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常见的设计方法

常见的设计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常见的设计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常见的设计方法

常见的设计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变压器;节能设计;功率损耗;电动机;节能;方法

电气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利用将大大降低建筑结构的能耗,在阐述电气节能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对策。

1 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电气节能设计既不能以牺牲建筑功能,损害使用需求为代价,也不能盲目增加投资为节能而节能,因此,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1 适用性。就是基于满足在建筑物内创造良好人工环境提供必要的能源,为建筑设备运行提供必需的动力,按照用电设备对于负荷容量,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来优化供配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

1.2 实际性。要充分考虑实际经济效益,合理选用节能设备及材料,使节能能增加的投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电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收回。

2 电气节能的方法

2.1 充分利用天然光源。照明节能工程中的一个较为主要的内容是如何充分利用天然光源,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建筑物中的如何充分利用天然光源来节约照明用电已引起广泛重视。天然光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照明节能的实施工程中,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制定建筑物的采光标准,确定采光方式,将采光和照明有机地结合起来,白天应尽可能地利用天然光源,使建筑物内获得稳定的光照条件,同时,室内引入阳光,既能大大节约照明能耗,亦有助于提高室内温度,对于降低建筑能耗也具有重要意义。

2.2 目前应用的方法主要有:A、导光管法,B、采光搁板C、反射高窗。D、棱镜窗。

2.3 高效的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是照明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照明设计基础理论的一部分,与灯具,光源一样是照明节能实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与灯具,光源一样是照能营造良好的光环境,通过控制光环境来划分空间,同一空间中可创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体现了照明环境的舒适性,可节能。使用者需要时才开启照明,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开灯时间,数量和过高的照度,能利于照明的节能。

2.4 科学合理地利用太阳能照明技术与产品。(1)太阳能是无处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太阳能照明技术的开发利用,可节省资源,减少废气排放,减少对地球资源的使用和破坏,保护地球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太阳能照明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2)太阳能照明技术通常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入射的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提供给照明负荷。

2.5 建筑电气设备的节能。(1)空调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A、冷冻水与冷却水系统的优化控制。B、冰蓄冷系统的优化控制,现行的冰蓄冷控制技术还很不成熟,冰蓄冷控制策略仍需作深入研究,尤其是在蓄冰装置优先的试上的融冰策略的研究,对于提高冰蓄冷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冰蓄冷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C、热交换系统温差与流量的优化控制。D、变风量系统等控制技术。(2)给排水系统的优化控制(3)电动机。包括电动机的正确选型,调速方法,基于负载检测的台数控制。D、电梯。包括电梯的合理选型,停层计划及群控策略。(4)电动门窗。包括门窗的节能控制,遮阳系统的自动控制等。

2.6 能源的综合利用。

2.6.1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措施》规定了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适用环境,系统设计方法,电池技术要求,逆变器的技术指标,控制系统技术要求等技术原则。

2.6.2 冰蓄冷系统。提出了冰蓄冷系统的常用控制策略及系统配置。另外,一些其他节能方法还可以利用。A、减少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合理选择变压器的负荷率。B、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在一个工程中,线路纵横交错,使用的导线及电缆不计其数,所以在线路上消耗的有功功率相当大,必须减少线路能耗,C、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一是变压器无功功率损耗很多,应考虑在一次侧装设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二是目前的建筑设计绝大部分采用二次集中补偿。C、减少照明系统光彩夺目能损失。其一,要电气设计要与建筑建设配合。其二,要合理选择照明器具,最后是合理选择照明的配光曲线及提高照明利用系数。

3 变压器的节能设计。

3.1 应选用电阻碍率P较小的材质作导线。

3.2 减小导线的长度,首先线路尽可能走直线,少走弯路,以减少导线长度,其次低压线路应不足或少走回头路,以减少来回线路上的电能损失。第三,变压器尽量接近负荷中心,以减少提电距离。

3.3 适当增大导线的截面,对于比较长的线量,提高配电系统找国率因数功率因数提高功率因数提高了可以减少线路无功率的损耗。提高设备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目的。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有A、择异步电机。B、电力变压器轻载运行。C、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D、在生产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

4 电动机节能设计。

电动机节能设计减少电动机电能损耗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功率因数,在工程设计中应选用高效率的电动机,但是在具体工程中电动机通常都是水暖及建筑等专业设备所配套 的,由设备制造商统一供应的,所以节能措施只能贯彻在运行过程中,除了就地电容器补偿还以减少线路损耗外主要是减少电动机轻载和空载运行,因为在轻载运行下电动机交率是极低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是,采用变频调速控制电动使其在负蒜苗 率变化时自动轻载时的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电能的目的。照明的节能设计照明节能就是在保证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示减少照明系统中光能的损失,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

5 目前建筑设计常见的问题

5.1 TT系统配电线路接地故障保护问题。许多设计者在设计时往往不能进行灵敏度试验,低压断路器在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柜绝动作时有发生,为了提高低压断路器的灵敏度系数,所以室外照明线路在采用TT配电系统的基础上,尚应为电源线路装设漏电保护器作接地故障保护。

5.2 负荷计算问题。《民规》规定用电设备台数较少,各台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宜彩和二项式法进行负荷计算,一般用于支干线和配电屏箱的负荷计算。

5.3 用电设备接地问题。《民规》规定,用电设备的接地一般可区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又可分为接地和接零两种类型,许多设计者在工作功能性接地设计时,往往忽略接地线截面问题。

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潜力很大,广大电气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应精心考虑,在选择新型节能设备上,要充分了解其原理,性能,效果,反复比较设计方案,拿出一套符合各种技术指标,满足功能需求,行之有效而又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从而达到真正节约电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智铷,浅谈建筑电气在室内设计中的功能与选择[J],科技咨询导向,2007(11),122。

常见的设计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暖通空调;常见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被各级市政府所重视,随之而来的建筑设计质量也被各级审查部门所关注。笔者通过这几年在施工中及深化设计过程中总结出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所以对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l9―2003(以下简称《暖通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低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以下简称《验收规范》)等有关规范、规定、标准,对常见问题做了如下解决与分析。

1 采暖

1.1 《暖通规范》第3.1.1条规定,“冬季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盥洗室、厕所不应低于120C,浴室不应低于250C”。然而,有的公共建筑的厕所、盥洗间(设有外窗、外墙)、住宅建筑的卫生间(冬季有洗澡热水供应,应视为浴室)均未设置散热器,即室内温度很难达到不低于120C和250C的要求。

1.2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1999(2003年版)第6.2.2条规定“设置集中采暖系统的普通住宅的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不应低于表6.2.2的规定。”表6.2.2规定厨房不应低于150C。工程设计中应设置采暖。有些住宅建筑的厨房没有设置散热器。

1.3 《暖通规范》第4.2.1条规定,“冬季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应包括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但工程设计中存在计算供暖热负荷时却未计算这部分耗热量或者直接估算负荷,致使供暖热负荷出入较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4 《暖通规范》第4.3.1l条规定“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设计中常有楼梯间与相邻房间共用立管。有的虽设计独立立管,但在散热器前(即连接散热器的水平支管上)设置调节阀。本条条文解释是“随着建筑水平和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及采暖区域扩大,有的楼梯间已经无冻结危险,因此,对楼梯间也不能一概而论”。楼梯间有无冻结危险,要看楼梯间的位置是否直靠外门、外门开启频率以及人员行为特点来判定。

1.5 《暖通规范》第4.8.18规定,“供暖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于热水管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然而,有的工程由于供暖供回水管较长,所以坡度只有0.001~0.0015,或者如确因条件限制,热水管道甚至可无坡度敷设,但此时应保证管中的水流速不得小于0.25m/s。

1.6 《暖通规范》第4.8.17条规定“采暖管道必须计算其热膨胀,当利用管段的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补偿器。”但工程设计中未计算热膨胀,或固定支架设置位置不合理。且图纸中未注明补偿量,或方形补偿器的尺寸。

1.7 《验收规范》第8.2.13规定,“高位膨胀水箱与热水系统的连接管上不应装设阀门”。这里所说的连接管是指膨胀管和循环管。此条对空调冷冻水系统也是适用的。但有的空调冷冻水系统高位膨胀水箱的膨胀管接至冷冻机房集水器上且安装了阀门,这是不允许的。一旦操作失误,将危及系统安全。

1.8 当变配电室要设采暖和采暖管道需穿越变配电室时,散热器和采暖管道应符合《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第6.3.5条规定,“散热器宜采用钢管焊接,不得有法兰、螺纹接头、阀门等”。

2 通风

2.1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对厨房操作间通风作了明确规定:“①计算排风量的65%通过排气罩排至室外,而由房间的全面换气排出35%;②排气罩口吸气速度一般不应小于0.5m/s,排风管内速度不应小于10m/s;③热加工间补风量宜为排风量的70%左右,房间负压值不应大于5Pa”。然而,有的工程的厨房未设排气罩,仅在外墙上设几台排气扇;有的虽然设置了排气罩,但罩口吸气速度远小于0.5m/s,选配的排风机风量不足。大多工程未设置全面换气装置,亦未考虑补风装置,难以保证室内卫生环境要求及负压值要求。

2.2 《暖通规范》第5.3.4条规定,“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应直接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方,②应低于排风口”。但设计中进风口的位置设置不合理,把进风口与排风口设在同一高度,并且相距很近,极易短路。出现这种设计一方面受建筑平面限制,平面上很难拉开距离,另一方面设计者不够重视,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时,往往达不到规范要求。

2.3 《验收规范》第7.2.2条规定,“风机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处应设防护网”。设防护网是为了防止风机对人的意外伤害和其他小动物的误人。

2.4 对外新、排风口(防雨百叶)没有提出通风净面积要求,造成新、排风口风速过高。

2.5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13.3.7条规定,“锅炉房燃气调压间属甲类生产厂房,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还应设置事故排风,风机应防爆”。

3 空调

3.1 《暖通规范》第8.4.8条规定,“空气调节系统的电加热器与送风机联锁,并应设无风断电、超温断电保护装置;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应接地”。这一规定防止送风机停机时无风电加热器单独工作导致的火灾。由于对电加热器可能引起火灾认识不足,设计时没有给电气专业提出要求,导致施工中专业配合不到位。

3.2 《暖通规范》第6.3.17条规定,“空气调节系统应有排风出路并应进行风量调节平衡计算”。很多空调工程未设排风出路,特别是人员集中或过渡季节使用大量新风的空调区,未设机械排风设施。

3.3 吊顶式风机盘管凝结水管路太长,水平坡度不够,造成水患。原因是建筑吊顶空间太小,建筑平面大且长,排水点不易解决。也有设计坡度不正确所造成。

3.4 空调机、风机盘管与散热器共用一个水系统,由于阻力大小相差悬殊,使系统很难平衡。因此,划分水系统时,应将空调机、风机盘管与散热器系统分开。当系统分开确有困难时,应有可靠的调节平衡措施。

4 防排烟

4.1 《高规》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加压送风量作出了规定,并分情况给出了具体风量值。该条附注中说明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m/s;条文说明中规定了门的开启数量,20层以下为2,20层以上为3。《高规》还规定,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根据这些规定,可以推算出各层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应为L/2(20层以下)或L/3 (20层以上,L为前室总加压送风量)。然而,有的工程,其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却标注为L/n(n为建筑物层数),显然小了许多。

4.2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高规》对排烟风机风量作了明确规定: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该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 m3 /h计算,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m3 /h计算。请注意,这里指的是选择排烟风机的风量,并不是指防烟分区排风量加大一倍(对每个防烟分区的排风量仍然按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Om3 /h计算),而是当排烟风机不论是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只按两个防烟分区同时排烟来确定排烟风机的风量。然而,有的工程排烟风机水平方向担负面积大小不等的2~3个防烟分区的排烟,设计上错误地将排烟风机风量按其所担负的2~3个防烟分区总面积每m2不小于60m3 /h

计算,而不是按其中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m3 /h计算,致使排烟风机风量偏小,难以满足防火使用要求。还有的排风机(系统)垂直方向担负两个以上防烟分区(内走道)的排烟,设计上误将各层防烟分区(内走道)的排风量按各自的面积每m2不小于120m3 /h计算了,而不是按各自的面积每m2不小于60m3 /h计算的,无形中将垂直方向各防烟分区(内走道)排风量加大了一倍,致使各层风道、风口配置得偏大。

5 结束语

笔者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设计者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学习理解的不够深刻,在设计中出现原则上错误;二是建设单位为了节能资金,不按设计图纸随意更改设计造成的。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建议设计师加强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的学习与理解,提高贯彻执行设计规范的自觉性,设计中像建筑方案设计一样,在设计规范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多方案比较,为建设单位提出多方案选择的空间,最终选择出经济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S].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S].

常见的设计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安装问题预防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现代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要正确选择配电系统、综合考虑住户的使用需求,在设计方案上认真排查不安全隐患因素;在电气安装中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严格按电气安装验收规范进行验收,从电气安装质量上保证使用者的用电安全。我国建筑的电气设计与安装单位要在充分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先进的电气工程技术理论和观念,切实保障我国建筑电气设计和安装的高质量。

一、建筑电气设计和安装中的常见问题

1、设计图纸表述问题

有些结构简单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量很少也较为简单,有些设计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在设计中图示及说明就相当简略,虽然能说明问题,但给施工安装人员带来了不便,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甚至影响工程质量,给安全带来隐患。例如:某市政府大楼前花园广场工程施工电气施工图存在以下问题:未作电气保护接地及等电位联结设计,错误地采用TN- C接地系统,喷水池未按规定选用应有防护等级的电气设备及电缆。这样的设计完全违背了规范规定的安全性要求,按图施工必将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2、防雷接地问题

为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在施工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但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因设计人员对彩钢板施工不熟悉,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焊接技术不熟练,现场施工管理员对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执行力度不够等原因,容易造成以下问题:

(1)设计人员在轻型彩钢屋面板上设置镀锌钢筋作避雷网时,根据彩钢板材料不同,对金属板的厚度要求不同。

(2)防雷接地极、避雷网施工中焊接不符合要求。

(3)接地极电阻测试点设置不符合要求。

3、材料质量问题

当前经济市场竞争激烈。有的生产厂家降低了产品的质量,以致影响电气安装的质量并形成安全隐患,甚至酿成大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材料质量问题较常见的如导线电阻率高、熔点低、机械性能差、绝缘差、温度系数大;电缆耐压低、绝缘电阻小、抗腐蚀性差、耐温低;开关、插座导电值与标称值不符,导电金属片弹性不强,接触不好,易发热,达不到安全要求,塑料产品阻燃低、耐温、安全性能差等等。工程中使用假冒名牌的空气断路器和漏电开关的情况也较多。许多配电箱内的空气断路器和漏电开关的型号或额定电流值与设计不相符,将开关改小的较多。有的甚至选用了空气断路器代替漏电保护开关。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对人身安全与电气用电安全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4、电线管敷设问题

在电线管敷设工序上,施工人员对有关规范不熟悉,工作态度马虎,贪图方便,不按规定执行。施工管理员管理不到位;经常会出现电缆管多层重叠,管子出现死弯、痛折、凹痕现象;电线管进入配电箱,管口露出太长、管口不平整、长短不一、管口不用保护圈未紧锁固定;预埋PVC电线管时不是用塞头堵塞管口,而是用钳夹扁拗弯管口等等现象,造成多条线管通过同一狭窄的平面。这固然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也与建筑设计布置和电气专业配合不够不无关系。

二、建筑电气设计和安装中的预防方法

1、安装施工前期准备阶段预防方法

图纸是施工的前提和依据,只有详细核对图纸,对工程中各系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做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平面图是否与系统图相一致,管线坐标、标高及管线交叉是否符合要求,有无错、碰、漏等问题,采用了哪些新材料,其品种、规格是否满足要求在对照完各专业的图纸后,将有错漏及不明白之处以联系单的形式向设计院及有关部门提出,找出解决办法。

2、配管安装工程施工阶段预防方法

暗配在混凝土内的电管,混凝土保护层一般不少于20mm,消防线管埋深不少于30mm;施工中要保证各种管子畅通,可在管口塞入废纸,以防水泥砂浆等杂物进人管内;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镀锌管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套管与紧固螺钉应配套并经强度和电气连续性试验;配管工程施工时,应对原材料加强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具有合格证、质保书;硬塑料管豁结,应用小刷子均匀涂抹配套供应的胶结剂,并用力转动播入到位,煨弯时,应灌砂用电炉间接烤或用火烤;管进箱(盒)应采用带护口固定件连接,金属线槽内应穿塑料铜芯线做接地线,使金属线槽可靠接地。

3、线管敷设施工阶段预防方法

掌握规范要求,间距一致,在大距离敷设桥架时应对承重量进行计算;每节桥架间应作电气连接,连接螺栓时将垫片处油漆去除,做好复点接地并测量接地电阻值;进入盘箱内线管敷设完成后统一切平,以露出基础面50~ 80mm为宜,逐根去除毛刺,并磨圆管口,管口要用护套并锁紧箱体;线管敷设完成后,电工应逐根用木塞或用塑料布进行密封,防止异物进入管内,导线穿管后进行接线,并及时用胶泥等物对管口进行密封处理;布管时走向合理,掌握弯曲角度不小于90°为宜,根据不同材质和厚度对管子进行煨弯,弯管要专用弯管机,使其表面平滑,不出现扁折、裂纹现象,温度严格控制,弯后进行外观检查;埋地敷设时,严格按规范施工,控制深度要求。电线管埋入墙内,离墙面不应小于15mm,管道敷设应“横平竖直”。

4、接地及防雷装置安装阶段预防方法

接地极的位置与管径(或圆钢直径)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极与接地线的焊接与防腐。扁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圆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应将扁钢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以满足搭接面的要求,并应刷沥青油两道防腐。

利用结构柱内主筋作防雷引下线时,自下而上必须是用作有标记的两根或两根以上主筋:屋顶避雷带的作法,避雷带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平面屋顶上所有凸起的金属构筑物或管道、爬梯等,均需与接闪带连接。

5、电气调试阶段控制

用1000V兆欧表对盘柜的绝缘电阻和电机电阻进行测试,要求其绝缘电阻值≥0.5ΜΩ;检查电力电缆两端的相位是否一致,并与电网相序相符,两端用标牌作标记,要求绝缘电阻测试其值≥1 ΜΩ;控制电缆接线施工,其接线应正确,并使用校线器对其作一次校线,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作相应回路编号;设备运行前,检查电机外壳接地是否良好,电机转子的灵活性及旋转方向是否正确,且无碰卡现象,电机应做单台送电试验,送电前应先调整好相应的过载电流,把设备脱开做空载试车,用钳型电流表检测空载电流,用点温度计检查电机外壳和轴承的温度是否符合有关的要求;一般空载试运行时间为2h,并做好有关记录;联锁系统调试应与工艺机械各专业配合进行,以防止损坏设备和发生事故。

总之,建筑电气的安装施工牵涉到多项技术和管理领域,由于其复杂性和技术性,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其施工技术要求及操作规程组织施工,重视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以提高整体安装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立海,宋治圆.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7)

[2] 张哲,黄民德.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问题的探讨[J]. 天津建设科技. 2009(02)

[3] 王大鹏.浅析高层住宅电气设计[J]. 科技资讯. 2009(05)

常见的设计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维修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机电设备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在人为、环境、技术以及材料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必然会出现诸多故障影响设备有条不紊的运行,设备检修质量也因此得不到提升。因此,为了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必须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有效的排除故障。本文从机电设备维修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其故障的种类及后果、故障产生的原因,认真研究了排除故障以及维修的方法。

一、机电设备维修的重要性

机电设备维修包括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修理,维护能够对机电设备的性能进行该改善与维持,修理能够使机电设备的性能改善并且恢复,维修实际上就是在排除故障、消除故障隐患的情况下保证机电设备能够正常稳定运行,有效的维修工作可以节省材料、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费用使用量、获得更多的利润。避免因故障而产生的事故,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机电设备的维修在排除故障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正常的经营运行与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有助于企业长期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做好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能够增加企业的生产量,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对其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提高企业的生效率,对成本的控制以及各项经济技术的指标具有的重要作用。现阶段,机电维修中依旧存在许多不足,对此企业要以认真的态度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维修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维修不仅是一种提高和改善机电设备性能的技术活动,也成为了一种投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二、机电设备中常见的故障种类以及后果

1、机电设备中常见的故障

机电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时多种多样的,其中常见的有:①失调性故障。机电设备间隙过小或者过大。其压力过小或者过大,运行中出现失调。②松脱性故障。机电设备出现脱离后者松动的情况。③渗漏或者堵塞型故障。机电设备出现漏油、漏气、漏水以及堵塞的状况。④损坏型故障。机电设备变形、开裂、断裂、龟裂、烧蚀等诸多情况。⑤功能失效或者性能退化型故障。机电设备功能失去功效,过热,性能不断衰退等状况。

2、产生的故障后果

机电设备因故障多样,产生的后果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①环境性以及且安全性后果。若故障使企业没有完全遵循地方、国家、国家、行业的相关规范,便存在环境性的后果。若其故障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则存在安全性的后果。②隐蔽性故障的后果。其后果不会产生直接的作用,但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灾难性的后果。③使用性的后果。若规章对企业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影响,则具备了使用性的后果。④非使用性的后果。这类障碍属于功能的范围,不会对生产以及安全产生影响,只会产生一定的维修费用。

三、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

1、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内因

首先,由于机电设备中的一些零部件出现损坏现象,如转轴断裂或弯曲,轴颈以及轴承出现磨损以及端盖或者支架出现裂缝的情况。如果出现机械断裂、变形、拉伤、开裂、老化、不正常磨损以及漏油、漏气、漏水以及堵塞等因素会产生诸多的故障。如果转动的机械出现卡涩或者摩擦等问题,会使电动机过热,影响其正常的运行,甚至出现烧毁的现象。其次是由于联轴器出现中心线不一定的情况,即电动机在运行中,转动部分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再次,电动机的铁芯松散,绑线出现松散、断开、脱落或者损坏的现象。动机组的集流装置,如滑环、转向器以及电刷等出现损坏。最后,电动机的绕组对各种部件之间的焊接不良,接线出现差错等状况使绕组出现磨损。

2、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外因

首先是电机的控制设备出现状况或电动机不能够正常启动。其次是过低或者过高的电压导致电机产生故障。再次是电动机承受过大的负载量,馈电导线出现断电的情况。最后电机设备在运行中受到温度、有毒气体、粉尘、蒸汽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的许多故障。

四、机电设备排除故障以及维修的有效方法

1、对机械进行合理操作

机械操作者在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维修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人为因素的影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在对设备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机油以及冷却液进行查看,确认没有缺失,一旦发现问题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设备启动时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预热之后才能够开始正常的运行工作,绝对不能够在低温的情况下超负荷运转。在设备进入正常的运行状态时,要对温度表数值进行全面的检查,设备不能在超过自身的承载负荷下运行,对油门进行均匀的加减,使设备的负荷变动保持稳定的状态,从而减少设备磨损,有效的排除故障,避免事故的发生。

2、对设备进行合理

机电设备中出现的故障一般以上都是因为设备度不合理而造成的。机电设备中的许多零部件都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因此,要想使设备能够健康稳定的运行,必须对机电设备进行合理的工作。设备的合理能够使工作的温度保持稳定状态,阻止灰尘等杂物进入设备的内部,降低零部件的磨损率,是防止故障发生的有效途径。对设备的合理要做到:①对剂进行正确的选择,根据机械结构、季节与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合适的材料,不能用质量不好的材料,更不能用其他材料代替。②要尽量避免剂短缺的情况,要储备足够的剂,数量不够时要及时进行补充,同时,在使用剂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其产生的效果进行检测,如果效果不能达到指定要求就立刻进行更换。

3、对现场维修方式灵活运用

要灵活的运用现场维修手段,如:①零件修理。采用焊接、加工、研磨的手段对设备零部件进行修复。比如,水泵在运行时,进水管出现漏洞,可以把树枝削成相应的形状塞住漏洞,使水泵能够继续正常的运行。②零件替代修理。采用新的设备零部件进行及时的更换,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材料,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维修速度,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转。③零件弃置。丢弃已经损坏的零部件,把电路和管路进行连接,在最快的情况下恢复设备的性能。

4、加强操作者专业素质,建立健全维修管理制度

企业应对设备的操作者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操作者的专业素质和维修技能,能够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操作,提高机电设备的维修质量。同时,建立健全包括维修人员、维修管理以及维修技术等多种因素在内的相关维修制度,从而促进设备维修的系统化以及科学化,使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

总结:

机械设备的故障维修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与技术活动。只有做好对设备的故障工作,重视小毛病并及时修理,避免故障引起大的事故,在应急维修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对材料和零部件进行认真的检测和选用,通过加强检测力度来提高检修的质量,才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母晓斌. 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8)

[2] 王苗. 浅谈机电设备安装中异常现象的原因与对策[J]. 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0(02) .

常见的设计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建筑设计 项目管理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加入WTO以来,建筑设计领域逐渐向国外的设计公司开放,由此对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促使我国建筑设计领域更加重视项目设计管理,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国内建筑设计的管理质量。

一、有关建筑设计项目管理

(一)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内涵。

鉴于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将项目管理引入工程项目建筑设计阶段,不仅仅是国际通用做法,也是我国建筑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是用系统的管理方法来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临时成立的设计人员和资源组合,通过系统性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方利益的综合协调,最终实现建筑设计项目目标的过程。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注重的不仅仅是对人的管理,还涉及到设计工作中各个部门的协作,它关注资金投入、质量管理和后期服务等配合设计的工作,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式。

(二)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特点。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已经具备了项目以及项目管理的目的性、临时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同时建筑设计项目管理还表现出了一些独有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以建筑设计项目为对象。建筑设计项目是由一系列服务于建筑工程的设计任务组成的任务系统,其目标是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更好的实现建筑设计的目标。

2、以系统工程管理师思想为基础。建筑设计项目管理要求将设计项目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根据系统理论“整体-分解-综合”的原理,将设计项目分成若干个设计单元由专业人士分别完成,然后汇总最终结果,同时对整个设计项目进行综合管理,充分考虑个专业间的协调与控制,保证目标的最优化实现。

3、组织具有特殊性。组织具有特殊性,建筑设计本身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组织单元,项目进程中不仅要围绕建筑设计来组织资源,还要与建筑工程进行协调,行使建筑设计的使命,并且设计项目的组织是临时性的,当设计项目终结时,组织的使命完成,组织将会解散。

4、以目标管理作为管理方式。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管理的组合,涉及的专业较多,必须综合协调时间、费用、使用功能等。

二、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常用的方法

由于使用方法不恰当、观念误区和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我国目前建筑设计存在很多问题,如设计工程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和目标、设计管理由不懂设计的人进行管理等。项目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所以,要运用正确的项目管理方法对建筑设计项目进行管理,本文将常用的建筑设计管理方法梳理如下。

图1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分类图

(一)项目组织与资源配置管理方法。

项目组织与资源配置管理是着重对项目所遵循的人员组织结构及资源配置的程序及要求进行规范的项目管理办法。

1、适用的组织类型。(1)职能化项目组织:把项目置于常规组织的一个职能部门,使项目组织成为常规组织的一部分;(2)项目化项目组织:它是一类纯项目组织,与上级组织的其他部分分离,成立单独的项目组织,有自己的技术人员,由项目经理独立管理;(3)矩阵化项目组织:是一种多元化组织结构,从每个部门抽取人员组成项目部,是一种垂直的组织结构,矩阵式中又分为弱矩阵式、平衡矩阵式和强矩阵式;(4)混合组织系统:将效益优良的大型项目与常规组织分离开来,形成独立的部门。

2、资源配置管理方法。(1)责任矩阵:将项目任务明确落实到各个岗位,明确表示出各个岗位在工作中的地位、关系和岗位职责;(2)资源计划优化:①通过权重定义资源优先级,区分各种资源的重要性,在这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资源的价值量和数量、资源增减的可能性、资源的可替代性、资源供应情况;②根据资源优先级对资源进行优化和平衡,在编制资源计划时,选用适当的定额是确定资源投入量的关键方法。

(二)质量管理方法。

1、ABC分析法。ABC分析法又叫主次因素图,帕累托图等,是按照次序排列引起项目偏离原路径的各种原因形成图形,按照引起缺陷问题的频率指导纠正行动,如下图所示:

图2 主次因素图 图4 控制图的基本形式

左边纵坐标表示影响因素出现的频数,出现设计偏差、错误或缺陷的次数,右边纵坐标表示该偏差在总偏差中德百分比,横坐标为影响各种因素的名称,其中A类为主要因素,一般有1-3个,占比60%以上;B类为次要因素,占比30%左右;C类为一般因素,占比10%左右。

2、因果分析法(鱼刺图法)。影响建筑设计项目进度及效率的相关因素很多,因果分析是采用从大到小、顺藤摸瓜的方法,把问题的原意和结果关系理顺的方法。因果分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鱼刺图型因果分析,在图中首先找出引起偏差的显性因素,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找出产生它的具体原因,以此类推,然后将这些原因归类绘成图形(如下图所示),有助于全面了解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及其质量;二是依照建筑设计顺序,以此寻找影响质量的因素的方法。

3、控制图法。控制图即项目管理图,由于设计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下的设计质量特性值是服从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的,利用异常波动导致的图形变化来识别设计过程中的异常因素的一种质量控制方法。

控制图的一般形式如下图所示,UCL是上控制线,是控制的上限;CL为中间线;LCL是下控制线,是控制的下限。用控制图管理方法能够分析并判断建筑设计过程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处于稳定状态,从而能够预防不合格设计产品的出现。

(三)进度管理方法。

1、网络控制技术。

设计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活动和工作的集合,网络是按照逻辑关系把各项活动联系起来的关系图,网络控制是通过了解各工作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完成该工作需要的资源参数实现对项目的控制的管理技术。网络控制技术有两种主要实施方法:(1)关键路线法:选取项目网络中时间线最长的路线作为关键路线,位于关键路线上的工作即关键工作,这些工作一旦延迟会影响项目整个完成工期。控制整个设计项目的工期就形象化为缩短关键路线的长度;(2)计划评审技术:在项目的每项工作持续时间不定的情况下,采用加权平均时间对完成设计项目时间的可能性做出评价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项目分解为具体工作,确定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依照经验估计具体工作时间从而得出如期完成项目的概率。

2、资源费用曲线。

资源费用曲线是由投入的总资源费用的累计额与项目进展的关系一起得到的曲线,该曲线横轴为项目时间,纵轴为累计工作量,坐标内有按预计进度制定的进度曲线。

图3 鱼刺图 图5 资源费用进度比较曲线图

图中的计划曲线和实际设计进度曲线能够直观的反映设计项目的进度情况,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把实际曲线和计划曲线进行对比,能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设计完成情况(累计完成百分比)、设计工作进行的速度(进度曲线的切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曲线纵向距离)等。

三、结论

自从建筑设计行业引入项目管理方法以来,其管理效率明显得到提高,不仅仅减少了项目拖延现象,也大幅度提高了设计合同的履约率,从而提高了我国建筑设计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如此,项目管理意识和观念也逐步深入人心,各个设计公司纷纷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和不同的建筑设计项目,采用不同的项目管理方法,对于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全新观念、具备全方位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筑设计行业推行项目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产物,也符合当今世界工程建设发展的趋势。在建筑设计行业推行项目管理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人们在运行过程中对项目管理的认识逐渐加深,对项目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完善、改进和深化。

(作者:中国航天设计院二院,专业/研究方向: 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谭斌. 国内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成达公司工程总承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