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现状;策略

教学设计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设计是否成功也关系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地在实践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新一轮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而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操作性和指导性

语文教学设计是根据科学合理的构思,并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的,它应该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拥有清晰具体的操作标准,并且在应用于实际教学时能够指导相应的教学实践,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2.差异性

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导者,但是由于每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和风格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也会存在一些差异。同时,又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能力不尽相同,所以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停留在不同的层次。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及认知方面的差异,设计出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方案,实现教学目标。

3.基础性与创造性

教学设计要着重突出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尤其是语言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另外,教学设计还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和审美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审美和评价

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关键学科。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同时,也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态度等方面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对策

1.转变和提升教师的设计态度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由于种种教学局限,教学设计理论常常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常常依靠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品,也有一部分教师虽然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使其教学设计也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和情况,以及是否符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能力,一味地采用以往的设计成品,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足够的教育科学理论,尤其是学习理论,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2.转变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任何一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会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相关的教学行为也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念去实施的,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对教学设计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都会阻碍新课改政策的实施以及高中语文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想改善目前这种状况,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这就要分析学生的差异性,调整教学目标和模式,完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活动安排。

3.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素养

除了教学态度和理念上的转变和发展外,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加强校本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素养。其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教师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进行专题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广大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创新出更多科学有效的设计策略,使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提升。同时也通过参与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院校也要多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使教师能够不断接触到新颖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学习积累到更多优质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素养,使其创新出更多新颖的教学设计。

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能够主动地去表达和探究,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田立君.初探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拓展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2011(05).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苏教版

【中图分类号】G633.3

优秀的教学设计能让语文课堂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为课堂的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还能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其作用意义非凡,只有有了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掌握教学的艺术,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1导入

开始一堂课就好像一幕剧拉开帷幕一样,教师采用简洁的语言让学生走入表演的情境中,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碰撞学生的思维从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学活动能够进行得活泼有趣。由此在导入部分先出示一段乐曲,紧接着课件展示一扇门的开启,里面犹如人间仙境,教师旁白:你们还记得第一堂语文课吗?那时是怎样的情景呢?那时的语文课堂为你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现在,语文学习陪伴着我们一起走过,在此刻,你心中的语文是什么样的呢?相信你有更深的感慨,让我们一起走进自己的心中,去回顾、总结和思考我们这些年来学习语文的酸甜苦辣吧。设计这一导入场景,教师进行巧妙启发,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首先为学生创设情感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很自然地就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争先恐后参与,活跃课堂气氛,不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求知探索的精神。

2自我检测、评估

导入之后进入自我检测、评估的环节,教师出示高中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让学生对照着各个学期的目标提示衡量语文的学习情况,并作出自我检测和评估,完成课本中的评估题。同时课件出示舒缓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认真思考,对自己的语文学习作出正确的评估,再由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教师巡视。同学评价后教师随机抽出十名学生统计其评价分数,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这一环节的进行,旨在让学生对自己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基本情况进行回顾,小结自己取得的成绩并发现存在的问题,能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融入到教师设计的环节中去。

3填写自我评估表

在这个环节里,教师根据课标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成果形式栏的基本标准,再综合学习感受以及成果形式的相关情况来评出分项评价,完成自我评估表,并总结归纳同学们学习语文的普遍性得失。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有一个清醒的了解和认识,能为自己的语文学习有正确的客观的评估,由此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为自己今后的语文学习提供改进机会。

4写自我小结

此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境设计教学,使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完成自我评估后再出示同学们学习的照片,背景音乐响起,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你们手中的评估表是你学习语文的成果,能够见证你突飞猛进的语文水平,它是沉甸甸的,带着对过去成绩的汇总,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同学们,希望你们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弥补存在的不足,能够温故知新,用今天自己总结的结果来帮助不久后的中考,让自己在中考里发挥自己最佳水平,奔向理想的彼岸。课件出示题目,教师引导:在语文的学习中相信你们有许多的酸甜苦辣,有很多关于语文的话要说,有烦恼也有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语文学习的点点滴滴吧!教师要求学生可以从出示的题目中选择也可自行拟题讲述自己心中的语文,写一份自我小结。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习作进行分类并组织全部交流,教师通过适当点评让学生修改,将学生的习作汇编成册。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创设中,使学生产生共鸣,不断提升其思维水平。

5我的语文趣事

此环节在写自我小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语文的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有心酸,有欢笑,有失败后的泪水,也有胜利后的自豪,教师把教学活动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让学生回顾往事,畅谈各自的语文趣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学生讲述后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的学习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有苦与忧,有笑与泪,还有得与失,但是回味过去,你们却都是笑意吟吟。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为学生的思考层次进一步深入打下基础。

6我的语文情结

学生讲述自己的语文趣事时能够进入到自己学习语文的情境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意义,评价自己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明白自己已经具备的语文能力,这时教师要顺势而导:语文学习和我们形影不离,有的同学因喜爱语文而被引领进文学的殿堂,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更清楚地认识世界。有的同学却并不热衷语文学习,更喜欢偏重精确的理科,同学们,你对语文的学习有什么样的情结呢?由此教师展示语文的各项功能,让学生深入思考语文的主要特点以及语文在自己心中的最大价值,并相互交流、讨论,各自谈谈对语文的感情,教师巡视指导。全班汇报时以阐述的内容无懈可击为衡量标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7我的语文感悟

在谈语文感悟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结合《别了,语文课》与《最后一课》比较阅读,让学生体会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所体现的共同情感以及主人公对语文课的态度变化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对语文的感悟,走进语文,理解世界上有些东西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它的珍贵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学好语文的重大意义,并且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情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8总结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要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和知识性,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苏教版《我心中的语文》教学设计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教师全面地从阅读、写作、专题、口语交际等方面让学生去思考,促进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达成,通过对过程的精心设定促进教学,并充分利用有效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及语文素养。只有重视和肯定语文教学设计的重要位置,将其主要作用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保障和彰显祖国语言文字的不可替代性。

参考文献:

[1]郭卿.项目管理理论在中学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4)

[2]河北省涿州市王义海.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设计[N].学知报.2010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一、教学手段现代化,有效提升教学生动程度

1.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趣。简单的三言两语导入新课,无法有效激起学生对新授课的强烈求知欲,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例如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时,一位教师运用多媒体首先展示了一段介绍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短片作为导入,让学生对这位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伟大女性具有了直观的了解,激起学习本文的浓厚兴趣。

2.运用多媒体补充信息拓展。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缺少痕迹,没有直观感知体验,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补上这一课,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长江三峡》内容时,虽然不少学生对长江三峡有一些了解,但是不够全面与深入,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播放有关专题片,帮助学生对长江三峡有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3.运用多媒体营造氛围浓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浓厚的情境需要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成效。例如在教学《祖国山川颂》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感悟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山川河流壮美的图景作为点缀,营造浓厚情境。

二、教学模式互动化,有效提升自主探究程度

1.从“教师设计”到“共同参与”。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只顾着对大纲、看教材,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重视不足,教学设计成为了闭门造车的过程,教学针对性低,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不够。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将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充分吸收到教学过程之中来。如在教学《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内容时,一位教师在教学前广泛征求了学生预习意见,并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了教学设计的调整,强化了“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是双向互动的”这一难点的教学引导,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2.从“教师讲解”到“师生互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多采取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接受者。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更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按照思考题进行独立思考、讨论探究,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在一些类型的教学中,可以与学生互换角色,如让学生走上讲台,担任小老师的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解,特别是在一些系统性复习、知识归类等方面内容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思维能力。

3.从“教师点评”到“自主归纳”。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都是教师来完成,教师充当的是裁判员的角色,其实教师更应该充当指导员的角色,通过引导与启发,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与评价能力。在学习成果的梳理与评价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紧扣要点,对学习成果去伪存真,并进行完善与补充,自主获得科学全面的学习答案,同时促进自主归纳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氛围情境化,有效提升心理感知程度

1.立足教材内容创设情境。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心理感知体验,深化教学成效。例如在教学《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于教材,引导学生畅想未来,规划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在充满激情的畅想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强化学生思想教育,以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理念。

2.开展主题活动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思想上的碰撞,开展主题活动,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增强交流沟通,巩固教学成效。例如在教学《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时,学生对于“文化冲撞引起变动的主导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对此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辩论,各自陈述观点与论据支撑。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明晰思想认识,巩固教学成效。

3.拓展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撷取其中主题精华,延伸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如《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深入感悟,撰写读后感,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教材主题的理解,增强对人生价值的感悟。

四、教学评价肯定化,有效提升激励促进程度

1.体现评价差异性原则。在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中,如果还是采取一刀切的传统模式,虽然统一了考查标准,但是不利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处于班级后列的学生也许会因为成绩的落后而失去信心、自暴自弃。较为适宜的方法是采取分层考核评价的方式,对于语文学习后进生单独设计考核标准,降低要求,侧重于基础知识,让全体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满意的成绩,体现激励效应。

2.体现评价全面性原则。对高中语文学习的评价,不仅仅要看到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投入程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作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成绩+评语”或是“等地+评语”等方式,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活动。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资源运用现状

1.教学设计未能深度发掘

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设计,仅仅着眼于单纯的教材,没有能够立足教材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制约了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

2.先进教学手段未能充分利用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帮手,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略这一手段的作用,认为其华而不实,教学设计时没有将其充分融入进去,导致课堂不够生动活泼。

3.课外活动空间未能有效整合

部分教师忽略课外活动空间拓展的作用,没有能够有效发挥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功能,制约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4.资源整合研究未能形成合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资源发掘中,部分教师各自为政,没有能够相互交流,导致自己的思维方式空间受限。许多学校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方面,也没有将资源的整合运用充分体现出来,在各类教学研究教研活动之中,缺乏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有效兼顾。

二、充分发掘与有效运用教学资源的措施

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资源的发掘,并在教学中将其有效运用起来,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

1.强化规范管理工作,集聚教学资源运用合力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应当站在年级组和学校的层面进行,仅仅依靠教师的个人努力,既重复开展了劳动,同时这样的资源开发也较为零散、不够系统。因此,要在学校层面牵头,综合开展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工作。要明确分工,制定详细的计划,按序时进度有效推进。例如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面,可以将制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年级组的每一个备课组,甚至每一位教师,大家各自选取一部分进行突破,整合起来则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这样的工作过程有效集聚了大家的智慧,对于提高资源运用效果具有积极的帮助。

2.发挥信息手段作用,增强语文课堂生动性

信息化手段是高中语文教学资源发掘与运用的重要抓手,其可以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广泛搜集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学模式,将这样的先进模式和自身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他山之石为己所用的目标,这对于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和有效性帮助较大。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进行形象演示,将教材中所蕴含的信息以影音形式展示出来,这样的展示效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能够缓解学生感知方面的不足,让语文教学更为生动有效。

3.延伸课堂教学空间,发挥课外活动资源作用

高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但是这不应成为教师局限课堂、受制于课堂的理由。课外活动空间能够在缓减学生学习压力,提高语文学习趣味程度方面发挥积极的功能,同时还能够有效延伸拓展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笔者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立足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如组织学生开展课文仿写,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资料搜集,以及开展一些社会小实践活动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满足的内容在课外得以自由发挥。另一方面,笔者在课外活动环节发挥以赛促学的作用,定期组织一些背诵记忆方面的语文学习竞赛,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上进心调动起来,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也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笔者在教学之余还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方法的研究,或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进行专题研究,从而有效发挥课外活动资源的辅助作用。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呈现方式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教师由于受传统教材惯性思维的影响,会无意识地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分裂开来:重内容分析,轻文本研习;重知识灌输,轻问题探讨;重教师讲解,轻活动体验。本文拟从几组关系的认知入手,从三种学习方式切入,来解读新教材所呈现的丰富人文思想。

一、关于几组关系的认知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

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新课程又强调要注重人文内涵的熏陶,力图纠正传统课程的工具化倾向。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我们只是防止矫枉过正,希望准确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

(1)语文的人文性是在实现语文的工具性过程中才得到体现的。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在语文课堂的熏陶渐染、潜移默化中实现的,而课堂教学又紧紧围绕文本展开。

(2)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应该是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刻意的追求。所以教者应带着真实的、自然的情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体会情感的力量和思想的光芒。

2.单篇、板块及专题的整合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模块自成一个人文教育系统。各个专题都是以人文话题领起,从模块一到模块五,各个专题的生成都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能力、思想状态。同时,同一专题内的板块又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共同指向同一人文话题。

因此,教者首先应认识到单篇、板块、专题及模块之间是局部与整体的分层关系。其次,在落实单篇教学设计时,应以每个专题的人文话题为指向。

3.工具性和人文性与板块教学设计的融合

这套教材,把一个板块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一个专题分为2~3个板块,一个板块由1~3篇选文组成。每一个板块都以语文学习活动为支撑点和立足点,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宗旨。每个板块三维目标的达成又根据“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或“活动体验”等不同的呈现方式来实现。文本研习重在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知识的建构,“问题探讨”重在学生对教材文本难点的质疑,而“活动体验”重在学生对教材文本认知的表达。

二、关于几种呈现方式的教学体验

1.文本研习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本研习”专题着重提供经典性的阅读文本,为学生阅读探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者应努力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

如模块三《烛之武退秦师》,这一专题的中心是“寻觅文言津梁”,也即旨在通过其中的篇章,拾得文言一隅,感知古文魅力。而这一板块的学习活动设计为“因声求气”。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要求学生品读:烛之武应以怎样的语气说服秦穆公?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事实,示弱于秦,打消秦穆公的顾虑,语气要诚恳;“邻之厚,君之薄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利用矛盾,晓之以害,读出反问的语气等,通过这一环节的品读,学生自然走进主人公的内心,把握烛之武劝说艺术的精髓。

2.问题探讨

教材中的“问题探讨”专题,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也就是要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

如,我在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首先着眼于这一专题的人文中心,即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平常我们总是用读者的眼光来审视作品,现在不妨透过这晶莹剔透的泪珠,打开伽西莫多的心灵之窗,看看这美与丑的世界。以此为出发点,设计了两个问题:(1)落泪前是一个怎样的伽西莫多?悲惨的?他忍耐着心灵的笞刑;麻木的?行刑时,他竟认为“一切反抗都是徒然的”;无力抗争的?当皮鞭雨般袭来时,他以挣扎抗争;当侮辱雨点般袭来时,他以狂怒抗争;当克洛德转身远离时,他以咆哮抗争。(2)伽西莫多最后的落泪包含怎样的情感?是感动、感激,是临刑前的哀伤,或是伽西莫多受到救助和尊重时的人性复苏。在此,学生尽可依据文本进行拓展延伸,板块提供的仅是“美与丑的看台”,而学生却打开了多扇心灵之窗。

3.活动体验

新教材中“活动体验”专题,旨在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结合具体的选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思考、探究。

如,“向青春举杯”中“设计未来”的学习板块,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探求未知世界,描绘未来的蓝图。其实,学生心中的未来,有的是憧憬,更多的是迷茫,而迷茫的源头正是自己的内心。鉴于此,在大体了解文意后,我安排了一个同步测试游戏活动。首先,我和学生一样,做一名活动的参与者,创设一个平等的活动平台,让师生融入共同的体验情境。这种活动体验浅入深出,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正接受着价值观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