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益宣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是利用网络载体传播消息。
通过微信、“为村”、短信等方式,实时转发疫情防控最新动态,提前告知返乡人员需及时向所在村(社区)报告、登记,按规范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同时劝导在外务工人员,尽量留在务工地过年。在“为村”上转发《给市乡村青年人才的一封信》,发动青年主动参与疫情防控,配合相关工作。
二是走村入户宣讲注意事项。
充分发挥驻村干部、村(社区)“两委”班子、党小组长、村(居)民代表、人大代表等队伍的作用,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入户向广大群众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健康教育知识,发放疫情防控告知书20000份,要求群众认真阅读执行并签字,告知村(居)民佩戴口罩,减少人员聚集,红白事从简办理。
三是动静结合普及防疫知识。
每日出动综合执法工作人员及民兵30人次,发放《市应对病毒肺炎指挥部16号通告》200余份。各村(社区)张贴防疫宣传海报,悬挂标语横幅700余条,利用户外LED电子屏播放宣传标语,滚动播出2000余条次。录制方言版本的防控倡议宣传音频,出动流动宣传车10辆,利用乡村大喇叭20余个,不定时、不定地播放防疫宣传广播。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监管办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本次宣传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银监分局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市“金融知识进万家”银行业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领导小组。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应成立由行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活动牵头部门,并指定联系人,与银监分局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有效推动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制定方案,统筹推进
为开展好本次活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活动总体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本单位活动进展。
三、把握原则,务求实效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把握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的公益性原则,严格将金融知识公益宣传材料与产品宣介等营销材料显著分区,禁止以金融知识宣传名义向公众推销金融产品和服务,切实履行金融宣传公益责任。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结合本行情况适当扩大金融知识宣传范围,制作具有本行特色的宣传材料,宣传材料须报银监分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四、报送信息,做好总结
为保证公益应用类课题的全程规范化管理,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等课题管理规定,制定了《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公益应用类课题申报与管理办法》、《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公益应用类课题评审规则》、《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自选课题财务管理要求》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编制了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公益应用类课题申报书、任务书、中期进度表、结题报告等相关表格。
2组织机构与管理工作流程
2.1组织机构由中心科研教学管理办公室牵头实施,联合计划财务科、审计科、器材物资供应科等共同负责,形成了科学、严谨、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保障了科研课题的顺利开展。同时中心学术委员会、伦理委员会负责对课题的科学性和涉及人体的伦理学问题进行审批。2.2课题管理工作流程课题管理包括申报、中期、结题、成果追踪四部分。申报时间为每年年底至次年年初,经格式审核、专家评审及财务评审通过的课题予以立项;根据课题进度安排,按时开展中期及结题检查;对已完成结题验收的课题开展研究成果及转化情况追踪调查(图1)。
3申报与资助情况
2013、2014年公益应用类课题资助率分别为32.8%、34.1%,资助额度为1~10万元。与2013年相比,2014年申报及资助课题数分别减少31.2%、28.6%(表1)。公益应用类课题申报及获资助人员年龄跨度较大,2013、2014年申报人员年龄分别为27~50岁、25~50岁。申报及获资助人员中级职称、硕士学历者所占比例较大(表2)。申报及受资助课题涉及传染病地方病防控、营养与食品卫生、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免疫预防、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2013年受资助课题中检验技术类、公共卫生类分别占61.9%(13/21)、33.3%(7/21),1项为管理类课题;2014年受资助课题中检验技术类、公共卫生类分别占60.0%(9/15)、33.3%(5/15),1项为管理类课题。其中,2013年,对内容相似、研究方法相同的不同学科领域课题进行合并,由不同科室共同承担,如“北京市医源性和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和消毒剂耐药及分子分型研究”课题将食品卫生与消毒专业融合,加强了专业间的沟通与互补,使研究团队更具竞争力。
4初步成果
目前,2013年度公益应用类课题已全部结题,中心正在进行结题验收工作,结题报告的初步审查结果显示,公益应用课题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方面,依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平台,公益应用类课题获得的科研数据及成果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得到了及时应用和推广,并对制定人群健康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如《臭虫防治策略的研究》课题所获成果—《臭虫防控知识要点》已印刷为宣传折页,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浪等30余家主流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帮助市民答疑解惑;《北京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基因特征与抗原结构对疫苗效果的影响》课题结果成功揭示了自2006年北京普遍接种MMR后,出现大量有免疫史、症状不典型的病例以及导致实验室病毒分离率低、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低等现象的原因,对北京市腮腺炎疫苗使用和免疫策略的制定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中心孵育课题,公益应用类课题为申报者申请较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和培养科研人才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有4位课题负责人在公益应用类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分别申请并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项、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科研创新专项课题1项。
5经验与总结
一、活动目的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大力宣传终身教育思想,加快构建开放快捷的国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2.统筹扩大终身教育资源,完善灵活丰富、方便快捷的学习资源平台,满足个体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党的十提出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3.总结和展示我镇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工作成果,交流工作经验,加强舆论宣传和理念引导,推动我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持续发展,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区,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活动主题
“为实现中国梦——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三、举办机构
主办单位:万盈镇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万盈镇社区教育中心
四、组织领导机构
1.成立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组织委员会:
2.下设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组织工作办公室:
各村居也要成立学习周组织协调机构,精心安排好本村居的相关活动。
五、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22日至11月28日(附活动周安排表)
六、活动内容
围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举办以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市民健身、职业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辅导、讲座、报告、展览等,免费开放各级各类公益性教育、文化、健身机构的场所与设施。
七、活动要求
(一)加强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网络、板报、横幅、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全民终身学习理念,努力营造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及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大力宣传学习型社会建设成果、经验以及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经济基础。慈善事业作为一种对他人的爱,它的产生和发展要求行为人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社会也存在一定的贫富差别。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财富积累,居民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源已相当可观,据国家工商管理局的统计,截至2003年6月底,全国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总额达到29000亿元。贫富差距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据国家发改委的一项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到合理值的上限0.4,且居高不下。基尼系数是反映一个国家社会分配状况的指标,超过0.4为“警戒”。据北师大经济学教授钟伟统计,我国50个富豪的资产即相当于5000万农民1年的纯收入。而另一份来自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在中国大陆,富有家庭的管理资产额2005年比2004年增长18%,约150万个家庭占有了全国财富的70%。
贫富差距已成为中国面临的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缩小贫富差距自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发展慈善事业是众多缩小贫富差距举措中的重要一项。慈善事业被称为“第三次分配”。尽管第三次收入分配的作用重要,但慈善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水平还很低。据新华社报道,中华慈善总会的捐赠物资中,有80%来自海外,只有20%来自内地。中国内地不少富人自己挥金如土,却舍不得捐出点钱来做善事,这就是大多数中国富豪的“慈善冷漠病”。富豪们“慈善冷漠病”的生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点是社会捐赠文化有待加强,而捐赠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期的积淀,在这一积淀过程中,舆论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做好慈善新闻宣传,把慈善新闻宣传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加强舆论引导,增进社会的慈善意识,是社会发展带给新闻媒体的机遇。
1、良好的政治环境
近几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已愈来愈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关注,我国政府不仅对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予以充分肯定,而且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2、慈善事业发展的机遇
当前,慈善事业已逐渐被公众认可和接受。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等中国传统的慈善价值观正在恢复和光大。总之,当前社会正处在一个需要慈善,又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时期。相信慈善事业将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涌现出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人物,产生大量的慈善家、慈善组织、慈善机构和丰富多彩的爱心故事。这将帮助媒体拓展报道领域,提供大量的报道题材,也使搞好慈善新闻宣传成为可能。
做好慈善新闻宣传的思考
如何把当前的慈善新闻宣传做好、做新、做出成效,从而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增进社会的慈善意识呢?笔者认为,当前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1、提高认识
提高对慈善事业的认识,一方面是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认识,另一方面是通过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各界人士对慈善事业的认识。
教育者先要受教育,传播者先要受传播,要推动全社会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和关注,媒体工作者首先要提高认识。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对慈善事业的认识,主要应该包括对慈善事业在全党全国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此外,慈善事业是爱心事业,搞好慈善新闻宣传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一颗善心,要带有深厚感情。对于这一点要有深刻认识。
而提高全社会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党和国家以及各地发展慈善事业的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来提高社会对慈善事业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同时,媒体还要对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税收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慈善组织公信度不高、慈善资金运作不够透明、慈善事业过度依赖政府等进行反映,让社会全面地认识当前我国的慈善事业,以引起决策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不断促进问题的解决。
2、典型引导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慈善典型能在社会上产生不可替代的示范、鼓舞和引导作用。在当前慈善氛围不是很强、慈善文化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典型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慈善典型的宣传报道是做好慈善新闻宣传的重要一环,通过媒体的报道,慈善典型的引导作用能加倍放大。
慈善典型分为热心慈善事业的富翁典型、普通的百姓典型以及企业典型和慈善机构典型。富翁典型如2005年为慈善事业捐款9571万元而被排在“2005年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首位的黄如论。黄如论对慈善事业的贡献是巨大的,搞好这一典型的新闻宣传,不仅可以改善中国富翁阶层“慈善冷漠病”的形象,同时也将激起更多的富豪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入到慈善捐赠队伍中来。至于普通的百姓典型就单个来说能为慈善事业贡献的力量相对较小,但他们的事迹更为感人,同时能引导的群体却是非常庞大的。通过对他们的宣传,同样可以唤起公众对慈善的认识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增进社会慈善意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涓涓细流能汇成金钱巨浪。据了解,即使是在慈善文化相当成熟的美国,每年的慈善总收入只有10%的捐款来自公司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而85%的捐款来自美国普通民众。
3、给企业“义举”以公平待遇
在慈善公益事业中,企业是重要的角色之一,但目前企业在整个公益事业的宣传报道中却是一个被排挤、排斥的对象,享受着不公平待遇。由于传媒行业市场化的发展,一般规范的媒体都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这样采编部门可以保持报道中的公正和客观。但是与此同时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很多媒体对涉及企业的新闻是非常敏感的。具体在执行上,关于企业的慈善等公益行为,一般媒体的态度是:新闻可以说,但是企业的名字不可以提。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媒体,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央电视台对攀登珠峰进行报道的时候,移动以价值数千万元的设备给以支持,竟换不来在直播报道中告诉大家通讯设备属于中国移动这样一条简单的信息。为什么呢?因为节目的编播人员要避嫌,要表明自己做的节目不是“关系稿”。媒体的这一操作方法,使企业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企业花钱做了一件善事,有时要花更多的钱投入广告才能告诉别人做了这样的事。如此以来,对公益事业,很多企业只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传媒行业体制的缺陷造成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这需要从体制上进行革新,要给企业的公益“义举”以公平待遇。企业的“义举”只要够得上媒体的新闻报道标准,就应该报道而且应该点名。
4、加强策划
这里讲的策划包括两种 :一是媒体以旁观者身份采用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搞好慈善新闻报道的策划 ;二是媒体以举办者或承办者的身份与慈善机构一起开展各种大型的慈善活动的策划。这两种策划对于搞好慈善新闻宣传来说都是必要的,都要求媒体以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背景,围绕扶助孤老孤儿、助学、助残、助医、捐资修路、捐资救灾等活动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