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展集体经济的计划和措施

发展集体经济的计划和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发展集体经济的计划和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发展集体经济的计划和措施

发展集体经济的计划和措施范文第1篇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40.9万元,实现利润约10.28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0.28万元。

一、强化领导促进增收,凝聚村社发展合力。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二、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有效破解增收难题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三、增强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助推脱贫攻坚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4”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属全体村民所有。

发展集体经济的计划和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23-1

1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梨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和畜牧业大县,2011年全县粮食产量再创历新高,超过50亿斤,全县29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超过60万。2011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为2573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18万元,占总收入的5%;发包及上交收入为175万元,占总收入的7%;补收入为1962万元,占总收入的76%;其他收入为318万元,占总收入的12%。集体经济总支出2249万元,其中:干部报酬支出为1045万元,占总支出的46%,(占补收入的53%);他各项支出为1204万元,占总支出的54%。无经营收入的村为244个,占总村数的83%。

2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村级经济组织的收入来源渠道狭窄

从当前我们统计掌握的情况看,村级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财政转移支付的补助收入,只有极少数的村有一点发包收入和资产处置收入,靠近102线和四梨线,梨十线周边的村因为征占地有一部分土地补偿费收入,绝大部分的村也将集体的预留地随着二轮土地发包一次性包发到底,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支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2.2 村级集体经济的各项支出不断上升

近三年来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由过去的3.8万元,增加到6.8万元,增加的转移支付资金绝大部分增加到村干部报酬中去了,只有少量的资金用于弥补村级办公经费的不足。特别是近几年的村村通工程,需要村级配套的资金,基本上是空头,极个别通过处置预留地和林地等资产弥补一部分,大部分是空缺,形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新的债务,扩大了村支出的范围和数额,直接影响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正常运转。

2.3 村级集体资产难以盘活,债权不能得到有效清收

村级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很大,但多数是有账无物或账面价值大,实际价值小,更多的是闲置无用的废旧资产。目前全县各项收款(即欠村级组织的债权)在全社会的大背景下,没有有效的政策和法规进行约束,特别是税改前尾欠的税费额度很大,很多农民认为听话的吃亏,挑皮捣蛋的占便宜,也是近年来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难操作,议不成的主要原因。

2.4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负债沉重

由于历史遗留和现实原因,多年来村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村两委换届、村村通工程、一事一议和新农村建设等超越自身实际能力的支出,产生大量的新生债务,债务的本金又在继续衍生新的利息债务,结果是事干了,欠了一大堆无力偿还的债务,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干部造成的困惑和烦恼是不言而喻的。

3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途径和保障措施

曾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农村集体经济,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始走到今天,走过了一条由强变弱,由弱变无,从辉煌走向低谷。原因是多方面,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各级政府十分关切的事情,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短时期内很难找到能使村级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壮大的捷径和行之有效的办法,要改变目前的状况,我们认为,应从抓基础,抓本质,抓长远上做起,不能急躁,不能脱离农村的现实去研究和解决集体经济如何走出低谷,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起。

3.1 着力提高村级两委班子的建设水平

说到底大到一个区域,小到一个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组织队伍建设和人才建设。村级两委班子的组织建设化程度和抓经济建设的能力,直接考验着一个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建议,一是适当延长两委班子的换届间隔时间,保持两委班子的相对稳定;二是尽快推进和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把大学生选派到两委班子中担任实职;三是有计划分阶段的实施村级主要领导实行财政供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抓组织建设。

3.2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到今年为止,全省利用3年时间已经把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3万元。大的村已达到6.8万元。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支出成本都在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中,干部报酬一项就占去60至70%,各项办公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目前转移支付资金虽然较过去有大幅度的增加,但原有的基础低,增加后的转移支付补贴仍然是低水平的,没有更多的可用资金投入到发展集体经济上面,所以,适当逐年的增加转移支付资金是十分必要和客观的。

3.3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支出

我们目前建设的标准化“三资”服务中心,无论是从制度保障,还是从业务管理上,已从根本上解决了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问题,但是在资金使用上,还没有从实质上解决量入为出,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少事的问题,有很多超越自身能力和实际的建设工程,形象工程,减少公益事业建设要求村级配套的比例和额度。

3.4 加大对村级债务的化解力度,减少村级债务的刚性利息支出

目前,村级债务严重困扰着各级干部,建议上级部门加快推进化解村级债务的进程和化解力度,使各级干部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抓经济建设。

3.5 积极探索发展村级经济的各种途径

发展集体经济的计划和措施范文第3篇

自从解散以来,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作为主体的农村集体经济,到如今为止,还没有其他的承办单位取代,来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新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正在不断地发展与改善之中。这正是当前中央直接对农村居民颁发政策的形势。要想在农村实行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形式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投资方向以及经济收益等。在考虑时也要注意掌握其带来的利益与风险,有效把握其内部实行模式,使得农村经济展现出一种多元化与多样化共同实现的经济发展常态。在改善期间,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不足与漏洞并不能够被看作实行的根本阻碍,应该保证自身对土地私有制与土地产权做到全面的认识,使得农村集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针对以上几个方面作出详细的介绍与见解,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农村建设

目前,农村社会的发展形势已经从有税费的时代向着无税费的时代转化,使得农民的经济负担减轻,但是农村的部分运转情况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农村集体经济要在保证村民的基础设施与基本用品的前提下,提高村民的收入。然而多数村级组织单位都普遍面临着发展水平落后,发展道路匮乏的情形。只有保证了自身的努力,才能够发展集体经济使得劳动力效率提高,从而进一步保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开展。大量现象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传统发展模式以及现有体制的约束,不能够快速适应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更不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进行,因此,针对这些方面,本文将提出有效的建议。

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形式的内涵

新农村建设与建设现代农业时代要求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被寄予了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合作互利的经济状态。在现代我国经济体系发展的基础下,在市场风险面前,农民的小型生产规模显得十分渺小。在市场各方面的竞争情形下,农民被迫必须要学会合作。主要涵括两种合作,一种是纵向,另一种是横向,这就要求学会要素资源的重新分配与理性投资是合作的基础手段与方法。要想实行有效的农村集体经济,还要求村级组织单位的组织形式全面合理且具体有效。主动向着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形式转变,充分利用一切劳动力与资源。要求有效的一部分非农业主体积极加入合作,还需要一些集体组织机构的产生,积极建立一些农场、产业园、基地等农村集体经济机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保证多元化与多样化的更好实现。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的方向与风险预算

(一)从资源管理角度分析。资源管理大致分为六种:人力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供方与合作伙伴管理以及知识技术管理。这六项管理都在资源管理中充当着各自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要想真正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形式就必须保证人力资源充足,人才素质高尚;基础设施方面要全面且有效,保证各项指标达到合格的预测;环境得体,办公起来舒适方便;财务状况充足;合作方稳定且有信誉;内部知识技术灵活且达标。但是在这些方面也存在着相对一些风险,比如:人力匮乏、财务缺少、技术落后等。因此,必须要针对性解决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够保证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从资金管理角度分析。资金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金的管理、流动资金的管理以及专项资金的管理。基本资金一般情况下是由国家或者政府财政拨款,因此,使用机构可以无偿性使用。对于大部分补充固定资产损耗的折旧基金,要全部上交于政府,少许用作使用机构的更新改造基金。机构的流动基金应该根据预计的定额,全部由政府财政拨款,但是机构内部实行有偿性的使用。机构的专项资金应该全额交予银行贷款,到期后应全部交还银行。机构内部财务人员对资金进行详细预算与及时的记录,以保证资金到位且合理使用。在此期间,会遇到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的风险,应该根据机构发展的现状做出准确的分析,确保资金的及时清还与发放,保证机构资金方面到位且合理。

(三)从资产管理角度分析。资产管理通常分为三项:办理定向资产服务,办理集体资产服务以及办理专项资产服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必须要保证资产管理的三个方面及时到位,无论任何一项服务有需要时,要及时处理,处理方式要合理得体。根据每一项资产服务的特定合同的具体操作方式、约束要求以及不同条件,为每位客户进行详细的经营运行,保证为客户提供各项基金、证券及金融产品方面的资产管理需求。

(四)从投资方面进行分析。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过程中,合理的投资也是为机构带来收益的一种有效方式。投资的定义主要指某种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得到利益,而向其他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的行为。对于农村发展来说也是一项合理的措施来改善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合理的投资能够为农村集体经济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盲目的投资只会减慢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进行。在投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投资对象选择错误或者投资方式出现失误的风险,面对这些问题,一定要首先将自身经济稳定,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求理念进行合理谨慎的资产投放。

(五)从经济收益角度分析。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收益是指某个人或者机构在保证自身的期初财富与期末财富同样富裕时,能够消费的最大限度,其中既包括已经实现的收益与还未实现的收益。经济收益往往指的是期初期末的净资产,农村集体经济要想达到某个巅峰,一定要保证这一净资产达到一个合理充足的数额,使得农村经济不再受到制约,而且能够根据这一角度准确衡量农村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促使农村能够快速找到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形式的手段与方法。

三、官民合作在共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中的重要性

从我国农村现在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社会上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许多农村面临着劳动力无处使用,发展前途渺茫的现状。面对这种情况,官民之间应该建立合格有效的合作关系,积极设立一些集体机构或组织单位,充分利用闲置劳动力;也可以互相努力,寻找有前途的发展道路,保证所有村民都能够参与进来,既有效保证了村民的各项权益,为村民的各项服务提供了保障,又提高了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变得更加美好。

四、结语

根据分析可以知道,在如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情形下,我国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与不足,在资源、资金、资产、投资以及经济方面的计划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导致我国集体经济发展进程相对较慢,因此,根据这一现状一定要从根本角度出发,建立和谐的官民合作关系,保证农民充分意识到集体经济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发展所有较为落后的村级组织单位,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资源,来保证及时满足未来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发展的一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洪猛,黄诗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2]王景新,余勇亮.民族自治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广西农村调查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013,2

[3]韩松.论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J].河南社会科学,2011,6

[4]高飞.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运行研究———以湖北省田野调查为基础[J].农村经济,2012,1

发展集体经济的计划和措施范文第4篇

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必要性

1、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上,再一次明确指出发展农村经济要“增强集体经济实力”,这充分说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我们党在农村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

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使得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作用的基层政权不能够有效发挥出来,凝聚力、号召力大大削弱。只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物质基础,巩固基层组织的核心地位,增强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

3、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加快农村实现小康,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善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在当前国家财力有限,农牧民收入偏低的情况下,只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才能有效地对农村修路、农田改造、村镇建设、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农村自身加快发展的造血能力,不断改善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村组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对老**镇村组集体经济情况的调查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是较薄弱的。这个镇在1983年实行时,就把集体的牲畜、农具等作价分给了农民,集体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的。在这期间,各行政村虽然办过企业或经济合作社从事工、商业活动,但因种种原因,现均已停产倒闭。5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目前都没有企业,集体的收入主要就是靠机动地发包收入,再无其它的收入来源。从被调查的5个行政村、51个组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年底,各村委会的集体总资产为226.3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12.39万元,流动资产113.78万元,而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仅有4.92万元,其余为债权109.26万元。另外,债务达126.44万元。具体地看,5个行政村有30%的村资产总额不足50万元,60%的村集体流动资产不足20万元,80%的村集体积累资金不足10万元,60%的村债务大于债权,60%的村集体年总收入不足5万元。

51个村民小组集体资产总计1532.1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达1283.92万元,但这其中农民集资打井的资金就占1247.11万元,真正属于51个村民小组的固定资产仅有30余万元,而流动资金中的货币资金仅45.07万元,70%的村民小组帐面无一分现金,作为集体积累资金的公益金,公积金帐面上虽有86.35万元,实际并无现金可支配。各村民小组的收入仅仅靠的是机动地的转发包收入。具体到每个组来看,集体流动资金不足万元的组占68%,集体年纯收入不足万元的和收不抵债的组占63%。从全县情况看,也是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村组集体经济收入只能维持正常业务开支和少量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有的集体经济严重亏空,村财收不抵支,个别地方“空壳村”现象仍然存在,这些情况严重地制约着农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和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三、村组集体经济薄弱的原因

据调查,制约村组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70%的村组干部存有“畏难情绪”,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总体来讲,村组干部报酬低、待遇较差,大部分村组干部都是辛苦一年,报酬还拿不到手,只有挂在帐上,这对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是有影响的;另外,村组干部的整体素质还不高,年龄结构老化现象依然比较严重,5个行政村中,书记、主任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村有3个,年龄在50岁以上的书记有3个,占60%。村组干部中初中、小学文化水平的比重偏高,达89%,不少人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等懂得不多,对于发展村组集体经济只讲客观条件差,主观上努力不够,导致集体经济逐年薄弱。

2、干部主要精力还没有集中到发展集体经济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村组干部的精力平均分配情况为:10%的精力用于抓集体经济,70%的精力用于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和自己的主管工作,15%的精力用于家庭劳动,5%的精力用于应酬及其它事项。绝大部分村干部反映当前农村工作难开展,就**县而言,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村组兴办企业困难,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渠道太少。

3、农民对集体经济不关心。村组干部普遍反映,目前农民对集体经济的主人翁意识淡薄,对发展集体经济不关心、不支持。他们认为村、组集体经济与他们的个人利益关系不直接,经营没有决策权,管理没有监督权,借口减轻农民负担,就什么都不愿交。因此,当前教育农民,给农民讲政策、讲法规,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任务迫在眉睫,在下乡驻村工作中要加大对农民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

4、村级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是集体资产管理混乱,体制下放期间,由于没有处理好“统”和“分”的关系,把应由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分散到农户去经营,又没有很好加以管理,造成集体果园、山地等资产分光、流失。山区乡镇尤为突出,大部分山地无偿被村民占用,又没有收取任何山地开发使用费、管理费,没有签订任何承包合同,使村集体失去产业基地,村财几乎是空白。二是缺乏使农村集体资产在运营中保值增值的有效管理机制。原有的一些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已逐步被取消,仅有的个别优惠政策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而失去吸引力,原来的一些村、组所办企业也都早巳倒闭。对现有的集体资产也存在管理不严,造成集体资产缺乏与浪费,更谈不上集体资产在运营中保值增值。总觉无条件,也无能力兴办什么合适的企业,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只有提留的收取和机动地的发包(留有机动的的村、组),集体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5、村组经济发展的路子不多。部分村组领导班子素质差,没有一个好的支部带头人,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或只规划没有具体实施案。但主要的原因在于村组干部集体经济观念不强,公仆意见识淡薄,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缺乏发展经济的思路和管理经济的能力,不能找准一条发展路子。目前,发展集体经济难、完成上级计划难、农村五好建设难、处理民事纠纷难成了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反映的“四难干”。

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几点对策建议

1、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有人办事,有能人办事”的人才保证机制,在强班子、优化环境上出新招。一要改革选人用人办法。不断调整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尤其是选配好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切实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为群众办好事,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基层领导班子。在村组干部的选拔上要开阔视野,拓宽渠道,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新机制,实行“三推一审一选”(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组织推荐,党委审查,党员大会选举)和“两票制”(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选举票)的办法,选拔有能力、有威信、德才兼备的党员任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应尝试打破“限定村内选人,因定本村任职”的框子,通过竞聘、招考、下派等多种形式推进村党支部书记的异地任职,并且逐步实行职业化管理。二要加大后备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力度,实行跟踪培养,培养成熟就要及时大胆启用。要建立“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中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要把能人吸收到党内来”。积极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把那些年纪轻、有文化、懂经营管理的返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负责人和致富能手纳入视野,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高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把党员培养成能人”。充分利用党校、党员电化教育、“科技之冬”等多种培训形式,积极组织党员学政策、学理论、学法律、学科技、学市场,提高他们的致富本领,使一部分党员成为村务管理的行家里手,成为党员中的能人;三是“把党员中的能人培养成村干部。要把党员中的能人确定为后备干部,并建立健全后备干部队伍档案,通过“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和“双带”工程活动,为后备干部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尽快成熟,逐步走上领导岗位。三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在解决干部工资、福利、养老等生活保障上下功夫,对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上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党支部书记,解决相应的政治待遇。改革村干部的工资制度,要探索税费改革后如何结合工龄、村人口规模、学历、农民增收以及双目标责任状落实情况发放村干部工资。配强领导班子。解决好“无人管事”的问题是解决“无钱办事”问题的前提,要求村组今后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下功夫,重点抓住两点:一是从思想观念上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强化发展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对那些集体经济“空壳村”,要增强支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二是要把扶贫和整顿经济薄弱的村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层层明确职责。

2、加强现有集体资产的管理,杜绝集体资产的流失,保证现有集体资产能够发挥作用。首先通过清查村、组集体经济的各种资产,摸清集体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营效益情况,做到帐实、帐款相符。其次,通过依法对村组集体组织的各种资产界定所有权,理顺产权关系,维护集体的合法权益。第三,通过对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种资产进行重新核定,确定集体资产的价值总额。第四,通过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监督,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对集体资产清理完成以后,应加强对欠款的回收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权利、义务观及集体主义教育。第五,建立健全财会工作和管理制度,村财务开支实行三审制度(即社长审签,民主理财小组审查,村委会审核,村主任核签);财务管理实行“村有乡服务”制度,即:村会计业务由乡农经站提供服务,村上不设会计,村出纳由村委会推荐,乡农经站考核聘任。积极研究探索化解村组债务的途径和办法,减轻债务负担,实现节支增收。

3、加大清欠力度:盘活现有集体资产,使有限的资金更好地得到使用。可以利用收回的欠款作为资本,进行投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搞养殖业。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投资,同时向个人吸收股金,兴办股份制养殖场,搞牛羊育肥及繁殖;聘请有能力、懂技术的人进行管理,杜绝过去政企不分,多头管理的现象,年终按股分红;二是在集体机动地上做文章,招标发包是一种形式,另外也可集体统一管理,想办法吸引外资搞综合开发,但必须由专人负责,签订责任状,制定奖励办法,并交纳一定的风险抵押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集体留足机动地,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种有效途径。然而现实情况是,部分村、组在二轮土地承包时却没有留下机动地,既使留下机动地的村、组由于给新增人口分地,机动地也在逐年减少,这样下去,再过几年集体就连一分机动地都没有了。因此,我们建议能否按中央精神“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对新增人口不再分地,所留机动地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上升,加之国家狠抓粮食安全工作,土地升温,应继续规范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积极解决遗留问题,对承包的机动地应公开招标,切实管好用好。

4、寻找新的增长点,多渠道发展村、组集体经济。一是要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开发增收。要积极组织开发利用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荒滩、草场、水面等资源,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实行招标承包,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发挥区位优势,经营集体土地和物业,靠近城镇和交通沿线的村庄要统一规划,通过建设仓储设施、集贸市场、经营门面等从事二三产业,实行土地和物业租赁经营,增加收入。三是挖掘潜力,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运输、旅游服务业等,进一步拓宽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培育农村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搞活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四是企业强村。结合小城镇、村民新居建设,因地制宜兴办新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积极稳妥地发展以农牧产品加工为重点的村办企业,并加强管理和经营,壮大集体经济。五是抓项目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差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利用项目建设进行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大力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六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以及各种行业协会、服务站等服务组织,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事业,开展有偿服务,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优势,组织农村劳务输出,通过为劳动者服务创收。

发展集体经济的计划和措施范文第5篇

一、新型集体经济的内涵

新型集体经济是对传统集体经济的突破,产权明晰,包括多种新的实现形式,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为主,融合合作制与公司制管理模式,凭借劳动和资本分享企业收益。劳动者为自己和社会创造财富的一种组织形式”。一些传统的集体企业通过改革改制,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展现出新的活力。

二、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特征

1、企业是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体

企业全部或多数职工既持有本企业股份,又在企业内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强调以职工持股为主体,其持股比例为本企业全部资本或占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地位。一些企业采用股份的形式引入企业外部出资入做股东,这种企业产权主体的设置,改变了原有企业资金制度单一内生性,拓宽了企业吸引外部资本途径。在组织形式上,自愿组合,自筹资金,民主管理,自主经营,集体积累,按劳分配,入股分红。在联合的基础上确立了劳动者的个人所有权,实行个人所有,集体占有。

2、劳动者通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本企业具有控制权

劳动者资本之和在企业产权结构中占有相对控股以上地位。在产权制度上,逐步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通过控股和企业章程规定取得对企业控制权,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大多数企业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架,按现代企业治理模式决定企业经营投资计划、选举高管人员,审批财务预决算等重大事项。

3、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形式主要体现在支付给劳动者工资和奖励、按劳分红上,依据劳动贡献决定。按资分配体现在各方股东按其股份分得红利,也有一些企业把劳动技术等要素折成股份的,这部分名义上按股分红,实质上仍是按劳分配。职工具有股东与雇员的双重身份。在取得工资性收入的同时,还可以取得劳动分红、股金分红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益。建立了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新型劳动关系。

4、与其它所有制企业区

主要在资本结构上加以区别。新型集体经济出资入主体是本企业劳动者,劳动者对本企业有经营控制权,而国有企业出资人是国家,国家按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授权,任用经营者,企业盈亏是国家的事,职工不具有控制权。而在私营企业中,不允许劳动者入股,或投资者不一定是劳动者。这些与集体经济主要由大多数劳动者共同出资共同劳动。企业不是少数人所有,而是多数劳动者所有的特征有根本不同。

5、与传统集体企业区别

所有权形式,由单一共同共有变为明晰到人,按份共有;人事及决策权由上级任免决定变为职工以股东身份决策;分配上由按劳分配变为按劳与按资分配并存的多种分配制度。企业治理结构由单一集体制度变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多种实现形式;企业地位由政府管理变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三、新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新型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有: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要特征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以集体共有和按份所有相结合,集体共有为主的集体企业;由职工股控股或相对控股的有限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由集体资本控股或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劳动者个人资本为基础的合作制企业;其它具有新型集体经济特征的各类企业。

新型集体经济的产生始于传统集体企业进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初期大都以股份合作制改造为主,并在股份合作基础上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逐步过渡到有集体资本参加的有限责任制、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公司制企业。这些企业吸纳社会资本,与国内外企业合资合作,发展成为多元投资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各类新集体经济大量涌现。

四、新型集体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适应的

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符合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方式。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它作为市场经济,要以市场作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由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运行。新型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而这种公有制经济有明晰的产权,产权结构趋于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科学化,机制市场化,同其他利益主体的关系是竞争的关系。因而有追求资源配置合理性和资源利用充分性的内在机制,容易与市场经济融合。

1、新型集体经济本质特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型集体经济实行“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相结合”及“个人所有,集体占有”的产权制度,其财产在价值形态上可以量化到劳动者个人。但在实物形态上不由个人支配,而由集体占有和支配,在共同占有基础上,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将企业共同共有与劳动者按份共有结合起来。这样的产权制度使所有者真正到位,解决了传统集体企业终极产权不到位的问题。

新型集体经济是“民有民营民享”的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它的资本主要来源于劳动群众,是一定范围内劳动群众民有民营民享的公有制经济。新型集体经济确立“民本经济”的观念,不同于传统集体经济经营活动由政府决定,经营者由政府调配,企业用工由政府安排,排斥个人所有权的二国营模式。

新型集体经济突出了集体经济民本位的特点。首先,在产权上以投资的劳动者为主体,实行民有,体现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其次,在经营形式上实行民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确定经营者的产生方式,自主决定企业的用工制度,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第三,在内部管理上实行民主,劳动者通过股东会参与企业管理,通过直接持股和间接持股等形式。行使股东权利及其它民利,参与企业的决策活动,第四,在经济利益上实行民享。职工在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取得工资性收入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对企业的投资享有收益。第五,在经营风险上实行共担。

这种新型的集体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体现了公有制经济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

2、新型集体经济符合我国生产力现状及发展要求

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要求。生产的社会化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这种变化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新型集体经济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把单个的资源(人力、资本、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既在生产力的发展上体现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又在生产关系变化上体现了公有制的特点,一方面,集体资本参股控股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共同共有财产具有直接的公有性质;另一方面,在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劳动者个人投入的资金转换成了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以法入主体形式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转变是向联合生产方式的转化,符合生产社会化的要求,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是公有制的新的实现形式,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化方向相一致。

当前我国生产力还不够发达,而且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水平多层次性是我国的重要国情。新型集体企业是自发形成的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容纳不同层次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它的企业规模可大可小,企业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容纳手工劳动和半机械化的生产力,也可容纳机械化和自动化、专业化的社会大生产。新型集体经济具有兼容性。能在各种行业中发展。同时独立自主性强,既有主动联结现代产业链,进行协作配套的能力,又有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的机制。由于集体经济量大面广,遍及城乡各个行业,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因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有利于加强和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宪法》中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根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新型集体经济的长期发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中,由于国有经济分布过广,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随着国家对国有经济的调整,国有经济将集中力量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骨干企业,对一般性行业将逐步退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下降。只有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积极向各方面渗透,大量进入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才能增强公有制经济控制力,填补国有经济退出份额,才能保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否则公有制经济就失去在国民经济中主体地位。

4、新型集体经济与我国促进就业。共同致富的基本国情相符合

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只有实现了就业(创业),才能摆脱贫困,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多种经济成份、多种资本的融合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能提高创造社会财富的效率,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质基础。新型集体经济实际上也是一种集体资本控股或劳动群众有控制权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新型集体经济具有把劳动群众的个人资本融合为公有资本的功能。劳动者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共享收益,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真正为劳动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

5、新型集体经济符合市场经济对微观参与主体的要求

经过改革,新型集体企业不再是政府附属,摆脱了二国营模式,产权清晰,通过资产量化,经济补偿金转为股份。鼓励职工投资人股,吸收社会人人股,对外合资合作等措施,实现出资人到位,产权结构也逐步多元化。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依职责规范行使各自权利。随之配套产生新的用工制度、内部分配制度、管理和决策制度、对经营者激励约束制度、各项岗位考核制度等,都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运行,企业作为法入主体,在市场中有竞争发展的动力。经营行为完全由自己决定,盈利自身受益,亏损自行负担,与其它性质类型的企业是平等竞争关系。

6、国内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证实了其与市场经济是相适应的

一大批传统集体企业、国有中小企业经过改革变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较好。例如,白山喜丰公司原为集体企业。2003年企业进行改革,把净资5584万元量化折股,法定代表人占公司总股本13%,公司高管人员占9%,公司一般管理人员占13%。职工占12%,退休职工公益股占10%,职工平均每人量化2万元,其余为吸收社会自然人人股。随后,公司又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现在职工是企业持股主体,既是股东,又是劳动者,重大决策由职工占大多数的股东大会决定,公司实行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后,还按股分红利。公司2004年销售4亿。产量3万吨,利润3千万元,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当前数量庞大的厂办集体企业和国有中小企业正在进行改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要量化现有资产,吸收职工入股,变为新型集体经济。

7、国外具有新型集体经济特征各类企业得到了广泛发展

资料显示,集体性质的经济在国外也有较好发展。如西班牙蒙德拉贡、英国工业共有权运动、美国职工持股计划、加拿大合作社、日本农协等,目前,合作性质经济已遍及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类合作社的社员数亿人。在农业、工业、流通、金融、保险以及各种服务业都出现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合作社,西欧、北美许多国家80%以上的农场主都参加了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丹麦的奶制品90%由合作社经销,荷兰合作社销售的花卉、水果、蔬菜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实践说明,在发达国家,集体经济也是有发展空间的。它适应市场制度与生产力发展。

综合上述,新型集体经济在产权和治理结构上既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又保持了公有制的本质特征。实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新型集体经济的存在是促进就业,共同致富的需要,是保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需要。新型集体经济符合市场经济对企业法人主体、竞争主体的要求。大量改革改制发展起来的新型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市场环境下具有旺盛生命力。现在我国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集体企业适合改革成为新型集体经济。将来还要有一部分中小个体私营企业在面临生存危机或无法扩大生产时,发展成为新型集体经济。