率达到多高,甚至引发经济危机,里根政府也从不放弃紧缩的货币政策。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确实遇到了经济危机,但是却有了成效:稳定的货币资金供应量抑制了过高的通货膨胀。到1984年,通货膨胀率就降低到了3.8%。在里根政府的正确政策和不断努力下,美国在1983年终于使得经济的增长达到了高峰。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四、中美基于泡沫破灭的分析
(一)中国的泡沫经济
我国进入21世纪之后,在经济方面出现了结构性的比例失衡。结构性的不平衡可以由市场来调节,贸易顺差可以通过加大对外投资来调整。因此,必须来转变政府的职能。而我国却采取了人民币升值和刺激内部需求的错误方法。结果导致我国的经济走上了政府主导的增长经济的道路。政府为了使收入与增长差距减小,实施的转移支付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税收,进而导致我国在实业方面投资的风险日积月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降低风险就需要增加不同的投资组合。由于我国人力资本不足以及中国的金融管制使投资者不能持有无风险的国外债券来降低风险。针对这种局面,我国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放弃政府干预和回报率低的实业投资,然后转向高风险、高收入的房地产业和金融行业,由此引致我国的泡沫经济不断增长。在2012年我国的GDP大约为51万亿人民币,可是广义货币M2却达到了90万亿以上,目前已经超过100万亿。我国的广义货币M2与GDP之比在200%左右,这远高于美国的67%,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泡沫特别大。这些过量的货币资金不断地流入房地产行业和政府的建设上,从而导致了我国的房地产泡沫和财政经济泡沫的方兴未艾。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有它的特殊之处:首先,它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然后,中国人婚嫁购房的强烈需求;最后,由于人民币在升值期间,国外资金的流入也会进一步推动我国房价的上涨,当价格涨到远高于人们的购买能力时,房屋就会大量空置,失去它的居住功能,成为追求利益的工具。大量的炒作者将普通的购房者卷入其中,成为承受高压力的房奴。长期下去必然会使泡沫愈演愈烈。我国社会经济就要转型,产业结构要升级,不然就不可持续发展下去,要转型,就不能绕过房地产的转型。由于房地产的泡沫越吹越大,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破灭,一旦泡沫破灭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我国政府不愿意看到这些严重的后果,宁愿继续往里面投钱维持稳定。在2014年,我国走了一条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的覆辙之路,即降息降准和优惠利率。但实际是降息只是暂时的,但却给房地产开发商再次提升价格的空间,看似放大了人们的贷款能力,实际上只是一种幻觉,这就会透支了未来的偿付能力。总之,这些政策貌似扩大了购房者的能力,但随着加息的到来,月供收入比不断上升,银行、开发商、购房者将会共同面临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痛苦。这样的援助政策实际上是把经济周期给延长了。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就更加无从谈起。
(二)美国的泡沫经济
美国70年代的滞胀,通过治理后,慢慢回到了正轨。到1991年,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刚开始利率特别低。在当时,低利率是正确的,符合当时的经济状况,但是利率持续很长时间的低,就会出现问题,慢慢地又产生了泡沫。从2001年底到2005年,美国的30年期的抵押贷款利率从7.07%降低到了5.58%,但房价增加的速度却达到年均12%,明显地高于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这就是由降息的幻觉所产生的影响。到2005年,由房地产推动的泡沫成了整个经济市场的泡沫,房价的增速高达18%,远高于人们可支配收入达到的5%。与此同时,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又施行了增加利息的政策,抵押贷款利率又从5.58%增加到6.66%。这种压力超出了购房者的接受能力,最终导致了房地产行业泡沫的破灭。
美国的泡沫经济是结构性的,虽然那时美国的物价不涨,通货膨胀率比较低约为1%。但还是有泡沫。当时的资产、地产涨了好几倍,股票价格等各种金融资产,一堆堆全是泡沫。在2008年,经济危机来临,房地产的泡沫破裂,金融资产等的泡沫没有破灭,原因在于美国施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出现了恶性循环。
五、后泡沫时代的中美经济分析
在经历过严重的产业衰退和经济危机过后,每个国家都不可能不受到挫伤。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化的经济危机,显然中国也是卷入其中的一个经济体。美国产生的资产泡沫,无论是信贷资产或是实体经济的资产都发生了破灭。由此,中国主导的出口模式也产生了困境。为摆脱这些困境,我国需要将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到依靠我国内部需求的经济模式,这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史蒂芬.罗奇认为:要想调整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失衡状态,中国就需要多进行一些消费,不要再大量的储蓄,而对于美国正好是相反。
在2002年美国的科技股泡沫破灭,在2007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泡沫破灭后,美国所进行的投资变为理性投资,它们大部分都是私有企业。在美联储收缩银根后,一些需要融资的企业得不到往常的贷款,他们对贷款的需求会把融资的价格抬起来。由于美国强硬的态度,不理会那些企业,它们得不到贷款显然就会破产,然后被淘汰出局。美国就是走这种发展道路,才使它们的经济道路走上正轨。而中国,部分企业的投资不是理性的,甚至有时候进行的是疯狂的投资,在面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的时候,中国不是将那些项目清理掉,而是一味地仁慈。例如,房地产的融资非常高,并且融资扩张的非常厉害。如果我国收缩银根,将资金抽掉一部分,首先抽的就是房地产行业的。这样,一部分房地产项目会很快破产,房地产的泡沫破裂。但是目前并没有破裂,就是因为我国的态度太过仁慈。在2014年,进行降息;在2015年又经行了降准。这样导致的后果会更加严重,问题还会持续下去。面临资源浪费的问题,就应该将其掐死。现在之所以不实行强硬的态度,就是因为有利益集团的存在。
六、小结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