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研究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基层文化服务德育发展
德育是确保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培育人才、确保人才健康发展,塑造国民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对于艺术类高校来说,德育可以说是其坚持办学目标、实现艺术类学生培养目标的保障。对大学生来说,德育能够对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发挥极大的保证作用。
一、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文艺工作者和优秀的艺术家们承担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创作出无数拥有深刻思想内涵以及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感召、激励着亿万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下,因为各类思想文化的碰撞干扰,群众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取向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其中一小部分对自身素质要求较低的艺术工作者,无法抵制各类腐朽思想的侵袭,造成了消极的社会影响。艺术类院校是培养文艺工作者的重要阵地,怎样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更好地为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这是艺术类大学生文化服务意识与德育发展研究的重要任务。①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肩上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理想,大力提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不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让其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者与实践者,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培养对策
(一)大力强化德育实践教育环节
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学院、家庭和社会等方面,而其中最主要的途径便是学院教育,另外两方面因素发挥辅助作用。现阶段,艺术类高校要想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实践教育环节的开展,实行开放式教育。艺术类高校还需注重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及时沟通交流,打造一个校园为主、社会为辅、家庭为本的德育教育氛围。例如,艺术类高校可建立社会基层文化艺术服务站,针对社会基层群众进行歌舞培训、字画练习、文化宣传等。此外,艺术类高校还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特点,设定校园文化标识、拍摄宣传视频、谱写校歌、编排文艺晚会等,大力开展各项具有艺术高校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构建德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虽然在一些艺术类高校的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弊端,但德育仍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教育整体中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重要部分。②德育是高校教育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教学方式,从课程体系来说,加强学院德育有效性的途径主要有基层文化专业课、文化基础课以及人文选修课等。美国教育家里克纳曾明确表示,学院各项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德育来说,就好比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具有无穷无尽的潜在能力。因此,艺术类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构建与品德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借助课程体系的构建促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实现文化素质、道德认知以及行为品质等各方面的有效提升。
(三)构建艺术院校德育网络平台
艺术类高校学生的思维通常较为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因此,艺术类高校应大力支持学院德育网络平台的构建,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但由于互联网具有隐蔽性和无意识性等特点,容易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德育工作者还需特别注重健康、安全网络氛围的建立。同时,还应做到防患于未然,提前向学生讲解互联网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安全信息,提高学生网络信息免疫力。此外,艺术类高校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建立德育教育网,定期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更新和丰富校园品德教育网的内容形式,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学生品德教育。
(四)建立大学生德育教育基地
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与双溪村签订了艺术教育基地协议,一方面,师生深入乡镇,为当地文艺发展出谋划策,如设计文化礼堂,并为双溪村谱写了《双溪双美》村歌,得到社会的极大认可;另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让学生直接与企业接轨,如从事美术广告设计、参与乡村文艺汇演等活动,使学生思想和专业水平上都获得极大的收获和提高。此外,学校还经常指导学生开展以赞扬优秀道德品质为宗旨的文化活动,或是带领学生参观文化博物馆、观看德育教育影片,组织学生参加专家讲座、文化艺术表演、学院社团活动等学院活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文化服务意识及道德行为品质。因此,建立大学生德育基地在德育体系建设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不仅有利于对学生专业业务的提升,遵循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基本规律,更是响应了党的“艺术要为群众服务”方针,是对文艺座谈会思想的实际践行。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新环境,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素质以及专业水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更应当在新时期下不断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基层文化服务与自身德育发展的研究工作,探索出有效\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和新模式,让其更好地为我国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注释:
①钱晓芳.高等艺术院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新美术,2014(4):28.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职德育 实效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过硬的技术技能,还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人”,所以在进行专业技术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忽视道德品质教育。当下,高职学生的学习背景、心理及思想行为与以前相比发生变化,他们主体意识强烈,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和讲求实效,更加注重主体的自我感受,更希望在平等的交流中追求真理,更喜欢在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中选择真知,如果高职院校依然沿袭从前传统学校的德育模式是难以保证德育工作的时效性的。为此,文章对我国学校传统道德教育时效性的缺失进行了剖析,并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对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时效性的提升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传统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缺失
传统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严重不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有调查结果表明:仅上海10所高校中大学生认为德育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相当有效”的占18.5%,“效果一般”的占53.9%,“不怎么有效”的占21.9%,“不清楚”的占6.3%。[1]高职学校的传统学校德育实效也同样存在缺陷,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职学校德育实效性不理想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其学校传统德育的缺陷引起的:
(一)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高职学校传统的德育基本上是以教育者为主体,目的只是为了向学生灌输德育思想, 其德育模式过于强调教育者及社会需求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而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没有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与需求,容易招致受教育者的排斥与反感。
(二)施教方式简单枯燥
高职院校教育方式是教师是“主角”、“主体”和“发号施令者”,学生是“配角”、“受众”、“观众”、“听众”和“服从者”,使德育变得机械化、程式化,缺乏生气和活力。这种灌输式道德教育无视且忽略学生的主体和其平等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心理需要受到严重抑制,始终处于被动和消极的情况。
(三)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实际
“物化”德育现象相当严重,即高职院校德育背离了鲜活的实际生活及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需要,而过分强调了其德育的工具, 使受教育者个人的尊严与需要淹没于德育的社会与政治需要中,这在价值取向多层次、多元化的时代特征面前显得非常不切实际。尤其是高职学院传统的德育手段在德育主体已个性化、个别化、信息化、网络化、多元化、多层化的现实面前早已贫乏无力、落后过时。
二、人本主义思想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此理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高度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主张教学应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强调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亲身体验和自我评价,倡导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提倡“非指导性教学”。人本主义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提倡非指导性教学
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来源于他“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模式[2]。他主张,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并让其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只有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每个学习者才能自由地、充分地发挥他的潜力,愉快热情地汲取知识和形成人格,达到完满人性的实现。这样,教学活动就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指导性”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把学生从被动的位置提到了主动的位置,让他们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学习材料的选取、学习的设计等。
(二) 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是复杂多变的,对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有喜欢、满足、愉快、接受等情感体验,反之,就会产生反感、痛苦、厌恶、抵触等情感体验。人本主义思想从人的需要出发,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表现为:一是要发挥教育者的情感因素,给学生以关爱、热情、激励,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二是要调动受教育者的情感因素,使他们对教育工作认同、接纳与强烈的追求,达到以情育情、以情动人,实现教育的目的。[3]
人本主义心理学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性化、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的倾向,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和层次理论,突出了人的高级需要所具有的更大的价值。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但每个人的需要和动机不一,自我实现的标准和结果各异,不能将一个人自我实现的标准和模式强加到他人身上。
(三)提倡自由学习,崇尚人的个体价值
罗杰斯认为有效的、合理的、正当的学习是学习者自发的学习,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自由选择其方向,探索发现结果,并独立进行检查、求助、调整,自己对学习过程负责。研究结果表明,涉及学习者个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包括情感与理智)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只有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才会会促进学习。
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崇尚人的个体价值,反对精神分析的内化价值观和行为主义的外塑价值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内在潜能的实现,强调人自身的内在满足和自我指导,主体自身感受的价值而并不是来自环境强化的感受。
三、提升高职德育实效性的建议
当前高职院校德育相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已经相当滞后,而且高职院校对德育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德育理念培养缺乏正确指引。[4]在理论上,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德育理论研究主要是从社会的角度理解德育,很少从人学的视角关注德育。片面强调德育的社会功能和工具价值,把学生仅仅作为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来看待。所以,高职院校把握一种具有正确导向作用的德育理念对于其德育的建设十分重要。笔者现结合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提出一些对职德育具有时效性的建议:
(一)以学生为出发点,并以学生的需要和情感为动力
学生生活于现实中,有需要和情感、有愿望、有思想、有一定品德发展水平、有各种道德困惑。以学生为出发点就是从学生品德心理结构的具体情况出发,关注学生品德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和愿望,并且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包括学生在日常学习、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传统德育只关心社会需要,却无视和压制学生的道德需要。理论研究和经验证明,道德需要是学生道德学习和德性发展的内驱力,是促进学生践行道德规范的根本动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关注学生的道德需要,满足并提升学生的道德需要。“物化”德育只是冷冰冰地向学生强行灌输道德知识,忽视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激发,使得过程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和活力。道德情感是由知到行转化的中介,又是学生践行道德规范的催化剂,因此,道德情感也是德育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动力。
(二)由传递式德育向体验式德育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将德育宏观上的价值传递性,与具体方式上的非直接传授性混为一谈,导致德育过程的简单化和直接灌输模式,内化效率低下”。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主体自身的独特体验过程,是以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为核心的体验式学习。由于情感作为个体的内心体验具有很大的内隐性,体验是一种心理主观成分,并带有很强的个别色彩,因此体验式学习实质上是不可直接传承的,这就是德育过程的特殊性所在。[5]根据人本主义思想提出的自由学习,灌输的学习模式阻碍了学生道德意识与行为的形成,因此,学校德育应由原来重知识性的传授转向重点对学生行为的指导上,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验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三)由重外铄到重内生的转换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过分强调教师从外部对学生的塑造、改造。这种德育培养的是奴性十足的道德人格,培养的是驯服工具。这样的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在人的道德发展的认识上持“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否认了学生在自己道德感生成中的主要作用,犯外因决定论的错误。实际上,学生的道德感是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自我塑造、自我生成的。[6]马斯洛就在人本主义思想中提到过,要达到个体的自我实现,除了客观环境条件外,必须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当代德育必须实现由重外塑、外铄到内生(生成)的转换。
学生道德感是自我生成、自我塑造的,也就是自我建构的,这种自我建构过程受注意、理解和接受这三方面的影响。而高职院校学生对德育所持态度不正确,导致“接受”不畅,从其内心产生的自发抵触情绪使德育功能弱化。再加上文所提到的德育内容两方面的缺陷,都大大影响了学生德育内生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内容有广泛的针对性,使高职院校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还要求教育内容有极大的包容性,能够同时兼备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基本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维护其自尊心。
[参考文献]
[1]黎方军.从传统德育的缺陷看以自身为基点的德育方式[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年增刊,2000.84
[2]贺佩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5.102-105
[3]李晓兰,杨琳.以人为本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47
[4]程则思.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113
[5]张岳峰.高校人本德育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 德育教育 调查与研究
进入“十二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后,面对机遇和挑战,人才培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生德育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本文对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新时期工作提出了思考。
一、资料来源
调查问卷涵盖了研究生个人信息及50道问题,包括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等内容。
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调查采取无记名,发放给首都医科大学三所附属医院研究生,三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收回257份,回收率95.1%。调查对象:男生10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42%,女生14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58%;博士研究生8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2.4%,硕士研究生17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67.6%;入学前,研究生30%来自大中城市,35.6%来自城镇,32.8%来自农村。
二、结果
1.研究生整体素质
在社会公德方面,85%以上者在公共汽车上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74%以上的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孝敬父母方面,85.6%研究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在奉献精神方面,91.6%研究生乐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90.8%研究生认为自身道德修养水平还不错,94.7%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较好的医德医风。
结果显示,对于我国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是否存在差异,10.8%的学生认为无差异,80%的学生认为有差距,9.2%的学生认为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受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见表1)。
2.研究生德育课程开设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各医院基本都开设了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等方面的德育课程(见表2)。
3.研究生德育课程适宜形式
目前,医院的德育课程一般以专题讲座方式开展。通过调查,研究生对部分德育课程的形式提出了建议,学术道德:53.6%选择专题讲座,48.8%选择主题活动;医患沟通:53.1%选择专题讲座,45.2%选择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56.9%选择专题讲座,55.7%选择主题活动;责任教:58.2%选择主题活动,48.5%选择社会实践。
4.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主体
调查显示,对于德育教育的执行者,62.3%研究生认为是导师,17.8%研究生认为是教育处老师,11.7%研究生认为是医院党委,8.1%研究生认为是德育课教师。
三、讨论
1.研究生基本素质
通过调查,目前研究生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讲究社会公德、为他人着想、提倡奉献精神。由于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入学前已通过层层选拔,不仅对其学业,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都进行了严格的考查,学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另外,研究生来自大中城市和城镇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也是基本素质明显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研究生德育课程
调查显示,目前各临床医院比较重视研究生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方面的培养,对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教育和生涯规划关注较少。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承载着社会、家庭和自我的较高期望值,有很强的成就动机。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学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国外研究多认为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另外,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递增,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明显,研究生就业已经与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并列,成为困扰我国就业问题的三大问题。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帮学生分析社会现状及自身优势,拟定个人就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尽早走入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因此,生涯规划课程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3.导师德育教育的地位
研究生在校期间,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导师。导师不仅是学业指导者,更是道德示范、思想引领和人生领航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生导师的德育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导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对于培养研究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衡量指标。
导师在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与研究生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对其思想教育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有些导师认为研究生年龄较大,已经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不需要再进行德育教育;有的导师则重专业轻德育,这些都不利于研究生全面成长。因此,要不断强化导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让导师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融入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研究生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2011年北京首次提出了北京精神,“厚德”已成为北京精神的品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符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淑芳,梁翠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展[J].河北医药,2011,33(24):3792-3793
[2]王颖.新时期如何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探析[J].基础理论研讨,2011,7:435
【关键词】第一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差异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130-02
第一语言习得是一个人母语的学习和发展。在语言学中,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的母语,也就是指一个人最先习得的语言或本民族的语言。但在多种社区内,第一语言指儿童用得最自如的那种语言。因为儿童可能逐渐从主要使用一种语言转向主要使用另一种语言。该说法常与母语同义使用。第二语言习得指(在应用语言学中)人们逐步提高其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的过程。从广义上讲,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指的是第一语言习得以外其他语言的习得。在本研究中,第二语言习得主要指英语的习得。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关于二语习得的研究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到目前为止,有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即使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第二语言学习上,第二语言习得效率也难以跟第一语言习得效率相比,第二语言学习者仍然很难掌握第二语言。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存在很多差异。下面分析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差异,并探索缩小差异的学习策略。
一、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
(一)时间的差异。第一语言习得是从小开始的,儿童最先接触的是第一语言,他们最先讲的也是第一语言,所以他们是从小习得第一语言的。而第二语言习得一般都比较晚,大多第二语言学习者都是从青少年或者青少年以后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几年前,我国大部分学生是从初中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即使是现在,很多学生也是从小学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也就是说在第二语言习得以前,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第一语言,并且差不多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
(二)动机的差异。第一语言学习的动机是内在的、本能的、自发的。它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婴儿在还没会开口说话的时候,就有了很强的表达自己需求的强烈愿望。比如婴儿看到别人吃东西而自己肚子又饿的时候,两手不停地抓,嘴巴不停地动,却又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吃东西。此时此刻他是多么的希望自己能用语言来表达啊。由于这种强烈愿望的驱动,小孩能很快地学会语言,一两岁就开始口语表达,到四五岁是就已接近成人的水平。而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不是自然的、原发的,是选择性的。而这种动机有时是很具体的。比如为了考试升学、谋取工作,赢得别人尊重,等等。这类动机显然没有第一语言习得动机那么强烈。
(三)语言输入量的差异。婴儿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母语的环境当中,整天都浸泡在母语当中,大脑不断到受到母语的刺激。当婴儿第一次含糊地喊“爸爸”、“妈妈”时,父母已经教了无数次了,他头脑已经受到了无数次的刺激。而第二语言学习几乎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在一星期几节语言课的情况下,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读几遍或者是听几遍磁带,然后又回到母语的包围之中了。可见学生第二语言的输入量和第一语言是无法比拟的。因此,孩子的第一语言习得是在第一语言的天堂里习得的。
(四)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儿童的第一语言习得是在自己的母语文化中进行的,而且他们所学的语言都是与自己的吃、穿、住、行等息息相关。因此他们在习得第一语言的时候已经融入社区社会的文化氛围中,自然地掌握了该语言社区和周围的社会文化知识。语言的各种构成因素常常反映着该民族的各种文化因素,比如心理状态、价值观、审美观、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甚至思维方式等。而这些因素对第一语言习得者来说,是在现实生活社会中潜移默化、习而不察的。因此第一语言习得者在现实交际时不存在文化冲突、文化迁移等障碍。而在我国第二语言习得都是在母语文化当中进行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发生文化冲突。这样就会造成习得第二语言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
(五)学习环境的差异。第一语言习得一般是在母语的社团环境下习得的。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者没有学习的压力,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意识的情况下慢慢习得第一语言的。第二语言习得一般是在比较规范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在课堂中,学生一般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缺乏实际的交际环境,有时还要受到来自同学老师、升学、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因此,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存在着重重困难,它是无法跟第一语言习得的环境比拟的。
二、缩小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一语言习得差异的策略
(一)把握好第二语言学习的时间。最近的研究表明,婴儿从出生那一天起,其左脑就对语言的某些方面特别灵敏,其右脑则对非语言的声音较灵敏。这说明婴儿从出生就已经开始接触语言了。那是不是要让婴儿出生就开始学第二语言呢?Lenneberg等人认为语言学习存在一个“关键期”,即从2岁到12岁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儿童可以很快很好习得语言,甚至接近成年人的水平。如果在这个关键期不接触任何语言,以后想再习得语言就会十分困难。儿童习得第一语言就像在一张白纸上画画,没有受到其他先入为主的语言影响,学起来就容易得多,而习得第二语言就像在一张画有图案的纸上画画,肯定摆脱不了已习得语言的影响。所以第二语言学习也应该从关键期开始,而不用等到上初中以后才学。目前大多数地区从小学就开始第二语言的教学了,有些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但在一些边远落后地区,也是等上初中才开始的。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成正比,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知识越多,成绩越好,成绩越好学习动力越强烈。因此,激发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内在动力是取得良好语言习得效果的关键因素。首先,教师要逐渐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第二语言是要学以致用和由用武之地的,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第二语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老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不要过于枯燥,语言幽默风趣,老师热情大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老师要关心体贴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爱戴。很多研究表明,学生对老师的喜欢程度决定着学生对该课程的喜欢程度。第四,培养学生用第二语言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用第二语言表现自己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三)设法增加语言输入量。儿童习得语言主要是先听后说。“听”是关键,是语料信息的输入,是人们储存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没有听的输入就没有说的输出。听不懂、听不多就模仿不了。到真正开口时就会张口结舌。说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听的能力。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输入,儿童是无法习得语言的。在教学中,老师要尽量提供更多更好的语言输入,让学生有更多的语言接触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尽量使用目标语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指令、师生互动、师生问答,等等。随着学生各种人文知识的扩大,文化知识学习的深入,如果老师课上尽量用英语交流,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英语来解释新的语言现象,就可以增加听英语的时间。随着学生听的刺激训练增多,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听力自然会逐渐提高。但同时要注意,语言的输入要在学生的可理解可接受的范围内。克拉申指出:可理解性输入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语言输入的难易度要与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相当。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要略高于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如果输入太难,学生难以理解,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如果语言输入过于简单,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难以维持学生原有的语言水平,久而久之可能还会降低学生的语言水平。两者都有可能让学生失去语言学习的兴趣。总之,语言输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可理解又要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
(四)加强背景知识的传授。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够了解目标语国家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审美观点等文化因素,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减小文化冲突和文化迁移带来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习得第二语言。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说笑话、播放短片,或者在西方国家节日到来之际介绍该节日的习惯,在重要国际事件发生的时候介绍一些基本情况等方式来渗透文化知识,学生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一些背景知识,从而更好地习得第二语言。
(五)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语言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语言的习得。第一语言习得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下习得的,在社团里儿童都可以随时随地宽松愉快地习得第一语言,儿童接触到的语言都是真实地道的,是实际交际的用语。而第二语言习得主要在课堂上,是在一种虚拟语言环境中。所以说第一语言习得的社团环境是语言学习的最佳环境,我们要努力创造类似与第一语言习得的语言环境。在课堂上,要尽量地使用目标语,使学生接触和使用语言的机会多一些,语言的材料的输入要真实一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幻灯片、电影、电视、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使语言材料更加直观易懂。此外,教师要努力创设交际环境。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语言的传授者,同时还是活动的组织者,要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情景,使他们能主动地、自由地运用语言。在课堂外,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第二语言活动。可以通过创办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咖啡屋、英语聊天室、英语周末、做游戏等活动来营造类似于第一语言习得那种宽松愉快的社团环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习得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是绝对的、不可避免的存在,我们不可能彻底根除这些差异。面对这些差异,我们应努力创设接近于、类似于第一语言习得的环境,尽量使第二语言学习者能更轻松愉快地习得第二语言。
【参考文献】
[1]桂诗春. 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哲.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比较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6)
[3]韩立芳,韩振宇.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4)
[4]段恒美. 临界期如何决定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差异[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5]陆鸣. 浅谈学习动机与第二语言习得[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
[6]裴晓真. 第一与第二语言的习得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4(19)
[7]陶啸云. 浅议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J].大众科技,2006(4)
1.1有助于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
从古至今,我国都非常注重培养人的美德,且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盛名。在我国古代典故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卧冰求鲤”、“孔融让梨”等故事中,涉及到的每个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美德,或知恩图报,或孝顺谦让。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将这些典故向幼儿们进行讲述,让他们能够从故事中认识到中华民族美德,并逐渐理解礼仪的含义,这样就有助于将中华民族的美德不断的传承下去。
1.2提升幼儿的交际能力
在幼儿时期,作为交往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礼仪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只有当幼儿在懂得礼仪的基础上,其才能与长辈以及同龄人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仪,其给别人的印象分就会大打折扣,同时这也不利于其与他人之间进行友好的相处。古人孔子有言:“不知礼,无以立。”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为: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礼貌礼仪,则没有能够立身的地方。因此可以看出对于人来说,礼仪学习意义非凡。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行为举止,并明白正确的礼仪表达是怎样的。只有学会尊重他人,自身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尊重,因此教师需要在幼儿教育中,积极的促使幼儿与他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交际关系。
1.3促使幼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礼仪教育,还能避免现实生活中出现较多的小公主、小皇帝的现象。通过礼仪教育,幼儿就能明白如何感恩,同时促使自己的身心均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青少面误入歧途,均与其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具有很大的联系。并且由于年龄的增长,其自身的恶习没有获得良好的改正,从而对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幼儿的身心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
2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2.1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融入礼仪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一般涉及到很多的日常活动,且每天幼儿们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其性格的养成也会受到的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在幼儿教育中有效的实施礼仪教育,就必须在日常活动中融入一定的礼仪教育。幼儿园的老师首先需要培养幼儿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例如饭前便后洗手;吃饭时不能到处张望;睡觉时间不能大声吵闹;玩具用完了需要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个人的物品用完之后需要整齐归放等。早上或者傍晚在幼儿园看到老师,需要向老师问好,如“早上好”、“晚上好”等。日常出行不让父母抱着等。通过这些小习惯的逐渐培养,幼儿就能慢慢的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2.2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促使礼仪教育获得有效的实施,幼儿教师还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转变,并对礼仪教育加强宣传,同时积极的开展和组织一些内容丰富的特色教学活动,并为幼儿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礼仪的环境,这样就能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始终贯穿礼仪教育。例如,在礼仪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增设一些专题内容,来达到宣传礼仪教育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礼仪教育的专项活动,并利用自己的亲身行为将文明礼仪传授给幼儿们,这样一来,幼儿就能耳濡目染,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从而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2.3在幼儿的整个教育中贯穿礼仪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还应注意在幼儿的整个教育活动中都贯穿礼仪教育,并且要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将礼仪教育的内容加以融入和渗透,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就能对自己的行为自觉的进行约束,同时还能将不良的行为习惯加以改正,从而学会做一个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人。幼儿在参加自己喜欢的教学活动,或者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需要将其中包含的礼仪教育内容充分挖掘出来,并将礼仪教育的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帮助幼儿们掌握更多的、更正确的礼仪。
2.4通过实践帮助幼儿巩固礼仪知识
在礼仪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礼仪教育除了进行礼仪知识方面的教育之外,还涉及到加强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内容。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向幼儿们讲解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幼儿们加强实践和操作,这样幼儿们才能掌握真正的礼仪知识和行为。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的程度也逐渐提升。而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礼仪教育的也有了更高重视。因此各个学校都需要加强学生们的礼仪教育。而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幼儿们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从而实现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
作者:林慧 单位:福建省仙游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张琳.礼仪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傅媛蕾.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方法[J].价值工程,2010(35):176-178.
[3]高桂梅.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